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二十四汽车常规制动系
第二十四章 汽车制动系统

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
几种轮缸式制动器的比较
自增力式 制动效能 双领蹄式 领从蹄式 双从蹄式
最高
较高
中等
最低
制动效能 稳定性
最低
低
中等
最高
应用范围
轿车后轮 (双向)
轻型车辆前 轮 (单向)
各种车辆
豪华汽车
2.凸轮式制动器
凸轮式
5)制动器间隙的调整
制动器间隙是指在不制动时,制动鼓和制动蹄 摩擦片之间的间隙。 制动器间隙过小,不能保证完全解除制动,此 间隙过大,制动器反应时间过长,直接威胁到 行车安全。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摩擦片 的磨损,制动器间隙会变大,要求制动器必须 有检查和调整间隙的可能。
驻车制动系统
二、 人力液压制动系统
人力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
1.前轮制动器;2.制动轮缸;3.6.8. 油管;4.制动踏板机构 5.制动主缸;7.后轮制动器。
人力液压制动系统
制动主缸:单向作用活塞式油泵。
将制动踏板输入的机械能转化成液压能输出 将油管输入的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提供制动器的促动力 连接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传递液压能
第二十四章 汽车制动系统
第一节 概述
制动系统的定义
能够产生和控制制动力的一套装置,称为制动系统。 让行驶的汽车停车或减速行驶; 让停止的汽车实现驻车; 汽车下坡行驶时保持车速稳定。 通过驾驶员操纵产生,并由驾驶员控制使汽车以一定的强度制 动的力,称为汽车的制动力。 能使汽车速度减慢的外力包括:汽车滚动阻力、上坡阻力、空 气阻力等,都具气压伺服式和液压伺服式
一、助力式(直接操纵式)伺服制动系统
其特点是伺服系 统的控制装置用 制动踏板机构直 接操纵,其输出
项目24 汽车常规制动系

汽车与交通学院
24.3 驻车制动器
3) 调整(蹄鼓间隙) 调整(蹄鼓间隙) 调整拉杆长度
– 调拉杆上的调整螺母; 调拉杆上的调整螺母; – 将调整螺母拧紧,蹄鼓间隙减小;反之,则蹄鼓间隙增大。 将调整螺母拧紧,蹄鼓间隙减小;反之,则蹄鼓间隙增大。 调整完毕后,将锁紧螺母锁紧。 调整完毕后,将锁紧螺母锁紧。
汽车与交通学院
24.2 车轮制动器
1. 定钳盘式制动器 1) 结构组成 2) 原理演示
汽车与交通学院
24.2 车轮制动器
2. 浮钳盘式制动器 1) 结构 2) 原理
汽车与交通学院
24.2 车轮制动器
3. 盘式制动器检修 1) 制动盘厚度的检查 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 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桑塔纳轿车前制动盘标准 厚度为10mm,使用极限为 mm,超过极限尺寸时应 厚度为 ,使用极限为8 , 予更换。 予更换。
汽车与交通学院
24.2 车轮制动器
鼓蹄接触面积检查
– 将后制动鼓摩擦衬片表面打磨干净后,靠在后制动鼓上,检 将后制动鼓摩擦衬片表面打磨干净后,靠在后制动鼓上, 查二者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60%,否则应继续打磨摩擦衬 查二者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 , 片的表面。 片的表面。
回位弹簧的检查
– 若弹簧自由长度增加 ,则应更换新弹簧。 若弹簧自由长度增加5%,则应更换新弹簧。
汽车与交通学院
24.2 车轮制动器
– 受力分析
汽车与交通学院
24.2 车轮制动器
b. 双向平衡式(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双向平衡式(双向双领蹄式)
– 基本结构 – 结构特点:既是左右对称、又是中心对称。 结构特点:既是左右对称、又是中心对称。
汽车与交通学院
第二十四章-制动系统分析

1-制动踏板,2-推杆 3-制动主缸活塞 4-制动主缸,5-制动油管, 6-制动轮缸,7-轮缸活塞, 8-制动鼓,9-制动蹄片, 10-制动蹄,11-制动底板, 12-支承销, 13-制动蹄回位弹簧
➢ 制动蹄安装在制动 底板上,不转;
➢ 制动鼓与车轮一起 旋转。
(二)制动力的产生
制动蹄对制动鼓 产生摩擦力矩Mμ;
第二节 制动器
一、 (摩擦)制动器分类
鼓式
内张型 外束型
轮缸式 凸轮式 楔式
领从蹄式 双领,双向双领 单向、双向自增力
盘式
钳盘型 全盘型
定钳盘式 浮钳盘式
鼓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
第三节 人力制动系统
制动能源是驾驶员的肌体 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前者只用于驻车制动。
第四节 伺服制动系统
在人力液压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加设一套动力伺服系统而形成的
其特点是:驾驶员的肌体仅作为控制能源,而不是制动能源。 是由空气压缩机产生的气压能,或是由油泵产生的液压能, 而空气压缩机或油泵则由汽车发动机驱动。 其有气压制动系统、气顶液制动系统和全液压动力制动系统三种
第六节 制动力调节装置
1.前后轮同步滑移的条件
2.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特性
由制动器制动力随载荷而变化的关系做出的曲线
三、类型 1.按功用分
•行车制动系统: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止的制动系统。 •驻车制动系统:使停止的汽车在原地驻留的制动系统。 •第二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失效时,使汽车减速、停车的系统。 •辅助制动系统:汽车下长坡时稳定车速的制动系统。
2.按能源分 •人力制动系统:驾驶员的肌体。 •动力制动系统:靠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
是兼用人体和发动机作为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 伺服制动系统的类型: (1)按输出力的作用部位和对其控制装置操纵方式的不同, 分为助力式(直接操纵式)和增压式(间接操纵式)两类。
汽车制动系

