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平衡与调节教案

合集下载

血糖平衡及调节方案

血糖平衡及调节方案

血糖平衡及调节教案一、教材分析“血糖的调节”是高中《生物》选修本“人体的稳态”中的一节内容,包括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血糖平衡的调节和糖尿病及其防治三部分知识。

该节内容既与必修本中:“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体液调节”、“神经调节”联系密切,又与选修本“基因工程成果”、“发酵工程”等相关联,对学生进行人体健康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

(2)识记血糖平衡的调节。

(3)识记糖尿病及其防治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以血糖平衡的调节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采用问题导学法、图片展示法、讲练结合法进行教学;并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例题,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知识要点。

五、教学过程【导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见两张图片:一张一个妇人晕倒的图片,一张低血糖和高血糖疑问的图片。

提出的相关问题是:1.大家生活中有见到身边有人因为低血糖或者高血糖晕倒的吗?图片中的夫人如果是因为低血糖晕倒或者高血糖晕倒,是为什么会晕倒呢?2.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某某患了低血糖和高血糖,那么大家知道低血糖是指什么?高血糖是指什么?所说的低血糖和高血糖是一个概念吗?学生活动:回忆生活中遇到的相关现象,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活动:遗留问题,导入新课。

通过以上精心设疑,达到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的目的。

引入课题:血糖的平衡及调节一、血糖的平衡结合书中图1-5及搜集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

总结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从而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血糖在人体内的含量是稳定的,正常值为80~120 mg/dL。

《血糖调节教案》

《血糖调节教案》

《血糖调节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糖的概念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 掌握血糖调节的生理机制,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

3. 了解糖尿病的成因、类型和治疗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血糖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 血糖在人体中的作用:提供能量、维持大脑功能、保持正常血压等。

3. 血糖调节机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4. 糖尿病的成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抵抗。

5. 糖尿病的类型:1型、2型及其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血糖的概念、作用、调节机制及糖尿病的成因和类型。

2. 教学难点:血糖调节机制中激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直观展示血糖调节的过程。

2. 案例分析:介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血糖调节机制及糖尿病的成因,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血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血糖的作用:阐述血糖在人体中的功能,如提供能量、维持大脑功能等。

3. 讲解血糖调节机制:介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4. 讲解糖尿病的成因和类型:分析胰岛素分泌不足和细胞对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区分1型和2型糖尿病的特点。

5. 案例分析:介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血糖调节机制及糖尿病的成因,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血糖概念、作用和调节机制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糖尿病成因和类型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血糖调节知识点的掌握。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糖尿病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

课堂教学设计血糖的平衡调节

课堂教学设计血糖的平衡调节

课堂教学设计血糖的平衡调节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血糖的平衡调节》一、课程分析《血糖调节》是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一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血糖的调节过程及糖尿病的防治”。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内环境与稳态》之后设计的一节课,通过探讨血糖的稳定与调节,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动物稳态的维持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同时在探讨血糖调节时讲到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这也为后面章节的有关内容做了知识上的铺垫。

本节课内容与人体健康联系紧密,涉及到了一些血糖失衡症。

对这些疾病,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课堂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精心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由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引路、开窍、促进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情意目标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血糖平衡、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及其意义,了解糖尿病的成因及其治疗;2.能力目标:(1)通过对血糖平衡调节机制的了解,培养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意目标:(1)激发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3)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2)糖尿病的成因。

难点:(1)血糖平衡的调节。

四、教材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可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使学生了解血糖平衡的体液调节。

老师再用课件引导学生认识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

可通过观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生命活动调节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当人体的血糖失衡后,会引发多种疾病,其中糖尿病在生活中发病率较高,对人体的危害比较严重。

血糖调节的教案

血糖调节的教案

血糖调节的教案教案标题:血糖调节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血糖调节的重要性和机制。

