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模板拉杆计算(100713)

合集下载

承台计算公式范文

承台计算公式范文

承台计算公式范文承台的计算公式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荷载、土壤条件、结构形式等。

下面将介绍一般情况下的承台计算公式,供参考。

1.承台的尺寸计算公式:-承台的面积计算公式:A=P/σ其中,A为承台的面积,P为柱子或墙体的集中荷载,σ为土壤的承载力。

-承台的长度计算公式:L=SQRT(A/b)其中,L为承台的长度,A为承台的面积,b为承台的宽度。

-承台的宽度计算公式:b=A/L其中,b为承台的宽度,A为承台的面积,L为承台的长度。

2.承台的强度计算公式:-承台的弯矩计算公式:M=W*l/8其中,M为承台的弯矩,W为承台的荷载,l为承台的长度。

-承台的抗弯截面积计算公式:A=M/σ其中,A为承台的抗弯截面积,M为承台的弯矩,σ为混凝土的抗弯强度。

- 承台的最小厚度计算公式:h >= MAX(1/8 * L, L / 16, 300mm)其中,h为承台的最小厚度,L为承台的长度,MAX为取最大值函数。

3.承台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承台的侧向稳定计算公式:Nd * Ef * bf + Nc * Ec * bc >= W其中,Nd为柱子的竖向荷载,Nc为柱子的侧向荷载,Ef为钢筋的弹性模量,Ec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bf为承台钢筋的宽度,bc为承台混凝土的宽度,W为承台的荷载。

- 承台的基础稳定计算公式:Nd * Ef * bf >= Q其中,Q为基底土的反力,Ef为钢筋的弹性模量,bf为承台钢筋的宽度。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适应,确保承台的安全和稳定。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土壤的非均匀性、水平荷载、温度变化等。

因此,对于复杂的工程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计算。

承台模板计算书模板

承台模板计算书模板

承台模型计算书目录1、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0 1.1、编制依据01.2、规范标准 12、工程概况 13、方案综述 14、结构计算 14.1、荷载计算 14.2、面板计算 24.3、竖肋计算 24.4、横肋计算 34.5、拉杆计算 4承台模板计算书1、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1.1、编制依据(1)、现行施工设计标准(2)、铁三院土工试验报告(3)、现行施工安全技术标准(5)、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0)(6)、永宁黄河特大桥施工图1.2、规范标准(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2)、铁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3)、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4)、铁路桥涵施工术规范(TB10203-2002)2、工程概况本区为银川平原中部,地层多为巨厚的粉、细砂层。

勘探深度内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赋存在巨厚的粉细砂层中,由于地表灌溉渠十分发达且地层较为均一,使地下水变动幅度较小,在1~2 m 范围内,地下水主要受黄河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方式排泄。

桥址处设计流量6850m3/s ,设计水位1111.96m ,设计流速2.32m/s ;校核流量8170m3/s ,校核水位1112.30m ,流速为 2.35m/s ;10年一遇最高通航水位1111.36m 。

根据施工调查,本河段有可能出现冰凌期(历史上出现冰凌的机率为21%),冰凌期一般自每年的11月24日开始,到12月26日封河,次年3月上、中旬开河,平均封河天数为50天,冰厚0.5m 左右,最大冰厚0.7m ,历史最长封河天数80天,封河流凌平均天数51天,最长流凌天数82天,最短流凌天数20天,开河流凌平均天数8天,一般发生在3月上中旬,开河流凌较封河流凌冰块大,最大冰块面积达200000m2,相应冰速0.81m/s ,最大河心冰厚度0.5m ,开河时流凌冰块极易造成对工程的撞击破坏。

承台模板计算书

承台模板计算书

承台模板计算书承台模板计算书1、编制依据及规范标准1.1、编制依据(1)、现行施工方案(2)、地质勘查报告(3)、现行施工安全技术标准(5)、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0)1.2、规范标准(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2)、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2、工程概况桥梁全长 m ,桥梁全宽 m ,共有承台4座。

