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体格检查实验
检体诊断学—全身体格检查实训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西北民族大学

第一章测试1.在所有体格检查方法中,使用器械最少,得到体征最多的是()A:嗅诊B:触诊C:视诊D:听诊E:叩诊答案:C2.最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的触诊方法是( )。
A:深部滑行触诊法B:冲击触诊法C:深压十冲击法D:双手触诊法E:深压触诊法答案:A3.直接叩诊法适用于( )。
A:肺界扩大B:肝界扩大C:胸部病变面积广泛D:腹部病变位于体表深部E:心界扩大答案:C4.听诊器听诊的范围不包括()A:皮下捻发音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C:咳嗽音D:血管杂音E:肌束颤动音答案:C5.痰液有恶臭味,见于()A:肺癌B:肺梗死C:支气管扩张D:慢性支气管炎E:肺结核答案:C6.医师进行体格检查时的注意事项包括()A:完全暴露被检查部位B:按一定的顺序进行C:在一个体位做尽可能多的检查D:检查应有条不紊、重点突出E:站在卧位患者的右侧答案:BCE7.体格检查的基本检查方法有哪几种( )A:叩诊B:嗅诊C:触诊D:视诊E:听诊答案:ABCDE8.触诊可用于检查下列哪些内容 ( )A:震颤、摩擦感B:移动性浊音C:压痛、反跳痛D:液波震颤(液波感)E:肿块大小、位置、表面状态答案:ACDE9.关于叩诊方法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间接叩诊法不能用于胸、腹部的定界叩诊B:直接叩诊法是用右手中间三指的掌面直接拍击被检查的部位C:间接叩诊法不论检查的部位、病变组织的性质、范围大小或位置的深浅,叩诊的力量均应相等、均匀D:直接叩诊法适用于胸部或腹部面积较广泛的病变E:间接叩诊法临床应用最广泛答案:BDE10.从病人呼出的气味进行判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刺激性蒜味见于有机磷中毒B:腥臭味见于细菌性痢疾C:肝臭味见于肝坏死D:氨味见于尿毒症E: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答案:ACDE第二章测试1.判断营养状态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观察( )。
A:皮下脂肪的充实程度B:肌肉的发育C:皮肤弹性D:毛发与肌肉的发育E:毛发多少答案:A2.满月面容最常见于( )。
诊断学中体格检查实验教学过程探讨

诊断学中体格检查实验教学过程探讨【摘要】本文通过诊断学中体格检查实践教学过程的三个组成部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级课后总结,提出了本人的改进设想与做法。
对体格检查实验教学过程改革做出了的大胆探索与实践,已经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为整个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医学高专;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过程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0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08-01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是连接医学基础课程和医学临床课程的桥梁学科。
诊断学还是一门融合了传统技艺和新兴技术的学科,许多新技术被运用到诊断领域中,但是这些技术并不能取代一般的体格检查,体格检查作为诊断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体格检查是指,临床医生运用简单的工具(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等)结合自身感官,客观地了解和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体格检查涉及的动作手法多,还需要因病施法,这就需要和临床思维密切配合。
而这些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再加上众多的体征不是轻易能够做到掌握并运用自如的。
现就怎样才能上好诊断体格检查实验课,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阐述,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想法。
1 课前准备1.1 了解情况在进行体格检查实验教学课前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和参与实验课程的积极性,更具学生理论成绩和积极性。
现将大班分为4个大组,再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至8人,将进行全班集体实验教学前培养好的体格检查骨干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去担任小组长,带领小组同学进行实践操作,对同学错误的手法进行纠正,并调动同学积极性。
这样两次分组优势明显,将大班学生60人左右分为4个大组,由带习教师分别示教,学生观看时人数并不太多,利于看清动作;分为小组,每组6至8人同学间可以相互练习,在掌握本节课全部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能对不同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也有便于更好掌握学生情况,按不同任务和要求去指导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并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诊断学-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D
直 径:2.5~4m
m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①光反射 光线刺激引起瞳孔收 缩 患者注视远处, 光从侧 方照射瞳孔, 观察: 反射是否活跃\对称 受检侧视神经损害-直接 \间接光反射均消失
