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检验培训教材一、二章(中级

合集下载

理化检验培训课件..Convertor

理化检验培训课件..Convertor

理化检验培训课件一、绪论理化检验是对物质进行质量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各个行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掌握理化检验技能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课件旨在介绍理化检验的基本原理、常用仪器设备以及各种分析方法,帮助学员掌握理化检验技能,提高工作能力。

二、理化检验基础知识1. 什么是理化检验?理化检验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物理、化学及其他方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或分析的一种技术方法。

2. 理化检验的作用理化检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样品的质量、成分、含量、结构及性质等关键信息,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3. 理化检验的分类按检验对象分为一般物质检验和特种物质检验;按检验方法分类为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光谱分析等多种方法。

4. 理化检验的常用设备理化检验常用设备有:天平、pH计、滴定管、比色皿、离心机等,不同的设备可根据不同样品特性选择使用。

三、理化检验常用方法1. 物理性质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密度测定法、粘度测定法、比旋光度测定法、折射率测定法等,这些方法适用于液态、气态物质的分析。

2.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化学计量法、滴定法、重量分析法、电位滴定法等。

3.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可分为分子光谱和原子光谱两大类,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

四、实验操作流程(以离心法为例)1.取适量试样,根据不同要求进行预处理;2.按照传统分析方法,在不同剂量下进行离心分离;3.收集沉淀,待沉淀干燥后称重、计算分离率;4.根据分离率计算出样品中估算的物质含量。

五、理化检验的注意事项1.确保实验场地环境清洁干净;2.注意安全防护,佩戴个人防护装备;3.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尽量避免操作失误造成损失;4.及时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并记录。

六、理化检验是一项技术密集的工作,需要我们有充足的技能和知识储备。

中级化学检验工技能培训课件

中级化学检验工技能培训课件
选 甲基橙
1. 由于Cb ·Kb2 ≈ 10-8 ,因此第二计量点的pH突跃较小,终点变色不太明显;
2. 反应过程中产生得CO2易溶于水中形成过饱和酸性溶液,导致终点提前,因 此滴定近终点时要剧烈摇动或加热,以除去CO2。
常见酸碱溶液配制
名称 HCl
H2SO4 HNO3 HAc
c/mol·L-1 1
H OOC H 2 C
H
-
H + CH 2 C OO N
CH 2 C OOH
两个氨氮 四个羧氧
双极离子
四 元 酸 能H 4和Y 大多数+ 2金H 属+ 离子H形6 Y成2+稳定六 元的酸配合物。
➢ EDTA在水溶液中的六种离解平衡:
H6Y2+ H5Y+
H4Y H3YH2Y2HY3-
H+ + H5Y+ H+ + H4Y H+ + H3YH+ + H2Y2H+ + HY3-
酸的浓度:指1L溶液中所含有的某种酸的物质的量,
包含已离解和未离解的酸。
2. 酸碱质子理论
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共轭性
如:HAc ▪相对性
Ac- + H+
如: HCO3-既为酸,也为碱 (两性)
3. 酸(碱)的离解
(1)强酸、强碱溶液
强酸、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离解,因此一元强酸 溶液的酸度等于其酸的浓度;一元强碱溶液的碱度等 于其碱的浓度。
H3PO4 H2PO4HPO42-
H+ + H2PO4H+ + HPO42H+ + PO43-

理化分析检验员培训指导..

理化分析检验员培训指导..

浙江XX有限公司培训指导理化分析检验员培训教材XX-06-01发布XX-06-01实施浙江XX有限公司品管部发布本版理化培训材料由浙江XX有限公司品管部负责起草、修改XX年06月01日批准,并自XX年06月01日起实施。

本培训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分析基本知识1、玻璃仪器的使用常识 (4)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5)滴定管操作的图示 (7)附表1常用玻璃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注意事项 (8)2、化学试剂分类与管理 (10)3、溶液配制与标定 (10)4、天平称量原理及使用 (11)5、称量分析法 (12)6、滴定分析法 (12)7、物理常数测定方法 (13)8、电化学分析法 (14)9、分光光度分析法 (15)第二部分数据处理基本知识第一章允许差 (17)第二章有效数字的处理 (18)第一部化学分析基本知识1、玻璃仪器的使用常识(常用各类玻璃仪器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见附表1)●哪些常用玻璃仪器可用电炉直接加热?哪些不能用电炉直接加热?可用电炉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烧杯、烧瓶、三角瓶、坩埚等;不能用电炉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试剂瓶、容量瓶、称量瓶等。

