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单电池实验测试及性能优化_魏永生

合集下载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单电池实验测试及性能优化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单电池实验测试及性能优化
t se n sn l rc t a o u lc l.Op r to a a t r fc l t mpe a u e a h d umi iy e t d i i g edie tme h n lf e e1 e a i n p r me e so e e r t r ,c t o e h df — i g t mp r t r n e e a u e,me h n lc n e t a in,me h n lfo r t n i o r t v e n e l y d t t a o o c n r to t a o l w a e a d arf w a eha e b e mp o e o l s u y o h fe to ie tme ha lf e el l rz to ur e.Ex e i ntlr s lss ow h tt e t d n t e e fc fd r c t no u lc l poa ia i n c v s p rme a e u t h t a h e f c fc l t mp r t r n t e c l p ro ma c so v o ,S n r a e c l t mp r t r sh l f lt fe to el e e a u e o h el e f r n e i b ius O i c e s e e e a u e i e p u o
( .c o l f c ne e igJ oo g U ie i , e ig1 0 4 , h a 1 S h o o i c ,B in i tn n r t B in 0 0 4 C i ; Se j a v sy j n
2 S ho o c ne B in nvrt f hm cl eh o g , eig10 2 , h a .c ol f i c , eigU iesyo e i cn l y Bin 0 0 9 C i ) Se j i C aT o j n

小型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动态性能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型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动态性能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型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动态性能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甲醇作为一种便携式的燃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军事、民用、工业等。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便是利用甲醇作为燃料来产生电能的一种新型电化学装置。

相对于传统的电池,DMFC具有体积小、质量轻、高能量密度、没有污染等优势,因此备受各方关注。

然而,DMFC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低效率、动态性能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动态响应特性不佳引起的。

因此,需要对DMFC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提高其性能和稳定性。

本课题旨在研究小型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动态性能,通过实验研究探究DMFC的动态响应机制,从而优化其性能和稳定性,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 确定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运行参数,如负载、甲醇浓度等。

2. 设计测试系统,包括实验平台、数据采集仪等设备。

3. 建立小型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动态响应模型。

4. 进行实验研究,记录测试数据,分析结果。

5. 探究DMFC的动态响应机制,优化其性能和稳定性。

(二)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了解现有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相关研究成果。

2. 设计和制作实验装置。

3. 进行实验研究,记录测试数据。

4. 利用Matlab等工具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建立DMFC的动态响应模型。

5.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三、预期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能够深入了解小型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动态性能及其机制,为优化DMFC的性能和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

同时,我们也可以为研究其他类型的DMFC提供借鉴和参考。

甲醇燃料电池反应动力学性质模拟与设计方法优化

甲醇燃料电池反应动力学性质模拟与设计方法优化

甲醇燃料电池反应动力学性质模拟与设计方法优化甲醇燃料电池(DMFC)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转化技术,具有高效、低污染和可再生等优势,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MFC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优化反应动力学性质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甲醇燃料电池反应动力学性质模拟的方法,并探讨如何通过设计方法来优化甲醇燃料电池的性能。

甲醇燃料电池的反应动力学性质模拟是理解和优化DMFC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模拟可以确定甲醇、氧气和水在电极表面的反应速率,以及电极界面的传质和电子传导等重要参数。

这些参数对DMFC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来研究燃料电池内部反应过程的微观机制。

通过在计算机上模拟原子和分子的运动,可以获得反应物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反应过程的能垒、速率常数和反应路径等信息。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来计算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速率。

DFT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方法,可以描述原子和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反应过程。

通过计算反应物和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反应过渡态的构型和能量,可以获得关于反应动力学性质的重要信息。

除了反应动力学性质的模拟,设计方法的优化也是提高DMFC性能的关键。

传统的设计方法包括改变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调整电解质的类型和浓度,改进电极结构等。

近年来,一些新的设计方法也开始引起关注。

一种新颖的设计方法是使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优化。

通过建立模型和算法来处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可以挖掘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规律,建立DMFC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这些模型和算法可以大大加快优化过程,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

