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南方的初步开发ppt2 川教版

3、商业兴旺 建康(南京)是南朝的政治中心 和城市繁荣: 和最大的都会。
青瓷羊 青瓷羊,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1958年江 苏省南京市清凉山吴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吴·瓷灯
吴·青瓷瓶
北朝
十六国
西 晋
东晋
北魏 宋
东魏 西魏
齐梁
北齐 北周
陈
南朝
吴国造船业为什么发达?
地理环境:江南地区,江河纵横,水 网密布。造船业的发展适应了当地交 通的需要。 军事上:适应了水战的需要,江河是 吴国拒敌的天然屏障。
造船业
阅读P88小字,了解诸葛 亮治理蜀国的情况。
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
(一)、原因
1、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
2、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社会相 对安定。 3、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
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
(二)表现
1、农业:广种水稻,推广麦、豆,围湖造田, 兴修水利
2、手工业:织锦、制瓷、矿冶、造船等技术有 很大提高
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 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 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 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 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 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 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 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 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 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所有 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缠绕 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的洛杉 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院打点 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适的速 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改变, 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觉完全 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啊,而 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果每 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了,都累病了 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能砸倒10个瓶 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那边挖几 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超过一些人。只是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你这 果只会是永远装不满水桶的半桶水。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我调整了几天,也对自己手头上的事物做一些大改变。将目前摆在面前的计划一一列出来,挑出最重要的、最 排完手中所有的计划。对于那些不是很急的,对目前生活和工作不是特别重要的,先果断放弃。我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体咯,那么学习 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所以就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每 案方面的训练。而另外PS也是做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训练文案的同时,还得练习PS,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练习PS半小时。还有别的吗?不敢有了,两样训练加 很喜欢作家刘瑜的一段话:每当我一天什么也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每当我两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每当我三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抓 都没干啊,我寝食难安……这正是我三个月前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一种习惯,绝不让任何一分钟死有余辜:我在堵车的时候听日语,在等人的时候写文章 件事的衔接点那里扒出细缝,用来回邮件、回短信……我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勤奋,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同伴的钦佩。但我很快就发现,我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我的休 焦躁,只要有十分钟的无作为,我就会变得非常慌张!而我的社交时间也不得不尽量地缩短,我甚至不再有功夫交朋友。更可怕的是,我的工作量明明没有变化,可看 开始害怕夜幕降临的那一刻,因为那意味着这一天有更多的事情被贴上了“没完成”的标签。我责备那是自己“无能”的表现,直到我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没有效率的
最新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南方的初步开发1 精品

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导学案【目标要求】1.识记与理解了解孙吴时期江南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突出成就;记住吴国卫温等人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知道诸葛亮治理蜀国,使西南地区得到一定开发;简要了解三国到南朝政权更替的基本情况;了解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记住建康(今南京)是南朝发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理解南方初步开发的含义以及开发的原因和条件。
2.能力和方法通过对南方初步开发原因的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方开发表现发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吴蜀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认识社会安定、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维护社会安定、加强各民族团结的观念;初步总结南方开发的经验与教训,认识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预习导学】1.在江南的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______,会稽一代出产的______是著名特产。
_______有一定的发展。
瓷器制作技术有了提高,能大量生产相当精致的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造船中心。
造船技术已达较高水平,________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乘舰船到过_____________。
2.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_________一度统一全国。
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_________和_________先后统治南方。
3.南方人民利用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等优越自然条件,广种水稻,并推广种植原产于北方的_______、__________等作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东晋南朝时,南方的手工业有明显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有很大提高。
5.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南方的________兴旺和_________的繁荣。
南方的初步开发教案

南方的初步开发教案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课程标准】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理解南方初步开发的含义以及开发的原因和条件;通过对南方初步开发原因的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对等相关问题吴蜀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归纳和讨论,构建师生互动“学习共同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2.认识社会安定、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维护社会安定、加强各民族团结的观念。
3.认识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行维护祖国统一观念的教育。
通过南方的开发,认识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和突出表现。
难点:南方开发的原因和突出表现的史实较多,容易混淆。
理解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新发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读课文引言2.教师引入: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现在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北方,那么这种现象是否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呢?(生答),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北方经济要比南方发达。
学习本课之后,大家就会对这段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新课讲授(一)、三国时期南方的开发1、教材主要介绍了三国时期哪两个政权的经济发展情况?这两个政权分别位于祖国的哪个位置?这两个地区在之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怎样?2、教材就吴国经济的发展讲了几个问题?(原因和表现)3、孙吴经济发展的原因有那些?结合辅栏87页,介绍为南方开发作出贡献的三部分人4、孙吴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两个方面四个要点结合教材辅栏88页讲吴国造船业发达的原因,请学生看课后“史海拾贝”5、诸葛亮治蜀:措施和结果,讲解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南中地区经济的发展。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PPT课件 (3)

