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二

合集下载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的教案(xiexiebang推荐)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的教案(xiexiebang推荐)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的教案(xiexiebang推荐)第一篇: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的教案(xiexiebang推荐)(课前谈话。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段京剧。

(出示梅兰芳京剧片段)2、知道唱京剧的人是谁吗?【你瞧,梅兰芳是男的,他在京剧里特别擅长扮演女性,我们把京剧里的女性角色叫做“旦角”,但是在古代,男尊女卑,女的唱戏的很少,所以女性角色多由男扮女装,这叫“男旦”。

梅兰芳就是一位很著名的男旦表演艺术家,他是梅派唱腔的创始人,也是京剧四大名旦之首。

】一、复习1、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梅兰芳先生。

齐读课题《梅兰芳学艺》2、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词语指名读齐读3、谁能用上这里的几个词语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梅兰芳小时侯,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

4、是呀,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刚开始学的时候,他还遇到一些困难呢。

二、精读领悟:(一)精读第一节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轻轻读一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读齐读交流出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没有神儿2、什么叫“眼睛没有神儿”呢?(眼睛不灵活、没有精神、没有神采)【2、3个】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总是下垂,眼珠转动不大灵活,有时还会迎风流泪,这是唱京剧的大忌啊。

所以师傅说他的——(引读: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唱戏的料子4、谁来读好它?评:这个困难可真大呀!这可是个大困难。

师父摇了摇头。

5、我们把第一小节连起来读一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此时此刻: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2、是呀,“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谁来读好这句话?(评: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梅兰芳学好京戏的决心读出来了。

真棒!还有哪位小朋友也想来读的?是呀!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的缺点,好好学唱戏。

我们一起来试试)3、光有决心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和行动!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并用横线划出来。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领会梅兰芳好学苦练战胜自我的精神。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学苦练能填补天生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练好基本功。

教课准备:课件教课流程:一、复习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下边考考大家谁读得最准,谁的小耳朵最尖。

出示词语。

(1)指名读。

每人读一行,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

(2)齐读。

二、导入1.小朋友词语读得真好,谁能用上方才的几个词来介绍一下梅兰芳?下边老师就让大家看看京剧大师梅兰芳在舞台上表演的京剧。

(课件播放梅兰芳《贵妃醉酒》片段,并播放梅兰芳的精巧剧照)2.(师述)听,梅兰芳的唱腔多么委婉圆润;看,他的剧照,扮相多么俊俏艳丽。

梅兰芳 8 岁学艺, 11 岁登台 ,在舞台上表演了五十多年,塑造了无数优美的艺术形象,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欢。

但是,你们知道吗,梅兰芳这位世界有名的京剧大师在小时候去拜师学艺时,可碰到许多困难呢!自由轻声读一读第一小节,想一想梅兰芳小时候去学艺碰到了什么困难?三、品读课文(一)学第一自然段1.指名第一小。

2.xx 碰到了什么的困呢?(出示:傅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的料子。

) 3、什么是“没有神儿”?(出示梅芳小候的照片)你看,梅芳小候眼睛有点近,眼皮有点下垂,眼珠不大灵巧,因此傅他不是唱的料子。

4、“料子”在词典里有两种意思,一比一比,“料子”的意思。

件衣服的料子很好,因此价钱不廉价。

(指衣料等资料。

)傅他不是唱的料子。

(合适做某事的人材。

)5、傅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的料子。

你能用“因⋯⋯因此⋯⋯”来一?句式:因 ,因此 _________。

(二)学第二自然段1.述:梅芳的傅是个唱京的专家,他告梅芳要当好京演,不但嗓子要好,身体要棒,眼睛要有神,因演在舞台上要靠眼神来表达心里的感情。

但是小梅芳缺乏一天。

梅芳有没有放弃学?2.自由声一第二小,引出句子:梅芳学的信心没有。

3、指朗:你出了梅芳信心的定,你的信心很大,不言放弃。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梅兰芳学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者/沙彩虹葛玲玲[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选读课文。

[设计思路]凭借教材,透过文字,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明白其中的理,是阅读的基本规律;评词析句,感悟诵读,以文本之情激发学生之情,是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

本节课围绕该校省规划办课题《小学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进行设计,力争体现目标简明、手段简化、设计简单、教学高效的特点。

