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计算题重点
《管理会计》(计算题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计算题参考答案)2008年秋《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计算题参考答案)1.某公司只产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下⼀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他条件不变。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要求:预测下年度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解:销售收⼊=84000/40%=210000(元)销售量=84000/6=14000(件)单位售价=210000/14000=15(元)单位贡献边际=15—6=9(元)固定成本=210000—84000—18000=108000(元)保本量=108000/9=12000(件)$保本额=108000/1—40%=180000(元)2.已知某公司2000年1-6⽉份维修费(为混合成本)与有关业务量(为直接⼈⼯⼩时)的历史数据如下:内容⽉份直接⼈⼯⼩时(千⼩时)维修费(千元)1 38 402 46 603 24 404 14 285 30 366 44 46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低点法将对维修费进⾏成本性态分析并建⽴成本模型。
(2)预测在直接⼈⼯为40千⼩时,维修费总额是多少?(第⼆章)解:(1)⾼点坐标(46,60)低点坐标(14,28)b=60-28/46-14=1(千元/千⼩时) a=28—1*14=14(千元)成本性态模型为Y=14+x(2)维修费总额=14+40=54(千元)3.某企业最近三年按完全成本法编制的收益表及产销情况如下:摘要 1998年 1999年 2000年销售收⼊(元) 80000 48000 96000销售成本(元) 50000 30000 60000销售⽑利(元) 30000 18000 36000销售及管理费(元) 15000 15000 15000净收益(元) 15000 3000 21000期初存货量(件) 0 0 4000本期⽣产量(件) 10000 10000 10000本期销售量(件) 10000 6000 12000期末存货量(件) 0 4000 2000假定该企业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3元,其固定成本均按每件2元分摊于产品。
管理会计计算题复习题 文档

四、高低点法分析计算(重点)五、回归直线法中r与+1的关系某公司2001年1-6月份各月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等有关资料如下:月份 1 2 3 4 5 6 合计维修工时800、900、600 、1000 、900、950 .5150小时维修费2300 .2400 . 2000.2800.2500 .2600. 14300(元)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假如7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700小时,预计7 月的维修费是多少。
解:(1)单位变动维修费(b)=(2800-2000)÷(1000--600)=2(元/小时)a=y-bx =2800-1000×2=800(元)或:a=2000-600×2=800(元)成本性态模型;y=800+2x•(2)y=800+2x=800+2×700=2200(元)某公司2000年1-6月份各月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等有关资料如下:月份 1 2 3 4 5 6直接人工时38 46 24 14 30 44(千小时)维修费40 60 40 28 36 46(千元)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预测直接人工为50千小时的维修费是多少。
(3)预测直接人工为40千小时的维修费是多少?解:(1)单位变动维修费(b)=(60-28)÷(46—14)=1(千元/千小时)a=y-bx =28-1×14=14(千元)成本性态模型;y=14+x(2)y=14+x=14+50=64(千元)(3)y=14+x=14+40=54(千元)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在完全成本法下的期初存货量为1000件,期初存货成本为12000元,本期销量为4000件,期末存货量为200件,本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为1000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10元/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为21000元. 要求:按完全成本法确定本期的营业利润.•单位期初存货成本=12000/1000=12元•期初存货的单位固定制造费用=12-10=2元期末存货的单位固定制造费用=10000/(4000+200-1000)=3.125元•利润差额=3.125X200-2X1000=-1375元•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21000-1375=19625元已知某企业1999年只生产一种产品,有关的业务量、售价与成本资料如下:•期初存货量(件)0•本期生产量(件)6000•本期销售量(件)4500•期末存货量(件)1500•售价(元/件)20•变动生产成本(元)60 000•固定制造费用(元)15 000•变动销售费用(元)900•固定销售费用(元) 2 100•变动管理费用(元)450•固定管理费用(元)4050要求(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2)对两种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差异进行分析。
管理会计重点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 )。
A.股东股东B.外部集团外部集团C.债权人债权人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2、被称为内部会计的会计学科是又称为(、被称为内部会计的会计学科是又称为( )。
A.财务会计财务会计 B.管理会计管理会计 C.财务管理财务管理 D.成本会计成本会计3、现代会计中与财务会计并列存在而又相对独立的一门会计学科是(、现代会计中与财务会计并列存在而又相对独立的一门会计学科是( )。
A.管理会计管理会计 B.财务管理财务管理 C.成本会计成本会计 D.审计审计 4、管理会计的萌芽于(、管理会计的萌芽于( )。
A.20世纪30年代以前年代以前 B.20世纪3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 C.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D.20世纪70年代年代5、作业成本法出现在管理会计的哪个发展阶段(、作业成本法出现在管理会计的哪个发展阶段( )?)?A 、萌芽期、萌芽期B 、成长期、成长期C 、反思期、反思期D 、以上均不是、以上均不是二、多选题二、多选题1、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包括(、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包括( )。
)。
)。
A.A.相关性相关性相关性B. B. B.及时性及时性及时性C. C. C.准确性准确性准确性D. D. D.简明性简明性简明性E. E. E.成本-效益平衡性成本-效益平衡性成本-效益平衡性2、下列项目中,可以作为管理会计主体的有、下列项目中,可以作为管理会计主体的有( )( )( )。
