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1年中考语文临考冲刺训练试题2(无答案)

合集下载

2011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1重庆语文中考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重庆科技馆开幕的当天,社会各界人士齐聚江北嘴,那里到处都是人头攒(cuán)动的景象。

B.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0级地震,遇难人数超过20万。

我们真诚地祈(qí)祷,这样的灾难不要再次降临人间。

C.那些在海外留学的学子们,怀着对祖国的炽(zhì)痛的热爱,放弃了国外的良好待遇,纷纷回国创业。

D.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cuān)掇起来,说可以坐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面相觑满目疮痍民风骠悍互相荫庇B.进退唯谷生意葱茏养精蓄锐冻饿之虞C.郑重其事不可思义迫不急待可望不可即D宣布告罄忧心忡忡叱咤风云叹为观止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若是在周末来到解放碑、观音桥等商业中心,一定会感觉到那里的繁华,人流川行,真是人声鼎沸。

B.社会上各种黑暗势力的种种行为,真是让人义愤填膺,重庆开展的“打黑行动”,真是让人拍手叫好。

C.“唱红歌,颂经典”的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学校一反既往地沿袭了前几次的经验,排练了《少年中国说》来参加表演。

D.艺术节上,我们班的选手表演的舞蹈和LED屏上的背景画面相得益彰,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4.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分)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的驿站。

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①世博会正日益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②成为各国人民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舞台。

③具有悠久东方文明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国际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民族。

④中国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

不仅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重庆市2011年中考语文临考冲刺训练试题2

重庆市2011年中考语文临考冲刺训练试题2

重庆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 120分钟完成)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一点点黄晕.(yùn)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B.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āo)。

C.“不好,炸弹来啦!”顷.(qǐng)刻间,它们全逃散了!D.毛色既不好,模.(mú)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喧腾庸碌贮蓄擎天憾地B.地窖狼藉烦燥销声匿迹C.藩篱骸骨帷幕吹毛求疵D.亵渎恣睢嘻闹恼羞成怒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春节期间,来自各地的支教教师与灾区孩子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B.这篇文章读起来味同嚼蜡....,没有一点新意和创见。

C.春节联欢会上,“小沈阳”那滑稽的表演让广大电视观众忍俊不禁....。

D.重庆解放碑商业中心高楼鳞次栉比....,一派繁华。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4分)①《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经超过七百年以上历史,共一千多字。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近日,②苏州一所高校的老教授沿用中国经典启蒙教育读物《三字经》的“三字一句”,以“人文”为本,撰写了一部《新编人文三字经》,其内容跨越数千年中外历史,③并对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产生反思。

④这是又一部继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新三字经》后的挑战经典之作,在各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1)第①处句式杂糅,应删去的词语是(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这样调整:5.根据语境,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4分)重庆为了打好旅游牌,目前正积极争取恢复“五一”黄金周。

重庆市2011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中考语文卷)(无答案)

重庆市2011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中考语文卷)(无答案)

重庆市2011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阔绰(chuò)贮蓄(zhù)玷污(zhān)浑身解数(xiè)B.迸溅(bèng)枯涸(hé)挑衅(xìn)锲而不舍(qì)C.倔强(jiàng)拮据(jù)污秽(huì)锐不可当(dāng)D.荒谬(miù)愧怍(zuò)真谛(dì)吹毛求疵(cī)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仰慕凛冽鞠躬尽瘁一代天娇B.阴诲嬉闹眼花潦乱夜色苍茫C.取缔笼罩重峦叠嶂抑扬顿挫D.迁徙羁拌脍炙人口锋芒毕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是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①重庆也将欢迎第14个直辖日。

在这历史性的喜庆时刻,大型音乐会《复兴之路》,②在重庆人民大会堂将于6月18日至20日演出。

据介绍,③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

届时,④这些节目所展现的宏伟瑰丽的史诗气质必将深深打动,掀起庆祝建党90周年、庆贺直辖的高潮。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3)第③处句式杂糅,应改为(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后添加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重庆南川区2011年中考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南川区2011年中考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重庆南川区2011年中考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南川区2011年上期初三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正月刚过,金佛山西坡,漫山的山茶花已绚(xuàn)丽开放,报道了重庆的第一抹盎然春意。

