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标准解读讲义
感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科讲课文档

• 認識抗生素及抗生素之管制。 • 院內感染之防治:院內感控實務三個月,並定期列席感管會。
Taiwan Infection Control Soceity
第十八页,共53页。
台湾高雄荣总感染科
• 感染科
• 感染管制
成均館 醫科大學
第十一页,共53页。
Samsung Medical Center
• 私立综合医院:2000张床位 – 感染科:40张床位
• 气溶胶隔离病房(TB,SARS,禽流感):4-5张 • 接触性隔离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免疫缺陷患者感
染):10张 • 普通床20-25张:HIV/AIDS,呼吸道感染,外科术后
• 感染科specialist兼任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
第十三页,共53页。
Korea感染科医生的培养
• Korea大约100多名感染specialists – 只有不到20所医学院能够培养感染科医生 – 医学生-住院医生-感染科fellow – Fellow(2-3年):临床,科研 – 通过一个严格的感染科医生资格考试
• 三、兼任主治醫師
– 參與建教合作、每週授課、床邊教學、會診及微生物諮詢 四小時以上。
Taiwan Infection Control Soceity
第十七页,共53页。
台湾感染科教学内容
• 臨床內科及兒科感染症學。
– 小兒及成人感染科應互相參與對方之臨床教學及學術研討 會。
– 血液腫瘤科、免疫風濕科、急症加護科及外科系之感染症 會診訓練。
• HIV-SARS、禽流感、人猪链球菌感染-霍乱、伤寒、结核 -细菌耐药、院内感染-免疫缺陷、真菌感染
感染性疾病ppt课件

疫苗接种的时机
疫苗接种通常在儿童期进行,也有一些疫苗需 要在成年后接种,接种时间根据不同疫苗有所 不同。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前需要注意身体状况,不要在发热或患急性疾病时接种疫苗;接种后也需要保持局部卫生,避 免感染。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传播。
05
感染性疾病的治 疗与管理
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
感染性疾病应尽早开 始治疗,以减轻症状、 缩短病程、降低并发 症风险。
合理用药
根据病原体种类、病 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 体差异,选择合适的 药物和剂量。
综合治疗
结合药物治疗、营养 支持、休息等多种措 施,全面提升患者的 康复能力。
隔离与防护
对患者进行隔离,防 止病原体传播;同时 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 的防护措施。
疫苗接种
隔离措施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采取隔离措施可以有效 防止疾病的传播,保护其他人的健康。
个人卫生
保持个人卫生是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基本 措施,包括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等。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的 重要性
疫苗接种是预防感 染性疾病的有效手 段,能够增强人体 免疫力,降低感染 风险。
疫苗接种的 时机
02
感染性疾病的症 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发热
发热是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 通常是感染病原体后免疫系统的 反应。
咳嗽、呼吸困难
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时,如感冒、 流感等,常见咳嗽、呼吸困难等 症状。
皮肤问题
如皮疹、瘙痒、红肿等,可能是 感染病毒或细菌后皮肤组织的反 应。
诊断方法
直接检查
通过观察、触诊和叩诊等直接 检查方法,发现患者体征异常。
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讲课文档

第二页,共100页。
分子诊断技术主要包括
核酸杂交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基因芯片技术
第三页,共100页。
感染性疾病即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的统称 。
外源性感染:指由外界致病病原体侵人人体后导致的
感染,如伤寒、病毒性肝炎等多为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指由人体自身的正常菌群,在人体免疫
功能下降时引起的感染,因为这些细菌必须在一定条
• 乙型肝炎病毒DNA 等温扩增技术
HBV 的病毒载量与感染状态密切相关, 寻求快
速、简便、灵敏、特异的定量手段是对HBV
早期诊断、病程监控及流行病学调查的需求。
第二十二页,共100页。
(三)临床意义
1.HBV感染的早期诊断
2. 监测治疗效果
3. 判断病情,指导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HBV DNA
该法利用错配PCR 的原理扩增HBV 前C 区
长194 bp,C 启动子区长184 bp 的基因片段,
扩增产物分别经限制性内切酶Bsu 361, Bc1I
酶切, 琼脂糖凝胶电泳, 根据酶切图谱多态性,
建立检测HBV 前CA1896, BCPT1762/
A1764双变异的方法,
第二十一页,共100页。
HBV DNA 浓度通常较低。当HBV 基因组前
C 区发生突变时, 则可出现HBeAg 阴性而
HBV DNA 仍保持在较高的浓度。单独抗
HBc 阳性的血液HBVDNA 浓度通常很低。
第二十七页,共100页。
关于血液中HBV DNA 浓度与患者传染性之间的关系, 如
血清中HBV DNA 浓度大于109 拷贝/ ml, 则在日常生活
循环中HBV DNA 浓度与HBsAg 和HBeAg 有一定的相关,
感染性疾病科标准解读

抢救室:仪器及物品摆放固定,标志醒目。设有抢救床、抢救车、氧气瓶、 氧气袋、血压计、除颤器、心电监护仪、专用呼吸机、吸引器、插管物品 等,备有常用抢救药品及一次性消耗品如吸痰管、吸氧管、导尿管、采血 针、试管、一次性手套等。 处置室、抢救室应安装紫外线灯或其他具备卫生部批件的空气消毒器械。
艾滋病门诊的具体要求
参照肠道、肝炎门诊。但要满足艾滋病诊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保 护隐私以及健康宣教等要求。
必备的医疗设备
⑴检验设备:血、尿、便检测仪(肠道门诊有能够进行霍乱弧菌检测 的设备和试剂)。 ⑵放射设备:X线检查设备。 ⑶基本急救设备:氧气瓶、简易人工呼吸器、急救药箱等。
三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
二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
选 址
⑴感染性疾病科与其它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必要间距,确保通风。建议 间距25m。