A.A.企业整体企业整体企业整体B. B. B.分厂分厂分厂C. C. C.车间车间车间D. D. D.班组班组班组E. E. E.个人个人个人3、下列关于管理会计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关于管理会计的说法正确的有( )。
)。
)。
A.A.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为企业内部的经营者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为企业内部的经营者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为企业内部的经营者B.B.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约束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约束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约束C.C.管理会计的信息载体无固定形式管理会计的信息载体无固定形式管理会计的信息载体无固定形式D.D.管理会计的反映的信息可以是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管理会计的反映的信息可以是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管理会计的反映的信息可以是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E.E.管理会计的报表可以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编制管理会计的报表可以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编制管理会计的报表可以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编制三、判断题三、判断题1、对于决策者而言,管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要越高越好。
管理会计计算题总结

计算题复习策略:(1)每次考试,计算题占50分,达到全卷分数的一半,一定要重视;(2)由于考试时间有限,计算量不会很大,但是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3)重点是第二、三章(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是计算题的高频考点,占了计算题总分的一半以上,应足够重视;(4)计算题应抓住平时上课的习题做好复习,一定要理解,因为每次考试都会把数字改变一些。
(5)历次考试的计算题,总结如下,请好好对比学习。
一、高低点法(极为重要,平均每两次考试就出现)总结:(1)先找出高点和低点,高低点以业务量为标准,并不是以成本费用为标准;(2)代入公式,求b,再求a;(3)写出性态模型,代入预测的业务量x,求出预测的成本y。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对维修费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并建立成本模型。
(2)假如7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2300小时,预计7月份的维修费是多少。
(2011年7月考题)(15分)解:(1)高点(2000,,3000);低点(1200,2200)b=(3000-2200)/(2000-1200)=1元/小时将b=1代入高点或低点:a=3000-2000*1=1000元或a=2200-1200*1=1000元成本模型为y=1000+x从案例解析可得,维修费用中固定部分为1000元,变动部分为x(2)7月份的维修费用y=1000+x=1000+2300=3300元(保留整数)。
(15分)(2012年1月考题)(15分)解:高点(360,148 000);低点(200,,100 000)b=(148 000-100 000)/(360-200)=48 000 / 160=300元/台将b=300元/台代入高点或低点:a=148 000-360*300=40 000元或a=100 000-200*300=40 000元成本模型为y=40 000+300x从案例解析可得,制造费用中固定部分为40 000元,变动部分为300x。
7月份的总成本=40 000+300*350=145 000元单位成本=145 000 / 350=414元/台3、已知某灯饰制造公司2011年1-6月份修理费(为混合成本)与有关业务量(为直接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用高低点法对维修费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并建立成本模型。
管理会计期末复习指导计算题

四 计算分析题1. 某企业2008年上半年各月的甲产品制造费用与相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项 目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销售量(件)4200 5500 5000 6000 6600 5300制造费用(元) 100000 130000 1250000 150000 148000 128000 要求:用高低点法对制造进行分析,以便与公司对各类成本进行控制。
解:高点(6600,148000); 低点(4200,1000000) b=(148000 - 100000) / (6600 - 4200)=48000 / 2400=20元/件 将 b=20元 / 件代入高点或低点, a=148000-6600×20=16000元 或a=100000 - 4200×20=16000元(换行)成本模型为y=16000+20x 从案例解析所得,制造费用中固定部分为16000元,变动部分为20X. 2. 某公司2009年2 、3季度各月的维修费等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对维修进行成本性态并建立成本模型。
(2)假如10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1100小时,预计10月的维修费是多少。
解:(1)高点(1000,2800);低点(600,2000) b=(2800 - 2000) / (1000 - 600)=800 / 400=2元/小时将b=20元/件代入高点或低点,a=2800-1000x2=800元或a=1000 - 600x2=800元 成本模型为y=800+2x从案例解析所得,维修费用中固定部分为800元,变动部分为2x (2)y=800+2x=800+1100=3000元3. 某家电公司是一家生产小型冰箱的企业,该公司近5个月的产量及成本水平如下: 要求:如果8月份预计产销量为220件,采用高低点法预测8月份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保留整数)。
解:高点(180,175000);低点(100,120000)b=(175000 - 120000) / (180 - 100)=55000 / 80=687.5元/台 将b=687.5元/台代入高点或低点。
管理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第一份第二章计算分析题1.要求:用高低点法对产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依题意,选择的高低点坐标分别为(31,84560)和(25, 71000)b= (84560-71000 )-( 31-25 ) =2260 元/ 件a= 84560-31 X 2260=14500所以,A产品的成本性态模型为y=14500+2260x2.表解:依题意,选择的高低点坐标分别为(350, 28000)和(150, 16000)b=(28000-16000) - (350-150)=60( 元/ 件)a=28000-350 X 60=7000(元)所以该企业制造费用的成本性态模型为y=7000+60x3.1. 用一元直线回归法对该企业的设备维修费进行分解。
