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单电池实验测试及性能优化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单电池实验测试及性能优化
t se n sn l rc t a o u lc l.Op r to a a t r fc l t mpe a u e a h d umi iy e t d i i g edie tme h n lf e e1 e a i n p r me e so e e r t r ,c t o e h df — i g t mp r t r n e e a u e,me h n lc n e t a in,me h n lfo r t n i o r t v e n e l y d t t a o o c n r to t a o l w a e a d arf w a eha e b e mp o e o l s u y o h fe to ie tme ha lf e el l rz to ur e.Ex e i ntlr s lss ow h tt e t d n t e e fc fd r c t no u lc l poa ia i n c v s p rme a e u t h t a h e f c fc l t mp r t r n t e c l p ro ma c so v o ,S n r a e c l t mp r t r sh l f lt fe to el e e a u e o h el e f r n e i b ius O i c e s e e e a u e i e p u o
( .c o l f c ne e igJ oo g U ie i , e ig1 0 4 , h a 1 S h o o i c ,B in i tn n r t B in 0 0 4 C i ; Se j a v sy j n
2 S ho o c ne B in nvrt f hm cl eh o g , eig10 2 , h a .c ol f i c , eigU iesyo e i cn l y Bin 0 0 9 C i ) Se j i C aT o j n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测试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测试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测试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主要以Pt 系催化剂为主,再加以单壁碳纳米管为催化剂载体,催化剂有效分散,催化性能提高。

循环伏安法曲线正向扫描的峰电流密度可直接反映甲醇的氧化量及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

本实验主要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材料对甲醇氧化的的循环伏安曲线进行测试,了解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循环伏安法测定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性能的方法。

2.了解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3.了解CHI 电化学工作站的设定方法。

二、测定原理:在电极上施加一个线性扫描电压,以恒定的变化速度扫描,当达到某设定的终止电位时,再反向回归至某一设定的起始电位,循环伏安法电位与时间的关系(见图a )。

若电极反应为O +e ⇔R ,反应前溶液中只含有反应粒子O ,且O 、R 在溶液均可溶,控制扫描起始电势从比体系标准平衡电势正得多的起始电势ϕi 处开始势作正向电扫描,电流响应曲线则如图b 所示。

当电极电势逐渐负移到ϕ平0附近时,O 开始在电极上还原,并有法拉第电流通过。

由于电势越来越负,电极表面反应物O 的浓度逐渐下降,因此向电极表面的流量和电流就增加。

当O 的表面浓度下降到近于零,电流也增加到最大值Ipc ,然后电流逐渐下降。

当电势达到ϕr 后,又改为反向扫描。

随着电极电势逐渐变正,电极附近可氧化的R 粒子的浓度较大,在电势接近并通过ϕ平0时,表面上的电化学平衡应当向着越来越有利于生成R的方向发展。

于是R开始被氧化,并且电流增大到峰值氧化电流Ipa,随后又由于R的显著消耗而引起电流衰降。

整个曲线称为“循环伏安曲线”。

三、仪器药品:电化学工作站一台玻碳工作电极一根Ag/AgCl参比电极一根铂丝电极一根高纯氮气Nafion 117溶液浓硫酸甲醇乙醇四、实验步骤:1. 取制备好的催化剂材料3.8mg分散到1mL乙醇中超声30min。

2. 取催化剂材料的乙醇分散液30μL滴涂到玻碳工作电极表面,静置15min干燥后,再其表面滴涂Nafion117溶液10μL,静置15min干燥,待用。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多孔电极两相渗流模拟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多孔电极两相渗流模拟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多孔电极两相渗流模拟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是一种以甲醇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在不需要外部氢气供应的条件下,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电池。

DMFC具有省去氢气储存输送系统和发电机组的优点,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输出稳定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微型传感器和无线传感网络等领域。

多孔电极是DMFC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直接影响到DMFC的性能。

目前主流的多孔电极包括炭黑电极、碳纤维电极和金属电极等。

炭黑电极因其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其孔径分布不均匀、孔径过大会导致质子扩散阻力增加等问题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优化DMFC的性能,需要对多孔电极中的两相(甲醇和水)渗流过程进行模拟研究。

