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22讲 总复习: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合集下载

【高考总复习】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高考总复习】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A.③②④①⑤⑥ B.③⑥①④⑤②
C.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④②③①⑥
锁定高考
解析:⑤先用形象句写马与人的关系,④② 一组,总括马对人的作用。③①⑥分说。
答案:D




锁定高考
2.(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
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____,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锁定高考
解析:④中的“作品”紧承前文,讲作品展示的地点,
⑤讲作品展示的内容,②是对作品的总体评价,①中的

“微不足道”照应②的“细节”;⑥是作品展示的另一个特 目

点;③中的“神奇力量”引起后文。

锁定高考
4.(2012·全国大纲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
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表达得清楚,不含混。
合理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上下句的照应和衔接,
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自然。

“得体”即符合语境和语体要求,就是指在运用

语言时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场合、对象及交际双方的
链 接
特定关系,有意识地对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作出不同的
①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日前,市黄梅戏剧团②将派出由二

十名青年演员组成③的演出队伍,奔赴大别山区④进行慰问演出。

演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乡村街道、敬老院、⑤和学校,为观众奉献


了一场场精彩⑥的节目。⑦通过演出,拉近了青年演员与群众的距
离,也使演员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1)必须删去的是:
(2)不能删去的是:

高考语文 表达技巧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人教版

高考语文 表达技巧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人教版

表达技巧第1、2课时一、考点简析:如果说,从意象到意境,从形象到感情,都是“写的是什么”的话,那么,表达技巧就是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表达技巧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等方面。

二、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另一事物的手法。

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古人在诗歌中写行身之苦、思乡之恨、怀人之情,时常以月亮传情达意,但很少直接写“月”,而是用比喻(一般用借喻),如“玉轮、冰轮、银盆、玉环、玉盘”等。

在一些诗词中,常常连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是博喻。

2、比拟:即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式。

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人是把物人化,拟物是把人物化,或把此写成彼物。

如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此诗运用了生动的拟人化手法。

“草树”本属无情物,竟能“知”能“解”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设想之奇诗中罕见。

诗人借此鼓励“无才思者”要敢于创造。

3、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或品格,以增强话语的表现力。

夸张可以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从而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也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提示事物的本质。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表现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饱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

又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生白发,诗人白发竟有“三千丈”之长,可见愁思之深重。

4、通感:就是通过联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沟通起来的艺术手法。

它可以使色彩有温度,使声音有形象,使冷暖有重量,使气味有锋芒,从而创造出更加鲜明的形象,开拓出新颖的意境,抒发出独特的感受,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人教版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涵盖了文学、古文、现代文阅读、写作、语言文字运用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归纳:一、文学知识1. 文学作品的分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 文学体裁的特点:如诗歌的韵律美,散文的自由性,小说的叙事性,戏剧的对话性。

3. 文学流派与思潮: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二、古文阅读1. 古文的语法结构:句式、虚词、实词。

2. 古文的修辞手法:对仗、排比、设问等。

3. 古文的翻译技巧:直译与意译的运用。

三、现代文阅读1. 文章结构分析:标题、开头、发展、结尾。

2. 文章主旨把握:中心思想、作者观点。

3. 文章细节理解:人物描写、事件叙述、环境描绘。

四、写作技巧1. 写作的基本结构:引言、正文、结尾。

2. 写作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3. 写作的创新思维:立意新颖、结构巧妙、语言生动。

五、语言文字运用1. 词汇的积累与运用:成语、熟语、新词新语。

2. 句子的构造与表达:主谓宾结构、定状补结构。

3. 语言的规范与修辞:避免语病、正确使用标点、恰当运用修辞。

六、文言文翻译与理解1. 文言文的句式特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2. 文言文的词汇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3. 文言文的文化背景:古代礼仪、官职、习俗等。