另一种新的设计方法是使用微纳尺度材料和结构来优化DMFC的性能。

通过控制材料的组成、形貌和结构,可以增强催化剂的活性、提高电子和质子传导速率,从而提高DMFC的能量密度和效率。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研究李建玲;毛宗强;徐景明【期刊名称】《电池》【年(卷),期】2002(032)002【摘要】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20%Pt-10%Ru/C和20%Pt/C分别作为甲醇氧化和氧还原催化剂.通过改变甲醇阳极催化层中Nafion 与PTFE的含量研究了电池的电流-电压特性.结果表明,催化层中Nafion含量的影响对电池性能至关重要,而PTFE的影响则较小.研究得出催化层中Nafion的最佳含量为7%.通过在电极表面刷一层Nafion溶液,明显提高了电池性能.在低Pt载量条件下,即阳极Pt含量0.6mg/ cm2, 阴极Pt含量1.1mg/cm2,阴极空气近大气压条件下,t=60℃,甲醇浓度1mol/L时,单电池开路电压为0.6V左右,0.4V时电流密度为30mA/cm2,0.2V时电流密度为106mA/cm2. 甲醇阳极催化层表面的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催化层中Nafion含量不同,电极结构不同.【总页数】3页(P72-74)【作者】李建玲;毛宗强;徐景明【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1.4【相关文献】1.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磷化镍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J], 张卫国;吴娜;余建;赵杰;吕营2.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Pt-Mo-Ru-Se的性能研究 [J], 牛秀红;刘世斌3.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Nafion(R)/柱[5]芳烃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J], 张永明;邹静;苗宗成;赵阳4.膜电极热压条件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 [J], 申东辉;田爱华5.超声喷雾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性能影响研究 [J], 吴超群; 王威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测试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测试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性能测试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主要以Pt 系催化剂为主,再加以单壁碳纳米管为催化剂载体,催化剂有效分散,催化性能提高。

循环伏安法曲线正向扫描的峰电流密度可直接反映甲醇的氧化量及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

本实验主要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材料对甲醇氧化的的循环伏安曲线进行测试,了解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循环伏安法测定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性能的方法。

2.了解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3.了解CHI 电化学工作站的设定方法。

二、测定原理:在电极上施加一个线性扫描电压,以恒定的变化速度扫描,当达到某设定的终止电位时,再反向回归至某一设定的起始电位,循环伏安法电位与时间的关系(见图a )。

若电极反应为O +e ⇔R ,反应前溶液中只含有反应粒子O ,且O 、R 在溶液均可溶,控制扫描起始电势从比体系标准平衡电势正得多的起始电势ϕi 处开始势作正向电扫描,电流响应曲线则如图b 所示。

当电极电势逐渐负移到ϕ平0附近时,O 开始在电极上还原,并有法拉第电流通过。

由于电势越来越负,电极表面反应物O 的浓度逐渐下降,因此向电极表面的流量和电流就增加。

当O 的表面浓度下降到近于零,电流也增加到最大值Ipc ,然后电流逐渐下降。

当电势达到ϕr 后,又改为反向扫描。

随着电极电势逐渐变正,电极附近可氧化的R 粒子的浓度较大,在电势接近并通过ϕ平0时,表面上的电化学平衡应当向着越来越有利于生成R的方向发展。

于是R开始被氧化,并且电流增大到峰值氧化电流Ipa,随后又由于R的显著消耗而引起电流衰降。

整个曲线称为“循环伏安曲线”。

三、仪器药品:电化学工作站一台玻碳工作电极一根Ag/AgCl参比电极一根铂丝电极一根高纯氮气Nafion 117溶液浓硫酸甲醇乙醇四、实验步骤:1. 取制备好的催化剂材料3.8mg分散到1mL乙醇中超声30min。

2. 取催化剂材料的乙醇分散液30μL滴涂到玻碳工作电极表面,静置15min干燥后,再其表面滴涂Nafion117溶液10μL,静置15min干燥,待用。

基于运行参数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实验

基于运行参数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实验

基于运行参数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实验
孙艳阳; 胡鸣若; 杨长幸
【期刊名称】《《电源技术》》
【年(卷),期】2011(35)12
【摘要】通过改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运行参数,研究了阳极甲醇流量、阴极空气流量、温度、阴极空气背压和甲醇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电池性能随阳极甲醇流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流量最优值;阴极空气流量提高有利于产物水的排出,从而提高电池性能;电池性能随电池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过高的空气预热温度使阴极过分干燥,从而使电池性能降低;甲醇浓度存在一个最优值,从而使电池性能最佳,此外,提高阴极空气的背压能够有效抑制甲醇渗透的负面影响。

