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对口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2016年河南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年河南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锱.铢必较(zhī)龟.裂(guī)暧.昧(ài)B.手胼.足胝(pián)罪愆.(yǎn)璎珞.(lào)C.自牧归荑.(yí)冠冕.(miǎn)喟.然(wèi)D.羽扇纶.巾(guān)龃.龉(jǔ)城隅.(y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斩新红高粱恍然大悟B.嗫嚅凌宵花礼上往来C.苑囿黑黢黢苌弘化碧D.矫媚汗涔涔博闻强识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_____,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_____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_____,一点情调。
A.寂寞飘生气B.寂静飘生机C.寂寞驶生机D.寂静飘生气4.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科学小品B.鲁迅——《祝福》——小说C.柳永——《念奴娇·赤壁怀古》——词D.宗璞——《废墟的召唤》——散文5.下列古诗词默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行道迟迟,再渴再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B.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6.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红高粱》等。
B.戴望舒(1905—1950),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20 世纪30 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
其代表作为《我爱这土地》等。
C.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获1965 年诺贝尔文学奖。
2016年河南对口升学语文试题

2016年河南对口升学语文试题2016年河南对口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锱.铢必较zī龟.裂guī暧.昧àiB.手胼.足胝(pián)罪愆.yǎn 璎珞.làoC.自牧归荑.yí冠冕.miǎn 喟.然wèiD.羽扇纶.巾guān 龃.龉jǔ城隅.y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斩新红高粱恍然大悟B.嗫嚅凌宵花礼上往来C.苑囿黑黢黢苌弘化碧D.矫媚汗涔涔博闻强识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_____,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_____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_____,一点情调。
A.寂寞飘生气B.寂静飘生机C.寂寞驶生机D.寂静飘生气4.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科学小品B.鲁迅——《祝福》——小说C.柳永——《念奴娇·赤壁怀古》——词D.宗璞——《废墟的召唤》——散文5.下列古诗词默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行道迟迟,再渴再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B.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6.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红高粱》等。
B.戴望舒(1905—1950),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20 世纪30 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
其代表作为《我爱这土地》等。
C.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作家,获1965 年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人的遭遇》为其作品,述说了一个从战争中挺过来的普通人的遭遇。
D.铁凝(1957—),祖籍河北省赵县,当代女作家。
河南对口升学幼师真题及答案

河南对口升学幼师真题及答案1、字有斗来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让水()平了。
[单选题] *磨(正确答案)刷冲洗2、1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关于《红楼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红楼梦》里大量诗文判词戏曲歌词,充满了譬喻,往往是对人物关系和命运际遇的暗示。
《枉凝眉》曰:“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B.曹雪芹善以人名隐喻,从开篇的“贾雨村(假语存)”“甄士隐(真事隐)”即可知,就连贾府“元迎探惜”四春:精明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冷僻的贾惜春,也暗含了“原应叹息”之意。
C.《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如第五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正确答案)D.《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表现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苦尽甘来十分欣悦。
4、4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决择堕落狡辩相辅相成B.萦绕强褓浩劫愧不敢当C.绚丽枷锁拙劣怒不可遏(正确答案)D.授予荧屏开辟振耳欲聋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首诗()[单选题] *登泰山望泰山望岳(正确答案)观岳6、下列不属于《红楼梦》异名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石头记》B.《风月宝鉴》C.《太虚幻境》(正确答案)D.《金陵十二钗》7、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亘古(gèng)襁褓(qiǎng)粗犷(guǎng)美不胜收(shèng)B.炽热(chì)抖擞(sǒu)字帖(tiè)面面相觑(qù)(正确答案)C.晌午(shǎng)蓦然(mù)苍劲(jìng)弄巧成拙(zhuō)D.哽咽(yè)尴尬(gān)辐射(fú)气冲斗牛(dòu)8、1《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
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A .自诩(x “) 雾霭(?i ) 众目睽睽(ku?)B .咀嚼(ji?o ) 粗糙(z?o ) 断壁颓垣(yu?n )C .笨拙(zhu?) 形骸(h?) 残羹冷炙(zh?)D .慰藉(j?) 梦魇(y?n )称心如意(ch?ng )A .网络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一些电脑黑客应运而生。
B .他用南阳玉雕刻成的人物花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
C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D .这个选手个子虽低,但经验丰富,拿两块金牌如探囊取物。