七、文学作品鉴赏1.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文本细读、主题分析、人物评价。

2.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情感表达、思想深度、艺术成就。

3. 文学作品的文化意义:反映时代、影响社会、启发思考。

结束语通过对人教版高考语文知识点的系统归纳,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高考中发挥出色,展现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高考总复习专题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ppt优秀课件

高考总复习专题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ppt优秀课件

符合心理
惜败 马刺队客场1分惜败湖人
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续写结尾,要有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符合人物的心理。(5分) 巴甫雷什乡村学校的花圃里,绽放了春天的 第一批月季花。这是一个明媚的早晨,该校校长, 乌克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了幼儿园的一 个小女孩折下一枝鲜艳的月季花,从容地向校外走 去。他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便亲切地问:“小姑 3分答案示例:他弯下腰,亲吻了小女孩的额头, 娘,花送给谁?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奶奶 说:“你真是个好孩子,祝奶奶早日康复。” 病很重,很久没有下床了。我说花开了,她有点不 0分答案特点:教育家教育小女孩要爱护公物,或 信。我摘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这 为小女孩缺乏公德意识而忧心忡忡,或处罚小女 ③他转过身走进花圃,折下两枝花,递给 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了。他 …… ②他轻轻地拉着小女孩的手,又走进花圃,折下 示例:①他弯下腰,轻轻抚摸着小女孩,然后走 孩等。 一枝花递过去,说:“这枝花是送给你的。” 小女孩,说:“一枝送给你,一枝送给你 进花圃,指着大片的月季花说:“小姑娘,再挑 既批评小女孩不爱护公物,又赞扬小女孩有爱心, 母亲,感谢他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一枝最大的,算是我送给你奶奶的。” 并且有动作描写,最多给2分。
准确
下面是联合国总部门前一尊雕塑的照片,请紧 扣雕塑的寓意展开联想,写一段鲜明生动的文 字,表达你的期盼。要求不少于40字。 示例:我们期待, 飘荡在世界上空 的,不是硝烟, 而是祥和的瑞云; 我们祈盼,飞翔 在白云蓝天上的, 不是战斗机,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 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准 确、生动,不超过40字。(6分) 2月22日,南京一老汉在公交站台下车时,不 慎跌倒在地,跟在身后的乘客没人上前扶他,老汉大 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听了这话, 五六名乘客上前将老汉扶起,并拨打了 110报警。答:

高三语文冲刺复习教案22

高三语文冲刺复习教案22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学目标】1.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1.【教学重点】仿写中的联想、想象、创新。

【教学重点】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内容与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教学设想】讲解六课时,训练四课时【课时安排】六课时第五课时:第三节得体【考点要求】得体是运用语言的一项重要要求。

语言的运用受“语境”的制约。

“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

“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

“得体”就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应各种情境条件,即主要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场合、对象、目的等语境条件的变化会引起用词不当、转述不清等现象,注意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

要学会思考: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么说效果好,怎么说效果不好。

既要考查说话者自己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者的诸多情况,并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所谓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

具体说,就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系的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合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

语言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文体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

恰当运用书面语和口语,是社会上语言交流的一种重要能力,当面陈述与请人转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请人转述,不仅叙述角度变换了,做答时还要考虑到随着叙述角度的变换引起的其他因素的变化。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逻辑推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逻辑推理)

语言表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面对屈原的清高,渔父劝说他。

渔父的话实际上包含了一段逻辑推理,请根据其语言写出他的推理过程。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著名作家冯骥才出访法国的一次宴会上,一个西方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如果你是冯骥才,请用归谬法巧妙地反驳,不超过40个字。