【总页数】5页(P1543-1547)
【作者】孙艳阳; 胡鸣若; 杨长幸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燃料电池研究所绿色电化学系统和结构实验室上海2002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11.4
【相关文献】
1.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运行参数的研究 [J], 刘桂成;王同涛;马傲冬;王新东;叶锋
2.运行参数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动态响应的影响Ⅰ.甲醇溶液浓度和流量 [J], 汪茂海;郭航;马重芳
3.运行参数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动态响应的影响Ⅱ.电池温度,氧气压力和流量 [J], 汪茂海;郭航;马重芳
4.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运行参数的研究 [J], 刘桂成;王同涛;马傲冬;王新东;叶锋
5.运行参数对单体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J], 王振波; 左朋建; 张学伟; 尹鸽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能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能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能林才顺;张红飞;王淑燕;王新东【期刊名称】《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029)005【摘要】以Pt-Ru/C和Pt/C分别为阳极、阴极催化剂,自制了膜电极,并组装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以及测试系统.通过稳态电流-电压极化曲线法,研究了甲醇流量、甲醇浓度、甲醇温度以及空气增湿温度对DMF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池温度为25 ℃以及阴极为自然空气的条件下,当DMFC输出电压为0.22 V时,其输出电流密度和峰值功率密度分别可以达到68 Ma·cm-2和14.8 Mw·cm-2,且各因素对电池性能存在着明显的影响.实验的最佳运行工艺参数:甲醇流量为2 Ml·min-1,甲醇浓度为2 mol·L-1,甲醇温度为30 ℃,空气增湿温度为40~60 ℃.【总页数】4页(P486-489)【作者】林才顺;张红飞;王淑燕;王新东【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1.4【相关文献】1.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 [J], 李建玲;毛宗强;徐景明2.纳米MnO2的固相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Ⅱ)--纳米γ-MnO2的电化学性能[J], 夏熙;李娟;李清文3.酚醛树脂基活性炭微球的电化学性能Ⅱ.作为EDLC电极材料的活性炭微球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J], 王芙蓉;李开喜;吕永根;李强;吕春祥;孙成功4.液体进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J], 张军; 许莉; 王宇新5.铝取代氢氧化镍制备、结构与电化学性能(Ⅰ)电化学性能 [J], 冷拥军; 王凤军; 刘兵; 廖小珍; 孝英; 马紫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测试系统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刘存霖,黄平,熊宗保,文海霞,李文东,王立军申请号:CN201210286966.7
申请日:20120813
公开号:CN102830359A
公开日:
201212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包括甲醇燃料电堆、电子负载、甲醇回路、空气回路、氮气吹扫回路、尾气处理装置、电堆热管理装置和负载冷却回路,所述的甲醇燃料电堆与电子负载连接,甲醇回路与甲醇燃料电堆连接,空气回路与甲醇燃料电堆连接,氮气吹扫回路与甲醇燃料电堆连接,尾气处理装置与甲醇燃料电堆连接,电堆热管理装置与甲醇燃料电堆连接,负载冷却回路与电子负载连接,其优点是模拟甲醇燃料电池在真实环境状态下进行工作情况,方便对甲醇燃料电池的各方面性能进行测试,如能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进行L-V曲线测试、不同工况的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及燃料电池寿命测试。