2. 掌握血糖调节的关键因素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 血糖的定义和作用。

2. 血糖调节的机制和关键因素。

3. 血糖调节的方法和实践。

教学难点:1. 血糖调节机制的深入理解。

2. 血糖调节方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和标记工具。

2. 血糖调节相关的图表、图像或视频素材。

3. 血糖监测仪器和试纸(可选)。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张关于血糖调节的图表或图像,引起学生对血糖调节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血糖?血糖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探究(15分钟):1. 介绍血糖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血糖在身体中的重要性。

2. 解释血糖调节的机制,包括胰岛素和葡萄糖的相互作用。

3. 探讨影响血糖调节的关键因素,如饮食、运动和药物等。

展示(15分钟):1. 展示不同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的图表或图像,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因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2. 演示如何使用血糖监测仪器和试纸来测量血糖水平(可选)。

实践(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设计一份血糖调节计划,包括饮食和运动建议。

2.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血糖调节计划,并互相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

总结(5分钟):1. 总结血糖调节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血糖调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或医生来学校进行血糖调节的讲座或座谈会。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医院或健康机构,了解更多关于血糖调节的实践和研究。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讨论情况。

2. 评估学生设计的血糖调节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收集学生的问答练习或小测验结果,检查他们对血糖调节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实践血糖调节计划,并记录他们的体验和结果。

2. 组织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血糖调节重要性和方法的短文或报告。

血糖调节高中生物教案

血糖调节高中生物教案

血糖调节高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调节机制。

2. 掌握胰岛素和糖原的作用。

3. 掌握血糖过高和过低的危害。

4. 能够分析引起血糖异常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1. 血糖的来源和调节机制。

2. 胰岛素和糖原的作用。

3. 血糖异常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
1. 掌握血糖调节的机制。

2. 理解胰岛素和糖原的作用。

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示意图展示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调节机制。

2. 小组讨论分析血糖异常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3. 观察实验展示胰岛素和糖原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介绍课题内容,提出问题:人体内的血糖是如何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的?
二、讲授
1. 血糖的来源和调节机制
2. 胰岛素和糖原的作用
三、实验
展示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试反映不同条件下人体内血糖的变化。

四、小组讨论
讨论血糖异常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每个小组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注意血糖调节的重要性。

作业:
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搜索资料了解血糖调节的相关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小组讨论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血糖调节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认识到血糖异常的危害,并掌握预防方法。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血糖调节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高中生物血糖的平衡教案

高中生物血糖的平衡教案

高中生物血糖的平衡教案教学内容:血糖的控制与平衡
教学目标:
1. 了解血糖的来源和作用
2. 了解血糖的调节机制
3. 掌握维持血糖平衡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血糖的来源和作用
2. 血糖的调节机制
教学难点:
1. 血糖的平衡维持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血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维持血糖的平衡?
二、呈现(15分钟)
1. 讲解血糖的来源和作用。

2. 分析血糖调节的机制,包括胰岛素和葡萄糖。

三、实践(20分钟)
1. 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持血糖的平衡?
2. 学生自行设计血糖平衡饮食计划,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四、总结(10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血糖平衡的重要性。

2. 学生可以就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和讨论。

课后作业:
1. 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2. 分析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血糖的来源和作用,了解血糖调节的机制,并掌握维持血糖平衡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合理饮食的意识,增强对健康的重视。

《血糖调节教案》

《血糖调节教案》

《血糖调节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糖的概念及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血糖调节的生理机制,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

3. 了解糖尿病的特点及其危害,提高学生对糖尿病的认识。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探究血糖调节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1. 血糖的概念与作用2. 血糖调节的生理机制3.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危害4. 血糖调节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血糖的概念、作用、血糖调节的生理机制以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血糖调节的原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血糖在人体中的作用。

