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导学案精
一双手导学案

用时
二、展示交流
1、初读文章,你了解到这是一双怎样的手?
2、再读文章,寻找并勾画出文中具体写这双手的句子。
3、找出写这双手的句子后,认真读一读,再从两方面思考并旁注:
(1)作者写了手的哪些方面?
(2)写出了手的哪些特点?
4、在对这双手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同学们请试着从以下方面给这双手建一个档案。
四、思考:这篇文章就是以一双手来表现一个人,这种写作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请你想想以前所学的文章中有没有这种通过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来表现人物的例子。
适时完成板书
课堂小结
(重点知识扩展,
达标检测)
比一比,谁的水平高
教师活动
用时
五、你一定可以
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某一部分,多角度、细致地描写以突出人物的特点或品质。(150字左右)
《一双手》导学案
年级_九年级编写_讨论___语文备课组_
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文章,能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
2、学习抓住特征,多角度地准确细致描写一双手,来表现主人公崇高精神的写法。
3、学习并发扬劳动光荣、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体会林业工人张迎善崇高的精神。
2、学习这篇文章,能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体会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品质。
知识准备
(预习检测)
试一试你的身手,你能行
教师活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时
读准字音
惺忪 镐老茧
垧裹逞
铁铸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一组“手”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手的多种多样。
2、设疑激趣,导入本课
《一双手》导学案

岗子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制:班级:姓名课25.《一双手》课时一课时题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学习抓住最具特征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 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学园 ] 有意识地细致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
习◆过程与方法目1、运用本单元“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自主阅读。
标及2、教给学生“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阅读方法,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1、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为人类创造绿色的点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2、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的哲理。
教学重点::1、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
2、运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特征,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一双手,表现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境界导学过程归纳导入预本单元介绍了动手读书的方法,今天就请大家拿好手中的笔,看好自己的书,勤动大脑,认真体会揣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
习展示读书要求:读书四到导眼到:自己看书。
一览全文。
口到:出声读书,熟读成诵。
航手到:圈点勾画,摘记评点。
心到:揣摩领会,认真思考。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尽量放开声音)①标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包括不确定的)②标好小节号。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你读后的感受。
3、了解本文结构。
A 、( 1)明写“许多手,”暗写“一双手。
”手法:烘托B 、(2— 19)具体描写“一双手。
”手法:a、抓住人物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
b、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
C、(20)对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赞颂。
手法:想象二、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探1、齐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手的语句。
究2、试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这双手。
天总老松树:简直是半截老展松木;示下手背:皮肤呈木色,纹络又粗又细,一道道黑土色;第分手心:掌面鼓皮样硬,一只手就向一根老甘蔗;一手指: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奇大:手大无比,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手3、分析这些语句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
四年级下语文导学案-一双手-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课题:一双手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能把课文中的新字、词找出来,并摘录下来。
1、我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惺忪、惊讶、火燎燎、铸造、介绍、创建”等在课文中的意思。
2、我通过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目标1、3难点:目标2【自主学习】: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把课文读一读,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我发现这些字易写错:2、我能把生字正确、工整地抄写一遍,并组成词语3、我能利用工具书给不认识的生字注音。
4、我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惺忪惊讶火燎燎铸造介绍创建还有那些不理解的词:5、我再把课文读一遍,画出本课的新字、词,和自己喜欢的词句,并摘录下来。
【合作交流】1、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内自由读课文,重点段落可以互读,也可以轮流读,将课文读通顺。
【达标检测】1、我能根据拼音写生字并给带点的字注音。
铁镐.()瞬.间()得逞.()火燎燎.()铁铸.()一垧.() xīngsōng() cuō()手)纹luò2、形近字区别组词。
呈()栽()逞()裁()个案补充/反思纠错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课题:一双手总课时:两课时分课时:第二课时课型:展示提升课学习目标:1、我能找出描写张迎善手的外形的词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我能在文中有数字的段落句子处做标记,并摘录下来,认真品读。
3、我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感受主人公的高尚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
重点:目标 1、2难点:目标3时间预设:【知识链接】镐:用来刨土的工具。
垧:土地面积单位。
东北地方一垧合15亩。
【自主学习】1、通过上节读课文我知道了张迎善的手的形状。
(用文中词语来形容)2、我知道这是一双的手。
从那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我把课文又读了一遍,在有数字的地方作了批注。
4、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这双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
5、通过读第19、20自然段,我了解到张迎善的这双手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一双手》导学案