●哪些玻璃仪器不能放在烘箱中干燥?玻璃量器如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量筒等不能放在烘箱中干燥。

●滴定管分成哪几种?读数有何要求?滴定管分为碱式和酸式两种,有白色和棕色之分;读数时对于无色或浅色溶液,要读凹液面底部;对于深色溶液,要读凹液面两侧最高点;读数要求估读1位,即读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酸式滴定管下端有玻璃旋塞,用以控制溶液的流出。

酸式滴定管只能用来盛装酸性溶液或氧化性溶液,不能盛碱性溶液,因碱与玻璃作用会使磨口旋塞粘连而不能转动。

碱式滴定管下端连有一段橡皮管,管内有玻璃珠,用以控制液体的流出,橡皮管下端连一尖嘴玻璃管。

凡能与橡皮起作用的溶液如高锰酸钾溶液,均不能使用碱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是:(1)给旋塞涂凡士林。

把旋塞芯取出,用手指蘸少许凡士林,在旋塞芯两头薄薄地涂上一层,然后把旋塞芯插入塞槽内,旋转使油膜在旋塞内均匀透明,且旋塞转动灵活。

中级化学检验工技能培训

中级化学检验工技能培训
详细描述
液相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使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中得到分离。 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03
CATALOGUE
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设计与实施
实验目的明确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和目标 ,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实验方案设计
05
CATALOGUE
实际应用案例
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空气质量检测
能够准确测定大气中的有害气体、颗粒物等污染物的含量,为环 境保护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检测
能够检测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各类水体的化学成分,确保 水质安全。
土壤检测
能够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为土壤治理和 土地资源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理解化学键的类型、分子结构与性质 之间的关系。
化学实验安全
01
02
03
安全操作规程
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掌握个人防护措施。
危险品管理
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储存和使用要求,以及应 急处理措施。
实验废弃物处理
掌握实验废弃物的分类、 处理和排放要求,确保环 保合规。
化学试剂与仪器
紧急处理
03
掌握实验室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如火灾、化学品泄漏等,能
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
实验室仪器维护与保养
仪器操作规程
熟悉实验室仪器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避 免因误操作导致仪器损坏或安全事故。
日常维护
定期对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延长使用寿命。
故障排查与维修
能够识别仪器常见故障,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 维修,确保实验进度不受影响。

理化检验基础知识培训

理化检验基础知识培训
减小误差的方法
定期校准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 程进行实验、控制实验环境条件 等。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巧
数据处理
数据清洗、异常值处理、数据转换等 。
分析技巧
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挖掘 和趋势预测等。
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实验安全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 器材、穿戴防护装备等。
环境保护措施
在线监测系统
建立在线监测系统,实现 实时、快速、自动的理化 检验,满足工业生产、环 境监测等领域的需求。
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环保
采用环保友好型的理化检验方法 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 坏,例如采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
试剂和样品处理方法。
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理化检验废弃物的减量化、资 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食品安全
工业生产
食品的成分、添加剂、污染物等都需要通 过理化检验进行检测,确保食品的安全和 合规性。
在化工、制药、冶金等领域,理化检验用 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监控 以及产品的质量检测。
02
理化检验的基本原理
化学分析原理
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根据反应类型,可以 分为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
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光的吸 收特性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原子对特 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测定元素含 量的方法。气相色谱法是利用不 同物质在色谱柱上的吸附或溶解 性能的差异来分离和测定混合物 中各组分的方法。
仪器分析的准确性取决于仪器的 质量和实验条件的控制,同时也 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和经验。
滴定分析是利用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发生化学反应,通过滴加标准溶液 并观察反应终点的方法。重量分析则是通过待测组分与试剂反应生成沉

预防医学技术考试指导教材理化检验技术中级

预防医学技术考试指导教材理化检验技术中级

预防医学技术考试指导教材理化检验技术中级1. 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化检验技术是指通过对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检验,以确定其质量、成分、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信息。

理化检验技术包括物理检验和化学检验两个方面。

物理检验主要是通过对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检验,如密度、粘度、折射率、旋光度、熔点、沸点、电导率等,来确定物质的性质和成分。