诊断学-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②调节反射 两眼注视远处物体 再突然注视近物
→两眼会聚&瞳孔缩 小
诊断学-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Ⅴ. 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
(1) 面部感
觉用圆头针\棉签\盛冷热水试
诊断学-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正常眼底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Ⅲ.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erve) Ⅳ. 滑车神经 (Trochlear nerve) Ⅵ. 外展神经 (Abducens nerve)
(1) 外观
是否睑裂对称\上睑下垂\眼球前突或内陷\斜 视&同向偏斜等
诊断学-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2) 眼球运动
两眼随检查者手 指 (上\下\左\右)转 动, 并检查辐辏
有否眼球运动受 限 \复视&眼震
诊断学-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脑神经(Cranial nerve)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2) 咀嚼肌运动
观察颞肌\咬肌有无萎缩 用双手压紧双侧颞肌\咬 肌,令患者咀嚼, 感知肌张 力 \肌力&是否对称 嘱张口判定下颌有无偏 斜
物理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1 年 1 02 月第 1 卷 第 3 0 期
・管理 ・ 育 ・ 教 教学 ・ 2 9 3
物理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 的实践与探索
徐 涛
( 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兴义 5 2 0 ) 黔 64 0
【 要】 摘 目的 探 索物理 诊 断 学体 格检 查 的新 型教 学方法从 而提 高教 学质量 。方 法 选 取 本校 同一年 级 临床 专业 的 学生 10名 , 2 随机 分为 两组 , 配备 相 同数量 ,教 学经 验 与水平 相 当的教 师各 四名 。实验 组 6 名 ,采取 小 组教 学 的形 式,教 学 内容 包括 教 师近 距 离示 范、 学生查体 操作 0
教师 方面 ,新型 教学 模式 提升 了教学 趣 味性 ,增进 了师 生间 互
动 ,但同时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学需要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
较为 完备 的施教场所 ,因而无论从软件角度还 是从硬件角度对 教学 资
源都具有一定 的挑 战。 3讨 论
理论考试严 格按照评分标 准打分 ,满分 10 。操作检 测满分 10 0分 0
中图分类号 :R 4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 14(02 3 0 9— 2 6 1 8 9 2 1)0 — 23 0
1资料 与方 法
1 . 1资料
表2 两纽 学生操作检 测成 效对 比情 况
选取本 校 同一 年级临 床专业 的学生 10 ,随机分 为两组 。实验 2名 组 6名 ,对照组6名。 O 0
观念逐步转向重学,教师不仅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还要掌握一套
积极 的教学方法 , 使学 生有 自主学 习意识 ,掌握 自主学习的本 。
诊断学---体格检查基本方法PPT[1]
![诊断学---体格检查基本方法PPT[1]](https://img.taocdn.com/s3/m/a926f74c33687e21af45a971.png)
概述 (一)概念 (二)注意事项 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
临床诊断
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临床诊断
概述
(一)概念
1、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观或借助于传统的 检查工具来了解被检查者身体状况的一 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2、检体诊断——医生对病人经过细致的 观察和全面的体检后,根据结果提出对 健康或疾病的临床判断。
浅部触诊法(light palpation)
适用于:体表浅在部位的病变。 如:检查浅表淋巴结、软组织、关节、 血管、腹部有无压痛、抵抗感某些肿 块等。
特点:不产生紧张或痛苦;可触及深度为1cm。
图示
深部滑行触诊法 (deep slipping palpation)
适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 变的检查。
适用于: 确定心、肝相部位。 垂直叩击、定位准确。力量均匀适中。 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 每部位只需连续叩击2-3下。 注意对称部位叩诊音的比较。
(二)叩诊音 (percussion sound)
包括:清音 鼓音 浊音 实音 过清音
第一节 视诊(inspection)
方法
全身视诊: 如年龄、发育、营养、意识、面容、表 情、体型等。 局部视诊: 如皮肤、巩膜、胸廓、腹形等。
最好在自然光下进行,必要时从多角度观 察。 医生必须具备敏锐、系统的观察力,扎实 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避免:
“视而不见”。
第五节 嗅 诊
尿
1、带大蒜味:见于大量食蒜者。 2、带浓氨味:见于膀胱炎。
2021年诊断学 全身体格检查要求和录像 见习教案

撰写人
X
教研室
诊断学
撰写日期
X
小结要点及复习思考题
小结:1、了解全身体格检查的意义及要求
2、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及要点。
3、掌握体格检查的的基本方法,重点掌握好触诊、叩诊的手法。
思考题:
1.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
2.试述浅部触诊的适用范围。
3.深部触诊法分哪几种?各手法的适用范围?