6.文中的语段隐藏了一个推理过程,请根据文中信息补充完整推理过程。

罗蒙德医生的一块祖传怀表丢失了。

他吩咐司机路里在当地报纸的广告栏里登了一则寻找怀表的启事。

它登在报纸的中缝,标题是“找到怀表者有赏”。

全文如下:“怀表属祖传遗物,悬赏250美元,有消息请联系信箱LMD361。

”第二天,路里正在花园里干活时,门铃响了,开门一看,外面站着一位陌生的绅士。

绅士恭敬地说道:“我叫亨利,我是看了报纸的广告来的。

怀表是你的吗?”罗蒙德想不到这还真管用。

他激动地抓住亨利的手说:“是的,就是这块表。

真是太感谢你了。

你是在哪儿捡到的?能把详情告诉我吗?”亨利说:“这表不是捡到的,是我在车站看见一个小孩兜售这块表,就用5美元买了下来。

今天,我从报纸上看了广告,马上就赶来了……”罗蒙德还没等亨利说完,便和路里将他扭送到了警察局。

前提一:推论一:仅看广告是不能马上赶到罗蒙德家门前的。

前提二:亨利马上找到罗蒙德家了。

推论二:前提三:推论三:亨利手里的这块手表是他从罗蒙德家里偷的。

高三语文(人教版)

高三语文(人教版)

高三语文(人教版)专题辅导讲座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命题趋向】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都为D(表达应用)。

往往结合起来考查,形式灵活,注重运用,凸显生活化、工具化倾向。

【考点透视】●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查语言表达技能。

选用句式可用客观题,与连贯等内容结合考查,也可用主观题。

仿用、变换句式则用主观题,具有开放性。

选用句式要考虑表达思想情感的需要和语言环境的制约。

仿用句式常与修辞手法结合考查。

变换句式:长句与短句,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常式句与变式句,整句与散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把”字句,“被”字句等。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简明:句子本身简洁,不罗嗦;明了,无歧义。

连贯:句子之间顺序合理,前后照应,衔接紧密。

保持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合理地安排句子的顺序,保持清晰的条理;描写性的文字情境氛围要协调;句式要谐调一致;要有必要的过渡、交待、衔接、呼应。

考查方式灵活多样:排序:完全排序选择答案型;部分排序选择答案型;完全排序填写序号型;部分排序填写序号型归位:单一归位选择答案型;间隔复合归位选择答案型;连续复合归位选择答案型;间隔复合归位填写序号型“连贯”还可与“简明”、“得体”结合,与“辨析并修改病句”结合,与“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结合,与“正确使用词语”结合,与修辞结合……◎得体:符合语境(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根据表达的方式、场合、对象、目的的差异,做到用语恰如其分。

可以单独设题,也可以与语言运用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考查。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考查的热点是比喻;其次是排比、对偶、比拟。

借代、夸张,设问很少考查。

可单独设题;常常与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等结合,也可在阅读题中考查,注重考查实际运用的能力。

2023-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公开课《高考一轮复习之补写句子》教学案

2023-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公开课《高考一轮复习之补写句子》教学案

课题语言连贯之补写句子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补写句子”的题型和特点。

2.通过练习,掌握本题型的解题方法。

3.能够根据所给文段,补写出合乎要求的句子。

知识链接1.考点和试题分析语句补写题是对“语言表达连贯”进行考查的主要题型。

这一题型从2016年起,在三套课标全国卷中少有缺席。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点大致如下:(1)要求补写句子应“根据材料内容”联系前后文语境。

(2)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3)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

(4)不能照抄材料(但尽量考虑原文中的词语),有字数限制。

(5)设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三空,赋分为6分。

2.解题技法(1)依据文体确定中心说明性语段:明确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述的事理。

记叙性语段:明确记叙的对象和事件。

议论性语段:明确议论的话题和观点。

(2)理清层次确定类型引领句:即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

总结句:就是指对整个语段或语段中某一个(两个)层次内容作出总结的句子。

过渡句:是小结前文,启示下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

照应句:是前面提出的内容,后文有照应;后面出现的情节 ,前文有所交代,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的句子。