化学检验主要是通过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检验,如酸碱度、氧化还原性、化学反应等,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2. 理化检验技术的应用范围理化检验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环保等领域。

在医药领域中,理化检验技术主要用于药品的质量控制和药品的研发。

在化工领域中,理化检验技术主要用于化工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新产品的研发。

在食品领域中,理化检验技术主要用于食品的质量控制和食品添加剂的检验。

在环保领域中,理化检验技术主要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检验和环境监测。

3. 理化检验技术的常用仪器和设备理化检验技术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包括: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

4. 理化检验技术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理化检验技术操作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规范包括:仪器的正确使用、样品的准备和处理、实验条件的控制等。

安全注意事项包括: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和储存、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等。

5. 理化检验技术的质量控制在进行理化检验技术时,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包括:标准品的使用、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实验条件的控制等。

标准品是已知成分和性质的物质,用于校准仪器和检验样品。

质量控制样品是已知成分和性质的物质,用于检验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条件的控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控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中心理化室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培训教材

技术中心理化室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培训教材
结果统计,包含协议评审、分包控制、采购、内部 审核、管理评审、纠正办法、预防办法和投诉等统 计;
b)技术统计指进行检验检测活动信息统计,应包含 原始观察、导出数据和建立审核路径相关信息统计 ,检验检测、环境条件控制、员工、方法确认、设 备管理、样品和质量监控等统计,也包含发出每份 检验检测汇报或证书副本。
第6页
技术中心理化室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培训教材
第7页
技术中心理化室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培训教材
第8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年6月1日实施)
技术中心理化室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培训教材
第9页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年6月1日实施)
【条文解释】
1.统计分为质量统计和技术统计两类: a)质量统计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活动中过程和
第24页
3、原始统计要表格化,而且每种产品应有固 定格式。
4.多个产品同一个检测项目标原始统计不准 集中统计在同一页。
当多个产品同一个检测项目使用同一曲线者 时,应在这一曲线页内适当处标明与之相关全部 样品编号,同时在对应样品检验原始统计页内适 当处标明相关同一曲线所在页码和曲线名称。
技术中心理化室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培训教材
b) 试样测试、观察结果,即测试参数观察值,包 含观察值计量单位和符号,同时还要注意: 参数名称、 参数符号要与方法标准给出计算公式保持一致。参数符 号应在参数名称之后用圆括号括起来,计量单位要与所 用量具、仪器显示计量单位相同。
技术中心理化室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培训教材
第36页
c) 符合方法标准要求检验项目(参数)计算公式和 给定值;
技术中心理化室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培训教材
第34页
技术中心理化室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培训教材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文稿培训资料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文稿培训资料

