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形貌纳米银的电化学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合集下载

银基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研究

银基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研究

银基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研究介绍如下:
银基纳米材料是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此类材料的表面电子性质和几何形态可通过精细的合成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具有增强效应的拉曼光谱表面应用。

在下文中,我们将对银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研究进行介绍。

1.银基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银基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还原法、光化学法、电化学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控制银离子的还原程度和反应速率,从而实现多种形态和大小的银纳米物质的制备。

例如,通过调节反应温度、配位剂类型和浓度等条件,可以获得具有不同形态和大小的银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管等。

2.银基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研究
银基纳米材料可以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基本基质,实现更优异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SERS技术通常使用拉曼光谱仪将激光照射到银基纳米材料的表面,然后通过检测银基纳米材料表面有机分子与金属离子之间的共振拉曼散射信号来实现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指纹”识别。

银基纳米材料的SERS应用研究已广泛用于包括分子催化、分子识别、生物分析、环境监测、药物控制等领域。

例如,将表面修饰有特定分子的银基纳米材料用于检测人类肿瘤标志物,可以实现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结果。

同时,对银基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物的化学反应、结构和特性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发掘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银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其特殊性质的深入了解,银基纳米材料将会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拉曼光谱增强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拉曼光谱增强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拉曼光谱增强纳米银颗粒的制备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纳米银颗粒因其较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催化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反应中。

本文主要探讨了纳米银颗粒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氧还原反应(ORR)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等能源领域中的关键反应。

纳米银颗粒由于其优异的催化活性,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ORR催化剂。

研究发现,纳米银颗粒在ORR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电催化活性,且其活性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加。

此外,通过修饰其他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可以进一步提高纳米银颗粒在OR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2.氧析出反应(OER)氧析出反应是电解水制氢、金属空气电池等领域的关键反应。

纳米银颗粒同样具有较高的OER催化活性。

研究发现,纳米银颗粒在OER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且其活性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加。

通过修饰其他纳米材料,如氧化物、氮化物等,可以进一步提高纳米银颗粒在OE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3.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生物柴油、香料等领域的重要反应。

纳米银颗粒因其优异的催化活性,被广泛应用于酯化反应。

研究发现,纳米银颗粒作为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酯化反应的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周期,降低催化剂的用量。

此外,纳米银颗粒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以在多次循环使用中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4.脱硝反应脱硝反应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纳米银颗粒因其优异的催化活性,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脱硝催化剂。

研究发现,纳米银颗粒在脱硝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且其活性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加。

通过修饰其他纳米材料,如氧化物、氮化物等,可以进一步提高纳米银颗粒在脱硝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总之,纳米银颗粒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调控纳米银颗粒的尺寸、形貌和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在各种催化反应中的性能。

此外,纳米银颗粒与其他纳米材料的复合,可以为催化领域带来更多创新性和高效性的催化体系。

在未来,纳米银颗粒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拓展,为我国能源、环保和化工等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拉曼光谱增强型纳米银颗粒的合成与表征:实验与理论分析

拉曼光谱增强型纳米银颗粒的合成与表征:实验与理论分析

拉曼光谱增强型纳米银颗粒的合成与表征:实验与理论分析实验结果与分析1.纳米银颗粒的形貌和结构表征采用种子生长法合成了拉曼光谱增强型纳米银颗粒。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纳米银颗粒的形貌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纳米银颗粒呈均匀的球形,粒径约为10-20 nm。

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纳米银颗粒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证实了纳米银颗粒的晶体结构。

2.拉曼光谱表征利用拉曼光谱仪对纳米银颗粒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纳米银颗粒在可见光区域具有明显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此外,通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实验,对纳米银颗粒的增强效果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银颗粒具有良好的SERS活性,可以有效增强吸附在其表面的分子的拉曼信号。

3.理论计算与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纳米银颗粒的SERS活性,采用了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纳米银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式进行了模拟。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证实了纳米银颗粒在可见光区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此外,通过对纳米银颗粒的SERS活性与粒径、形貌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为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拉曼光谱增强型纳米银颗粒的合成与表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种子生长法合成的纳米银颗粒具有较好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并且在可见光区域具有明显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理论计算与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纳米银颗粒的SERS活性与粒径、形貌等因素的关系。

本研究为制备具有优异SERS活性的纳米银颗粒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有望在表面科学、食品安全检测、生物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望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拉曼光谱增强型纳米银颗粒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优化纳米银颗粒的合成方法,实现对颗粒形貌、粒径等参数的精确控制,以获得具有更高SERS活性的纳米银颗粒。