本研究旨在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研究DMFC多孔电极中两相渗流过程,对DMFC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针对DMFC多孔电极中两相渗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多孔电极两相渗流的数学模型,分析两相流动规律以及相互作用关系。

2.选择合适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建模方法,如多相流模型、体积平均法等,对多孔电极中两相渗流过程进行模拟仿真,探究不同孔径、孔隙率等参数对两相渗流行为的影响。

3.利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结果,分析多孔电极中两相渗流过程对DMFC性能的影响机制,提出优化策略。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模型建立:构建多孔电极两相渗流的数学模型,建立对流-扩散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质量守恒方程等相关方程。

2.计算流体力学模拟:采用CFD软件(如Fluent、COMSOL等)进行模拟,选择合适的模型和网格模型。

3.模拟结果分析:对CFD仿真结果进行后处理和分析,获取多孔电极中两相渗流过程的特点、不同参数对其影响等信息。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一种在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备受关注的新型燃料电池技术。

该技术以其高能量密度、低排放、高效转化率等优点,被广泛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备受瞩目,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和机构的关注和投入。

本文旨在分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作为一种将甲醇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高效能源转换技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在能源利用效率、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然而,与传统燃料电池相比,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在动力性能、稳定性、经济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近年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催化剂的开发与改进、电解质的优化与稳定性提升等方面。

在催化剂方面,高效的贵金属合金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成为研究热点,其能够提高甲醇的氧化反应速率、降低起始氧化电压等,从而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

此外,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在低温下活性不足的问题,研究人员还通过调控催化剂晶体结构、表面活性位点等方法,提高了电催化效率,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成果。

电解质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导电性、稳定性等性能。

为了提高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性和化学稳定性,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型电解质材料,如聚合物电解质、功能化固体氧化物等,并通过优化电解质结构、界面工程等手段,改善了电解质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性能。

除了催化剂和电解质的研究外,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还涉及到了电极材料、氧化还原反应机理、传质过程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纳米技术、表面工程、计算模拟等新兴技术手段的应用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突破口,为电池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郑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450052) 张建民 杨长春 石秋芝 董金峰【摘要】介绍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基本原理,评述了DM FC技术的研究现状。

从产业化角度考虑,DM FC的研究应集中在新型高效催化剂和不渗透甲醇质子交换膜的开发两个问题上。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电催化剂 质子交换膜 甲醇电氧化 燃料电池(Fuel Cell,简称FC)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发电装置。

由于它不受卡诺循环限制,不排放或极少排放污染物,所以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型能源。

燃料电池按电解质的不同可分为碱性氢氧燃料电池(AFC)、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PEMFC)、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M CFC)及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等。

这些燃料电池通常需要纯氢、天然气、净化煤气或重整气等气体燃料,因此一般需要复杂的燃料重整或精制等附属设备,而且气体燃料的供应与储存也存在不安全因素。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DM FC),顾名思义,可直接用甲醇作原料,无须中间重整或转化装置,因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系统结构简单,燃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储存携带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各国政府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

本文通过对DM FC基本原理的介绍和该技术研究现状的综述,提出了要使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走向实用化,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基本原理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 FC)由两个电极及夹在其中间的质子导电膜构成[1]。

