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物理练习册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湘潭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知识点训练附答案

高考物理湘潭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知识点训练附答案

高考物理湘潭力学知识点之相互作用知识点训练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31-B .23-C .312-D .1-3 2.2018年3月2日上映的《厉害了我的国》的票房和评分都极高。

影片中展示了我们中国作为现代化强国的方方面面的发展与进步。

如图是影片中几个场景的截图,则下列说法正的是A .甲图中火箭点火后加速上升阶段,舱内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B .乙图中的光伏电池能把太阳光的光能转化为内能C .丙图中静止站立在电缆上的工作人员受到的合力垂直于倾斜的电线D .丁图中某根钢索对桥面的拉力和桥面对该钢索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下列关于四项运动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A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 .跳高运动员在越杆时处于平衡状态C .举重运动员在举铃过头停在最高点时,铃处于超重状态D .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惯性,以便跳得更远4.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 ,在4 N 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 ,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40 m/NB .40 N/mC .200 m/ND .200 N/m5.如图,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

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

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

不计所有摩擦。

小物块的质量为A .2mB .32mC .mD .2m6.如图所示,细绳MO 与NO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 >NO ,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 的重力过程中(绳OC 不会断)( )A .绳ON 先被拉断B .绳OM 先被拉断C .绳ON 和绳OM 同时被拉断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水平轻质弹簧系住,并用倾角θ=37°的木板托住,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 )A .小球受木板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B .弹簧弹力不可能为34mg C .小球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 .木板对小球的作用力有可能小于小球的重力mg8.如图,在挪威的两座山峰间夹着一块岩石,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

高考物理湘潭力学知识点之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点训练附答案

高考物理湘潭力学知识点之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点训练附答案

高考物理湘潭力学知识点之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点训练附答案一、选择题1.固体M 、N 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曲线如图所示,则( )A .固体M 有可能是玻璃、橡胶B .固体M 的bc 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C .固体N 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一定有规则D .固体N 的物理性质可能是各向异性的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用塑料细管将牛奶吸入口中利用了毛细现象B .船能够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是水的表面张力起了主要作用C .某固体在某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该物本一定为非晶体D .某温度时空气的相对温度是,表明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达到饱和水汽压3.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B .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液面,指向液体内部C .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平行D .因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密集,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4.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固、液、气三态变化过程中温度T 随加热时间t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单位时间所吸收的热量可看做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21~t t 时间内,该物质分子平均动能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B .在21~t t 时间内,该物质分子势能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C .在23~t t 时间内,该物质发生了物态变化D .在34~t t 时间内,该物质分子的热运动加剧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C.晶体不能转化为非晶体,非晶体同样不能转化为晶体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B.1g、100℃的水与1g、100℃的水蒸气相比较,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总动能不相同C.玻璃上附着水发生浸润现象的原因是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水内部平均距离大,所以分子间表现为引力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7.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水蒸发越快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小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D.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大于10﹣9m处逐渐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到零,再增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时物体内的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增大B.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C.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大D.不断改进工艺,热机的效率可能达到100%9.在严寒的冬季,小明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凝华 B.凝固C.升华 D.液化10.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不可能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不同C.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特点D.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高分子物理第三版-何曼君等著湘大版参考答案

高分子物理第三版-何曼君等著湘大版参考答案

高分子物理第三版,何曼君等著参考答案——湘潭大学版(Ps:答案由个人和网上资料共同整理得到,如有错误,敬请原谅!)第一章4.为什么说黏度法测得的分子量是相对的分子量,渗透压法测得的是数均分子量,光散射法测得的是重均分子量?答:①黏度法是由公式1i i i M W M ααη⎛⎫= ⎪⎝⎭∑得到,而α又是从[]KM αη=得到。

