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园艺植物害虫防治4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园艺植物病虫害是园艺生产中常见的问题,防治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以常见的几种植物病虫害为例进行介绍。

一、蚜虫防治蚜虫是园艺植物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寄生在植物的叶片、茎部和花朵上,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防治蚜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机械防治:通过手动将植物上的蚜虫捕捉或清除,可以用手指捏死蚜虫,或者用水枪将蚜虫冲洗掉。

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对蚜虫进行控制,如瓢虫和蚜虫寄生蜂。

瓢虫为蚜虫天敌,可以将一些瓢虫放在蚜虫的密集地区,起到控制蚜虫数量的效果;蚜虫寄生蜂可以用来寄生于蚜虫体内,控制其繁殖。

3.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一些适用于蚜虫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常用的有丁硫磷、毒死蜱等。

二、白粉病防治白粉病是园艺植物常见的真菌病之一,通过寄生于植物上,对植物造成危害。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移植健康的种苗:在种植时选择健康的植物种苗,可以减少植物感染白粉病菌的机会。

2. 剪除受感染的叶片:一旦发现植物叶片上有白粉病,应及时将患病的叶片剪除,以减少病菌传播。

3. 喷洒杀菌剂:用适合于白粉病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可以起到抑制病菌繁殖的作用。

常用的杀菌剂有硫黄粉、蒸白点等。

4.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白粉病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三、红蜘蛛防治红蜘蛛是园艺植物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寄生在植物叶片上,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衰弱甚至死亡。

防治红蜘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增加空气湿度:红蜘蛛喜欢干燥的环境,因此增加空气湿度可以减少红蜘蛛的滋生。

可以通过喷水、增加水分蒸发量等方式提高空气湿度。

2. 喷洒杀虫剂:可以使用适合于红蜘蛛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常用的有硫黄粉、阿维菌素等。

3. 手动清除:定期检查植物叶片,如果发现红蜘蛛,可以用手指或棉签将其清除掉。

园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来减少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

通过选择健康的种苗、及时剪除患病叶片、增加空气湿度等方法也可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指在园林环境中,由于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所引起的植物生理代谢异常、生长受限和外观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与整洁,还可能导致植物的凋亡,对园林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防止和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必须理清其发病的原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进行介绍。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原理1. 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园林植物的病虫害是由害虫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害虫主要包括蚜虫、螨虫、蛀虫等,它们通过啃食、吸食等方式侵害植物,使植物的叶片、幼芽、果实等部位受损。

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通过侵入植物细胞,释放毒素或利用植物营养物质生长繁殖,导致植物的组织坏死、生长受限等症状。

2. 植物免疫系统的作用园林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后,会通过其天然免疫系统来抵抗并排除这些有害生物。

植物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物理防御、化学防御和生物防御三大部分。

物理防御主要包括植物的角质层、绒毛、刺等结构,可以减少害虫的食害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化学防御是通过植物产生的抗病物质和抗虫物质来抑制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生物防御则是指植物利用内生菌、内生细菌、内生真菌等微生物来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和害虫。

3. 外界环境的影响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例如气候、温度、湿度、日照等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健康状况。

气候干燥和温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水分蒸发过快,易造成植物干旱和叶片凋落,从而使植物更易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

4. 植物的生长状态植物的生长状态也会影响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例如植物生长旺盛的时候,其组织结构紧密,细胞壁厚实,免疫系统活跃,抗病能力强;而生长衰老的植物,则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弱。

