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要并购方式与并购衍生工具运用趋势介绍
[银行发展趋势]银行合理化建议100条
![[银行发展趋势]银行合理化建议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0200c8e34a7302768f9939e0.png)
[银行发展趋势]银行合理化建议100条一、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发展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将带来巨大影响:从国际经验看,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后,价格对存款业务影响凸现出来,抢夺存款使得价格竞争加剧,综合付息成本显著抬升,资金加快在金融机构间流动,存款稳定性下降,存款结构变化较大,定期存款比例提高,但存款成本上升未必得到贷款利率的补偿。
在目前中国商业银行80%左右收入来源于利差收入的背景下,银行经营不善导致亏损的可能性要远大于此前。
其一,市场利率放开后,各大商业银行为了争夺储蓄资金,将竞相提高存款利率。
其二、银行将调整贷款结构,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
面对资金来源和资金成本的压力,以及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利率上升,商业银行普遍开始将资产结构转向高风险、高收益的结构。
工商业贷款可能下降,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比例上升。
其三、加快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改善收益结构。
非息收入将稳步上升,在放贷困难和不良资产率上升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时期,非息业务的收入对稳定银行利润来源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其四、利用金融创新工具来规避利率风险。
由于利率随市场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多,银行将综合运用大量利率衍生工具如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以及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作为自己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其五,优化客户结构,提高风险定价能力。
“金融脱媒”背景下,由于大客户较少需要间接融资,而中小客户才需要借助金融中介实现间接融资。
中小微企业数量庞大,银行议价能力强,贷款收益率较高,且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将成为中国商业银行的重要客户群体。
这都将对银行贷款定价能力、精细化定价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二、银行资产证券化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始于20XX年,20XX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批给出了500亿元的试点额度。
资产证券化再次开闸意义重大,从经营方式来看,资产证券化建立了信贷资产的二级流通和批发市场,提高了银行经营灵活性,银行既可以在一级市场向企业发放贷款获利,还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贷款批发和交易获利,如进行信贷资产证券的承销、交易等。
中国企业跨行业并购具体方式及分析

中国企业跨行业并购具体方式及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方面的行为愈发活跃。
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跨行业并购成为了中国企业快速扩张、提高竞争力和获取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
跨行业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或兼并其他行业的企业,以扩大自身业务范围,并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资源。
而中国企业跨行业并购的方式多种多样,本文将对其具体方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优劣势。
一、具体方式1. 直接收购直接收购是最直接的方式,即企业直接购买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
这种方式能够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份额。
在实施这种方式时,企业需要考虑目标企业的实际价值、财务状况、产能等情况,同时需要经过反垄断审查、股东大会批准等流程。
2. 股权投资股权投资是指企业通过购买目标企业的股份来取得对其的控制权。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目标企业的经营方向、管理决策。
这种方式相对直接收购而言风险较小,但也需要考虑目标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投资金额。
3. 资产置换资产置换是指企业通过出售自己的某些资产,并以此获取目标企业的资产。
这种方式适用于两家企业互补性较强,可以通过交换资产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4. 合资合作合资合作是指企业通过与目标企业进行资本或业务合作,共同开发新的市场或扩展业务范围。
这种方式能够通过资源共享、风险分担、互惠互利的合作形式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分析1. 优势跨行业并购能够快速提高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帮助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弥补自身短板,提高竞争力。
通过跨行业并购,企业可以获取目标企业的先进技术、资源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运营效率。
通过跨行业并购,企业还能够获得新的营销渠道和客户群体,拓展经营范围,提高收入。
跨行业并购还能够实现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2. 劣势跨行业并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挑战,例如企业可能会面临文化差异、管理融合、员工稳定等问题。
跨行业并购还可能会引起反垄断审查、监管审批等问题,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
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趋势及启示

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趋势及启示期货市场发展战略课题小组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衍生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在全球衍生品交易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交易出现高度集中的趋势,正在形成欧美几大交易所集团控制全球衍生品交易的新格局。
基于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新机遇与挑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制定金融促进法规、成立金融促进委员会、加强监管协调、推动交易所集团化、培育有全球竞争力的投资银行及积极开发成熟产品增加市场深度等建议。
