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物流设计竞赛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物流设计竞赛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物流设计竞赛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一、物流设计竞赛的概念及意义物流设计竞赛是为了培养学生在物流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参与物流设计竞赛,学生能够加深对物流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物流设计竞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促进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物流设计竞赛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加深对物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参与物流设计竞赛可以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物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际操作、项目模拟等形式的竞赛,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物流行业的操作规程、流程和技术特点,从而提升对物流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2.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物流设计竞赛中,学生要面对实际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竞赛往往需要学生合作完成,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竞赛,学生能够加强团队协作、沟通和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从事物流行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4. 提高就业竞争力参与物流设计竞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能力和提升专业素质的平台,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竞赛中获得的奖项和荣誉,对于学生的求职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增添亮点和优势。

三、本科生物流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1. 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要加强对本科生物流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专业实训基地、实践课程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外的物流设计竞赛,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强化项目驱动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设计一些与物流实践相关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物流工程专业专业培养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专业培养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1. 培养具有扎实的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国际物流发展趋势和跨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需要的高素质物流工程技术人才。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能够胜任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工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物流行业的进步做出贡献。

3.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较强的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成功地在物流行业中担任管理或创新创业岗位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1. 本科生四年制培养方案,学生每周学习40学时,共计160学分。

2. 专业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3. 学生需要在校期间完成实习和毕业设计,实习时间不少于12周。

4. 专业师资力量丰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

三、专业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1)物流系统工程:介绍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物流信息技术:介绍物流信息系统和技术,包括ERP系统、WMS系统、RFID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3)物流工程管理:介绍物流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知识。

(4)物流成本管理:介绍物流成本的构成和管理方法,包括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降低等方面的知识。

(5)物流法规与政策:介绍物流领域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物流领域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2. 选修课程(1)物流模拟与优化:介绍物流系统的模拟和优化方法,包括仿真技术、优化算法等方面的知识。

(2)现代供应链管理:介绍现代供应链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跨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全球采购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物流咨询与实践:介绍物流咨询的方法和实践,包括案例分析、咨询报告撰写等方面的知识。

(4)国际贸易与物流:介绍国际贸易和物流的关系,包括跨国公司的跨境物流、国际贸易谈判等方面的知识。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践训 练 不足
物流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和操作强较强的专业 ,其人才培养 必须面 向 物流企业的实际需要 ,不能过分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不仅 要使学生 理解掌握专业知识 ,还要让学生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这不仅 是物流企业人才需求 的需要 ,也是学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 的需要。但 目 前一些应用型本科学院因为经费 的问题 ,没有购买相应的实践教学的设置 和设施,没有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只让教师凭教科书给学生传授知识,而忽 视了实践性课程的设置 ,培养 的学生到企业连最基本 的物流设备设施不认 识 、不会用 ,学生 的动手能力较弱 ,很难满 足现代企业 的需要 。 ( 二)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 设置没有形成体 系 目前 ,国内开设物流管理专业 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多达数 百所 ,比较 其课程结构 ,基本上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类是 以管理学科为 主的物流管 理专业。另一类是 以计算机 、运输学科为主的工程物流管理 专业。 由于 学科的历史沿革 ,导致 “ 物流管理” 的课 程设 置几乎是 在这些 专业基 础 上开设 了物流 企业管 理 ,采购 与配送 、运输 管理等几 门物流专业课程 , 导致有些学校物流管理课程{ 曼 = 置偏经管类,而有些学校课程偏工科类,课程 设置完全根据学校 的师资和资源来定。从而没有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这种 课程体系下培养 的人才很 难满 足物流行 业对专业化人 才的要 求。 ( 三) 学校 对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向没有定位 物流管理专业是要 为社 会培 养物 流管 理专业 人才 ,这是 不容 置凝 的 ,但到底培养哪种类型 的物流管理人才 ,为哪些行业培养 物流管理人 才 ;不 同行业物流管理人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 ;不同类型 的 物流管理人才应具有哪些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 ,这些对学校 在人才培养 定位方面来说 比较具体 ,必 须明确后 在人才 培养方案 中才能体 现 出来 。 但 目前大部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大 同小 异 ,并没有清 晰 界定培养方 向。 二 、学科竞赛对培养大 学生创新能 力的意义 学科竞赛是在 紧密结合课堂教学 的基础上 ,以竞赛 的方法 ,激发 学 生理论联系实 际和独立 工作 的能力 ,通过 实践来发 现问题 、解 决 问题 , 增强学生学 习和工作 自信心 的系列化 活动。本校 于 2 0 1 3年 3至 6月 在 商学院物流管理系举办 “ 物流企业 策划大赛 ” ,通 过参加竞 赛 ,改变 学 生学习态度 ,提 问学生增 多 ,师生交流 的频率增加 了,学生学 习的兴 趣 提高 , 自 主创业 的学生起越来越多 。实践证 明,学科竞赛 对培养学 生创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收稿时间]2020-01-03[作者简介]谢浏铭(1999-),男,四川绵阳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在读。

