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轻轻地》资料关于散文(精品)

合集下载

202X秋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2《轻轻地》ppt课件3

202X秋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2《轻轻地》ppt课件3
⒊ 累 了
文中出现得最多的一个词语是什么?



为什么要轻轻地?从哪 个自然段知道?
妈妈起床了,很轻很轻。
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
qīng qǐ hěn lù zhī dào
轻起很路知道
wǎn gōng zuò cái huí zhèng
晚工作才回正
起床 穿衣 走路 开门 说话 轻轻地 昨晚 工作 才回家 很轻很轻 睡得正香
我最聪明
1.文章共有几个段落?
2.文章中出现最多的词 语是什么? 3.为什么要“轻轻地”?
⒈ ⒉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4.2721.4.2712:16:3812:16:38April 27,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4月 27日星 期二下 午12时 16分38秒12:16:3821.4.27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轻地开门,轻轻地说话……
啊,我知道了,爸爸昨晚 上夜班,工作到天亮才回家。呼 噜,呼噜,睡得正香。
我起床了,很轻很轻。 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 轻地开门,轻轻地说话…… 妈妈看着我,我看着妈妈,轻 轻地笑了。

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2《轻轻地》PPT教学课件

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2《轻轻地》PPT教学课件

认读生字
轻 晚
起 工
很 作
路 才
知 回
道 正
学习生字
gōng
zhèn g

cái



hu í

mé n
新课学习
1.请用序号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有那几个自然段是说“我”和妈妈 很轻很轻地做事?
新课学习
①妈妈起床了,很轻很轻。 ②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轻 地开门,轻轻地说话…… ③啊,我知道了,爸爸昨晚上夜 班,工作到天亮才回家。呼噜,呼 噜,睡得正香。

笑了。 “我”和妈妈为什么轻轻地笑了?
“我”和妈妈的笑是没有打扰到爸 爸的会心的笑,幸福的笑。
课学习
课文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
轻 轻 地 课文中多次出现该词,它表示 了“我”和妈妈怕吵醒爸爸的 轻柔举动。
课堂小结
我知道了:
懂得关爱他人,时时处处为 他人着想。
本课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课学习
④我起床了,很轻很轻。
⑤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轻地
开门,轻轻地说话……
⑥妈妈看着我,我看着妈妈,轻轻地
笑了。
新课学习
①妈妈起床了,很轻很轻。 ②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 轻 地开门,轻轻地说话……
新课学习
妈妈起床了,很轻很轻。 轻轻地_____,轻轻地____,轻 轻 地____,轻轻地_____……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12 轻轻地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工、正、 才、回”5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3.情感目标:懂得关爱他人,时时处处为他人 着想。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轻轻地_语文S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轻轻地_语文S版

轻轻地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师生是教学的参与者,他们真诚敞亮自己,彼此欣赏,互相悦纳。

学生感受到平等、自由、尊重和理解,同时受到关爱、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这种人文关怀使教学处处充盈着奔涌的激情。

这些是师生对话得以存在和舒展的人文情境。

在互动对话中,师生参与对语言文字的诵读、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实践,谈见解,磋感受,挖掘语言的人文底蕴,求得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共振。

语文社S 版一年级上册的《轻轻地》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爸爸昨天上夜班,工作到很晚才回家。

“我”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穿衣、过路、说话,怕影响爸爸休息的事。

下面就是一位老师教学这课的一个片段,足以印证师生的平等对话,建构了一个富有情趣的阅读教学情境: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生:轻轻地穿衣,轻轻地穿鞋,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该生读的声音很响亮。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202X秋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2《轻轻地》ppt课件