⑵感染性疾病科必须与普通门(急)相隔离,避免发热病人与其他病 人相交叉;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普通门(急)诊显著位置也要 设有引导标识,指引发热病人抵达发热门(急)诊就诊。
布 局 ▲呼吸道发热门诊与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应完全分隔,呼吸道发热门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检查标准解读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汪亚玲
建设医院感染性 疾病科的意义
《卫生部关于二级以门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结合各地实际,将发热门 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 并将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纳入当地医疗救治体系。同时,卫生行政 部门要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科的监督、管理。
诊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
▲分设呼吸道发热病人、肠道病人、肝炎病人的专用出入口和医务人 员专用通道。应设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的出入口。各出入口应设有 醒目标志。 ▲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有醒目标志。 ▲设置医务人员更衣室。
感染性疾病的炎症指标解读课件

• 初始PCT水平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升高或不降是预后不良的标 志。
2020/3/24
24
——摘自《PCT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5
PCT的临床意义——细菌性心内膜炎
• 对于存在相关危险因素(如心脏瓣膜病、瓣膜置 换术后、免疫力低下、静脉吸毒等)并出现非特 异性感染症状的患者,如PCT水平升高,需要考 虑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可能。
2020/3/24
7
CRP影响因素
• CRP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指标,并且CRP 不受性别、年龄、贫血、高球蛋白血症等因素的影 响,因而它优于其它急性期的反应物质。
• CRP是炎症和组织损伤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产物。 细菌感染、梗塞、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因素都可导致 组织损伤,CRP可以在数小时内急剧上升。
感染性疾病相关的炎性指标
1
临床问题
部分感染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部分发热患者可能未有感染 有时较难区分细菌与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 微生物学上对感染的检测阳性率低,或需要较长时间才获得结果 微生物培养不一定能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
过度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疗程过长
病人:抗生素耐药,院内感染 医院:住院时间长,增加成本
2020/3/24
2
解决问题
1.寻找有效指标协助临床判断 2.增加临床细菌感染诊断的准确性 3.更早作出适当的治疗决定
感染指标:CRP、PCT
3
C反应蛋白(CRP)
主要内容
CRP的介绍及影响因素 CRP的临床意义
2020/3/24
4
2020/3/24
CRP结构
CRP由含有五 个相同的未糖 基化的多肽亚 单位组成,每 个亚单位含有 187个氨基酸, 这些亚单位间 通过非共价键 连结成环状的 五聚体,并有 一个链间二硫 键。
感染性疾病科设置要求讲义

• 该《规定》提出,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对体温≥38℃,伴有呼吸道症 状(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肿痛、气促、呼吸困难等)的急性呼吸 道发热病人,要首先为其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交叉感染。经诊 断不能排除呼吸道传染病的,要将病人转至感染性疾病科进一步明确 诊断。未成立感染性疾病科的,要将病人转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感 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的医师对上述来诊的急性呼吸道发热病人,特别 是对白细胞正常或降低,伴有肺炎表现的病人,必须询问以下流行病 学史和职业暴露史
• 三、 加强疫情的调查与处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 感染性疾病科(或肠道门诊)建设,完善预检分诊制度,做 好腹泻病人的登记、筛检和报告,切实作到“逢泻必登、逢 疑必检”。
• 第九条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 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相关专业高 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医务、药学等部门共同负责 日常管理工作。其他医疗机构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或者 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 第十一条 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置感染性疾病科,配备感染性疾 病专业医师。感染性疾病科和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负责对本机 构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 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强 感染性疾病科(或肠道门诊)建设,完善预检分诊制度,做好 腹泻病人的登记、筛检和报告,重点地区可延长肠道门诊开设 时间,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三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还应设置处置室和抢救室
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原则
相对独立区域 明确的三区划分,各区之间无交叉,有明显标识 人流物流洁污分开: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呼吸道病人和消