关键词:衍生产品;金融期货;衍生品市场;产品创新作者简介:黄运成(课题指导),辽宁证监局正局级副局长;曹汝明(课题组长),深圳证监局副局长;李庆应(课题组副组长),河北证监局副局长;成员:杨健翎、吴国舫、邢精平、巫伟斐;执笔人:曹汝明、邢精平。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Trend of Evolutions of International Derivative Markets――What Can China Learn From It?Abstract: Derivative markets are now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a globalized economy. It’s seeing an ever growing trading volume and a highly concentrated market which formed by emerging monopolies from Europe and USA.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is situation is the market power and pricing dominance.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advices for enhancing our Derivative Market competitive power through statutes improvements, establishment of specific regulating department, capitalization of Exchange, cultivating domestic investment banking with global competency and promotion of sophisticated products.Key words: Derivative Products, Futures,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ducts Development.引言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风险加大,商品及各类金融资产的价格不断出现大幅波动。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

西方国家的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发布时间:2007-12-12从19世纪末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其证券市场发展的历程中,共经历了五次比较大规模的并购浪潮。
第一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的最后10年到20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之间,也就是1893年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
其主要主要并购模式是横向并购,目的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防御经济危机。
第一次浪潮期间,通过并购最直接的结果:一是企业数量的急剧减少,二是单个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同时产生了一大批垄断性的企业集团(托拉斯)。
第一次并购浪潮的高峰在1898年到1903年之间,在这五年中,以横向并购为主的浪潮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并为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垄断利润。
根据Nelson(1959)的估计,被并购的企业达3000多家,3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并控制了全美产业资本的40%。
1863年设立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及其后设立的波士顿证券交易所和费城股票交易所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了方便,应当说股票市场的建立推动了第一次浪潮的发展。
据统计,在此次并购重组的高峰时段,有60%的并购是在证券交易所中进行的。
后期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及反托拉斯运动等因素影响,最终导致第一次并购浪潮的终结。
第二次浪潮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
与第一次浪潮相比,尽管横向并购模式仍占重头戏,但纵向并购也暂露头角。
本次并购浪潮导致产权结构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出现了产权多元化的结构,确立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随着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次浪潮随之衰退。
第三次浪潮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萌芽,此次并购浪潮的明显特点有二:一是混合并购超过横向并购居于主体地位,二是跨国并购异军突起。
至70年代初,美国企业的总数比50年代初增长了80%以上。
本次浪潮因石油危机而走向衰落。
第四次浪潮第四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跨国并购现状及趋势

7
吉利并购沃尔沃(一) 另一个联想收购IBM
吉利宣布并购沃尔沃, 这将标志着中国企业 走出去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但是, 。 并购胜利完成还远远不够。 真正的胜负 要在后面的整合与发展中体现。 可以说并购只是一个开始。
20
一、有利方面
五 可以为国有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 1. 2.可以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跨 3.可以促使国有企业转换机制 。 国 4.可以使国内企业更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 5.可以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并 购 二、不利方面 的 引入先进技术的局限性. 利 1. 2.抑制国内企业家要素的积累和成长。 与 3.导致本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依赖性。 弊 4.导致国民财富的流失。
必要性:
审查结果保障了新联想 的合法权益和竞争力 , 此次审查让联想对 国际法律法规体系 以及国家安全管理等 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将帮助其更好的 为联想在全球范围内 开展业务做好准备。
联想和IBM正在迅速的行动, 整合双方的PC业务, 并且一切进展顺利 , 审查通过将有利于联想与IBM更好的发展, 同时继续为客户提供世界级的 PC 产品和服务 。
10
吉利并购沃尔沃(四)
依赖中国市场拟两年扭亏
李书福承诺,作为新股东,吉利将继续巩固 和加强沃尔沃在安全、环保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不会改变沃尔沃的品质。“ 这个著名的瑞典豪华汽车品牌将继续保持其安全、 高品质、环保以及现代北欧设计的核心价值。 实现并购后,吉利将充分调动发挥瑞典现有管理团队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新的奖励考核机制。 在巩固稳定现有欧美成熟市场的同时, 积极开拓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降低成本、拓宽产品线。
国际并购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国际并购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 引言国际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来获取其他国家企业的控制权或股权的行为。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并购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国际并购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国际并购市场的发展现状2.1 全球并购交易规模不断增长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球并购交易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际企业家协会的数据,2019年全球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4.24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表明国际并购市场发展迅速,并且仍具有很大的潜力。