1. 预防为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

通过加强园艺管理,提高植物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园艺植物的主要害虫及防治

园艺植物的主要害虫及防治

25
5、我国植物检疫措施
(1)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 (2)检疫对象的确定 (3)划定疫区和保护区 (4)其他措施
精选课件
26
我国植物检疫措施
(1)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
对外检疫(国际检疫)在对外港口、国际机 场及国际交通要道设立检疫机构,对出口 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处理。
防止国外新的或在国内还是局部发生的危险 性病、虫及杂草的输入;同时也防止国内 某些危险性的病、虫及杂草的输出。
可在某种害虫大发生的地域种植不适于其 取食为害的植物或植物品种。
调整植物栽种期,使植物避开易受害敏感
期。
精选课件
11
三、综合治理
基本原理:以综合治理为核心,实现对园艺植 物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
虫害防治方法很多,各有优点和局限性,单 靠某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有时 还会引起其他的一些不良反应。
FAO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专家小组,对综合治
理的定义:害虫综合治理是一种防治方案,
它能控制害虫的发生,避免相互矛盾,尽量
发挥有机地调和作用,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
下的防治体系。
精选课件
12
(一)、综合治理的特点
(1)从生态全局和生态总体出发,以预防 为主,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虫的控制因 素,达到控制病虫发生的目的。
32
我国植物检疫措施 (3)划定疫区和保护区
精选课件
30
病虫害及杂草的种类很多,不可能对所有的 病虫、杂草进行检疫,而是根据调查研究 的结果,确定检疫对象名单。
我国农、林业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 物、植物产品名单,由国务院农、林业主 管部门制定。
1992年《中国进口植物一、二类危险病虫名单》 中列出危险性病、虫、杂草84种。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四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四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四版在园林植物的世界里,病虫害就像那无处不在的小偷,偷走了我们辛苦培育的美丽花草。

想想看,你费尽心思浇水施肥,结果却发现植物的叶子上爬满了小虫子,心里那个郁闷啊,简直像是遇到了一场秋雨。

咱们可得认真对待这些家伙。

得知道它们长什么样。

有些虫子小得像米粒,尤其是蚜虫,趁你不注意就开始吸取植物的养分,真是令人咬牙切齿。

不过,咱们可不能因此就放弃,反而要学会跟这些小家伙斗智斗勇。

说到防治,很多朋友可能会想,得用药吧。

其实不然,有些时候简单的办法就能解决问题。

比如,肥皂水就能派上用场,喷一喷,虫子们就会懵了,哎呀,我这是在哪儿啊,赶紧找地方躲去吧。

再说了,有些植物像薄荷、迷迭香,那可是天然的驱虫剂,香气扑鼻,虫子闻了都得跑。

自然的力量可真不容小觑啊。

你想啊,咱们的花园不光要好看,还得健康,不然植物们也会叹气,心情不好,开花的兴趣都没了。

接着聊聊病害。

那可真是个麻烦的事情。

叶子发黄、枯萎,就像是植物在给你发脾气,明明是你精心照料的结果,怎么就不如意了呢?这时候就得看病了。

可以先检查一下是不是水分不够,或者是不是阳光照得太狠了。

咱们可得细心,不能随便瞎猜。

就像给朋友看病一样,得问清楚症状,再下药。

还有个小秘密,那就是定期检查。

有点像给植物做体检,看看它们的“健康档案”。

有些病虫害早期没什么明显症状,但时间一长,事情可就大条了。

养成习惯,看看植物的叶子、茎干,随时关注它们的状态,发现问题,立马行动,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就像我们平时吃得再好,偶尔也得运动一下,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做好防治不仅仅是对付病虫害那么简单,平时的养护也不可忽视。

土壤的质量、浇水的方式、施肥的种类,都是影响植物健康的重要因素。

比如说,施肥的时候,别心急,撒得太多反而会造成“肥害”,让植物受不了。

就像咱们吃东西,营养要均衡,才不会给肚子添麻烦。

看到植物被虫子啃得只剩下几片叶子,心里真是五味杂陈,忍不住想要上去拯救它们。

可植物也有自己的抗压能力,适当的“折磨”其实能让它们变得更坚强。

4月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4月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四月份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月份,应密切观察,抓住适宜时期认真防治。

一、四月份食叶害虫:(1)黄杨绢野螟:四月下旬进入为害盛期,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全株枯黄。

(2)金龟子:可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将其从树上振落集中杀死,也可黑光灯诱捕。

(3)美国白蛾:四月中旬,越冬代美国白蛾成虫羽化,可人工捕捉防治。

(4)国槐尺蛾:四月下旬,国槐尺蛾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应抓住最佳时期喷洒灭幼脲等。

格润园林推荐专业防治方案:①对于黄杨绢野螟虫、金龟子、国槐尺蠖幼虫等可喷施巡斧稀释500-800倍液均匀喷施树体及树叶,全面预防和杀灭绝大部分食叶害虫,杀虫广谱。