25、《一双手》导学案初三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宋育浦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能通畅朗读课文,圈点批注并概括人物手的特征。
2.学习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本文描写的是一双“简直是半截老松木”的手,实际塑造的是一个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朴实而感人的形象。
学习难点:文中的思想感情有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的热爱之情,有工会负责同志介绍林业工人时的赞美和自豪之情,有作者对林业工人的热爱、敬仰和赞颂的感情,学习本文时要仔细体会。
学习课时数:一课时课前准备:一、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时注意以下要求:1、继续学习书中圈点的方法。
2、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圈点。
二、根据阅读情况完成下面内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惺忪..镐.老茧.垧.裹.2、题目所指的是谁的手?3、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学习过程:一.导入从理解题目入手。
二、预习检查1、检查课前准备二。
用“铁铸”衬托“肉长的”,说明血肉胜过钢铁,充分地突出了张迎善同志手的坚硬和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亏得”一词,含有庆幸、赞叹之情,表现作者由衷的赞美。
④四、比一比:学生画手,标上尺寸和张迎善比手。
五、悟一悟从“美、丑”的角度评价一下张迎善的手的外形。
1、造成张迎善手的“奇丑”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记者姜孟之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从文中找出来,并标划出来。
2、相对于张迎善的手的丑的外形,而了解了造成他手丑的原因之后,你还认为他的手丑吗?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六、最近几年,中央电视台都举办“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假如张迎善当选,请你借鉴下面一段文字,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颁奖词照亮苗乡的月亮:李春燕。
新四语《一双手》案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四年级
组名:
姓名:
执教:周宝田
课题:一双手
总课时:两课时
分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问题解决课
【学习目标】
1、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读书动笔的方法,自主阅读感悟通过一双手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及抒发的感情。
2、掌握并运用抓住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通过学习,我会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手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2、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二、妙笔生花
通过学习写一篇小作文。假如我没有了手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一双手》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一双手》导学案
名言积累: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劳动的双手,能把石头变金子,不劳动的手,将把金子变石头。
四(1)班
组名;
姓名:
执教:周宝田
课题:一双手
总课时:两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展示课
【学习目标】
1、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读书动笔的方法,自主阅读感悟通过一双手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及抒发的感情。
《一双手》导学案

《一双手》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生字词2.学习抓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3.体验林业工人的感情【学习重点】1.学习抓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2.体验林业工人的感情【导学内容】一、基础闯关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瞬时..shùn 惊奇yà得逞.chěng出现..chéng 挫.cuō火燎燎..liáoliáo2.说明惺忪:形容因刚醒而眼睛模糊不清得逞:实现意愿;达到目的(多指坏事)迹地林:森林采伐之后重新种树形成的林地叫迹地林。
次生林:原有森林经采伐或破坏后又自然复原起来的森林叫次生林。
层积:木材堆积垛长、宽、高相乘的体积。
3.课文给我们描写了一双手二整体感知完成手的档案。
“手”的档案:手的主人身份手感:手的肤色:纹络:掌面:手指:手指细节:手的大小:手的别号:手的价值:三、合作学习在文中划出你认为写得令你感动的句子,试用批注的方法分析他好在哪里?提示:能够从修辞手法、感情色彩等方面入手。
示例:“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批注):用“铁铸”衬托“肉长的”,说明血肉胜过钢铁,充分地突出了张迎善同志手的坚硬和他坚强不拔的精神,“亏得”一词,含有庆幸、赞扬之情,表现作者由衷的颂扬。
四、问题探究(探究写法)1.课文什么缘故要以《一双手》为题目?2.课文除了写了张迎善的手,还写到其他的手,有什么作用?3.试总结文章刻画这双手的语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具体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表达方式:说明方法:五、小小评论家张迎善的手是“丑”的,而正是这双“丑陋”的手诠释了他的不畏艰辛、困难创业、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精神------美的获得常常是以丑为代价。
在你的心目中,是否也有这种辩证的美,结合实际与大伙儿谈一谈。
【温馨链接】1.晏子使楚的故事。
2.丑小鸭如何做天鹅安徒生的童话里,丑小鸭因为长得难看一开始就处处被人嫌弃,最后连孵出它的母鸭也不喜爱它,它四处流浪,却处处受到欺负,只能独自跑到森林里去,忍耐着严冬和饥饿,春天来了,它发觉变成了一只漂亮的天鹅。
小学四年级语文 《一双手》导学案(1)