电极通常为多孔电极,由背层、扩散层和催化剂层3部分组成,主要材料是碳支撑的贵金属。

DMFC中的电解质采用特殊离子交换膜,是一种选择性质子导体,它既能保持离子电荷平衡,又能防止甲醇及其他物质渗漏到另一电极区域。

将甲醇和水混合物送至DMFC的多孔阳极区域,甲醇直接电催化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质子和电子:CH3OH+H2O→CO2↑+6H++6e-(1)在阴极上氧气被还原生成水:3/2O2+6e-+6H+→3H2O(2)电池的总反应是:7.阴生毅.通过化学镀实现陶瓷与金属的低温大气钎焊.新技术新工艺,2000(3)8.班春燕等.含复合络合剂的化学镀N i-P合金工艺.表面技术,1999(3):9~119.孙榆芳等.络合剂种类对化学镀Ni-P镀层阳极极化特性的影响.表面技术,1997(4):11~13Research on Pertreatment T echnicof Chemical N ickel-Phosphate PlatingShanghai Light Industry Machinery Co,LT D. Guo HaixiangShanghai Refrigerating M achine Factory Yao ZhipingAbstract The function and influene of pretreatment technic of chemical nickel-phosphate plating are analysed and described systematacially in this paper.Key words Chemical nickel-phosphate plating,pretreatm ent of plating,sort of plating solution,constituent of platng solution责任编辑 袁扬 ・36・《新技术新工艺》・化工与表面处理 2000年 第11期CH3OH+3/2O2→CO2↑+H2O(3)根据热力学原理,常温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 =(- G)/(- H)〕等于96.7%,电动势为1.214V。

实验五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实验五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实验五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一、实验目的1.掌握燃料电池的基本构造。

2.通过模型演示,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一个简易的模型装置(图1),用一个燃料电池与一个功率很小的风扇连接,燃料电池采用的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属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中之一类,直接使用甲醇水溶液或蒸汽甲醇为燃料供给来源,而不需通过甲醇、汽油及天然气的重整制氢以供发电。

相较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具备低温快速启动、燃料洁净环保以及电池结构简单等特性。

图1 模型装置示意图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一种变种,它直接使用甲醇而勿需预先重整。

甲醇在阳极转换成二氧化碳,质子和电子,如同标准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一样,质子透过质子交换膜在阴极与氧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到达阴极。

在碱性条件下:正极:3O2 + 12e– + 6H20 → 12OH–负极:2CH4O- 12e– + 12OH-→ 2CO2 + 10H2O总反应式:2CH4O + 3O2 = 2CO2 + 4H2O在酸性条件下:正极:3O2 + 12e– + 12H+→ 6H2O负极:2CH4O -12e– + 2H2O → 12H+ + 2CO2总反应式:2CH4O + 3O2 = 2CO2 + 4H2O这种电池的期望工作温度为120℃以下,比标准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略高,其效率大约是40%左右。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一种变种,它直接使用甲醇而勿需预先重整。

甲醇在阳极转换成二氧化碳和氢,如同标准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一样,氢然后再与氧反应。

三、实验过程(1)连接好简易模型的线路,保证线路连接完整。

(2)配置3%的甲醇溶液。

(3)将配好的3%的甲醇溶液加入燃料电池一端,注满。

观察现象。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对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一步更形象的直观了解。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运行参数和甲醇渗透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运行参数和甲醇渗透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运行参数和甲醇渗透研究甲醇浓度过高是造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发生甲醇渗透的主要原因,其中文献[1]指出在95℃下的甲醇极限浓度为2.5mol/L,超过之后容易发生甲醇渗透。

文献[2]给出的甲醇燃料电池工作条件为甲醇浓度0.5~2.5mol/L,甲醇流量0.5~5mL/min,温度40℃。

文献[3]的电池运行参数条件为甲醇浓度2mol/L,电池温度80℃,甲醇流量17mL/min,氧气流量30mL/min,最大功率17mW/cm2。

文献[4]的运行条件为甲醇浓度0.5~1mol/L,温度80~100℃,甲醇流量1~2mL/min,阳极压力为0.1MPa,阴极空气压力为0.2MPa。

文献[5]研究的最佳工作条件为甲醇浓度2mol/L,阴极气体压力为0.5MPa,阳极压力为0.2~0.3MPa,阴极气体使用空气和氧气时分别能达到功率110mW/cm2和160mW/cm2,工作温度在95~100℃。