2.探索纳米银颗粒在新型SERS衬底中的应用,以提高SERS检测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一、引言纳米颗粒是指粒径在1~100纳米之间的微小颗粒,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表面增强效应使其应用领域广泛。

其中,银纳米颗粒因其高表面电荷密度、良好的催化性能和良好的抗菌性能受到广泛关注。

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相关性质,重点介绍了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性质及其应用。

二、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1.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制备银纳米颗粒的传统方法。

其步骤包括还原剂还原、控制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添加等。

化学还原法是化学合成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采用氯化银或硝酸银作为银源,还原剂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物质,如氨水、柠檬酸、热水等。

但是,化学合成法一般需要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参与,这对环境和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2.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中,溅射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银金属靶材的表面,利用电子束或离子束轰击靶材表面,即可制备出银纳米颗粒。

面临的问题是设备复杂,需要大量投资。

3. 生物方法生物合成法采用植物、微生物、动物等天然生物体外或体内形成纳米颗粒,通过加工等后处理获得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不需要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具有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三、银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1. 原理拉曼散射是光学分析方法之一,利用激光与样品相互作用的微弱散射光进行分析。

拉曼散射的强度一般很弱,Raman效应只能在极为特殊的条件下观察到。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通过吸附在导体纳米颗粒表面的分子作为振荡子产生表面增强效应(SERS),从而获得散射光强度增强的一种方法。

2. 物理机理SERS机理主要是由电磁增强(EF)和化学增强(CE)两个方面共同作用所致的。

其中,电磁增强主要来源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即激光与纳米颗粒表面上的自由电子产生的非常强烈的电磁场,导致分子振动易位移和键的实验拉近,增强了分子的吸收强度;化学增强主要来源于分子中的电子转移和吸附的物质形成分子表面化学键而产生的增强效应。

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近年来,纳米科技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前沿,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尺寸效应,赋予其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纳米材料杰出的经济价值和应用潜力已经引起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广泛关注。

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是近年来纳米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

拉曼光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中的频率变化,可以获取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信息。

然而,对于纳米材料来说,由于其尺寸较小、面积较大,散射信号较弱,导致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变得困难。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技术。

该技术利用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通过将待测样品与纳米颗粒结合,从而实现对纳米材料表面增强拉曼信号的有效增强。

目前,常用的纳米材料包括金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和铜纳米颗粒等。

这些纳米颗粒具有高度可调控的形貌和尺寸,能够提供理想的表面增强效果。

另外,纳米材料还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如纳米晶体、纳米线和纳米片等,也可以在材料表面引入各种功能化基团,如硫化合物、有机分子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增强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效应。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首先,它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纳米材料与生物分子结合,可以实现对生物标记物的高灵敏检测,从而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另外,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还可以用于肿瘤细胞的检测和活细胞成像,为癌症治疗提供在线监测手段。

其次,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将纳米材料与环境污染物结合,可以实现对空气和水中有害物质的高灵敏检测,从而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此外,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可以用于食品质量控制和农药残留检测,提高食品安全标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总之,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领域。

金、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金、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金、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金、银纳米粒子由于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性质,近年来已经成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简称SERS)最常用的活性基底,其可控制备、光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成为科学家关注的热点。

金、银纳米粒子的SERS活性与其尺寸、形貌和结构直接相关,特别是不规则形状或核壳双金属纳米粒子,不仅具有较强的SERS增强作用,也对纳米材料在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单分子光谱学等领域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详细研究了三种不同纳米粒子(刺状纳米金、花状纳米银、刺状纳米金核-银壳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特性,结果如下:1.选用一种形貌可控的刺状纳米金粒子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该刺状纳米金粒子的SERS活性,并探讨其表面性质(表面形貌以及纳米粒子与信号分子的结合模式)对其SERS活性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合成了五种不同形貌的金纳米粒子,依次通过紫外-可见(Ultraviolet visible,简称UV-vis)吸收光谱、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简称TEM)对其进行表征。

选用结晶紫(Crystal violet,简称CV)和对巯基苯甲酸(4-mercaptobenzoic acid,简称p-MBA)作为拉曼探针分子,分别研究了它们的SERS活性。

研究发现不同形貌的金纳米粒子表现出不同的SERS活性。

当CV作为探针分子时,长刺状的金纳米粒子显示出最强的SERS活性,它的增强因子为1.9×105(垂直方向)和1.9×106(水平方向)。

当p-MBA作为探针分子时,短刺状的金纳米粒子显示出最强的SERS活性,它的增强因子为8.1×104。

结果表明:相对于球形纳米粒子,刺状纳米金粒子的SERS增强作用较明显,且其SERS活性受纳米粒子的表面性质影响很大。

不同形貌银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及作用机制研究

不同形貌银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及作用机制研究

不同形貌银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及作用机制研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ERS)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分析技术,它可以提高分子的拉曼散射信号强度,使得弱的拉曼信号变得可以检测和分析。