②对于美国白蛾,格润有专门针对美国白蛾的杀虫剂——美国白蛾净,使用其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视虫害发生情况,间隔7天左右用药1次,可连续用药2-3次,效果更显著。

格润园林推荐专业防治方案:①可选用格润产品天牛威雷200ml,兑水稀释800-1000倍;飞机防治:每亩用量80-100ml,按1:6的比例兑水稀释,将配置好的药液按600ml/亩进行飞机超低容量喷雾。

其他在树干、枝叶等处活动的害虫踩触到胶囊时,释放出的高效原药粘附于足部并进入体内,快速杀灭害虫。

②可选用春犇100g,稀释1000-1500倍液,进行均匀喷雾。

③可选用树虫一插净,在虫害发生部位下方或树干上,斜向下45度角钻孔,孔径4-5mm,孔深5-6cm 即可,方便实用,见效快。

④可使用乐透复配巡斧+巴火兑水15公斤均匀喷湿树干。

三、四月份刺吸式害虫1.蚜虫,应重点抓紧防治的蚜虫有:桃蚜、月季长管蚜、柳黑毛蚜、栾多态蚜、棉蚜等。

注意桃树等蔷薇科植物慎用有机磷杀虫剂,防止产生药害。

2.草履蚧、桃蚧等蚧类开始活动危害,防治方法主要有涂抹毒环,也可选择一些特效杀蚧类药防治。

3.斑衣蜡蝉下旬开始孵化,成群的小若虫集中在嫩枝上为害,应抓住有利时机防治,可使用1000倍菊酯类药剂等。

另外,四月中旬要做好埋施颗粒剂防治叶螨等刺吸式害虫的工作。

第四章 园林植物害虫防治

第四章 园林植物害虫防治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第 7 页第四章园林植物害虫防治知识目标●掌握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吸汁害虫、枝干害虫、地下害虫的分布与危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园林植物的主要食叶害虫、吸汁害虫、枝干害虫、地下害虫。

●根据园林植物的主要食叶害虫、吸汁害虫、枝干害虫、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能制定适合当地特点的综合治理方案。

第一节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及防治(袋蛾、刺蛾、毒蛾、舟蛾)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种类繁多,主要为鳞翅目的袋蛾、刺蛾、斑蛾、尺蛾、枯叶蛾、舟蛾、灯蛾、夜蛾、毒蛾及蝶类;鞘翅目的叶甲、金龟子;膜翅目的叶蜂;直翅目的蝗虫等。

它们的危害特点是:(1)危害健康的植株,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为天牛、小蠹虫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

(2)大多数食叶害虫营裸露生活,受环境因子影响大,其虫口密度变动大。

(3)多数种类繁殖能力强,产卵集中,易爆发成灾,并能主动迁移扩散,扩大危害的范围。

一、袋蛾类袋蛾类属鳞翅目袋蛾科,又名蓑蛾、避债蛾、吊死鬼等,是危害园林植物的主要杂食性食叶害虫之一。

袋蛾大多雌雄异型,雌蛾无翅、无足,头、胸节退化。

雄蛾有翅,小到中型,翅面有稀疏的毛和不完全的鳞片,几乎无斑纹。

口器退化。

幼虫都吐丝缀叶形成护囊,雌虫终生不离幼虫所织的护囊。

食性杂,危害多种植物。

常见的种类有大袋蛾、小袋蛾、、茶袋蛾、白囊袋蛾等。

(一)大袋蛾[分布与危害] 又名大蓑蛾、避债蛾、俗名吊死鬼,属鳞翅目袋蛾科。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山东、河南发生严重。

该虫食性杂,以幼虫取食悬铃木、刺槐、泡桐、榆等多种植物的叶片,易暴发成灾,对城市绿化影响很大。

[识别特征] 成虫雌雄异型。

雌虫无翅,体长25~30mm,蛆型、粗壮、肥胖、头小,口器退化,全体光滑柔软,乳白色。

雄蛾黑褐色,体长20~23mm。

触角羽毛状。

前翅翅脉黑褐色,翅面前、后缘略带黄褐色至黑褐色,有4~5个透明斑。

卵产于雌蛾护囊内。

园艺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艺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园艺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城市环境质量大幅下降。