全桥承台钢筋用量为 t ,C15砼用量为 m 3,C30砼用量为 m 3。

3、方案综述承台模板采用竹胶板施工,竖肋采用50×100mm 方木,承台尺寸: 17.8×6.2×2.0m ;模板采用分块吊装组拼就位的方法施工。

根据模板重量选择合适的起吊设备立模、拆模。

4、结构计算4.1、荷载计算当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在6m/h 以下时,新浇筑的普通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式计算,通过比较,一般取计算值较小者;混凝土侧压力根据公式: Pmax=0.2221210γv k k tPmax=γ×hPmax =0.22×24×5×1×1.15×221=43 kpaPmax =24×2=48 kpa式中: Pmax-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pa );h -有效压头高度(m );ν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0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γ-混凝土的体密度(KN/m3);K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参加外加剂时取 1.0,掺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K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0;110-150mm 时,取1.15;H-混凝土灌注层(在水泥初凝时间以内)的高度(m )。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P1=2.0 KPa (查桥梁施工常用技术手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P1=4.0 KPa (查桥梁施工常用技术手册)荷载组合:P=1.2×43+1.4×(2.0+4.0)=60 KN/m 24.2、承台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验算其抗弯强度及刚度。

###大桥承台模板计算

###大桥承台模板计算

附件2 承台模板计算附件内公式均依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计算一、砼侧压力计算对竖直模板来说,新浇筑的混凝土的侧压力是它的主荷载。

当混凝土浇筑速度在6m/h以下时,作用在侧面模板的最大压力按下式计算:P m=Kγh当v/T≤0.035时:h=0.22+24.9v/T当v/T>0.035时:h=1.53+3.8v/T式中:P m—新浇筑砼对侧面模板的最大压力,kPa;h—有效压头高度,m;T—砼入模时的温度,K为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K—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和外加剂取K=1.0,掺具有缓凝剂左右外加剂取K=1.2,这里取1.2;v—砼灌注速度,m/h;H—砼浇筑层(在水泥初凝时间以内)的高度,m;γ—砼的容重,KN/m3.取23.618;(一)引桥的4、7号承台模板为(7.6*6.3)每台输送泵每小时浇筑砼35m3浇筑引桥承台的速度v=35/(11*13.9)=0.22891m/h计划于8月份浇筑承台砼,则T取25℃v/T=0.22891/25=0.0091564≤0.035=1.2*25*(0.22891+24.9*0.22891/25)=13.707Kpa则P引(二)主桥的5、6号承台模板为(14.3*19.1)计划两台输送泵(35m3/台.小时),主桥的浇筑速度v=35/(14.3*19.1)=0.1281m/hv/T=0.1281/25=0.005124≤0.035则P=1.2*25* (0.22+24.9*0.1281/25)=10.428Kpa主P引,、P主两者取最大值,方可满足条件振捣器对模板的压力为4Kpa则Pm=10.428+4=14.428Kpa二、面板计算(一)选材模板横肋采用L10#角钢,间距37.5cm,竖肋采用【8#槽钢,间距40cm,拉杆采用Ф16圆钢。

查得L10#角钢及【8#槽钢截面特性如下:1、面板采用5mm钢板,尺寸为14300mm*19100mm;2、面板模板横肋采用L10#角钢,间距37.5cm,竖肋采用【8#槽钢,间距40cm;3、只需要计算其最大的面板,最大面板满足要求,则其他尺寸均可满足要求。

桥梁支架模板计算

桥梁支架模板计算

(六)、承台施工方案及模板计算4、安装模板承台桥墩均采用大块钢模板施工,设拉杆。

面板采用δ=6mm厚钢板, [10 竖带间距 0.3m,[14 横带间距 0.5m,竖肋采用 [10 槽钢,间距30cm,横肋采用 [14 槽钢,间距 100cm。

横肋采用 2[14a 工字钢,拉杆间距 150cm。

拉杆采用φ20 圆钢承台尺寸:钢桁梁部分11.4 ×18.4 ×3.5m。

模板采用分块吊装组拼就位的方法施工。

根据模板重量选择合适的起吊设备立模、拆模。

根据承台的纵、横轴线及设计几何尺寸进行立摸。

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油,保证拆模顺利并且不破坏砼外观。

安装模板时力求支撑稳固,以保证模板在浇筑砼过程中不致变形和移位。

由于承台几何尺寸较大,模板上口用对拉杆内拉并配合支撑方木固定。

承台模板与承台尺寸刚好一致,可能边角处容易出现漏浆,故模板设计时在一个平行方向的模板拼装后比承台实际尺寸宽出 10cm,便于模板支护与加固。

模板与模板的接头处,应采用海绵条或双面胶带堵塞,以防止漏浆。

模板表面应平整,内侧线型顺直,内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及支撑加固牢靠后,对平面位置进行检查,符合规范要求报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能浇筑砼。

