城市婴幼儿喂养
(0-3岁)婴幼儿喂养指导和营养评价标准

一、概述婴儿是家庭中最宝贵的成员之一,其健康和成长是每个家长最为关心的事情。
婴幼儿喂养是关乎婴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科学的喂养指导和营养评价标准对婴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0-3岁婴幼儿喂养的指导和营养评价标准出发,为家长提供科学、实用的知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料婴儿。
二、0-6个月婴幼儿喂养指导1. 母乳喂养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非常有益。
母乳喂养应该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开始,并且在宝宝6个月大之前母乳都是宝宝唯一的营养来源。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球蛋白,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免疫系统,减少宝宝患病的风险。
2. 奶粉喂养对于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选择配方奶粉喂养。
配方奶粉中的营养成分经过科学配比,可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
在选择奶粉时,应该根据宝宝的芳龄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宝宝的品牌和类型。
还需严格遵循奶粉的配方和食用方法,避免过度或不足的喂养。
3. 添加辅食宝宝在出生后6个月逐渐长牙开始后,可以添加辅食。
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可以选择米粉、面粉、面条等食物,其它食物应该在宝宝消化能力成熟后再添加,如蔬菜泥、水果泥等。
添加辅食要渐进式,一开始只加一种新的食品,等宝宝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以免造成宝宝消化不良。
三、7-12个月婴幼儿喂养指导和营养评价标准1. 蛋白质摄入7-12个月的宝宝,蛋白质是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可以通过适量的鸡蛋、鱼、肉等食物来提供。
但是,应该避免给宝宝吃过硬或难以咀嚼的食物,以免导致呛咽。
2. 铁质摄入7-12个月的宝宝,需要铁质来帮助造血和支持身体的生长发育。
可以通过添加含铁质的食物,如肝脏、红肉、豆类等来满足宝宝的铁质需求。
3. 钙质摄入钙是宝宝骨骼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7-12个月的宝宝需要足够的钙来支持骨骼的发育。
可以通过奶制品、豆类等食物来提供宝宝的钙质需求。
四、1-3岁婴幼儿喂养指导和营养评价标准1. 膳食多样化1-3岁的幼儿,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多样化的膳食,以满足宝宝不同营养素的需求。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
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状况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营养与喂养方面的挑战。
为了解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的现状以及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调查对象:
我们选择了城市和农村各1000名婴幼儿的家庭作为调查对象,这些家庭的孩子年龀在0-3岁之间。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他们的营养与喂养情况。
调查内容:
1. 婴幼儿的饮食结构:主要包括婴幼儿的主食种类、蔬菜水果摄入情况、肉类蛋奶摄入情况等。
2. 喂养方式:包括母乳喂养情况、人工喂养情况、混合喂养情况等。
3. 婴幼儿的饮食行为:包括婴幼儿饭量、进餐速度、挑食、厌食等方面的情况。
调查结果:
分析与干预措施:
1. 营养教育的普及:针对婴幼儿的家长,可开展一些营养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营养素养,指导他们合理安排婴幼儿的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和肉类蛋奶的摄入,避免单一偏食。