河南省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幼师类语文试题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 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 .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精悍B .谬种C .阔绰D .寒喧 伶利 编纂 滑稽 玉箸 面面相觑 不言而谕 按图索骥 瞠目结舌 越组代庖 苍海桑田 沸反盈天 揣揣不安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
她像坐在一片 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 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A .一大堆B .一大片C .一大堆D .一大片 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升起笼起笼起升起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共 8 页)5.下列名句、作品、作家对应错误的是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李清照B.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陆游C.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王实甫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概括,错误的是A.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着力描绘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眷恋,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落寞感。
对口升学文化课语文英语试题卷

A .锱铢必较(zh ‰) 龟裂(gu ‰) 暧昧(…i ) B .手胼足胝(pi ‚n ) 罪愆(y ƒn ) 璎珞(l …o ) C .自牧归荑(y Š) 冠冕(mi ƒn ) 喟然(w ˆi ) D .羽扇纶巾(gu ·n )龃龉(j “) 城隅(y ’)河南省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英语试题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语文 1-10;英语 11-60:词汇判断 11-20;选择填空 21-30;补充对话 31-40; 阅读理解 41-50;完型填空 51-60。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 在答题卡上)语文 1-10(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斩新 C .苑囿红高粱 恍然大悟 黑黢黢 苌弘化碧B .嗫嚅 D .矫媚凌宵花 礼上往来 汗涔涔 博闻强识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_____,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 际的水面_____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 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_____,一点情调。
A .寂寞 飘 生气B .寂静 飘 生机C .寂寞 驶 生机D .寂静 飘生气4.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科学小品B .鲁迅——《祝福》——小说C .柳永——《念奴娇·赤壁怀古》——词D .宗璞——《废墟的召唤》——散文语文、英语试题卷 第 1 页(共 11 页)5.下列古诗词默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行道迟迟,再渴再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B.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A .自诩(x “)雾霭(ƒi ) 众目睽睽(ku Š) B .咀嚼(ji ‚o )粗糙(z …o ) 断壁颓垣(yu ‚n ) C .笨拙(zhu Ž)形骸(h †) 残羹冷炙(zh Œ) D .慰藉(j Š) 梦魇(y ƒn ) 称心如意(ch ˆng ) A .网络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一些电脑黑客应运而生。
B .他用南阳玉雕刻成的人物花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
C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D .这个选手个子虽低,但经验丰富,拿两块金牌如探囊取物。
河南省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幼师类语文试题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 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 . . . . .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精悍B .谬种C .阔绰D .寒喧 伶利 编纂 滑稽 玉箸 面面相觑 不言而谕 按图索骥 瞠目结舌 越组代庖 苍海桑田 沸反盈天 揣揣不安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
她像坐在一片 的 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 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A .一大堆B .一大片C .一大堆D .一大片银白 洁白 洁白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升起 笼起 笼起 升起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共 8 页)5.下列名句、作品、作家对应错误的是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李清照B.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陆游C.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王实甫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概括,错误的是A.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着力描绘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眷恋,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落寞感。
2016年河南对口语文高考试卷解析

• 一、语文 1-10(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 语文(80 分) • 二、文言文阅读(16 分) •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 四、作文(40 分)
解析 D A项,锱zī,龟裂jūnliè B项,罪愆qiān珞luò C项,荑tí喟k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斩新 红高粱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 博见也。登 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 物 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D.没有绿色哪有生命?没有生命哪有爱情?没有爱情哪有歌声?