202X秋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2《轻轻地》ppt课件
班,工作到天亮才回家。呼噜,呼 噜,睡得正香。
新课学习
④我起床了,很轻很轻。 ⑤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轻地 开门,轻轻地说话…… ⑥妈妈看着我,我看着妈妈,轻轻地 笑了。
新课学习
①妈妈起床了,很轻很轻。 ②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
轻 地开门,轻轻地说话……
新课学习
妈妈起床了,很轻很轻。 轻轻地_____,轻轻地____,轻轻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12 轻轻地
-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工、正、 才、回”5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3.情感目标:懂得关爱他人,时时处处为他人 着想。
认读生字
qīng qǐ hěn lù zhī dào 轻 起 很路 知 道
wǎn gōng zuò cái huí zhèng 晚 工 作才 回 正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4.2721. 4.271 2:12:4 812:1 2:48Ap ril 27,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 21年4 月27 日星期 二下午1 2时12 分48秒 12:12: 4821. 4.27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 生学的 知识, 教职员 躬亲共 学;要 学生守 的规则 ,教职 员躬亲 共守。2 1.4.27 21.4.2 7Tues day, April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2 :12:48 12:12: 4812: 124/2 7/202 1 12:12:48 PM

《轻轻地》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PPT(3篇)

《轻轻地》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PPT(3篇)

拼音 结构 部 首 笔顺 词 语
gōng
工部
句子
独体结构
工作 工人 爸爸是一名警察,工作很辛苦。
拼音 结构 部 首 笔顺 词 语
cái
一部
句子
独体结构
刚才 才能
爸爸昨天上夜班,工作到很晚才回家。
拼音 结构 部 首 笔顺 词 语
zhèng
一部
句子
独体结构
正确 正好 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拼音 结构 部 首 笔顺 词 语
huí
口部
句子
包围结构
回家 回来 放学后,我们应该按时回家。
回家后做一件关心父母的事, 然后把这件事说给同学听。
①妈妈起床了,很轻很轻。 ②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
轻 地开门,轻轻地说话……
新课学习
妈妈起床了,很轻很轻。 轻轻地_____,轻轻地____,轻轻
地____,轻轻地_____……
新课学习
④我起床了,很轻很轻。 ⑤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轻 地开门,轻轻地说话……
新课学习
我起床了,很轻很轻。 轻轻地____,轻轻地____,轻轻地 ____,轻轻地____……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新课学习
①妈妈起床了,很轻很轻。 ②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轻
地开门,轻轻地说话…… ③啊,我知道了,爸爸昨晚上夜
班,工作到天亮才回家。呼噜,呼 噜,睡得正香。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轻轻地_0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轻轻地_0

---------------------------------------------------------------范文最新推荐------------------------------------------------------ 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轻轻地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散文,讲爸爸昨天上夜班,,工作到很晚才回家。

我和妈妈轻轻地穿衣、走路、开门、说话,怕影响爸爸的休息。

课文用多个轻轻地营造出一种恬静、幸福的家庭生活氛围,课文内容贴近生活,感情真实,渗透亲情教育,学生阅读后,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设计理念: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力求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设置悬念疑团,诱发儿童的求知欲。

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书、评价、讨论、表演活动,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主动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

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诵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1/ 1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轻、穿、鞋、知、道、昨、夜、工、作、晚、才、回、正13个生字。

会写工、正、才、回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拼读、合作交流、练习、组词、书写等掌握本课中的生字。

2、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书、评价、讨论、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主动识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分角色表演、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并在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范文最新推荐------------------------------------------------------1、让学生懂得父母工作的辛苦,学会关心、体贴父母及他人。

2、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一年级语文上册轻轻地PPT课件精选教学PPT课件

一年级语文上册轻轻地PPT课件精选教学PPT课件
轻轻地
妈妈起床了,很轻很轻。 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轻 地开门,轻轻地说话…… 啊,我知道了,爸爸昨晚上夜
班,工作到天亮才回家。呼噜,呼
噜,睡得正香。
我起床了,很轻很轻。 轻轻地穿衣,轻轻地走路,轻轻地
开门,轻轻地说话…… 妈妈看着我,我看着妈妈,轻轻地
笑了。
“我”和妈妈为什 么
轻轻地笑了?
轻 起 很路 知 道 晚 工 作才 回 正
gōng