李延德(1980-),男,辽宁辽阳人,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室相关建设与研究。

陈萍(1980-),女,辽宁盘锦人,硕士研究生,讲师,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赵丽洲(1975-),男,辽宁抚顺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科研及教学管理工作。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新兴产业部门。

因此,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如何彻底改变高校的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极培养和提高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是当前高等院校必须面对和尽快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可知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高校要积极探索培养广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为进行自主创业的学生们提供理论教育、操作技术平台和服务,同时提高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培养过硬的核心素质。

[关键词]高校;物流管理;创新创业;培养[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3-0177-03University Education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应用型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现阶段各高校衡量广大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指标。

然而,各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却是过度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没有将创业实践环节引入校园与理论相结合,学生的创业实习、实训的机会较少。

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建立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实验室等,但创业就业教育与专业理论教育仍然处于分离状态,没有将创业就业教育与专业理论相结合,导致了那些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们无法学习到真正有价值的创业就业技能。

例谈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例谈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例谈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零距离对接的需要,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力保障,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部多次发文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之际,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积极寻求物流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不断完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探索并形成了学院、系部和专业“三管齐下、三方共管、三元互动”的格局。

1 深化校企合作,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离不开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和深度融合,让教师不断地跟踪企业项目,才能了解企业需求、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双师素质,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同时,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使学生的实践项目真正来源于企业,才会使实践项目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全国唯一一所培养邮政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同时也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培训中心。

依托行业办学的体制优势,物流管理专业积极寻求行业企业需求和学生培养的结合点,与邮政物流企业创新形成了“按企业用人需求预测”的计划培养、“招生即就业”的招生订单培养、“2+1”的定制培养模式,让企业全程参与人才的培养。

这种“订单和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使校企合作更加紧密,一方面,企业更关心专业建设、课程内容设置和学生能力培养,积极担任学生实践项目和实习指导老师,现场授课,或到校为学生进行讲座等;另一方面,专业教师通过承担企业课题,为企业提供在职培训,掌握企业物流项目运作过程,了解职业岗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积累大量实际案例,为学生实践项目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智能物流系统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作者:韩昀瑾李珊珊王政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01期摘要:华北理工大学以“智能物流系统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分层式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框架,巩固验证性实验,发展面向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同时,通过建立在线视频资源等学习平台和创新实验教学视频库,实现了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和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最终完成物流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能力;物流实验;教学设计;实验平台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1-0084-03一、引言我国“十四五”规划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设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1]。

现阶段,高校已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致力于对创新型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

实验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协作的能力,而学生最重要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需要通过理论与实验双重探索培养[2],因此,实验类课程是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智慧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现代物流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吃苦耐劳的一线工人,更需要的是有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因此,高校必须将创新思维培养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探索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

二、“智能物流系统综合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背景“智能物流系统综合实验”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实践课程,其实验设备为物流教育机器人,采用“实物模型搭建+编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开设于第六学期。

