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常见工艺[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食品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及工程实例

食品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及工程实例

食品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及工程实例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食品工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其中,食品工业生产废水污染非常严重,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食品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食品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及工程实例。

工艺一:生物法生物法是将厌氧菌和好氧菌两者结合起来,通过自然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

生物法相对于其它废水处理方法来说,处理成本较低,安全、稳定、效果好。

目前,已经有很多食品生产企业采用了生物法处理废水,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例子一:酿酒废水处理工程以酿酒污水为例,废水经过格栅除渣后,送到接触氧化池中,在接触氧化池中加入电解氧化剂及泵送氧气搅拌池底,使污水与氧气充分接触,促进其氧化反应。

在接触氧化池中永久贮存一定厚度的溶氧复合材料,滤料具有良好的生化附着性,为厌氧菌和好氧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污水接触氧化完毕后,进入生物曝气池,通过生物活性污泥进行生物处理。

最后,通过沉淀池的沉淀作用,将残余的污泥和废水分离,实现废水的处理。

饲料厂废水处理工程采用好氧-氧化-生化-沉淀处理工艺。

废水先经过手动格栅除污器排除杂质后,进入提升泵送至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

好氧处理完毕后,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氧化处理,即增加氧气及氧化剂,使其呈反应状态。

处理完氧化,将污水进入生物曝气池进一步进行生物处理。

最后,通过沉淀池的沉淀作用,将残留的污泥和废水分离,处理成清洁的排放水。

物理法通过物理处理进行分离或分解,将废水有机物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物理法主要有悬浮液分离法、沉淀沉降法、蒸发浓缩法、膜分离法等。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物理法处理工程实例:生物菌草发酵厂的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化学法处理。

具体是先将厂区生活污水采用SBR 工艺处理,再与厂内废水混合,最后通过碱添加凝聚剂和二极管等手段进行物理化学反应,形成一定颗粒和气泡的混凝沉淀,达到废水净化处理的目的。

浅析工业废水的处理

浅析工业废水的处理
1 工 业 废 水 的分 类 治理酸碱废水一般原则是 : 1 ) 高浓度酸碱废水 , 应优先考虑 回 1 . 1 按 化 学 性 质 分 。根 据 丁业 废 水 的化 学 性 质 可 以将 其 分 为有 机 收利用 , 根据水质 、 水量和不同工艺要求 , 进行 厂区或地 区性调度 ,
等。这 只是T业废水 的一种分类法 , 并不能充分 的说明污染物 的危 从溶解的离子形态转变成难溶性化合物而沉淀下来 , 从水中转移到
害性 。 2 主要工业废水特点与处理方法
污泥 中; 经离子交换处理后 , 废水 中的重金属离子转 移到离子交换 树脂上 , 经再生后又从离子交换树脂上转移到再生废液中。 因此 , 重
淀粉 、 糖、 泥沙 、 病菌 等 , 多为有机物 , 所 以其一旦排人 到河 流 、 湖泊 化 。 更不应当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 , 以免扩大重金属污染 。 中则会导致水质富营养化 , 使水体 环境 恶化 , 使水域 内生物的生存 对重金属废水 的处 理 , 通常可分为两类 : 一是使废水 中呈溶解 环境受到影响。 状态 的重金属转变成不溶的金属化合物或元素 , 经沉淀和上浮从废 具体处理措施 : 对于食品工业废水在处理上 以生物处理方法为 水 中去除 , 可应用方法如 中和沉淀法 、 硫化物沉淀法 、 上浮分离法 、 主, 如两级曝气池 、 两级生物滤池 、 多级生物转盘等 , 或是集 中两种 电解沉淀 ( 或上浮 ) 法、 隔膜 电解法 等 ; 二 是利 用反渗透法 、 电渗析
2 . 1 食 品工业废水污染特点及其处理方法。当前食品 丁业所使用 金属废水处理原则是 : 首先 , 最根本 的是改革生产工艺 , 不用或少用 的原料较为丰富 , 其所制造出来的产品也呈多样 化 , 所 以其所排放 毒性大 的重金属 ; 其次是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 、 科学 的管理和操作 , 出来 的废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 但通常食品T业所排放的废水 中 减少重金属用 量和随废水流失量, 尽量减少外排废水量 。重金属废 水应 当在产生地点就地处理 , 不 同其他废水混合 , 以免使处理复杂 含有 的污染物都不含有毒性 , 如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生产原料 、 油脂 、

