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嘌呤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高尿酸血症6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药学效果研究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药学效果研究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药学效果研究【摘要】目的:评价非布他司对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医治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90例患者,以信封法分组,45例归入研究组,45例归入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别嘌醇,研究组使用非布司他。

组间对比不良反应率及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肾小球滤过率。

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6.66%)与对照组(13.33%)相近,P>0.05。

治疗前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肾小球滤过率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非布他司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肾功能并降低其尿酸水平,同时安全性也比较高。

【关键词】非布司他;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治疗效果;药学研究作为慢性代谢性疾病,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功能会呈现进行性减退,同时尿蛋白排泄也会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酸排泄将会异常,进而引发高尿酸血症,而高尿酸血症又会加重患者的肾脏疾病,使其病情发展至终末期[1]。

别嘌醇作为可以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能够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但其代谢物具有肾毒性,因此应用受限[2]。

对此,本文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医治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90例患者,试观察非布他司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方法及资料1.1 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医治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90例患者,以信封法分组,45例归入研究组,45例归入对照组。

研究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47岁~77岁,平均(62.75±11.23)岁;病程4个月~12个月,平均(8.18±1.24)个月。

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5岁~78岁,平均(62.71±11.27)岁;病程5个月~11个月,平均(8.14±1.22)个月。

别嘌呤醇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别嘌呤醇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山东 医药 2 1 0 2年第 5 2卷第 1 8期
别 嘌 呤醇 辅 助 治疗 慢 性 心力 衰 竭 合 并 高尿 酸 血 症 的有 效性 及 安 全 性 观察
周 立宇 。 宏 宇 , 朱 段本 泳 , 司福 中 , 士英 连
( 州 市 中医 医院 , 东滕 州 2 7 0 ) 滕 山 7 5 0
摘要 : 目的
方法
观察别 嘌呤醇 辅助治疗慢性 心力衰 竭 ( H )合 并高 尿酸血 症 ( U 患者 的有效 性及 安全性 。 CF H A) 与治疗 前 比较 , 治疗后
将7 O例 C F合并 HU H 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 5例 , 给予抗心力衰 竭及基础病 的常规药 物治 均
均 有 HU 男 >4 0  ̄ o L 女 > 5  ̄ o L , A( 2 ml 、 / 3 7 m l ) 均 /
研究结束时 , 两组共 3 例退 出。其 中治疗组对 别嘌呤醇过敏( 皮疹 ) 例、 1 严重 胃肠反应 1 , 例 对照
组 失访 1例 。
2 1 治疗 前后 两组 心 脏 功 能 指标 比较 两 组 治 疗 . 前N H Y A均 为 Ⅳ级 , 疗 后 治 疗 组 降 低 至 I , 治 级 对 照组 降 至 Ⅱ级 。见 表 1 。
关键 词 : 别嘌呤醇 ; 心力 衰竭 ; 尿酸 ; 高尿酸血症
中 图 分 类 号 : 5 16 R 4 .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 6 2 1 ) 805 -2 10  ̄6X( 02 1-0 20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 H 患者 常合 并 高尿 酸 血 症 C F) ( U , 常并 发肝 、 H A)且 肾功 能损 害 。有 研 究表 明 , 采 用 别 嘌呤醇 降低 尿酸 ( A) 以改 善 C F患 者 的心 U 可 H

降尿酸药物研究进展

降尿酸药物研究进展

降尿酸药物研究进展摘要作为常见炎症性关节炎类型之一,痛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造成的后果之一。

所以,痛风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并长期维持血清尿酸浓度在其饱和度以下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管理长期来几乎完全依赖别嘌呤醇。

随着非布司他和培格洛替酶相继获准上市,不能耐受或不适别嘌呤醇治疗以及别嘌呤醇治疗无效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有了替代和后续治疗选择,标志着降尿酸药物研究与开发已获得一次重大进步。

本文概要介绍非布司他和培格洛替酶的临床研究数据,并就这两降尿酸新药在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管理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作一分析。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降尿酸药物非布司他培格洛替酶痛风是成人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类型之一,由血清尿酸浓度超过溶解度、致使尿酸以尿酸单钠结晶形态沉积在关节和其它组织中所引起,通常分为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性(intercritical)痛风和慢性进行性痛风4 个发展阶段。