2. 母乳喂养的推广:针对产后的妇女,应当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指导,提高母乳喂养的比例。
3. 喂养技巧的培训:对家长进行喂养技巧的培训,引导他们正确喂养婴幼儿,减缓进餐速度,避免挑食和厌食等问题。
结语:
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问题事关其健康成长,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

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婴幼儿喂养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涉及到孩子的健康和发展。
全球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婴幼儿喂养策略和文化。
本文将探讨全球婴幼儿喂养策略的差异,以及如何借鉴不同地区的经验来制定更有效的全球策略。
首先,我们来看看亚洲地区的婴幼儿喂养策略。
亚洲很多国家重视母乳喂养,普遍认为母乳是最健康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在宝宝的前六个月内。
许多亚洲家庭遵循"满月酒"这一传统,即在宝宝满月时,家人亲友会聚集在一起,庆祝宝宝的健康成长,同时传递喂养经验和知识。
这种文化背景下,亚洲地区一些国家也鼓励母婴保健机构提供支持和指导,以确保母亲在喂养过程中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关注。
相比之下,欧洲地区的婴幼儿喂养策略相对灵活。
欧洲的母婴保健机构通常会提供全面的喂养指导,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技巧。
在一些欧洲国家,如瑞典和挪威,政府会提供补贴和津贴,以促进母乳喂养和购买婴儿辅食。
此外,欧洲也重视早期教育,一些国家会在托儿所和幼儿园提供免费或廉价的健康餐食,以确保婴幼儿得到均衡的营养。
北美地区的婴幼儿喂养策略主要侧重于母乳喂养的推广。
母乳喂养被认为是最佳的婴儿喂养方式,在美国和加拿大,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提供支持和鼓励母乳喂养。
在美国,各州都设有专门的母乳喂养咨询热线,妇女在产后能够获得专业的喂养建议和支持。
在拉丁美洲地区,一些国家也践行着母乳喂养的传统。
例如,巴西是世界上母乳喂养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这得益于政府的倡导和支持。
巴西的政府在大力推广母乳喂养的同时,也加强了相关法律的保护,以确保母亲有权正常地进行哺乳。
此外,巴西还开设了"乳房银行",帮助那些无法产生足够乳汁的母亲,以及为早产儿提供母乳。
总的来说,全球各地的婴幼儿喂养策略存在一些共同的观点和原则,如母乳喂养被认为是最健康和最自然的喂养方式。
然而,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也决定了婴幼儿喂养策略的差异。
因此,借鉴各个地区的喂养经验和策略,可以帮助制定更适用于全球范围的婴幼儿喂养策略。
2024版婴幼儿喂养全新指南

2024/1/30
28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母乳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食物,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母乳喂养有助 于建立母婴关系,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降低过敏风险,减少疾病发生。
2024/1/30
辅食添加时机与原则
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单纯的母乳喂养已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需要适时添加辅食。辅食 添加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逐步增加辅食种类和数 量。
2024/1/30
24
科技创新带来的便捷性产品推荐
2024/1/30
智能喂养设备
利用科技手段,开发智能恒温奶瓶、自动搅拌辅食机等便捷性喂 养设备,提高喂养效率。
喂养APP
提供个性化喂养计划、营养分析和餐食推荐等功能的APP,帮助家 长科学合理地安排宝宝饮食。
在线咨询平台
搭建婴幼儿营养专家在线咨询平台,方便家长随时获取专业建议和 指导。
25
家庭教育观念更新对喂养影响
自主进食
鼓励宝宝自主进食,培 养其独立性和自我调节 能力,同时减轻家长喂 养负担。
2024/1/30
情绪引导