食品加工原理文献综述(论文)

食品加工原理文献综述(论文)

可食性膜在冷冻食品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孙睿指导教师:孔令明摘要:可食性膜性质及其应用的研究是当今国际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因安全、无毒、无污染而具备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阐述了可食性膜的组成和主要特性,分析了可食性膜在冷冻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和意义,讨论了可食性膜在冷冻食品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该技术在冷冻食品领域中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食品加工技术;可食性膜;冷冻食品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Edible Coatings and Films in Frozen Food IndustrySun Rui teacher:Kong LingmingAbstract:Edible coating and film is a new highly safe and environmentally protective technology in the food industry,and it shows a great application prosperity.In this paper,the materials used and major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edible coatings and films are stated.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advantages of edible coatings and films are presented.The existing application problems in the frozen food industry are analyzed.The further research on edible coatings and films in frozen food industry is suggested.Key words: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Edible coatings and films;Frozen food 前言:冷冻是一种传统的且非常有效的食品贮藏方法,通过控制或降低劣变生化反应以达到保持食品的鲜度,但冻藏不能完全抑制化学反应(比如脂质氧化),劣变反应仍以较低的速率发生[1]。

生化—芬顿处理工艺在食品包装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评《食品包装技术》

生化—芬顿处理工艺在食品包装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评《食品包装技术》

中国酿造广告•书评生化一芬顿处理工艺在食品包装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评《食品包装技术》■田野陈向斌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程学院近年来,伴随制浆造纸技术水平的提升,以木头、竹子及废纸为原材料的制浆造纸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造纸行业,并在时代变化中得到不断升华。

其中,废纸制浆造纸工艺更是成为造纸行业最常用的造纸技术。

但是,因废纸制浆造纸工艺需要应用大量化学产品与其他相关辅料,使造纸行业所排放废水污染度剧增,且造纸行业尚未建立成熟的深度处理体系,所以,废纸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成为造纸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食品包装技术》一书,分析我国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的发展现状,探索生化一芬顿处理工艺应用于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的意义与策略。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包装技术(第二版)》,由章建浩编著。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纲领修订而成。

该书紧扣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和发展趋势,系统、有序阐述食品包装材料、包装原理、各类食品包装标准和相关法规,并配套电子版多媒体教材、翔实准确的动态资料、生动多彩的图片,力求为读者理解、掌握和运用食品包装相关理论知识提供便利。

该书用语简洁凝练,理论知识结构科学合理、丰富多元,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当前国际食品包装工艺、技术和设施设备的前沿水平,值得高校食品包装相关专业教学、科研以及食品包装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以废纸为原材料的制浆造纸技术,使废物得到再次利用,大大减少了自然原材料的损耗,如木头与竹子这一类型的植物资源,降低了造纸工业发展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可能性。

可是,因废纸在第一道生产工序中应用了较多化学试剂,即便这些化学试剂在初次使用时已挥发了部分,但所产生废纸中仍残留有难以挥发的化学成分,对废纸再次利用产生不良影响。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废纸制浆造纸技术虽有效提升了造纸行业生产量,但随着废纸中所含化学成分越来越多,造纸行业在废水处理方面面临更大难题。

