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的探讨

合集下载

关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的探讨

关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的探讨
财会研 究 l F i n a n c e a n d R e c o u n t i n g R e s e a r c h
关于公 允价值 变动损 益账务处 理 的探讨
王 良亮 河 南 中原 高 速 公路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新 登 分 公 司 4 5 0 0 0 0
摘要 : 新 会 计 准 则 规 定 可 以 采 用 公 允价 值 进 行 会 计要 素 的 确 认 、 计 量 和 报 告 , 而 公 允 价 值 变动 引起 的差 额 计 入 公
由于 公 允 价 值 是基 于 市 场 信 息 的一 种 评 价 , 随着 市 场 的变 化 ,
产”、 “ 衍生工具” 、 “ 套 期 工具 ” 、 “ 被 套 期 项 目” 等科 目的
公允价 值处在 经常性地变 化之 中, 与此相适应 , 资 产 的入 账 价 值 相 关规 定 进 行 处 理 。 就不能是确 定不变的 , 而需要根据公允价值 的变动进行调整 。由 ( 四) 期末 , 应将 本科 目余 额转 入 “ 本 年 利 润 ”科 目 , 结 转 后 本 此 在 会 计 科 目中 引入 了 “ 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科 目, 以 对 由于 公 科 目无余 额 。
在。

允 价值 变 动 而产 生 的差 异 在 损 益 中 予 以确 认 。但 在 现 有 的 会 计 准
( 二 )“ 公允 价 值 变 动 损 益 ” 科 目的 性 质 模 糊 、核 算 混 乱 。第

“ 公 允价 值 变动 损益 ”科 目的会 计处 理规 定
在 新会 计 准则 应 用 指 南 中对 新 设 置 的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年公 允 价 值 变 动 损 益 转入 利润 , 利 润 增 加 了 1 o 0 万元 , 将 尚未

跨会计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跨会计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跨会计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跨会计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何进行账务处理2010-08-23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会计处理原则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科目的用法如下:1、本科目核算内容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此外还有,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中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记入当期损益的利得与损失(指南中同时指出可以另设“套期损益”科目单独进行核算)。

2、本科目明细核算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投资性房地产等进行明细核算。

3、主要账务处理之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本科目;如果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同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余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会计核算例1:假设某企业2007年10月1日在证券市场上购入某挂牌上市债券2万份,每份价格110元。

该债券距到期日还有两年,而企业准备于近期出售而非长期持有至到期。

当年12月31日,该债券收盘价格为115元/份。

2007年12月31日,企业以每份118元的价格全部出售该债券。

在不考虑相关税费的情况下,该企业应当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假设该企业没有其他业务发生):1、2007年10月1 日购买债券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200000贷:银行存款 22000002、12月31 日按公允价值调整债券账面价值20000×(115-110)=100000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00此分录的处理表明,因公允价值上涨,而调整增加其账面价值,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明细账公允价值变动。

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的思考

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的思考

根据 笔者 提 出 的简易 方法 , 计分 录可 以调 整 为 : 会
借 : 行存 款 银 贷 : 易性 金融 资产 —— 成 本 交
1 0 0 80 00 0 1 0 0 00 00 0 31
Co mmeca Ac o nig2 ・ 2 ri c u t 01 7・ 1期 l n 1
同时 , 将原 计人 该金 融 资产 的公允 价值 变动 转 出 : 借 : 允价 值变 动损 益 公
贷 : 资 收益 投
借: 银行 存款
投资 收益
43 56 0 9 0
5 04 0 3 0
40 00 0 0 0
40 00 0 0 0

交易 性金 融 资产—— 公允 价值 变动 50 40 0 7 0 贷 : 易性金 融 资产—— 成 本 交 借: 投资 收益 1 0 0 00 00 0 50 40 0 7 0
( ) 生在 不 同会 计 期 间 , 在 跨期 的核 算 二 发 存
例 2:甲公 司在 2 0 0 8年 1月 1日以每股 1 0元 从 二 级
市场 购 人 乙公 司股票 1 0万 股 , 外 支付 1万元 的交 易 费 0 另
用 。甲公 司将该 投 资划 分为 交易 性金 融资 产 。2 0 0 8年 6月
“ 允 价值 变 动损 益 ”科 目是 用来 核 算 企业 交 易 性金 公 融 资 产 、 易性 金 融 负 债 , 交 以及 采 用 公 允 价值 模 式 计 投
资 性 房地 产 等公 允 价 值 变 动 形 成 的 应计 人 当期 损 益 的利 得或 损失 。新会 计准 则 中把公 允 价值 变动 损益 结转 到投 资 收益 中时 , 置 股票 的 会计 处 理 方法 不 是很 好 理 解 。笔 者 处 认 为 该 资 产 最 终 处 置 时 , 可 以这 样 处 理 : 也 出售 时 直 接 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涉及资产处置业务的思考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涉及资产处置业务的思考