申请人:宁波拜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保税西区创业一路1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程晓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3-0291(2010)06-0090-05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单电池实验测试及性能优化魏永生1,朱 红2,郭玉宝1,郭志军1,张新卫1(1.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44;2.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29)摘 要:以新型阻醇材料Na 2Ti 3O 7/Nafion 复合膜为质子交换膜,利用热压法制备膜电极(M EA),对直接甲醇单电池进行测试.考察了电池温度、阴极加湿温度、甲醇浓度、甲醇流速和空气流速5个参数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极化曲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池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提高电池温度有利于得到较好的电池性能.甲醇浓度对电池性能影响也比较明显,较低甲醇浓度有利于提高电池性能.甲醇流速和空气流速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较小,阴极加湿温度对电池性能几乎没有影响.通过分析优化,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电池性能最佳工作条件是在80 情况下,低电流密度工作区采用较低浓度甲醇溶液,高电流密度工作区采用高浓度甲醇溶液.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Na 2Ti 3O 7/Nafion;极化曲线中图分类号:TK91 文献标志码:AExperimental Test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Single Cellin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WEI Yongsheng 1,ZH U H ong 2,G UO Yubao 1,G UO Zhijun 1,ZH AN G X inw ei1(1.School of Science,Beijing Jiaotong U 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2.School of Science,Beijing U niversity of Chemical T echno logy,Beijing 100029,China)Abstract :With new com posite membrane materials of Na 2Ti 3O 7/Nafion for proton ex chang e mem -brane,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MEA)was prepared using hot -pressing method,and had been tested in single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Operation parameters of cell temperature,cathode humidify -ing temperature,methanol concentration,methanol flow rate and air flow rate have been em ployed to study on the effect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polarization curv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cell tem perature on the cell performance is obvious,so increase cell temperature is helpful to g et better cell performance.Effect of methanol concentrations on cell performance is also obvious.The low er methanol concentration is favorable to improve cell properties.The effect of m ethanol flow rate and air flow rate to the cell performance is lesser.Effect of cathode humidification temperature on cell performance almost has no effect.T hrough th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the better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is in cell temperature of 80 ,and the low concentration of methanol w hen the cell w orks in low current density,or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ethanol w hen the cell works in high current density.Key words: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proton ex change membrane;Na 2T i 3O 7/Nafion;polarization curve收稿日期:2010-12-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6360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06,20876013);国际合作项目(2006DFA61240,2009DFA63120)作者简介:魏永生(1984 ),男,江苏徐州人,博士生.email:06118340@.朱红(1957 ),女,安徽合肥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第34卷第6期2010年12月北 京 交 通 大 学 学 报JOU RN AL O F BEIJIN G JIAOT O NG U N IV ERSI T YV ol.34N o.6Dec.2010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性能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急切寻求洁净而又可再生的新能源.燃料电池正是以其高效和清洁的特点,适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2].燃料电池与常规动力技术相比,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燃料多样化、噪声低、环境友好、既可分散供电也可集中供电等突出的优越性,已被公认为是首选的洁净、高效的新能源动力技术,是当今世界新能源研究的热点之一[3-4].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DMFC)是直接利用甲醇水溶液作为燃料的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除具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已有特点外,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系统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燃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储存携带方便,安全性高的特点[5-6].