(3)筛选整合遣词造句找到呼应词句、关联词、暗示性词句和提示性标点,(尤其是冒号、分号、问号),根据找到的提示信息和句子的类型,按照上下文遣词造句的规律补写出句子。

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再读文段,查漏补缺再读文段,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

答案如有问题,需重新拟写。

3.两大类型“补写语句”的解题方法(1)衔接和照应句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语,关注标点、句式、逻辑。

(2)领起和总结句补写“领起句”:联系下文,压缩语段,概括内容补写“总结句”:从上文中总结出结论。

示例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评】逻辑严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点透视考点明确新课标《考试大纲》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E级。

“简明、连贯、得体”既是对语言表达的要求,又是语言表达的效果,连同“准确、鲜明、生动”有力地说明了本考点考查的综合性。

“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的要求;“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目的;“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不含糊;“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语言表达富有表现力。

命题趋势1、应用性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占主要地位;2、复合性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单纯性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越来越趋向弱势;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与修辞方法运用题相结合越来越紧密;4、全面性、文明性、开放性、实用性、时代性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青睐。

大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往往融“简明”“连贯”“得体”和病句修改、句式变换、选用或扩展、压缩于一体。

知识讲解【语言表达答题技巧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简明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

“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能啰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义,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

简明,考查主要有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内容和无关的信息、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和辨析有歧义的语句。

简明的基本要求去次留主。

要求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意思。

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此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语句。

辨识歧义。

表达时不出歧义,使意思表达简要明白,避免误解,实际上是强调语言的清晰性,答题时要本着“必须保留”原则,可有可无的就无。

答题时可从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删除繁冗。

多出现在改错题里。

找到原文中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例1 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①重庆的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②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

为③即将开始的④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热身。

⑤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慢跑,拉神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⑥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⑦尚在安排之中,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⑧如箭在弦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答案】①④⑤⑦【解析】“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已交代了比赛的时间、地点、人员、起点等信息,①“重庆的”、④“2011年重庆”、⑤中的“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显然赘余;再则,⑤中的“在进行准备”与上句中的“热身”语意重复,后文中的“慢跑,拉伸韧带”是“热身”的具体内容;“比赛还没有开始”自然是“尚在安排之中”,故⑦与⑥重复,保留⑥,删去⑦,更能突现赛前空气的紧张。

连贯连贯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注意句与句之间排列的规则,从而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

要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句序和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

能调整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做到话题统一,鲜明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句序合理,连接紧密妥帖;注意前后衔接与呼应,语气通达,文气流畅。

连贯的基本要求话题要保持统一。

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统一,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畅达,表达才能连贯。

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

表述角度要一致。

语言表达中,表述的角度应该前后一致。

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等保持一致,语言才能连贯。

语境要和谐一致。

主要是指写景性的文字,要注意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等方面的特点。

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

这些必须和谐一致,句子才能连贯。

保持合理的句序。

要使句序合理,条理清晰,句子间就必须讲究顺序。

常见的句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一般为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因到果,也可以倒过来。

例2 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连贯的一段话。

①随着各种高效储能技术的成熟和智能电网的兴起,太阳能携手海浪和海风,向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电力。

②同时,化石能源的燃烧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这已经是公认的全球性头号环境问题。

③说不定人们会用墙体太阳能发电系统为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我们的住宅和办公楼更为节能、舒适。

④而新能源在不远的将来会大踏步走进我们的生活。

⑤工业化国家通过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提高了自身的福利水平,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水平,存量有限的化石能源其实是在加速消耗中。

【答案】⑤②④①③【解析】⑤和②句从两个方面提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能源问题,④句引出新能源话题,①和③分别介绍了新能源在生活生产中的使用,以及未来新能源的前景。

得体得体,指恰当地使用语言,能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要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指上下文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经历、思想性格、心理需求等。

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是比“简明、连贯”更高一层的要求。

得体的基本要求看准对象,掌握分寸语言交际总是双向的,既有说或写的一方,也有听或读的一方。

因此,说写者就不能一相情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说恰当的话,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所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指的就是要适应不同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

