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湘夫人同步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湘夫人祖国的历史悠久绵远,就像黄河长江,历经万年风雨,千回百折,却永远滔滔滚滚,一往无前;在那亘古绵延的年代里,亿万次锤炼的民族精神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威风凛凛,气冲霄汉。

当孔夫子面对流水感叹生命的消逝,屈原忧国忧民抚剑悲吟,司马迁忍辱负重奋笔疾书,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就已经被注入了永恒的力量——信仰,责任,关怀,无私。

当李白吟游山水,纵情高歌,杜甫执笔沉思,仰天悲唱,他们给中华民族的子孙留下的,不仅是光焰万丈的诗篇,而且是传承千载的精神——激情,想象,热爱,博大。

当李清照悲切吟哦,岳飞怒发冲冠,他们让我们记住的,不是仇恨,不是抱怨,不是叹息,不是畏缩,而是坚韧无畏,勇往直前的宝贵品格。

【课内挖掘】1.屈原出身贵族,“博闻强记,明与治乱,娴于辞令”是他的天赋;遭小人妒忌,自令放为,是他不幸的写照;而他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直到生命的尽头,他仍然保持自己的品性,升华自己的人格。

分析:这则素材经典且运用广泛,本着一材多用的原则,应用时应变换陈述角度,突出特色,自然融入话题中。

[适用话题]用于“忠贞”“爱国”“气节”“挫折”“选择”“坚强”“意志”“自尊”“信念”“坚持”“命运”“责任”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

2.对屈原人生意义的挖掘:(1)“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不愿自我沦落,乃是一种高尚的坚持,孤独的光荣;(2)“举世皆浊而我独清”,自以为是,脱离人群,当然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3)坚守原则,不阿权贵,节操高尚;(4)不懂变通,缺乏灵活的处世策略,所以容易被排挤;(5)被放逐而著《离骚》,说明人类处于困境中往往转向精神价值的追求;(6)独善其身,在黑暗社会保持高洁的精神;(7)怀才不遇,是人才的悲剧,也是政治的悲剧;(8)楚王原本信任他,主要在于屈原不善于把握机会;(9)忠君忧国,热爱国家的典范;(10)缺乏远见和斗争策略,致使楚王由亲近到疏远;(11)执着追求人生价值,离开政治,又做诗人;(12)投汨罗江而死,是用死亡证明生命不可妥协的价值;………【课外应用】示例一:心灵的选择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成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河滚滚的波涛。

《湘夫人 》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湘夫人 》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渚(zhǔ)袅袅(niǎo)眇眇(miǎo)B.沅水(ruán) 薜荔(bì lì) 澧水(lǐ)C.潺湲(chán yuán) 云汀(tīnɡ) 九嶷山(yí)D.水裔(yì) 屋椽(chuán) 馨香(xīn)解析:B.沅yuán。

答案:B2.下列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白荒忽芳椒庑门B.江皋嘉期缤纷逍遥C.容与遗赠衣袂辛夷D.哀宛迂缓偕逝润饰解析: A.—;B.嘉—佳;D.宛—婉。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

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创新。

B.中华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如果我们不记下同代人的雪泥鸿爪,后人就难免要雾里看花了。

C.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是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了。

D.没想到我忙了很长时间,到头来只是海底捞针一场空,这种傻事我以后再也不干了。

解析:A.“空前绝后”是前后都没有,不合语境。

C.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的反映。

与文意不符。

D.海底捞针:形容事情非常困难。

应为“海底捞月”。

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

B.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作出了贡献。

C.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

D.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高考语文高中 大题精做:02 湘夫人(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考语文高中 大题精做:02 湘夫人(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湘夫人一、【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答案】BE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案】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再表述其作用、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

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

二、【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1单元 《湘夫人》 同步练习2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第1单元 《湘夫人》 同步练习2

《湘夫人》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北渚(zhǔ)袅袅(niǎo)眇眇(miǎo)白(fán)B.沅水(ruán)薜荔(bì lì)澧水(lǐ)遗余褋兮(dié)C.潺湲(chán yuán)云汀(tīnɡ)九嶷山(yí)芷葺兮(qì)D.水裔(yì)屋椽(chuán)馨香(xīn)西澨(shì)解析:B项,“沅”应读yuán。

答案:B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目眇眇兮愁予愁:使……发愁袅袅兮秋风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B.与佳期兮夕张张:张设罗帐观流水兮潺湲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C.擗蕙櫋兮既张擗:剖开缭之兮杜衡缭:缠绕D.捐余袂兮江中捐:捐献搴汀洲兮杜若汀:水中平地解析:D项,“捐”,丢弃。