能够长时间连续提供电能、更换燃料方便,因此,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掌上电脑、游戏机、音乐播放器以及医疗装置系统等小型民用电源、航天器电源、微电子机械系统电源等方面,可以大范围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日益提高的能耗需求,最有可能补充和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成为理想的动力电源,具有难以估量的商业潜力.甲醇透过质子交换膜的问题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为开发比现有全氟磺酸膜性能更好的阻醇膜,人们采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来改善全氟磺酸膜和烃类质子交换膜的性能,包括:杂化、共混、酸基络合、辐射-接枝和等离子体刻蚀等,以满足DM FC实际应用的要求.在这些众多的技术中,都取得了有益的结果,但这些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以牺牲质子交换膜的某一性能(如机械性能、质子传导性能或成本)来提高膜的阻醇性能[7-12].本文作者采用实验室自合成的新型阻醇膜材料Na2Ti3O7/Nafion复合膜,对该种阻醇膜的单电池性能进行测试[13-14],从电池温度、甲醇浓度、甲醇流速、空气流速和加湿温度等方面对燃料电池操作条件进行分析、优化,从而找到合适的操作条件参数.1 实验部分单电池性能测试之前,首先将待测复合膜利用热压法制成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的膜电极,然后将其组装到单电池里面,最后进行电池性能的各项性能测试.1 1 膜电极(MEA)制备1)准备好待测试的阻醇膜和电极材料,其中阳极催化剂为Pt/Ru担载量4mg/cm2;阴极催化剂为Pt担载量4mg/cm2.2)开启压膜机系统,设置加热温度在120 .3)按照阳极在下面,膜样品在中间,阴极在上侧的顺序,依次摆放好,即待压制的M EA.4)用两块金属板将待压制的MEA夹紧,将其送入到压膜机的中心位置,使压膜机两侧轻轻接触金属板.此时压膜机温度会下降并发生波动,待其平衡稳定后方可用以测试.5)压膜机温度稳定后,对待压MEA加压,保持在p=6 8MPa位置持续120s,然后释压.6)将压制好的M EA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1 2 单电池组装及性能测试方法1)准备好安装单电池的全部组件和待测试的MEA.2)将金属夹板、金属电板、集流板、绝缘垫、MEA从下到上依次按照从阳极到阴极的顺序组装好.3)连接好11根管线,阴阳极进料口、出料口、加热棒、电压线、电流线和温度测试线.4)配制好甲醇溶液,准备好空气源,通入进料并活化新制燃料单电池.5)待新电池性能稳定后,测试V-I极化曲线.2 结果与讨论2 1 电池温度本文做了一系列实验来考察燃料电池温度对Na2T i3O7/Nafion复合膜单电池性能的影响.在阳极进口处的甲醇浓度分别为0 5、1、2、4、6 mol/L时,总的来说,单电池性能与电池温度成同向增长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电池温度的升高,电池性能也随之提高.同时,发现电池温度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电池的开路电压.例如图1(a)在80 时,开路电压是0 56V,而40 仅有0 48V.在低压区,例如0 2V时,电流密度受到电池温度影响很大.1mol/L时,电流密度从40 时候的0 08A/ cm2增加到80 时的0 39A/cm2;2mol/L时,电流密度从40 时候的0 18A/cm2增加到80 时的0 525A/cm2;这说明温度的提高改善了电池反应动力和速率,提高了电池效率.因此,电池温度对其是正作用影响,在高温区70 、80 时电池性能相对较好.91第6期 魏永生等: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单电池实验测试及性能优化(a)甲醇浓度为1mol/L时的单电池性能(b)甲醇浓度为2mol/L 时的单电池性能图1 电池温度对单电池性能的影响F ig.1 Effect of cell temperature onfuel cell per for mance图2 阴极加湿温度对单电池性能的影响F ig.2 Effect of humidification temperatur e ofcathode on fuel cell performance2 2 阴极加湿温度阴极加湿温度对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操作参数,我们研究了阴极加湿温度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影响作用.从图2(甲醇浓度为1mol/L)的结果可以看到,随着阴极加湿温度的升高,燃料电池性能是下降的,这可能是由于甲醇燃料中,甲醇溶液通过复合膜渗透到阴极,从而产生部分水淹,在阴极加湿加剧水淹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因此,阴极加湿温度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来说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可以忽略.2 3 甲醇浓度阳极进料甲醇溶液的浓度是影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另外一个重要参数.我们主要考察了甲醇溶液浓度在1、2、4、6mol/L 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甲醇溶液浓度的增大会降低燃料电池的性能,这主要是由于甲醇溶液浓度增大后,甲醇透过率也变大,削弱了阴极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从而影响了电池的阴极性能.我们还发现,甲醇溶液浓度的增加还会降低电池的开路电压.另一方面,甲醇溶液浓度为1mol/L 时的电池性能极化曲线呈现变形,并且在高电流密度区出现快速下降.因此,在高电流密度区尽量采用高浓度甲醇,在低电流密度区,采用低浓度甲醇溶液.例如在图3(b),在低电流密度区小于0 3A/cm 2应该采用1mol/L 甲醇溶液,高电流密度区大于0 3A/cm 2采用2mol/L 甲醇溶液.(a)电池温度为70时的单电池性能(b)电池温度为80 时的单电池性能图3 甲醇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Fig.3 Effect of met hanol concept ion onfuel cell performance2 4 甲醇流速为考察甲醇溶液的流速对燃料电池性能影响,我们做了一系列实验.甲醇溶液流速从1m L/m in 到12mL/min 不等5组对比实验,极化曲线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结果可以得到,当电池阳极进口处92北 京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第34卷的甲醇溶液流速从1到12m L/m in 逐渐增加时,燃料电池性能反而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当增加甲醇溶液流速时,单位时间内从阳极渗透到阴极的甲醇量也会增加,甲醇溶液会覆盖阴极催化剂,影响阴极催化反应;同时,甲醇在阴极发生副反应,降低电池两端电位.其综合作用导致了燃料电池性能的下降.因此,在实验时尽量采用相对较低的甲醇溶液流速.总的来说,甲醇流速对电池性能有微弱的影响.图4 甲醇流速对电池性能的影响Fig.4 Effect of methanol flow r ate onfuel cell per for mance2 5 空气流速图5所示的是阴极进口处空气流速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从图5可以看到,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快,燃料电池性能有所提高,但是增加幅度不大.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快,氧气量也增加,从而提高了阴极反应速率,提高阴极的性能.所以,在燃料电池中一般尽量采取较高的空气流速.在我们的实验中,600m L/m in 以上的流速对于增加电池性能的空间很小,一般采用600m L/m in 的空气流速.