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血糖的平衡

合集下载

《三血糖的平衡》教学设计

《三血糖的平衡》教学设计

《三血糖的平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血糖的定义、功能和平衡的重要性。

2.掌握血糖平衡的途径和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维持血糖的平衡。

教学重点:1.血糖的定义、功能和平衡的重要性。

2.血糖的平衡途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1.血糖平衡的途径和方法。

2.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血糖平衡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血糖测试仪器。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0分钟)教师展示一张血糖检测报告,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血糖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关注血糖的平衡。

让学生简单交流讨论后,教师给出血糖的定义和功能,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Step 2:知识讲解(20分钟)Step 3:血糖测试实验(2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血糖测试仪器,并进行实验演示。

教师选择两名学生进行测试,一名健康的同学和一名糖尿病患者或低血糖患者。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血糖测试的过程,并观察不同血糖水平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Step 4:血糖平衡的途径和方法(3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血糖平衡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资料和案例,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以下内容:-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保持饮食均衡;-控制食物的糖分摄入,如限制糖、甜食和饮料的摄入;-分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不进食;-合理安排运动,增加体力活动和锻炼,提高葡萄糖代谢率;-注意精神压力和情绪管理,避免长期紧张和焦虑。

Step 5: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3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维持血糖的平衡。

教师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合理安排饮食,适量摄入各类食物,并选择低糖、低脂的食品;-培养规律的饮食习惯,固定三餐,并适量加餐;-均衡营养,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食物;-增加体力活动和锻炼,保持适度的运动;-注意休息和调节心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三血糖的平衡

三血糖的平衡

【课堂小结】 血糖平衡的调节
1、调节的方式: 神经——体液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
2、调节中枢: 下丘脑
3、调节激素: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
胰岛素: 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作用于所有细胞 胰高血糖素:化学本质为多肽,作用于肝细胞 肾上腺素:化学本质为氨基酸衍生物,作用于肝细胞 4、各种激素的作用: 胰岛素:降低血糖(唯一) 。、吸收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肝糖原 分解 脂肪等非糖物质 转化
0.8~1.2g/L
合成 转变
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动态平衡
血糖的去路
血糖的来路
如何调节?
2.血糖平衡的调节
胃 胰腺
胰岛B细胞 (分泌胰岛素)
氧化分解 糖原
肝糖原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促进 肝糖原
从上图看出, 胰岛素 和 胰高血糖素 在血糖调节中的作 用是相互拮抗的,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
+ 血糖降低 +
_
胰岛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分泌
+ 血糖升高 +
+
血糖升高
胰岛B 细胞
+
构建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血糖
调节 胰高血糖素分泌
十二指肠
胰岛A细胞分 泌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B细胞
作用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
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 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作用
促进糖原分解,并 促进一些非糖物质 转化为葡萄糖,从 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高中生物三、血糖的平衡和调节基础知识

高中生物三、血糖的平衡和调节基础知识

三、血糖的平衡和调节基础知识1.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3.9 -6.1 mmol/L(0.8--1.2g/L或0.1%)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2.血糖的来源1)主要由小肠吸收2)肝糖元转化(肌糖元不能转化)3)其它非糖物质转化(甘油、氨基酸等)3.葡萄糖去向1)主要进行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2)合成糖元(肝糖元和肌糖元),暂时储存能量。

3)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4.血糖平衡的意义: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提供能源物质。

5.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方式)2)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

3)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或脂肪酸,同时抑制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等,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当血糖浓度过低时,可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

6.血糖平1)低血糖病2)糖尿病:同时出现了高血糖和糖尿时,才患糖尿病。

糖尿病人有现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症状。

巩固练习1、关于胰岛素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A、没有胰岛素,葡萄糖将不能进入细胞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障碍C、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元合成减少,细胞供能正常D、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障碍,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增多2.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3、胰岛素分泌最直接的调节因素是:A、血糖含量升高B、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增高C、肾上腺素的含量增高D、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的调节4.正常情况下,人体在饥饿时体内血液中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第1页共1页。

《三 血糖的平衡》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

《三 血糖的平衡》教学设计(湖北省市级优课)

构建血糖调节模型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中的活动模型构建。

本课时只学习“血糖平衡的调节”这个实例,学习反馈调节和激素之间(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

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引导学生探究人体是如何调节血糖平衡的,进而理解体内激素怎样调节生命活动;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构建概念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在初中学过激素的概念和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中学生能通过假设进行思维,能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检验的途径来实现问题的解决。