n =12 , 刀x=118, 刀y=357000, 刀xy=3661000, 刀x2=1226 刀y2=109810000002 2r=(12 X 3661000-118 X 357000)十 (12X 1226-118 )x( 12X 10981000000-357000 )〜0.9785 T + 1 (x 与y 基本正相关)b=(12 X 3661000-118 X 357000) - (12 X 1226-118 2)=2292 元/ 小时a=(357000-2292 X 118) - 12=7212 元因此,该企业的成本性态模型为: y=7212+2292x第三章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题(注:计算变动非生产成本的业务量用销售量)1.已知:某公司从事单一产品生产, 连续三年销售量均为 1000件,而三年的产量分别为 1000件、1200件和800件。
单位产品售价为 200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 费用各年总额均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9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 20000元,第一年的期初存货量为零。
(1) 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第一年的营业利润。
管理会计期末计算题练习及答案总结全要点

计算题总结1.企业1999年生产乙产品10000件,销售9000件。
该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为4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24元,单位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
该企业全年固定制造费用为60000元。
全年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为25000元,假定该企业乙产品无期初存货。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
2.企业每年生产1000件甲产品,其单位完全成本为18元,(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元。
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5元变动性加工成本。
乙产品的单位售价为30元。
假定乙产品的废品率为1%。
要求:(1)如果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2)深加工能力可用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000元,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3.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已知本企业销售量为20000件,固定成本为25000元,利润为10000元,预计下一年销售量为25000件。
要求:预计下期利润额。
4 已知: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
采购量在5000件以下时,单价为8元;达到或超过5000件时,单价为7元。
如果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
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为企业做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3年、2004年的生产量分别为34000件和28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8000件和32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2.5元。
生产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为0.6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0.26元,直接人工0.3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0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30000元。
销售与行政管理费:变动性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性费用的发生额为13000元。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2003年和2004年的营业利润。
《管理会计》(计算题部分)

1、华强公司今年生产甲产品1000件,每件售价80元,其安全边际率为25%,要求:计算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经营杠杆率。
解:安全边际率=(实际销售量-保本销售量)÷实际销售量=(1000-保本销售量)÷1000=25%保本销售量=750(件)保本销售额=750*80=60000(元)经营杠杆率=1/安全边际率=42、长城工厂生产电视机,每年需要甲零件2000个,如果向市场购买,每个零件的买价是30元,假设工厂的一车间目前有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制造这种零件,估计自己制造零件时单位变动成本为24元,分摊的单位固定制造成本为8元,要求作出零件外购还是自制的决策。
如果车间的剩余生产能力能够出租,每月可获得租金1200元,这时该零件应该外购还是自制?解:(1)外购成本=30*2000=60000(元)自制成本=24*2000=48000(元)故,零件自制有利。
(2)自制成本=48000+1200*12=62400(元)故,零件外购有利。
3、友利公司对下年度的经营进行预测,假定确定的目标税后利润为20万元,所得税率为30%,单位产品的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分别为100元、80元、10万元,要求:计算保利销售量。
解: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20÷(1-30%)=(100-80)*保利销售量-10保利销售量=1.93(万件)4、前进工厂5月份产品成本资料如下:(1)单位标准成本资料:直接材料50公斤*9元/公斤450元直接人工45小时*4元/小时180元变动制造费用45小时*3元/小时135元合计765元(2)本月实际产量20件,实际人工小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直接材料900公斤*10元/公斤9000元直接人工3325元变动制造费用2375元合计14700元要求:计算分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
