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散步第二课时导学案
1课.《散步》

1.《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学习重难点】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方法】启发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相结合【知识链接】1、莫怀戚,重庆人。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2、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
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课时】2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1、生字词语熬()过嫩()芽拆()散分()歧霎()时波光粼粼()各得()其所2、解释词语分歧:各得其所:拆散:霎时:3、抽学生复述课文内容二、小组合作学习与展示(根据下面的问题,请各组进行对学、群学、交流与展示)(※温馨提示:对学5分钟,群学8分钟,各组循环展示各3分钟。
)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大概内容,把握文章要点1.散步的时间?2.散步的地点?3.课文中共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4.故事中出现了怎样的分歧?5.分歧中人物各做了怎样的选择?6.简要概括本文的内容。
三、【当堂质疑】四、小结第二课时一、朗诵课文二、小组合作学习与展示(根据下面的问题,请各组进行对学、群学、交流与展示)(※温馨提示:对学5分钟,群学8分钟,各组循环展示各3分钟。
)1、母亲既然不愿意出来,“我”就不必多劝了。
你认为这样可以吗?为啥?2、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如果依从了儿子,那会怎么样?请分析。
3、“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4、母亲又是怎样选择的?她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5、这篇课文为啥大词小用、小题大做?6、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7、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呢?8、本文的语言很精美,请举例说明。
四年级上语文课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3、白鹅班级姓名
预习案
课题: 13、白鹅班级姓名
探究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 13、白鹅班级姓名
达标检测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二课时) 课题: 13、白鹅班级姓名
探究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4、白公鹅班级姓名
预习案
课题: 13、白鹅班级姓名
达标检测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4、白公鹅班级姓名
探究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 14、白公鹅班级姓名
达标检测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课时) 课题:16 母鸡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课时)
课题:16 母鸡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课时)
课题: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5、猫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5、猫班级姓名
探究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15、猫班级姓名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二课时)
课题:15、猫(第二课时)达标检测案班级姓名
观察图片配一段旁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学习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3、赏析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以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重难点进行突破,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培根 (英国哲学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散步》的作者)的温馨家庭去感受一下“母慈、儿孝”的氛围吧。
二、检查预习字词辨析信服:相信佩服。
嫩芽(nèn)分歧(qí)取决拆散(ch āi sàn)委屈水波粼粼(lín lín)一霎时(shà):顷刻间;很短的时间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用序号标注课文的自然段。
将你不认识的字注上记号。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朗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最好要求:声音洪亮、吐词清楚、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做到抑扬顿挫。
2、整体感知——快速抢答A.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B.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C.散步的季节是:。
初春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原文)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E.“我”是如何处理这个分歧的?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四、问题探究你认为:这是的一家人。
(温馨,和睦,和谐,尊老爱幼)五、语文活动假如你有一束鲜花,你将献给谁?请结合文中写人物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
七年级上《散步》导学案设计

导学案设计:七年级上《散步》
一、导学目标
1.了解《散步》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3.学习词汇和短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品味和审美能力。
二、导学过程
1.导入(200字)
在开展导学活动前,教师可以放映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
受大自然的美。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寄白菊与井カスリヲ》的理解。
2.呈现(300字)
放映《散步》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回答以下问题:
a.视频中展示了哪些美丽的风景?
b.视频中的小女孩感受到了什么?
c.视频中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美丽的画面?
3.讲解(300字)
4.合作创作(400字)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四季的风景主题,准备一段描述风景的短文。
鼓励学生使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帮助读者感受到美丽的自然景色。
5.整理归纳(200字)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小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通过集体评选出最佳的作品。
三、导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导学活动,学生将会更好地理解《散步》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通过观看影片和创作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并提高了对语言表达的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品味,使他们能够欣赏和赏析文学作品。
《散步》导学案