武汉东西湖食品工业园中部片区废水处理

武汉东西湖食品工业园中部片区废水处理
区域 内工业总用水为 5 1 ×14m / , .8 0 3d 废水排 放系数取 0 8 .,
即废 水量按供水 量的 8 %计 算 , o 预测 工业废 水排 放总 量为
3 1 食品工业废水特性 .
主要 为高 浓度 废水 , 可生物 降解成 分 多, O 5C D比 B D/ O 例高达 0 8 , .4 含各 种微生物 , 易腐败发 臭 , 废水 中氮 、 磷含量
高。l -食品工业废 水水质见表 1 J 。 3 2 生活污水水质 .
mg L /
4 1 ×14m / 。根据调查 , .5 0 3d 目前进驻 工业 园 1 家企业 排放 1 废水水量 约为 0 7 .5×14m/ 。按 工业 用地 面积 利用 率为 0 3d 7 %复核 , 0 则当近期规划用 地范 围内企业入 住饱 和后 , 工业
陈石 张新 生 曾志武 张诗浩4
(. 1深圳市下坪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 3 中钢集 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 院 .
摘 要
广东 深圳 584 ; 2核工业第 四研究设计 院 107 .
石家庄 002 ; 50 1
武汉 40 8 ; 4 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 限公 司 武汉 406 ) 30 1 . 302
介绍 了武汉市东西湖食品工业园中部 片区的概况 , 对工业园废水水质 、 水量进行 了预测 和调查研 究, 同时得出
食品工业园 食品工业废水 废水 处理工艺
了工业园的主要污染为食品工业废水。对工业园废水处 理工艺进行了研究 。 并提 出了食品工业园中部 片区废水处理方法 。 关键词
Tr a me t o e t n f rW a t s eW a e fM id eP r o d tro d l a tF o

食品废水处理工艺

食品废水处理工艺

食品废水处理工艺食品工业是一个庞大的行业,其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如果不经过适当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开发适用于食品废水的处理工艺,是保障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食品废水处理工艺。

一、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工艺是目前最常用的食品废水处理方法之一。

其优点是处理效果好、技术成熟、成本低。

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池法、厌氧处理等。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过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方法。

将含有有机物的废水引入活性污泥池中,通过搅拌、曝气等方式,使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微生物在废水中利用有机物为生长能量,同时将有机物降解为水和气体等无害物质。

2. 生物接触氧化池法生物接触氧化池法是利用生物膜降解有机物质的方法。

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引入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利用氧气和废水中的微生物在生物膜上进行代谢反应,将污染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

3. 厌氧处理厌氧处理是指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利用厌氧菌降解污染物质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通过将含有污染物质的废水引入厌氧池中,利用厌氧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最终将污染物质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

二、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分离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其应用较广,包括有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

1. 沉淀法沉淀法是指通过废水与化学药剂反应生成沉淀物质,从而达到污染物质的去除。

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铁盐、铝盐、氢氧化钙等。

2. 吸附法吸附法是将废水引入具有吸附能力的吸附剂中,将污染物质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类离子树脂等。

3.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指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离子吸附在树脂表面,然后用其他离子将充满离子的树脂表面离子替换下来,最终实现废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

总之,常用的食品废水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工艺和物理化学处理工艺。

各种工艺方法均有其优点和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处理工艺。

23552387_食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应用

23552387_食品检验中测量不确定度应用

食品科技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在饮食方面也不限于简单的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更多关注。

在此背景下,开展食品检验工作则尤为必要。

但由于在进行检验过程中,诸多的因素都会对测量工作造成影响,进而又导致所获得的结果和真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应在食品检验工作开展期间,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进一步保障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1 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原理及特征分析1.1 基本原理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可以从测量不确定度入手,对误差开展测量,而且,这种检测方式也可弥补检验方式的不足。

在食品检测过程中,检验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给测量的精准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差异的分散大都在允许的范畴内,且此种分散性能还可作为食品检验的重要根据[1]。

1.2 特征分析作为数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误差理论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能够作为不确定度的理论根据。