售写 字楼时“ 其他业 务收入” . 为4 亿元 ,其他业务成 本” . 6 “ 为4 3
亿元 。这种做法是有 问题 的 , 因为损益类科 目期 末结转 “ 本年
利润 ” 后就无余额 了 , 以后年 度才 出售 的投 资性房地产 或交 易
“ 其他业务 收入 ” 目。20年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科 08 中
收入 。
写字楼 ( 价值 变动 ). 公允 0 亿元 2
同时 ,将投资性房地 产累计公允 价值变动转 入其 他业务 公 允 价 值 变动 减 值0 亿 元 一公 允 价 值 变动 增 值 0 亿 . 4 . 2
元 =公允价值变动减值02 . 亿元 借 : 他业务 收入 其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02 .亿元 02 .亿元
贷: 开发 产品 ( )o 7 2 1 2 2 0 年1 月3 日
41 . 亿元 04 . 亿元
45 .亿元
( )0 7 2 1 2 20 年1 月3 日
借: 投资性房地产—— 写字楼( 公允价值变动 ) O2 . 亿元 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02 .亿元
按照损益类科 目 期末转账要求,在20 年1月3 日 07 2 1 还应
5 ——1】 4 例5 1] 7 例6 l中, 2、 页【 ~ 、 页【 ~ 】 注册会计师的 8 48
《 会计》 教材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有同样举例 , 《 也 这里均省略。
二、 问题 的 原 因及 其 思考
或借 记本科 目( 公允价值变 动 )同时 , ; 按该项投 资性房地产公 允价值 变动 , 借记或贷记 “ 公允价值 变动损益 ” 目, 科 贷记或借
为41 . 亿元 ,0 7 l月 3 日 ,该 房地 产公允 价值 为43 元 。 20 年 2 1 .亿 20 年4 0 8 月租赁期满 , 甲企业 收回该项房地产 , 于2 0 年6 并 08 月

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的思考

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的思考

同时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 目余额转入本年 利润 将 10 00 0 0 0 10 00 0 0 0
贷: 交易性金融 资产一 成本 投资收益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 投资收益
交易性金融 资产一 公允价值 变动 40 0 0 0 0 0
同 时 , 原 计 入 该 金 融 资 产 的 公 允 价 值 变 动 转 出 将
财 会 研 究 ,0 8年第 8期 ) 20 。
针对 以上疑问 , 这些文献的作者提 出以下改进 建议 :

是 交 易 性 金 融 资 产 出售 时 , “ 允 价 值 变 动 损 益 ” 目转 因 公 科
司股 票 1 0万股 , O 另外支付 1 元的交易费用。甲公司将该投 资划 万 分 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 0 0 8年 6月 3 0日,该股票 的市价 涨至 1 5 元 /股 ,0 8年 1 20 2月 3 1日该股 票市 价 为 1 4元 /股 ,0 9年 1 20 月 1 5日甲公 司将 股票 以每股 1 8元 予以全部 出售 。若 不考虑其他 因素 , 甲公 司的会计 处理为 :
三 、 公 允价 值 变动 损益 ” 户运 用 中的疑 问 与分 析 “ 账
上例 中, 甲公 司 2 0 0 8年 6月 3 0日 , 交易性金融 资产的公允价
值大 于账面价 值 5 0 元 , 0 万 调增 “ 交易性 金融资产 ” 账面值 5 0万 0
元, 并增 加“ 公允价值 变动损益 ” 0 5 0万元 ;0 8年 1 20 2月 3 1日, 交 易性金融 资产的公允价 值小于账面价值 1 0万元 , 0 调减 “ 交易性金 融 资产” 面值 1 O万元 , 账 0 并减 少“ 允价值 变动损 益” D 公 1 0万 元 : 20 0 9年 1月 1 5日, 出售该交易性金 融资产时 , 原计入该 金融 资 将 产的公 允价 值净 变动 4 0万元转 出 ,借记 0 “ 公允价 值变动损 益” 4 0万元 , 0 贷记 “ 资收益” 0 投 4 0万元。 而 , 然 一些文献的作者对 以上

“营改增”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账务处理的研究——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

“营改增”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账务处理的研究——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