3 检验类型
生化、免疫、微生物、分 子诊断、病理、毒理、环 境等检验技术。
检验设备与仪器
生化分析仪
常见的分析仪品牌和型号及其应用范围。
PCR仪器
PCR的基本原理, 常见仪器类型和选型、维护和 应用要点。
显微镜
常用的显微镜种类和基本结构,其特点和用途。
光谱仪
常见的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拉曼光谱仪及其应用领域。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文稿培 训资料
从标本采集到最终的数据解读,这份文稿培训资料将向你介绍检验技术的方 方面面,涵盖各种生化、微生物、免疫、分子诊断、毒理、口腔、真菌、环 境等检验技术和现代化的实验室。
检验技术概述
1 检验流程
2 检验意义
标本采集、预处理、校准、 检测、数据解读。
疾病诊断、药物治疗、预 防控制及科学研究。
ELISA数据处理
阴性对照值的设定及其影响 因素、阳性标准值的确定等。
数据报告范例
包括检验项目、患者信息、 检验结果、解释和诊断建议 等内容。
现代化卫生理化检验实验室
实验室布局
开放式、安全通道、检测流线、 物资管理设计。
常见仪器设备
人员管理
生化分析仪、显微镜、PCR仪器、 光谱仪等。
实验室人员配置、岗位职责、特 别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运动员禁药检验技术
1 检测对象
国际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员及其相关人 员。
2 检测技术
尿液检测、血清检测、毛发检测等各 种检测方法及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 确性。
3 基本流程
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检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及结果解读。
外生殖器检验技术
病原体检测
革兰染色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检测法、荧光定量PCR等技术 与临床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r=Fr/s0
C
延伸
O
r ε
延伸
图2-27 规定总延伸
图 2-5 规定总延伸力Ft的确定 强度(Rt)的测定
图 2-6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验证
图2-28 规定残余延伸 强度(Rr)测定
理化检验人员培训系列教材(中级)
力学性能试验
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 编
中国计量出版社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
试样拉伸过程的物理现象
拉伸前试样
装有引伸计试样
颈缩现象
断裂后对接
5mm 原始 标距L0
断后标距Lu
第一章
一、低碳钢拉伸试验回顾
1、工程应力与工程应变
金属拉伸试验
σ e f ReH Ry Re h b a c Rm ReL d k
试验项目 仅测 ReH E<150GPa E>150GPa 应力速率 MPa/s 2~20 6~60 0.00025~ 0.0025 ≯0.0025 (0.008) 应变速率 1/s 相当于力或位移速率 (0.2kN~1.5kN/s (0.5kN~5.0kN)/ s ( 0.9~9) mm/min ≯9( ≯28.8mm/min)
Fm
试验力F
g gt t
第一章
金属拉伸试验
8、屈服点延伸率Ae—呈现明显屈服现象的材料,屈服开始至均匀加工硬化 开始之间,引伸计标距的延伸与引伸计标距 (Le)之比的百分率。 9、残余延伸率( εr)—试样施加并卸除应力后引伸计标距的延伸与引伸计 标距(Le)之比的百分率。 三、应力
1、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非比例延伸率εP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百 分率时的应力。下脚注应注明所规定的百分率,例RP0.2,表示规定非比例 延伸率εP=0.2%时的应力。 2、规定总延伸强度(Rt)—总延伸率(
逐步逼近法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P0.2曲线
图 2.4 逐步逼近法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P0.2曲线
第二章
金属拉伸力学性能测定
(6)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的测定用 卸力法 F 法,无要求时用验证方法
§2.2 规定总延伸强度、规定残余延伸强度的测定
(5)规定总延伸强度的测定
F
A

A
Ft
EE
O
t ε
Fr
Rt=Ft/s0
F Fp A F Fp A
(a) a
(b) (b)
O'
O
C
nLε e p
延伸
X
O
C
ε nLe p
延伸
图2-21 图解法测定规定
图 2。1
图解法测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P
图2-22 滞后环法测定规定
第二章
金属拉伸力学性能测定
提前卸载的滞后环AC线在滞后环右侧, AC与曲线延 伸线的交点A确定FP
F Fp
O Δεp Δεe
ε
图 1.1 低碳钢
σ—ε 曲线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
二、其他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不同材料的σ -ε 曲线不尽相同,它代表不同材料力学性能的固有属性。图 1.2 是不 同材料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1.2
a)低碳钢的σ -ε 曲线。有明显物理屈服阶段,分上、下屈服,均匀塑性变形后 产生颈缩,然后断裂。 b)中碳钢的σ-ε曲线。它有屈服阶段但波动微小,均匀塑性变形后产生颈缩,然 后断裂。 c)是淬火后低、中温回火钢、不锈钢、铝合金的σ-ε曲线。无屈服阶段,产生均 匀 塑性变形并颈缩后断裂。 d)铸铁、淬火钢、高强度钢等较脆材料的σ-ε曲线。它不仅无屈服阶段,且在产 生少量塑性变形后就突然断裂。
§1.1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工程应力(σ)—拉伸过程中试样 原始横截面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 单位为MPa或N/mm2。 工程应变(ε)—拉伸过程中,试 样原始标距(或引伸计标距)的伸 长(延伸)与原始标距(或引伸计 标距)的比值,用%或小数表示。 2、低碳钢应力、应变曲线的特征 —变形分四个阶段:比例变形阶段; 屈服阶段;均匀塑性变形阶段;局 部变形(颈缩)阶段。

