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生活与哲学》课
高2013级高二下政治必修4月考第1次月考题

高2013级高二下政治必修4月考第1次月考题《生活与哲学》第1、2单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揠苗助长”等。
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A.产生于寓言故事B.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C.源于自发的世界观D.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真正的哲学①没有任何错误观点②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一致③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A.①③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这一论断说明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C.具体科学的进步和实践推动着哲学的发展D.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4.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存在决定思维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5.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说明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C.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 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6.学习哲学,既要反对把哲学简单化,也要反对把哲学神秘化。
反对把哲学简单化,主要是看到A.哲学不等同于自发的世界观B.哲学不能创造物质财富C.哲学不等同于自然科学D.哲学不可能通俗易懂7.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D.物是观念的集合8.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①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②绝对精神创造世界③气者,理之所依也④忧惧出鬼神⑤我思故我在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⑤D.④⑤9.下列和唯心主义观点根本对立的说法是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物是观念的集合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⑤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⑥气者,理之所依也A.①④⑤ B.①③④C.①④⑤⑥D.②③④⑤10.下列关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A.混淆了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B.缺少科学作为基础和依据C.从自然本身来解释自然D.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11.恩格斯说:“任何哲学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余昌瑚2012.3.22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都有四个选项,从中选出相对来说最佳的一项,24×2分=48分)1.于丹在《〈论语〉心得》一书中写着这样一句话: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B.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C.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都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C.都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D.都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4.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也有人认为人定胜天,面对困难积极进取。
生活中之所以有不同的处世方法是因为( )A.唯物主义世界观与唯心主义世界观总是相互矛盾的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同的世界观,就有不同的方法论C.有些人有世界观,而另外一些人没有世界观D.不懂哲学的人,他的态度一定很消极5.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
这句话告诉我们(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联系、不可分割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在生活中,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
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7.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曾经感慨:“《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
高中政治精品试题(原题+模拟)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课练·哲学·第四课·B组

2020届高考·课课练《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B组模拟题1.(19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逝世,他曾做出过“预言”,称人类可能在2600年之前就会灭绝。
他认为,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
霍金的预言表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都能够正确反映存在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C.客观规律是普遍永恒的,人类可以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是运动变化的2.(19届湖南永州高考一模)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预言”人类可能在2600年之前就会灭绝。
他认为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霍金的预言告诉我们(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都能够正确反映存在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是变化发展的C.规律是客观的,人类可以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D.物质和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3.(19届浙江绍兴高三9月选考)受生态环境破坏和喀斯特地貌影响,黔西海子村痛定思痛,决定向生态要效益,实施开荒育林。
昔日荒山如今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经果林,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海子村的转变告诉我们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③人类活动可以突破地理环境的制约④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19届江西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55年来,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从最初的369人毅然上坝到三代人传承不息,塞罕坝人将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
今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境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尊重自然规律是“荒原变林海”的基础和前提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出绿水青山③从一松到百万林海的质变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果④获得“地球卫士奖”实现了建设者的真正价值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5.(19届吉林长春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一次调研)面对自然灾害,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忍不拔地克服困难,在挑战和困难面前不惊慌、不退缩、不悲观,坚定信心、顽强拼搏。
《生活与哲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大通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年级政治试卷命题人:哈兴胜审核人:冯国兄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这两者( )。
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C、不矛盾。
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D、不矛盾。
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2、人总是试图超越“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困惑与迷惘,以自己的超越性为人生寻求“安身立命之本”。
哲学,就是一种超越有限对永恒的无奈、实现“天人合一”的渴望。
这是因为( )。
①哲学能够给人智慧,使人聪明②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③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④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世界观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②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③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世界观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④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4、因为信仰,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高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前赴后继;因为信仰,和平年代,共产党人“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鞠躬尽瘁;因为信仰,共产党人引领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走向民族复兴。
这表明( )。
A、方法论影响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5、网络文艺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无疑给网络文艺的发展和繁荣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
材料说明了( )。
高二年级政治生活与哲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政治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政治试卷《生活与哲学》、单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A. 联系的观点 B .发展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 D .矛盾的观点2、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 心外无物 B C.理在气先 D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 了( )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B •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4、2008 年 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 10 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 成严重的灾害,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极大灾难和损失。
有专家指出,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 远古或者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就不会构成如此严重的灾难。
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灾害, 和时值“春运” 、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以度防灾准备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 密切关系。
鉴于此,我国政府提出,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高度重视防范灾害的工作。
随着人类 社会的发展,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表明( )①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深化和发展②人类认识和改 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和失控③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 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 的主宰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5、2007 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 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A.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 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C. 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 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6、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迁,风气无不移易。
哲学生活第一次月考.doc

