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doc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飞向蓝天的恐龙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9篇飞向蓝天的恐龙 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准确地读写词语。
2、理解一支恐龙深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一说。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一、预习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文)。
①画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②将生字注音、组词。
③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自读自悟第1、2自然段,小组讨论。
①画出第一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并读一读。
②理解第二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3、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后呢?在文中第几自然段中提出问题?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是什么话?小组讨论:该如何读这两句话?4、回答这个问题(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第几自然段?小组合作读这一段?①本段共有几句话?用序号在书中标出。
②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③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说。
④各小组自由读这一部分(恐龙飞向蓝天),加深理解。
二、展示1、展示生字新词。
2、展示预习部分。
3、本文用词准确。
例如: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一支:演化成鸟类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所用“一支”,演化需要很长时期,所以用“漫长的演化”,找出文中的句中,说说、读读。
4、积累文中的四个字、词语。
5、找出你认为写的比较好的句子,有感情地赏读。
6、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三、总结反馈1、学生谈谈学习本文后,你懂得了什么?有何收获?你有何感想?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霸王龙()的马门溪龙()的鸽子()的孔雀()的演化()的鸟儿3、填一填,读一读。
①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经过()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鸽儿。
②地球上的()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能够()起整个身体。
③数千年后,它的后代()成一个形态各异的()亲族。
飞向蓝天的恐龙 2【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1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10)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的基本含义,理解故事情节。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并能够复述其中的重点内容。
3.领会故事中蕴含的友爱与勇气的主题,感受其中的情感。
4.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词,背诵部分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流畅朗读,背诵关键内容。
•教学难点:领会友爱与勇气主题,表达个人看法。
三、教学准备•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课本•教学录音•手绘图片:恐龙画•阅读理解题•学生小组协作任务卡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导入,让学生感受故事氛围。
2.引导学生谈谈对恐龙的认识与想象。
二、学习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生词意思,学生记忆。
三、复述1.学生分组进行复述,小组间互相分享。
2.教师指导学生在复述中注重情感表达和关键内容准确性。
四、阅读理解1.学生个人完成课文阅读理解题。
五、表达1.学生展示手绘恐龙画,自由表达对故事的理解与感悟。
2.学生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卡片,描述故事中的勇气与友爱。
六、总结1.小结课文要点,强调主题。
2.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表达。
五、课堂作业1.背诵课文关键部分。
2.完成课外阅读《恐龙宝宝的快乐生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飞向蓝天的恐龙》中蕴含的友爱与勇气的主题,增强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语文水平,也能够品味到友爱、勇气的美好情感。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11)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1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能正确朗读。
–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和行为,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意见。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通过阅读故事感受其中的情感和价值。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情节。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故事内容进行情感表达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先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与恐龙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恐龙的形象和生活场景。
2. 导入新课老师简要介绍《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预测故事情节。
3. 教学活动1.听读课文,鼓励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表达。
2.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发展和故事结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感情变化和价值观念。
4.情感体验,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角色,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情感。
4. 总结归纳通过讨论和表达,帮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故事进行整体性的梳理和归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四、课后作业1.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3.小组合作,完成《飞向蓝天的恐龙》故事梗概的创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情感和进行情感表达,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融入启发式问题和思维导引,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中得到更全面的提升。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飞向蓝天的恐龙》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的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重点生词的发音和意义。
3.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4.能够通过朗读课文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的流畅度。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
2.准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的分发材料。
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3.配套课件供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问答或图片展示引入《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模仿。
2.解释生词和成语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情感和主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拓展活动1.分组让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是口头表达或绘画展示。
2.联想课文内容,让学生写一个类似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强调知识点,并鼓励学生继续加强语文学习。
五、作业布置1.默写重点词语和成语。
2.用自己的话概括《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飞向蓝天的恐龙》•生词:xxx,xxx,xxx•成语:xxx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故事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为基础,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同时也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课文情感表达的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3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3篇恐龙是我们所知道的体积非常大的动物群体,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认识“钝、凌”等7个生字,会写“恐、凶”等13个生字,通过字形构造特点理解“茹毛饮血、五彩斑斓”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复述理解说明文的严谨性、条理性,试着分析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3. 感受科学古生物的神奇,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复述理解说明文的严谨性、条理性,试着分析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教学过程】壹发现矛盾,锁定字词1. 朗读课题“飞上蓝天的恐龙”,看着这个题目,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矛盾的地方?飞向蓝天其实在课文中指的是(鸟),如果采用对对子的形式来的话,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一个走(一个飞),一个大(一个小)……2. 如果让你从书中找出更多的词语来形容恐龙和鸟,你能找出多少?这么多的词语都可以来形容恐龙和鸟儿,在这些词语当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的?(1)茹毛饮血:让学生猜测词语意思,饮血,喝血;毛,指动物身上的毛;从而引导学生推测“茹”(吃)。