2.2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在国际并购市场中,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大型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其他企业来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
例如,近年来全球金融业、科技业、制药业等行业的并购交易频繁发生,企业之间的巨额资金流动加剧了行业的集中度。
2.3 亚洲市场成为并购热点亚洲地区在国际并购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目光投向亚洲市场。
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由于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成为国际并购的热门目的地。
3. 国际并购市场的发展趋势3.1 区域内并购增加近年来,区域内的并购交易不断增加。
同一区域内的企业之间进行并购往往更容易实现,因为它们在文化、语言和市场环境等方面更接近。
例如,欧洲国家之间的并购交易频繁发生,增加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2 科技驱动的并购增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驱动的并购交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跨国科技巨头通常通过并购来获得技术、人才和市场份额。
例如,谷歌收购全球各地的初创科技公司,以加速其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领域的发展。
3.3 可持续发展成为并购关注点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国际并购市场也不例外。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开始将可持续发展因素纳入到其并购决策中。
例如,许多金融机构倾向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并购交易。
3.4 政治因素对并购产生影响政治因素经常对国际并购市场产生影响。
《2024年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范文

《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扩张、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运作模式以及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1. 理论概述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公司通过购买东道国企业股权或资产,以实现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或完全合并的行为。
这一行为涉及的理论包括企业成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
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快速获取东道国的资源、技术或市场,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扩张。
2. 跨国并购的动因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追求规模经济、实现协同效应、获取战略资源等。
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可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获得东道国的技术、品牌等战略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力。
三、跨国并购的运作模式1. 运作流程跨国并购的运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尽职调查、谈判签约、交割整合等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需明确并购目标,制定并购计划。
尽职调查阶段需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法律、技术等方面的调查。
谈判签约阶段需确定交易价格、支付方式等条款,并签订并购协议。
交割整合阶段需完成股权交割,并对目标企业进行整合。
2. 支付方式跨国并购的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混合支付等。
企业需根据自身财务状况、资本市场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四、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1. 面临的问题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国际化经验、对东道国法律法规不熟悉、文化差异大等。
此外,还可能面临估值风险、整合风险等。
2. 解决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我国企业应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其次,加强与东道国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惯;再次,采取分阶段整合的策略,逐步实现目标企业的融合;最后,建立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降低并购过程中的风险。
国际商业银行的并购情况及我国商业银行的对策

本越来越高 ,不少银行在开发新 系统方面显得力 不从心。通过并购 , 使其获得单位技术成本下降的 好处而实现规模经济。 其三 , 并购可 以迅速增加资本实力 , 更好地 防 范金融风险。2 世纪 8 年代初 , 0 0 西方各大银行为 抢 占市场 , 不计成本与风险, 导致其资产质 量与收 益的大幅下降。现在通过银行并购 , 各大银行迅速 充实资本 , 增强处理坏账 的能力 , 提高了 自身的防 御能力 。同时通过人员 、 业务等资源的整合来降低 成本 , 储备更多资金 , 防范金融风险。此外 , 金融衍 生工具市场 的发展使金融市场风险倍增 ,必然要 求银行提高风险资本 比例 , 增加风险准备金 , 以获 得更大的应变能力 ,这也推动了银行间 的兼并联
从2 0世纪 9 0年代 以来 ,美 国化学银行收购大通 步放松 , 给银行业创造了宽松 的环境 , 国际资本在
曼哈顿银行 ; 本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合并 ; 日 大和 银行与住友银行合并 ;英 国劳埃德银行与信托储 蓄银行合并成为英 国最大 的商业银行 ;瑞士联合 银行和瑞士银 行合 并成为世界第二大银行集 团。 截至 19 年中旬 , 国、 98 泰 马来西亚 、 印度尼西亚和 菲律宾等国银行业并购的数 目已达 3 4 , 0 0家 并
维普资讯
20 06年第 1 期 1 ( 总第 7 8期)
沿 海 企 业 与 科 技
C A T LE T R R S SA D S IN E & T C O O Y O S A N E P IE N CE C E HN L G
N .12 6 O1,0
购的资产合计超过 10 00多亿美元。在拉美 , 巴西、 阿根廷 、 智利 、 哥伦 比亚 、 内瑞拉等 国家银行 都 委 开展了并购活动 ,约有 7 0家银行实行了并购 , 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晓凌简介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学博士、深圳证券交易所金融学博士 后,主要研究领域:企业并购的创新与监管、金融衍生品 监管。 曾在《国际金融研究》、《上海金融》、《国际经济法学 刊》、《中国证券报》、《人民法院报》、《上海证券 报》、《证券时报》等知名刊物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
谢谢! 敬请各位领导、来宾批评指正!