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情感方面他们乐于动手,喜欢实践。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血糖调节的平衡和调节机制能力目标:构建血糖调节过程的物理模型,并将其转化为概念模型;能够区别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糖尿病病因及预防方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四、教学重难点1、构建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

2、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

五、教学过程详案课前展示学习目标:1、描述血糖调节的平衡和调节机制。

2、构建血糖调节过程的物理模型,并能将其转化为概念模型。

3、能够区别物理模型与概念模型。

4、关注糖尿病病因及预防方法。

【情境导入】问: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是人体内环境的一项重要组成成分,始终处于动态平衡,血糖的正常范围是?答:(0.8g/L~1.2 g/L)。

当血糖浓度高于1.3g/L时就称为高血糖,糖尿病就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

血糖水平长期过高,就会导致全身组织、器官发生功能障碍,因此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病、癌症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PPT展示图片)糖尿病人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目的是?(降血糖)但正常人不需要外界干预就能维持血糖平衡。

那我们不由得要问了,我们机体的血糖平衡是如何维持的?新课呈现1、提出问题:正常人体通过怎样的方式来维持血糖平衡?问:我们已知的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有?答: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第一节 三 血糖的调节

第一节 三 血糖的调节

(六)课后练习:简答题 2.为什么糖尿病人多食仍然总感觉饥饿、多饮仍然 总感觉口渴呢? 解析: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葡萄糖进入组织 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导致细胞内 能量供应不足,所以病人多食仍感觉饥饿。 病人多食又使血糖来源增多、血糖含量升高,当 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时,糖就从肾脏大 量排出,同时带走了大量水分,所以病人多饮仍 感觉口渴。
肝糖元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
葡萄糖进入细胞 在细胞内利用
发 生 障 碍
葡萄糖 增多
出现 高血糖
(五)糖尿病及其防治 多食 多尿 3.症状: 多饮 体重减轻 药物治疗 4.防治: 控制饮食 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总感饥饿
多食增加葡萄糖,血糖含量继续 上升,糖尿带走更多水分
脂肪蛋白质分解加强 注射胰岛素 少吃糖类食物 多吃纤维食物
(六)课后练习:判断题 1.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而主要去路是 氧化分解供能。[ √ ]
2.只有糖尿病病人才会出现糖尿。[ × ]
解析:肾功能发生障碍的人,肾小管不能有效地 将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尿液中就会出现 葡萄糖。 3.正常人在吃甜食过多引起高血糖时,就会出现 糖尿。[ × ]
(六)课后练习:分析说明题 下图分别是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在摄取葡萄糖后血 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 2 ]为正常 人的;曲线[ 1 ] 为糖尿病患者的。 2.假如在糖尿病患者 摄取葡萄糖1h后,给 他注射胰岛素,请在 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 含量的变化曲线。
低血糖
(一)血糖平衡的意义 3.血糖平衡的意义 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 保持人体的健康。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相关激素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葡萄糖的 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降低血糖浓度。 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促进 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 糖浓度。

血糖的平衡

血糖的平衡
三 血糖的调节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一)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 1、平衡:
来 源 糖类食物的消化、吸收 肝糖元分解 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血糖升高 血 去 路 氧化分解 合成肝糖元、 肌糖元 糖 转变为脂肪、某些非 (80—120mg/dl) 必需氨基酸 血糖降低
2、平衡的意义:
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的健康 正常值:80~120mg/dL 低血糖早期症状:低于50-60 mg/dL (头晕、心慌、四肢无力、恶心等, 通过补充甜食缓解) 低血糖晚期症状:45 mg/dL (昏迷、休克,严重导致脑损伤,静脉注射治疗) 高血糖症:持续高于130 mg/dL(空腹情况下) 糖尿:高于160-180 mg/dL,一部分G随尿排出 (肾糖阈值:160~180 mg/dL 肾脏所能容纳的最高血糖值)