文献[6]运行条件为甲醇浓度2mol/L,电池温度80℃,甲醇流量3mL/min,氧气压力为0.1MPa,最大功率46mW/cm2。

文献[7]的电池运行条件为1mol/L甲醇,温度60℃,甲醇流量2.5mL/min,氧气流量100mL/min,氧气压力为0.1MPa。

文献[8]运行条件为1mol/L甲醇,电池温度80℃,功率0.2mW/cm2, 在113℃时能达到184mW/cm2。

文献[9]运行条件为1mol/L甲醇,电池温度100℃,氧气压力为0.1~0.2MPa。

文献[10]运行条件为0.5~2mol/L甲醇,电池温度90℃,甲醇流量0.83mL/min,氧气流量1.36mL/min,氧气压力为0.2MPa。

文献[11] 确定了在55℃下的工艺参数为:甲醇浓度1.5 mol/L,甲醇流量为1.5mL /min,氧气压力在0.3MPa,氧气流量在800 mL/min。

文献[12,13]研究的工艺参数为:电池温度80℃,甲醇浓度1mol/L,甲醇流量为40mL /min,氧气压力在0.1 MPa,氧气流量在1000 mL/min。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t/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t/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研究
a ay twee e a e t h mp o e nto t n lc n e r to n e c tl s r nh nc d wih t e i r v me fmeha o o c nta in a d t mpe a u e r t r .Th mp o e ou in e i r v d s l to
中 图分 类 号 : M9 14 T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74 (0 8O —04 —0 10 — 5 52 0 )4 0 1 3
E f t f l tohmi l atr nteA t i fP/ aa s f c e rc e c coso ci t o t so a te o r l t c e clatr h v g icnl f tdte cvt f tC ctl t.T e h sl w t t h u e r h mi c s a e in i t a e e t i o / a ss h r sh h f eco af o s fa y f c hai y P a y inrrs t c f ok ge crd a e ue , n h ec o a f h l t d n h c v yo tC n e ei a e ri et ew srd cd a dterat nrt o ee cr ea d teat i f / sn ow n l o i e t e o it P
温度低 , 比能量 密度高 , 甲醇 液体作燃 料 , 电池 结构 简 单, 安全性好等 特点而在汽车 和便 携式 电子设 备等 领 域 中拥有广 阔的应 用前 景n 。然 而 D C仍存 在 两 ] MF
L N a—h n,RONG i e g I C is u J ̄p n ,W/NG o g to M T n —a ,WANG n d n Xi-o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专业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学号:
姓名:张薇
指导教师:陈蓉
动力工程学院
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被动式空气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和掌握对燃料电池进行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3、了解和掌握燃料电池性能评价方法;
4、观察和认识影响燃料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意义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源转化装置,具有环境友好、效率高、工作安静可靠等显着优点,被誉为继核能之后新一代的能源装置。

在众多燃料电池种类中,空气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因具有系统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更换燃料方便、可在常温下工作等优点,成为便携式设备最有前景的可替代电源,是电化学和能源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实验旨在对被动式空气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进行实验研究,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燃料电池测试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燃料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验原理
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源转化装置。

一个典型的直
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典型结构
从图1中可以看出,典型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包括阳极扩散层、阴极扩散层、阳极催化剂层、阴极催化剂层、质子交换膜、集流体等部件。

在被动式空气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电池阳极发生的是甲醇的氧化反应:
CH
3OH+H
2
O→CO
2
+6H++6e-,E0=0.046 V (1)
电池阴极发生的是氧气的还原反应:
3/2O
2+6H++6e-→3H
2
O,E0=1.229 V (2)
总反应式为:
CH
3OH+3/2O
2
→CO
2
+2H
2
O,△ E=1.183 V (3)
在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甲醇水溶液扩散通过阳极扩散层到达阳极催化层,甲醇在阳极催化层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氢离子和电子,如式(1)所示。

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迁移到阴极,电子通过外电路传递到阴极;在阴极侧,氧气通过暴露在空气中的阴极扩散层传输至阴极催化层,在电催化剂的作用下,氧气与从阳极迁移过来的质子以及从外电路到达的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水,如式(2)所示。