这种增强效应主要来自于纳米粒子表面上的电磁增强和化学增强两个机制。

银纳米粒子是最常用的SERS增强基底,其表面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使得它们能够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增强效应。

此外,银纳米粒子还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率和大的散射截面积,使得它们能够吸收大量的散射光,并增强散射光产生的拉曼信号。

因此,银纳米粒子可以提供非常强大的SERS增强效果。

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会对SERS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种常见的银纳米粒子形貌是球形,具有均匀的尺寸和光滑的表面。

球形银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SERS增强效果,主要是由于它们能够提供均匀的电磁场增强效应和光学吸收增强效应。

此外,球形银纳米粒子还具有较大的散射截面积,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光线并增强拉曼信号。

除了球形银纳米粒子,还有许多其他形貌的银纳米粒子也被广泛研究。

例如,银纳米棒具有长而细的形状,可以产生更强的电磁场增强效应和拉曼散射增强效应。

这是因为银纳米棒的长轴可以与激发光的极化方向匹配,从而增强电场的局部化和电磁能量的聚集。

该结构在分析具有长而细的形状或有序排列的分子时具有优越的SERS性能。

此外,还有其他形貌的银纳米粒子,如银纳米薄片和银纳米结构等。

它们通过调控银纳米粒子的大小、形状和结构,可以实现对SERS性能的精确控制。

这些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可以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来制备,例如溶液法、化学还原法和模板法等。

总之,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可以通过调控其尺寸、形状和结构来实现SERS性能的精确控制。

它们能够通过电磁增强和化学增强机制来增强分子的拉曼散射信号,从而实现对分子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分析。

随着对银纳米粒子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相信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和化学分析等领域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银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银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银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近年来,银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传感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这些应用中,银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介绍银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一、银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银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有光化学还原法、化学方法、电化学合成法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

1. 光化学还原法光化学还原法是利用光化学反应来还原银离子生成纳米银颗粒。

该方法通常需要使用外部光源,如紫外线或可见光,以激发还原剂的电子。

常用的还原剂有氢气、乙二醇、琼脂等。

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以获得分散性好、粒径均一的银纳米颗粒。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应用化学反应原理来制备纳米银颗粒。

该方法通常使用还原剂和保护剂,其中还原剂可以为硼氢化钠、氢氧化钠等,而保护剂则可以为聚乙烯醇、纳米硅胶等。

该方法可控性好,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来控制银纳米颗粒的形状和尺寸。

3. 电化学合成法电化学合成法是利用电极还原银离子生成银纳米颗粒。

该方法需要使用电极,常见的电极有玻碳电极、金属电极等。

在电解质溶液中,施加一定的电压和电流,通过电化学反应或电解作用来合成银纳米颗粒。

该方法可以获得一定粒径分布的银纳米颗粒,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是指在表面增强效应作用下,使弱信号的拉曼散射特征峰增强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由于在特定的条件下表面增强效应的作用,将微量分子的拉曼信号增强至100~1014倍。

SERS 技术可以用于物质的定性、定量、表面及界面分析等领域。

下面介绍SERS技术在银纳米材料上的应用。

1. 银纳米颗粒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银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表面增强效应,这是因为在银纳米颗粒表面存在较多的电场增强点,使得局部电场强度增强了数千倍。

该效应可以使拉曼信号增强至极大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O卷 第 1期
2 1 年 2月 01
电 子

微201 一 2 1O
J u n lo i e e E e t n Mir s o y S c ey o r a fCh n s lc r c o c p o it o
文 章 编 号 :0 06 8 ( 0 1 O o 30 1 0 -2 1 2 1 ) 1 3 —6
行 的 表 面增 强拉 曼光 谱 (ufc—na cdrm nsat ig S R ) 应 用研 究表 明 , 电化 学 沉 积 法 制 备 的 纳 米 银 sr eehne a a ct r ,E S 的 a en 用 有很 好 的 S R E S特 性 , 为 S R 作 E S基 底 可探 测 出 浓度 为 1 。 o L的 罗丹 明 6 0 ml / G。 关 键 词 :电化 学 沉积 ; 米 银 ; 积 电压 ; 描 电镜 ( E ; 面 增 强 拉 曼 散 射 ( E S 纳 沉 扫 S M) 表 SR )
液 作为 探 针 分 子 制 备 在 纳 米 银 基 底 上 的 S R E S结 果 。其 中 a 是银 颗粒 尺 寸 为 3 0 n 的 S R 0 m E S谱 线 ,
b是 银颗 粒尺 寸 为 10 n 的 S R 0 m E S谱 线 , c是 球状 和树枝 状纳 米银共 存在 的 S R E S谱 线 , 大量 的树 d是
3 6
电子显微学报
J hn l t .C i.Ee r c .Mi oc o c s.Sc r
第 3 0卷

