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4年度中宁县规模化节水灌
中宁县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中宁县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摘要】根据中宁县水利灌溉现状,从水资源分配,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农业结构调整,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节约劳动力,改善生态的需要6个方面阐述了中宁县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水资源中宁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地处黄河河套南端,依赖于黄河水资源的灌溉哺育,千百年来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才得以繁衍生息。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黄河水资源的限量分配使用制度的推行,以及近年来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开发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水资源短缺也成为制约中宁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解决这一矛盾问题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结合其他农业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与壮大。
1.适应水资源合理分配的需要根据中卫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卫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到2015年中宁县取水总量控制在5.9亿m3,用水总量控制在4.96亿m3。
2014年用水量达到5.57亿m3,超过了红线指标。
中宁县境内水资源匹配条件极不平衡,黄河两岸河套地区长期受益于黄河水的自流灌溉,扬黄扶贫引水工程惠及到部分乡镇,但是南部徐套乡、喊叫水乡和黄河两岸山地水资源严重匮乏,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地域性差异显著,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水资源利用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在开源局限的前提下,只能在节流环节寻求突破口。
2.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中宁县耕地资源相对紧缺,灌区人均耕地面积仅0.9亩,为全国平均1.3亩的70%。
除灌区外,普遍土地质量差,生产效率低,土地利用区生产力差异显著。
但土地辽阔、面积大、地貌类型多,由于土质深厚,适宜于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后备土地资源潜力大,发展前途好。
所以通过节水灌溉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推动中部干旱带土地开发与移民安置。
从而促进粮食生产的稳产与高产,确保粮食生产总量不断增长。
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改进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利项目投资管理方式的通知》(发改农经〔2009〕1981号)等有关要求,结合项目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纳入国家相关规划、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的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
第三条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连片推进、规模发展的原则安排实施。
第四条各级发展改革和水利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对工程建设管理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牵头做好项目审批(核准)、投资计划审核下达和建设管理综合监督等工作;水利部门负责牵头做好前期工作文件编制审查、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具体组织和指导项目实施。
第二章项目前期工作第五条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前期工作要严格执行现行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工作质量和深度。
项目审批(核准)由地方发展改革部门按规定办理,具体程序由各省级发展改革委商同级水利部门确定。
项目建设涉及占地和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的,由各地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省级发展改革、水利部门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3号)等有关要求,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报送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中央投资申请。
第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对各省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和综合平衡后,分省(区、市)切块下达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年度投资计划,明确投资目标、建设任务、补助标准和工作要求等,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同级水利部门分解安排到具体项目,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备核。
省级发展改革、水利部门要对分解安排具体项目的合规性负责。
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中央投资为定额补助性质,由地方按规定包干使用、超支不补。
宁夏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
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
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十九号)《宁夏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07年3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7年3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2007年3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节约用水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节约用水应当坚持统一规划、统筹兼顾、合理调配、高效利用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的权限负责节约用水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
自治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节水管理机构按照权限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节约用水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的节约用水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约用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健全节水社会化服务,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组织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建立节水型社会。
鼓励和扶持对污水、咸水、中水以及雨水等的开发、综合利用。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节约用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节水规划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节约用水规划、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以及水量分配方案和用水定额,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节约用水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地流域管理机构备案。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农业灌溉供用水情况的通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农业灌溉供用水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公布日期】2022.08.10•【字号】•【施行日期】2022.08.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农业灌溉供用水情况的通报各县(市、区)水务局,厅属各渠道管理单位,宁西供水公司:今年以来,全区气温偏高,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过程(日最高温度≥35℃),灌区粮食播种面积为近三年之最,各级水利部门积极应对高温干旱气候和异常繁重的灌溉供水任务,全区总体灌溉形势良好,春粮喜获丰收。
当前正值夏秋灌最后一轮用水高峰期,农业灌溉用水特别是中部干旱带用水量显著增加、用水时段集中、供需水矛盾加大。
各单位要认真分析当前供用水情势,进一步做好农业供水各项工作,多措并举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确保灌区农作物不受旱和粮食生产安全。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取用水情况(一)各干渠取水情况。
今年下达引黄灌区各大干渠春夏灌取水计划50.532亿立方米,扣除1-6月生态指标未用量后,农业灌溉计划引水48.254亿立方米。
截至7月31日,实际取水34.44亿立方米,占计划的71%;较去年同期少1.62亿立方米,少4%。
其中,自流灌区共取水27.49亿立方米,占计划69%,较去年同期少2.5亿立方米,少8%;扬水灌区共取水6.95亿立方米,占计划80%,较去年同期多0.88亿立方米,多14%。
固海、红寺堡、盐环定三大扬水满负荷大流量持续运行长达50天以上。
(二)各县(市、区)用水情况。
2022年春夏灌各县(市、区)计划用水42.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计划用水40.841亿立方米,截至7月31日,各县(市、区)实际用水28.99亿立方米,占计划71%,较去年少2.57亿立方米,少8%。
中南部同心县、红寺堡区、海原县、盐池县、原州区今年用水较去年同期均偏多13%~25%,初步预测,春夏灌结束前,同心县、红寺堡区用水指标十分紧张,存在超计划风险。