•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 疗机构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并对本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预检、 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 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感染性疾病教学演示课件

和降低耐药风险。
04
免疫调节在抗感染治疗中的应 用
免疫调节机制及作用途径
免疫调节机制
通过激活或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以达到增强机体 抵抗力、清除病原体的目的。
作用途径
免疫调节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包括激活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促进抗体产 生;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炎症反应;以及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代谢和功能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1 2
新发和再现感染病不断出现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生态环境变化,新的感染 病不断出现,旧的感染病也会再现,给防控工作 带来巨大挑战。
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使 得一些常见感染病的治疗变得困难。
3
疫苗研发和应用不足
虽然疫苗是预防感染病的有效手段,但目前针对 一些重要感染病的疫苗研发和应用仍显不足。
肠炎
肠道黏膜的炎症,症状包 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阑尾炎
阑尾的炎症,常见症状为 右下腹痛、发热等。
泌尿生殖道感染
尿道炎
尿道黏膜的炎症,症状包 括尿频、尿急、尿痛等。
膀胱炎
膀胱黏膜的炎症,常见症 状为下腹痛、尿频、尿急 等。
前列腺炎
前列腺组织的感染,症状 包括会阴部不适、排尿异 常等。
皮肤软组织感染
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免疫调节在抗感染治疗中的效果评估
临床疗效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 情况,以及病原体的清除情况来 评估免疫调节在抗感染治疗中的
效果。
免疫学指标评估
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如 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 ,来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免疫
调节的效果。
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讲解

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做好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各级综合医疗机构应当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包括功能相对独立的呼吸道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艾滋病门诊等。
一、设置原则及基本要求1、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其业务用房应根据功能需要合理安排布局。
2、感染性疾病科内部应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流程,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污染和感染。
3、感染性疾病科的各类功能用房应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做到可分可合,能适应公共卫生医疗救治需要。
4、应根据感染性疾病科业务工作要求配备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医、护、技工作人员。
5、依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制定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二、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功能设置要求一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附图一)1、必须设立感染性疾病诊室和候诊室,与普通诊室相隔离,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有独立卫生间和医务人员更衣、洗手间。
2、感染性疾病诊室内部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3、感染性疾病诊室应安装紫外线灯和洗手装置。
4、感染性疾病诊室的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消毒,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
二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附图二)1、选址⑴为控制交叉感染,感染性疾病科与其它建筑物之间应保持必要间距,确保通风。
建议间距20~25m。
⑵感染性疾病科必须与普通门(急)相隔离,避免发热病人与其他病人相交叉;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
普通门(急)诊显著位置也要设有引导标识,指引发热病人抵达发热门(急)诊就诊。
2、布局⑴呼吸道发热门(急)诊与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应完全分隔,呼吸道发热门诊空调通风系统做到独立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 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感染性疾病科设置原则及基本要求
◆ 纳入医院总体建设规划,合理布局,严 格分区。 ◆ 配备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医护人员及清 洁工。 ◆ 制定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建 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功能设置要求
一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 感染性疾病诊室和候诊室与普通诊室相隔离,通 风良好,有明显标识、独立卫生间和医务人员更 衣、洗手间。 感染性疾病诊室内部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 污染区。 感染性疾病诊室应安装紫外线灯和洗手装置。 感染性疾病诊室的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消 毒.