换言之,痛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造成的后果之一。

所以,痛风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并长期维持血清尿酸浓度在其饱和度(约6.8 mg/dl)以下,从而诱导尿酸盐结晶溶解甚至最终消退,由此控制疾病的发作及进展。

欧美循证医学指南[1] 均推荐,慢性痛风治疗应将血清尿酸浓度减少且维持在6 mg/dl 以下。

40 多年来,慢性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几乎完全依赖别嘌(allopurinol)这一个药物。

别嘌呤醇为竞争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合成产生降尿酸作用。

不过,有相当比例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接受别嘌呤醇治疗不能达到血清尿酸浓度推荐控制目标。

此外,尽管别嘌呤醇的安全性较好,但其在肾功能受损患者中的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有提高,故须依肌酐廓清率下调用药剂量(当然,降尿酸作用也下降)。

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有新的更有效、更安全且适用性更广的降尿酸药物。

非布司他(febuxostat/Adenuric,Uloric)和培格洛替酶(pegloticase/Krystexxa)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发上市的两个降尿酸新药,它们可为虽经别嘌呤醇治疗、但未达到血清尿酸浓度推荐控制目标或不能耐受别嘌呤醇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提供进一步的有效的后续治疗选择。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4例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血尿氮素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78%低于观察组9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使用非布司他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血肌酐、血尿氮素,提升治疗有效率,临床价值显著,可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布司他;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临床效果慢性肾脏病不仅是肾内科常见的病症之一,也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必须展开积极的治疗来稳定患者的病情发展[1]。

为了分析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我院就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4例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随机的对比研究并且全面分析了对比结果,旨在控制患者的生化指标,提升治疗有效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4例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37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67±5.49)岁。

观察组37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49.84±5.53)岁。

别嘌醇降尿酸治疗效益及药物经济学评价共3篇

别嘌醇降尿酸治疗效益及药物经济学评价共3篇

别嘌醇降尿酸治疗效益及药物经济学评价共3篇别嘌醇降尿酸治疗效益及药物经济学评价1别嘌醇降尿酸治疗效益及药物经济学评价自20世纪70年代初,别嘌醇(allopurinol)便被应用于降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人的尿酸水平,此药物已成为治疗尿酸性疾病的“金标准”。

然而,别嘌醇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性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许多争论。

别嘌醇是一种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能够减少体内尿酸负荷,降低尿酸水平,从而减轻痛风症状和预防尿酸结晶沉积导致的痛风复发。

一些研究证实,别嘌醇能够有效地降低尿酸水平,并显著减少痛风患者复发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此外,别嘌醇还被证明可以降低糖尿病和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虽然别嘌醇治疗的效果显著,但仍然有许多争议。

首先,别嘌醇的不良反应较多,如皮肤过敏、肝损伤、血液系统异常等。

二是长期应用别嘌醇容易导致妊娠期女性胚胎畸形和出生缺陷等风险,且对儿童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最后,别嘌醇的治疗费用较高,对于那些无法承受高药费的病人来说,这将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

药物经济学评价也成为了别嘌醇应用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尽管别嘌醇具有降低尿酸水平和预防痛风复发的优良效果,但是其价格相对较高,导致许多人难以负担。

在药物经济学评价方面,医疗保险、药品管理部门有重要的职责,应当根据药物的确切效果和费用水平等数据因素,对其进行评估和评估。

作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物,别嘌醇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但依然存在许多争议和问题。

因此,在别嘌醇的使用过程中,需了解其应用范围、疗效、不良反应和费用等方面的信息,确保合理的药物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其实际治疗效果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治疗中,别嘌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同时也存在不良反应和高费用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别嘌醇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经济承受能力,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个性化的综合治疗。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出现,使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能够更加全面和科学别嘌醇降尿酸治疗效益及药物经济学评价2别嘌醇降尿酸治疗效益及药物经济学评价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但当其在血液中浓度过高时,就容易引起痛风、石蜡、肾结石等疾病。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口服别嘌醇诱发DRESS综合征1例报告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口服别嘌醇诱发DRESS综合征1例报告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口服别嘌醇诱发DRESS综合征1例报告摘要】目的:提高基层医院DRESS综合征的诊疗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例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别嘌醇诱发DRESS综合征的诊疗过程。