步 的研究 和探讨 。
印 0

呐 0 )扫II I 二, sl H t
图 4是将浓 度 为 1 m lL的罗丹 明 6 0 o/ G水溶
加 0 O O 0 0 O ∞ 舳 ∞ ∞ 加
有 任何 添加 剂 的条件 下 , 用 电化学 沉积法 , 功制 采 成 备 出球 状 、 状 、 棒 树枝 状 、 方体 状 及 带 孑 洞 的多 面 立 L
体状 的纳米银 , 并利 用 扫 描 电镜 进行 显 微 观 察 。用 这种 方 法制备 的纳米 银 能 直 接 沉 积在 平 板 电极上 , 可直 接用 于纳 米银 的表 征 和 S R 研 究 。 ES
4 U 5 U 6 O 7 0 8 O
重0 2


Z U
3U
2 /e . 0d g
图 3 电 沉 积 制 备 纳 米 银 的 X D 图谱 。 R
Fi. XRD ten o h . g3 patr ft e Ag 70 0 l4 0 0 Ra ns it m ’ ma hf/ l c

70 0 Ra ns f c i ma hit m。 /
14 0 0
图 5 树 枝 状 纳 米 银 在 不 同 浓 度 的 罗 丹 明 6 溶液 下 的 S R G E S图 谱 。
a: 0一 t o/L; 1 。 1 。o l b: 0一‘mo/L; 1 一‘mo/L l e: 0 。 l Fi 5 SERS s cr rt e Ag d nd tc n no tu t r r be t a ius g. pe ta f h e r i a sr c u e p o d wih v ro R6G o i
收 稿 日期 :0 0 1 -0; 订 日期 :0 0 1 -0 2 1 ・02 修 2 1 - 11
基 金 项 目 : 技 部 93课 题 ( o 20 C 9 60 ),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科 学 仪 器 基 础 研 究 专 项 ( o 18 70 ) 科 7 N .0 7 B 3 53 国 N .0 24 3 作 者 简 介 : 德 伟 (9 5一) 男 ( 族 ), 西 大 同人 , 士 . 李 18 , 汉 山 硕 通 讯 作 者 : 广 义 (9 9一) 男 ( 族 ) 教 授 , 士研 究 生 导 师 .Emalgsa g b a .d .n 商 15 , 汉 , 博 - i:yhn@ u aeu c
助 下 , 电 化 学 沉 积 法 从 含 有 乙 二 胺 四 乙 酸 用
在上 述采 用 电化学 沉积 法制备 纳米 银 的实验研 究 中 , 了得 到特定 形貌 和 尺寸大 小 的纳米银 , 为 一般 需要 在 电解液 中添 加 配位 剂 或 表 面 活性 剂 。此 外 , 获取 的实 验结果 比较单一 , 别 以颗粒状 、 分 棒状 和树 枝 状结 构 的纳米 银 为主 。用 于 S R E S研 究 的这些 纳 米 银 主要是 通过 化 学 还原 法 制 备 得 到 的 , 种方 法 这 将 制备 纳米 银 和制备 S R E S基 底分 为两 个 独 立 的过 程 , 验工作 量 较 大 。本 文 的 主要 研 究 内容是 在 没 实
摘 要 : 用 电化 学 沉 积 的 方 法 制 备 出球 状 、 状 、 枝 状 、 方 体 状 、 孔 洞 的 多 面 体 状 的 纳 米 银 。 扫描 电镜 的 显 采 棒 树 立 带 微 观 察 结 果 显 示 , 积 电压 不 仅 影 响 纳米 银 的 尺 寸 大 小 而 且 对 形 貌 也 有 重 要 影 响 。通 过 对 球 状 和 树 枝 状 纳 米 银 进 沉
表面增 强拉 曼光谱 ( E S 因具有 高灵 敏 度 、 SR ) 高 选择 性等 特点 , 已经 发 展成 为 一 种 研究 分 子 与 金 属 表 面作用 的高灵 敏度 分 析 工 具 , 纳米 材 料 的 物 理 在
和化 学性 质 的研 究 中具有独 特优 势 。通 过扫 描 电镜 照 片观察 发现 , 棒状 和 多 面体 状 纳 米银 在 基 底 分 布 较 为分散 , 不够 均匀 , 以只选取 球状 和树枝 状 的纳 所 米银 进行 S R E S实 验研究 。
a: a tce o 0 n ; Ag p ri l f1 0 am : _ Ag p ril f30 m b: a ce o 0 t
e: it e o a i l n e drtc n n sr cu e; M xur fAg p r ce a d Ag d n i i a o tu tr t d: ma s o e drtc n n tu t r A s fAg d n ii a osr c u e
多种形貌纳米银 的 电化学制备及其 表 面 增 强拉 曼 光 谱研 究
李 德 伟 蔡 , 微 商广 义 , 传 凤 姚骏 恩 , 朱 ,
( . 京航 空航 天 大学应 用物 理 系, 纳测控 与低 维物理教 育部 重 点 实验 室 , 1北 微 北京 10 9 ; 0 1 1
2 .中 国科 学院化 学研 究所 , 北京 1 0 9 ) 0 10
nm ¨

