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的写作(很重要)40页PPT
剧本与分镜头脚本 完成 ppt课件

ppt课件
27
影视剧作的结构是千姿百态的,根本原因是影视剧本内 容的丰富多采。
仅以开端为例,就有许多不同变化: 1、从头说起。《阳光灿烂的日子》 2、从结尾说起。《魂断蓝桥》 3、从高潮说起。《663》 4、从发展部分说起。《疯狂的石头》
ppt课件
28
此外,在开端部分,出场顺序也各有差异。 1、配角先出场。 2、主角先出场。
ppt课件
20
C、纠葛型与复杂型: 简单的故事纠葛是将所有冲突置于三个层面的一个。 内心冲突 个人冲突 个人—外界冲突
ppt课件
21
情节处理的技巧
一、交代前情 交代前情最高明的方法是一边戏剧行动仍然在进行,一边
同时借由人物的互动与对话,让观众自然储备了相关的信 息,能够一路顺畅地看下去而浑然不觉。而这方面的技巧 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谈。 第一项:鸡毛扫景 第二项:心腹人物
ppt课件
24
四、冷热调剂 冷热调剂使用的场合,好比一出严肃沉重的戏,
若全戏的气氛一成不变,不仅缺乏波涛起伏,观众的 情绪感应也会弹性疲乏;这时便需要利用喜感的人物 来穿插其中,不仅让人耳目一新,恢复情感感受的活 力,就是剧情再进行的时候,观众也能很容易地重新 入戏。
ppt课件
25
五、结局的处理 一出戏结局的处理,通常是拟大纲时就计划好的,
础都是冲突(conf lict)。 一旦你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
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一需 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ppt课件
7
第三幕 结局
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56页至第786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 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
视听语言——分镜头稿本PPT课件

三、固定拍摄的作用
1、能让观众集中注意力看清楚一个画面。 2、稳定性强,缓解观众的视觉疲劳。 3、可使运动的主体动感更加强烈。 4、比较客观。 5、在控制节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固定镜头的拍摄要求
1、要尽可能发掘被摄对象“动”的因素 ,使静止的画面有生气。
2、一定要拍稳。尽可能使用三角架 拍摄。
3、每一个镜头应从不同角度、不同 景别拍摄几条,便于后期组接。
第二节、运动拍摄
运动拍摄的概念 : 运动拍摄就是在拍摄过程中通过摄像 机机位移动,光轴变动,变焦推、拉,或 将几种方法综合在一起,进行复合摄像而 得到连续画面的拍摄方法。 运动拍摄的镜头叫运动镜头。可以用具 体的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命名运 动镜头,如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等等 。
二、拉摄 拉镜头
定义 利用摄像机上的变焦装置使焦距变动, 画面框架由近而远逐渐拉开距离。 景别由小范围 向大范围连续过渡,被摄主体由大变小。
功能 1、 镜头从长焦逐渐调至广角,等于把 观众的注意力从局部引向画框内的全体景物。2、 表现这一主体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3、给人一种 逐渐远离的感觉。4、常用来表现一个事件结束、 人物告别等情景。5、在一组镜头中有总结收场的 段落感。
一、推摄 推镜头
定义、利用摄像机上的变焦装置让焦距变动 ,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物不断接近的变焦 推摄方法。
功能、 1、将摄像机镜头从较短的焦距变到 较长的焦距,等于把观众的注意力从全体景物引 到局部。 2、在推的过程中,主体以外的背景是 虚的,有突出主体的作用。 3、从全景逐渐变到 中景、近景、甚至特写,能将事物中本来不引人 注意的细节变成特写进行强调。 4、表现静止的 物体,能弥补“静”的不足,使事物具有特殊的动 感
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的编写共30页文档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文字稿本和分镜头稿本的写作(很重要)