结果:患者口服别嘌醇第3周出现全身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发热、肝损害以及肾损害,诊断DRESS综合征。

停用该药,予足量糖皮质激素及抗过敏治疗。

激素减量后病情复发,长期维持并缓慢减量,皮疹消退,肾脏进入替代治疗。

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别嘌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发生DRESS后,需提高早期诊断率。

使用皮质类固醇应遵循早期、足量、慢减原则。

【关键词】肾脏病;别嘌醇;DRESS综合征;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0-0048-02别嘌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尿酸产生减少,不加重肾脏负担,是慢性肾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时的首选药物。

尤其在基层医院肾脏科,因其价格低廉,临床使用更广泛。

但3%~10%的患者在治疗(1~5周)中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嗜酸粒细胞、发热、肝损害以及进行性肾衰竭等全身过敏反应[1]。

笔者近期收治1例CKD患者口服别嘌醇诱发DRESS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

因间断性双侧趾指疼痛18年,周身皮疹1周入院。

2000年诊断痛风。

2009年至2015年间断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物。

2016年发现夜尿增多,查血肌酐147umol/L,测血压180/120mmHg,口服CCB类降压治疗。

2017年底查血肌酐666.90ummol/l↑,尿素24.01mmol/L↑、尿酸549.9umol/L↑;24小时尿蛋白定量3923.1mg/24h↑;血常规:血红蛋白86g/L↓;尿常规:蛋白质3+,双肾彩超提示双肾慢性损害,诊断慢性肾衰竭;高尿酸血症。

予金水宝(1.6gpo tid)、尿毒清颗粒(5g po tid)及别嘌醇(0.1g po bid)治疗。

别嘌呤醇与非布司他对高尿酸血症痛风的疗效对比

别嘌呤醇与非布司他对高尿酸血症痛风的疗效对比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Dec 31(23)[5]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0):751 ̄762.[6]雒志明,高赏,任魁,等.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呼出气一氧化氮的相关性[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48(10):1039 ̄1043.[7]刘鹏珍,杨敬平,史俊平.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gE 呼出气一氧化氮及肺功能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8):2231 ̄2233.[8]李凌,张志红,张惠琴,等.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0):1899 ̄1903.[9]王新梅,栾念旭,靳岱红.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稳定期COPD 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师杂志,2019,21(8):1254 ̄1256.[10]李薇.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 ].现代医学,2017,45(3):354 ̄357.收稿日期:2020 ̄06 ̄01高尿酸血症痛风是一类代谢性疾病,患者尿酸生成增多、排泄减少、嘌呤代谢紊乱,患者常于夜间突然发病,出现关节水肿、疼痛等症状,可造成患者关节组织变软,导致患者活动受限,严重者可损害关节及肾脏功能,威胁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健康[1]。

别嘌呤醇是临床常用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药物,虽可有效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但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中心可自发性氧化,导致别嘌呤醇作用失效,因此临床上常增大别嘌呤醇剂量来防止药物作用减弱,但别嘌呤醇具有一定骨髓抑制作用,大剂量使用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2]。

非布司他是一类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氧化剂还原形式,从而抑制尿酸的生存,且不受活性中心自发性氧化的影响[3]。

非布司他治疗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分析

非布司他治疗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分析

非布司他治疗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非布司他治疗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为本次研究样本,采样时间2019年04月~2021年03月,治疗方法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疗效,随机电脑抽签分组,对照组/30(别嘌呤醇治疗),实验组/30(非布司他治疗),对比患者(1)尿酸、肾功能指标;(2)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结果: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尿酸及肾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有显著改善意义,(P<0.05)。

结论: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疾病患者实施非布司他治疗干预,有较好临床疗效,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非布司他;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临床疗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有所改变,使得痛风发病率有所增高。