解析D 偏僻:偏激,不端正
二、文言文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63 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 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 ,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
中绳, 以为轮 ,其曲中规,虽有 槁暴,不 复挺者, 使之然 也。故木受绳则直 , 金 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解析A • A.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确的一项是 • A.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
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红高粱》等。 • B.戴望舒(1905—1950),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20 世纪 30 年代“现
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题及参考答案讲义.doc

2011年河南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BA.优渥(wò) 纶巾(lún) 愀然(qiǎo)B.和煦(xù) 肆虐(nüè) 疏远(shū)C.鄙陋(pǐ) 遁辞(dùn) 踟蹰(zhí)D.囫囵(hú) 吮吸(yǔn) 斟酌(chè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A.寒宣雍容华贵瓮牖绳书B.纨裤衣冠楚楚偶断丝连C.峥嵘潜移默化姹紫嫣红D.庇右自惭行秽锱铢必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A.体操队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的小男孩,豆蔻年华,风华正茂。B.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我认为也不可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C.西安事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怨报德,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希望蒋介石悔过自新,共同抗日。D.对于每个青年来说,机遇总是会有的,但是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一番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DA.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达到近40%以上,比所有粮食都高。B.多边关贸组织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果之一,今后将负责商议国际间的贸易纠纷问题。C.说不清经过多少天的冥思苦想,我才弄明白他为什么要带我回来的原因。D.为了更好地掌握学过的知识,集中一段复习是必要的。5.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DA.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散文B.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小说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D.欧·亨利——《警察和赞美诗》——戏剧6.下列古诗词默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B.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全流冰下难。D.风急天高猿啸衰,渚清沙白鸟飞回。7.下列对有关语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A.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阐明观点的叫立论,其目的在于证明一个观点的正确。反驳观点的叫驳论,其目的在于证明一个观点的错误。B.散文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C.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D.戏剧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8.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A.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B.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C.《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D.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9.下列各句与修辞手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CA.生则异室,死则同穴。——对偶B.屋里静极了,就是掉地上一枚针,也会听得清清楚楚。——夸张C.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的青青翠竹呢?——设问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代10.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A.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D.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二、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63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6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每空1分,共4分)跬: 半步无以:没有办法用来螯: 蟹钳躁: 浮躁6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9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养成了习惯,那么高尚的品质自然就会得到,圣贤之心就会具备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骏马跳跃一次,不能到达十步远的地方;劣马走十天也能到达很远的地方,(它的)成功在于没有放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一下就放弃它,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时如果能够不放弃,即使是金属或石头也能刻断。63.上文出自《荀子》的第一篇《劝学》,作者在论述学习贵在积累时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论证方法。(每空1分,共3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4—69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64.结合上面两段文字,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每空2分,共4分)脉脉: 形容水流无声的样子。