该校低学段阅读教学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诵读默写,复习巩固——理解语句,读懂课文——重点句段,诵读习得——综合运用,强化提升。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用“经过……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要,勤奋学习。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关键词句感受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教学过程]一、诵读默写,复习巩固——感知“勤奋”师:上节课我们初学了《梅兰芳学艺》一课,认识了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拜访”大师,了解他是如何学艺的。

1.齐读课题。

2.听写词语(课后第三题)。

学艺动摇或者注视渐渐灵活苦练终于[评析:本环节所听写的词语,均为课后练习中第三题“读读,抄抄,再听写”中的内容。

沙老师在教学中有效地落实了词语读写这一基本任务,目标意识之朴素可见一斑。

]二、评词析句,诵读感悟——领悟“勤奋”(链接课文第3自然段)师(过渡):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闻名世界的京剧大师。

那他小时候是什么样子呢?(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看听读后能了解些什么。

)。

2.理解“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的含义。

3.学生表演眼睛没有神儿的样子。

(板书:没有神儿)4.句式训练。

(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是因为()。

(2)因为梅兰芳的眼睛(),所以师傅说()。

5.梅兰芳八岁时拜师学艺,可师傅却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会怎么想呢?(1)学生当“师傅”,评价“小梅兰芳”。

《梅兰芳学艺》之二教案

《梅兰芳学艺》之二教案

《梅兰芳学艺》之二教材分析: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学情分析:课文篇幅比较短,但句句是精华,其中蕴涵了“勤学能补拙,苦练可通神”的道理。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梅兰芳是谁?”“他学什么本领?”“怎样学艺的?”。

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示、教育。

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梅兰芳的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主识字,指导书写生字。

一、揭示课题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

2、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

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男女生分节朗读。

C齐读课文。

3、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梅兰芳学艺》教案15篇

《梅兰芳学艺》教案15篇

《梅兰芳学艺》教案《梅兰芳学艺》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梅兰芳学艺》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梅兰芳学艺》教案1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色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正确、美观地书写“兰、芳、艺、灵”。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

三、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上课前,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

看谁看得最认真!(老师放录像《贵妃醉酒》)2、小朋友们看得真认真,知道唱的是什么戏吗?(板书:京剧)师:京剧是我国各种戏剧剧种之最,被称为国粹。

知道刚才欣赏的京剧片断是谁唱的吗?师:对,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唱的《贵妃醉酒》。

跟老师一起写梅先生的名字。

(板书:梅兰芳生字注音)知道京剧没有不知道梅兰芳的,梅兰芳唱的京剧可多啦!网上有专门介绍,有兴趣的可上网浏览。

(出示梅兰芳照片:左边是剧照,右边是真人照片)左边是梅先生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右边是他的照片,书上99页插图是他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

3、课文讲梅兰芳的什么事呢?跟老师一起写。

(板书:学艺)(1)指名读课题,注意“兰”是边音。

(2)齐读课题,解题:“学艺”本文指的是什么?(学唱京戏)4、引导质疑:梅兰芳是怎么学艺的?他学成了吗?梅兰芳在学艺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还记得自读课文的要求吗?(1)出示自学要求:(2)标出自然段。

(3)借助书后拼音读准字音。

(4)难读的句子反复读。

(5)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2、学生自由朗读。

(1)检查自学效果:①出示生字词。

师:谁愿意大声地读给大家听?②指名读词语③师:老师听出来了,你后鼻音(前鼻音、翘舌音、轻声、边音)读得很准,领大家读一读。

《梅兰芳学艺》教案(自用)

《梅兰芳学艺》教案(自用)

《梅兰芳学艺》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梅兰芳先生的艺术生涯和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3. 通过学习梅兰芳的艺术精神,启发学生追求卓越,勇于挑战自我。

二、教学内容1. 梅兰芳的生平介绍。

2. 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3.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贡献。

4. 梅兰芳的艺术精神。

三、教学重点1. 梅兰芳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

2. 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3. 梅兰芳的艺术精神对当代的启示。

四、教学难点1. 京剧艺术的复杂性和深度。

2. 梅兰芳的艺术精神在当代的实践。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梅兰芳的生平、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贡献、梅兰芳的艺术精神。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梅兰芳的艺术实践,引导学生理解梅兰芳的艺术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梅兰芳的艺术精神对当代的启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梅兰芳学艺》相关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教学辅助材料:梅兰芳的照片、京剧表演视频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视频,引起学生对梅兰芳和京剧艺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梅兰芳的生平、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贡献、梅兰芳的艺术精神。