并在这一基础上,两者在计算方式以及分析方式方面均具备一致性,而最大的差别则是在概念层面。

许多因素均会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致使产生测量误差。

2 测量不确定度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2.1 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高压输液系统为依托,并以液体为流动相,将待分离样品、缓冲液等装入具有固定相的色谱柱中,并且通过柱内分离后,在监测器中对分离的样品进行检测,进而达到分析试样的目的。

在食品检测中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有效确保检测的精准度。

例如,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是两种食品中常见的防腐剂,检查食品中防腐剂含量的多少,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饮料进行过滤,然后注入液相色谱系统中,对上述两种防腐剂的含量进行检测,检测回收率在97%,变异系数为0.038,标准差异为0.29[2]。

在对乙基麦芽酚含量测定时,可以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实施,不确定度主要来自配制标准溶液所使用的量具、校准与重复实验,涵盖标准溶液的定容以及配置、样品的称量、仪器以及容器等。

南京某食品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南京某食品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Abstract:The wastewater in food processing factor ies is generally more complex,which usually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biodegradable organic matter and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animal or vegeta b le oi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stewater in food processing factor ies,wastewater treatm ent works are designed and im plement—
表 1 进 、出 水 水 质 指标
2 水质 特点 分析 及流 程设 计 2.1 水质特点分析 依据对该 食品厂进水水质分析结果 及
对同类废水 的调 查得知该类废 水具有 以下几个特点 :(1)可 生化性好 ,B/C约在 0.5左右 ,属 于高碳 水化合 物有 机废水 ; (2)含一定 动植物油 ,应在废水 进入生物 处理前进行 除油等 预 处 理 ,避 免 油 类 进 入 生 物 处 理 ,对 菌 种 的 活 性 造 成 影 响 和 在曝气池产生泡沫的问题 ;(3)NH,一N浓度 高 ,按照一级排放 标准设计 ,处理工艺 氨氮去 除率必须达 到 90%。因此处理工 艺 中必须充分考虑氨氮 的去 除。 2.2 流程设计 依 照上 述分析 ,宜 选择 隔油调节一 物化一 生化处理工艺。具 体工艺流程见 图 1。 2.3 流 程说明 (1)隔油调 节 :进 隔油 调节 池前安装一套 细 格栅 ,截 留水中可能存在 的较大体积 的污物 ,防止污水提 升 泵 的堵塞 ,再经隔油池去除大部分 的食 品原料洗脱物质和油 类 后进入调节池 。调节池 出水 经过提升泵 进入后续 处理构 筑物 。(2)物化 :物化处理选择 占地面积小 、操作较 为方便 、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常见工艺一、前言部分食品工业是以农、牧、渔、林业产品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的工业。

食品工业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低投入、高效益产业正在引人注目的发展、扩大;这种扩大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有促进作用,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食品工业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也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食品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三个生产工段。

一、原料清洗工段:大量沙土杂物、叶、皮、磷、肉、羽、毛等进入废水中,使废水中含大量悬浮物。

二、生产工段:原料中很多成分在加工过程中不能全部利用,未利用部分进入废水中,使废水含大量有机物。

三、成形工段:为增加食品色香味,延长保存期,使用了各种食品添加剂,一部分流失进入废水,使废水化学成分复杂[1]。

食品工业废水本身无毒性,但含有大量可降解的有机物,废水若不经过处理排入水体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使鱼类和水生生物死亡。

废水中的悬浮物沉入河底,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臭水恶化水质,污染环境。

若将废水引入农田进行灌溉,会影响农业果实的食用,并污染地下水源。

废水中夹带的动物排泄物,含有虫卵和致病菌,将导致疾病传播,直接危害人畜健康[2]。

二、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常见工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食品工业废水治理工作,已开发出多种有关这类废水的高效、低耗的处理工艺。

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稳定塘工艺、光合细菌工艺、土地处理工艺以及上述工艺组合而成的各种各样的工艺。

