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文艺复兴
历史趣闻揭秘文艺复兴艺术特点 对文艺复兴的评价

揭秘文艺复兴艺术特点对文艺复兴的评价导语:中世纪是欧洲人在17世纪发明的,指的是公元600年到公元1500年这段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社会由教会统治,科学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受到巨大阻碍中世纪是欧洲人在17世纪发明的,指的是公元600年到公元1500年这段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社会由教会统治,科学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受到巨大阻碍。
而文艺复兴的时间开始于14世纪中叶,所以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文艺复兴的开端。
在中世纪文艺复兴开始之前,欧洲社会受到宗教神学的束缚,科学文化和农业技术都没有得到长足进步,航海技术发展却促进了对外贸易。
中世纪的学者认为经院哲学是十分权威的,是人们应当遵守的。
直到公元1300年之后,欧洲开始出现神学与哲学方面的信仰危机,人们开始对人类是否有能力领会超自然力量而产生怀疑。
14世纪发生在欧洲的洪水、战争和瘟疫让人们消除了理解大自然能力的信心。
于是从14世纪开始,人们对之前的哲学与神学观念又进行了重新审视与评估,中世纪文艺复兴由此便开始了。
中世纪文艺复兴作为文艺复兴前期,先发生在意大利的几个城市,之后扩展到意大利全国,最后扩展到欧洲各国。
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意大利便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最开始只是发生在威尼斯、佛罗伦萨几个先进城市。
先是佛罗伦萨出现了银行、毛织、和布匹加工业为主的七大行会,这些行会控制了佛罗伦萨的经济与政权,贵族被剥夺了政权,在这种背景下,佛罗伦萨成为整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地和发源地。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间是短暂的,但正是文艺复兴的前期运动才促成了文艺复兴之后的高涨,因此中世纪文艺复兴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有着基础作用。
文艺复兴的内容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整个欧洲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
文艺复兴涉及到了欧洲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具体包括艺术、文学等等。
那么文艺复兴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呢?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具体表现在了宗教、文学、科学和艺术等各个方面。
人文主义的内容主要是提倡人性解放,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和禁欲主义。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之路

现代中国的文艺复兴之路2009-02-09 09:45:45一、现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大家在中学历史课本上都学过,指的是欧洲人在黑暗的中世纪後,产生的一场文化的复兴和革新。
那么现在的中国,也会产生这种文化复兴吗?我们先来看看中国文化在整个近现代,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改变。
明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年)清军入关,虽然没能一下子占领全国,但可认为是满清统治中国的开始。
这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都是一个重大的事件,此后满清对于中国采取严酷统治,“剃发易服”和一系列的文字狱便是其代表作。
本来在晚明的时候,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处于一个非常自由的环境,因此文化是非常繁荣兴盛的。
在思想界,由王阳明肇基,儒学各流派纷起,讲学和著书都蔚为时尚;科学界,更是积极和西方展开交流,徐光启就曾经说过:“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
”这种理念得到了皇帝的赞同,而执行的结果是一批中西学者合作翻译西方科学的著作因此诞生。
这些著作包括了地理学、化学、医学、历法等多个方面。
清朝是和明朝截然相反的一个朝代。
它的先天不足在于它是一个异族殖民政权,所以为了维护旗人的特权,消弭汉人的反抗力量,它必然加强思想控制和奴化教育。
所以它对中华文化进行了残忍的戕害和阉割。
一、剃发易服。
发式和服制,向来是区别华夏和外夷的重要标志。
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这句话里的“披发左衽”就包含了当时外族两个标志:头发披散、衣襟左衽。
满清搞剃发易服,其目的就是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记忆,巩固自己的殖民统治。
二、文字狱。
文字狱使得文人噤若寒蝉,不敢乱写乱说,因为“清”风虽然不识字,可是识得刀。
高压文化政策下,文人走向故纸堆,这样虽然清代的考据学有了很大发展,但其他文化发展全面倒退。
儒学的独立性被摧毁,成为奴儒之学,成为统治者愚弄士民官吏的工具。
三、借修书之名,大量禁毁书籍。
乾隆年间纪昀主持修订的《四库全书》,很有名,可惜毁掉的书比收编的更多。
美国黑人三次文艺复兴