2. 讲解血糖的概念与作用,让学生了解血糖的重要性。

3. 讲解血糖调节的生理机制,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

4. 讲解糖尿病的特点、发病原因、症状及危害,提高学生对糖尿病的认识。

5. 布置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血糖调节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血糖、血糖调节和糖尿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1. 血糖调节的生理机制2. 糖尿病的类型及诊断标准3.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4. 血糖调节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续)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血糖调节的生理机制、糖尿病的类型及诊断标准、治疗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血糖调节的原理(续)。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续)。

八、教学步骤1. 讲解血糖调节的生理机制,让学生深入了解血糖调节的过程。

2. 讲解糖尿病的类型及诊断标准,使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糖尿病。

3. 讲解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等,让学生了解糖尿病的治疗手段。

血糖的调节教学设计

血糖的调节教学设计

血糖的调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血糖的调节一、教学目标:1. 理解血糖调节的意义和机制;2. 掌握血糖调节的方法和重要性;3. 能够合理调节血糖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血糖的来源和代谢;2. 血糖调节的重要器官和激素;3. 血糖偏高和偏低时的症状和危害;4. 合理调节血糖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 向学生介绍血糖调节的重要性,与一些常见疾病的关系,如糖尿病;2. 引导学生思考血糖调节的机制和方法。

第二步:讲解血糖的来源和代谢1. 讲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2. 介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消化吸收后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3. 讲解葡萄糖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如被细胞摄取和储存为糖原。

第三步:揭示血糖调节的重要器官和激素1. 介绍胰腺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胰岛细胞;2. 介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制;3. 讲解胰岛素的分泌调节和作用方式。

第四步:讲解血糖偏高和偏低时的症状和危害1. 分别介绍血糖偏高和偏低时相关症状和危害;2. 引导学生了解高血糖和低血糖对身体的影响。

第五步:合理调节血糖的方法和策略1. 介绍通过健康饮食控制血糖水平的方法,如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2. 讲解运动对血糖调节的作用,特别是有氧运动;3. 提醒学生重视压力和情绪对血糖影响;4. 引导学生养成规律作息和不熬夜的习惯。

