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料与油料预处理

合集下载

粮油加工技术简介

粮油加工技术简介

一 清选的意义和要求
5、方法 根据杂质性质不同,应用筛选、风选、
磁选、比重去石、去并肩泥、除尘、水选 等。
二 筛选
(一)筛选的原理和基本形态 1、原理:利用油料和杂质在颗粒大小上的差别,借助含杂
油料和筛面的相对运动并通过筛面上的筛孔将大于或小于 油料的杂质清除掉。 2、杂质基本形态 A 有机杂质大于油料而且长 B 无机杂质小于油料而且圆 C 含油杂质比油料窄
二 筛选
(二)筛面选择 筛面是一切筛理机械最基本的工作构件,它固
定于筛框上,构成筛选工作面。
二 筛选
1、筛面的材料 (1)筛板 A筛板:用钢板经冲压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筛孔的筛面,
称作冲孔筛或简称筛板。 B特点:筛板坚固耐磨,可以按照油料或杂质的外形冲制成
各种形状的筛孔,以提高筛理效果。 C应用:大豆、花生、棉籽等大颗粒原料。
正常的呼吸作用可以保鲜,旺盛的呼吸 作用使品质裂变。
四 油料品质裂变
1、裂变原因 旺盛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作用 2、现象 (1)发热(2)霉变(3)结露
为了防止品质裂变,应该选择适当条件 安全储藏。
五 油料储藏的方法
1、安全水分:在某温度条件下油籽能保持安 全储藏的水分含量,低温下安全水分含量可 以高一些。
3方法: 全仓密闭 压盖密闭 聚乙烯塑料薄膜密闭。
第二节预处理的方法与设备 二 清理
一 清理的意义和要求
1、杂质来源 油料在收获、曝晒、运输和贮藏过程。 2、杂质分类 无机杂质――主要是灰尘、泥土、砂粒、石子、瓦块、金
属等。 有机杂质――主要是茎叶、皮壳、蒿草、麻绳、布片、纸
屑及各种粮粒等。 含油杂质――主要是病虫害粒、不实粒和异种油料等。
粮油加工技术简介

油料的预处理压榨工艺

油料的预处理压榨工艺

第二节油料的预处理压榨工艺一、预处理压榨的一般工艺过程油料预处理工艺的确立,与油料品种、取油工艺、产品质量指标、油料综合利用、投资规模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

而压榨工艺相对简单,可以根据整体油脂生产工艺以及产品质量的要求,选择压榨、预榨、热榨、冷榨等不同的榨油工艺。

单纯的压榨取油工艺可采取一次压榨或两次压榨,主要用于生产规模较小的油脂加工厂,或要求保持油脂特有风味的油料加工,如芝麻油、浓香花生油、可可脂等。

在压榨取油工艺中要求尽量提高压榨出油率。

与浸出法取油工艺相配套的预榨取油工艺主要用于生产规模较大的油脂加工厂,以及大宗高含油料的油脂制取工艺。

在预榨工艺中仅要求榨出料胚中70%左右的油脂,预榨饼中残留的油脂经溶剂浸出法取出。

通常情况下,油料的压榨或预榨工艺均采用热榨,仅有当压榨饼用作食品生产或医药生产的原料时,才采用冷榨取油工艺。

在冷榨工艺中由于入榨料胚的温度较低(≯70℃),因此可以保持压榨过程中油料蛋白质不变性或少变性,但冷榨出油率较低。

二、主要油料的预处理压榨工艺(一)大豆大豆的油脂制取工艺通常采用预处理直接浸出,个别情况下也采用冷榨工艺。

大豆冷榨工艺流程:大豆→清理→破碎→软化→轧胚→调温→压榨→豆饼。

大豆冷榨工艺中的软化温度一般不高于45℃~50℃,软化水分为10%~12%,轧胚厚度为0.4mm~0.5mm,入榨前的调质温度不高于70℃。

若采用ZX10型螺旋榨油机整籽冷榨时,则不需要轧胚。

传统的大豆预处理浸出工艺比较简单,先进的大豆预处理浸出工艺可采用脱皮、挤压膨化、湿热处理等技术,并且可以结合大豆脱皮前的干燥进行调质,省略软化工序,简化预处理工艺流程。

