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概述

合集下载

1.1地球与地球仪

1.1地球与地球仪

40°S、40°E
说出图中A、B、C的经度、纬度及所属半球
西经(W) 东经(E)
20°E 40°N
北半球 南半球
北纬(N) 南纬(S)
40°W 本 初 20°S 子
午 线
赤道
20°E 20°S
西半球
东半球
20°S、20°W
30°N、30°E
说出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
40°W 60°N 序号1经度____ ,纬度____ 20°W 20°N 序号2经度____ ,纬度____
地球(Earth)是人类迄今为 止唯一的家园,人类对于她的 探索从未间断过,对于她的认 识也在逐步加深。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三、纬线和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球体,这是连 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在 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 长的过程。
O
往北越大为北纬
40
O
50
O
60
O
70
O
60 N
O
50 N
O
40 N
O
往南越大为南纬
40
O
50
O
60
O
70
O
40 S
O
50 S
O
60 S
O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是什么? 2、经线是什么 形状? 3、经线的长度 变化? 4、同一条经线 上有什么方向?
定义 方向 长度
经线(子午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 垂直于纬线的线
北极
地轴,倾斜
南极

1.1地球知识(新)

1.1地球知识(新)

(二)经度
1、经圈、经线、起始经线 2、经度
§1.1地球知识
某条经线的经度,就是该地方经线平面和其 始经线平面的夹角,叫该地方的经度。
3、经度表示
(1)λ E116°19′ (2) 116°19′E
(3) E116°19′ (4)LONG E 116°19′
(三)地理位置与地理坐标的对应
三、地球磁场
空中领航
绪 论
据说大约在公元前2600年,黄帝部落
与蚩尤部落曾经在涿鹿发生大战,由 于有指南车的指引,黄帝的军队在大 风雨中仍能辨别方向,因此取得了战 争的胜利。 在楚汉相争中,项羽垓下大败而南逃, 到陵阴迷失了道路,于是向一田夫问 路,田夫故意给了他一个错误的信息, 让他向左走,结果陷入大泽,再回头 时被汉军追及,致使这位力拔山兮气 盖世的西楚霸王自刎乌江。
二.地理坐标
(一)纬度
西方向)
§1.1地球知识
1、赤道----赤道平面 纬圈----纬线(表示某地点的东
Ecuador “经度78度27分8秒”“纬度0度0分0 秒”
心的连线同赤道平面的夹角,叫该地 点的纬度。
2、纬度:该纬线上任意一点与地
3、纬度表示方法 (1)φ N39°57 (2) 39°57′N (3) N39°57(4)LAT N39°57′
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麦哲伦环球航行 海湾战争 深空探测
一、领航学概念
使用飞机领航系统,引导飞机沿预定航线从地
球表面的一点准确、准时、安全地 飞至地球表 面另一点的一门应用科学。 解决问题:确定飞机的位置、航向、飞行时间
二、领航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①领航基础知识。地球、航图相关知识;基本领

大一地球概论笔记

大一地球概论笔记

大一地球概论笔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地球的基本情况: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质量、自转和公转等基本参数。

同时,也会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这些运动对地球的影响。

例如,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地球上的气候分布,而地球的公转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3. 地球的气候系统: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地球的气候系统,包括大气、水文、生物和冰冻圈等子系统。

同时,也会介绍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4. 地球的地理环境: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地球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等。

同时,也会介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 地球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地球的资源分布和利用,以及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环境污染等。

同时,也会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6. 地球科学的方法论: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模拟和模型等。

同时,也会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前沿和技术。

1.1地球的概述处理

1.1地球的概述处理

1.1地球的概述.一【教材分析】《地球的概述.》一课是教材第一章第一节,本章教材属于地球和空间科学领域,本节课主要讲述人类地球形状的历程,并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证明地球是圆,以及会举事例说明地球是球体, 同时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主要圈层结构引导学生学习探究过程,以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学生的习得性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生分析】中预学生,兴趣广泛,乐于动手,但生活经验和阅历还不够丰富,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还不够完善。

基于本课是初中科学教学首次接触到地球和空间的科学领域,所以教师应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让他们体会学习地理的趣味和实用。

感受团体合作的力量,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课堂为学生服务的目的.从而认识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和证明地球是“圆”的方法和现象,明确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三【设计理念】《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理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因此,在学习地球的形状时;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创建科学氛围,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成功地喜悦以及小组合作的乐趣,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同时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小组比赛活动个别抢答参与游戏等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趣教学法)、同时配以形象的图片和身边的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是我们的生活。

(举例教学法)、通过讲练结合教学法,归纳总结教学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

四【教学设想】为体现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指导思想,我把教材作了一些处理: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在“地球真的是平的吗”教学中,设计成学生通过实验以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规律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组织教学。

整个教学的基本流程为: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地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交流”古代人的地球观”——〉由科学家的大胆质疑引出“地球真的是平的吗?”——〉动手实验探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并举例一些生活现象证明地球是圆的——〉讨论现代人的地球观——〉总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1.1地球的宇宙环境(43张PPT)地理