提交作品要包括:
1、说明性文字 2、文字稿本 3、分镜头稿本 4、作品:作品名称、各成员名字和分工、
日期
一、电视教材的类型
(一)讲授型 1、课堂式讲授型 2、外景式讲授型 (二)图解型 (三)戏剧型 戏剧、游戏、访问和讨论 (四)综合型
二、文字稿本的编写与创作
电视教材稿本是一种用文字、图示符号阐述电视 教材编制的内容与形式的书面材料。
2、结构的类型
拓展和螺旋上升结构
3、结构要素 (1)开头部分
2、主题展开部分 (1)问题要逐步深入,不断提出和解决问
题
(2)层次分明,必要时可以加字幕 (3)重要的内容在结构上可以重复出现
3、结尾部分 (1)进行总结 (2)进行复习,巩固知识 (3)提出启发性问题 4、情节
(五)解说词
……
(2)动作性 (3)典型性
礼貌就是答案:迎接、登记、住房安排、 接电话、吃饭、结帐、送客
(4)真实性与科学性
4、选材的程序
(四)结构 电视教材的结构就是将选定的素材按一 定顺序编排起来,即素材内容的组织。
1、结构要遵循教学规律 由形象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 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步展开 重复,慢节奏 运用原理解释现象,用理论指导实践
全景,小孩子向前方走去;
近景,小孩子把钱交给了警察叔叔。
1、分镜头的依据 依据视觉心理的规律;
依据蒙太奇组接的原则。
(三)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
1、分镜头稿本的性质、作用 电视教材的分镜头稿本就是依据文字稿 本去分出一个个可供拍摄的镜头,然后 将分镜头的内容写在专用的表格上,成 为可供拍摄的、录制的稿本。
主要内容:
将文字稿本的画面内容加工成一个个具 体形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
影视策划之分镜头稿本编写(认识分镜头与景别)ppt课件

使用远景时要注意: 1、拍摄时要注意整体结构;
2、注意表现空间深度;
3、由于电视屏幕所限,一般应少用远景。
认识全景:
人物全景
场面全景
认识全景:
主体 全部出现在画面上,并包含一定的环境。
全景视野 较为广阔,但又有一定的范围, 能 展示比较完整的场景,可以展示人物动作、 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镜 机 景技 时 画 解 音 音 备 号 号 别巧 间 面 说 响 乐 注
用文字阐述所拍摄的具体画面。同 对应一组镜头的 在相应的镜头标 时拍摄技巧也在本栏中与具体画面 音乐的内容 解说词,它必须 明使用的效果声 方便导演作记事用,导演 结合在一起加以说明,有时也包括 及起止位置 与画面密切配合 有时把拍摄外景地点和一 画面的组合技巧。 些特别要求写在此栏 。
作业
请根据画面表现需要,合理安排主体,拍摄5 张不同景别的照片。
对中景的处理要求:
1.场面调度富于变化; 2.构图新颖优美。 3.场面调度——人物调度、镜头调度
近景
被摄主体的主要部分出现的画面(表示 成年人胸部以上的电视画面) 又称:胸景、胸镜
近景的适用场所
近景用于细致地描写人物精神和物体的主 要特征。 表现人物时,以突出人物面部神情或质感 为目的,着重于细腻地描写人的表情和细 微动作,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使观众仿 佛置身于事件中,容易产生交流。 近景常用于表现人物容貌、神态、衣着、 仪表,清晰地展示操作过程。 表现物体时,着重其外部的纹理结构—— 质感;
能力目标:
1.能合理地应用景别 2.能合理地运用拍摄技巧与组接技巧 3.能合理地进行画面构图 4.能对画面进行合理地解说。 5.能适当运用音乐与音响烘托气氛。
(精品文档)分镜头脚本写作ppt演示课件

五、如何画机位图
永远都用俯瞰角度机位顶端随着元素角度而变化
元素运动线 ------------------------------镜头运动线 ——————————
感谢阅读
感谢阅读
感谢阅读
镜号
景别
拍摄角度
拍摄方式
画面内容
台词
音效音乐
光线
时长
备注
1
2
镜号:即镜头在分镜头稿本中所处的顺序号,用数字表示。 景别:景别是拍摄过程中,由于摄像机与被摄对象的距离或采用的焦距不同而形成的,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但采用运动镜头拍摄时,景别会产生变化。这时景别这栏中就应注明镜头景别的初末态。拍摄技巧:(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甩、悬、空、切、综、短、长、反打、变焦拍摄、主观拍摄。画面内容:即用文字描述的具体画面的内容。台词: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音效: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