5、浇注砼钢筋及模板安装好后,现场技术员进行自检,各个数据确认无误,然后报验监理,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砼浇注前,要把模板、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

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砼浇注采用商品砼。

浇筑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 2m,高于 2 m时要用流槽配合浇筑,以免砼产生离析。

砼应水平分层浇筑,并应边浇筑边振捣,浇筑砼分层厚度为 30 cm 左右,前后两层的间距在 1.5m 以上。

砼的振捣使用时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与侧模应保持 5~10cm 的距离;插入下层砼 5~10cm;振捣密实后徐徐提出振捣棒;应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造成模板变形,预埋件移位等。

承台承载力计算(撑杆-拉杆)

承台承载力计算(撑杆-拉杆)

结构重要 性系数
系杆钢筋 的顶层钢 筋中心至 承台底的 距离 承台有效 高度(受 拉主筋的 合力点至 受压边缘 的距离) 撑杆压力 线在承台 顶面作用 点至墩台 边缘的距 离 桩中心至 墩台边缘 的距离 撑杆压力 线与系杆 拉力线的 夹角 "1"排桩内 桩的根数 "1"排桩内 最大单桩 竖向力设 计值
1、承台 抗按弯《(公抗路 钢 承筋台混高凝度 时 1.,1 承台撑 杆抗压承
γ0= 承台高h=
1.1 2m
s=
0.215 m
h0=
1.785 m
a=0.15h0=
0.268 m
x1=
0.725 m
θ1=tan-1h0/(a+x1)= n1=
1.063 rad 6
P1= N1d=n1P1=
2482 kN 14892 kN
冲跨比,当 ay<0.2h0 时,取 ay=0.2h0 承台有效 高度 混凝土轴 心抗拉强 度设计值 结构重要 性系数
γ0Fld=
2730 kN
<
0.6ftdh0(2 apx(by+ay) +2apy(bx+a
x))=
218150 kN
满足要求
0.6ftdh0(2 a'px(by+ay /2)+2a'py (bx+ax/2)
T1d=N1d/Tanθ1= D1d=N1d/sinθ1=
ha=s+6d= D=
8282 kN 17040 kN
0.383 m 1.5 m
b= t1=bsinθ1+hacosθ1=
1.2 m 1.235 m
bs=
6.25 m

拉杆计算(站台墙)

拉杆计算(站台墙)

附件一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计算在进行侧模板及支承结构的力学计算和构造设计时,常需计算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压力,一般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当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

侧压力达到最大值的浇筑高度称为混凝土的有效压头。

采用内部振捣器,当混凝土浇筑速度在6.0m/小时以下时,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以下二式计算,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P m=4+1500K S KwV1/3/(T+30)(3-1)P m=25H (3-2)式中:P m——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KN/m2);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ºC);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K S——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当坍落度为50~90mm时取1.0,为110~150mm时取1.15;K W——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已知站台墙第二次混凝土浇筑高度为 1.55m,采用坍落度为120mm的普通混凝土,浇筑速度为1.2m/h,浇注入模温度为15ºC,则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及有效压头高度为:查表得:K S =1.15, K W =1.2由公式(3-1),P m=4+1500×1.15×1.2×(1.2)1/3/(15+30)=52.88 KN/m2由公式(3-2),P m=25×1.55=38.75KN/m2取较小值,故最大侧压力为38.75 KN/m2。

有效压头高度为:h=38.75/25=1.55m。

2、模板拉杆计算模板拉杆用于连接内、外两组模板,保持内、外两组模板的间距,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和其它荷载,使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本工程模板拉杆采用对拉螺栓。

其计算公式为:F=P m A式中:F——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N);P m——混凝土的侧压力(N/m2);A——模板拉杆分担的受荷面积(m2),其值为A=a×b(a为模板拉杆的横向间距,b为模板拉杆的纵向间距,单位均为m)。