理论上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能达到1.183 V,但实际上DMFC 的开路电压一般只有0.7 V左右,其主要原因是部分燃料(甲醇)在浓度差的作
用下渗透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阴极引起了混合电位,这一过程被称为甲醇渗透(methanol crossover)。

另外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侧存在由甲醇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气泡。

另外在燃料电池阴极侧,由于氧气的还原反应会在阴极电极表面生成水滴。

生成的水滴会聚集在空气自呼吸阴极表面,减小阴极电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传质阻力,降低电池性能。

四实验方案
1)准备好安装单电池的全部组件和待测试的MEA。

2)将金属夹板、金属电板、集流板、绝缘垫、MEA从下到上依次按照从阳极到阴极的顺序组装好。

3)连接电阻线、万用表。

4)配制好甲醇溶液,通入进料并活化新制燃料单电池。

5)待新电池性能稳定后,测试V-I极化曲线。

五实验结论
阳极甲醇溶液的浓度是影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我们主要考察了甲醇溶液浓度在1、4mol/L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图、表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甲醇溶液浓度的增大会降低燃料电池的性能,这主要是因为甲醇溶液浓度增大后,甲醇透过率也变大,削弱了阴极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从而影响了电池电池的阴极性能,我们还发现,甲醇溶液浓度的增加还会降低电池的开路电压(甲醇浓度为4mol/L时,开路电压为0.4910V)。

另一方面,从图c 中可以看出,电池的功率在电阻为400欧时存在一个最大值,在大电阻条件下(超过最大功率时的电阻值时)1mol/L甲醇溶液的功率要超过4mol/L甲醇溶液的功率。

说明在电阻(负载)相同的条件下,甲醇浓度越高,功率输出越小。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要想获得大功率密度,应该尽量采用低浓度甲醇溶液。

甲醇浓度1mol/L (开路电压0.5220V)
Ω)
5000 0.44 0.000088 3.872*10-5
3000 0.3882 0.0001294 5.023*10-5
1000 0.2939 0.0002939 8.638*10-5
800 0.2671 0.00033388 8.918*10-5
600 0.2315 0.00038583 8.932*10-5
400 0.1878 0.0004695 8.817*10-5
200 0.1274 0.000637 8.115*10-5
100 0.075 0.00075 5.625*10-5
75 0.0575 0.00076667 4.408*10-5
50 0.0392 0.000784 3.073*10-5
40 0.0316 0.00079 2.496*10-5 30 0.0236 0.000786667 1.857*10-5 20 0.016 0.0008 1.280*10-5 10 0.008 0.0008 0.640*10-5
表1a:甲醇浓度为1mol/L 时的电压、电流、与功率
甲醇浓度4mol/L (开路电压0.4910V )
Ω) 5000 0.3949 0.00007898 3.1119*10-5 3000 0.358 0.00011933 4.272*10-5 1000 0.26 0.00026 6.760*10-5 800 0.2436 0.0003045 7.418*10-5 600 0.2157 0.000406 8.757*10-5 400 0.1808 0.00053925 9.750*10-5 200 0.1277 0.0006385 8.654*10-5 100 0.082 0.00082 6.724*10-5 75 0.0662 0.00088267 5.843*10-5 50 0.0475 0.00095 4.513*10-5 40 0.0389 0.0009725 3.783*10-5 30 0.0299 0.00099667 2.980*10-5 20 0.0206 0.00103 2.122*10-5 10
0.0108
0.00108
1.166*10-5
表1b:甲醇浓度为1mol/L 时的电压、电流、与功率
图2a:电阻-电压图(横坐标为电阻,单位:欧;综坐标为电压,单位:伏特) 图b:电阻-电流图(横坐标为电阻,单位:欧;综坐标为电流,单位:安培) 图c:电阻-功率图(横坐标为电阻,单位:欧;综坐标为功率,单位:510 瓦)
五 对实验的改进方案及建议
在实验方面,可以多测几个影响因素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例如电池温度、阴极加湿温度、甲醇流速等因素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并多次测量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实验名称: 学 号:
姓 名:
考核成绩:
综合评语:
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