3. 案例分析:分析梅兰芳的艺术实践,引导学生理解梅兰芳的艺术精神。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梅兰芳的艺术精神对当代的启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八、作业布置1. 观看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视频,了解其表演特点。

2. 写一篇关于梅兰芳艺术精神的短文,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理解程度等,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梅兰芳学艺》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梅兰芳的艺术创新。

2. 梅兰芳对后世的影响。

《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精选13篇)

《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精选13篇)

《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精选13篇)《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27《梅兰芳学艺》详细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梅兰芳练眼神的刻苦、辛苦。

3.指导朗读重点句子,从而学习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两个词语:“紧盯”和“注视”。

懂得“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与“会说话了”的关系。

体会“勤学苦练”和“世界闻名”的联系。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梅兰芳学艺。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内容呢?3.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1.梅兰芳学艺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学的?结果怎么样呢?这些问题都藏在课文中,请大家带着思考,自由朗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解决这几个问题?2.学生自学。

三、互相学习。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遇到了什么困难?2.指导朗读“神儿”。

3.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板书:“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4.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时,我们有时候可以通过换一个语词或者换一种说法来理解。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再试着换一种说法。

5.指导理解“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齐读。

6.现在谁能不看书说说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梅兰芳听了会怎么想呢?金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读了课文第2自然段,后再猜猜梅兰芳是怎么想的。

2.我为什么要请他读了课文再说呢?指导朗读第1句话。

小结:说得真好,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像梅兰芳一样,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不能放弃。

3.那么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指名答。

4.投影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再读一读这句句子,你认为他学得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指导理解“常常”“紧盯”“注视”。

你能用你的眼睛来告诉我吗?既然是练眼神,老师还有个要求,眼睛要睁得大大的,一眨也不能眨,不能把鸽子跟丢了。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2)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2)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

2、学习本课3个生字: “注活视”,指导书写。

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好3个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梅兰芳学艺》。

大家都知道梅兰芳是四大名旦之一,京剧唱得可好了,你们想听一听梅兰芳唱戏吗?(课件:听戏)2他的唱腔婉转圆润;他的扮相俊美秀丽。

(课件:剧照)师述:这是他在《白蛇传》、《洛神》、《太真外传》、《天女散花》等剧中的扮相。

3.梅兰芳不但技艺高超,而且品德高尚,像这样的人我们就称他为“大师”。

梅兰芳就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京剧大师4.梅兰芳不但全国有名,而且全世界都很有名气,用书上的话说就是什么样(“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谁能读好这两个词?(课件出示词语:世界闻名)过渡:梅兰芳的京剧唱得这么好,是天生的吗?(不是)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想想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是怎么说的?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

(2)、自由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3)、小朋友说得很对,是呀!梅兰芳的师傅是个唱京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要好,身体要棒,眼睛还要有神,因为舞台上的演员要靠眼神来表达内心的感情,“眼睛有神儿”就是眼睛会说话,能表达内心的情感。

你的眼睛有神儿吗?谁的眼睛会说话,用你的眼睛表现一下你快乐的心情?再表演一下惊讶的神情。

(出示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可你们看,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见风流泪,眼皮还有点下垂,眼珠转动不大灵活,师傅认为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说他:“言不出众,貌不惊人。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这里的“料子”是说他不具备唱戏的条件、天赋,并不是说他不适合做衣服。

(4)、想一想,梅兰芳听到师傅说这样的话心情会怎样啊?再读读这句话。

表扬语句、表情好的同学。

(5)、同学们,在你们刚才的朗读中我听到了你们都为梅兰芳难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8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学习词语:学艺
1、自由练读课文。

2、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认读词语。

(3)抽读生字卡片。

4、试读课文。

5、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7、教师范读。

8、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理解:世界闻名、大师
(4)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看板书逐段背诵。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教学“或”
出示“或”,认读。

教学“戈”,戈字旁。

指导书写、学生描红。

2、出示“兰、者、注”
要求学生用熟字记忆生字。

3、出示:底、脸、神
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描红。

4、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

练、注、神:左窄右宽。

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5、学生进行描红。

用站内搜索引擎搜索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可以查找本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本文转载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