引发患者出现痛风原因,与患者自身嘌呤生成物代谢升高,导致尿酸产生过量有密切关系。

当患者出现痛风而没有得到有效治疗,易引发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严重并发症。

而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并发症后,会加重患者病情,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应当积极实施相应治疗。

本研究在2019年04月~2021年03月期间,60例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为样本,分析非布司他治疗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治疗方法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疗效,本次研究样本为原发性痛风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60例,采样时间2019.04~2021.03,纳入标准:(1)研究已获得患者支持及同意。

(2)临床资料无缺损。

排除标准:(1)研究药物使用禁忌患者。

(2)精神异常、认知障碍患者。

(3)治疗配合度不佳患者。

随机电脑抽签分组,对照组/30(别嘌呤醇治疗),实验组/30(非布司他治疗)。

对照组,男患者(15/30)50.00%,女患者(15/30)50.00%,年龄35~75岁,平均(55.00±0.17)岁;实验组,男患者(17/30)56.67%,女患者(13/30)43.33%,年龄36~75岁,平均(55.50±0.14)岁,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作用, 心力 衰 竭 、 血压病 、 高 瓣膜 病 引起 心 房 内压 力 持续 增 高 的状 态 , 可 使 心房 肌 局 部 转换 酶 表 达水 平 增 高 , 伴 有 均 并
心 律 的 疗 效 观 察们 . 龙 江 医药 科 学 , 0 ,83 :6 4 . 黑 2 52 ()4 — 7 0
律到 1 2个 月 时 胺 碘 酮 加 坎 地 沙 坦 组 优 于 单 用 胺 碘 酮 组 f< P
A、 B两组 患 者f 除退 出者 后1 剔 分别 于 治疗 后 6 1 、 8个 、2 1 月统 计 窦性 心律 维 持率 , 果 详见 表 1 结 。两 组 比较 , 窦 性 B组 心律 维 持率 始 终 显著 高 于 A组 , 在治 疗 后 6个 月 时 比较 , 但
国 医刊 ,043 ()3 - 2 20 ,91: 13 .
[] 陈 新 军 , , 若 龙 , . 发 性 心 房 颤 动 对 左 心 房 大 小 及 功 能 的 影 响 3 张华 郑 等 阵
田 . 学 临床 研 究 ,0 82 ()9 6 9 8 医 2 0 ,56 :6 — 6 .
与 A组 比较 . < . P 00 5
房 颤 的持 续和 永久 性化 。
血 管 紧 张 素 1( n Ⅱ) 心 房 心 电 重 构 和 结 构 重 构 起 重 IA g 对
的 应 用 [. 年 医学 与 保 健 ,0 81 ( :4 5 . J老 J 20 , 1 5 — 6 4)
【] 李 奕 红 , 波 , 淑 华 . 贝沙 坦 和 胺 碘 酮 联 用 在 房 颤 复律 后 维 持 窦 性 8 张 刘 厄
20 6 第1 第6 0年 月 7 1 1 卷 期
沙坦 10m , 日 1 口服。 5 g每 次 下述情况时患者退出研究 : 出 ①
药物 与 临床
A 受体 mR A上 调 , 而大 大增 强 了 An I T1 N 从 gI在心 房 水平 的 作 用 。An gⅡ可增 加心 肌 细胞 内钙 超 负荷 , 正是 房 颤对 心 这 房 肌 电重构 的重要 机制 。 同时 A gI n I导致 结构 重 构 。 n I刺 A gI 激 成纤 维 细胞 的胶 元合 成 及降 低胶 原 酶活 性 . 而 导致 心房 从