第六步:总结与归纳1. 回顾血糖调节的重要内容和方法;2. 强调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3. 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评价:1. 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个小结,总结血糖调节的关键点;2. 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其理解和掌握程度;3. 课堂上进行互动提问,检查学生对血糖调节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资源和评价:1. PPT课件、图片资料等用以讲解和展示;2. 学生作业和回答问题的表现;3. 互动提问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六、教学延伸:1. 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血糖调节的专题讲座;2. 组织学生进行血糖调节相关实验;3. 发放相关读物,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了解血糖调节的更多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新课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截取正常人饭后血糖变化图中进食后血糖含量上升的曲线图,从饭后血糖上升这个突破点入手,询问学生饥饿的时候会吃什么?
学生回答
收集学生回答。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获得一系列的食物。这些食物富含大量的糖类,例如麦芽糖,淀粉,葡萄糖等等,引导同学们回忆必修一的内容,在细胞的糖类和脂质中学习过,人们食用的二糖或多糖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进食后大量的糖类水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
3.教学目标知Βιβλιοθήκη 目标理解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理解血糖平衡调节的原理,意义和机制
了解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血糖检验报告单
情感目标
增强自我保健,关注健康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2.血糖调节模型的建立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学生在以前都有进行学习,但并没有与血糖的含量联系在一起,本次讲课通过血糖变化的检验单,联系生活实际,回顾旧知识,把各个生命活动与血糖联系起来。而血糖调节模型的建立中,先了解清楚起作用的激素的生理作用,再一步步进行讲授,并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
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的被消耗,但是,这时我们测量运动员的血糖浓度,依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有没有看见过他们会停下来吃碗饭?或吃个面条?
学生听课,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引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不是只有一条途径。通过展示必修一中细胞的糖类和脂质中的一段话引出另外两条血糖来源和去路。
学生思考
让学生认识到正常人体中摄食后随着时间变化,体内血糖的浓度的变化,摄食后上升,随后下降。
引出课题
并在此插入,提出三个问题,为什么进食后血糖会上升?为什么上升之后,过一段时间会下降呢?为什么血糖没有一直下降,而是始终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呢?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学生听课
通过血糖变化曲线图,提出三个问题,并以这三个问题为主线,引出主题以及讲课线路,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用必修一书本的两段话,引出血糖的另外2条来源和2条去路。
回忆和思考
利用书本的段落展示出来,更能刺激学生产生回忆。最终得出血糖的三条来源和三条去路。
最后截图饭后血糖下降维持一定水平的曲线图,通过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血糖没有一直下降,而是始终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呢?其实,是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激素调节机制,调节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使血糖含量达到动态平衡。不会一直上升和下降,而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与血糖来源与去路之间的关系
用问题引导的方法,直接过渡到激素调节的概念。
教学方法
讲授演绎法
四.教学实施过程
学习阶段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新课导入
假设每一位同学都是某医院的医生,病人做了化验检查,请医生们看一下这位病人的血糖含量是否正常。并提问学生,判断血糖的水平时是看哪项指标呢?那你觉得这位病人的血糖含量是否正常呢?怎样看出来的呢?
二.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的对象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在必修一的糖类和脂质一课中,对糖类和脂质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到糖类作为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多糖进入人体后水解为单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多余的糖类就形成多糖,作为储能物质。在一定情况下,脂肪也能转化成葡萄糖。并且在第5章中学习了细胞呼吸,清楚了解细胞呼吸与ATP的关系,细胞呼吸的过程,底物等等,以及认识到ATP对人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对激素调节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节课上,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的实例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有一个提升。
学生思考,认真听课
引出激素调节。
通过回忆激素调节的定义,从定义中的重点字词来学习血糖平衡中的内分泌细胞和进行调节的化学物质。并分别学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机制,最后一步步详细讲解激素调节血糖平衡的过程。
学生思考听课
详细介绍激素如何调节血糖的平衡。
健康专题
要求学生课后查询与血糖有关的疾病和预防措施,深入了解血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从而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问题探讨: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h以上的极限运动,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类。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补充肌肉因运动而消耗的糖类。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全身的血量大约为5L。
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够跑多长时间?
计算
用1g/L来计算,乘以全身血量5L,我们人体仅仅只能提供5g糖。
观看PPT,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关注参考值的范围,检验的结果与参考值的关系以及如何判断血糖含量是否正常。让学生认识到1血糖稳定对人体的意义
2认识到血糖的含量只有保持在一个范围内的时候,人体可以维持稳态,当高于或低于时,都不利于稳态的维持
展示出一份健康人进食前后血糖变化的检验单以及相对应的血糖变化曲线图,让同学们直观的了解到进食前后血糖含量的变化趋势。
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忆必修1有关知识点
所以最终得出血糖浓度在进食后会上升的原因。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是血糖含量增加的一个来源。解决了第一个疑问。
截取正常人饭后血糖变化图中进食一段时间后血糖含量下降的曲线图,通过回忆必修一中的相关内容,要求同学们来进行填空。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回忆并了解到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是血糖含量下降的一条去路。
学生课后收集与血糖相关的资料。
关注健康
5.课堂小结
我们知道有机体内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调节,调控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使我们的血糖含量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使内环境维持稳态。可见血糖稳定的重要性,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教案
11科五20112501136黎东妮
课题名称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
授课人
黎东妮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高一
课时
12分钟
一.教材分析
《通过激素的调节》属于新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激素的调节我分为两个课时,在课时1中先让学生了解激素调节的发现和激素调节的定义以及激素调节的特点。第2课时重点讲解激素调节的实例和激素调节的特点,本次讲课的内容是我选取激素调节实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展开。本节课主要的内容为血糖平衡的调节和血糖调节模型的建立两个方面,其中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讲解是血糖平衡调节的基础,然后再引出激素调节对血糖调节的作用,并且最后让同学们认识到血糖平衡的意义与健康保健方面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