双腔制动主缸:
出油阀
活塞1
与后腔连接的制动管路漏油 时, 先是后缸活塞前移,不能推 动前缸活塞,在后缸活塞直 接顶触前缸活塞时,前缸活 塞前移,使前缸工作腔建立 必要的液压而制动。
出油阀
活塞2
与前腔连接的制动管路漏油时, 则只能后腔中建立液压。此时前缸活 塞迅速前移,后缸工作腔中液压升高 到制动所需的值。
8、楔式制动器
可以是领从式,双向双领式,促动装置为机械式、液压式和气压式。 代表车型:美国WABCO的120C型重型自卸车的双向双领蹄楔式制动器。
轿车鼓式制动器由于结构问题使它在制动过程中散热性能差和 排水性能差,容易导致制动效率下降。一般用于后轮(前轮用盘式 制动器)。鼓式制动器除了成本比较低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 便于与驻车(停车)制动组合在一起,凡是后轮为鼓式制动器的轿 车,其驻车制动器也组合在后轮制动器上。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在不制动时,制动主缸的推杆球头与活塞之间应保持一定间
隙,以保证活塞能够在回位弹簧作用下退到极限位置时皮碗不致堵 住旁通孔。制动时,为了消除这一间隙所需的踏板行程叫制动踏板 自由行程。一般为5~20mm。
自由行程的测量方法如下:关闭发动机,踩几次踏板,使真空 助力器无真空作用后,用手压下踏板,当感到有阻力时的压下距离 即为自由行程。当自由行程达不到要求时,先要消除真空助力器推 杆与总泵第一活塞的间隙,再进行放气程序,直到制动液中无气泡 为止。
目前汽车所用的摩擦制动器可分为 鼓式 盘式
(一)
制动鼓
制动鼓对两制动蹄分别作用着法向反力N1和N2,以及相应的切向
反FS所力造T1成和的T2绕,同领一蹄支上鼓点的的切式力向制矩合动是力同T器l所向常造的成见。的所类绕以型支力点T13的的作力用矩结与果促是动使力
第二十四章汽车制动系

2、制动系的组成
3、制动系的类型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第2页
2019/4/3
图24-1所示的制动系 中,主要由制动鼓8,带 摩擦片9的制动蹄10构成 的对车轮施加制动力矩 (摩擦力矩)以阻碍其转 动的部件,称为制动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第3页
2019/4/3
2、制动系的组成
《汽车构造电子教案
汽车制动系
2019/4/3
概 述
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速度稳定,以及使 已停止的汽车保持不动,这些作用统称为汽车制动。 汽车上装设一系列的专门装置,以便驾驶员能根据道路和交通等情况, 借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 对汽车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这种可控的对汽车进行制动的外力, 称制动力。这样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称为制动系。
任何制动系都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的 各种部件。其中,产生制动能量的部分称为制动能源。人的肌体 亦可作为制动能源,如图24-1所示。 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图 24-1中的制动踏板机构即是最简单的一种控制装置。 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的各个部件,如图24-1 中的制动主缸4和制动轮缸6。 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部件, 其中也包括辅助制动系中的缓速装置。 较为完善的制动系还具有制动力调节装置以及报警装置、压力保 护装置等附加装置。
双从蹄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虽然最低,但却具有最良好的效能稳定性,因而 还是有少数华贵轿车为保证制动可靠性而采用(例如英国女王牌轿车)。 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和双从蹄式等具有两轮缸的制动器,最宜布置双回 路制动系统。 领从蹄式制动器发展较早,其较能和较能稳定性均居中流,且结构较简单等 优点,故目前仍相当广泛的用于各种汽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汽车底盘构造复习题

