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格式整齐)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标准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一、疾病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
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
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临床表现1.急性起病。
2.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
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
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治疗原则1.病因治疗、2.对症治疗、3.一般治疗、4.并发症治疗。
用药原则1.轻症病人口服板蓝根冲剂、复方感冒灵、蓝芩口服液、清开灵等及对症治疗为主。
2.有中度发热的病人可肌肉注射病毒唑或双黄连注射液。
3.合并细菌感染者口服复方新诺明或肌注青霉素治疗,高龄及病情严重者可以静脉使用1~2代头孢菌素类,过敏者可以选用喹诺酮类。
4.早期应用干扰素,可快速产生细胞抗病毒作用,使临床情况好转;可以使用免疫增强剂。
疾病描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症状体征注意发热、头痛、咽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
体检:注意上呼吸道局部炎症改变及眼部表现。
注意心音强弱及心律有无异常。
疾病病因注意受凉、淋雨等诱因,有无感冒流行及与感冒患者接触史。
诊断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肺部疾病。
3.鉴别诊断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鉴别。
(完整word版)上呼吸道感染病历模板

患者刘琴,女性,35岁,汉族,已婚,农民,主因:咳嗽、咳痰1周,加重伴周身酸痛、乏力3天。
于2016/01/11 14:28以“1。
上呼吸道感染2。
附件炎”收住入院。
一、病例特点:1.病史:患者自述于入院前1周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当时在私人诊所处就诊,给予止咳、抗炎,化痰药物(复方甘草片、连花清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口服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伴周身酸痛,头晕及乏力等症状,同时伴下腹部疼痛,为进一步治疗,今日来我院要求住院治疗,查体后遂以“1。
上呼吸道感染2.附件炎”收住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有头晕,无头痛,无心慌、气短,无恶心、呕吐,下腹部疼痛,无腹泻症状,睡眠欠佳,饮食欠佳,大小便正常。
2.查体:T:36.4℃P:8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意识清楚,痛苦病容,表情痛苦,扶入病房,主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苍白、出血斑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形状正常,无畸形,头发分布均匀,头部活动自如。
五官端正,双眼结膜无充血、水肿、出血及黄染,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双耳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听力正常。
鼻外观正常,鼻腔通畅,无异常分泌物,鼻窦区无压痛。
口唇红润,无紫绀、疱疹、皲裂、溃疡及色素沉着,牙龈无红肿、溢脓、出血、溃疡,咽部充血水肿,无异常分泌物,双侧扁桃体无肿大,舌型未见明显异常,舌面无异常,舌运动无震颤、偏斜.未见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软,无抵抗,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两肺呼吸运动如常,触觉语颤两侧对称,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范围正常,心尖区无抬举样搏动,无压痛,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形,外周血管无异常。
腹部形态正常,下腹部略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胆囊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及肿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腹水征阴性,双肾区及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叩击痛.全腹肠鸣音正常,3-4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肛门直肠未查,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发育正常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
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
该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
疾病简介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URTI))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其中包括鼻、咽、喉的感染,临床一般统称为上感。
但上呼吸道不同部位的感染,临床的表现并不尽相同。
例如鼻咽部的感染,分泌物刺激的咳嗽,常常以夜间为主;副鼻窦炎,除了持续性咳嗽外,常常伴有鼻窦的压痛;而咽炎除了咳嗽外,咽部痒和干燥的症状比较明显;小儿的喉炎则表现为特殊的嘶哑,类似于破竹样咳嗽。
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
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2、诱发因素: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力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3、发病机制: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患本病。
[2]4、疾病影响:⑴先天性疾病:常见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⑵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
此外肺结核变为常见诱因。
⑶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小儿腹泻等。
(完整word版)急性上呼吸道病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病历一、病情介绍XXX,男,9岁,因“发热3天”于2013年9月22日步行入院。