传统的大豆预处理工艺流程:大豆→清理→破碎→软化→轧胚→干燥→浸出一般的大豆脱皮预处理工艺流程:大豆→清理→干燥→破碎→脱皮→软化→轧胚→浸出大豆干燥调质脱皮预处理工艺流程:大豆→清理→干燥调质→破碎→脱皮→轧胚→浸出大豆挤压膨化预处理工艺流程:大豆→清理→干燥→破碎→软化→轧胚→挤压膨化→干燥→浸出大豆湿热预处理工艺流程:大豆→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湿热处理→浸出大豆的预处理浸出工艺还应与大豆蛋白生产、大豆综合利用以及大豆活性成分的提取结合起来。

油料的预处理—油料水分的调节(油脂制取技术课件)

油料的预处理—油料水分的调节(油脂制取技术课件)
反之,当物料内部扩散速度低于表面汽化速度时,由于物料内 部的水分不能及时传至表面,造成表面首先干燥而物料的蒸发表 面逐渐向内转移,使干燥过程复杂化,属于内部扩散控制过程。
1、自由表面水分的汽化 自由表面是指与气体介质相接触的表面。自由表面同其他的
固体及液体之间无任何接触联系。 2、物料内部水分的转移
1、机械结合水分 主要有表面湿润水分和毛细管水分,物料和水
分之间没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湿毛细管水分是多孔性物料的孔隙中所含的水分。 湿润水分和毛细管水分基本保持水分原有的性
质。
2、物理化学结合水分
主要有吸附水分和渗透水分,水分和物料间没有 严格的数量比例。 吸附水分是湿物料的粗糙外表面和毛细管壁内表 面上附着的水分。 渗透水分存在于具有细胞结构的物料中。由于油 料细胞内外存在的浓度差,水分便会在渗透压的 作用下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与亲水凝胶相结合。 物理化学结合水分产生不正常的低汽压,其蒸汽 压低于同温度下液态水的蒸汽压,较机械结合水 分难以去除。
湿传导 湿热传导 在通常采用的水分调节条件下,物料内的温度梯度一般都很 小。水分的转移可以认为主要是由湿传导所引起,
(三)油料水分调节的动力学
三、油料水分调节的工艺与设备
(一)油料干燥 在油料加工过程中,油料干燥的主要方法为热力
干燥。
1、影响油料干燥的因素 (1)油料自身因素: 水分含量、油料的种类等 (2)干燥介质的因素: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 流速
回转式干燥机
(二)油料的增湿:用饱和蒸汽和水混合后喷射到输送 中的油料上。
一、油料水分调节的意义和作用
意义:1、对油料物理性质产生影响(弹性、 可塑性、机械强度等) 2、对油料化学性质产生影响(酶活性) 3、对油料的储藏性质产生影响

油料预处理的流程及要点

油料预处理的流程及要点

油料预处理的流程及要点
1. 清洗:将原油料放入清洗机中,用水冲洗表面的杂质、泥沙等,去除表面污物。

2. 破碎:将清洗后的油料送入破碎设备进行破碎处理,使油料颗粒变小,便于后续的榨油。

3. 烘干:将破碎后的油料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去除水分。

4. 脱皮:对于具有外壳的油料,如花生、葵花籽等,需要进行脱皮处理。

可通过破碎后的油料在脱皮设备中进行摩擦、撞击等方式,将油料皮壳与内部油料分离。

5. 批预处理:对于不同种类的油料,还需要进行特定的预处理工序。

如大豆预处理工序中,需要通过热水煮熟、压碎等方式,将油料细胞壁破裂,便于后续的榨油。

关于油料预处理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清洗要彻底:清洗过程中需要确保将油料表面的杂质、泥沙等物质彻底清除,避免对后续设备造成损害。

2. 破碎粒度适宜:破碎后的油料颗粒要适中,过大会影响榨油效果,过小则会增加破碎设备的能耗。

3. 烘干均匀:烘干时要确保油料均匀受热,避免局部过热或过
湿。

4. 脱皮彻底:对于需要脱皮的油料,要确保脱皮彻底,避免脱皮残留对榨油工艺造成影响。

5. 批预处理工序控制好时间和温度:对于批预处理工序,需要掌握好煮熟时间和温度,避免油料过熟或未熟的情况发生。

以上是油料预处理的一般流程及要点,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参数设置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油料的预处理工艺有

油料的预处理工艺有

油料的预处理工艺有
油料的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清洗、烘干、净化、压榨等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工艺的具体步骤。