“营改增”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账务处理的研究——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匡忠华【期刊名称】《《内江科技》》【年(卷),期】2019(040)010【总页数】2页(P118-119)【作者】匡忠华【作者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会计系【正文语种】中文“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全面推广,为了规范企业金融资产交易的账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计量属性相一致,财政部在2014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使得我国企业的金融资产交易的账务处理具有合理性和依据,本文在2014年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及“营改增”后的基础上分析一般纳税人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账务处理。

1 交易性金融资产概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界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标准主要是指一般纳税人在金融市场上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和衍生金融工具,持的期限在一年以内,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会计计量为公允价值且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的金融资产。

2 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核算的程序在“营改增”全部推广之后,企业在购买金融资产并把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时,其支付的价款包含买价,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和以手续费为计税依据按6%计算的增值税,该增值税通过进项税额核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核算的内容是支付的买价,“应收利息”核算的内容是已经到了支付利息的日期但还没有收到的利息,“应收股利”核算的内容是已经宣告发放但还没有收到的现金股利,“投资收益”核算的内容是支付的手续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核算的内容是以手续费为依据计算并支付的增值税。

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依据《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对于企业取得投资收益有两种核算方法,第一种情况,可以价税分离,计算在持有期间需要交纳的增值税,借记“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取得投资收益应交的增值税)”;第二种情况是可以在持有期间不确认应交的增值税,待以后转让金融商品一并计算确认应交的增值税,笔者认为为了避免账务处理的复杂性,采用后一种核算方法比较好。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投资收益探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投资收益探讨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投资收益”含义企业会计准则(2006版)中这样界定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投资收益”科目核算内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用来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科目主要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鉴于本文主要讨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中上述两个科目的区别,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对两个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对两个概念的外延缩小,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用来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或损失,“投资收益”用来核算企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过程中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损失。

进一步分析,企业购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也可以认为是企业的投资,那么与这些资产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算不算投资收益呢?从上述概念中找不到答案。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学习者在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业务核算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投资收益”两个科目经常混淆,在实务中甚至出现两个科目混用的现象。

有些财务人员为避免出错,只能死记硬背相关条文规定,然后对号入座给出对应的账务处理;但这样做并没有真正理解两个科目的区别。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为在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核算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投资收益”核算的内容其实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简单地说,前者主要核算“虚拟性投资收益或虚拟性投资损失”,而后者主要核算“现实性投资收益或现实性投资损失”。

为何这样阐述,相信从下面的案例解析中就可以得到答案。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投资收益”案例解析案例一:2018年1月10日,甲公司委托A证券公司从证券某交易所支付105万元购入乙上市公司股票10万股(其中包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5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为2万元,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此外,还知道1月31日该股票投资公允价值为120万元;2月5日收到5万元现金股利,当月28日该股票投资公允价值为108万元;3月10日出售该股票,售价为110万元。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末账务处理探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末账务处理探讨
— —
的 有用 性有重 要帮 但在具体业务处 助, 理中 还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
存在一些细节问 本文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 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题。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看 ’
值变动损益为例,分析现行会计处理的问题, 起来很简单, 但在实际处理时有问题。举例如
提 出两种解决思路, 希望对完善公允价值会计 下:
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 ( 工具确 认和 2 金融 利息 1,0 元) 000 。
年3月3 日) 1 转为已实现损益, 所以还需要将
为简化起 见 ,此处省略 与利 息相关 的处 其转 投资收益” 这种处理方法容易造成误 。
计量) 第三十八条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账务 理, 只考虑公允价值变动部分。甲企业的账务 解, 即原本没有余额的“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凭 处理做 了如下规 定:金融 资产或金融 负债公 处理如下: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现行处理方法
公允价值计量是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中的 下:12 ̄ 6 3 ( 07年 月 0日, ) 该债券的公允价值 么在 2x 年 3月 3 08 1日该债券 出售时 ,公允 “
重要 内容 , 高会计信息 的决策有用性有 重 为 11000 ( 利息) ()07年 1 价值变动损益” 对提 ,5 ,0 元 不含 ;22x 2 就不应该再出现在借方; 但另
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除减值损失和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 时转出, 计入当期损益。”
其中第 ( 条“ 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
( 2x 2 0 7年 6月3 ) 0日, 确认债券公允价 法, 就是在年度末结转利润时, 为了全面计算 该年度损益, 仍然进行“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 是, 因为“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属于未实现损 益,在下年度初须将其从本年度利润中转回, 益 100 ” 000的账务处理, 将其转回。依此类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的探讨
作者:梁海林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1年第02期
[摘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企业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何计量、如何核算,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观点还不一致。

为此,本文拟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账务处理
2006年2月15日则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

公允价值计量直接而客观地反映了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动,从而极大地保证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相关、可靠。