热峰9.8℃,热退复升,1天内反复发热数次,无寒战抽搐,无咳嗽,无痰鸣,伴少许鼻塞流涕,间诉头晕、头痛,间有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呕吐。
查体:咽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清,全身未发现其他部位感染灶。
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护理评估(见首次护理记录单)三、护理诊断1.舒适度减弱:咽痛,鼻塞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热性惊厥。
焦虑:与患儿反复发热有关。
四、护理目标1.患儿鼻塞,咽痛有所减轻,舒适度提高。
2.患儿体温恢复并保持正常。
3.无并发症发生。
4.家长和患儿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五.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注意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保持室温18~22℃,湿度50%~60%。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及时清除鼻腔及咽喉部分分泌物和干痂。
(3)嘱患儿不要用力擤鼻,以免炎症经咽鼓管向中耳发展引中耳炎。
2.发热护理:(1)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
(2)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汗腺堵塞,可用温热水擦浴,及时擦汗,更衣。
(3)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连续3天至体温正常。
(4)体温超过38.5°,遵医嘱给予冰敷,酒精擦浴及退热药。
降温处置后每0.5~1小时后复测一次,并随时注意有无新症状出现。
3.饮食护理:保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1)给予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结合患儿喜好,给予清淡饮食,少食多餐,给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常饮水,补充因发热、呼吸增快而消耗的水分。
4.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体温、神志、面色变化,避免并发症发生。
(2)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咳嗽,若有咳嗽注意咳嗽的性质。
(3)观察咽部充血的情况,有无水肿,化脓,皮肤黏膜是否完整,有无皮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疗规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可发生,冬春季较多。
每人每年常有数次,一般通过飞沫传染及直接接触,偶可通过肠道。
常见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约占10%,另外还有肺炎支原体。
【诊断】(一)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居多,临床最多见。
早期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咽痛、鼻塞、喷嚏、咳嗽。
可有球结膜充血等症状,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
如病变侵犯到喉部可有声音嘶哑。
病程3~7天,但也可更长或甚至持续数周。
(二)特殊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多为柯萨奇病毒A组。
除有流涕、鼻塞、咳嗽和全身不适外,咽部可见疱疹,周围有红晕,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
好发于春夏季,体检发现咽部充血,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
病程1~2周。
(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或增多,血沉稍快,C-反应蛋白正常或增加。
【治疗】(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食易消化食物,增加维生素,保持室内通风,适宜的温湿度。
(二)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剂,鼻堵严重给滴鼻剂等。
(三)病因治疗:因上感多为病毒所致,目前尚无较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现常用有病毒唑口服或静点;双黄连对病毒也有效。
早期、有条件时可选用干扰素。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抗菌素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soap病历书写范文

上呼吸道感染soap病历书写范文英文回答: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URTI) are common and can be caused by various viruses, such as the common cold or influenza. These infections primarily affect the nose, throat, and sinuses. Symptoms of URTI include nasal congestion, runny nose, sore throat, cough, and sometimes fever. It is important to accurately document the patient's symptoms and medical history in the SOAP (Subjective, Objective, Assessment, and Plan) format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ontinuity of care.Subjective: The patient complains of a stuffy nose, sore throat, and cough. They also report feeling tired and having a slight fever. The symptoms started two days ago and have been gradually worsening.Objective: On examination, the patient presents with clear nasal discharge, redness in the throat, and mildlymph node enlargement in the neck. Vital signs show a slightly elevated body temperature.Assessment: Based on the patient's symptoms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findings, the diagnosis is a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his is most likely viral in nature, considering the presence of clear nasal discharge and absence of severe symptoms.Plan: The patient will be advised to rest, drink plenty of fluids, and manage symptoms with over-the-counter medications such as nasal decongestants, throat lozenges, and cough suppressants. Antibiotics will not be prescribed unless there is evidence of a bacterial infection or complications.中文回答:上呼吸道感染(URTI)很常见,可以由各种病毒引起,如普通感冒或流感。