图5 空气流速对电池性能的影响Fig.5 Effect of air flow rate on fuel cell performance2 6 参数优化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到电池温度、阴极加湿温度、甲醇浓度、甲醇流速和空气流速5个操作条件参数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性能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按照影响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3类参数,一是影响较为明显的参数;二是对电池性能有影响但是影响较微弱的参数;三是对电池性能几乎无影响的参数.按照这种参数分类原则,电池温度和甲醇浓度是第1类参数,甲醇流速和空气流速是第2类参数,阴极加湿温度属于第3类参数.我们对电池性能影响较大的第1类参数进行优化,即较高温度和较低浓度的电池性能极化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图6.电池性能最高的是80 情况下,甲醇溶液浓度在1mol/L 和2mol/L 的时候.因此,我们的实验条件下的优化结果是在80 情况下,低电流密度区采用较低浓度甲醇溶液,高电流密度区采用高浓度甲醇溶液.图6 燃料电池性能优化方案Fig.6 Optimization solution of dir ect met hanolfuel cell performance3 结论通过热压法制备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M EA,并将其组装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进行极化曲线性能测试.主要考察了电池温度、阴极加湿温度、甲醇浓度、甲醇流速和空气流速5个操作参数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池温度和甲醇浓度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影响比较明显,阴极加湿温度对燃料电池性能几乎没有影响.我们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影响明显的参数进行分析优化,结论是优化结果是在80 情况下,低电流密度工作区采用较低浓度甲醇溶液,高电流密度工作区采用高浓度甲醇溶液.参考文献:[1]衣宝廉.燃料电池-原理 技术 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10.Y I Baolian Fuel Cel-l Principle and T echnology and A ppl-i cat ion[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 ress,2003:2-10.(in Chinese)[2]Ry an O Hayre,Cha Suk -Won,Whitney Colella,et al.F u -93第6期 魏永生等: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单电池实验测试及性能优化el Cel-l Fundamentals[M].N 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Inc.,2006.[3]詹姆斯 拉米尼,安德鲁 迪克斯.燃料电池系统-原理设计 应用[M].朱红,衣宝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James Larminie,Andrew Dicks.Fuel Cell System-Princ-i ple and Design and Application[M].ZHU Hong,Y I Bao-lian,T ranslated.Beijing:Science Press,2006.(in Ch-i nese)[4]毛宗强.燃料电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M AO Zongqiang.F uel Cell[M].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 ess,2005.(in Chinese)[5]Surampudi S,N ar ayanan S R,Vamos E.et al.A dvancesin Dir ect Oxidation M ethanol Fuel Cells[J].Journal of Pow er Sour ces,1994,47(3):377-385.[6]汪国雄,孙公权,辛勤.直接甲醇燃料电池[J].物理,2004,33(3):165-169.WAN G G uox iong,SU N Gongquan,XIN Q in.Direct Methanol F uel Cells[J].Physics,2004,33(3):165-169.(in Chinese)[7]靳豪,谢晓峰,尚玉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有机-无机杂化质子交换膜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7,26(4): 507-509.JI N Hao,X IE Xiaofeng,SHAN G Yuming.Research Progr ess of Org anic-Inorganic Hybrid P roton Ex change M embranes for DM FC Application[J].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 ineering Prog ress,2007,26(4):507-509.(inChinese)[8]Antonucci P L,Ar ic A S,Cret P,et al.Investigation of ADir ect M ethanol Fuel Cell Based on A Composite Nafion R/ Silica Electroly te for High T emperature Operation[J].V.Antonucci,Solid State Ionics,1999,125:431-437. [9]A djemian K T,L ee S J,Srinivasan S,et al.Silicon OxideNafion Composite M embranes for Proton-Exchange M em-br ane F uel Cell Oper atio n at80~140 [J].J.Elec-trochem Soc.,2002,149:A256-A261.[10]Yang C,Srinivasan S,Arico A S,et positeNafion/Zirconium Phosphate M embranes for DirectM et hanol Fuel Cell O peration at Hig h T emperature Elec-t rochem[J].Solid-State L ett.,2001,4:A31-A34. [11]Ponce M L,de L A S,Pr ado A,et al.M embranes forDirect M ethanol F uel Cell Based on M odified Heteropoly-acids[J].Desalination,2004,162:383-391.[12]Baglio V,A ric'o A S,Di A,et al.Nafion/T iO2CompositeDMF C M embr anes:Physico-Chemical P roperties of theF iller V ersus Electro Chemical Per for mance[J].ElectroChimica A cta,2005,50:1241-1246.[13]Ge Jiabin,L iu Hongtan.Ex perimental Studies of A D-irect M ethanol F uel Cell[J].Journal o f Power Sour ces,2005,142(1/2):56-69.[14]Kjeang E,Goldak J,G olriz M R,et al.A ParametricStudy of M ethano l Crossover in A Flow ing Electrolyte-Direct M ethanol F uel Cell[J].Journal of Power Sour ces,2006,153(1):89-99.94北 京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第34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