体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立法理念,即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经营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强调的是会计信息与经营决策的相关性。

在这种观念下,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企业的资产更能说明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情况。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使得经济业务具体会计处理与原处理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及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新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公允价值变动对资产、负债带来的影响,从而及时体现该项投资的变动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身的含义看,是指资产负债表日,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公允价值高于账而余额的差,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反之则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在该投资未收回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未实现的损益。

根抓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于未实现的收益,尽量不计;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风险,则要充分估计。

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主要帐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而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而余额的差额,做相反分录。

2.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而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余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3.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1.不跨年度的转销或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科目
不跨年度的转销或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企业转让资产时,转入“投资收益”科目。

假定2009年1月3日,甲公司购买丙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面值为2 500万元,票面利率为4%。

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价款为2 600万元(含己宣告发放的债券利息5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30万元。

假定2009年6月30日,甲公司购买的该笔债券的市价为2 560万元。

假定2009年12月15日,甲公司出售了持有的丙公司债券,售价为2 565万元。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2009年1月3日,购买债券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5 500 000
应收利息500 000
投资收益300 000
贷:银行存款26 300 000
(2)2009年6月30日,确认该笔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 000
(3) 2009年12月15日,出售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25 65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5 5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000
投资收益50 000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 000
贷:投资收益100 000
2.跨年度转销或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不再转入“投资收益”科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结构的说明,跨年度转销或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计入当年损益,按照资产负债表法进行所得税核算,不再转入“投资损益”科目。

假定2009年1月3日,甲公司购买丙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面值为2 500万元,票面利率为4%。

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价款为2 600万元(含己宣告发放的债券利息5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30万元。

假定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购买的该笔债券的市价为2 560万元假定2010年2月15日,甲公司出售了持有的丙公司债券,售价为2 565万元。

假定甲公司2009年和2010年均实现会计利润100万元,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购买债券及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录同上
(2)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核算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25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25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25 000
由于企业实现利润100万元,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能纳税部分,企业应缴纳所得税22. 5万元,加上递延所得税费用2. 5万元,本期所得税费用共计25万元则甲公司税后利润为100万元一25万元=75万元
(3)2010年2月15日,出售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25 65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5 5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000
投资收益50 000
(4)甲公司核算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250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2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75 000
由于企业实现利润100万元,应调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年纳税部分,企业应缴纳所得税27. 5万元,减去转销的递延所得税费用2. 5万元,本期所得税费用共计25万元。

则甲公司税后利润为100 -25=75(万元)。

可见,两年实现的会计利润总额相等,缴纳的所得税虽然不等,但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引起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存在,因此所得税费用相等,企业的税后利润也就一样。

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尚需探讨的问题
1.关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余额的问题。

其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期末有无余额,是与利润形成的结转方或即“帐结法”、“表结法”以及投资收回期是否跨年有关的。

若采用“账结法”,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月末没有余额,那么在在何时候收回投资,都不涉及结转未实现损益变为实现损益的问题,只需反映处置损益;若采用“表结法”,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月末有余额,年末没有余额。

这时如果是当年投资、当年收回,则收回时不仪需反映处置损益,还涉及结转未实现损益变为实现损益的问题;如果是当年投资次年收回,由于当年的未实现损益已于年末转入“本年利润”变为实现损益,故在次年收回时,除了确认处置损益外,还要结转次年产生的那部分未实现损益变为实现损益。

就一项投资来讲,不论是采用“账结法”还是“表结法”,也不论投资收回期跨年与否,其总损益是相同的,只不过“账结法”是把总损益按月多次反映出来。

而“表结法”下,同一年度,总损益是一次反映的;跨年度,总损益是分两次反映的。

2.关于公允价值变动形成损益的科目设置问题。

为了反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企业会计准则专门设置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企业会计准则设置的这一科目,虽然所体现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所持有的核算范围内的资产或负债由于公允价值变化而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反映的是相应资产或负债在持有期而不是处置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但把持有期形成的利得自接计入当期损益,显得不够谨慎。

为了更好地体现谨慎性原则的要求,笔者认为应该取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以“未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科目反映其原应反映的内容。

“公允价信变动损失”科目用于反映持有期形成的损失,其使用与“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一样,要计入当期损益,期末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木科目无余额。

而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收益因是未实现的收益,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则只计入未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不计入当期损益,这部分收益待处置资产时,作为实现的收益与处置损益-JI=计入到处置期的损益。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会计准则研究组: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与操作指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赵国强: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的思考.会计之友[J].2009 ( 5)
[4]吕沙: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处理的探讨.财会研究[J].2010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