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言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目眇眇兮愁予(名词作动词,举目)与佳期兮夕张(名词作动词,约会)B.洞庭波兮木叶下(名词作动词,水波泛动)荪壁兮紫坛(名词作动词,用荪草装饰;用紫贝筑)C.桂栋兮兰橑(名词作动词,用桂树做;用兰草做)辛夷楣兮药房(名词作动词,用辛夷做;用白芷装饰)D.罔薜荔兮为帷(名词作动词,编织)狼吞虎咽(名词作动词,像狼一样;像虎一样)解析:D项,“狼”“虎”的用法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D4.名句默写。

(1)袅袅兮秋风,。

登白兮骋望,。

(2),观流水兮潺湲。

,夕济兮西澨。

(3)筑室兮水中,。

白玉兮为镇,。

(4),建芳馨兮庑门。

,聊逍遥兮容与。

答案:(1)洞庭波兮木叶下与佳期兮夕张(2)荒忽兮远望朝驰余马兮江皋(3)葺之兮荷盖疏石兰兮为芳(4)合百草兮实庭时不可兮骤得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5~7题。

涉江屈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高考特训】第02课 湘夫人-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

【高考特训】第02课 湘夫人-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第2课湘夫人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眇.眇(miǎo)水裔.(yì)偕.逝(xié)北渚.(zhǔ)B.葺.之(qì)紫坛.(tán)踯.躅(zhí)踟.蹰(chí)C.潺.湲(chán)汀.洲(dīng)芳馨.(xīn)骤.得(zhòu)D.九嶷.(yí)麋.鹿(mí)薜.荔(pì)荟萃.(cuì)【答案】D【解析】“薜”应读“b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荟萃袅袅踯躅逍遥容予B.潺湲沅江荒忽白头偕老C.水裔澧浦修茸腾蛟起凤D.芳馨佳期眇眇缈无人烟【答案】B【解析】A项,“逍遥容予”应为“逍遥容与”,C项,“修茸”应为“修葺”,D项,“缈无人烟”应为“渺无人烟”。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与佳期.兮夕张匪我愆期.B.思公子..王孙把扇摇..兮未敢言公子C.帝子..之长洲..降兮北渚临帝子D.遗.余褋兮澧浦采之欲遗.谁【答案】D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目眇眇兮愁.予愁:使……发愁袅袅..兮秋风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B.与佳期兮夕张.张:张设罗帐观流水兮潺.湲.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C.擗.蕙櫋兮既张擗:剖开缭.之兮杜衡缭:缠绕D.捐.余袂兮江中捐:捐献搴汀.洲兮杜若汀:水中平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捐:丢弃。

5.下列加点的词与“辛夷楣兮药房”中的“辛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目.眇眇兮愁予B.洞庭波.兮木叶下C.隔夜黄鹂空.好音D.出师一表真名.世【答案】C6.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同步练习C卷

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同步练习C卷

人教版语文选修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湘夫人》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攻坚。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 . 训诂/估量诤言/综合征劈叉/如丧考妣B . 编辑/舟楫漏网/露马脚灵长/热情高涨C . 亲昵/拘泥捣药/倒胃口哽咽/因噎废食D . 皲裂/皴裂眼睑/杀手锏漩涡/故弄玄虚2. (2分) (2020高二下·宁波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面对“微信拉票”,家长们要有笃定的文化信仰和强大的内心世界,不能随波逐流。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B . 具体来看,对跑道的各项检测指标虽然按照标准都是合格的,但操场上仍有异味,在夏季尤为严重,这就是解决“毒跑道”问题的难点所在。

C . 近期出台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建立高校及学科建设的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D . 随着网民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也随着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深入,生活中将出现越来越多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网购家电产品的定制化势不可当。

3.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对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这种见解只是拾人牙慧而已,并非创见。

B . 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呢,吵完之后,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又没办法收场,只好灰溜溜地出来了。

C . 我的作文交上去之后,老师拿起他的大笔,删除了里面的繁文缛节,这样就精练多了。

D . 在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陈师傅搞了几项技术革新,被誉为革新大师,真是当之无愧!4. (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时楚国人。

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擅长外交辞令。

起初深得国君信任,曾先后任左徒、三闾大夫,后屡遭奸臣陷害,先后两次被流放。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湘夫人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2课湘夫人同步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课 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潺.湲(ch án) 修葺.(q ì)驰骋.万里(ch éng) B.衣袂.(mèi)麋.鹿(m í)酌.酒自宽(zhu ó) C.廊庑.(w ǔ)白芷.(zh ǐ) 踯躅.不前(ch ú) D.汀.洲(d īng)偕.同(xi é) 秋风袅.袅(ni ǎo)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罾.何为兮木上 罾:鱼网 B.夕济.兮西澨 济:渡水 C.将以遗.兮远者 遗:赠送 D.时不可兮骤.得 骤:屡次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催生出一些年纪轻轻的学究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B.在以“阅读,让社会更文明”为主题的云龙书展上,精品图书琳琅满目....,引得万千读者齐聚云龙湖畔,共赴一场美丽的心灵之约。