二、我国上市公司 并购方式创新
(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方式扩展
以《存量限售股解禁流通新规》为契机, 大宗交易有望成为并购重组的创新交易方 式 细化大宗交易的发行承销规则,优化并购 重组的信息形成机制 改革大宗交易的报价机制,提升并购重组 的价格形成效率
(二)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创新
股份支付
第四次国际并购浪潮以来并购方式的发展趋势(二)
私募股权基金(PE)推动的并购剧增 逐利的私募股权基金寻求并购以获取超额回报:2007 年10月“荷兰银行收购事件” 创新并购方式层出不穷 金融衍生工具广泛运用于并购的支付与融资之中 并购与分解交织 “公司大型化” VS. “公司分解、分拆”
国际并购方式的发展趋势
国际主要并购方式与并购 衍生工具运用介绍
深交所综合研究所 张晓凌 2008年10月
内容提要
国际主要并购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方式创新 并购衍生工具运用
一、国际主要并购方式 及其发展趋势
并购的基本定义
并购VS.兼并、合并、收购
兼并(Merger)=吸收合并:A+B=A 吸收合并(Merger) :A+B=A 并购(M&A) 合并 新设合并(Consolidation) :A+B=C 收购(Acquisition)≠接管(take over)
三、并购衍生工具运用
并购衍生工具运用(一)
并购方发行认股权证换购目标企业股东的股票
并购方可延期支付股利,原目标企业股东成为并购后公 司的潜在股东
并购方发行可转债换购目标企业股东的股票
可转债嵌合了看涨期权,并购方可以较普通债券为低的 利率融资;目标企业股东可在并购成功后行权获取股权, 在并购失败时放弃行权、获取约定的本息收益。
(三)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手段创新
定向增发股份融资
2006年12月,深能源A(000027)以定向增发的10亿A 股作为支付对价,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目标资产认 购其中的8亿股,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现金认购剩 余的2亿股,定发股份折合76亿元购买资金,购买深能集团 目标资产。 2007年12月,莱茵置业(000558)向大股东莱茵达集 团非公开发行股票作为购买莱茵达集团标的资产的对价, 定发股份折合5.733亿元购买资金,收购莱茵达集团全部 房地产资产。
(二)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创新
资产支付获得股权
2007年12月21日,长航油运(600087)股东南京长江 油运公司以油运资产(全部海上运输资产,包括直接拥有 的海上运输船舶、在建船舶和从事海上运输的专业子公司 的股权及其他相关资产的评估净值扣除公司拟置出给油运 公司的全部长江运输船舶及相关资产评估净值后的余额 205,912.95 万元)认购长航油运非公开发行的股票,认 购股数为27,201.1822 万股,发行价格确定为7.57 元。
2007年4月,中国铝业(601600)换股吸收合并山东 铝业(600205)和兰州铝业(600296)。
资产置换
2007年12月27日,西南合成(000788)股东重庆西南 合成制药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及4 个新药证书(去氧氟尿 苷、卡维地洛原料药及胶囊的新药证书)与西南合成的热 电厂及其全部附属设施置换。
国际上并购的基本类型(三)
按被并购方同意合作与否、按是否利用被并购方资产来支 付或担保并购对价划分的类型
善意并购与恶意并购 并购方式 杠杆并购与非杠杆并购
第四次国际并购浪潮以来并购方式的发展“优势互补、强强联姻”
换股(包括存量股份和增发股份)并购逐步成为主要的并 购方式
英国汇丰银行主要经由换股并购,由区域性银行跻身国际一流银行
基于垃圾债券的杠杆收购日益盛行
在发行垃圾债券筹集资金进行并购的案例中,收购方以 目标方的重要 资产或未来现金流做抵押,发行垃圾债券,所筹资金用于支付目标企业 的产权所有者。并购完成后,对目标企业进行重组,然后通过出售或有 效经营目标企业获得现金流,用以偿还垃圾债券。
通过股份互换完成的特大并购次数在增多
表:通过股份互换完成的跨境并购数据统计($10亿、%)
所有国家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股票交换金额 2.3 3.0 14.3 5.3 13.8 29.8 32.4 140.9 277.7 507.8 140.9 39.9 32.7 62.2 123.7 占总金额的比例 2.9 3.8 17.3 4.2 7.4 13.1 10.6 26.5 36.3 44.4 23.7 10.8 11.0 16.3 17.3 发达国家 股票交换金额 2.3 3.0 13.40 4.90 12.60 20.90 30.80 139.90 250.30 496.10 115.80 37.40 31.70 50.40 121.40 占总金额的比例 3.00 4.10 18.60 4.30 7.30 10.60 11.40 27.50 35.70 45.60 21.60 10.90 12.30 14.80 19.40 发展中国家 股票交换金额 — 0.0 0.9 0.4 1.2 9.0 1.6 1.0 27.4 11.7 23.8 2.5 1.1 11.8 2.3 占总金额的比例 — 0.2 8.2 2.8 9.0 30.0 4.6 4.6 42.7 24.0 42.4 8.8 2.6 28.9 2.6