血糖降低
(三)糖尿病的形成及防治 1、尿糖的测定: 班氏糖定性试剂(蓝色) 加热 + 尿液 2、出现糖尿的原因: A、正常人一次性摄糖过多,血糖升高,肾脏无法完全重吸收 B、肾功能发生障碍的人,肾小管不能有效重吸收葡萄糖 C、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高血糖,糖尿 形成砖红色沉淀 含尿糖
无变化
不含尿糖
(3)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往往______, 不足 过高且不降 而血糖浓度________。 (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 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C.促进糖元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胰高血糖素 (5)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的是________和 肾上腺分泌的________,使血糖浓度升高。 肾上腺素 .(2000年上海高考题)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
乳酸)
血糖 浓度
(80 -120
mg/dl
氧化分解(主要)
合成糖元(肝糖 元、肌糖元)
转变为非糖物质: 脂肪、某些氨基酸
大于160-180
尿糖 3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参与调节的激素: 胰岛素: 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促进糖元合成、葡萄糖氧化分解 和转变为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 物质转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糖尿
带走 大量水分
多尿、口渴、多饮
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பைடு நூலகம்
脂肪和蛋白质 分解加快
消瘦,体重减轻
14
控制饮食
不:糖、蜂蜜、巧克力、香蕉和糕点等食物; 少: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如马铃薯、藕、芋
头等,肥肉、油炸食品等也应尽量少吃;
多:一些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如粗粮和
蔬菜等
粗粮:玉米、高梁、大麦、燕麦、荞麦等
症状严重的就必须注射胰岛素制剂
胰高血糖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 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肾上腺素:氨基酸类激素
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2)参与血糖调节的中枢
升高血糖的中枢
均位于下丘脑
降低血糖的中枢
4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由51个
氨基酸 作 组成

降 低 血
①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 脂肪细胞等细胞摄取、贮存 和利用葡萄糖;
糖 ②抑制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
化成葡萄糖。
a细胞 分泌
作用 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和非
胰高血糖素
糖物质的转化
由29个氨基 酸组成
升高血糖
5
以上材料说明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 人的生长发育方面: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III.升血糖方面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IV. 体温调节中产热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血糖升高
下丘脑 另一区域
胰岛素是人体 内唯一降低血
糖的激素
胰岛 胰高血糖素
B细胞 分泌增多
(-)(+)
胰岛素
胰岛
分泌增加 A细胞

肾上腺素 分泌增多
肾上腺 髓质
下丘脑 某一区域
血糖升高 (饭后)
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含 义
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 指不同激素对某一
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 生理效应发挥相反
的结果。
的作用。
举 生长发育时期,人的生长激素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
例 和甲状腺激素的协同作用。 素对糖代谢的调节。
几个协同作用实例 I. 植物生长方面: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描述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
分泌的分级调节(重难点)。 2.理解激素调节的相关概念:拮抗作用、
反馈调节。 3.了解激素调节的特点及激素类药物的
利弊。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 血糖
肝糖原
分解
脂肪等非糖物质 转化
0.8~1.2g/L
激素

性质 蛋白质,多肽,类固醇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 数是RNA
产生 内分泌腺细胞
部位
几乎所有活细胞
作用 部位
随体液到达相应的靶 细胞、靶器官,调节
其生理过程
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 外催化特定化学反应
作用 条件
与神经系统 密切联系
受PH、温度等因素 的制约
功能
调节生命活动
催化各种生化反应
特点
均有微量高效的特性
II. 人的生长发育方面: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III.升血糖方面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IV. 体温调节中产热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寒冷、过度紧张等刺激

状 腺 激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 素释放激素
促进
抑制

垂体

抑制

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
级 调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
新陈代谢,抵御寒冷
(三)激素和酶的区别(金版P18;导:6、19)
练一练:
1 给某只发育迟缓的小白鼠注射生长激素后,发 育状况并没有改变,该小鼠体内可能发生病变的
腺体和缺乏的激素是( C ) A.垂体和生长激素 B.胰岛和胰岛素 C.甲状腺和甲状腺素 D.肾上腺和肾上腺素
氧化分解 合成 转化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了解糖尿病
1.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会发 生什么情况?
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 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会从尿 中排出,出现糖尿病。
2.你知道糖尿病有哪些特点?在糖尿病高发 的现代社会,怎样防治糖尿病?
血糖降低
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含 义
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 指不同激素对某一
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 生理效应发挥相反
的结果。
的作用。
举 生长发育时期,人的生长激素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
例 和甲状腺激素的协同作用。 素对糖代谢的调节。
几个协同作用实例 I. 植物生长方面: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特点:“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 尿,体重少; 预防:合理饮食,加强运动。
思考:人在饥饿时,是怎样调节血糖平衡的? 饭后又是怎样调节血糖平衡的?
血糖降低 (饥饿) 分 胰岛A 泌 细胞 胰高血糖素
非糖物质转为葡 萄糖、肝糖元分 解为葡萄糖
(—) (+)
葡萄糖转变 为糖元等
胰岛素 胰岛B 分 细胞 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