斑驳: 形容影子明暗不一的样子。65.给加点的字注音。(每空1分,共2分)袅娜( nuo ) 倩影( qian )66.作者为何先说月光“不能朗照”,后又说“恰到好处”,请解释其中的原因。(2分)答:不能朗照的情形刚好符合了作者淡淡喜悦与淡淡哀愁的心境。67.文中在描写景物时,巧妙地运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方法,请指出下面两句中感觉的转移及其艺术效果。(每句3分,共6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答:用听觉来写嗅觉。写出了清香的若有若无的特征。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答:用听觉来写视觉。写出了月光下光与影的和谐美妙的特征。68.除通感外,上面两段文字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每种修辞手法找出一个例句写在下面,并注明是修辞手法的哪一种。(4分)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拟人)69.上面两段文字出自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作者为朱自清。(每空1分,共2分)在内容上,第一段主要描写的是月光下的荷塘 ,第二段则主要写荷塘上的月色。(每空2分,共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自诩(x“)雾霭(ƒi ) 众目睽睽(ku Š) B .咀嚼(ji‚o )粗糙(z…o ) 断壁颓垣(yu‚n ) C .笨拙(zhuŽ)形骸(h†) 残羹冷炙(zhŒ) D .慰藉(jŠ) 梦魇(yƒn ) 称心如意(chˆng ) A .网络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一些电脑黑客应运而生。
B .他用南阳玉雕刻成的人物花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
C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D .这个选手个子虽低,但经验丰富,拿两块金牌如探囊取物。
河南省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幼师类语文试题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 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 . . . . .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精悍B .谬种C .阔绰D .寒喧 伶利 编纂 滑稽 玉箸 面面相觑 不言而谕 按图索骥 瞠目结舌 越组代庖 苍海桑田 沸反盈天 揣揣不安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
她像坐在一片 的 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 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A .一大堆B .一大片C .一大堆D .一大片银白 洁白 洁白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升起 笼起 笼起 升起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共 8 页)5.下列名句、作品、作家对应错误的是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李清照B.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陆游C.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王实甫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概括,错误的是A.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着力描绘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眷恋,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落寞感。
B.余秋雨在《都江堰》中提出的观点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C.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将山上家居小屋描绘成虚无缥缈、若隐若现的空中楼阁,表现出热爱、向往、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D.鲁迅的《拿来主义》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主张汲取精华,剔除糟粕。
7.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概括,错误的是A.《梦游天姥吟留别》表面上是一首游仙诗,但主旨是表现诗人追求个性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
B.《琵琶行》的主旨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与琵琶女的“沦落”都是由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C.《雨霖铃》上片写长亭分别时的情景,下片写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
D.《孔雀东南飞》通过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幸福的婚姻生活,歌颂了忠贞的爱情。
8.下列对小说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是A.《变形记》中格里高尔一夜间由人变成甲虫,情节荒诞,属于科幻小说。
B.《项链》以大量篇幅,深刻而细腻地描写了玛蒂尔德在虚荣心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卑俗心理。
C.《宝玉挨打》中“挨打”是情节发展的高潮,从众多人物对挨打事件的不同态度、反应,表现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
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三处对风雪的描写,其中一处是“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烘托环境,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 2 页(共8 页)9.下列对戏剧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是A.《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
剧本通过茶馆的变迁及各类人物的遭遇,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社会面貌。
B.《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
剧本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威尼斯商人》是雨果著名的悲剧作品,其中高利贷者葛朗台爱财如命,唯利是图,是世界文库中“吝啬鬼”的代表形象之一。
D.《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是莎士比亚。
剧本通过主人公的恋爱悲剧,歌颂了青年追求爱情的叛逆行为和奋斗精神,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
10.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表述,错误的是A.本诗的作者是徐志摩。
