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政治 暑假作业哲学生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哲学与生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1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在第一课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关于什么是哲学有一个历史的和感性的认识。
标题为“百舸争流的思想”,主要负载的任务有二:一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二是介绍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
围绕这两个问题,教材设计了两个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课时: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最基本的问题只有一个,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设计了两个目:第一目主要解释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第二目主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回答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课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本框主要是通过对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态的介绍,让学生从中感受什么是哲学。
围绕这一问题,教材设计了两个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学习本课,使学生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
通过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教学重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教学难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2.理解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3.运用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观点;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高中政治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识记)【学习目标】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2、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即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标准。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_____________。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_______________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_____________;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能力提升1、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的问题?2、结合教材P11,回答:(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知识总结、构建体系巩固练习、学习测评1.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以下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有……()①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③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④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3.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因为它是……()A.唯物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B.唯心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4.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①是否信仰宗教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③对物质和精神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④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A.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 D.①③④5.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A.唯心主义 B.可知论C.不可知论D.二元论6.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复习提问】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识记)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根本标准是什么?(识记)3、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识记)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简单应用)【学习目标】框题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识记理解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2、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3、唯物主义不等于追求物质享乐,唯心主义不等于追求精神享受1、能分析说明古代相互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2、分析说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3、能分析说明唯心主义的错误所在1、通过对课文中引言的分析,增强阅读能力及分析能力2、通过对专家点评的阅读,拓宽自己的哲学知识,拓宽知识面1、自觉地向唯物主义阵营靠拢2、通过对我国古代闪光的哲学思想的了解,增强发展方向自豪感【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基础过关一、唯物主义1、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和。
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新人教必修4)

(2)客观唯心主义:
①观点:把客观精神 (如上帝、理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②经典观点: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精神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
宗教思想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
封建迷信思想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上帝、神灵等主宰世界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在现实生活中,“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 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二)题眼突破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从思想观点上来看,哲学上确实存在着“两个对子”即唯物 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但从哲学派别上看,则只 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因为在哲学史上,从来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 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 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解析 本题以灵活的方式设置背景考查哲学的基本问 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 取。题中英语儿歌突出“上帝”创造客观事物,体现了宗教精神, 属客观唯心主义;题中科普作家对儿歌的改动表明世界是物质 的、物质是运动的,体现了科学精神,属于唯物主义,①③正确, 选A。 答案 A
答案 解析
A 梦这种意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反
映,体现了存在决定意识,故选A。
考点四
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一)考点梳理
1.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①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 (如人的目的、意志等)夸大为唯一的实 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 的主观精神。 (注:这里的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如英雄、帝王等。)
高中政治 1.2《百舸争流的思想》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本课设计意图(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理解@§○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3)@§运用@§○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如何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如何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2)@§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内容目标: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25@§提示与建议: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高中政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标要求】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
(2)理解:①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能力目标:使自己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情感目标:能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
【基础预习】(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和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的问题;二是的问题,即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和。
3、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的,就是唯心主义。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课堂合作探究】一、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堂探究一】形神论战探究材料: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
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
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
他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
萧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
萧子良无可奈何,派人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不怕得不到高官,为什么发表这种违背潮流的言论呢?你应当赶快放弃你的言论。
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要我范缜“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探究问题:(1)形神关系的论战触及了哲学的什么关系?他们的分歧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名流、高僧们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
高考政治 哲学生活 第2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英语儿歌歌词强调上帝的创造活动,是宗教观 念的体现,体现了唯心主义世界观,而美国科普作家的改动, 体现了科学精神,体现了唯物主义世界观,所以①③正确, 应选择A项。②④两项与题干无关。
——摘自《时间简史》,1988 “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 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
——摘自《大设计》,2010 从哲学上看,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是一种什么思想?斯蒂 芬·霍金在两部著作中对上帝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他的世界观有 了什么变化?
【提示】 (1)上帝创世说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它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 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 现。
Hale Waihona Puke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从本 质上来说,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科学的,但唯 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对其科学性要作具体的分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对物质的解 释不够科学,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 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 们应大力提倡。
①凡是唯物主义一定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一定是没有可取
之处的
②凡唯物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唯心主义一定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③唯物主义有不科学的地方,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两者共同
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资料

知识点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 关系问题。
注意: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 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 使用。
南北朝时,齐国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 集。他们迷信佛教,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官员 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 灭’。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 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消亡,则精神消失。
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不可知论
从生活实践看: 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从一切哲学研究看: 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 的三种基本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形态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优点: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 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
A、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B、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 观是唯心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 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 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 需要有一种正确地揭示社会发展规 律的哲学来指导,这就为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创立,特别是历史唯物主 义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马克思说“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只有尚未发现的。”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的关系问题。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单选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下列观点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的是(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②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③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④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中国古代哲学所探讨的“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3.康德认为:认识完全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的存在。
康德的观点认为(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4.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对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的不同回答D.对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问题的不同回答5.有人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物质的,精神也是物质的,精神这个物质是物质的人脑分泌出来的,就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该观点()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是正确的B.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D.辩证地解释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6.“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
”“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②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③是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辩论④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下列选项能够恰当反映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依次排序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理生万物,理在事先③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①→④8.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生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判断并改错
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是形而上学性。
()
3、凡是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
()
4、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科学的,我们应彻底否定。
()
5、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有两个。
()
二、单项选择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③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④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没有指导作用的问题
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这种看法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4.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这是一种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
5.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
A.子不曰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6.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都认为
A.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B.物质可以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
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7.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8.下列说法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9.右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天不变、道亦不变
10.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
上述观点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1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2.划分可知论与不可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损失。
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承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14.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以对下述问题的不同回答为核心的()A.整个世界是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变的
B.意识是积极能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
C.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D.应该从实际出发,还是应从人们的主观需要出发
15.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哲学生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判断题
1、错。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错。
要分唯物主义是朴素的、机械的还是辩证的来分析。
3、错。
从本质上说,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的回答在根本方向上正确的。
但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对其科学性要做具体分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局限性。
所以不能对唯物主义一律提倡。
4、错。
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都是错的,但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所以不能对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5、对。
哲学上的基本派别有两个: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二、选择题
1- 5:D D C B A 6--10:C B B C C 11---15 B C C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