因此,各地政府大力推行城市园林生态建设和绿地生态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园林植物生态建设。

经过生态整治,城市“绿网”面积不断扩大,许多绿色植物在城市道路及园林中广泛种植。

与此同时,大面积的园林植物也为各种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严重破坏了园林生态环境,导致植物枯萎或死亡。

因此,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十分重要[1]。

关键词: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引言应用于园艺中的植物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对植物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在建设园艺工程时,应首先掌握植物会产生的病虫害种类,在种植植物时要采取防治措施达到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的目的。

以下围绕园艺植物生长中存在的病虫害及应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2]。

1园林植物的基本特点园林工程的建设本身具有延续性的特点,所以其自身也需要保证城市一年四季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绿化,得到相应的装饰和点缀。

所以,园林植物的选择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会涉及许多类型,并且在品种上也会存在区别。

不同类型的植物,在生长周期和生长特性上也不尽相同。

但是,城市的气候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在特定的时期内难以产生较为明显的改变,这就给植物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干扰和阻碍。

我国城市人口密度大,所以城市和乡镇的接壤处也通常不会有较大范围的分割区域,反而是连接得十分紧密。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乡镇中传染性较强的病虫害,就会借助各种介质传播到城市园林植物中,通常以风的传播和人为携带为主。

同时,城市园林植物的保养和维护依赖着人为主体的劳动,而人自身的行为也必然会与自然界的一些规律存在差异,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园林植物的生活习性,甚至会造成其生长规律的紊乱,最终削弱植物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降低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性,无形中提高了病虫害的发病率。

而且,城市人口密度的逐年上升,也会提高园林植物发病的可能性,就植物较为密集且充沛的园林来讲,其自身往往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城市居民也会时常前来游览观光。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案及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建设和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观赏效果。

为了避免病害的发生,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选用适宜地区、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的植物品种,可大大降低感染病害的风险。