B.2010年7月7日,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在执行死刑前10分钟,与亲人的短暂会见中,叮嘱儿子“好好做人,不要埋(mái)怨社会”。

C.我市1997年直辖之后拍摄的城市形象宣传片,有“魅力之城”、“美不胜收”、“鸟瞰(kàn)新重庆”、“五个重庆”4个版本。

D.无论何时,钓鱼岛始终是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华人心之所系的热土,任何针对它的居心叵测和痴(chī)心妄想,都将被历史前进的车轮碾得粉碎。

2.下列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宫城县岩手县到处是断璧残垣,一片狼藉。

B.黄石国家公园地下超级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火山,一旦最终爆发,其破坏力将使得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相形见绌。

C.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仅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更多的还是那些在城市独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中诞生出的一个个城市符号、历史印记。

D.2011年1月14日,两院院士师昌绪从胡总书记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技奖证书时,激动地说,我与李四光、钱学森等科学家相比,我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

3.下列加点的文字用括号内的词语替代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A.2010年加拿大人别出心裁地创造了用垃圾制成的奖牌来作为温哥华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的奖牌。

(别具匠心)B.很难想象史铁生那些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作品,竟然都是在病榻上完成的。

(百读不厌)C.面对多国部队一轮又一轮的空袭,已丧失领空权和还击能力的卡扎菲已是束手无策。

重庆市初中语文毕业暨高中招生模拟考试题(无答案)

重庆市初中语文毕业暨高中招生模拟考试题(无答案)

重庆市2011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本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卷各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

3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祖国肥沃广袤.(mào)的土地,养育了十三亿中华儿女。

B.微笑是轻柔的春雨,却可以平息肆虐.(nüè)的狂风。

C.造物主在创造男女时,将冷峻与温柔、粗犷.(kuǎng)与细腻共存于天地之间。

D.学习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外人是无法越俎代疱.(páo)的。

2.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典是一种精神,携人类文明的浩荡古风,在斑澜..的岁月中飞扬。

B.作为一名老司机,他开车的技术很娴熟..。

C.司马迁遍辑群籍....,苦心孤诣,著成“史家之绝唱”——《史记》。

D.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说明部分商人为眸取..私利,已经道德沦丧。

3.下列加点的文字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A.重庆因其便捷的交通、开放的城市定位,吸引着八方游客和海内外投资商纷至沓来....。

(趋之若鹜)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勤勉不息)C.如果我们的学习负担太重,学习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正好相反)D.香港示愿者黄福荣在青海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不幸罹难的事迹,感人肺腑....。

(感人至深)4.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法。

(4分)①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第一个发现记忆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根据其研究成果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②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后来就逐渐减慢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规律。

【中考冲刺系列】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卷 (二)

【中考冲刺系列】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卷 (二)

【中考冲刺系列】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冲刺卷 (二)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

(6分)古典文学一如陈年佳酿,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

春水满泗泽,王湾在北固山下,见证“,”的壮阔;夏意醉原野,辛弃疾流连于乡间,品味“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欣喜;秋风送闲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享受“,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冬岭秀松柏,孔子伫立于天地间,感悟“,”的深邃。

吟诵时,山川有意;凝眸处,草木多情。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6分)①大堰河甘甜的乳汁滋润()了艾青的童年,故乡秀美的山水蕴育了诗人的才情。

诗人在《少年行》中深情地对乡亲们说:“双尖山保佑我们平安无恙/等我也老了/我再回来和你们在一起。

”他在《献给乡村的诗》中说:“我的诗献给生长我的小小的乡村——/bēi()微的,没有人注意的小小的乡村/它像中国大地上的千百万的乡村/它存在于我的心里,像母亲存在于儿子的心里。

”②土地、阳光、lí()明,艾青“用嘶哑的喉咙”为黑暗中的祖国呼唤“火把”,“常含泪水”把赞美诗呈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他的诗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巨匠之一。

(1)结合语境,并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2)第①段第一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1分)(3)第②段中划线句有语病,请改正。

(2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期,我国南方地区遭受暴雨袭击,国家气象局加强了对天气的实时监控..和趋势分析。

B.大心有所成就的人,在成绩面前,也会经常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

C.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最新】重庆市中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含答案)