在此之前,学生已完成“现代物流装备”“物流场站和配送中心”“Python程序设计基础”等前续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智慧物流时代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研究

智慧物流时代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研究

智慧物流时代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智慧物流已经成为当今物流行业的一个主要趋势。

智慧物流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对物流过程的实时监控与管理,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成本,并且提升了物流服务的质量。

在智慧物流时代,传统的物流人才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需要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以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

一、智慧物流时代对物流人才的新要求1.信息技术能力:随着智慧物流的兴起,物流人才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够有责任地管理物流业务,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2.创新意识和技能:智慧物流时代要求物流人才能够具备创新意识和技能,不断改进和优化物流管理流程,提高物流服务水准,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3.跨领域学科知识:智慧物流需要物流人才了解更多的其他领域知识,例如商业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才能够全面地把握物流业务的内容与技术,提升整体水平。

4.团队协作能力:当代物流越来越强调团队的协作与沟通,物流人才需要具备团队协作的精神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物流业务。

5.社会责任意识:智慧物流时代要求物流人才具备社会责任感,了解物流对于社会的影响,能够以社会责任为出发点,更好地发挥物流的作用,促进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1.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需要根据行业要求和市场需求,重新设计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引入物流行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同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2.培养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需要在培养学生基础物流理论知识的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开设实训课程,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地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物流行业的实际操作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实习与实践环节的重视为了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学校需要注重实习与实践环节的安排,帮助学生在真实的物流企业中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形成实际操作的经验,为将来的岗位工作做好准备。