水霖学校2012——2013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描绘大自然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世界是什么?是神的居所,还是物质的存在?人又是什么?”人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渐渐形成了对世界总的看法。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A.哲学的产生发展源于大自然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2、"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
这两个成语都强调()A.物质的决定作用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实践的重要性3、近日,网友将一篇韩国人的文章翻译出来,文章称“韩国人发明了汉字”,引发网友激辩。
从教科书宣称“哺育黄河文明”到“端午祭”申报遗产、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遗产,韩国人胃口越来越大。
对此有人觉得可笑,有人觉得可悲,有人觉得愤怒。
对韩国人的一些做法有人觉得可笑,有人觉得可悲,是因为()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不容歪曲B.是思维决定存在,不是存在决定思维C.韩国人缺乏正确思维的指导D.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文明的生活息息相关4、下列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有()古希腊有哲学家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理生万物理主动静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按自身固有的规律燃烧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⑤D.③④⑤5、有人认为: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地震科学,深人研究地壳运动的规律。
这是因为()A.地震科学是人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B.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正确指导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进行地震科学实验的基础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6、古代人把I I全食称“天狗食I I” o在古人看来,II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
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政治下学期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命题人 :苏长荣 (出题范围1-5课) 2013/3/271、“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
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
”这句话表明,哲学()A是人生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能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的变化C是一门智慧的学问,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导 D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2、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 ①④B ①②③ C①③ D ②③④3.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4、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
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
“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说明()A哲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B科学研究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基础 D没有哲学作指导,就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5、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6、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A ①②③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7、“世界是一团燃烧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2014--2015 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考试第一次月考(必修4生活与哲学)

2014--2015 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考试第一次月考(必修4生活与哲学) 1. 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2.任何一个健全的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问题的。
这说明()A.哲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世界观是人们对待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C.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D.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4.古代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
古人认为,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
《后汉书•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严重,即所谓“夫至尊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
上述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5.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D.否定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6. 马克思说: “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
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这表明,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A.社会变革的主体 B.时代精神的精华C.自然科学的总和D.社会科学的总和7.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④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 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挎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水往低处流
A.①②⑨B.③④⑧C.⑦⑧⑩D.②④⑥⑦
21.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有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存。”这说明( )
A.只有地上、水中的东西是运动的
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一切物质都在运动,静止是不存在的
14、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ﻫ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15.在2012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委员们建议加大对委员“拍脑袋”重大决策造成失误的追责力度。“拍脑袋”决策是全凭主观决策、出主意。从哲学角度看,“拍脑袋”决策()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6、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A.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太阳东升西落
3、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哲学在物质世界之内 B.生活处处有哲学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智慧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8、“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强求而得到的不一定能使自己更幸福,这是命。此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19.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ﻫ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静止是相对的
20.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
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ﻫ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7、阿杜的《天黑》歌词中“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意识,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捧。下列与“闭上眼睛就是天黑”反映的哲学观点不一致的是()
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④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物质和运动是统一的
22.陈水扁执政台湾时,人为地制造两岸同胞之间的隔阂。马英九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在两岸领导人的共同推动下,开启了两岸关系的新时代。两岸关系的改善说明( )
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2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A.闻鸡起舞B.张三早上5点起床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②形谢神灭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削足适履④沧海桑田断章取义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10、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主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实践性 B.灵活性 C.革命性 D.科学性
“
11、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 )
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ﻫ18.目前,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还有些网站利用迷信活动非法敛财,令人担忧。对于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反对,这是因为()
A.迷信思想和行为是脱离现实的B.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
C.世界观就是哲学D.世界观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A.②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2012年经济走势中的矛盾更加突出,但我国政府有信心认清当今经济形势,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这说明( )ﻫ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ﻫB.物质与意识没有同一性
C.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具有对立性
D.思维决定存在
-第一次月考《生活与哲学》-课
———————————————————————————————— 作者:
———————————————————————————————— 日期:
《生活与哲学》第一次月考1-4课测试题命题人:审核人: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A、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
B、所有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D、真正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2、下列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凡是唯物主义一定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一定是没有可取之处的②凡是唯物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是唯心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③唯物主义也有不科学的,唯心主义也不是一无是处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二者共同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
A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具体体现B贯彻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C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D违背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6.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ﻫ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ﻫ17.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是()ﻫ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