在测α时所用到的[]η是通过相对粘度0r ηηη=和增比粘度0sp ηηηη-=计算得到。

因此[]η不是溶剂的绝对粘度,那么得到的分子量也是相对的分子量。

②渗透压法的测定是建立在溶液的依数性质基础上的,而公式()()001ii i ii i i C C ii iii iniiC nCM RT RTCRTCRTCM Cn MM →→∏=∏====∑∑∑∑∑∑可知,测得的是数均分子量M n 。

③在光散射法中常用90θ=时的瑞利比90R 计算溶质的分子量。

9000()()C i ii iiiC i i wi iiiiR KCMC M w M R K C M KCKCKCM Cwθ→→=====∑∑∑∑∑因此测得的是重均分子量M w 。

7.今有一混合物,由1g 聚合物A 和2g 同类型的聚合物B 组成。

A 的分子量M A =1×105g •mol -1;B 的分子量M B =2×105g •mol -1。

计算该混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 n 重均分子量M w 和多分散指数d 。

解:55555512 1.5101211021011102210 1.6710121.1i iini ii iiwi iwnn M M nw M M wM d M +===⨯+⨯⨯⨯⨯+⨯⨯===⨯+==∑∑∑∑8.利用高分子稀溶液的依数性质测定其分子量时,常常需要将所测得的物理量对溶液浓度外推,求取浓度为零时的外推值作为计算依据,为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不需要外推?只需要由单一浓度的数据即可计算出正确结果?答:①因为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与理想溶液的偏差很大,只有在无限稀释的情况下才基本符合理想溶液的规律,而无限稀释的溶液不可能配制,只能用外推法取浓度为零时的数据。

湘潭大学物理化学复习指导

湘潭大学物理化学复习指导

湘潭大学物理化学复习指导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一、判断题(说法对否):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存有一定的数值。

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2.体积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nacl(s)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当温度、压力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与系统中水和nacl的总量成正比。

3.在101.325kpa、100℃下分lmol的水和水蒸气并存的系统,该系统的状态全然确认。

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

5.系统温度增高则一定从环境放热,系统温度维持不变就不与环境成套。

6.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的值一般不同,q+w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7.因qp=δh,qv=δu,所以qp与qv都就是状态函数。

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稀释的热等同于该系统的焓。

9.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一定时热力学能与焓的值一定,其差值也一定。

10.在101.325kpa之下,1moll00℃的水恒温冷却为100℃的水蒸气。

若水蒸气可以视作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0。

11.1mol,80.1℃、101.325kpa的液态苯向真空蒸发为80.1℃、101.325kpa的气态苯。

已知该过程的焓变为30.87kj,所以此过程的q=30.87kj。

12.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cp,mdt。

13.因焓就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出现化学反应时,由于dt=0,dp=0,故只须δh=0。