关注宝宝情绪变化,通 过合理引导和安抚,避 免将喂养过程变成情感 较量的战场。
家庭共餐
提倡家庭共餐,营造良 好的进餐氛围,促进亲 子关系和谐发展。
26
政策法规变动对家长指导意义
2024/1/30
奶瓶喂养
使用奶瓶时,应选择适合宝宝的奶嘴,倾斜奶瓶使奶嘴充满乳 汁,避免宝宝吞咽空气。喂奶时保持宝宝半坐姿势,奶嘴插入 宝宝的嘴里,确保奶嘴孔大小适中,以免流速过快导致呛奶。
14
辅食制作和保存方法分享
辅食添加时间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推进本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托幼一体化的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机构对3岁前婴幼儿教养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特制订《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作为本市托幼园所实施3岁前教养工作的活动指南,也可为家庭教养提供参考。
一、教养理念1、亲爱儿童满足需求重视婴幼儿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儿童,赋予亲情,满足婴幼儿成长的需求。
创设良好环境,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
尊重婴幼儿的意愿,使他们积极主动、健康愉快地发展。
2、以养为主教养融合强调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基础。
在开展保教工作时,应把儿童的健康、安全及养育工作放在首位。
坚持保育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保中有教,教中重保;自然渗透,教养合一。
促进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
3、关注发育顺应发展强调全面关心、关注、关怀婴幼儿的成长过程。
在教养实践中,要把握成熟阶段和发展过程;关注多元智能和发展差异;关注经验获得的机会和发展潜能。
学会尊重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能在丰富的、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实发展。
4、因人而异开启潜能重视婴幼儿在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提倡更多地实施个别化的教育,使保教工作以自然的差异为基础。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人生许多良好的品质和智慧的获得均在生命的早期,必须密切关注,把握机会。
要提供适宜刺激,诱发多种经验,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学习情景,开启潜能,推进发展。
二、教养内容与要求新生儿1、自然睡眠,房间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洁净温馨。
2、按需哺乳,面带微笑,目光注视,经常进行肌肤抚触与搂抱。
3、勤洗澡、换衣裤和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经常对眼睛、脐部、大小便进行观察。
4、提供适量的视听刺激,常听舒缓柔和的音乐声、玩具声和讲话声,常看会动的玩具和人脸等,适宜距离为15-30厘米。
1-3个月1、自然形成有规律的哺乳、睡眠。
卫生部婴幼儿喂养策略

卫生部婴幼儿喂养策略为了保障我国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卫生部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喂养策略。
根据研究表明,婴幼儿期的营养摄入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免疫力以及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正确的喂养方式对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母乳喂养策略母乳喂养是婴幼儿最佳的喂养方式,它不仅能提供宝宝所需的营养成分,还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卫生部推荐婴幼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即开始吸吮乳汁,以帮助密切接触和建立亲子关系。
在婴儿出生后的头六个月,母乳应该是主要的喂养方式。
婴儿每天应吃足够的次数,通常为8-12次,以满足其持续增长的营养需求。