艾滋病门诊的具体要求
参照肠道、肝炎门诊。但要满足艾滋病诊 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保护隐私以及健康 宣教等要求。
必备的医疗设备
⑴检验设备:血、尿、便检测仪(肠道门诊 有能够进行霍乱弧菌检测的设备和试剂)。 ⑵放射设备:X线检查设备。 ⑶基本急救设备:氧气瓶、简易人工呼吸器、 急救药箱等。
三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
人员配置要求
一级综合医院:一名医师和一名护士 二级综合医院:一名中级职称以上 三级综合医院:一名具有副高职称以上 有传染病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师担任主任, 负责科室全面工作,配备能满足工作要求 的医护人员 有专人负责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
感染疾病科要设置专用隔离病房
◆应设单独的出入口
◆设单独的传染病区,与普通病房之间有隔 离区。 ◆隔离病区内应设ICU病房或具备抢救条件 的病室,病室中应备抢救车、气管插管等抢 救物品、急救药品、氧气设备,有创和无创 呼吸机等设备 ◆有条件应设负压病房,进风口设在顶部。
感染科工作制度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 (2)定期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 培训。 (3)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 治措施 (5)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6)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 品、区域的标识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 洁卫生,洁、污物品分开放置。
肠道、肝炎门诊的具体要求
⑴肠道门诊内污染区主要包括肠道病人诊疗室、病人专用厕 所(应设病人专用蹲式坐便器)、观察室;半污染区包括 挂号收费、治疗室;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更衣室、库房等。 肝炎门诊内污染区主要包括病人诊疗室、抽血室;半污染 区包括挂号收费、治疗室;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更衣室、 库房等。 ⑵肠道门诊诊疗室、观察室、肝炎门诊的诊疗室应分别独立 设置,挂号收费、发药室应分设窗口,确保肠道病人与肝 炎病人就诊路线不交叉。 ⑶肠道门诊观察室应设置1张及以上观察床位,并配备必要 的急救药械。
呼吸道发热门诊的具体要求
◆设独立诊室、厕所、挂号、收费、取药、 治疗室、留观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 ◆尽量采用自然通风,若自然通风不良,应 安装足够的机械通风设施,有条件的医院 应采取措施形成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室内 空气压力梯度。每周对空调系统清洗消毒 1-2次,对空调冷却水集中收集,消毒后排 放。
感染性疾病管理要求
●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管理 ●树立标准预防的理念 ●加强污水、医疗废物的处理
●加强手部卫生
●坚持终末消毒原则
●坚持随时消毒原则
●强调双向防护
开展工作资料
● 感染科各项规章制度
● ● ● ● ● 传染病知识培训和考核登记本 物品消毒登记本 医疗废物转运交接登记பைடு நூலகம் 传染疫情登记本 传染病宣传教育栏
通知强调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应按照有关法律、 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搞好感染性疾病 科设计和建设。 二级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应设置独立 的挂号收费室、呼吸道(发热)和肠道疾 病患者的各自候诊区、诊室、治疗室、隔 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 或药柜)、专用卫生间。
让发热门诊成为常态的呼吸道 门诊筛查关口
人员转诊记录
有传染病人转诊登记表,现场查看内容 预检分诊:日期、时间、姓名、性别、年龄 、体温、病人流向、其他。
传染病预检分诊点设置情况
◆标识明确、流程合理 ◆预检分诊记录 ◆预检分诊点成立文件、《传染病预检分诊 点工作制度》 ◆人员转诊记录 ◆《感染性疾病患者就诊分诊流程图》 ◆传染病预检分诊记录表、传染病人转诊登 记表,现场查看内容
污染区分设 半污染区分设 留观室、 清洁区 挂号、收费、取药、治疗室、 检验室、放射检查室、卫生间 呼吸道发热 病人出入口 肠道感染 病人出入口 肝炎病人 出入口 候诊区 卫生间
候诊区 卫生间
医护办公室 休息间 卫生通过间 卫生间 二次更衣处 更换工作衣
候诊区 卫生间
发热诊室
肠道诊室 肝炎诊室 分设 分设观察室 观察室
二级综合医院设置+处置室和抢救室 处置室:划分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洗手设 施。 抢救室:仪器及物品摆放固定,标志醒目。设有 抢救床、抢救车、氧气瓶、氧气袋、血压计、 除颤器、心电监护仪、专用呼吸机、吸引器、 插管物品等,备有常用抢救药品及一次性消耗 品如吸痰管、吸氧管、导尿管、采血针、试管、 一次性手套等。 处置室、抢救室应安装紫外线灯或其他具备卫 生部批件的空气消毒器械。
(7) 工作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区采取标准预防 措施;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 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8) 感染性疾病科医务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 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内容要求, 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且有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 工作。 (9)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10)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 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检查标准解读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汪亚玲
建设医院感染性 疾病科的意义