14.因qp=δh,qv=δu,所以qp-qv=δh-δu=δ(pv)=-w。

15.卡诺循环就是对称循环,当系统经一个卡诺循环后,不仅系统复原了,环境也可以复原。

16.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

17.若一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无穷吻合平衡态,则此过程一定就是可逆过程。

高考物理湘潭力学知识点之热力学定律知识点训练附答案

高考物理湘潭力学知识点之热力学定律知识点训练附答案

高考物理湘潭力学知识点之热力学定律知识点训练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导热的气缸开口向下,缸内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可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砂桶,砂桶装满砂子时,活塞恰好静止,现将砂桶底部钻一个小洞,让细砂慢慢漏出.气缸外部温度恒定不变,则A.缸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内能减小B.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内能减小C.缸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内能不变D.外界对气体做功,缸内的气体内能增加2.如图所示导热性良好的汽缸内密封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下列关于气体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内能可能减少B.气体会向外界放热C.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界所做的功D.气体平均动能将减小3.下面几幅图中,有关功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1中迅速下压活塞,棉花会燃烧起来,说明热传递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B.图2中重物下落带动叶片转动,由于叶片向水传递热量而使水的温度升高C.图3中降落的重物使发电机发电,电流对水做功使水的温度升高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4.某同学将一气球打好气后,不小心碰到一个尖利物体而迅速破裂,则在气球破裂过程中( )A.气体对外界做功,温度降低B.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C.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增大D.气体压强减小,温度升高5.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一个回路,接触点1插在一杯热水中,接触点2插在一杯冷水中,此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这就是温差发电现象,根据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一过程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B.这一过程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C.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将发生变化D.这一过程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动能都增大B.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吸收的热量一定不能全部转化为功C.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凡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一定自发地发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7.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 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 b和P 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 ab和Q ac,则()A.p b>p c,Q ab>Q ac B.p b>p c,Q ab<Q acC.p b<p c,Q ab<Q ac D.p b<p c,Q ab>Q ac8.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吸热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B.绝热压缩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C.放热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减少D.体积膨胀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减少9.用相同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的圆环A 和圆盘B,厚度相同,且起始温度也相同,把它们都竖立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现给它们相同的热量,假设它们不与任何其他物体进行热交换,则升温后,圆环A的温度t A与圆盘B的温度t B的大小关系是A .t A >t BB .t A =t BC .t A <t BD .无法确定 10.一个气泡从恒温水槽的底部缓慢向上浮起,(若不计气泡内空气分子势能的变化)则( ) A .气泡对外做功,内能不变,同时放热B .气泡对外做功,内能不变,同时吸热C .气泡内能减少,同时放热D .气泡内能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11.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 A .内能增大,放出热量B .内能减小,吸收热量C .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D .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 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ab 、bc 、ca 三个过程,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b →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内能的增加B .b c →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C .c a →过程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大于放出的热量D .b c →过程的体积变化量大于c a →过程的体积变化量13.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 、N 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 可沿N 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1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依次经过状态B 、C 和D 后再回到状态A ,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和D→A为绝热过程,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

湘潭大学级大学物理作业

湘潭大学级大学物理作业
v J r2 M
机械能守恒得:
0 EK E弹性 EP E转动 1 2 1 2 1 v 0 mv kx mgx * sin J 2 2 2 r
2
v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Mgx sin kx 2 J r M
2
5.质量为m,长度为 l的匀质杆,可绕通过其下端的水平光滑固 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如图3),设它从竖直位置由静止倒 下。求它倾倒到与水平面成θ角时的角速度ω与角加速度β。
6
24 2 J
2 * 6 I 00 I 6 2 1 2 1 2 2 2 2 E I I 00 36 12 24 J 2 2
4.如图2所示,定滑轮半径为r,绕垂直纸面轴的转动惯量为J,弹簧倔强系 数k,开始时处于自然长度。物体的质量为M,开始时静止,固定斜面的倾角 为θ(斜面及滑轮轴处的摩擦可忽略,而绳在滑轮上不打滑)。物体被释放后 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物体、滑轮、绳子、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 _____守恒______;物体下滑距离为x时的速度值为v=__________. 2Mgx sin kx2
3.转动着的飞轮的转动惯量为J,在 t=0 时角速度为ω0. 此后飞轮经 过制动过程。阻力矩M的大小与角速度ω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 1 为k(k为大于0的常数).当 时,飞轮的角加速度 β=____。 0 3 1 所经历的时间 t=_______. 从开始制动到 3
0
(1) M J M k (2) M J 2 k J
2
2
1 用能量守恒定律
2设向下为正
mg f kx0

5.如图3,水平小车的B端固定一弹簧,弹簧自然长度时,靠在弹 簧上的滑块距小车A端为L,已知小车质量M=10kg,滑块质量m=1kg, 弹簧的倔强系数k=110N/m, L=1.1m, 现将弹簧压缩Δl=0.05m并维持 小车静止,然后同时释放滑块与小车,忽略一切摩擦.求: (1)滑块与弹簧刚刚分离时小车及滑块相对地面的速度各为多少? (2)滑块与弹簧分离后,又经过多少时间滑块从小车上掉下来?