同时,婴儿要求的喂养频率和时间往往多变,母亲应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响应,定期哺乳。
为保证母乳的质量,母亲也应该保持良好的营养摄入和适当的休息。
二、婴幼儿配方奶喂养策略对于一些无法或不适合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卫生部推荐使用适当的婴幼儿配方奶进行喂养。
婴幼儿配方奶应选择产品质量好、生产厂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的产品。
喂养的时间和频率应按照婴儿的需求进行调整,但总量要合理控制,不要过度喂养。
同时,配方奶的喂养要注意卫生环境,奶瓶和奶嘴要及时清洗和消毒,以避免细菌感染。
三、辅食添加策略婴幼儿在出生后的4-6个月之间,经过婴儿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逐渐成熟的判断,可以适当添加辅食,以满足宝宝对于其他营养物质的需求。
在添加辅食时,应选择易消化、含有宝宝所需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米粉、米糊、果泥等。
初次添加辅食时,应逐渐添加,从少量开始,观察宝宝的反应和接受情况,以避免过度喂食或过敏反应。
四、注意事项1.婴幼儿喂养过程中,注意保持卫生环境的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2.不要将婴幼儿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下,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3.避免使用含糖添加剂的食品,以免对宝宝的牙齿和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4.婴幼儿期的喂养应该关注宝宝的需求,避免强迫喂养或过度喂食。
5.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喂养方式和食物种类,以满足宝宝不断变化的需求。
婴幼儿科学喂养的十大要领.

婴幼儿科学喂养的十大要领婴儿喂养十要领孩子出生后1年内,如护养不当会患各类疾病,家长们如能注意掌握以下婴儿喂养的10项要领,对抚养好宝宝有很大的帮助。
1.吃母乳的婴儿,出生后2-3个月就可吃蔬菜汁、果汁。
4-5个月可吃少量煮蛋黄、米汤,也可少量吃些鱼肝油、维生素C等。
6-7个月可吃些软粥、软面片。
8-9个月可吃青菜、肉汤、豆腐、鸡蛋羹。
10-12个月可吃软饭、馒头、饼干等。
2.每次最好加吃1种食物,吃习惯了再加第2种,每次喂量由少渐多,但不要过量。
3.喂辅助食物。
最好在喂奶以前,这时婴儿胃里是空的,容易接受食物,也易于消化。
4.注意小儿消化情况。
如消化不良,辅助食物应减量或暂停。
5.喂奶期间母亲要注意营养,以便让乳汁充足。
婴儿母亲可以多吃些新鲜蔬菜、豆蛋、肉类等食物,不可偏食。
6.乳母要经常保持乳头卫生,勤擦洗、勤换衣,喂奶前要洗奶头。
7.喂奶次数:一般隔3-4小时喂1次,夜间最好不喂。
每次喂奶20分钟,体弱的婴儿喂奶时间可稍长一些,但不要超过30分钟。
8.每次喂奶后,将小儿放在肩头,轻轻拍打婴儿脊背,使吞进去的空气从胃里排出来,以免吐奶。
9.白天每喂2次奶的中间要喂1次水,但不要过多。
每天给婴儿喂水时,可加少量食盐。
10.婴儿3个月后,应有意识地让婴儿养成吃东西的习惯,为断奶打下基础。
婴儿满周岁时应断奶,最迟不超过1岁半。
如果断奶过迟,乳汁稀薄,不能满足婴儿发育的需要,容易产生营养不良或贫血。
断奶最好在秋季或春季,采取逐渐减少喂奶次数、以辅助食品代替母乳的办法断奶。
母乳喂养的十个误区穿工作服喂奶医护、实验室工作的妈妈穿着工作服喂奶会给宝宝招来麻烦,因为工作服上往往粘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病毒、细菌和其它有害物质。
所以妈妈无论怎么忙,也要先脱下工作服(最好也脱掉外套)洗净双手后再喂奶不迟。
生气时喂奶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的实验显示,人在生气时体内可产生毒素,此种毒素可使水变成紫色,且有沉淀。
由此提示,妈妈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就喂奶,以免宝宝吸入带有“毒素“的奶汁而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添加辅食的方法
满6个月
▪ 食物质地 :泥糊状食物(铁强化 米粉)
▪ 喂养次数:每天1-2次 ▪ 每餐的量: 2~3勺(10毫升/勺)
7~9个月
▪ 食物质地 :稠粥、泥糊状 的食物
▪ 喂养次数:每天2-3次 ▪ 每餐的量:每餐逐渐增加
到1/2碗(250毫升/碗)
7-9个月添加辅食技巧