1. 清洗:油料在进入预处理工艺前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物。

清洗过程通常采用水洗或蒸汽洗的方式,将油料放入清洗机中,通过喷淋或翻动等方式进行清洗。

2. 烘干:清洗后的油料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水分。

烘干的方式主要有太阳烘干、蒸汽烘干和机械烘干等。

太阳烘干是将油料摊晒在太阳下曝晒,蒸汽烘干是通过蒸汽加热油料,机械烘干则是通过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处理。

3. 净化:在烘干完成后,油料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杂质颗粒。

净化通常采用筛分、除石机、风力选粒机等设备进行。

筛分是利用筛网将杂质颗粒分离出去,除石机则是通过摩擦和振动将石头等大颗粒物去除,风力选粒机则是利用气流的力量将杂质进行分离。

4. 压榨:净化后的油料通过压榨机进行压榨处理,以提取其中的油份。

压榨机不同于榨油机,它采用了物理力学的方法,将油料中的油分子压榨出来。

压榨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以确保油份的提取效率和质量。

以上就是油料的预处理工艺的主要步骤。

在实际生产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油料
种类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另外,还需要注意在预处理过程中的节能和环保问题,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大影响。

Chapter 2 油料预处理

Chapter 2  油料预处理
本章重点 1、油料清理方法; 2、油料的剥壳方法; 3、油料生坯的制备过程; 4、油料的膨化过程;

本章内容
第一节:油料的清理 第二节:油料的水分调节 第三节:油料的剥壳与去皮 第四节:油料生坯的制备 第五节:油料的挤压和膨化 第六节:油料的湿热处理
油料预处理概论
1、预处理的定义 油料提油前的一系列处理工序称油料预处 理。 2、油料预处理的基本过程
(三)风选设备
1.风力分选器(Air separator) 特点:分离杂质率高,体积大,适宜于含杂多 的油籽清选 例:cottonseed, peanut, rapeseed
四、比重法去石(Gravity separation stone)
(一)比重去石方法 : 干法去石:借助风力和机械力使物料产生不同的 加速度,而将油料中各组份分离; (二)比重去石的特点: 1. 去石效率高; 2. 动力较小; 3. 结构复杂; 比重去石方法还可以用于去石和仁壳分离;

(三)筛选设备(Screenings equipment)
1、固定筛(static screen) 也称之为淌筛或溜筛; A.结构:筛网,只有一层,外壳、料门等。 B.工作原理,靠物料的散落性流至筛面,小于筛 孔的物料被分离下来。 C.特点: a、设备简单,投资小. b、除杂率低,生产小。
2、振动筛(Vibrating screen)
(2)筛孔大小和形状的选择:
A.筛孔大小的确定; a.理想情况下: dd1除小杂,dd2除大杂 b.实际情况下:大杂质中的小颗粒直径比 油料中的大颗粒还要小,而小杂质中的 大颗粒比油料中的小颗粒还要大; 因此易造成油料中含杂,杂中含油籽的 结果。
B.筛孔形状的确定
a.圆形,正方形,六角形,适宜于油籽和杂质在 直径和长度上差异较大的油料:Cottonseed、 Sesame、Soybean、Rapeseed、Ricebran b.长圆形和长方形:适宜于油籽和杂质在宽度和 厚 度 上 差 异 较 大 的 油 籽 。 例 : Peanut、 Sunflowerseed、Flaxseed、Safflowerseed 长圆形的孔长为物料长的两倍

榨油的八大工序

榨油的八大工序

榨油的八大工序
榨油的八大工序包括:
1.预处理:预处理是榨油的第一步,主要包括对油料的清理、干燥、破碎、浸泡等工序。

这些工序的目的是为了将油料准备成适合榨油的状态。

2.破碎:破碎是将大块的油料打破成小块,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

这个步骤通常由破碎机完成。

3.蒸炒:蒸炒是榨油的关键步骤之一,它通过加热和加水使油料软化,并杀死其中的微生物和酶,以增加油的提取率。

蒸炒的过程通常由蒸炒锅完成。

4.压榨:压榨是将蒸炒后的油料放入榨油机中,通过施加压力的方式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以保证油脂的质量和提取率。

5.过滤:过滤是将压榨出来的油脂中的杂质和颗粒物去除,以得到清澈的油脂。

这个过程通常由过滤器完成。

6.精炼:精炼是将过滤后的油脂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分、色素、异味等杂质,得到高纯度的油脂。