湘大物理习题答案

湘大物理习题答案
X=2a,2a/3(舍去) 计算时只考虑了力的大小而没考虑方 向 X=2a/3时电场力同向
5.两个电量都是+q的点电荷,相距为2a ,连线中点为O,求连线中垂线上和O相 距为r的P点场强 E ; r为多少时P点的场强最大?
E 2 E1 sin 2
方向沿r背离o点
qr 4 0 (a r )
dq U p U1 U 2
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相应电势能增量的负值
6.面密度为 的无限大平面在离o为x的p点产生电场 x E1 2 0 x
面密度为- 的圆盘在离o为x 的p点产生电场 x 1 1 E2 ( )i 2 0 x R2 x2
x x 1 x 1 E E1 E2 [ ( )]i i 2 2 2 2 2 0 x 2 0 x R x 2 0 R x
L
dx
练习二十一 静电场(二) E 1. 一电场强度为 E 的均匀电场, 的方向与X轴的正向平行,如图1所示,则通
过图中一半径为R的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A)
(
R E
2
(B) (D) 0
C)
2R E
2
1 2 R E 2
[(D)
高斯定理 e
其中 0 q i 是闭合面内的电荷,为零。 所以所求为零。
q 4 0 x qa 2 0 x 3
qa 0 x 3
(B) (D)
q 4 0 x 2
(C)
这是一个电偶极子
E q 4 0 x a 2 1
E
q 4 0 x a 2
1
E E E
(B)
E
4axq 4 0 x a 2 x a 2
练习二十 静电场(一)欢迎使用

(完整版)湘潭大学大学物理练习册答案习题解答(1-22上)

(完整版)湘潭大学大学物理练习册答案习题解答(1-22上)

练习一运动的描述 (一)1.(D )2.(D )3.217,5s m s m 4.m m π5,105.(1)s m t x V 5.0-=∆∆= (2)()s m v t t dt dx v 62,692-=-==(3)()()()()质点反向运动时,,05.125.25.1215.1===⨯-⨯+⨯-⨯=v s t m S6.答:矢径是从坐标原点至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

位移是由前一时刻质点所在位置引向后一时刻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它们的一般关系为r r r ρρρ-=∆若把坐标原点选在质点的初始位置,则00=r ρ,任意时刻质点对此位置的位移为r r ρρ=∆,即此时r ρ既是矢径也是位移。