这篇课文内容很简单,又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完全可以一读就懂。主要问题就在于本文通过小事件来表现大主题,这个写法要让学生好好体会理解,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篇文章中所透美出来的美-----将美的主题融合在美的画面之中。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学习部分字词。
2、准确感知理解本文的内容。
3、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以小见大的方法。
4、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准确优美的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整齐匀称的句式等等),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欣赏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5、你认为文中最美的画面是什么?简单说说理由。
6、为什么作者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组织,记录学生回答问题
积极商议,准确回答,积极质疑,形成辩论。
4、学会提问,准确而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熟练朗读课文,在朗读基础上理解内容。
2、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准确理解文中人物的感情,学习写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理解主题,学习写人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法设计
熟读思索、商议讨论、尽情展示,质疑辩论。
问题形成
6分钟
各组研读课文,提出一个有质量的问题
组织,巡回检查,简评
洪亮朗读,积极商议,提出问题
本课时评价
2分钟
评价
评价
认真听讲,反思
教
学
反
思
教学过程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时间预计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待的学生行为
激情导课
1分钟
激发学生情趣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导学案

班级组名姓名评价学案编号上课时间1 《散步》第一课时导学案【名言积累】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学习目标】1.能记住5个字音和5个字形。
2.能结合语境会运用6个重点词语。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懂得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重点亦是难点)4.能初步辨析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重点)【知识链接】★写作背景:如作者自己所分析的:本文的写作契机是两个。
其一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确如文中所说:初春,南方的原野,哄了一阵才将母亲带上路……当时我儿子正上幼儿园,他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也是真的。
第二个契机则是较有理性色彩。
我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
柯尔特先生对“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
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
【自主学习】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亲,请结合课内注释或工具书哦。
知识权重:☆☆☆☆☆)信()服嫩()芽分歧()熬()背()着我背()上的一shà( )间chāi( )散各得qí( )所委qū( ) 水波lín lín( ) ( )2.和组员交流下这些词语的意思。
(亲,和组员交流时要辨清词义的多面性,一般来说,词义有本意,引申义(语境义),比喻义。
知识权重:☆☆☆☆☆)信服分歧各得其所粼粼委屈熬3.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组长组织并记录)【合作探究】4.快速自读课文,能用提取要点的方法概述课文内容。
(亲,概述时不能丢了下面的要素啊。
知识权重:☆☆☆☆☆)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概括本文内容: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文章浓浓的爱意。
(亲,读美文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一篇美文能激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情感火花。
美读要注意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重音,要认知文字、感受音韵、体味词语、领悟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要充满情致、声情并茂、拨动心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散步(第二课时)

散步莫怀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仔细阅读课文,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2、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珍爱亲情的情感。
重点:仔细阅读课文,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珍爱亲情的情感。
【预习导学】1、结合具体语境,请对下面加点词的含义做点分析。
1> 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2>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3>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2、本文语言平易朴实却生动活泼、内涵丰富。
尤其是两两对称的句子有很多,请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说说它美在何处?3、母亲“变了主意”,决定走小路,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母亲”为什么改变了主意?写出你认为正确的理由。
【合作探究】1、认为这一家人能够和睦相处的关键人物是谁?“我”是家庭中的关键人物,以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最终决定委屈儿子、尊重母亲,体现了”我“的孝敬。
2、一次散步,让我们懂得了很多,想到了很多,这是因为每个人物身上都闪耀着亲情与道德的光辉。
请分析文中各个人物性格是怎样的?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建议:以”我最喜欢文中的--------------,因为他/她-----------------,从文中--------------------语句可以看出。
“的格式来回答。
【练习巩固】1,、朗读全文,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来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换一个角度拟一个标题,说说你的理由。
从文章主旨的角度可以拟题为《亲情》、《相亲相爱》。
2、课文描写了发生在一家三代人之间的感人故事,学了这篇文章,你从思想上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生活实际发表你的看法。
提示:可以谈你在尊老爱幼方面做得好的地方,也可以谈你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以及今后该怎么做。
答案:略。
参考答案【预习导学】1、结合具体语境,请对下面加点词的含义做点分析。
散步导学案师用