【最新】重庆市中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中考语文模拟冲刺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岐途萦绕出类拔萃屏息凝神B.稠密风骚断壁残恒面面厮觑C.龟裂缄默千钧重负信手拈来D.蒸馏诡谲锋芒毕露无遐一顾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忧戚.(qī)箴.言(zhēn)慨.叹(kài)前仆.后继(pū)B.着.落(zhuó)嫉.妒(jì)恐吓.(hè)怒不可遏.(è)C.河堤.(dī)翘.首(qiáo)黝.黑(yǒu)殚.精竭虑(dān)D.羁绊.(pàn)粗犷.(guǎng)热忱.(chén)花团锦簇.(c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最美逆行者”毅然扛起救国安邦的重任,栉风沐雨....,奋斗在抗“疫”第一线。

B.简爱与罗切斯特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如同一首动人的恋歌,为青年人所向往。

C.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从东土大唐前往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意在说明,只有在尘世历尽劫难,修持自我,达到道德精神上的至善至美,才是成仙证道的不二法门....。

D.西湖春寒料峭....五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此时的西湖,就像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彩画,难以言喻,美不胜收!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⑤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二、语言表达5.巧妙的想象和灵动的表达是语言的翅膀,能把原本难以摹状的事物,变得可知可感,富有灵气。

重庆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2011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阔绰(chuò ) 贮蓄(zhù ) 玷污(zhān ) 浑身解数(xiè)B.迸溅(bèng ) 枯涸(hé ) 挑衅(xìn ) 锲而不舍(qì)C.倔强(jiàng ) 拮据(jù ) 污秽(huì ) 锐不可当(dāng)D.荒谬(miù ) 愧怍(zuò ) 真谛(dì ) 吹毛求疵(cī)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仰慕 凛冽 鞠躬尽瘁 一代天娇B.阴诲 嬉闹 眼花潦乱 夜色苍茫C.取缔 笼罩 重峦叠嶂 抑扬顿挫D.迁徙 羁拌 脍炙人口 锋芒毕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是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①重庆也将欢迎第14个直辖日。

在这历史性的喜庆时刻,大型音乐会《复兴之路》,②在重庆人民大会堂将于6月18日至20日演出。

据介绍,③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

届时,④这些节目缩展现的宏伟瑰丽的史诗气质必将深深打动,掀起庆祝建党90周年、庆贺直辖的高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临考冲刺训练试题2(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 120分钟完成)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一点点黄晕.(yùn)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B.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āo)。

C.“不好,炸弹来啦!”顷.(qǐng)刻间,它们全逃散了!D.毛色既不好,模.(mú)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喧腾庸碌贮蓄擎天憾地B.地窖狼藉烦燥销声匿迹C.藩篱骸骨帷幕吹毛求疵D.亵渎恣睢嘻闹恼羞成怒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春节期间,来自各地的支教教师与灾区孩子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B.这篇文章读起来味同嚼蜡....,没有一点新意和创见。

C.春节联欢会上,“小沈阳”那滑稽的表演让广大电视观众忍俊不禁....。

D.重庆解放碑商业中心高楼鳞次栉比....,一派繁华。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4分)①《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经超过七百年以上历史,共一千多字。

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近日,②苏州一所高校的老教授沿用中国经典启蒙教育读物《三字经》的“三字一句”,以“人文”为本,撰写了一部《新编人文三字经》,其内容跨越数千年中外历史,③并对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产生反思。

④这是又一部继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新三字经》后的挑战经典之作,在各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1)第①处句式杂糅,应删去的词语是(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这样调整:5.根据语境,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4分)重庆为了打好旅游牌,目前正积极争取恢复“五一”黄金周。

重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从驰名古今的长江三峡,到闻名天下的丰都鬼城;从鬼斧神工的奉节天坑,到;从绮丽幽美的乌江画廊,到……构成了集壮丽自然景色于一体、熔浓郁巴渝文化于一炉的旅游特色。

6.根据要求填空。

(3分)(1)《论语十则》中“子曰”的“子”指的是学派代表人物(人名)。

(2)“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在(文章名)中的名句。

7.综合探究。

(10分)在长江、嘉陵江的交汇处,浪涛拍岸,江水东流,托起一座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山城——重庆。