zhèng正cáih Nhomakorabeaí mén
才 回妹
今天回去看到的母亲愈发的老了。她提着个垃圾筒,佝偻着背踯躅前行。我大喊一声:“妈”。母亲满脸刀刻般的皱纹便如蟹菊般瞬即绽放,眼睛里也有了光彩。我上去抢垃圾筒,母亲兴奋地喋喋地说:“不倒了,不倒了,也 没有多少垃圾。快进去,快进去。我来拿吃的。”她一面说一面折转了身子,步履似乎轻盈了许多。我以为她会拿什么犒劳我呢,只见她两手空空,讪讪地呢喃道:“放哪里了?还是吃完了?”为了掩饰即将夺眶的泪水,我连忙 假装洗脸的样子,奔进厨房,用手掬了一捧水向脸上洒去。母亲趋着小碎步忙不迭地递过了毛巾:“快擦擦,快擦擦。”柔软的毛巾吸干了脸上的清水、眼睛里的泪水。我好受多了,一把抓过妈妈的手:“来,妈妈,看我给你 带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妈妈看到了煌上煌的猪脚,可我在母亲的脸上捕捉不到那种欣喜。这可是以往母亲最喜欢的食物啊!“崽呀,我可能咬不动了。”“妈妈,我去切碎来,再用高压锅压一下。”“不要了,那已没有那个 味了。”“你陪我说说话吧!”我把母亲的手放在我手心,耐心地听她说着说了几百遍的故事。
望着耋耄之年的母亲,我哀!
蔗,什么时候要用刀将甘蔗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来吃;他们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可以用牙咬开山核桃,什么时候要借助小榔头敲开;他们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可以咬动猪蹄,什么时候已经放弃了对猪蹄的嗜好;他们不知道母亲的 苦与乐;他们不知道母亲的孤独与寂寞;他们不知道钱也有很多东西买不到的;他们更不知道“牛老老一春,人老老一年”的道理。

【精品】12.轻轻地(课件)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精品】12.轻轻地(课件)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出示生字

拼音:gōng 笔画:3画 组词:工人 工作
出示生字

拼音:cái 笔画:3画 组词:刚才 才子
出示生字

拼音:mén 笔画:3画 组词:门口 大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读 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认读生字
qīng hěn chuān lù zuó 轻 很 穿路昨
wǎn gōng zuò cái huí zhèng 晚 工 作才 回 正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42021/9/14Tuesday, September 1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42021/9/142021/9/149/14/2021 1:04:23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42021/9/142021/9/14Sep-2114-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42021/9/142021/9/14Tuesday, September 14, 2021
出示生字

拼音:zhèng 笔画:5画 组词:正在 正好
出示生字

拼音:zǒu 笔画:7画 组词:走路 行走
出示生字

拼音:huí 笔画:6画 组词:回来 回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轻地》
散文
“散文”的概念最早出自中国的佛教徒之口,而“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太平天国(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时期。

《辞海》认为[1] :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和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

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随着时间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引证解释
1. 文采焕发。

晋木华《海赋》:“若乃云锦散文於沙汭之际,绫罗被光於螺蚌之节。


2. 犹行文。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3. 文体名。

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

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

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

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特点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线索
线索是作者将材料串联起来的“红线”或“寄托物“。

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类:
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

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3.以时间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需要注意的是,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文章线索单一;有的文章线索双重,或虚实结合,或纵横交叉,或一主一次,或平行发展。

线索在文中的体现,多半在标题、开头、结尾和过渡段的段首、段尾等处;而把握文章的气势、整体脉络和倾向,则是把握线索的关键。

两种解释
古代文学中:散文包括古文、骈文和辞赋,骈文和辞赋基本上属于韵文范畴,但在行文体制上更接近散文。

现代文学中: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
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
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2]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樱花赞》。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

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哲理散文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

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

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例如:尼采的《我的灵魂》。

1.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
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

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

2.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

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

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

这就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