这个过程通常由精炼设备完成。

7.储存:储存是将精炼后的油脂储存起来,以备后续的使用。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保持油脂的稳定性和防止氧化变质等问题。

8.运输:运输是将储存好的油脂运送到目的地,以供应市场的需求。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保持油脂的密封性和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等问题。

总之,榨油的八大工序包括预处理、破碎、蒸炒、压榨、过滤、
精炼、储存和运输。

这些工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油脂的质量和提取率,因此在进行榨油生产时需要严格控制每个工序的条件和操作方法。

油料的预处理—油料生坯的制备(油脂制取技术课件)

油料的预处理—油料生坯的制备(油脂制取技术课件)

四、生坯干燥
1、目的 提高浸出效率;避免“搭桥”现象
2、要求 干燥效率高,粉碎作用小 大豆生坯适宜入浸水分为:8-10%
3、干燥设备
表3-1 几种油料破碎的工艺指标表
油料
大豆 花生仁 预榨饼
适用设备类 型
齿辊破碎机
齿辊破碎机
对辊破碎机 锤棍破碎机
物料水分 破碎程度/
粉末度
含量/%
瓣 通过筛
不超过
10-15 4-6
20目/3.3cm 3%
7-12 6-8
20目/3.3cm 5%
最大对角 ——
8%
8-11 线6-10mm
3、油料破碎常用的方法和设备
(1)大豆
大豆的含油量较低,可塑性较差,轧胚前一般都要进行 软化。软化温度应视大豆含水量的高低而定。
(2)棉籽仁
棉籽中所含的皮壳使料粒软硬不一致,未获得适宜的料 坯并减轻皮壳对轧辊的磨损,也需先经过软化在进行轧 坯。
(3)菜籽
菜籽属于高油分油料,表皮坚硬,对于含水量在8%以下的 油菜籽,特别是陈年菜籽,应当软化后在进行轧坯。
方法 撞击、剪切、挤压及碾磨 破碎设备 齿辊破碎机 锤式破碎机、圆盘剥壳机等。
齿辊破碎机
4、影响油料破碎效果的因素
(1)油料的性质 (水分、温度、含杂情况) (2)设备的工作条件 (转速、间隙、喂料量) (3)设备的维护情况 (齿辊两端挡板的密封、齿辊的磨损情况)
二、油料的软化
软化是通过对油料水分和温度的调节,改善油料的弹塑 性,使之具备压坯的最佳条件。
(3)轧辊的工作缝隙 轧辊间距取决于辊间压力
4、轧坯设备
5、影响轧坯效果的因素
(1)油料的性质 水分、温度、含油率、含壳率、含杂率、粒度及均匀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
第二节 油料预处理
油料预处理: 是指在油料取油之前对油料进
行清理除杂,并将其制成具有一定结构性能
的物料,以符合不同取油工艺的要求的一系
列工序的总称。
油料 清理 剥壳 破碎 软化 轧胚 蒸炒
第二节 油料预处理
• 1.1 油料的清理工序及设备
• 油料清理就是利用各种设备分离油料中所含杂质的工艺过程。 减少油分损失,提高出油率; 提高油脂、饼粕和副产物的质量; 油料清理的目的 提高设备处理能力 减轻对设备的磨损 减少和消除车间的尘土飞扬.
中沉降速度的差异去掉油料中的石头、砂粒、
金属等杂质的方法。
第二节 油料预处理
1.2 油料的剥壳与脱皮
剥壳就是利用机械的方法将带壳油料外壳破碎 并使壳仁分离的过程。 含壳率在20%以上为带壳油料如花生果、棉籽、 葵花籽、茶籽; 含壳率少于20%的油料称为不带壳油料。如 油菜籽、芝麻等。
第二节 油料预处理
HIGH OIL CORN
• High oil corn has a larger embryo than normal corn •BIG?
玉米油中含有较多的天然抗 氧化剂,如阿魏酸和维生素E ,其AOM值近20小时,热稳定 性也非常好。
•米糠(RICE BRAN)
谷壳
•果皮 •韧皮
•珠心层 米糠 糊粉层 •胚乳 •胚
• 葵花籽平均含油量为40%,C16:0 3.6-6.4% , C16:1 <1.0% • C18:0 1.3-2.9% , C18:1 14.0-43.0% C18:2 44.068.0%,C18:3 <0.7% , • C20:0 0.6-4.0 % , C20:1 <0.5% , • 油中含有少量蜡质,因此在葵花子油加工工艺 中包括脱蜡工艺。
(3)单细胞生物油料,是由各种菌类在糖类基
质中培育繁殖而得。目前能够用来生产油脂的微
生物有细菌、丝状真菌及酵母等。
2、狭义上:仅指富含甘油三酯类脂质的植物
(作物)被称为油料。油脂工业通常将含油率高
于10%的植物性原料称为油料。