美国黑人的三次文艺复兴美国黑人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民族。
万恶的奴隶制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污点,它也是挑起美国南北不和并导致大规模内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战后,美国的奴隶制在名义上算是被废除了,但广大的黑人,尤其是南方的黑人,处境并无多大改变。
列宁曾把南北战争后的南方比作“一座对付‘解放了的’黑人的监狱”〔1〕。
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美国黑人一直在进行斗争,从1526年第一次奴隶暴动〔2〕起,到本世纪60年代中期如火如荼的抗暴斗争止,经过400多年的艰苦历程,黑人民族才在美国获得一些基本权利与一定的政治社会地位,他们对美国文化所作的杰出贡献才得到初步承认。
举例来说,美国的白人文学史家们一直不肯正视美国黑人在文学上的成就,始终不愿给予它以应有的地位,这种情况直到今天才开始有所改变。
美国的黑人奴隶全都来自非洲。
非洲曾被达尔文称为“人类的摇篮”,原有古老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
美国的著名黑人历史学家杜波依斯曾说:“不用怀疑,15世纪非洲黑人群众的文化水平,比同时期的北欧人的文化水平要高。
”〔3〕但是,非洲的黑人被贩卖到北美洲大陆后,却成了“会说话的工具”,被剥夺了人的一切权利,当然更谈不上学习文化受教育〔4〕。
他们在非洲生活时原有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的习惯,后来被殖民者掳去当奴隶时,也就在美国南部的种植园里,在戴着镣铐干活的田野上,在奴隶们居住的简陋小屋里,在人迹罕到的沼泽和丛林中……创造了很有价值的口头文学——包括圣歌、悲歌、民歌在内的黑人奴隶歌曲——从而对美国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像弗莱德里克·道格拉斯、威廉·威尔斯·布朗这类奴隶通过自身的奋斗,不仅学习了文化,而且在逃亡之后还用手中的笔作武器,口诛笔伐,积极投身到当时的废奴运动中,为废除奴隶制度积极制造舆论。
奴隶主一向不把奴隶当作人看待,视黑人为劣等民族,因此黑人奴隶能进行文学创作本身就是对奴隶主谎言的有力驳斥,何况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有不少既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又有一定的艺术造诣,证明美国黑人不愧是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优秀民族。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

西方经典美术作品赏析论文我深信,只有高度的文化建设,才能造成现代强盛的民族和国家,对美和艺术的理解,是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美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多接触艺术,包括了解一些艺术史,经验证明:人们对于美的鉴赏和理解力,是要靠学习才能获得的————是知识之所赐。
西方艺术往往让人觉得驳杂繁芜,高深莫测,让人不明就里,不知所措。
对西方数千年艺术发展概况的解读,体验到西方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领略到西方艺术典雅精致的风格和浓浓的人文情怀,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深入艺术的现场,感悟艺术之趣、历史之真,知性之美。
从这本书中,学有所获,常有所思,偶有所悟,其乐融融。
西方美术发展的精神基点,始于与自身的认识上。
“美术”一词,在西方指非功利主义的礼堂艺术,或主要指为纯审美而创作出的有形艺术。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的特殊方式。
纵观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状态,由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统和相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使之呈现出丰富而又相对复杂的艺术景观。
西方美术的真正起点在希腊。
尽览西方美术发展的线索,有过三次高峰时期。
第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第二次,文艺复兴时期;第三次,19世纪。
对于文艺复兴,在我学这门课以前的记忆里,留下足迹的仅仅是文学作品,远远不知道美术作品的丰富、无限和逼真。
到此刻才了解到艺术的无垠天地。
历史的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世纪是基督教统治西方的一千年,人们的思想,生活都受到基督教义的全面渗透和压抑。
这个时期的人们缺乏创造力,缺乏自主思想,只为了上天国而活着,而文艺复兴唤醒了西方人的创造力。
文艺复兴为世界文化史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恩格斯说:“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
”就文艺复兴在发展文化艺术方面所具有的意义而言,只有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繁荣时代可以和它相提并论。
文艺复兴的艺术文化,是人类无与伦比的不朽的珍品。
而近代先进的艺术文化,是在文艺复兴艺术文化的基础上诞生,成长起来的。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论述题

论述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一、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标志着欧洲从中世纪向现代社会的过渡。
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个人主义和人文主义,它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创造力,反对宗教的权威和教条。
1. 背景:文艺复兴的背景是中世纪的宗教统治和封建制度,人们的生活受到极大的束缚和压迫。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人们开始追求自由、理性和科学,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2. 主要成就: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艺术、科学和哲学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文学方面,出现了像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等伟大的文学家;在艺术方面,出现了像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伟大的艺术家;在哲学方面,出现了像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先驱。
这些成就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3. 影响: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欧洲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为欧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强调理性、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的权威,追求科学和真理。
1. 背景:启蒙运动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产生的。
当时,人们开始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的压迫感到不满,希望建立一个更加公正、自由的社会。
2. 主要成就:启蒙运动在哲学、政治、社会、宗教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哲学方面,出现了像笛卡尔、斯宾诺莎等理性主义哲学家;在政治方面,出现了像卢梭、孟德斯鸠等政治思想家;在社会方面,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平等、自由、民主的主张;在宗教方面,启蒙思想家们批判了宗教的权威和迷信,提倡科学和理性。
3. 影响: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欧洲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它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们都强调了人的价值、尊严和创造力,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的权威,追求自由、理性和科学。
苏辙代表作