如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正以昂扬的步伐迈向新的时代!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重庆日报2011年2月23日消息昨天上午,九龙坡区白市驿巴渝森林公园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来自市级机关和九龙坡区的6000余名干部群众,在1000余亩的园区里,种植桂花、香樟、银杏、天竺桂等树木6万余株,为山城初春的泥土播下了一片新绿。

材料二:重庆市主城区同期环境质量对比2010年1月2011年1月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良好天数比例66.8% 71%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水质优100% 100%良类的比例全市55个饮用水源地水质,满足取98.2% 100%水要求的比例材料三:重庆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推进城乡统筹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从机制、体制、法规、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努力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必要支撑,也为全国统筹城乡工作探索出有益的经验。

(1) 探究以上三则材料,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4分)A.B.(2)电视台准备为打造“宜居城市”向广大市民征集公益广告,请你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语。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2分)(3)为响应重庆市政府“建设森林重庆”的号召,学校将举办一系列活动,请你另定主题设计两种活动方式。

(4分)例:开展以“捕捉绿色瞬间”为主题的摄影比赛。

A.B.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25分)(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

(10分,每空1分)(1),一览众山小。

(《望岳》)(2),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思》)(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作者对仕宦沉浮、世事变迁的豁达,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4),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5)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6)由王维《使至塞上》中同是写边塞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名句是:,。

(7)诗言志,李白在《行路难》中用“,”抒写自己希望为朝廷效力,施展才华的愿望。

(8)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或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

(1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秀丽的特点。

B.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

C.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D.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为了突出了三峡的清幽美。

12.根据文章对三峡美景的描绘,请为三峡景区拟定两个景点名称,并结合文段中的相关语句简述拟定的理由。

(4分)①景点名称:理由:②景点名称:理由:三、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 13 一17 题。

(20分)爱的回音壁毕淑敏(1)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

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

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2)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的幸福?我好奇地问过。

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

(3)我大惊,循循善诱导,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4)孩子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 !谁让他们当了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

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的。

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5)我震住了。

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是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在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6)可是,你怎样让由你一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的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已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早已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

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迅速迟钝麻痹。

(7)如果把爱定位于关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看顾渐次减少,孩子就会抱怨爱的衰减。

“爱就是照料”这个简陋的命题,把许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领入误区。

(8)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

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刻不容缓地倾注了所有爱的储备,劈头盖脸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

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9)我又问一群孩子,那你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呢?(10)没指望得到像样的回答。

一个成人都争执不休的问题,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问一位热恋中女人,何时感受被男友所爱?回答一定是光怪陆离。

(11)没想到孩子的答案晴朗坚定。

(12)我帮妈妈买醋来着。

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儿,我知道她是爱我的。

翘翘辫的女孩说。

(13)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们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

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知道他是爱我的。

光头小男孩说。

(14)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

可我插的,她一直带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最爱我了……另一个女孩说。

(15)我大大地惊异了。

讶然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

更感动他们谈论时的郑重神气和结论的斩钉截铁。

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

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意义。

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

爱是一面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回响着,折射着,变成巨大的轰鸣。

当付出的爱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16)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在爱中领略被爱,会有加倍的丰收。

孩子渐渐长大,一个爱自己爱世界爱人类也爱自然的青年,便喷薄欲出了。

13.“回音壁”是天坛皇穹宇的围墙,它的建造暗合了声学的传音原理,能够造成回音效果。

读完本文,请谈谈你对“爱的回音壁”的理解。

(4分)14.品读相关语段,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5分)(1)第(6)段划线句子“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迅速迟钝麻痹”中“迟钝麻痹”在本文中是什么意思?(2分)(2)请对第(8)段划线句子作简要品析。

(3分)句子:孩子降生人间,原应一手承接爱的乳汁,一手播洒爱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账簿。

品析:15.文章(1)—(4)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16.当“我”问孩子们“什么时候感到别人是爱你的”时,为什么“孩子的答案晴朗坚定”?请用文中句...子.回答。

(4分)17.文章(12)—(14)段描述了小孩子对“爱”的理解。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请把这一经历描述出来并谈谈你当时的感受.............。

(4分)(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 18 — 22 题。

(20分)微波炉①微波炉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灶具。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

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而且还很有“个性”,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

②微波炉由电源,磁控管,控制电路和烹调腔等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