• 大豆,我国古代称为“菽”,英语中的SOYBEAN, 俄语中的 ,都是中国的“菽”的译音。大豆是古 老的栽培植物,是由野生大豆经过长期培植选育而 来。中国是大豆的故乡,这是世界所公认的。 • 在《美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大豆是中国文明 基础的五谷之一(水稻、大豆、小麦、大麦、 粟)。”在我国远自商代就已经有了种植大豆的记 载,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稷(ji)、菽等字, 说明了在商代以前,中国人民就已经开始种植大豆。
第二节 油料预处理
利用油料与杂质在粒度、相对密度、形状、表面状态、硬度、 磁性及气体动力学性质等物理性质上存在的差异,可以选择适当
的方法将杂质去掉。
筛选
风选
油料清理的方法 磁选
比重去石
水洗
第二节 油料预处理
(1)筛选 利用油料和杂质在颗粒大小上的差别,借助含杂油料和
筛面的相对运动,通过筛孔将大于或小于油料的杂质清除掉
• 芝麻分布很广,在亚洲、非洲、美洲、 欧洲均有种植。主产国有印度、中国、 苏丹、缅甸、希腊、土耳其等国。全世 界常年芝麻面积在666.7 万hm2,亚洲占 总面积的65%。印度是世界最大的芝麻主 产国,芝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1/3。 其次是中国,芝麻种植面积占世界总面 积的15%左右。
国际市场上素有“中国芝麻口味世界第一”之说
葵花子油是为数不多的高含亚油酸的油脂之一
芝麻(SESAME)
芝麻是世界上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属胡麻科、 胡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认为芝麻起源于 非洲。我国芝麻栽培历史始于公元前2世纪。据 史料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胡麻种,命名 胡麻。先在黄河流域种植,后遍及全国,并传到 朝鲜、日本、东南亚等亚洲邻国。宋代才有“芝 麻”之称。
有显著区别。
棕榈仁油属于月桂酸型油脂,含有大量的月桂酸
(40-50%)和豆蔻酸(14-18%),而棕榈油含有
棕榈酸(32-47%)和油酸(40-52%)
• 类胡萝卜素含量丰富,主要为α-β-类 胡萝卜素,其中β-类胡萝卜素是单线态 氧淬灭剂,因此可以很好促进抗氧化。
•椰子(COCONUT)
椰子仁: 水分50%,脂肪34% 灰分2.2%,纤维3% 蛋白质3.5%, 碳水化合物7.3%
设备:风选设备大多数与吸风平筛、振动清理筛、
平面回转筛等均配套使用。
第二节 油料预处理
(4)相对密度法去石法
根据石子与油籽的相对密度
及悬浮速度的不同,利用具 有一定运动特性的倾斜筛面 和穿过筛面的气流的联合作 用达到分级去石的目的。
第二节 油料预处理
第二节 油料预处理
(5) 水洗 利用水与油料直接接触,洗去附着在油料 表面的泥灰,并根据密度不同的原料在水洗
• 芝麻含油率45—63%,平均50%;蛋 白19-31%,平均25%;碳水化合物 20-25%,包括纤维素和4-6%的灰分; 芝麻粕中富含蛋氨酸、半胱氨酸和 色氨酸。
芝麻油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半干性油类,约 含80%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 饱和酸小于20%,主要为C16:0和C18:0 • 芝麻油中含有甾醇,三萜烯和三萜烯醇,生育 酚、芝麻素和芝麻酚林、芝麻酚等保健与抗氧 化物质,使得芝麻油耐贮放,不易变质。因此,
肿。 具有治疗肿瘤的作用。
噁唑硫烷酮可造成甲状腺肿大与肝脏的损坏。 国际标准规定,商品双低饼粕中硫甙含量低于30umol/g 。
CANOLA(加拿大双低菜籽)
棉籽 (cotton seed)
棉花籽组成
• 轧花棉籽组成:13% 棉绒,32% 壳,55% 仁 (油19.32%,蛋白 21.43%,其它14.78%)
棉籽油中的棉酚
浸出毛棉油中含棉酚0.05 %—0.42%,压榨毛油中0.25 %—0.47%,棉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因此,棉籽油是一
种氧化稳定性较好的油。
棉籽油中的棉酚
棉酚具有具有毒性,可引起男性不育症和长期大 量食用可损坏人体某些器官。很强的抗氧化性, 因此棉籽油是一种氧化稳定性较好的脂。另外, 1995年9月在美国加州召开的发明家年会新产品展 示会上,醋酸棉酚作为有效的男性避孕药。
菜籽中芥酸与硫甙
硫代葡萄糖甙:在芥籽酶的作用下其分解产物为异硫
氰酸酸酯与噁唑硫烷酮,两者均为有毒物质)。
异硫氰酸酸酯主要通过吸入或皮肤吸收而进入人体,可伤 害肺而造成肺水肿,对眼睛造成永久性伤害。 1984年12月3日印度联合碳化公司发生异氰酸甲酯的泄 漏导致3500~7500人实时死亡的悲剧,它们主要死于肺水
•米糠的来由
米糠富含脂质、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菲汀、胰蛋白酶抑制剂、脂肪酶和植物凝血素。
粗蛋白12-16.5% 脂肪15-19.7% 粗纤维7-
11.4%
9.9%
碳水化合物
磷脂 3-4%
34.1-52.3%,灰分 6.6-
油茶树(山茶树)
红花油茶树
茶树