1.1地球的宇宙环境(43张PPT)地理

祝融号是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高度有1米85 ,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 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 2020年7月23日12 时41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021年4月24日,2021中 国航天日开幕启动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中国首 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火神祝融登陆火星 的意思。祝融英文名称采用直接音译方式确定为 :“Zhu Rong”5月17日,祝融号火星车首次 通过环绕器传回遥测数据。 5月22日10时40分 ,“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 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6月11日,天问一号 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公布。 8月23日 ,祝融号火星车平安在火星度过100天,更是行 驶里程突破1000米的关键一天。
星星的分类——卫星
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 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也 是中国神话传说的扫帚星(星官名)。彗星分为 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质构成, 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物质升华,在冰核周围 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 彗星的质量、密度很小,当远离太阳时只是一个 由水、氨、甲烷等冻结的冰块和夹杂许多固体尘 埃粒子的“脏雪球”。当接近太阳时,彗星在太阳 辐射作用下分解成彗头和彗尾,状如扫帚。
国际太空探索 我国太空探索
太阳系的组成 八颗行星
目录
01 地 球 在 宇 宙 中 02 人 类 的 太 空 探 索 03 课 堂 小 结 04 课 堂 小 练
PART ONE 地球在宇宙中
星星的分类
01
02
我们看到的星星, 大多都是恒星,另外还 有行星、彗星、卫星、 星云等。
星星的分类——恒星
国际太空探索

1.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认识地球仪概述

1.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认识地球仪概述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 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
字来表示陆地、海洋、
山脉、河湖、国家和城
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形状及名称。
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
地轴
北极
纬线
经线
南极
小结
1.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认识了地球的形状;
2.知道了要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 地球大小; 3.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利用地7个
2.赤道周长约相当于多少个400米跑道?
100000个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实现,是人类 最终证实地球是个大圆球的里程碑。 当时西班牙国王送给航海家们一个最 好的礼物,就是一个人类共同拥有, 然而又不被人们真正认识的彩色地球 的模型——地球仪。上面刻着一行寓 意深刻的题字“你首先拥抱了我”。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
问: 同学们,你知道地球什么形状的吗?
一、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① 猜想 天圆地方
一、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② 逻辑推理
太阳
月亮
一、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③ 实践证明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环球航行验证 了地球是个球体。
一、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④ 亲眼目睹
小资料:麦哲伦环球航海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 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 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的壮举。
用了3年时间!地球有多大啊?
二、地球的大小
约5.1亿平方千米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大小。
问:地球大小知多少?
1.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地球的表面积相当于

《认识生命之源——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认识生命之源——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认识生命之源——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第一章:地球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大小、形状、位置等。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层、水圈、陆地和生物圈等。

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运动。

1.2 教学内容地球的大小和形状: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实际面貌。

地球的自然环境:介绍地球的大气层、水圈、陆地和生物圈等,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对生命的重要性。

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运动:通过图表和视频讲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模型、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采用小组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宇宙中的地位。

第二章:地球仪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地球仪查找地理位置和地理信息。

让学生了解地球仪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功能:介绍地球仪的各个部分,如赤道、经纬度、国家和地区等,让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地球仪的使用方法:教授如何使用地球仪查找地理位置和地理信息,包括如何读取经纬度、国家和地区等。

地球仪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的应用:介绍地球仪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如地理分布、地理规律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地球仪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采用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地球仪查找地理位置和地理信息。

第三章:地球的运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3.2 教学内容地球的自转:介绍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对昼夜交替的影响。

地球的公转:介绍地球公转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地球公转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1.1认识地球面貌

1.1认识地球面貌

就半球来说,每一条纬线长 长度 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 度都不等长;就全球来说, 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指示 方向
小结——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度数起止点 本初子午线(00 经线 )
度数划分 代号 半球划分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东经(E)、西经(W)
赤道( 00 纬线 )
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
(3)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
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和 160°E组成 的经线圈
(4)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北极圈和南极圈
北极


南极
(5)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认识经纬网
60°30° 0° 30° 60° 90° 120° 150° 60° 40°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南纬(S)、北纬(N)
西经200 W、东经1600 E的经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 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北两个半球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动一动手: 请同学们在地 球仪实体上找 出地轴、北极、 南极、赤道。
四、纬线和经线
1、纬线和经线
纬线
形状 长度 圆圈或点
长度不等,赤道最 长,往两极逐渐缩 短为一点
经线
半圆 相等 南北方向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纬线与纬度
2、纬度
北极 90°N 60°N
北 纬
30°N
0° 30°S 60°S 90°S 南极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驶向海港的船船身与桅杆。 ——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 —月球面上地球阴影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3、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
二、地球的大小
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哲伦航线图
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个正球 体吗? 体吗?
两极稍扁、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的不规则 球体。 球体。
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远去的 帆船的船 身比桅杆 先消失
月食过程
3.地球的大小 3.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平均半径: 6371km 6371k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 地球概述
学习目标: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大小 •地球圈层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古代人们对于地球形状的猜想 1.古代人们对于地球形状的猜想 天 —— —— —— —— “ 天 圆 地 方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北京天坛
天圆地方
上海博物馆
古印度人的地球观
古代印度 人则认为大 地是一个圆 盾,由三头 大象驮着, 大象驮着, 站在乌龟背 上,大龟跨 在眼镜蛇身 上。
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还有: 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还有:
• 古巴比伦人认为宇宙是一个闭合的箱 古巴比伦人认为宇宙是一个闭合的箱
子,大地是这个箱子的底板。 大地是这个箱子的底板。 • 古希伯莱人认为大地是一块平板。 古希伯莱人认为大地是一块平板 认为大地是一块平板。 • 古希腊人认为大地是由一条大洋河环 古希腊人认为大地是由一条大洋河环 绕的圆盾。 绕的圆盾。 • 古俄罗斯人认为大地是由三条鲸驮着 古俄罗斯人认为大地是由三条鲸驮着 的圆盾。 的圆盾。
最大周长: 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二、地球圈层
1.地球的内部构造 1.地球的内部构造
地壳 地幔 地核
2.地球的外部圈层 2.地球的外部圈层
你知道地球以外的世界吗? 你知道地球以外的世界吗?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