B.全诗以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C.诗中“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是为了体现诗歌铿锵的节奏。
D.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青荇、彩虹、青草”等意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11.对《卫风·氓》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A.《氓》是一首叙事诗,它采用第三人称讲述了一个婚变悲剧。
B.《氓》通过描写女主人公与“氓”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全过程,控诉了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表现了广大妇女不愿受命运摆布的抗争精神。
C.《氓》中塑造了一个负心郎的形象,他是个小商人,看起来很老实,但实际上却无情无义、自私自利。
D.《氓》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所处的卑下地位和普遍遭受的不平等境遇。
12.从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来看,“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属于A.谜语歌B.字头歌C.绕口令D.游戏歌13.《萝卜回来了》采用的结构是A.三段式B.层递式C.循环式D.对照式14.下列作品不是安徒生创作的是A.《丑小鸭》C.《海的女儿》B.《猜猜我有多爱你》D.《卖火柴的小女孩》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 3 页(共8 页)15.对幼儿文学美学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A.稚拙美B.纯真美C.质朴美D.意象美16.关于幼儿图画故事,理解错误的是A.幼儿图画故事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全部用图画来表现故事内容。
B.在图画故事中,图与文是互相补充,互相融汇,互相协调的。
C.图画故事就是用图画来讲述故事,相当于连环画。
D.图画故事中的图画是主体,具有语言叙述的功能。
17.下列作品不属于幼儿散文的是A.《春雨的色彩》C.《很大很大的爸爸》18.童话的基本特征是B.《花的沐浴》D.《小熊请客》A.拟人B.幻想C.夸张D.象征19.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A.听赏B.感受C.图画D.文字20.关于幼儿文学创作,理解不恰当的是A.幼儿文学的主题要求单纯、浅显、鲜明。
B.幼儿文学的情节要求单纯、完整、生动有趣。
C.幼儿模仿性强,但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塑造形象时不宜过多写反面东西。
D.幼儿文学语言要求浅显,因此,应该多用娃娃腔,语言越直白越好。
二、简答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21.简述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
22.简述儿歌的特点。
三、阅读和理解(每小题 2 分,共24 分)阅读散文《荷塘月色》片段,完成23~25 题。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 4 页(共8 页)A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远远看去)B .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指美好的姿态)C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致的轮廓)D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指年轻男女不拘礼法地表23.在特定语境中,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露自己的爱情。
)24.对文中有关联想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作者在夜晚闲居无事,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这一段文字没有太大的 意义,可以删去。
B .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荷塘联想起故乡的荷塘,表现了他热爱家乡的情感。
C .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
D .为了充实作品内容而附加的文字,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25.简析文中画线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轻轻地抱住母亲》一文,完成 26~28 题。
轻轻地抱住母亲母亲已经 70 多岁了。
70 多岁的母亲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受尽了磨难,本已衰老的母亲更加虚弱了。
母亲在病床上躺着,想动一下都非常困难。
那天晚上,母亲下床小解 后怎么也上不了床,当时,我就那么轻轻地一抱,就把母亲抱到了床上。
也就是这轻轻的一抱,竟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上了床,母亲不愿躺下,就那么实实在在地靠在我的怀里。
那时我感到了我胸脯的宽厚,也感到了母亲的瘦小。
我搂着母亲,并且轻轻地晃着,母亲那一头苍白的头发,散乱在我的眼前。
我低头给母亲梳理头发时,母亲的双眼闭着,眼角却溢出了几滴泪水。
我给母亲擦泪时母亲说:“你小时候,我就是这样抱着你,你不老实,老是乱 蹦乱跳。
”我说:“妈,你想我抱着吗?”母亲说:“想,抱着我,我心里就踏实。
”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说着就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
于是,我就那么一边轻轻地抱着母亲,一边微微地晃着。
我感到有一股爱的暖流在冲撞着我的心扉,我感到我强壮的身子就是母亲的靠山,就是母亲的胆量,就是母亲的渴望……我的泪,竟忍不住掉到了母亲的脖子上。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第 5 页(共 8 页)把一个人抱在怀里是因为心中有爱,那是一种深沉的爱,一种无法描述的爱,一种比任何语言的表述都要博大凝重的爱。
小时候母亲经常抱我,抱着我下地,抱着我拾柴……我要是乖巧,母亲还会亲我的脸蛋儿,我这时就会搂住母亲的脖子,那是一种渴望,一种依赖,一种让我终身难忘的幸福。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就不愿再让母亲抱了,最多会让母亲扳着脸看看我胖了还是瘦了。
当我长到渴望和异性亲热的时候,我会与女友激情拥抱,甚至热烈地亲吻,却不再愿接受母亲的双臂和胸怀了。
这时的母亲,就只能用慈祥的目光,或是我喜欢的食物来表达她深深的母爱了,而我也再没有搂住母亲脖子的渴望了。
但就在那个晚上,我抱着母亲时忽然感到,我就像重新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里一样,那么甜蜜,那么幸福。
又一个晚上,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到夜里10 点钟时,母亲说:“我想睡了。
”我说:“妈,我把你抱到床上吧。
”母亲说:“中。
”于是,母亲就搂住了我的脖子。
母亲比过去明显胖了。
我抱着渐渐康复的母亲向床边走去的时候,母亲满脸的笑容。
我知道母亲在我的轻轻一抱中感到了甜蜜和满足。
我感到我幼小时的形象和母亲叠在了一起,那是人生漫长的旅程,也是母子亲情的融合,更是母子之爱的结晶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