《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 疾病科建设的通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结合各地实际,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 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为感染性 疾病科,并将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纳入当 地医疗救治体系。同时,卫生行政部门要 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科的监督、管理。
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并落实
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陪住探视制度等,并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医院感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感染性疾病科的业务及 行政领导工作。 2、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感染性疾病科各项 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3、负责科内业务学习,努力提高科室各级人 员的业务水平。 4、负责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现医院感 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并协助调查。
临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使用专用登记册
▲ 使用全省统一的门诊日志 ▲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本 ▲ 出入院登记本 ▲ 肠道病人登记本,要求记录有病人流向.
应急物资储备登记
有应急物资储备登记本 有与工作相适应的物资,数量与登记本相符, 并现场查看内容
培训与演练
科室每年有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参加培训 人员及考核记录.每年不少于4次. 有突发传染病事件紧急医疗救援预案、每年 有不少于一次的传染病处置演练记录
工作人员的要求
◆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 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 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防护用品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按照规范严 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 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预检分诊点工作人员掌握传染病防控相关 知识 ◆预检分诊点物品摆放符合,要求现场检查是 否有体温表、口罩、隔离衣等
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
来院病人及陪同人员
预检分诊处测体温
非发热、非感染性疾病病人
普通门诊就诊 排除传染病病人 留在医院指定地点 解除观察 回家
发热、感染性疾病病人 (给呼吸道感染病人发放口罩、检查X线) 感染疾病科门诊医生进行排查 医学留观病人 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的病人 定点医院 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的病人 转至其它病房留院继续治疗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 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 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 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 《传染病防治法》的 规定报告。 ◆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配合感染管理科进行各种医院感染的常规监测和调查。 ◆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 伤。
一、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1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 。 2 健全各级感染管理人员职责。 3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4对消毒药械、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严格管理。 5 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每月做检测。 6合理应用抗菌药,临床监控医师、护士每月对本科用药情 况进行监测,药剂科、感染管理科有计划地进行调查、分 析并提出建议。 7 感染管理科监测医院感染情况并专题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8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并 作好自身防护。
医务人员出入口
污物出口
标识明确、分区合理
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应实行 “四固定、六分开”的方针。 “四固定”:物品、人员、诊室、就诊时 间 “六分开”:挂号、就诊、收费、取药、 化验、卫生间等(X),要和普通门诊分开。
通风、排风、消毒
▲所有外窗可开启,室内空气保持流通 有条件可设负压病房 ▲污水、污物等废弃物应严格消毒 ▲各业务用房必须安装紫外线灯或其他 备用卫生部批件的空气消毒器械,配 备非手触式洗手装置、消毒箱、纱窗 纱门、防虫防鼠等消毒隔离和卫生设 施。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决策、组织、协调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计划-监督-监测-教育-指导-咨询 医院 感染 培训 抗感 染药 物管 理 医院 感染 监测 医务 人员 职业 暴露 防护 医疗 废物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