稻田产量提高 纺织业
2、手工业 瓷器制造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造船业
阅读P88小字,了解诸葛 亮治理蜀国的情况。
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
(一)、原因
1、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
2、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社会相 对安定。 3、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
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
(二)表现
1、农业: 广种水稻,推广麦、豆,围湖造田, 兴修水利
2、手工业:织锦、制瓷、矿冶、造船等技术有 很大提高
3、商业兴旺 建康(南京)是南朝的政治中心 和城市繁荣: 和最大的都会。
青瓷羊 青瓷羊,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1958年江 苏省南京市清凉山吴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吴·瓷灯
吴·青瓷瓶
北朝
十六国 北魏
西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第2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一、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
(一)原因
1、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 大批南迁。 2、南北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3、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生产。
4、诸葛亮治理蜀国,发展成都平原的经济。
一、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
(二)表现
1、农业
大量垦荒 推广牛耕
弓 箭
牧马
麦
南朝
(建康) 420-589
宋
齐
梁
陈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建康
宋
建康
齐
西 魏
东 魏
建康
梁
建康
陈
东晋南朝时期,江 南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七年级历史南方的初步开发优秀课件

南 方
(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 动力)
初
步
开
发
的
原
因
请欣赏课本剧: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采用什么策略收服了孟获? 孟获归顺以后,南中地区得到了初 步开发,说明了什么?
“攻心〞七擒七纵;民族团结有利于促 进经济的开展。
诸葛亮〔181年-234年)
珠江源头
诸葛亮擒孟获故事发生的地方
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习的南方初 步开发的原因,为今天xx的开展 出谋划策!
一个主题:南方经济的开展
两个时期:吴蜀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
这一时期对南方经济的开发,使我国南北经济开展逐步趋 于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根底。
学习测评
C 1.三国时期,控制南方的政权有〔
〕。
①洛阳
②魏
③蜀
④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
B 2.我国是大豆的故土。大豆在我国的传播方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D
3.以下朝代都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
①东晋 ②西晋
③西汉
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学习测评
4.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湾
称为〔 A 〕。
D 5.三国时期的“南中〞是〔 〕。
A.今台湾地区
B.今广东、广西一带
C.今海南岛 D.今南部、云南、贵州一带
77//252/520/221021
1
第 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石室青龙区 郝丽
两晋、南朝简表
三国鼎立 西晋统一 十六国→北朝 〔战乱〕
第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初一历史上册

手工业的发展 明显发展,织锦、 制瓷、矿冶、造船 等技术有很大提高 。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 条件: 农业和手工业 的 发展; 表 • 现: 建康(今江苏南 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 中心和最大都会,它的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的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什 么时期呢? 由于吴蜀时期和东晋南朝时 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 量南迁,南方迅速得以开发, 这段时期所在的时间段是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所以 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小结
1——1个主题:南方经济的开 发 4——4个原因:北方人 2——2个时期:三国时吴蜀 民南迁 时期东 统治者 晋南朝时期 3——3个方面:农业、手
重视 工业
优越的 城市和商
南方初步开发的表现
部 门
三国时期 孙吴 蜀汉
东晋、南朝时期
①广种水稻、推广麦豆;
农 业
手工 丝织发展、 业 青瓷精致、
造船发达。 城市和 吴都建业 商业 (今南京)
《史记》:“楚越之地,地广 人稀(稀),饭稻羹鱼,或火 耕而水耕„. 不待贾(买卖)而 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 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 注:这段材料反映出西汉时南 之家。”
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 交换不发达的情况。
•(1)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如
孙吴政权组织军队和百姓屯田, 开垦荒地,推广牛耕。 •(2)大批北方人南迁,为南方 带来充足劳动力、生产工具、生 产经验等; •(3)南方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 丰富的自然资源;
• 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 产量 明显提高; 九秋玉露 • 织造麻布,会稽一带出产的越布是 越窑开, 著名特产; 夺得千风 • 丝织业有一定的发展; 翠色来。 • 瓷器制作技术有了提高,大量生产 青瓷; • 造船业发达,侯官、临海、番禹是 吴国三大造船业中心;
南方的初步开发 完整版

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及突出成就;记住吴国卫温等人率船队到达夷洲(台湾);知道诸葛亮治理蜀国,使西南地区得到一定开发;记住建康(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理解南方初步开发的含义以及开发的原因和条件;2、通过对南方初步开发原因的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方初步开发表现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对吴蜀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状况分别进行归纳和讨论,构建师生互动“学习共同体”。
设置开放式、参与式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2、认识社会安定、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维护社会安定、加强各民族团结的观念。
3、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行维护祖国统一观念的教育。
4、认识即使在分裂时期历史仍然不断向前发展。
5、通过南方的开发,认识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和突出表现(尤其是农业的发展)。
难点:南方开发的史实较多(农业、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和相关的空间概念),容易混淆;如何理解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新发展。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课前放映mp4(内容是南北差异的图片对比和背景音乐)让学生认识到南北的差异和南方地区各方面的开发和变化引出本课的内容,并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播放的过程中我会讲解一下南方地区的概念就是长江和五岭以南的地区)同学们刚才观看了南北方在饮食、农业、以及其他方面的差异和最后的相似之处,我们知道,北方的文化在很早之前就开始被南方浸润和感染着南方原有的传统,南方地区的到了初步的开发,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南方地开发和改变的过程。
七年级历史南方的初步开发 优秀教案