使用班级使用时间教师评价课堂点滴《散步》导学案温馨寄语:高效学习,快乐成长!【学习目标】1、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5、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①重点:把握人物形象,赏析课文的精妙之处。
①难点:如何理解文章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
学法指导: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评、品人物及课文的精妙之处。
2、批注式阅读是指我们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一、【自主预习】1、初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分歧()一shà()间chāi()散各得qí()所委qū()水波lín lín()() 你就背()着我我背()上的嫩()芽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找出本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我的疑问:【预习交流】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记下组员解决不了的问题。
(大约5分钟)1、自由朗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生朗读提出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正确”是指朗读要使用普通话,不读错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读颠倒,不吃字,读得字字响亮。
“流利”是指朗读在做到正确之后,要速度适中,口齿清晰,从容不迫地读。
不能一字一拍地读,也不能一口气连读下去。
“有感情”是正确理解课文的结果,对课文字、词、句的内容理解了,读的时候才能做到真挚自然,不矫揉造作。
2、听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听读指导:注意感情基调、语速节奏;听懂课文内容。
【合作探究】1.理一理说一说弄清课文的内容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同学按下列要求复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
教你洗脸,教你梳头发...
教你擦鼻涕、擦屁股....
教你做人的道理....
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
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因为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
3.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树上的嫩芽也蜜了。( )
(2)我想折散一家人,终不愿意。( )
(3)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பைடு நூலகம் )
(4)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
二、选做题(三选一)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你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儿时代的儿歌时,请你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希望,你有空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
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颤抖。请不要催促我,我也不想这样... ...
序号:2
杨井中学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人:胡瑞审核人(签名):课型:新授时间:2013-8-24
集体备课
反思栏
一、课题:第1课散步(第二课时)
二、学习目标
1.从词语、句子两方面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文章巧妙的构思和“以小见大”的写法。
2.把握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主旨,继承和发扬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知识链接】
【学后反思】从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
【作业布置】
一、必做题
1.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熬()歧()霎()粼()
2.根据所列出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相信并佩服。——()
(2)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排。——()
(3)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4)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①霎(shà)时②chāi(拆)散③委qū(屈)
④水波lín lín(粼) (粼)⑤各得qí(其)所
2.课内阅读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孩子,希望你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因为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所以,当他们有天老去时,当他们器官已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料,并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他们,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了。每个人都会老,父母比我们先老,我们要用角色互换的心情去照料他们,才会有耐心、才不会有怨言。当父母不能料理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能会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到,请不要嫌他脏或嫌他,请不要对他们呼喝,为人子女的要帮他清理,并请维持他们的『自尊心』。当他们不再爱洗澡时,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可能洗不乾净。当我们在享受食物的时候,请替他们准备一份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为他们不爱吃可能是牙齿咬不动了。从我们出生开始,喂奶换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料、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给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关心和行动永远都不停。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动不了,角色互换不也是应该的吗?为人子女者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要及时。如果有一天,你像他们一样老时,你希望怎么过?现在的你,是在当单身寄生虫、还是已婚双料或多料寄生虫?你有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请关心和留意他们正在逐渐老化的过程,也别忘了花多点时间陪陪爸妈..多关心他们!
(1)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 )
A.想要欣赏小路美丽的风景 B.因为儿子愿意背着她
C.拗不过孙儿的强烈要求 D.对孙儿的呵护和关爱
(2)“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给你一种什么样的印象?你觉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2)为什么“我”的母亲和儿子都不算重,“我”和妻子却都走得那么慢,那么仔细呢?
三、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本文选取了祖孙三代这样一件平凡的小事,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重大的主题,这是采用了的写法。
2.文中通过对母亲进行和等细节描写,表现出对孙子的喜欢与爱护,对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恰当的描写很重要。
【导学释疑】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吧!
1.文章题目“散步”是从主要事件的角度来确定的,你觉得这个题目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理由。
(1)这段话共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2)学习这种手法,用几句话描写深秋的校园风景。
2.说说你对文章中“整个世界”的理解。
3.为什么“我”的母亲和儿子都不算重,“我”和妻子却都走得那么慢,那么仔细呢?
【课外阅读】
某天,当他们老去时·······
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管你有没有和他们同住;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干净;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像没洗干净;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子不再雪亮;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橱柜经常沾满灰尘;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瓦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就像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著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如果有一天,他们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时~
2.文中共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仔细品读,说说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二、小组合作,人多力量大哦!
1.“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2.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培根
※人生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比尔·盖茨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译文: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也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论语》
【巩固提升】
假如您有一束美丽的花,请你把它送给文中的某个人物,并请说说理由。可以从文中找答案。
【拓展延伸】
请同学根据学习体会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家”为主题进行仿写: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老人孩子都怡然自乐;
家,是一副沉重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家,是
家,是
【检测反馈】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