除此之外,膜分离技术及膜与生物法相结合的工艺也有研究。

2.1 典型工艺流程目前国内外,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以生物处理[3]为主,较成熟的有厌氧接触法、厌氧污泥床法、酵母菌生物处理法等利用生物技术治理食品工业废水的方法。

2.1.1 废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图1 废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2.2 SBR法2.2.1 SBR法的原理SBR法的英文名称为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国内又译作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4]。

SBR法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其反应机制及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只是运行操作方式不尽相同。

SBR与传统的水处理工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以时间顺序来分割流程各单元,整个过程对于单个操作单元而言是间歇进行的,但是通过多个单元组合调度后又是连续的,SBR集曝气、沉淀于一池,不需设置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

根据工程实践,进水COD为900―2500mg/L的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5,6],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高浓度食品有机废水的方法。

2.2.2 SBR法工艺流程图图2 SBR法工艺流程2.2.3 SBR法的优缺点优点:①:其脱氮除磷的厌氧、缺氧和好氧不是由空间划分,而是用时间控制的;②:不需要回流污泥和回流混液,不设专门的二沉池,构筑物少;③:占地面积少。

④:容积及设备利用率较低(一般低于50%);缺点:①:操作、管理、维护较复杂;②:动化程度高,对工人素质要求较高;③:国内工程实例少;④:脱氮、除磷功能一般。

2.3 上流厌氧污泥床法(UASB)2.3.1 UASB法的原理UASB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的简称,是由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教授Lettinga等人于1972--1978年间开发研制成功的一项厌氧生物处理技术[7,8]。

UASB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包括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

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

要处理的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

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集中在气室沼气,用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污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

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沿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的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

2.3.2 UASB工艺的优缺点优点:①: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

一般平均污泥浓度为30—40g/L,其中底部污泥床污泥浓度达60—80g/L,悬浮层污泥浓度为5~7g/L。

②:有机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

③:反应器内设三相分离器。

被沉淀区分离的污泥能自动回流到反应区,一般无污泥回流设备。

④:无混合搅拌设备。

投产运行正常后,利用自身产生的沼气和进水来搅动。

⑤:污泥床内不填载体,节省造价及避免堵塞问题。

⑥:反应器中污泥泥龄厂,污泥表观产率低,所排出的污泥数量极少,从而降低了污泥处理的费用。

缺点:⑦:反应器内有短流现象,影响处理能力。

⑧:进水中的悬浮物应比普通消化池低得多,特别是难消化的有机物固体不宜太高。

⑨:运行启动时间长,对水质和负荷突然变化比较敏感。

2.4 AB法2.4.1 AB法的原理、CODcr、SS、磷和氨氮的去除率一般均高于常AB法是吸附生物降解法的简称,对BOD5规活性污泥法,特别适用于处理浓度较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污水[9]。

当A段以兼氧的方式运行时,由于供氧较低,高活性微生物为了满足自身代谢能量的要求,被迫对在好氧条件下把不易分解的有机物进行初步分解,起到大分子断链的作用,使其转化为较小分子的易降解有机物,从而在后续的B段好氧曝气中易于被去除。

B段主要是世代期长的真核微生物,能够保证出水水质。

2.4.2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3 AB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0]2.4.3 AB法工艺的优缺点优点:①:对有机底物去除效率高。

②:系统运行稳定。

主要表现在:出水水质波动小,有极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有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

③: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④:节能。

运行费用低,耗电量低,可回收沼气能源。

经试验证明,AB法工艺较传统的一段法工艺节省运行费用20%~25%.缺点:①:A段在运行中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产生臭气,影响附近的环境卫生,这主要是由于A段在超高有机负荷下工作,使A段曝气池运行于厌氧工况下,导致产生硫化氢、大粪素等恶臭气体。

②:当对除磷脱氮要求很高时,A段不宜按AB法的原来去处有机物的分配比去除BOD55%~60%,因为这样B段曝气池的进水含碳有机物含量的碳/氮比偏低,不能有效的脱氮。