四、如何画分镜图
1.固定镜头 (画面内元素不动、镜头也不动) (画面内元素运动、镜头不动)*自己本身的镜头效果写在下方 和后面镜头的关系写在右侧 2.运动镜头 (画面内元素不动、镜头运动) (画面内元素运动、镜头运动) 1.小范围运动 2.大范围运动
三、分镜头脚本格式
一个完整的分镜头要包括7大要素,这七大要素分别是镜头编号、景别、内容、对话(解说词、旁白)、音乐、音效和镜头长度。分镜头脚本不是对文学剧本的翻译,而是导演在理解文学剧本的基础上,对作品的艺术创造。他对作品中每个镜头的拍摄方案和镜头间的组接方式都予以精心考虑,并将组成每个镜头所有元素的处理方法列成表格形式。
分镜头写作、绘画
机位图绘画
分镜头台本之文字稿纸本稿

刍议分镜头台本之文字稿与纸本稿摘要: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今天,动画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中之重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影、电视、游戏、网络、多媒体、广告、科研、军事、教育、医疗等领域之中。
分镜头台本在动画创作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国外分镜头台本创作是职业化的,然而国内对于分镜头台本的认知和了解还处于比较初级和混乱的形式之中。
本文浅析了分镜头台本的概念,并对分镜头台本中的文字分镜头台本与纸本分镜头台本做了较为具体的比较和解析,希望对分镜头台本概念的系统化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分镜头台本;动画;文字;纸本中图分类号:j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37-01分镜头——将影片的文学内容分切成可以摄制的镜头,台本——经过导演加工的适用于各种演出的剧本。
分镜头台本用镜头画面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是导演案头工作的集中表现,是将文字故事内容整理成一系列可以用于摄制的镜头剧本。
导演对文学剧本进行分析研究以后,将未来影片中准备塑造的音画结合的荧幕形象,通过分镜头的方式诉诸文字、图画或视频,就是分镜头台本。
内容包括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台词、音乐、音响效果、镜头长度等项目。
分镜头台本根据承载媒介的不同和在创作流程中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文字分镜头台本和纸本分镜头台本。
文字是人类交流、记录、保存信息最为方便快捷的工具。
文字分镜头台本是分镜头台本最早期的形式,顾名思义,就是文字形式的分镜头台本。
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导演对影片所要讲述的故事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将未来片中准备塑造的声画结合的银幕形象,通过分镜头的方式斥诸文字。
文字分镜头台本的创作与普通文学小说不同,它要求每个角色都独自通过言语和行为来阐明自己的性格,而不能由作者作出任何暗示。
文字分镜头台本可以被看成是把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用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台词、音乐、音效、镜头时间等内容表现出来。
情节、角色和环境是构成文字分镜头台本故事内容的三要素。
脚本及分镜头稿本-PPT

剧本样例
经典对白: 飞,是小李飞刀的飞,刀,是小李飞刀的刀。— —《国产零零漆》
别以为你长得帅我就不打你。——《功夫》
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我是个警察!三年又三年, 我当卧底整整十年!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 不了事情!我算过命!算命的说我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可是我不同意,我认为出来混的,是生是死应该 由自己决定!——《无间道》