C.在第一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赛初选赛上,阳光一中代表队的同学含英咀华...,舌灿莲花,力挫对手,表现优异,取得了良好成绩。

D.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已传承千年,在中国大西南的土地上,马帮的赶马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走过了山高水低....,走过了春夏秋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人民币“入篮”不但弥补了亚洲缺少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短板,也能加大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分量,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整合。

B .诗歌以抒情的方式,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

在当代,关注生活的角度与方式是一首诗成败的关键,也是诗人是否有想象力的体现。

C .从国内现有新闻广播的节目类型看,目前,大致可分为轮盘+早中晚新闻密集段、轮盘+板块节目、板块节目+专题节目等几种形式。

D .鲁西南民间织锦织造工艺复杂,大小工序共72道。

这一技艺主要分布在济宁和菏泽的部分地区,其中尤以嘉祥县为典型代表。

高中语文 专题01《湘夫人》(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专题01《湘夫人》(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湘夫人》(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题目。

(11分)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本词为词人罢官闲居上饶时作。

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1)这首词题目中的“独”字是如何体现出来的?(5分)【答案】词人在罢官失意之时,独居山中溪畔,欲招青山,而青山不来。

岁暮寒冬,青山“劝我溪边住”;长夜难眠,明月听“我”诵诗书。

词人只能以青山为伴,与明月为友,表现出词人的孤独和寂寞。

(5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词的最后两句“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

(6分)【答案】①拟人,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默默相陪,听词人诵读《离骚》。

②用典,词人借用屈原的《离骚》,抒发了有志难伸的满腔郁愤。

③衬托,月悬高天,明月为伴,衬出词人的高洁与孤独。

(6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可给5分)【解析】试题分析:对于诗歌中的表现手法的判定,要注意立足于诗歌整体,不要就句论句。

就本题来说,根据词的下片,可知是明月“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可见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而月悬高天,明月为伴,又衬出词人的高洁与孤独。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屈原庙(明)梁辰鱼①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

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旛。

龙舆已逐峰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丛丛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

【注】①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巨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

②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

③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

④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

⑤杜:指杜蘅,香草名。

(1)在“鱼腹空埋水底魂”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作简要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 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潺.湲(ch án) 修葺.(q ì)驰骋.万里(ch éng) B.衣袂.(mèi)麋.鹿(m í)酌.酒自宽(zhu ó) C.廊庑.(w ǔ)白芷.(zh ǐ) 踯躅.不前(ch ú) D.汀.洲(d īng)偕.同(xi é) 秋风袅.袅(ni ǎo)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罾.何为兮木上 罾:鱼网 B.夕济.兮西澨 济:渡水 C.将以遗.兮远者 遗:赠送 D.时不可兮骤.得 骤:屡次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催生出一些年纪轻轻的学究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B.在以“阅读,让社会更文明”为主题的云龙书展上,精品图书琳琅满目....,引得万千读者齐聚云龙湖畔,共赴一场美丽的心灵之约。

C.在第一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赛初选赛上,阳光一中代表队的同学含英咀华...,舌灿莲花,力挫对手,表现优异,取得了良好成绩。

D.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已传承千年,在中国大西南的土地上,马帮的赶马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走过了山高水低....,走过了春夏秋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人民币“入篮”不但弥补了亚洲缺少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短板,也能加大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分量,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的整合。

B .诗歌以抒情的方式,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

在当代,关注生活的角度与方式是一首诗成败的关键,也是诗人是否有想象力的体现。

C .从国内现有新闻广播的节目类型看,目前,大致可分为轮盘+早中晚新闻密集段、轮盘+板块节目、板块节目+专题节目等几种形式。

D .鲁西南民间织锦织造工艺复杂,大小工序共72道。

这一技艺主要分布在济宁和菏泽的部分地区,其中尤以嘉祥县为典型代表。

5.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庄严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

书院正门有一副笔力道劲的楹联:“。

”历经悠远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徽州莘莘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

饱读诗书、博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

A.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B.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C.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D.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6.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

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面的语段有两处语病,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鲍照以诗为主,今存204首。

②《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③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起点。

④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创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

⑴第句,修改:⑵第句,修改: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10题。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8.对最后两句“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面六句五、七言相间,最后两句连用七言,是感情表达的需要,如滔滔洪水,奔涌而出。