③:污泥产率高,A段产生的污泥量较大,约占整个处理系统污泥产量的80%左右,且剩余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高,这给污泥的最终稳定化处置带来了较大压力。

2.5 水解——好氧处理技术(H/o工艺)2.5.1 水解——好氧处理技术的原理水解工艺是在缺氧条件下,主要利用微生物水解菌和产酸菌的作用完成水解、酸化两个过程[11]。

在水解阶段,固化物质溶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物质;在酸化阶段,有机物降解为各种有机酸。

正因为水解工艺是在缺氧条件下完成,因而在工程实施中,可将水解工艺和后续好氧工艺串联组合,实现水解—好氧工艺。

2.5.2 水解——好氧处理技术工艺流程图4水解——好氧处理技术工艺流程2.5.3 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特点①:水解池与厌氧UASB工艺启动方式不同②:水解池可取代初沉池③:较好的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④:水解过程可改变污水中有机物形态及性质,有利于后续好氧处理⑤:在低温条件下仍有较好的去除效果⑥:有利于好氧后处理⑦:可以同时达到对剩余污泥的稳定2.6 MBR工艺2.6.1 MBR工艺的原理MBR工艺( Membrane Bio reactor,简称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膜技术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废水处理工艺[12]。

以膜组件取代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污泥量。

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内之膜分离设备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固体物。

因此系统内活性污泥(MLSS)浓度可提升至10,000mg/L,污泥龄(SRT)可延长30天以上,于如此高浓度系统可降低生物反应池体积,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处理池中亦可不断反应而降解。

故在膜制造技术不断提升支援下,它是保护水环境,实现污水资源化的一项重要技术,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环境治理技术之一,也是处理高浓度废水和污水中水回用的理想技术[13-14]。

2.6.2 MBR工艺流程图图 5 MBR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2.6.3 MBR的特点MBR的主要特点:第一,污泥负荷率高去除率高,抗污泥膨胀能力较强;第二,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可靠,悬浮物几乎为0,可直接回用;第三,反应器运行灵活稳定;第四,污泥停留时问较长,剩余污泥大大减少;第五,占地面积较少,易于自动化控制管理;第六,脱氮脱磷效果较好;第七,处理后的水细菌总数比较少,达饮用水标准,无须进行紫外线、臭氧消毒即可直接饮用。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研究人员发现有机膜具有易污染、堵塞,耗能大,只能在低温低压下操作等缺点。

其中,膜污染是影响处理水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成为阻碍MBR 工艺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膜污染处理成本的提高。

也造成了MBR工艺运行成本的增加。

膜污染是指MBR反应器内混合液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粒子或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在膜表面和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减小或堵塞,使膜通量下降的现象[15]。

其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膜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污水的水质、水利特性以及MBR运行的技术操作条件。

2.6.4 MBR缺点的改进为控制膜污染,提高MB R工艺处理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 研究开发一些强度高、效果好、耐污染、易分离的膜材料;开发研制新型、经济合理的材料,提高膜质量,降低膜成本,为降低MBR反应器设备的经济运行成本做贡献;应研制发展耐高温、耐高压、孔径易控制的无机膜,特别是耐微生物污染的膜[16,17]。

目前仿生膜能够克服传统膜的一些缺点,如能广泛投产使用,可以促进MBR工艺的快速发展。

(2) 控制工艺最佳运行条件。

如通过改善污水的特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来形成疏散多孔、通透性好的絮体,以减缓膜的污染速度。

(3) 深入研究MBR反应器膜主件的作用原理以及膜污染机理,采用适当的预处理等方法改善水利条件,有效控制膜污染,提高膜效率,为膜的实践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4) 由于反应器在实际运行当中一些不合理的违规操作造成水处理效果差,影响其发展。

因此,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规范MBR运行管理、定期进行膜清洗势在必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