上呼吸道感染

成安县柏寺营乡中心卫生院出院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病人或家属收执,一份入病案)姓名:路士达性别:男性年龄:2岁职业:儿童科别:儿科入院时间:2012 年08 月08 日08 时00 分出院时间:2012 年08 月14 日16 时30 分入院情况:发热,咽部疼痛2天。
查体:T38.2°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入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经过:给于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出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出院情况:患者无发热,扁桃体无红肿疼痛,未诉其他不适。
出院医嘱:继续按时吃药,如有不适随时诊断与治疗。
住院医师签字:/宋书川主治医师签字:成安县柏寺营乡中心卫生院姓名:路士达性别:男性年龄:2岁职业:儿童科别:儿科入院记录患者:路士达,男性,2岁,未婚,儿童,汉族,系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柏寺营乡柏西村人。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入院日期2012-08-08 8:00,记录日期:2012-08-08 17:00 主诉:发热,咽部疼痛2天。
现病史:患者缘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咽部红肿疼痛,无咳嗽、咳痰,无胸痛,无恶心,呕吐,随到本村卫生所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无明显好转。
呈进行加重,为进一步治疗,故到我院,测T:38.2 ℃,血常规示:白细胞16800/mm3。
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院。
患者发病已来神清,精神欠佳,饮食差,睡眠尚可,大小便均正常。
既往史:发育良好,无遗传性疾病,否认外伤手术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患者生于原籍长期居住本地,未到疫区,牧区,居住环静良好。
家族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病史体格检查T:38.2 P:86次/分 R:20次/分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晰,语言流利,自主体位,查体合作,步入病房,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睑结膜无苍白,双侧瞳孔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窦区无压痛,鼻无畸形,鼻腔通畅,无异常分泌物流出,各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红润,无紫绀,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可见脓疱。
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诊断:2.舒适的改变与咽痛、鼻塞等有关。 预期目标:提高患儿舒适度。 护理措施: (1)各种治疗集中处理尽量集中完成。保证患儿 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及时清除鼻腔及咽部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 畅,注意通风,改善血液循环,对减轻呼吸道症 状有明显效果。 (3)鼻腔的护理:鼻塞严重时应先清除鼻腔分泌 物后用0.5%麻黄素滴鼻,每日2~3次,每次1~2滴 。对妨碍吸允的患儿,宜在哺乳前15分钟滴鼻, 使鼻腔通畅,保证吸允。 (4)咽部护理:注意咽部充血、水肿、化脓情况、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咽部不适时给予雾化吸入。 护理效果评价:在住院期间患儿病情减轻。
大家下午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业务查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aatory infection):
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的炎 症,主要指鼻、鼻咽部的急性感染, 常根据发病的具体部位诊断为“急性 咽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 等,如果局部感染的定位不是十分明 确,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病 历 简 介
病史:
患儿,151床,王小小,男,三岁, 因“鼻塞、流涕3天,发热半天” 入院。查体:体温39.5°C,神志 清楚,精神欠佳,咽部充血,扁 桃体充血,Ⅱ度肿大,无脓性分 泌物,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率 120次/min,率齐,肺部听诊正常, 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示WBC10.5x109/L,N70%,L (淋巴细胞)30%,Hb(血红蛋白) 110g/L,PLT310×109/L.
(4)呼吸频率与年龄成负相关:年龄越小, 频率越快,且不规则。 (5)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 均较差:婴幼儿咳嗽反射弱,气管黏膜纤毛 运动差,呼吸道平滑肌收缩功能差;婴幼儿 免疫球蛋白含量低,呼吸道粘膜表面尤其是 分泌型IgA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耳炎连通鼻咽部与鼓室 气管-支气管炎 风湿热链球菌咽部感染是风湿热发病的必须条件 肾小球肾炎 病毒性心肌炎
医院医学
24
诊断及鉴别诊断:
腺病毒、
鼻病毒、
埃可病毒、
柯萨奇病毒、
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 等。
医院医学
6
病因
细菌(20~30%):细菌感染较少,可直接感染 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
溶血性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葡萄球菌等, G-菌偶见。
医院医学
7
诱因:受凉、淋雨、过度紧张或疲劳。
分型:
医院医学
25
㈡鉴别诊断:
过敏性鼻炎: ①起病急骤,恢复快 ②鼻腔发痒,喷嚏、鼻涕, ③发作与气温突变或与接触周围环境中的变
应原有关, ④鼻腔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有较多嗜