国际上并购的基本类型(一)
按并购出资方式划分的类型
以现金出资购买资产、股票的并购 以股票为对价购买资产、股票的并购 并购方式 以债券换取资产、股票的并购 以可转债或优先股换取资产、股票的并购
国际上并购的基本类型(二)
按并购者与被并购者之间行业相互关系划分的类型
横向并购(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 后向并购 并购方式 纵向并购(上下游产业链之间) 前向并购 混合并购(非相关行业之间)
(三)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手段创新
发行信托受益凭证融资
2003年元月,衡平信托募集资金2.7亿元用于全兴集 团(600779)管理层收购。全兴集团高管层以该MBO信托 资金收购全兴集团国有股权。
(三)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手段创新
过桥贷款融资
2004年11月9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推动德隆系重 组工作,以自有资本金向德隆系的ST屯河发放了2亿元 的过桥贷款,专项用于甜菜收购。中粮集团入主ST屯河 后,于2005年7月通过委托贷款方式,由中国工商银行向 ST屯河提供专项贷款,偿还了华融公司提供给ST屯河 的过桥贷款。
并购衍生工具运用(二)
CDO交易架构为并购方提供融资来源 在CDO交易架构下,众多并购方发行的垃圾债 券被重新打包形成CDO,向公众投资者发售。CDO 的评级源自垃圾债券组合支撑的并购事件的成败 概率。 发达的CDO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为并购方提供 稳定的融资来源。
并购衍生工具运用(三)
“被并购公司股票+股指期货”的跨市场投资组合 为市场化并购提供融资资金的基金可以建立一 个由被并购企业股票组成的分散化投资组合,按 照计算出的对冲比率沽空对应数量的股指期货, 从而实现隔离市场系统性风险。资产组合的收益 和风险完全来自并购事件成功与否本身而与市场 波动无关。
(三)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手段创新
可转股债权融资
离岸公司初创期,战略投资者会贷给离岸公司启动资 金,用于离岸公司实施境内并购重组,贷款协议附有债转 股约款,在离岸公司完成境内并购重组,达到上市标准 时,战略投资者对离岸公司的债权将自动转换为股权。
(三)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手段创新
资产证券化融资
中国网通(0906.HK)斥资128亿元收购网通集团四省 网络资产,其中30亿元以现金支付,其余98亿元分5年支 付,每半年支付一次本息。2006年3月,网通集团发行“中 国网通应收款资产支持受益凭证”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募集资金103.15亿元,用于购买网通集团未来每半年从中 国网通获得的应收款中不超过基础资产预期收益金额的收 益。
主要参考文献
证监会与天相投资顾问公司联合课题组:《新环境下上市 公司并购重组创新研究》(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17期); 何基报、张晓凌:《我国企业外资并购和对外并购的发展 趋势、问题与建议》(深证综研字第0159号); 孙平:《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司并购及其效应》(厦门大 学博士论文); 张寒:《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 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论文)。
国际并购方式的发展趋势
私募股权基金参与并购的程度日益加深
表:集体投资基金的跨境并购数据统计($10亿、%)
年份 件数 1987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43 225 240 253 330 362 390 415 393 567 636 545 478 649 771 889 交易件数量 占总数的比例 5.0 7.9 8.8 8.9 9.4 8.5 8.5 8.3 7.0 8.1 8.1 9.0 10.6 14.2 15.1 14.5 单位(10亿美元) 4.6 10.7 16.8 11.70 12.20 13.90 32.40 37.00 46.90 52.70 58.10 71.40 43.80 52.50 77.40 134.60 价值 占总数的比例 6.10 13.20 21.30 14.10 9.60 7.50 14.30 12.10 8.80 6.90 5.10 12.00 11.80 17.70 20.30 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