分镜头稿本格式
镜号 机号 景别 技巧 时间 画面 解说
词
(对 白)
音响 音乐 备注
分镜头稿本样例
镜号:即镜头序号,按组成影片镜头的先 后顺序用数字标出,它可以作为某一镜头 的代号,拍摄时不必按顺序来拍摄,而编 辑时一定要按镜头顺序来编辑。
机号:现场拍摄时,往往是用2-3台摄像 机来拍摄。机号则代表这一镜头是由哪一 台机器拍摄的,如果只有一台机器进行拍 摄,可以不写机号。
中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动。它使用比较多,因 为它非常适合观众的视觉距离。
近景:取景范围是人物头部至腰部之间,主要用 于介绍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
特写:取景范围由肩部到头部,用以突出刻画被摄对象。 (大特写就是用全部画面来表现人或物的某一生动或重要 的局部细节,例如人的一双眼睛,一只拳头。)
技巧:推、拉、摇、移、跟 推: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 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运动画面, 称为推镜头。 拉: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 离的拍摄方法。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拉镜 头。 摇:摇镜头是摄像机位置不变而镜头改变拍摄方向, 可以分为左右摇和上下摇。
移:被摄物体不动。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方向推进或者 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者横移。 跟:摄像机跟随着被摄主体一起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声画式
(1)画面与解说词分开左右两边写,相应 一组画面有对应的解说词。
(2)画面与解说词分开上下写,先写一段画面, 跟着写一段解说词
画面相继出现:松鼠、大象、鲸鱼、眼虫。镜头从眼虫拉开, 生物进化图。 “生物是进化来的,这个认识得来很不容易,并且经过了漫长、 曲折的斗争过程,才被人们所承认”。 天空,云层,光芒四射。 “已经几千年了,总是认为:冥冥上天,存在一个有人格有意 志的神,是自然和社会的主宰”。· 上帝造万物的图画。 “至今还有人说:上帝创造世界的那一天,是公元前四千零四 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星期天上午九点。从此,万物繁衍不变, 不加也不减”。
1、解说词作用 (1)补充画面
(2)提示画面
(3)概括画面
(4)强化画面
2、解说词的特点和要求 科学、准确、精炼、简明、通俗和口语化
分镜头稿本的编写与创作
分镜头与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一)镜头与镜头组 1、镜头
摄象机从开始拍摄直到停止拍摄之间所拍下的 连续画面。 2、镜头组 (1)一个学生在座位上,凝视着前方(中景) (2)教师在讲台的黑板前板书(全景) (3)学生在笔记本上写字(近景)
主要内容:
将文字稿本的画面内容加工成一个个具 体形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
排列成镜头组,并说明组接的技巧; 相应镜头组的解说词; 相应镜头组或段落的音乐与音响效果。 2、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镜号:镜头的顺序号,按组成电视教材 的镜头先后顺序,用数字标出。机号:
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二)选题
扬长避短
1、需要活动图像呈现教学内容的课题 2、需要电视动画与特级手法呈现教学内容
的课题
3、需要电视手段去扩大教育规模的课题或 课程
4、自己熟悉 5、条件许可
(三)选材 选材就是在确定课题与表达形式下去选择表现 该课题教学内容的电视画面素材。 1、选材依据 大纲为主,文字教材做参考 2、原则 (1)直观形象性 “波的干涉”的文字教材 振动在媒质内的传播过程叫做波。 两列波在重叠区域,振动相互重叠,结果在 某些地方振动较强,另一些地方振动较弱, 这叫做波的干涉。
…… 平静如镜的池塘。
一颗石投下,水波向四周传播。