2.做好生长环境的改善和调节工作。

包括土壤肥力的调理、排水设施的完善、遮阳、保湿、通风等。

3.定期清理落叶、落花等杂物,清理茎叶上的病虫害及时处理。

4.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施肥、浇水和管理措施。

5.多种植和轮作制度,避免单一种植长期存在而导致病虫害大规模滋生。

二、灭蝇措施
1.加强对灭蝇药物的使用,及时对植物与周围环境进行杀虫防治。

2.使用黄板防止白蝇产生,这样可以吸引他们,让他们在黄板上粘住。

3.发现病毒虫危害,立即进行灭虫处理。

4.机械清除果实,避免成为食物安装蝇卵的场所。

1.加强对植物的管理,防止营养不足引起螨害。

2.若发现叶面有螨危害,可以挑选进行喷洒螨剂和加入硫磺粉或氧化钙等成分进行处理。

3.适时割草消灭藏匿在地面的螨虫。

四、杀菌措施
1.采用常规化学制剂、生物制剂或微生物制剂有效地进行杀菌。

2.在病害的开端阶段,在气温升高之前局部进行经常喷洒消毒,可以减少病菌感染种类。

3.当病害日益严重时,可采用系统性病害药物,以消灭病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漠生态学等
4、按研究对象生命现象的本质
数学生态学(mathematical ecology)、化学生态学 (chemical ecology)、物理生态学(physical ecology)、行 为生态学(behavioral ecology)、能量生态学(energy ecology)、进化生态学(evolutionary ecology)等。
2、昆虫发育阶段不同,对食物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食叶性害
虫幼虫在其发育前期需较幼嫩的、水分多的及含碳水化合物少的 食物,但到发育后期,则需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生物因子 天敌因子:包括捕食性及寄生性 动物,致病微生物等
人为因子
非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
一、气候因子
温度对昆虫的影响
(一)昆虫对温度的一般反应
1、发育起点温度
2、适温区 3、临界高温
表1
温度(℃)
昆虫对温度条件的适应范图
温区 昆虫对温度的反应
60 致死高温区 50 40 39 30 28 20 19 10 10 -9 停育高温区 最高有效温度 高适温区
空间的数量分布对象,种群生物学属于宏观生物学的范畴。
主要特征
1、种群结构
性比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率 年龄组配不同年龄个体在种群种的比率
2、种群空间分布型
种群在一个地区的分布形式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群集分布
种群生命表
按种群生长的时间或者年龄编制的,系统记录种群死亡或者存活率和生殖率的一览表,分为
-10 -20 -30 -40
致死低温区
原生质结冰,组织破坏而死亡
(二)温度与昆虫发育速度的关系与有效积温法则
A、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1个虫期或1个世代)需要一定的温度
积累,亦即发育所需时间与该时间的温度乘积理论上应为一个 常数( K )。
K=NT
K为积温常数,N为发育日数,T为温度。 B、昆虫必须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上才能开始发育,因此,式中 的温度(T)应减去发育起点温度C。即 K=N(T-C)
腐食性 以死的动、植物组织及其腐败物质为食。 2、根据昆虫取食植物的范围不同 单食性 以1种植物为食; 寡食性 以1科或近缘科的几种植物为食; 多食性 以多科的多种植物为食。
(二)食物对昆虫的影响
1、食物的质量高低和数量丰歉,直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如 食物质量高,数量充足,昆虫生长发育快,生殖力高,自然死亡 率低;反之,则生长发育和生殖受阻,甚至因饥饿而引起昆虫个 体大量死亡。
昆虫生态学
个体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学
第一节 概述
一、生态学的定义与发展
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1866年,德国 人海克尔)。它标志着近代生态学便由此诞生了。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 科学(1980年,中国科学家马世俊)。 2、从生态学科发展上看,现代生物学向两个方向迅猛发展着,一是微 观、一是宏观。 微观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原理与技术在细胞、 分子、基因水平上探索着生命现象的秘密。 宏观方向:生态学则向宏观方向发展,则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及 至生物圈的水平上揭示生命系统的奥妙。
5、按研究对象的应用方面
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森林生态学(forest ecology )、资源生态学(resources ecology )、环境生态学 (environmental ecology )、污染生态学(pollution ecology )、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工程生态学 (engineering ecology )等。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农 田 生 态 系 统
草 原 生 态 系 统 海 洋 生 态 系 统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物与生物的食物链关系
第二节 影响昆虫的生态因子
气候因子 :温度、湿度、光、风、 雨等 非生物因子 土壤因子:土壤温度、湿度、土 壤的理化性状等 生 态 因 子 的 类 型
食物因子 :包括寄主的种类、生 长发育的状况
(二)昆虫对光强度的反应
光强度对昆虫活动和行为 的影响,表现于昆虫的日出 性、夜出性、趋光性和背光 性等昼夜活动节律的不同。