B.用“吞声”“踯躅”来描摹情态、动作,形象地刻画了内心痛苦不堪的诗人形象,读之如在眼前。

C.先用问句的形式,后用“不敢言”三字,都是运用了间接抒情的手法,委婉地表达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D.前面的“安能”自勉,“酌酒”自宽,放歌自解,是充分的铺垫酝酿,至最后两句写自己终没能平静解脱,反而因前面的铺垫而愈见出沉痛、抑郁。

9.诗的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答:10.第3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着怎样的看法?答: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3题。

幽州夜饮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做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答:12.颔联中的“迟暮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13.清人姚范评论这首诗的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胡风吹朔雪鲍照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14.此诗写出了怎样的落雪过程?赞美了“朔雪”的哪一特点?答:15.刘履说:此诗“词虽简短,而托意微婉”。

这“托意”的“意”是什么?答:第2课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 参考答案与解析1.B【解析】A项,“驰骋万里”中的“骋”应读“chěng”;C项, “踯躅不前”中的“躅”应读“zhú”;D项,“汀洲”中的“汀”应读“tīng”。

2.D【解析】骤:轻易,一下子。

3.B【解析】A项,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用错对象。

此处应为“老气横秋”。

B项,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C项,含英咀华:比喻琢磨、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D项,山高水低:指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望文生义。

此处应为“险山恶水”。

4.B【解析】A语序不当,改为“不但可以加大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分量,也能弥补亚洲经济缺少世界级金融中心的短板”;C缺主语,删掉“从……看”;D表意不明,“济宁和菏泽的部分地区”有歧义。

5.D【解析】第一处依据联句内容及对仗规律,第二处依据话题一致和前后衔接。

6.参考示例一:头上的那朵白云,可能是受了微风的吸引,着急得伸长了腿,奔跑在无垠的蓝天上。

参考示例二:眼前的那株小草,可能是得了大树的教诲,听得拍起了手,微笑在广阔的原野上。

【解析】根据题意,首先分析示例的句式特点。

一种自然景物引出的三个拟人句,这三个拟人句之间存在着动作的连续承接关系。

另外,还应注意题中要求的是选择自然景物。

7.⑴①在“鲍照”后加“的创作(或的作品)”;⑵③应去掉“起点”(或“萌芽”)。

【解析】①句搭配不当,“以诗为主”“今存204首”与主语“鲍照”不搭配,应在“鲍照”后加“的创作”或“的作品”;③句成分赘余,“萌芽”与“起点”重复,去其一即可。

8.C【解析】“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均为直接抒情,只是没有明言“感”“言”是什么而已。

9.比兴手法。

用泻水于地的日常现象,比喻社会生活中因为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造成了人的贵贱穷达各不一样的现实。

【解析】要理解这两句话的含意,需了解鲍照的生平思想,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10.“命”是不合理的封建门阀制度造成的,诗人对此怀有强烈的愤懑不满之情。

【解析】表面上看,“人生亦有命”表达了一种宿命思想,反映了诗人的自我安慰。

但从下面的诗句看,诗人始终没有能够自我解脱,对这种“命”是怀有愤懑不满之情的。

因为诗人认为“命”并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不合理的门阀制度造成的。

11.这两句描写的景象是:正值秋深风冷之时,在幽州边城的夜晚,风雨交加,吹动树林,只听见一片凄凉动人的萧瑟之声的景象,从而突出了边城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

一方面渲染了“夜饮”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情感基调。

【解析】解答本题,应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

本题可根据意象关键词“凉风”“夜雨”“寒林”以及由意象构建的意境特点“萧瑟”“荒寒”组织答案,作用要从环境描写的渲染气氛和烘托作用两个方面回答。

12.婉曲而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因年老及仕途坎坷所生的愤懑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可结合注解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分析屈原的“迟暮心”所表现的情感来衬托自己的那种年老及仕途坎坷所生的愤懑之情。

13.表面上感激皇上派遣他来边城为将的深恩,实际上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怨恨和内心的痛苦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思想内容的能力。

“托意深婉”是指诗句具有深层含义。

答题时,可结合着尾联“不做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大意,联系全诗,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角度分析作答。

表面来看诗人似乎将愁苦一扫而光,转而感激皇上派遣的深恩,以在边城作将为乐、为荣,而结合注解可知实际上表达怨愤之情。

14.①随风而落,飘飞千里,巧落瑶台,遇阳而化。

②赞美了朔雪皎洁(洁白)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飞舞两楹前,皎洁不成妍”即可得出“飘飞千里,遇阳而化”。

15.诗人虽然志在千里,品质高洁,但朝廷复杂,小人一旦得势,就得退位避谗,洁身自好。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的“意”,即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就本题而言,诗人托物言志,借雪花写自己。

解答此题,需抓住雪花的思想品质以及雪花的境遇考虑,答题时,要注意联系“千里度”“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等关键词或关键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