练习二 运动的描述 (一)1. ()()s m t t s rad t t 612,34223--2.(c )3.三 , 三至六4.s m s m s m 20,3103.17=5.1032,224,432102+===∴===⎰⎰⎰⎰t x dt t dx t v tdtdv t dt dv a txv t6.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常量K222224,4,4Rt R v t s d ra Rt v t k ======ωωω22222228.3532168841s m a a a sm R v a s m Rt dt v d a s m Rt v s t n n =+=========ττ时,练习三 运动定律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一)1.(D )2. (C )3.4.θ2cos 15.因绳子质量不计,所以环受到的摩擦力在数值上等于张力T ,设2m 对地加速度为/2a ,取向上为正;1m 对地加速度为1a (亦即绳子的加速度)向下⎪⎩⎪⎨⎧-==-=-21/2/222111aa a a m g m T a m T g m()()()212121/22121221222112m m a m g m m a m m m m a g T m m a m g m m a +--=+-=++-=解得:6.(1)子弹进入沙土后受力为-kv,由牛顿定律有mt k v v t ev v vdv dt m k vdvdt m k dt dvm kv -=∴=-=-∴=-⎰⎰00,,(2)求最大深度()()kv mv x ev k m x dte v dx dt dx v mkt m kt 00max 00,1,=-=∴=∴=--Θ练习四 运动定律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二)1.(C )2.(B )3.s m S N 24,140⋅()()sm m mv I v mv mv I sN dt t dt F I t t 24,14040301212221=+=∴-=⋅=+==⎰⎰ρΘ4.2221221,m t F m m t F m m tF ∆++∆+∆5.(1)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到达最高点时,只有水平方向速度 v v0 cos 设人抛出m时,人的速度为V1,取人和物为一系统, 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即
M mv Mv1 mv1 u , v1 v mu M m
由于抛出物体而引起人在水平方向的速度的增量为
v v1 v mu M m t v0 sin g
x
vt
5.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4t(SI),已
知t=0时,质点位于x0=10m处,初速度v0=0。试求
其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式。
x
x0
2 3
t3
10
2 3
t3
a dv
v
dv
t 4tdt v 2t 2
dt
v0
0
v dx
dt
x
dx
x0
t 0
2t
2dt
x
x0
2 3
t
3
6.如图2所示,质点p在水平面内沿一半径为R =2m的圆轨道转动,转动的角速度ω与时间的关系
示为 k t2 (k为常数)。
已知t=2s时,质点P的速度值为32m/s. 试求 8m / s t=1s时,质点P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 35.8m / s2
k
w t2
v Rt 2
4
v Rw
a
பைடு நூலகம்
dv dt
16m / s2
an
v2 R
32m / s2
a a2 an2 16 5 35.8m / s2
an a 图2
练习三:运动定律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一)
1.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滑块A和B 通过一轻弹簧 水平连结后置于水平桌面上,滑块与桌面间的摩擦系
数均为μ,系统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匀速运动,如图1所
示,如突然撤消拉力,则刚撤消后瞬间,二者的加速
度aA和aB分别为: (A) aA=0, aB=0 ; (C) aA<0, aB>0;
2010级大学物理作业参考解答
练习一:运动的描述(一)
一、选择题:
vr 1.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r速度为 ,
瞬时速率为v,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
率((CA为)) || vvvrr ||≠,=它vv,们,之间|| vvrr的≠|| 关= vv系必定(D有()B)
| vr |≠v, |=vr |v,
(A)(1)、(4)是正确的 (B) (2)、(4)是正确的
(C) (2) 是正确的
(D) (3)是正确的 答案:D
3.一质点沿x轴作直线运动,它的运动方程为
x=3+5t+6t2-t3 (SI)

(1) 质点在t=0时刻的速度V0=__5_m__/s___; (2)加速度为零时,该质点的速度v=__1_7_m_/_s_2 _.
x0
x0
2
4. 如图2,倔强系数为k的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
重物。当弹簧伸长x0,重物在O处达到平衡,现取重物 在O处时各种势能均为零,则当弹簧长度为原长时,
系__统__的1__k重_x2_力__势;系能统为的_总__势k_x_能02__为_;系__1统__k的_x_2弹__性. 势能为
( B) aA>0, aB<0 ; (D) aA<0, aB=0;
[D]
F (mA mB )g
T mB g
图1
整体和局部受力分析
2.体重、身高相同的甲乙两人,分别用双手握住跨
过无摩擦轻滑轮的绳子各一端,他们由初速为零向
上爬,经过一定时间,甲相对绳子速率是乙相对绳
子速率的两倍,则到达顶点的情况是:
(D)子弹克服木块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
图1
2.质量为m=0.5kg的质点,在XOY坐标平面内运动,
其运动方程为x=5t,y=0.5t2(SI),从t=2s到t=4s这
段时间内,外力对质点作的功为:
[ B]
(A)1.5J ;
(B) 3J ;
(C) 4.5J ;
(D) -1.5J .
vx
[
]
| |
vvrr≠||
=
v v
v dr dt
v ds dt
r v
r r
t
v s t
答案:D
2.质点作曲线运动,rr表示位置矢量, s表示路程, at表示
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1)dv/dt=a;(2) dr/dt=v;(3) ds/dt=v;(4)
dvr
/dt=at.
正确的是[ ]
NcA
PA
fBA
PA
N BA
图2
2)通过分析B得到,fBA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和NBA相等
4.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AB、BC连接,如图3.剪断 绳AB前后的瞬间,绳BC中 的张力比T:T’=____1_c_o_s2_____.
剪断前: T
cos
mB g
0
T
mB g
cos
剪断后:
T'
mB g cos
dx dt
5
ax
dvx dt
0
vy
dy dt
t
ay
dvy dt
1
W f s ma s
3动.某,质在点从在x=力0移F动 到(x4=150xm)i的的过作程用中下,沿力xF轴 作所直做线的运功 为____2_9_0_J___.
dW Fdx W
x
(4 5x)dx
x (4x 5 x2)
muv0 sin
M mg
练习五 运动定律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三)
1. 如图1所示,子弹射入放在水平光滑地面上静止的木块
而不穿出。以地面为参照系,指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说
法是:
[ C]
(A)子弹的动能转变为木块的动能。
(B)子弹木块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C)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子弹克服木块阻力所做的功。
2.子弹在穿透过程中所受的冲量。 4.7N s
mv0
mv
Mv1
v1
m(v0 M
v)
T Mg M v2 l 26.5N