例如蝶类、蜗类、蜂类、蚜
虫喜欢白昼活动;夜蛾、蚊 虫、金龟子等喜欢夜间活动;
蛾类喜欢傍晚活动;有些昆
虫则昼夜均活动,如天蛾、 大蚕蛾、蚂蚁等。
(三)昆虫对光周期的反应
由于长期适应光强度的变化,昆虫形成了自己的生物钟。许 多昆虫对光周期的年变化反应非常明显,表现于昆虫的昼夜节律、 滞育特征、栖息等活动规律。 光照时间及其周期性变化是引起昆虫滞育的重要因素,已证 明近百种昆虫的滞育与光周期变化有关。试验证明,许多昆虫的 孵化、化蛹、羽化都有一定的昼夜节奏特性,这些特性与光周期
湿度、降水对昆虫的影响
(一)湿度对昆虫影响的实质
1、影响成活率 2、影响生殖力 3、影响发育速度
(二)昆虫获得、保持和失去水分的方式
1、昆虫获得水分的途径
(1)最主要的途径是由食物中获得;
(2)直接饮水; (3)充分利用有机物质在消化道分解时所产生的水分; (4)一些昆虫可以通过体壁直接吸收水分; (5)昆虫的卵可以通过卵壳吸收水分。
光对昆虫的影响
(一)昆虫对光的性质的反应
光是一种电磁波,因波长不同,显示各种不同颜色。昆虫辨别不同波 长光的能力和人的视觉不同。人眼可见的波长范围为800~400nm,依不同
波长而分出不同颜色:红(800~700nm),橙(700~600nm),黄(609~550nm),
绿(550~500nm)、蓝(500~460nm),紫(460~400nm)。大于800nm的红外光 和小于400nm的紫外光,人眼均不可见。昆虫的视觉能感受700一250nm的 光,但多偏于短波光,许多昆虫对400~330nm的紫外光有强趋性,因此, 在测报和灯光诱杀方面常用黑光灯(波长365nm)。还有一种蚜虫对 600~550nm黄色光有反应,所以白天蚜虫活动飞翔时利用“黄色诱盘”可 以诱其降落。
部分蛋白质凝固,酶系统破坏,短时 间造成死亡
死亡决定于高温强度和持续时间 随温度的升高,发育速度反而减慢 适宜温区 (有效温区) 死亡率最小,繁殖力最大,发育速度 接近最快 发育速度较慢,繁殖力较低,或不能 繁殖 代谢过程很慢,引起生理功能失调, 死亡决定于低温强度和持续时间
最适温区
低适温区 最低有效温度 停育低温区
二、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1、按生物组织水平形成的分支 种群生态学
宏观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 分子生态学
生 态 学
微观生态学
个体生态学(生理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 2、按研究对象的生物类群 动物生态学
昆虫生态学
鸟类生态学 哺育动物生 态学等
微生物生态学 陆地生态学 海洋生态学 3、按研究对象的生境 淡水生态学 草原生态学
生种;偶见种;罕见种等
结构 垂直结构(在地面以上的不同高度或者地面以
下的不同深度的物种的分布);水平结构(群落水平格 局);时间结构(种群物种在时间上的分布)
发展和演替
群落多样性 包括物种数目和物种均匀度
五、生态系统
由英国植物群落生态学家A.G.Temsly 1930年最初描述。 是指在某一特定景观的地域或水域的一定空间范围内,所 有生物与非生物的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 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动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两类成分组成,细分为6个构成 成分:有机物,无机物,气候因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种群的结合总体称为生物群落。
每个群落都只有一定的空间,并有一定 的生物组成,在群落内各种群按自身的生 物学特性和其它种群有规律地共同生活在 一起,通过取食、寄生、共生、竞争等关 系而相互联系和依存,群落中主要种群的 消长,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都将引起群落 结构的变动。
群落组成和结构
组成 优势种(群落中的关键性物种);亚优势种;伴
变化有密切相关。
风对昆虫的影响
风对环境的温湿度有影响,可以降低气温和湿度,
从而对昆虫的体温和水分发生影响。但风对昆虫的 影响主要是昆虫的活动,特别是昆虫的扩散和迁移 受风影响较大,风的强度、速度和方向,直接影响 其扩散和迁移的频度、方向和范围。有资料表明, 许多昆虫能借风力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如蚜虫可借 风力迁移1220~1440km的距离;松干蚧卵囊可被气 流带到高空随风而去;在广东为害严重的松突圆蚧, 风也是其传播的主要动力或工具。
年龄特征生命Leabharlann 和时间特征生命表栖境特性与生态对策
1、栖境特性:期限的稳定性;时间上的变异;空间上的变异 2、生态对策: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方式
r:内廪增长率; k:环境容量
r对策;k对策
种群调查取样 取样设计;取样方法;取样单位
四、群落
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叫生境,在生境 内,各生物种群之间,包括植物、动 物、微生物等彼此密切联系着,互相 影响和依存,形成有机的整体。这种 在特定生活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的生物
三、种群
种群概念
种群是指在一个生活环境内,占有一定空间、进行生殖、繁衍的同种个体的总和,它
是一个自动调节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使其能在生态系统内维持自身的稳定性。是物种存在、
物种进化、种间关系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把更为 宏观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同微观的细胞、器官、个体联系起来的桥梁。 一个种群占有一定的出生率、死亡率、密度、年龄结构、生长型,以及在特定时间和
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作用特点的不同
1、非全体性
2、密度制约性
3、相互性 4、涉及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