宋 明霞等 用硝 酸 银 和 硫 酸镁 混 合 液 作 为 电
解 液在 氧 化 铝 模 板 上 制 备 得 到 树 枝 状 纳 米 银 ¨ 。
Y n等 在硝 酸银 和硝 酸钾 溶 液 中加 入 聚 乙烯 吡 咯烷 i
酮 ( V ) 为 配位 剂制备 出尺寸为 2 m左 右 的银 PP作 0n 纳 米颗 粒 ¨ 。 C eek hrvo等用 硫 酸 银 、 氰 化 钾 、 硫 氯 化 铵混 和溶 液采 用三 电极 恒 电流沉 积法制备 出多孔 的泡 沫 状 纳 米 银 ¨ 。 目前 发 表 的 关 于 纳 米 银 在 SR E S方 面 的研 究 , 主要有 颗 粒状 纳 米银 ¨ , 纳 银 米线 , 树枝 状 纳 米 银 .J银 纳 米 棒 ] 立 方体 2, 0 ,
效果好 , 一 种 很 好 的 S R 是 E S活 性 基 底 。这 些 结 果
与 Y n 的研 究 结果基本 一致 。 ag等
4 0

A2) A2) go g0 l o ( 2
s 2S O n n ̄ O

§ 蔷

SO n Ag3 1 (1)
J :n ‘人 L s s n
图 3是 图 2 ~e 品 的 X D分 析结 果 , 现在 a 样 R 发 2 为 3 . 。4 . 。6 . 。 7 . 。 分别 出现 了不 同 8 1 、4 3 、4 4 、7 5 时 强度 的峰 。这些 峰都 属 于 银 的特 征 峰 , 了 这些 峰 除 外, 一些较 弱 的峰 均是 导 电玻 璃 ( n 的特 征 峰 。 SO )
( D A) E T 的硝 酸银水 溶 液 中制 备 出银 纳米 线 。他 们还 以聚 乙二 醇 ( E 为 配位 剂用 硝酸 银水 溶液 作 P G) 为 电解液 制备 出了银 纳米 棒 ¨ 。 V u等用 超 声 波 脉 冲 电化学 法从 硝 酸银 和十 二烷基 硫 酸钠 混合 溶液 中 制备 出银 纳米 棒 1。 K n 1 ] a g等 在 硝酸 银 水 溶 液 中添 加 聚 乙二 醇 ( E 作为 表 面活性 剂 制备 出树枝 状 纳 P G) 米 银 结 构 , 树 干 长 1~2 I 树 枝 长 4 ~10 其 x m, 0 0
中 图分 类 号 : 4 ; 6 7 3 ; G 1 . 1 . O 6 6 0 5 . 7 T 1 5 2 5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由于表 面效 应 、 体积效 应 、 量子 尺 寸效应 和宏 观
量子 效 应 , 纳米材 料具 有 特殊 的光 学 、 学 、 学 、 力 磁 电 学、 表面 催化 等 物 理 和化 学 特 性 。这 些 性 质 通 常 取 决 于纳米 粒 子 的尺 寸 和形 状 , 因此 发 展 可 控 的制 备 技术 已成 为 开展 纳米 材 料 研 究 、 发 和 应 用 的关键 开 之一 。 由于纳 米 银 在 表 面 增 强 拉曼 光 谱 ( E S 中 SR ) 有 着 广泛 的应 用 , 已成 为人 们关 注 的热点 ¨ 。 电化 学沉 积法 制备 纳米 材料 具 有简单 、 速 、 快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