酸性粒细胞。
医院医学
26
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病原体:流感病毒 传染病[h1]
潜伏期:1~2天,数小时~3天。 甲流 1~7天。全身症状重。快速血清PCR、鼻拭 子病毒核酸测定
为咽结膜热。
医院医学
18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 菌等引起
临床表现:
起病急; 咽痛明显、伴发热、畏寒,体温可达39℃ 以上; 查体:咽部明显充血,
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 有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医院医学
19
医院医学
医院医学
17
4、咽结膜热:
由腺病毒3型、4型、7型病毒感染引起。 常于夏季在幼儿园、学校中流行。 前驱症状表现为全身乏力,发热; 眼睛发红发热,不自觉的流泪; 咽痛。 体征:眼部滤泡性结膜炎、一过性浅层点状角膜炎及
角膜上皮下浑浊,耳前淋巴结肿大。 病程4~6天,有自限性。 若结膜刮片大量单核细胞,培养无细菌生长,可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呼吸内科
医院医学
蔡宇星
1
呼吸系统的结构
上呼吸道: 鼻、咽、喉
下呼吸道:
气管、支气管、小 支气管、双肺
医院医学
2
喉
医院医学
3
概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 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 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 急性炎症的概称。
医院医学
4
上感的发病特点
春秋及冬季为高发病季节
全身或局部防御功能降低, 原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
迅速繁殖引发感染。
医院医学
8
流行病学
病原体: 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多种类型的病毒, 人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弱、短暂,病毒间无
交叉免疫, 故反复发病。
医院医学
9
流行病学
传播:患者喷嚏和含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 或经手和用具接触传播。
20
扁桃体炎的并发症: 1、局部并发症:炎症可向周围扩散,引起
扁桃体周围蜂窝织炎、扁桃体周围脓肿,也 可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颈淋巴结炎及咽旁 脓肿等。
2、全身并发症:多认为系变态反应所引起, 可并发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风湿热, 急性肾小球性肾炎等。
医院医学
21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外周血象: 病毒性感染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伴淋巴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
通常病情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好。
发病率高,成人平均每年2-4次
儿童平均每年4-8次
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有时可伴严重并发症。 应积极预防。
医院医学
5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病毒(70~80%):
流感病毒(甲、乙、 丙)、
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㈠诊断: 临床诊断
病因学诊断
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周围血象((血常规)和 阴性胸部X线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一般无需病 因诊断。特殊情况时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
毒血清学检查确定病原体。但需与初期表现为感冒 样症状的其他疾病鉴别。
鉴别诊断:
过敏性鼻炎、流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传 染病前驱症状。
吸道感染 1、急性病毒性咽炎/喉炎: 2、急性疱疹性咽峡炎 3、急性咽结膜炎 4、急性咽扁桃体炎
医院医学
12
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
病原体:鼻病毒,副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 萨奇病毒等。
症状:咽、鼻、涕、泪、听、味、 咳、声、全身症状(咽干、咳嗽、 鼻后滴漏:炎症介质导致的上呼 吸道传入神经高敏状态有关;听 力减退:咽鼓管炎)。
易感人群: 老幼体弱、 免疫力低下者、 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易感。
医院医学
10
病理
鼻腔、咽部、喉部粘膜充血、水肿、可有上 皮细胞破坏,
有浆液性及粘液性炎性渗出物伴单核细胞浸 润。
细菌感染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出现脓性分 泌物。
医院医学
11
分类
普通感冒 以咽炎为主要表现的上呼
体征:鼻粘膜充血、水肿,分泌 物,咽部充血。
5~7天痊愈。
医院医学
13
以咽炎为主要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
1、急性病毒性咽炎: 病原体: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
感病毒、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咽痒、灼热感。 咽部体征:咽喉部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
肿大。
医院医学
14
2、急性病毒性喉炎:
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或腺病 毒等引起。
临床特征为声音嘶哑,说话困难、咳嗽伴有 咽喉疼痛及发热等。
体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 大伴有触痛,有时可闻及喘鸣音。
医院医学
15
医院医学
16
3、疱疹性咽峡炎:
科萨奇A 病毒引起 症状:咽痛、发热,
多发于夏季,儿童多 见。偶见于成人。 体征:咽充血,软腭、 悬雍垂、咽及扁桃体 表面灰白色疱疹及浅 表溃疡,周围有红晕。
比例增高; 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增多与中性粒细胞增多。
医院医学
22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病原学检查:
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 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
需要时,进行免疫学检查、
病毒分离鉴定等,
细菌感染可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
验以指导治疗等。
医院医学
23
并发症
急性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