应用创新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优化的探讨

应用创新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优化的探讨
齐 鑫 物 流 教 育
d i 03 6 4i n1 0 - 5 X.0 11 .4 o: .9 9 .s .0 5 1 2 2 1 。00 9 l s
物流技术 21 年第 3 卷第 1 期( 01 0 0 总第 2 1 4 期)
应 用创 新型物流专业人 才培 养教 学优化 的探 讨
许文静 ’ , 金 谢 陈世 ,
(. 1 河北科技 师范学院 财经学 院 , 北 河
彬2
秦皇 岛 0 60 ; 6 04
2 . 岛临港物流 园区管理委员会 , 秦皇 河北
【 摘
秦 皇岛 0 6 0 ) 6 0 0
要I 提出高校要 培养适 应市场需 求的应用创新 型物流人才 , 必须准确定位培养 目标 , 在课堂教学方法 、 实验教学 、 程考 课
Ke w r s a pidi n v t e lgs c rfsi ;e c igo t zt n y o d : p l o a v ; o t s o s n t h n pi ai e n i i i p e o a mi o
流专业人才培 养 目标的确定显得非常重 。为了使他们 能够 e au t n a d e a n t n a d t a h rr s u c o s r c in t c o l h t r i i g t r e . v l a i n x mi a i n e c e e o r e c n t t a c mp i o o u o o s he tan n a g t
各方面 的优化 , 培养 出适应市场需求 、 具备应用创新 能力 的优
秀物流专业人才 。
与运作进 行分析 、 规划 、 设计 、 评价 和创新 。所以 , 校为 了满 高 足社会对 于物流人才 的需要 ,对 于物流专业培养 目标 一定要 明确 , 要有针对性地 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培养 目标在确立 时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背景 以及 如何应 用理论 方法 解决 实 际问题 , 过计算 软件 通 的演示 说 明 如何 求 解 给 出结 果 , 对 结 果 进 行 分 析 。如在 并 FeeikS rdr .Hii 和 G JLeem n编写 的《 c Ue r .. i r a b 运筹 学导论 》 中
以在物流专业 的运筹 学教 学过 程 中既要讲 解理 论方法 , 又要
运筹学是物流专 业 的核心课 程 , 沦物流 管理 中的决 策 无 问题还足物流 系统 优化设 计都 需要 运筹学 的方 法 , 用运 筹 应
学方法解决物流实践 中的优化 问题是 物流 专业学 生的应用 创
新 能 力 的核 心 组 成 部 分 。该 课 程 教 学 水 平 直 接 关 系 到 整 个 学
科的教学质量 , 如何 应用物流管理学科 的特点 , 开展运筹学 教
学 是 人 们 必 须 研 究 的 问题 。
作者分别在 山东大学 和 山东经 济学 院等学校 的数 学 院 、 计算机学 院和管理 学 院教 授运 筹学 , 深感 各学 科 的差 异 以及 这种差异 对运 筹学 教 学 的影 响。在应 用 数学 和运 筹 学等 专 业, 运筹学教学强调 的是优化理论思想 和理论方 法 的推 导 , 重 点培养学生 的理论 创新 能 力; 计算 机科 学等专 业侧 重 于算 法
【 yw r s ecigme os lg t sn jr pl a o n oa o bly Ke od 】t hn t d ; oi i lo;api t ninvt na it a h sc a ci i i
1 引 言
这种应用创新 的能力 是建 立在 学生 的理论 素养 基础上 的 , 所
a esu id i h s p p r T e ta h n t o stk n r be a e tri r p s d b s d o n e r e c ig e p re c . r t d e n t i a e . h c i g meh d a ig p o lm s c ne sp o o e a e n ma y y a sta h n x ei n e e
【 b t c】A piao f u ni v e ososl edc i A sr t p l t no q atmi m t d o e h eio a ci t e h t vt s n—m kn n ei rbe ecr o api t n aigadds npol i t oe f pl a o g m sh ci
Su yo r iigMeh d fA pyIn v t nAblyo o i is j rSu e t td nT ann to s p l n o ai it f gs c o o i L t Mao td ns
口 MA Ja in—h a u
( h n o gU i rt f ia c n c n mi , ia 5 0 4 Ch a S a d n nv s yo n n ea d E o o c J n2 0 1 , i ) e i F s n n
教 学 内容 、 学形式和考核 方式 等 方面研 究改进 理 论课教 学方 法和加 强 实践教 学的 方式 , 点培 养 学生 的应 用创新 教 重
能力。
【 关键词 】 学方法 ; 专业; 教 物流 应用创新能力
【 中图分类号】 F5 2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4 9 (0 )0— 18 0 6 4— 93 2 1 1 0 5 — 3 1
突 出应 用 能力 的培 养 , 理论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的应 用创 新 在
能力 。
国内外许 多专家 、 学者对该 问题展 开 了探索 与研究 , 国外 成功 的方法是 以运 筹学 的理论 方法 为基 础和框 架 , 在教 学 中
引 人案 例 分 析 和计 算 软 件 , 过 案 例 分 析 说 明 理 论 方 法 的 应 通
Th e c n met d s mpr v d e ta hig ho i i o e 口 1 h ta h n c ntnt ta hi a e au to m eh d n t e e c i g o e . e c ng nd v l a in to s, a d r cie e chng n p a tc ta i wa s sr gh ne ten t e d.
21 0 1年 第 1 0期 第3 3卷 总 第 2 8期 0
LGSI N I E IGA DM N G M N O I C E GN RN N A A E E T TS E
物流 工程 与管理

教 育 研 究
d i 0 3 6 /. s .6 4- 9 3 2 1 .0 0 1 o: . 9 9 ji n 1 7 4 9 .0 1 1 . 6 1 s
物 流 专业 学 生 应 用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 方 法研 究 术
口 马 建 华
( 山东 财经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 , 山东 济 南 20 1 ) 50 4
【 摘
要 】 用数 量方法解决物 流实践 中的决策和设计 问 是物流专业学生的应用创新 能力的核 心, 中以运筹 学 应 题 文
的教 学为例 , 探讨物流专业 学生的应 用创新 能力的培 养方法, 根据 多年 的教学经验提 出以问题 为 中心 的教 学方法 , 并从
ino ain a lt ft o it ssud ns Tr ii g meho so p ia in i o ai n a lt n te ta h n fo e ai sr s a c n v to bii o l gsi t e t. an n t d fa pl to nn v to biiyi h e c i g o p r t y he c c on e e r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