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悲痛,或欢乐;或正式,或随意;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等等。

不同的场合,对语言运用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说来,在悲痛的场合,应该严肃、庄重,不能尽说些无关痛痒的笑话;在欢乐的场合,应该轻松、愉快,不能尽唠叨自己的苦恼、不满,如此等等。

这是交际的总体氛围对说话内容的制约,要根据具体的场合选择明智的、充满内涵和智慧的语言。

把握语体,用语准确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适应各自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形成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

比如文言词语典雅、简洁、庄重,在比较庄重的书面语体如公文事务语体中经常使用;方言词语、俚词俗语等,简明、通俗、易懂,在口头语体或书面语体的文艺语体中经常使用。

又如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常常使用长句、常式句、完全句等,而口头语体、文艺语体则常常使用短句、变式句、省略句等。

明确目的,有的放矢语言的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目的决定了语言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

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有的放矢。

即使是同一内容,因不同的表达目的,在内容的取舍和侧重点等方面也应有所不同。

注意遣词,谦敬恰当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

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例 3 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

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

(1)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2)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

(3)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4)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

(5)苍松翠柏环抱着它,(6)霞光丽日辉映着它,(7)青山绿水依傍着它。

(8)连战先生也曾来这里拜谒,(9)表达了他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

(10)今天,我们共同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11)瞻仰孙中山先生的陵寝,(12)重温先生的教诲吧!【答案】(1)处改为“朋友们”或“同学们”;(7)处与(6)处对调,或(6)处与(5)处对调;(10)处删去“故地重游”,或将其改换为合适的词语。

【解析】本题将简明、得体与连贯、辨析修改病句结合考查,要求指出并修改不得体的材料,语言传播要注意接受对象的身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年轻导游”说话面对的对象是中学生,(1)处称呼“先生们,女士们”不符合中学生身份,不够得体,应修改成适合中学生的称呼。

(5)(6)(7)三处不够连贯,应调整语序。

“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与“故地重游”前后矛盾。

从前文看出这个中学生旅行团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10)处“故地重游”不当。

准确、鲜明、生动准确准确,是指能够准确运用语句传递思想情感,辨别词语使用的优劣。

这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讲的,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注意辨析同义词,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要注意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要注意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

准确的基本要求符合情境。

选择词语要注意情境的制约,写作中使用的词语都处在全篇或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中,只有根据特定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同样的词语用于不同的语境效果迥然不同。

造句要符合语法、逻辑。

组句应依照一定语言的语法、逻辑规则进行,否则会出现语病。

应注意以下几点:句子结构要完整,词语搭配要稳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句义要有逻辑性,有些句子语法上没有问题,但概念不清,语意不明,判断和推理不当,也是不通顺的。

符合对象。

应仔细辨析同义词的基本意义和附加意义(包括风格、色彩和用法等)的同中之异,这有助于恰如其分地叙事写景、表情达意、释物明理。

例4 1998年,英美合拍了一部有关莎士比亚爱情的片子,这部片子引进国内时最初被译成《莎士比亚的爱情故事》,最终译名为《莎翁情史》。

“莎翁情史”为何更具有味道?请简述理由。

【答案】①语言形式上更加简洁、明了;②“莎翁”既是对莎士比亚的尊称,也含有“老人”的意思,“老人的情史”更具卖点;③“情史”指的是感情故事“丰富”,能吸引受众。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表达的评价鉴赏,要综合考虑语言表达的要求,结合文句具体分析。

鲜明鲜明,是指用词造句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

答题中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注意精心选择不同色彩的词和不同语气的句子,把自己的褒贬好恶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来;要注意语言通俗明白,不生造词语,不用冷僻词语,不随便使用文言词和文言句式;要注意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不随便使用结构复杂、晦涩难懂的长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