油茶油取自油茶籽(含油20~30%), 是我国特产油脂之一,是可以于橄榄油媲 美的保健油。
的过程。筛选设备有振动筛、平面回转筛、旋转筛等。
第二节 油料预处理
第二节 油料的预处理
(2) 磁选 磁选是利用磁铁清除油料中磁性杂质的一种方法。 磁性杂质主要是铁钉、铁丝、金属屑等。 磁选设备:永磁滚筒磁选器、圆筒磁选器、带式电磁除铁器. 磁滚筒磁选器
第二节 油料预处理
(3)风选 根据油料与杂质的悬浮速度的不同,利用风力 分离油料中的杂质的方法称为风选。
食用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
•棕榈油(PALM OIL)
棕榈油是近几十年开发最为成功的油脂 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木本油脂 之一。 在美国油脂市场继CANOLA油之争之后, 又爆发棕榈油之争。
棕榈油与棕榈仁油
棕榈油是近几十年开发最为成功的油脂之一,也
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木本油脂之一。
• 棕榈油取自棕榈果肉(含油约50%),与棕榈仁油
植物油脂制取与加工
粮油加工学 植物油脂制取与加工艺学
周建平 讲授 周建平 讲授
油脂制取与加工学习内容
压榨法制油 油脂制取
植物油料 油料预处理
浸出法制油 水、酶法制油
植物油脂精炼 油脂加工
植物油脂改性
油脂食品加工
第一章 油料与油料预处理 第一节 油料
一、油料的定义 1、广义上:凡含有甘油三酯的物料,均称之为 油料, (1)动物油料:动物的皮下组织(处于表皮以 下、肌肉表面以上)、肌肉内脂肪和腹腔及其它 位置的脂肪 (2)植物油料:植物的种子或果实。

油茶属山茶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 木。我国南方各省都有生长,以湖南为最 多。
• 油茶籽油呈浅黄色,澄清透明,气味清香。
油茶油的脂肪酸组成(%)
亚油酸 8-10%
软脂酸
油酸
6-8%
75-85%
硬脂酸
1-1.5%
其他成份
橄榄油(Olive)
橄榄的组成
成熟的橄榄含有:油、糖、水、蛋白质、 有机酸类及纤维素等,果肉与果仁比率为 4:1—8:1 橄榄果实组成:油19.6% 、水52.4% 、蛋 白质1.6% 、糖19.1% 、纤维素6.8% 、灰 分1.5%。
1.2.1 剥壳与脱皮的目的
(1)提高出油率,提高毛油和饼粕的质量; (2)减轻对设备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增加设备的有效生产量;
(4)有利于轧坯等后续工序的进行;
(5)有利于植物蛋白质利用与皮壳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 油料预处理
1.2.2 剥壳的要求
剥壳效率:棉籽<80%,花生<90% 仁中含壳率:棉仁、葵花籽<10%,花生<5% 壳中含仁率:棉籽壳、花生壳<0.5%,葵花籽<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