并通过查字典求证。
其实“茹”和“饮”都是动词,有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已经熟悉的字词来看一看词语的对应关系来猜出词意。
(2)五彩斑斓:“斑斓”中两个字都有“文”,古代指纹理、纹路,外表色彩灿烂绚丽的样子。
3. 其实大家找的词语大部分集中在第一自然段,一起来读一读。
比较两段文字(一段完整,一段缺少“一支、漫长的”两个词语),有没有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什么?发现漏掉的两个词语,体会这两个词语的准确性。
贰整体感知,感受严谨1.在课文中有三处直接描写恐龙变成鸟类的句子,你能找出来吗?2. 读着这三句话,你有什么问题?(恐龙是怎样变成鸟类的?谁发现了恐龙变成鸟类?恐龙变成鸟类有什么证据?……)3. 大家提了很多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其中一个问题:恐龙变成鸟类的证据,请你默读第二自然段,作者是如何有序地来写这个段落的?(1)时间顺序:早在19世纪、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20世纪末期。
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案8篇

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案8篇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案篇1【教材内容】?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31课(需2课时)。
【教材分析】?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发现问题,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证实假想的探索过程,同时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
语言准确生动,内容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语言准确生动,同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身了解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
采用质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树立同学探究意识,培养同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理念】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让同学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溢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天性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难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课时布置】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听说过恐龙这种动物,喜欢它们吗?课前你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1、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回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3、板书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4、读题、解题:是指恐龙中体轻的一支逐步有陆地生存转向空中,最终演化成鸟儿。
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1、自读全文:指名逐段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局部内容感兴趣。
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通用10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通用10篇〕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通用10篇〕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篇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的理解才能。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这种动物吗?喜欢它们吗?课前同学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
如今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如今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会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敏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络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二、整体感知,反响预习。
1、读全文〔指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2、查生字掌握情况〔随文〕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学习这一段时,根据讨论题,学生自主读文考虑,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2、自由读文,说说这一段介绍的是什么。
〔介绍的是亿万年前恐龙的庞大家族〕3、再读全段,根据课文内容和表格的提示,与小组同学合作填写下面的表格。
〔注:此表格中的内容,老师可以根据情况取舍,即老师给出一部分,其余部分由学生合作完成〕4、根据所填写的表格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样一个庞大家族明晰有序地介绍给我们的。
5、在这个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6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篇2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2.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3.体会文中准确的语言。
4.激发热爱科学、探究求知的浓重兴趣。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3)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3)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学作品《飞向蓝天的恐龙》的基本内容,理解故事情节,领会作品的主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提炼作品主题,进行情感沟通。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理解,引导学生表达个人情感与看法。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教案、多媒体课件。
3.学生:情感投入、合作参与。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情境1.讲述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飞向蓝天的恐龙》。
2.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引发学生兴趣。
第二步:学习新知识1.跟读教师诵读故事,学习文中生词、句型。
2.分组讨论,理解故事情节,探讨主题。
3.教师讲解生词释义,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
第三步:拓展延伸1.小组合作,创作情节续写或角色扮演。
2.分享作品,展示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第四步:总结反馈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个人感悟。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展示情感体验。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自主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写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飞向蓝天的恐龙》展开,通过情节分析、角色诠释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意义,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享和交流,营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学新词;
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书上恐龙图。
辽西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图、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段落,小黑板。
2.学生准备:各类恐龙的模型、图本、信息。
字、词典。
第一课时
一、课件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
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
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二、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
2.质疑1.预习时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
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
2.产生了什么疑问?分别抽说。
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呀!
3.初步释疑
①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请举手,请
再读读想想。
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
②范读、生边听边想。
③分别抽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出示课件,师讲解。
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④过渡:这个问题放在第二节课去深入的研究。
下面,我们先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
三、学生字新词
1.出示小黑板生字新词。
2.提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
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
教师巡视,对差的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
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反应慢,不灵活。
本文指白门溪龙
不仅而且结合文中句子理解
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
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4.读生字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