4.试述叩诊的注意事项。
下次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临床见习教案
第X次课 教学方式示教法学时4学时专业《诊断学》
见习
内容
全身体格检查要求和录像
、基本检查法(视、触、叩、听、嗅诊)
教
见师
习姓
带名
教职
称
X
班级
X
带教时间
X
本
次的
课要
的求
目
1、了解全身体格检查的意义及要求
2、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及要点
3、熟悉视、触、叩、听、嗅诊五项基本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4、重点掌握触诊、叩诊的手法
本电
次教
课内应容用多媒体源自板书住教院学号
病及
例疾
姓病
名名
称
实
学到
生人
应数
到缺
人席
数原
因
每组15-16人,共75~80人,无缺席
教学安排、时间分配及主要内容
教学安排:
4课时共160分钟。
基本检查法示教时间40分钟
见习方式(请打勾)
授课式 提问式 病案分析式、直观教学式(幻灯、手术、录像)、自学式。
其它:示教法,学生分组相互练习√
诊断学体格检查基本方法

概述 (一)概念 (二)注意事项 第一章 基本检查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临Hale Waihona Puke 诊断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临床诊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概述
(一)概念
1、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观或借助于传统的 检查工具来了解被检查者身体状况的一 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最好在自然光下进行,必要时从多角度观 察。
医生必须具备敏锐、系统的观察力,扎实 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避免:
“视而不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触 诊(palpation)
-----医生通过手接触 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 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检 查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注意事项
1、态度端正、仪表端庄。要具有高度 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
2、和蔼、耐心、关心、体贴病人,以 求信赖。
3、注意医疗保护制度。 4、检查时医生应站在病人右侧,面向
病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注意事项
5、动作轻柔,不增加病人的痛苦。 操作规范、精确、细致,全面而有 重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三节 叩 诊(percussion)
------用手指叩击身体某部表面, 使之震动而产生声响,经传导至 其下组织和器官,然后反射回来, 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 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 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
诊断学-体格检查

观察四肢关节有无红肿、畸形、 压痛及活动受限等情况,以判断 是否存在关节炎、关节脱位或骨
折等疾病。
检查四肢关节活动时,应注意观 察有无异常活动及疼痛,以判断 是否存在关节韧带损伤、关节内
游离体等情况。
特殊检查如浮髌试验、抽屉试验 等,有助于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
半月板损伤等疾病。
下肢水肿与静脉曲张检查
触诊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和心包摩擦感 等。
3
叩诊
心脏相对浊音界叩诊,可判断心脏大小及形状。 叩诊时需注意叩诊力度要适当,避免过重或过轻 影响结果准确性。
06
腹部检查
腹部外形与分区
腹部外形
观察腹部是否平坦、膨隆或凹陷,有无腹壁静脉曲张、胃肠 蠕动波等异常表现。
腹部分区
根据九分法或四分法,将腹部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进行 详细的检查和描述。
诊断学的发展历史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 诊断学经历了从经验医学 到实证医学的发展历程。
体格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体格检查的定义
体格检查是医生通过视诊、触诊、 叩诊、听诊等手段,对患者身体 各部位进行检查,以了解患者身 体状况的过程。
体格检查的目的
发现患者存在的疾病或异常情况, 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观察下肢有无水肿,注意水肿的部位、 范围及程度,以判断是否存在心源性、 肝源性、肾源性或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
病。
检查下肢静脉曲张时,应注意观察下肢 静脉的充盈情况,有无迂曲、扩张及色 素沉着等表现,以判断是否存在下肢静
脉曲张。
特殊检查如Perthes试验、 Trendelenburg试验等,有助于诊断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供血不足
08
脊柱与四肢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注意事项:
触摸到肿大淋巴结时,应注意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 有无红肿、痿管等,并应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
四、实验结果:
姓名
民族
检查日期
性别
籍贯
年龄
住址
一般状况
发育
正常
不良
超常
3筛窦:一手扶持被检查者枕部,另一手拇指置于鼻根部与眶内角之间向筛窦方向加 压。
4蝶窦: 因解剖位置较深,不能在体表进行检查。
3、咽及扁桃体:
被检查者面向光源,头略后仰,在张口发“啊”音时,用压舌板压舌前2/3与舌后1/3
交界处。此时软颚上抬,即可看到咽颚弓、软颚、颚垂、扁桃体及咽后壁。
扁桃体肿大一般分三度;不超过咽颚弓者为I°;超过咽颚弓者为n0;肿大的扁桃体达
四、检查结果:
姓名
性别
年龄
检查日期
籍贯
住址
体温(T)
C脉搏(P)
次/分
呼吸(R)
次/分
血压(BP)
/kPa(/
mmHg)
检查报告二
亠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
—、检查目标:
1、了解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检查的内容。
2、熟练掌握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3、对检查结果能正确记录。
二、检查用物:
火柴或者棉签
节律均匀,深浅适宜,平静呼吸时,每分钟呼吸为16~20次。
(四)血压:
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取仰卧位或坐位,肘与心脏在同一水平。袖带下缘距肘弯横 纹上2~3cm触及动脉搏后将听诊器置于其上,需与皮肤密切接触,但不能压得太重,亦不 可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塞于袖带下。充气并听诊,待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将汞柱升高2.6~4.0kPa(20~30mmHg),然后徐缓放气,汞柱下降2mm秒为宜。从听诊器听到的第一个声
(一)头部检查:
1、瞳孔:
1注意瞳孔的形状、大小,双侧是否等大等圆。
2对光反射:
直接对光反射:用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 双侧瞳孔迅速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
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双眼,用光刺激一侧瞳孔,观察对侧瞳孔缩小的情况, 正常时, 当一侧受光刺激,对侧也立即缩小。
咽后壁中线者为川°。
4、头部其他检查:(详见教材)
(二)颈部检查:
1、甲状腺:
触诊是主要检查方法, 触诊包括甲状腺峡部和甲状腺侧叶的检查。触诊时应注意甲状腺
的大小、质地、是否对称、有无结结、压痛及震颤等。甲状腺触诊时动作宜轻柔,避免由于 重压引起疼痛、咳嗽、憋气等。
触诊甲状腺峡部:被检查者取坐位,医生站于被检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被检者后面用示 指从胸骨上切迹往上触摸, 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 嘱被检者做吞咽动作, 可感此软组织在手 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厚、肿块等。
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C。
(二)脉搏:
将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置于动脉表面(通常用两侧桡动脉),感知动脉管壁
的起伏,以检查其速率、节律、大小、强弱及动脉壁的弹性等。正常人的脉搏,每分钟60~100次,节律整齐,强度相等,其速度和节律与心跳一致。
(三)呼吸:
被检查者置于坐位或仰卧位,观察胸壁和腹壁的起伏,一呼一吸算一次。正常人的呼吸
3调节与辐辏反射:
嘱被检查者注释一米以外的目标(手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距眼球约20cm
处)。正常人此时瞳孔逐渐缩小,同时两侧眼球向内聚合。
2、鼻窦:
1上额窦: 双手固定于被检查者的两侧耳后,将拇指分别置于左右颧部向后按压。
2额窦: 一手扶持被检查者枕部,另一手置于眼眶上面内侧用力向后按压。
诊。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时,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行触诊, 左手触诊右侧,右手触诊左侧,由浅入深触摸。检查腋窝时,被检查者双上肢下垂,以右手 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由浅入深滑行触摸直达腋窝顶部。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时,以左手
扶托被检查者前臂, 以右手向滑车上由浅如深出没,分别检查两侧滑车上淋巴结。 检查腹股
第一篇体格检查报告
体格检查报告一:四大生命体征1
体格检查报告二: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2
体格检查报告三:头颈部检查4
体格检查报告四:胸廓、肺和胸膜7
体格检查报告五:心脏和血管检查9
体格检查报告六:腹部检查11
体格检查报告七: 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12第二篇辅助检查报告
实验报告一:X线检查13
音,压力表上的读数即为收缩压。在继续放气的过程中, 声音突然变弱,性质突然变得低沉,
继之消失;或音调不变,声音突然消失,此时压力表上的读数即为舒张压。
正常成年人收缩压为12.0~18.6kPa(90~140mmHg),舒张压为8.0~12.0kPa(60~90mmHg), 脉压为4.0~5.3kPa(30~40mmHg)。
实验报告二:心电图检查15
第一篇体格检查报告
一、检查目标:
1、熟练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测量方法。
2、掌握四大生命体征的正常值及记录方法。
二、检查用物:
口表、酒精棉球、秒表、汞柱式血压计、听诊器。
三、检查步骤:
(一)体温(腋测法):
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腋窝顶部,用上臂将体温表紧紧夹住,测量10分
三、检查步骤:
(一)一般状态、皮肤粘膜的检查:(详见教材)
(二)浅表淋巴结检查:
1、检查顺序: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 股沟、蝈窝。
2、检查方法:
检查头部淋巴结可面对被检查者,用双手分别置于耳屏前方、耳廓后方、乳突以及枕骨
粗隆下方检查相应部位淋巴结。检查颈部淋巴结可面对被检查者,手指并隆紧贴检查部位, 由浅入深滑行触诊,触诊时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头偏向检查侧,以使皮肤和肌肉松弛, 便于触
水肿:
无
有(部位及程度
)
肝掌:
无
有
蛛蛛痣:
无有(部位及数目
)
淋巴结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肿大
(部位及特征
)
检查报告三
、检查目标:
1、了解头颈部检查的内容。
2、熟练掌握瞳孔、鼻窦、咽、扁桃体、甲状腺、气管的检查方法。
3、对检查结果能正确记录。
二、检查用物:
手电筒、压舌板、酒精棉球、听诊器。
三、检查步骤:
营养
良好
中等
不良
恶病质
面容
无病容
急性病容
慢性病容
其他:
表情
自如
痛苦
忧虑
恐惧
淡漠
体位
自主
半卧位
其他:
步态
正常
不正常
(
)
神志
清楚
嗜睡
模糊
昏迷
谵妄
配合检查:
合作
不合作
皮肤粘膜
色泽:
正常
潮红
苍白
紫绀
黄染
色素沉着
皮疹
无(类型及分布
)
皮下出血:无有(类型及分布)
毛发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常多毛稀疏脱落(部位
)
温度与湿度:
正常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