ft mv mv0 4.7N s设v0方向正方向
6.质量为M的人,手执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与地平 线成α角的速度v0向前跳去。当他达到最高点时,将物 体以相对于人的速度u向后平抛出去。 试问:由于抛出该物体,此人跳的水平距离增加了多 少?(略去空气阻力不计)
0
mAv mBv MV
V
mB mA M
v
图1
2.力 F 12ti (SI) 作用在质量m=2kg的物体上,
使物体由原点从静止开始运动,则它在3秒末的动
量应为:
(A) 54ikg m / s
(B)
54i kg m / s
[ B]
(C) 27i kg m / s.
(D) 27i kg m / s.
kv m dv , dt
t k dt v dv ,
0m
v v0
(2)求最大深度
k dt dv
m
v
v v0ekt m
v dx dt ,
dx v0 ekt mdt
x m k v0 1 ekt m ,
xmax mv0 v0 k
练习四:运动定律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二)
dI Fdt 12tdt I 6t2
3.一物体质量为10kg,受到方向不变的力F=30+40t(SI) 作若14用 物0N,体 S在的开初始速的度两大秒小内为,10此m/力s,冲方量向的于大力小等的于方__向F__相_ 同,
则在2s末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________.24m / s
dI Fdt (30 40t)dt
V(m/s)
3
t(s)
图1
x 5 t 2 10 t 93
4.当一列火车以10m/s的速度向东行使时,若相对
于地面竖直下落的雨滴在列车的窗子上形成的雨迹
偏离竖直方向30º,则雨滴相对于地面的速率是
_1_0__3_(_m_/_s_)_;相对于列车的速率是_2_0_(__m_/_s_)。

已经知道车速是向东, 大小10m/s,水滴方向 竖直向下,合速度方向 知道与竖直方向成 30o
[C]
(A)甲先到达 ; (B)乙先到达 ;
(C)同时到达 ; (D)谁先到达不能确定 .
甲对地速度和乙对地速度相等
3.分别画出下面二种情况下,物体A的受力图。(图2) (1)物体A 放在木板B上,被一起抛出做斜上抛运动, A始终位于B的上面,不计空气阻力; (2)物体A的形状是一锲形棱柱体,横截面为直角三 角形,放在桌面C上,把物体B轻轻地放在A的斜面上, 使A、B系统静止。设A、B间和A与桌面C间的摩擦系 数皆不为零。
/ s)
切向加速度 at=_1__2_t_2___6_t_(m_. / s)
lim d t0 t dt
at
lim vt t0 t
lim R
t0 t
R 角加速度
2.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dv/dt=-kv2t ,式中的k为
大于零的常数,当t=0时,初速为v0,则速度v与时
间t的函数关系是
[ (C) ]
m1 m2
m1a2
m1 g
f T
a2 相对
m2 g
6.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入沙土中,设子 弹所受阻力与速度反向,大小与
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忽略子弹的重力,求: (1)子弹射如沙土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式; (2)子弹进入沙土的最大深度。
(1)子弹进入沙土后受力为-kv,由牛顿定律有
PO•
x
B
v s s2 s1 t t
v d r 9t 6t2 注意:运动反向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