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石室青龙区郝丽一、课程标准: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二、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了解吴蜀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初步开发的表现;记住吴国卫温等人率船队到达夷洲〔台湾〕;知道诸葛亮治理蜀国,使西南地区得到一定开发;记住建康〔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理解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
2.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南方初步开发表现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南方初步开发原因的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吴蜀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展状况的比拟,培养学生运用比拟方法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安定、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开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维护社会安定、加强各民族团结的观念。
总结南方初步开发的经验,认识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南方初步开发的表现和原因。
2.难点:理解人口南迁、民族交往为什么能促进南方的开发。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板书设计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吴蜀一、南方初步开发的表现东晋南朝二、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六、教学过程导入:播放xx宣传片环节一:自学课本、自主探究1.自学主题:南方初步开发的表现2.学法指导:阅读教材,完成填空(一)吴蜀时期的开发吴国:1、农业方面:组织屯田,开垦 ,推广 ,粮食产量提高。
2、手工业方面:是著名特产,丝织业有一定开展;瓷器制作技术有了提高,能生产各种精致的;造船业兴旺,出现了、、三大造船中心。
230年,吴国曾派人到过。
蜀国:3. 设堰官保护都江堰、组织军队屯田、植桑养蚕,设立锦官管理生产;推广牛耕、和织锦技术,使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1、农业方面:广种水稻,并推广种植原产北方、等作物;人们还在湖边围垦,开辟。
五岭以南,种植 ,粮食产量提高。
新修“〞,用湖水灌溉农田。
农田普遍施用,促进了农业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总结延伸
(三)基础训练
6、吴国的三大造船中心是
、
、
。 7、230年,吴国 的 、 率万人船队到 达 (今台湾)。 8、刘备死后,丞相 辅助后 主刘禅治理 蜀国。 9、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 和 先后统 治南方。 10、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是
(四)合作探究
吴国造船业发达的原因。
(五)精讲点拨 南方初步开发的表 农业 手工业 城 市 和 商 现。
第十五课
南方的初步发展
(一)导入激趣
六朝古都之称的南方城市 是哪一个?在汉朝时它是 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而 后来发展呈全国有名的大 都会,它的发展反映了南 方城市的初步开发。
(二)自主学习
一、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 思考以下问题: 1、吴蜀时期南方开发的原因? 2、吴蜀时期南方开发的表现。 3、哪些人为南方的初步发展做出贡献? 4、诸葛亮对南方的开发有哪些贡献?
3.下列哪一个城市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 大的都会,它的变化可以说是江南地区开发 的一个缩影( ) A. 建康 B. 成都 C.洛阳 D.广州 4、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 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311年),中原 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 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七)应用训练
1、三国鼎立局面结束后,下列政权中,曾实现 过短暂统一的是 ( ) A.东晋 B.西晋 C.北魏 D.前秦 2、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下列政权中,曾先 后统一过南方的有 ( ) ①三国中的吴国②西晋③东晋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 A.司马昭、司马炎 B.司马炎、司马睿 C.司马懿、司马炎 D.司马昭、司马睿
业 吴国
东晋 南朝
(六)巩固训练
1、三国时期,控制南方的政权有( ) ①洛阳②魏③蜀④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我国古代北方农民南迁,其主要原因( ) A. 南方气候优于北方 B.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 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
3、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的 是( ) A.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提高 B.江南的手工业,最重要的是制瓷业 C.瓷器制作技术有了提高,能大量生产青瓷 D.造船业发达
4、三国时期,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当时的造船 中心是 ( ) ①侯官(今福建福州) ②②③ C.①④ D.③④ 5、 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 湾称为 ( ) A.夷洲 B.流求 C.琉求 D.澎瑚
6、三国时期的“南中”是( ) A.今台湾地区 B.今广东、广西一带 C.今海南岛 D.今四川南部、云南、贵州 一带 7、下列属于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的内容的是 ( ) ①设置堰官管理都江堰②稳妥地处理民族关系 ③设置锦官管理蜀锦生产④派卫温到达夷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自主学习
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 1、为什么在东晋南朝是南方经济 在前代基础上又有新发展? 2、南方的经济进一步发展表现在 哪些方面? 3、比较东晋南朝的青瓷与吴国的 青瓷。
(三)基础训练
1、孙吴时期为江南开发作出贡献的有哪些人
? 2、在江南的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 。 3、三国时期,江南农业得到发展, 沿 岸和 周围的稻田产量明显提高。 4、 三国时期,吴国会稽一带生产的 是 著名特产。 5、三国时期,吴 国的瓷器制作技术有了提 高,能生产各种相当精致的 瓷。
5、西安、洛阳、南京和北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 著名古都,其中哪一个作为都城在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期时间最长?( ) A. 西安 B. 洛阳 C. 南京 D. 北京 6、自三国时期,伴随着北方农民的大批南迁 ( ) A.封建国家陷入分裂状态 B.江南经济得 到开发,经济重心开始转移 C.南北朝之间民族矛盾尖锐 D.对外贸 易起步,与欧洲开始直接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