解: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材料消耗量=50*20=1000公斤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20*45=900小时材料价格差异=(10-9)*900=900(不利)材料用量差异=(900-1000)*9=-900(有利)实际工资率=3325÷950=3.5工资率差异=(3.5-4)*950=-475(有利)人工效率差异=(950-900)*4=200(不利)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2375÷950=2.5变动费用开支差异=(2.5-3)*950=-475(有利)上述费用分配率是按50000件标准产量计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动成本法:
贡献式表(标准式)营业收入
减: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销售费用
变动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合计
贡献边际
减:固定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固定财务费用
固定成本合计
营业利润
贡献式表(变通式)营业收入
减: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阶段贡献边际减:变动非生产成本销售阶段贡献边际减:固定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
固定财务费用
固定成本合计
营业利润
贡献式表(简捷式)营业收入
减: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阶段贡献边际减:期间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期间成本合计
营业利润
传统式利润表
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的商品生产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
营业成本合计
营业毛利
减:营业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费用合计
营业利润
本量利分析
营业利润(P)=销售收入-总成本=px-(a+bx)=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px-bx-a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p-b)x-a
贡献边际(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px-bx =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cm*x =销售收入×贡献边际
率=px*cmR =固定成本+营业利润=a+P
单位贡献边际(cm)=单价-单位变动成本=p-b =贡献边际总额/销售量=Tcm/x =销售单价×贡献边际
率=p*cmR
贡献边际率(cmR)=贡献边际总额/销售收入×100%=Tcm/px =单位贡献边际/单价×100%=cm/p =1-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率(bR)=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bx/px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b/p =1-贡献边际率
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方法:图解法(画销售收入线;画总成本线;交叉点为保本点);基本等式法(保本量=固定成本a/(单价p-单位变动成本b);保本额=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保本量x*单价p);贡献边际法(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保本额=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保利点计算公式:保利量x’=(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a+TP)/(p-b)=(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贡献边际=(a+TP)/cm;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贡献边际率=(a+TP)/cmR=保利量*单价=p*x’
保净利点计算公式:保净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率))/单位贡献边际;保净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1-所得税率))/贡献边际率=保净利量*单价
生产决策,差别损益表:
差别损益分析法:差别损益=差别收入-差别成本。
其中:差别收入等于两方案相关收入之差,即ΔR = RA –RB;差别成本等于两方案相关成本之差,即ΔC = CA - CB
决策标准:若差别损益ΔP大于零,则A方案优于B方案;若差别损益ΔP等于零,则A方案与B方案的效益相同;若差别损益ΔP小于零,则B方案优于A方案。
方案:A方案;B方案;差异额
相关收入:Ra ;Rb ;ΔR
相关成本:Ca ;Cb ;ΔC
差别损益;ΔP
现金流量
某工业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2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开办费投资5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00万元。
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发生的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资本化利息10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办费投资于建设起点投入,流动资金于完工时即第1年末投入。
该项目寿命期为10年,固定资产按直线法折旧,期满有100万元的净残值;开办费自投产年份起分5年摊销完毕。
预计投产后第1年获50万元利润,
以后每年递增50万元;从经营期第1年起连续4年每年归还借款利息110万元;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回收。
分析与解答:项目计算期n = 1 + 10 =11年
固定资产原值=投资额+资本化利息= 1000 + 100 = 1100万元
每年提折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限= 100万元/年
开办费每年摊销额=投资额/摊销期= 50 / 5 = 10万元/年
投产后每年利润分别为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
则:建设期的NCF0 = —(1000 + 50)= —1050万元
NCF1=—200万元
经营期的各年净现金流量分别计算如下:(利润+折旧+摊销+利息+回收额)
NCF2 = 50 + 100 +10 +110 = 270
NCF3 = 100 + 100 + 10 + 110 = 320
NCF4 = 150 + 100 + 10 +110 = 370
NCF5 = 200 + 100 +10 + 110 = 420
NCF6 = 250 + 100 +10 = 360
NCF7 = 300 +100 = 400
NCF8 = 350 + 100 = 450
NCF9 = 400 + 100 = 500
NCF10 = 450 + 100 = 550
NCF11 = 500 + 100 + 100 + 200 =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