一次只引入一种新食物,并持 续喂几天。婴儿能学着适应新食 物的味道、香味和质地,而且更 容易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保证辅食储存的卫生
➢尽量喂食新鲜的食物。 ➢避免食物放置的时间过长,尤其是在
室温下。 ➢应将食物放入冰箱以减缓细菌的繁殖
速度。 ➢放入冰箱的婴儿食物应该加盖封藏。 ➢婴儿吃剩的任何食物都应该扔掉。食
物上已经沾了口水,很容易变质。
积极的喂养行为
▪ 对孩子饥饿的提示和信号要敏感 ▪ 帮助孩子进食 ▪ 缓慢和耐心地喂食 ▪ 鼓励进食,但不强迫 ▪ 喂食时和孩子说话,并有眼神接
不同食物形式喂养的生长速率
月龄 0-6
喂养方式 液体食物
体重增长 (kg)
4.5
身长增长 (cm) 18
7-12 泥糊状食物 1.3
7
13-18 固体食物
1
5
乳类喂养
WHO的最新建议
▪ 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 ▪ 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
岁以上 ▪ 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0-6个月儿童膳食指南
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性
▪ 婴儿从出生后15天开始应补充预防 量的维生素D。
▪ 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地预防婴儿患 佝偻病。
▪ 婴儿期缺乏维生素D将增加成年期 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危险。
▪ 终身补充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和 骨质疏松
部分母乳喂养的指征
▪出生2周后母乳仍 不足,婴儿满月时 体重增长不足500 克时,可选择部分 母乳喂养。
牙齿发育、咀嚼) ▪ 胃口
影响早期食物偏好的外因
▪早期接触 ▪克服“恐新”的机 会 ▪家庭影响 ▪刺激反应
婴幼儿进食的外部影响
▪ 饭桌是战场 ▪ 依赖性强 ▪ 寻求自主 ▪ 玩耍需要
喂养问题的干预
▪ 减少进食时的冲突 ▪ 诱发食欲 ▪ 设定限度 ▪ 注意就餐环境 ▪ 适当补充营养素增补剂 ▪ 循序渐进
▪ 是促进生长发育潜能发挥的 重要时期
▪ 生长发育的需要 ▪ 增加营养密度和扩展营养谱 ▪ 锻炼口腔肌肉和舌的运动 ▪ 培养饮食行为的重要过程
泥糊状食物喂养不足的后果
▪ 体格发育迟缓(身长) ▪ 智能发育迟缓(语言、认知) ▪ 饮食行为问题(偏食、挑食、
拒食) ▪ 后期能力受影响(学习成绩、
人际交流、社会行为)
继续乳类喂养
▪ 母乳喂养:不要减少喂母乳的次数或 量
▪ 人工喂养:保证每天喂配方奶600-800 毫升
▪ 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制剂 ▪ 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500国际单位
1~2岁
▪ 食物质地 :家常食物, 必要时切碎或捣碎
▪ 喂养次数:每天3-4次 ▪ 每餐的量:每餐1碗
给孩子准备适宜体积的食物
家长注意喂养行为
▪ 家长不要不给孩子吃 自己不喜欢的食物。
▪ 不要在孩子进食时打 骂孩子。
喂养问题的重要性
▪ 1岁左右出现的严重喂养问题 有可能持续到7岁
▪ 偏食、挑食等进食障碍行为容 易伴有其它行为和认知问题
▪ 影响智能发育
影响早期食物偏好的内因
▪ 基因特征 ▪ 性格 ▪ 保护机制(过敏) ▪ 生理学因素(胃容量、
婴儿进食安排
▪ 0~3月龄:宜按需哺乳; ▪ 3月龄后逐渐定时喂哺; ▪ 4~6月龄:定时哺乳,约每3~4小时1
次, 5~6次/d;4月龄后夜间已可不再 哺乳;以便准备添加辅食,培养良好 睡眠和饮食习惯;
▪ 7~12月龄婴儿:定时进餐,5~6次/d, 包括4~5次奶和1~2次谷类食物。
1-2岁幼儿进食安排
触
缓慢和耐心地喂食
儿童需要学习进食,家长 应给予鼓励和帮助,还要很有 耐心。
缓慢和耐心地给 婴儿喂食,时间2025分钟为宜。鼓励孩 子进食,但不强迫进 食。
注意喂养技巧和方法
如果孩子偏食挑 食,可采取把不同 的食物混合在一起、 调节口味和烹调方 法等手段,并鼓励 孩子进食。
注意喂养环境
如果孩子对进食兴趣不 高,注意是否就餐环境容 易使孩子分心,应有清洁 和相对固定的就餐地点。
婴儿的伸出反射(指将非液 体物品放到嘴前时,婴儿张 嘴并将舌头向上向前伸出的 本能)消失。
婴儿需要辅食的特征表现-2
▪ 婴儿看到碗里的食物时,头向前靠, 流口水,甚至张开嘴巴,表明婴儿 对半固体食物感兴趣。
▪ 婴儿在两次喂奶之间频繁啼哭,说 明单纯的喂奶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 需要。
▪ 婴儿体重增长不良。
▪ 使婴儿能吃到富含蛋白质及水分 的前奶和富含脂肪、乳糖及其它 营养素的后奶。