《汽车底盘构造》复习题第十三~十四章、汽车传动系统概述和离合器复习答案一、填空题:1.汽车传动系的作用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轮,并适应行驶条件的需要而改变扭矩大小,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
2.传动系按传动元件不同。
可分为机械传动系、液力机械传动系、电力传动系;按传动比变化规律不同可分为有级传动系和无级传动系;按传动比的变换方式不同可分为强制式传动系、全自动式传动系和半自动式传动系。
3.机械传动系按其传动方式不同可分为齿轮式传动系和摩擦式传动系两类。
由于结构简单、制造较易和使用可靠等优点,齿轮式传动系已广泛用于各种客车和轻、中型载货汽车。
4.普通汽车常见的传动系布置型式,按其发动机与驱动轮位置不同,可分为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三种型式。
5.发动机的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最后传给驱动轮。
6.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布置型式可使汽车总质量能较合理地分配在前后轴上,前轴不易过载,并能充分利用大型客车的车箱面积。
7.为提高汽车在无路和坏路上的行驶能力,越野汽车一般都采用全轮驱动,以获得最大的附着力,从而获得最大的牵引力。
8.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发动机飞轮相连,从动部分与变速器相连。
在汽车从起步到行驶的整个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操纵离合器,使发动机与变速器暂时分离或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传动系输出的动力。
9.离合器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接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保证传动机构换档平顺,以适应变速的需要,限制所传递扭矩,防止传动系过载。
10.离合器按传递扭矩的方式不同,常见有摩擦式、液力式和电磁式三种型式。
11.单片式摩擦式离合器的构造是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分离机构和操纵机构五部分组成。
12.双片摩擦式离合器具有传递扭矩大、径向尺寸小和接合平顺等优点。
13.膜片弹簧离合器主要由离合器盖、压盘、膜片弹簧和从动盘等组成。
制动系详解(有图)ppt课件

制动管路的维护与保养
检查制动管路连接处是否松动或泄漏,及时紧固或更换 密封件。
检查制动管路是否有老化、裂纹等现象,及时更换受损 管路。
定期清洗制动管路,去除管路内的杂质和油污,确保制 动液流通顺畅。
保持制动管路固定牢靠,避免管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 生振动和噪音。
制动液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更换制动液,避免制动液 过期或污染导致制动性能下降
04
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制动失灵的诊断与排除
制动踏板行程过大,制动作用迟缓,制 动效能很低甚至丧失,制动距离增长。
制动主缸、轮缸活塞和缸管磨损或拉伤 ,皮碗老化损坏。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或制动器间隙过大, 制动蹄摩擦片接触不良,磨损严重或有 油污。
制动油压力不足。主要原因是制动主缸 缺油、制动管路破裂、油管接头渗漏、 油路堵塞。
制动系统内有空气。
制动跑偏的诊断与排除
制动时,左右车轮制动效果不一 样,使车轮向一边偏斜,原因如
下
两侧制动器摩擦片摩擦系数不同 ,如一侧摩擦片上有油污等。
两侧制动器摩擦片与鼓(盘)接 触面积差异太大,或一侧摩擦片
损坏严重。
制动跑偏的诊断与排除
01
02
03
04
两侧制动器间隙或摩擦 片磨损程度不一致。
程。同时,也可用于传统汽车的节能改造,降低油耗和排放。
THANKS。
制动器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更换磨损件
定期检查制动器的磨损情况,包括摩擦片 厚度、制动盘磨损程度等,确保制动性能 良好。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摩擦 片、制动盘等部件,保证制动安全。
清洁与润滑
调整与校准
定期清洁制动器表面的灰尘和油污,保持 其良好的散热性能;同时对制动器的活动 部位进行润滑,确保制动器工作顺畅。
第二十四章 汽车制动系统——【汽车构造 精品讲义】

➢ 自增力式制动器
5. 按制动蹄支承型式分
制动蹄支承型式
➢ 固定销支承
➢ 浮动支承:制动蹄可自动对心,
使磨损均匀。
固定销支承
浮动支承
第二十四章 汽车制动系统
(二)制动器结构
制动器包括:制动蹄、制动蹄支承、促动装置、回位弹簧、制动间隙调 整装置、制动蹄轴向定位装置、驻车制动装置等部分。
➢ 轮缸式制动器
制动效能与摩擦系数的关系
制动效能因数k
0
摩擦系数f
按以下顺序,制动效能依次增大,制动效能稳定性依次降低。
双从蹄式→领从蹄式→ 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 →单向自增力式→ 双向自增力式
第二十四章 汽车制动系统
(一)分类:
3. 按制动蹄法向力的大小、方向,分为
➢ 平衡式制动器 : 两蹄对鼓的法向力合力能互相平衡。
双回路制动系(X型)
目前所有汽车都采用双回路制动系统,如轿车的左前轮和右后轮共用一条制
动回路、右前轮和左后轮共用另一条制动回路,当一个回路失效时,另一个回路 仍能工作,这样有效提高了汽车的行车安全性。
第二十四章 汽车制动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4、组成: 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制动器
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 2)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如制动踏板、制动阀等。 3)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如制动主缸和制动轮缸等。 4)制动器——产生制动摩擦力矩的部件。
第二十四章 汽车制动系统
摩擦限位式间隙自调装置也可以装在制动蹄上,其工作原理与装 在轮缸内的摩擦限位环相似。
第二十四章 汽车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