模板拉杆计算表

模板拉杆计算表

2)验算柱箍(柱箍采用16a号槽钢,间距400mm)①强度验算:(按三连跨计算)W=108×103mm3P=0.216×0.4×(1.2×69.12+1.4×2)=7.41KNM=3PL/4-5Pa/4=(3×7.41×1.035/4-2×5×7.41×0.216/4)×106=1.75×106N.m δ=M/W=1750000/(108×103)=16.2(N/mm2)< f=215N/mm2满足要求;②挠度验算I=8.66×106mm4 E=2.06×105(N/mm2)P/=0.4×0.233×(1.2×69.12)=7.73KNω=P/×{(3l2-4b2)b×+(a+b) ×[3l2-4(a+b)2]}/(24EI)=7.73×{(3×0.9512-4×0.1262)×0.126+0.359 ×[3×0.9512-4×0.3592]}/(24EI)=0.20mm<900/250=3.6mm满足要求;3)拉杆验算拉杆采用M18 A=174mm2N=3P/2=3×7.41/2=11.12KNδ=N/A=11.12×103/174=63.88 N/mm2< f=170N/mm2满足要求.4. 2.0米以上非加密区50×100mm木方间距216mm、槽钢间距600。

1)荷载计算:①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F1已知:γc =24KN/m3 V=2.5m/h H=4.6m β1=1.2 β2=1.15 t取6小时F=0.22rc tβ1β2V1/2=0.22×24×6×1.2×1.15×2.51/2=69.12(KN/m2)F=γcH=24×(4.6-2.0)=55.2(KN/m2)取其中较小者,F1=55.2(KN/m2)②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压力F2浇筑混凝土采用导管,查表为2KN/m2,则F2=2(KN/m2)2)验算纵楞①强度验算:(按三连跨计算)W=bh2/6=50×1002/6=83.33×103mm3q=0.233×(1.2×55.2+1.4×2)=16.09 KN/m=16.09 N/mmM=0.1ql2=0.1×16.09×6002=579106N.mδ=M/W=579106/(83.33×103)=6.95(N/mm2)< f=13N/mm2满足要求;②挠度验算:q/=b.F=0.233×(1.2×55.2)=15.43(KN/m)=15.43(N/mm)已知I=bh3/12=50×1003/12=4.2×106mm4E=9500(N/mm2)ω=0.677q/l4/100EI=(0.677×15.43×6004)/(100×9500×4.2×106)=0.34(mm)<600/250=2.4mm 满足要求;3)验算柱箍(柱箍采用16a号槽钢,间距600mm)①强度验算:(按三连跨计算)W=108×103mm3P=0.216×0.6×(1.2×55.2+1.4×2)=8.95KNM=3PL/4-5Pa/4=(3×8.95×1.035/4-2×5×8.95×0.216/4)×106=2.11×106N.mδ=M/W=2110000/(108×103)=19.58(N/mm2)< f=215N/mm2满足要求;②挠度验算I=8.66×106mm4 E=2.06×105(N/mm2)P/=0.6×0.233×(1.2×55.2)=9.26KNω=P/×{(3l2-4b2)b×+(a+b) ×[3l2-4(a+b)2]}/(24EI)=9.26×{(3×0.9512-4×0.1262)×0.126+0.359 ×[3×0.9512-4×0.3592]}/(24EI)=0.26mm<900/250=3.6mm满足要求;4)拉杆验算拉杆采用M18 A=174mm2N=2P=2×8.95=17.9KNδ=N/A=17.9×103/174=102.9 N/mm2< f=170N/mm2满足要求.结论:700×700柱子模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为面板,50×100木方间距216mm作纵肋,16a号槽钢做柱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模板拉杆计算
1.1侧压力计算
模板主要承受混凝土侧压力,本工程砼一次最大浇筑高度为3.6米,模板高度为
3.65米。

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取下列二式中的较小值:
F=0.22γc t0β1β2V21
F=γc H
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10h;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取0.48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取3.6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
所以F=0.22γc t0β1β2V21
=0.22×24×10×1.2×1.15×0.4821
=50.4816KN/m2
F=γc H
=24×3.6
=86.4KN/m2
综上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F=50.48 KN/m2
有效压头高度为h=F/γc
=50.48/24
=2.1034m 混凝土侧压力的计算分布图见下图:
q=50.48KN/m2
1.2对拉杆的强度的验算
φ16mm螺纹钢对拉杆承受的拉力为
P=F.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