坎 地 沙 坦作 为 A gⅡ受 体 拮 抗 剂 .可 在 受体 部 位 阻断 n A gI 作用 ,从 而 达到 对 肾 素一 n I的 血管 紧张 素 系统 的 完全 阻 断 作用 , 阻滞 了 A gI在 人体 的几 乎 所 有 生 物效 应 , 善 心 n I 改 房 电重 构 和 结 构重 塑 , 有效 地 抑制 心 房 纤 维 化 。 而减 少 能 从
表 1 治疗后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的比较伍 , %)
【 考文 献】 参
… 吴 江 . 经 病 学[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 0 :5 . 1 神 M] 北 人 2 5 11 0 【] 李 奎 宝 , 大 一 . 防 心 房 颤 动 的新 思 路 一 E/ B的 可 能 作 用 田. 2 胡 预 AC I AR 中
( 8  ̄ 02 岁 ; 4 . 1 .) 病程 最长 2 6 5年 , 短 3年 。对照 组 3 最 0例 , 男 1 9例 , 1 女 1例 ; 均 年龄 (95 98 岁 ; 程 最 长 2 平 4 . ̄ .) 病 7年 , 最
效: 血尿 酸 下 降 明 显 , 仍 > 2 m ] , 肌 酐 下 降 1%~ 但 40 ̄ o L 血 J 0 2 %: 0 无效 : 尿 酸 、 肌 酐无 明显变 化或反 而升 高 。 血 血
肾功 能衰竭 继发 高尿 酸血症 的有 效方 剂 。 【 键词】 性 肾功能 衰竭 ; 关 慢 药物疗 法 ; 别嘌呤 醇 ; 高尿 酸 血症
【 中图分 类号】 6 25 R 9 .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 号】1 7 — 7 1 2 1 0 a)0 6 0 6 4 4 2 ( 0 0)6( 一 6 — 2
差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 而在 1 P O0 , 5 2个 月 和 1 8个 月 时 ,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00 )提示 坎地 沙坦 对 房颤 电复 律后 窦性 心 律 维持 的 远期 效 .5 ; 果 有 协 同胺碘 酮 的作 用 , 预 防非瓣 膜病 心 房 颤动 的 复发 有 对 较 好 的疗 效 。
慢性 肾功能 衰 竭是 指 所有 原 发 病 或继 发性 慢 性 肾 脏疾 患 所致 进行 性 肾功 能损 害所 出现 的 一 系列 临床 症 状 或 代谢
12 治 疗 方 法 .
1 . 照组 给予 常规 慢 性 肾功 能衰 竭治 疗 ,即 低盐 、低 蛋 . 1对 2
白、 低嘌 呤饮食 和常 规 的慢性 肾功能 不全 的治疗 。 1. . 2治疗 组 在 对 照 组 治 疗 方 案 基 础 上 给 予 别 嘌 呤 醇 每 日 2
显 效 : 尿 酸< 2 mo L 同 时血 肌 酐 下 降 ≥2 %; 血 40 l , / 0 有
点: ①符合慢性 肾功能衰竭的诊断【②处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3 】 ; I、 Ⅲ 4 0 ̄ oL /
治疗组 与对 照组 。 治疗 组 3 0例 , 2 男 0例 , 1 女 0例 ; 均年 龄 平
记 录 ,行 分 组 t 验 , <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检 P 00
AF复发 。国外有 报 道 , 坎地 沙坦 的同类 药 物伊 贝 沙J i e _(b — fr l sr n合 用胺 碘 酮 优 于单 用 胺 碘 酮治 疗 房 颤 . 其 在 复律 后 at ) a 尤
维持 窦律 方 面更 明显阎 本 研究 显 示 , 房颤 电复 律后 维持 窦 。 在
如下: 1资 料 与 方 法
治疗前 后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 . 采用本院生化 室全 自动生 化 仪检测两组患者 的血尿 酸 、 血肌酐 (e)尿素氮 ( U 水平。 S r、 B N)