向水中同时投入两块石头,两列波扩散后, 相互重叠,有些地方波峰很低,有些地 方波峰很高。
广州起义 文字教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推动下,国共
合作的新局面形成,广东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 动风起云涌。
…… 孙中山与李大钊步出会场;
苏兆征在大会上发表演讲; 省港大罢工中的一次集会照片; 1925年广东省农民协会成立的照片; 广东省农民协会率领会员参加反帝大示威游行。
技巧:摄象机拍摄时镜头的运动技巧, 如推、拉、摇、移、跟等,以及镜头画 面的组接技巧,如分割画面,还有镜头 之间的组接技巧,如切换、淡入淡出等
时间:秒
画面内容:
解说:与画面配合
音响效果: 音乐: 备注:
(四)空镜头
空镜头,在电影中是指没有人的景物镜头。 “空镜头”其实不空”,只是没有主体物—— 人,但有和剧情配合的自然景物,如崇山峻岭、 湖海江河、蓝天白云、青松翠竹等,能起比喻、 象征、抒情、烘托气氛、借物写人等作用。
……
(2)动作性 (3)典型性
礼貌就是答案:迎接、登记、住房安排、 接电话、吃饭、结帐、送客
(4)真实性与科学性
4、选材的程序
(四)结构 电视教材的结构就是将选定的素材按一 定顺序编排起来,即素材内容的组织。
1、结构要遵循教学规律 由形象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 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步展开 重复,慢节奏 运用原理解释现象,用理论指导实践
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
文字教材是以文字符号去表达教学内容一种教材, 它能供教师和学生阅读,直接掌握教学内容。
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虽然也是一种文字形式,但 它与文字教材不同,不是直接阐明教学内容,而 是说明采用何种形象的电视画面和相配合的解说 词去表现教学内容。
格式、主题、结构、素材、解说词
(一)文字稿本的格式
2、结构的类型
拓展和螺旋上升结构
3、结构要素 (1)开头部分
2、主题展开部分 (1)问题要逐步深入,不断提出和解决问
题
(2)层次分明,必要时可以加字幕 (3)重要的内容在结构上可以重复出现
3、结尾部分 (1)进行总结 (2)进行复习,巩固知识 (3)提出启发性问题 4、情节
(五)解说词
(二)分镜头的工作
就是将文字稿本上写出的画面意义,分成若干 个镜头,以及由它们组成镜头组去表现文字稿 本的内容含义。
例如:文字稿本:“一个小孩子在马路上捡到 了一分钱,把钱交给了警察叔叔。”
全景,小孩子在马路上边蹦边跳,突然停Βιβλιοθήκη , 低头;近景,小孩子低头看;
特写,马路上的一分钱硬币;
中景,小孩子弯腰下去拾钱;
全景,小孩子向前方走去;
近景,小孩子把钱交给了警察叔叔。
1、分镜头的依据 依据视觉心理的规律;
依据蒙太奇组接的原则。
(三)分镜头稿本及其格式
1、分镜头稿本的性质、作用 电视教材的分镜头稿本就是依据文字稿 本去分出一个个可供拍摄的镜头,然后 将分镜头的内容写在专用的表格上,成 为可供拍摄的、录制的稿本。
提交作品要包括:
1、说明性文字 2、文字稿本 3、分镜头稿本 4、作品:作品名称、各成员名字和分工、
日期
一、电视教材的类型
(一)讲授型 1、课堂式讲授型 2、外景式讲授型 (二)图解型 (三)戏剧型 戏剧、游戏、访问和讨论 (四)综合型
二、文字稿本的编写与创作
电视教材稿本是一种用文字、图示符号阐述电视 教材编制的内容与形式的书面材料。
1、讲稿式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了“知识的理解”,今天讲“知 识的保持”(显字幕)。知识的保持在学习过程中起十分重要 的作用,如果边学边忘,那就 一无所得,一个人将永远处于 他初生时的状态.所以我们要研究遗忘的 规律,帮助学生与 遗忘作斗争,加强知识的保持。下面首先介绍:
一、关于保持问题的初始研究与测量方法”(板书)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进行了有关 保持进程的研究,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 曲线(显示遗忘曲线)。在学习的材料刚刚能记得的一个小时 后,受试者对他所学的材料仅保持44%左右(教鞭指示曲线 图);第一天终了时,遗忘巳达到最初材料的2/3(教鞭指示); 六天后……
2、图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