宁夏回族自治区大中型灌区泵站标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宁夏回族自治区大中型灌区、泵站标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全区大中型灌区、泵站等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持续发挥,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办农水(2019)125号)《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的通知》(办农水(2023)331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以工程安全、持续、高效运行为目标,持续深入推进大中型灌区、泵站标准化管理,逐步构建科学规范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引黄灌区建设管理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二)总体目标。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全面系统梳理灌区、泵站工程现状和管理问题,不断强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和年度计划,加快推进灌区、泵站标准化管理进程。
到2023年底,构建科学高效的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2025年底前,“十二五”以来建成和实施改造后的大中型灌区、泵站实现标准化管理;2030年底前,大中型灌区、泵站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建成“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和“设施完好、工程安全、运行节能、调度科学、站区优美、管理高效”的现代化泵站。
(三)基本原则。
1统筹全局,突出重点。
围绕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持续、高效运行的目标,统筹规划,系统布局,明确和细化组织、安全、工程、农业节水与供用水(运行维护管理)、信息化、经济六项管理任务,建立健全制度、技术、管理三大标准体系,确定标准化管理创建实施重点内容,推动各项工作对标准、找差距、补短板。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5.20•【字号】宁政发[2014]43号•【施行日期】2014.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宁政发〔2014〕4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为全面落实自治区提出的“五百三千”(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枸杞100万亩、设施蔬菜100万亩以上、越夏冷凉蔬菜100万亩以上、奶牛存栏100万头;优质饲草料基地稳定在1000万亩,发展肉牛肉羊专业村10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00个)产业发展计划,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特制定本意见。
一、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口粮自给(一)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坚持稳定面积、优化品质、主攻单产,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其中水稻稳定在120万亩),总产量稳定在360万吨以上。
引黄灌区加快耕作制度改革,积极开展麦后复种示范推广。
中南部地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支持覆膜保墒技术推广。
继续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每年创建粮油高产示范面积100万亩以上。
大力发展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支持稻麦原良种扩繁、水稻工厂化育秧、稻蟹生态种养,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确保粮食总量平衡,实现基本口粮稻谷自给有余,小麦稳定在85%以上。
二、突出发展重点,促进特色产业优化升级(二)扎实推进“一县一业”发展。
全面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宁政发〔2013〕1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调整优化布局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一县一业”,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大县建设,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10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的通知-宁政发[2014]1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10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的通知-宁政发[2014]1号](https://img.taocdn.com/s3/m/cb88c1f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7.png)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10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的通知正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10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的通知(宁政发〔2014〕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2014年自治区10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现通知如下:一、10项民生计划(一)实施扶贫开发计划。
实施生态移民、城乡饮水安全、整村推进等工程,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1.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完成在建项目区设施配套,搬迁定居移民7万人,确保移民生产发展、生活稳定;新建可安置7万人的移民住房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在10个生态移民新村发展和提升(补植)以枸杞、红枣、苹果、酿酒葡萄为主的特色经济林3万亩。
(李锐、屈冬玉副主席负责,自治区扶贫办(移民局)、林业厅分别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科技厅、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牧厅、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宁夏电力公司等部门(单位)协助落实。
)2.保障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
实施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连通工程,全面建成西吉县葫芦河、彭阳县安家川片区连通工程,解决30万人的饮水问题;开工建设西吉县西北部等3个片区和彭阳县中部片区连通工程。
(屈冬玉副主席负责,自治区水利厅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牧厅、扶贫办(移民局)等部门协助落实。
)3.推进扶贫攻坚。
按村均投入100万元的标准,在500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按重点贫困村村均投入30万元、移民村村均投入50万元的标准,在100个重点贫困村、10个生态移民村建立互助资金,并在200个A类互助社增资扩面,社均投入资金25万元;按户均投入2000元的标准,对7.5万户贫困农户实施“扶贫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扶贫攻坚工程,帮助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5.09•【字号】宁政办发[2014]65号•【施行日期】2014.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14〕65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5月9日关于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实施方案我区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全区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近90%,用水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宁夏高效节水灌溉“十二五”规划》,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为核心,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转变农业用水方式,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节水农业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效的水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规划先行,连片推进。
结合土地流转和农业结构调整,由自治区统一制定规划,集中投入,分年实施,连片推进。
--总量控制,以水定产。
根据全区水土资源状况,按照各县(区)用水总量控制的要求,以水调结构,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4年度中宁县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
【法规类别】节能管理
【发文字号】宁发改审发[2015]8号
【发布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5.01.06
【实施日期】2015.01.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14年度中宁县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实
施方案的批复
(宁发改审发〔2015〕8号)
中宁县发展改革局:
你局《关于呈报2014年度中宁县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请示》(中宁发改发〔2014〕272号)收悉。
依据自治区水利厅《关于2014年度中宁县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审查意见》(宁水农发〔2014〕105号),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所报2014年中宁县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该项目任务是在中宁县舟塔乡自流灌区建设以枸杞滴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