1 疗效 标 准 . 4
11一般 资料 . 20 0 8年 1 ~ 0 9年 1 月 20 2月来 本 院诊治 的慢 性 肾功 能衰 竭继 发高 尿酸血 症患 者 6 0例 ,诊 断依 据应 同 时具备 以下几
素 氮水 平 、 血压 较对 照组 低 , 肾功 能恶 化者 较对 照 组 明显减 少 (< . ) 结论 : 嘌呤醇 具 有改 善 肾功 能 , 低血 肌 P 00 。 5 别 降 酐 、 尿素氮 、 尿 酸 , 正脂 质代 谢紊 乱 , 血 血 纠 提高 血清 清蛋 白及血 红蛋 白含 量 , 减轻 肾性 贫血 等作 用 , 临床 治疗慢 性 是
『] 罗 云 霞 , 桂 玲. 沙 坦 联 合 胺 碘 酮 治 疗 阵 发性 房颤 3 4 杨 缬 9例 疗 效 观 察 『. J ] 山东 医药 , 0 , (5: 1. 2 9 93 )18 0 4 [] 戚 文 航 . 5 血管 学素 受 体拮 抗 剂 与心 房 颤 动 啪. 中华 心 血 管 杂 志 ,043 2 0 ,2
15统 计 学 处 理 .
采 用 S S 30统 计 学 软 件 , P S1. 有效 率 采 用 x 检 验 , 据 数
用均 数± 准差 ( ) 标 牙 表示 , t 验 。 用 检
2结 果
21两 组 各 项 指 标 比较 .
短 5年 。 两组患 者在性 别 、 龄 、 年 病程 、 病类 型等方 面 , 患 差异
紊乱 组成 的临床 综合 征 。 因慢 性 肾功能 衰竭患 者 的肾小 球滤 过功 能 下降 , 常伴 有 高尿 酸血 症 , 随着 慢 性 肾衰 竭病 程 的 且 进展 , 高尿 酸水 平也不 断变 化I 别 嘌呤 醇在临 床上 的应用 可 ” 。
以有 效地 防 治高 尿酸 引起 的 肾脏功 能 及 肾脏 结 构 的损 伤圜 。 笔者在 本次研 究 中 , 对别 嘌呤 醇治 疗慢 性 肾功 能衰 竭继 发 针
10 2 0mg 治疗 过程 根据 血尿 酸水 平适 当调 整别 嘌 呤醇用 0 ~0 , 量, 维持 尿 酸于 正常 范 围水 平 , 治疗 期 间 均不 使用 影 响尿 酸
代谢 的药 物 , 观察 1 2个 月。
13 检 验 方 法 .
高尿 酸血症 的临床疗 效 , 6 对 0例患 者进 行 临床 分析 , 报道 现
结 果 见 表 2 。
3 讨 论
本次 研究 表 明 . 照组在 整个 研究 期 间血清 尿 酸一 直保 对
持 高水平 , 而治 疗组 血清 尿 酸水平 明显减低 (< .5; 照组 P o0 )对
与 对 照组 比较 , < .5 ’ O0 P
( 转第 6 下 9页)
6 中 国 当代 医 药 CHlA MOD RN ME I NE 6 N E DCI
现严重的肾功能不全 ; 心电图 Q ② T间期 ≥O ; 心率 、 . s③ 5 血 压过 低( 心率< 0 i, / < 55m H )④ 肝脏 转氨 酶升 5/ n 血  ̄ 8/ m g; m , 5 高> 正常值 3 ; 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 ; 出现尖端 倍 ⑤ ⑥
扭 转 型室 性 心动 过 速 :但服 药 1 5d内有 房颤 发 作 的 患者 不
药物 与临床
2 年 月 1 第6 0 6第7 1 1 0 卷 期
别嘌 呤醇治疗慢性 肾功 能衰竭继发高尿酸血症 6 例 的临床疗效分析 0
刘 鸿 军
( 广东 省东莞 市石 排人 民医院 , 广东 东莞
53 3 ) 2 3 0
【 摘要】目的 : 探讨 用别 嘌呤醇 降低 血清 尿酸水 平 以延缓 慢性 肾功能衰 竭病 程 的疗 效 。方法 : 2 0 将 0 8年 1月一 0 9年 20 1 2月来本 院诊 治的慢性 肾功 能 衰竭继 发高 尿酸 血症患 者 6 0例 随机分 为治 疗组 与对 照组 , 照组 给予常 规慢性 肾功 对 能 衰竭治 疗 , 治疗 组在与 对照 组相 同处 置基础 上加 以别 嘌 呤醇 10 2 0mgd 结 果 : 0 ~ 0 /。 治疗组 血清 尿酸水 平 、 肌酐 及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