F Fp
A
O
C
nLε e p
延伸
O
C
nLε e p
延伸
图2-23 滞后环法测定 图 2.2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p (CA线位于滞后环左侧)
图2-24 滞后环法测定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p (CA线位于滞后环左侧)
第二章
金属拉伸力学性能测定
3、逐步逼近法 适合于拉伸曲线无弹性直线段材料,也可用于有明显弹 性直线段材料(图2.3a)。已有计算机自动检测程序。 4、力-夹头位移法 只适用于生产检验(图2.3b),并注意用试样的平行 长度Lc计算规定非比例延伸,即OC=nLcεP.(GB/T228-87逐级施力法已不 提倡。)
第一章
金属拉伸试验
二、伸长或延伸 1、伸长ΔL—试验过程中,原始标距的增量。 伸长率—试验过程中,原始标距伸长与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2、延伸ΔLe —试验过程中,引伸计标距Le的增量。 延伸率εe —试验过程中,引伸计标距的增量与引伸计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3、比例伸长—与试验力成正比的伸长。 非比例伸长—与试验力不成正比的伸长。 非比例伸长率—非比例伸长与原始标距的比值。 4、比例延伸—与试验力成正比的延伸。 非比例延伸ΔLp—与试验力不成正比的延伸。 非比例延伸率εP—非比例延伸与引伸计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仅测 ReL
RP 、Rr、 Rt(Rm)
第二章
金属拉伸力学性能测定
RP=FP/S0
§2.1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测定的四种方法
无物理屈服现象的材料,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作为材料抵抗微 量塑性变形的指标。 1、图解法(又称常规平行线法), 见图2.1 (a) 2、滞后环法,见图2.1(b) 适合于有明显弹性直线段材料 适合于无明显弹性直线段材料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
Fm FeL FeH
低碳钢拉伸曲线
第一章
金属拉伸试验
三、低碳钢材料的强度与塑性指标 1、上屈服强度与下屈服强度
ReH=FeH/S0 ReL=FeL/S0 2、抗拉强度 (a) (b)
Rm=Fm/So (c) 其中 S0—原始横截面积(mm2) 3、断后伸长率 A=(Lu-L0)/L0×100% (d) 其中 L0—原始标距(mm);Lu—断后标距(mm) 4、断面收缩率 Z=(S0-SU)/S0×100% (e) 其中 Su—断后颈缩处的最小横截面积(mm2)
第一章
二、伸长与延伸(续)
金属拉伸试验
5、最大力伸长率A g —最大力时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 (L0)之比的百分率。 应区分最大力总伸长率(Agt) 和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Ag)。 6、断裂总伸长率(At)— 断裂时刻原始标距的总伸长 (弹性伸长加塑性伸长)与 伸长率 A 原始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A 7、总延伸率—试验中任一时刻 A 引伸计标距的总延伸与引伸计 A 标距之比的百分率。 图 1.3
第一章
金属拉伸试验
§1.2 基本术语 一、试样尺寸 1、试样面积 (1)原始横截面积:S0—试验前试样的最小横截面积。 (2)原始平均横截面积: Sm—试验前试样上中下三个横截 面面积的平均值。 (3)瞬时面积: St—试验任一时刻试样的面积。 2、试样标距 (1)原始标距:L0—测量试样伸长的原始标记长度,分比 例标距和定标距两种。 (2)引伸计标距:Le—用引伸计测量试样伸长时,引伸计 两刀刃在试样平行长度上的安装长度。
F
Fp 0.2
0
F
A0
Fp
A
Fp 0.2 Fp 0.2
2
1
A1 A2
D1 D2 B1 B2 O
C nLe×0.2%
延伸
O
C nLε e p
伸长
图2-25 逐步逼近法测定 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p
图 2.3a
图2-26 力—夹头位移法 测定规定非比例延伸力Fp
图 2.3b
第二章
金属拉伸力学性能测定
逐步逼近法计算机自动检测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
εt)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百分率 时的应力,要用下脚标注明所规定的百分率例如Rt0.5表示εt=0.5%。
3、规定残余延伸强度(Rr)—卸除应力后,残余延伸率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 距百分率时对应的应力。要用下脚标注明所规定的百分率,如Rr0.2表示
εr=0.2%时的应力。
第一章
金属拉伸试验
§1.3 试验的准备工作 一、试验机及引伸计要求 1、试验机—(1)力值精度1级,即示值误差≤±1%。 (2)有自动绘制试验力—延伸曲线的装置。 (3)能控制试验速率。 2、引伸计—精度1级,一般用电子引伸计。 3、高温炉(或环境箱)及温度控制仪(测高温性能试验要求)。 二、试验速率的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