三、交流合作:
1、我要练习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并试着回答。
2、我要把课文略读一遍,找出描源自张迎善手的自然段,边默读边思考:这是一双怎样的手?还要把重点词句画出来。
四、展示激励:
1、我知道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2、我要有感情地来读读课文,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独立完成
一圈(quān juàn)丈量土地(liánɡliànɡ)
2、我要比一比,再组词。
栽()拣()磨()
载()练()摩()
3、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改为“被”字句)
。
(2)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改为反问句)
。
独立完成
练习上下文提出问题
说出自己的看法
相信自己
小学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4 单元导学案
课题
一双手
课型
预习展示
课时
26
学习
目标
1、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并认真做摘录笔记。
2、我要继续练习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
3、通过学习,我会说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手的特点。
重难点
练习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提问,感受张迎善手的特点。
理清文章层次。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知识链接
二、自主学习:
1、我来把课文读两遍,边读边画出生字和易读错的词语。
2、我要将画出的字词读几遍并组词,还要认真地将易读错的字写下来。
3、我的摘录笔记:
4、我要从文中画出“惺忪、惊讶、铁铸、介绍、创建”这几个词,并能说出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5、我会给课文划分自然段,并归纳层次。
部编课文《一双手》导学案

部编课文《一双手》导学案班级学号姓名得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xīng sōnɡ( ) shǜn( )间得chěnɡ( ) 老jiǎn()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2分)(1)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2)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3)树木睁开了xīng sōnɡ的睡眼。
()(4)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2分)(1)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
()(2)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
()(3)(他的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4)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4.填空。
(掌握对“一双手”的具体描写方法)(2分)(1)“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一个“裹”字突出了张迎善手的()(2)“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突出手指的()(3)“长24 cm,宽10 cm,厚2.5 cm”,突出手的()(4)“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
他的手仍呈木色”,这一对比突出手的()5.句子仿写:一双手就能演绎出一个撼动人心的故事,一双手就能擎起一座爱的山峰,。
(2分)6.选取某个人最具特征的部位(如手、头发、眼睛、腰等)进行描写(90字左右)(5分)。
参考答案:1.惺忪瞬逞茧2.(1)比喻(2)比喻(3)拟人(4)对比、排比3.(1)记叙(2)描写(3)说明(4)议论4.(1)奇大无比(2)手指特别粗大肥圆,老茧特多(3)奇大无比(4)坚硬耐搓5.一双手就能释放出绵绵不断的亲情。
6.略7.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双手》导学案
一、亮标导学:
1、学习目标:
(1)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逐步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2)学习抓住特征准确细致描写一双手,来刻画主人公形象,感受人物品质。
2、背景资料:防护林(Shelter forest)是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分指林木的内部结构特征)。
是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
它是中国林种分类中的一个主要林种。
3、课前自学,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你觉得这篇文章还有有哪些重要的字词需要积累,在文中圈点出,并整理在下面)。
惺忪
..()老茧.()铁铸.()
垧.()裹.()逞.()镐.()
(2)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
二、解疑助学:
1、小组合作,给张迎善同志的“手”建立一个档案?
主人:身份:
手感:手指:
纹路:手的肤色:
掌面:手的大小:
手指细节:手的别号:
手的价值:
2、写法探究:围绕“本文所写的手有什么特点?怎样写的?”两个问题认真读书、圈点批注。
3、精神赞歌
中央电视台近年来都在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文中信息,(如有关“对人物由衷地评价、情感的流露、贡献的叙述”的语句),模仿示例为张迎善拟一段颁奖词。
示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节选)
1、照亮苗乡的月亮:李春燕
颁奖词: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
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
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2、地球之巅的勇者:青藏铁路建设者
颁奖词: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时,高原上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
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
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上最伟大的铁路!
三、精练促学:
材料一: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一面》
材料二: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材料三: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
请同学们仿照本文及上面三段材料的写法,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要求: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某一部分,细致准确地描写人物形象。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