14/3
婴儿没有吃到足够母乳的可靠指征
▪ 体重增长不良 每月体重增长少于500克
▪ 尿量少且浓 每日少于6次
14/4
婴儿没有得到足够母乳的可能征象
▪ 婴儿在喂奶后不满足 ▪ 婴儿经常哭闹 ▪ 频繁喂奶 ▪ 喂奶持续时间过长 ▪ 婴儿拒吃母乳 ▪ 婴儿大便干、硬,或发绿 ▪ 母亲挤奶时挤不出奶 ▪ 产后不下奶
▪ 儿童应该每天吃动物性食品
含铁和含锌量丰富的食物
含铁量丰富的食物 ▪ 动物肝脏、血及瘦肉中的铁容易吸收。 ▪ 鸡蛋黄、深绿色蔬菜中的铁不易吸收。
含锌量丰富的食物 动物肝脏、血及瘦肉。 贝类和鸡蛋黄。
DHA对儿童的重要作用
➢多不饱和脂肪酸 ➢构成神经细胞膜 ➢促进视网膜发育 ➢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能力 ➢孕妇和婴幼儿应每日摄入一定量
▪ 喂养次数:每天3次 ▪ 每餐的量:每餐2/3碗
10-12个月适宜质量的辅食
婴儿的食物可以切成小 块、捣碎或切成薄片。
婴儿已经逐渐习惯了 全家饭菜中的大部分食物。
注意在添加任何调味 料前先盛出婴儿吃的部分。
辅食添加的顺序
▪ 首先是强化铁的谷类食物。 ▪ 然后是蔬菜和水果。 ▪ 然后是鱼类、禽类和肉类。
能量差距 母乳供能
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期
婴儿开始添加辅食的关键年龄 是4-6个月,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婴 儿口腔的神经和肌肉发育趋向成熟, 能较好的控制舌的运动,开始咀嚼 活动和长出牙齿,肠道消化酶分泌 增加,有较好的消化能力,喜欢新 的口感和味道。
婴儿需要辅食的特征表现 -1
▪ 婴儿体重达到6.57公斤,坐姿正确 时能抬起头。
▪ 1岁:两餐主食、2~3次乳类 与营养点心,餐间控制零食。
▪ 1~2岁幼儿应分餐进食,鼓 励自己进食。
2岁以上儿童进食安排
▪ 2岁后的儿童应独立进食。 ▪ 儿童自己决定进食量,不强迫进食,
进食时不玩耍、看电视或家长追逐 喂养; ▪ 固定就餐时间与地点有助儿童建立 良好进食习惯。 ▪ 幼儿可食用相应的配方奶或液体全 牛奶、酸奶。
人工喂养的指征
▪ 母亲患乳腺炎或乳腺脓肿应暂 停喂母乳;
▪ 母亲患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时不 宜喂母乳;
▪ 母亲患艾滋病、乙型肝炎(大 三阳)等传染病时应不喂母乳。
人工喂养乳量的估算
▪ 体重等于或大于2.5公斤的婴儿, 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50毫升奶
▪ 按照实际月龄2个月以内的婴儿 每天喂8次、2~6个月的婴儿每 天喂6次
让我们共同关注 婴幼儿喂养和营养
E-mail: swallowshmyahoo
▪ 每次喂奶量可以不固定
配方奶喂养
▪ 当无法进行人乳喂养或在婴儿逐 渐断离母乳时应首选配方奶。
▪ 使用时按年龄选用。 ▪ 6个月以上婴儿每天乳量800毫升
左右。
▪ 牛奶过敏婴儿采用深度水解蛋白 配方奶
喂奶次数
▪ 0~3个月的婴儿应该按需哺乳,每天喂8次 以上,每次喂奶的量可以不固定。
▪ 3个月以后宝宝的吃奶间隔逐渐规律,4~6 个月的婴儿约每3~4小时吃1次奶, 每天 5~6次。
不要给婴儿辅食中加糖
糖除了增加食物中的能量没有其 他营养价值,早期吃含糖食物会养 成婴儿对这种食物的偏好。当这类 食物吃得太频或量大时,可导致超 重和对牙齿的损害。
提倡给儿童喝白开水,避免喝 甜饮料,包括果汁。
不要给婴儿辅食中加盐
食物在天然状态 下含有的盐足够婴儿 需要,另外摄入的盐 会加重尚未完全发育 成熟肾脏的负担。
▪ 4个月以后多数宝宝夜间可以睡大觉了,此 时夜间可以不喂奶。
▪ 有个体差异,不可强迫 。
按需喂养
▪ 根据婴儿体重增长速率衡量 营养状况,强调按需喂养, 避免过度喂养。
▪ 如果孩子体重增长不足,则 需要根据期望的年龄别体重, 增加喂养次数,或食物喂养的重要性
28/5
辅食添加的时间
▪ 4-6个月是味觉 敏感期和泥糊状食 物引入的关键期, 可考虑维持原有乳 量的同时,开始添 加其他食物。
28/4
各年龄所需能量和母乳提供的能量
能量(千卡/天)
1000 800 600 400
200
0 0-2 m
3-5 m 6-8 m 9-11 m 12-23 m 年龄(月)
给出牙的婴儿提供适于咀嚼的 食物。
锻炼咀嚼能力
8-10个月的婴儿可以尝试吃丁块 状的食物,以锻炼咀嚼能力。
如果婴儿没有机会学习如何咀嚼, 日后他们可能只会吃质感细腻的食物, 难以接受其他食物。
确保提供给婴儿的食物柔软、易 于吞咽,以免噎住。
10~12个月
▪ 食物质地 :切得很碎的 食物,以及儿童能用手 抓的食物
物可帮助婴儿进食、增加进食兴 趣,有利于眼手动作协调和培养 独立进食能力。
辅食品种多样化
▪ 辅食品种应多样化以满 足婴儿对各种营养素的 需要,尤其要注意预防 能量、铁、锌和维生素 A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