苏辙代表作苏辙(10371101),字子敬,号无定,宋朝末年重要文学家及政治家,在文学史上称为苏洵派代表。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二次文艺复兴(康乾盛世)中最著名的家喻户晓的文学家。
苏辙的文学创作有人物话语类、抒情诗类、文言文类。
苏辙的文学创作表现出极高的境界,让后人铭记、赞赏不已,是明证苏辙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苏辙最著名的文艺作品有《细说往事》、《梦游天姥吟留别》、《论语集注》和《苏小小传》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细说往事》。
《细说往事》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叙事长篇诗歌,全书共有六百首,按内容分为五部:《细说故事》、《家破人亡》、《昔事再现》、《世变前境》、《怀瑾追述》、《山河今古》。
全书的叙事贯穿中,记叙得入木三分,生动形象,堪称古代世界情节最完整、现实最真实的叙事文学作品之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苏辙最著名的诗歌之一,全诗总计14首,记叙苏辙在天姥山的梦游。
夜深梦游天姥,月明看白鹿,梦中鹤出洞来,高歌声呜咽;欣慰看清江,哭泣看清潭,惆怅夜已深,离别叹无穷。
这首诗以苏辙深厚的古典知识和家国之情,表现出一种具有强烈情感的对过去的怀旧之情。
苏辙还有一部见诸宋书史的经典之作《论语集注》。
《论语集注》乃唯一存留至今的中国古代论语诠释全集,内容涉及范围广泛,论述考证精湛,作品兼具文学的艺术性和学术的典雅性。
《论语集注》被誉为宋朝最精彩的文学作品之一,一票宋朝文学家如陆大椿、欧阳修、苏轼等都曾赞赏过。
另一部《苏小小传》是苏辙有艺术性的叙事诗,以及苏辙师生爱情的研究为主题。
《苏小小传》以苏小小为中心,叙述了苏小小和宗圣的爱情纠葛,以及苏小小因宗圣的谩骂与拒绝而绝望的故事,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苏辙的文学创作颇具文学价值,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艺大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对宋朝的政治、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他不仅在文学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参与了政治纷争,推动宋朝政治发展。
苏辙所创作的《细说往事》、《梦游天姥吟留别》、《论语集注》、《苏小小传》是其代表作,将苏辙的深厚文学功底、深邃思想和丰富知识展示无疑,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经典作品之一。
新古典主义及风格和特点

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和特点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学习古典艺术的高潮:第一次是文艺复兴,第二次是17世纪,第三次那么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古典艺术的学习主要表现在人文主义方面,其原那么就是强调理性和秩序.画家在绘画中致力于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怀着理性的审美情趣去表现自己心中的"图式".尤其是拉斐尔的作品,以古典式的均衡和端庄被后世的古典主义艺术家奉为楷模.虽然意大利文艺复兴确立了古典主义美术的基本原那么,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古典主义的真正发展是在17世纪,它是法国路易十四时代掀起的一种文艺思潮.路易十四时代是法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把专制君主制度推向了高潮.政治环境孕育了宫廷文化,并催生出古典主义文化潮流,从思想和伦理层面为专制王权提供了基础.古典主义所崇尚的规那么、秩序、均衡、典雅与君主专制制度所崇尚的神圣、崇高、等级秩序和国王的威严有机融为一体.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古典主义绘画的最后一个高峰,这一阶段的古典主义与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18世纪下半叶是法国封建君主制日趋腐败堕落和资产阶级逐渐强大的时期,资产阶级为取得革命的胜利,在意识形态领域高举反封建、反##神权的旗帜,号召和组织人民大众起来为资产阶级革命而献身.为取得这一革命斗争的彻底胜利,首先要在人们的心理上注入为革命献身的美德和勇气,那就是为共和国而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因此,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成了资产阶级所推崇的偶像.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了借用古代艺术形式和古代英雄主义题材的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了大卫、热拉尔、勒布伦夫人、格罗、安格尔等多位大师,以大卫和安格尔最具代表性.大卫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最纯粹表达者;而大卫的学生安格尔更是将新古典主义推向了高峰.新古典主义美术由大卫到安格尔是一个转折,在内容上由革命的、与时代相关的事件转向了脱离现实的神话和纯艺术的表现;在形式上由严格的古典主义风格走向了带有华丽东方色彩的古典主义.2新古典主义与古典主义都对造型的准确性要求严格,因此非常强调素描的主导作用.古典主义者坚信只有通过素描,艺术家才能使思想得以表现.普桑是古典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主X艺术家应以智性与理性来支配其素材,他对色彩有过这样的见解:绘画中的色彩是迷惑眼睛的圈套,就像诗歌韵文的迷惑力一样.由此看来,古典主义推崇理智而排斥感觉,进而认为素描比色彩更加高贵.他们非常重视精准的形体观察和对光影的正确分析,并通过理性的空间描述来保持结构的均衡和形式的完整,使写实造型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两位不同时期的古典主义大师——拉斐尔和普桑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非常强调"形"的准确性,且都掌握了对轮廓线精妙处理的素描技巧,这种表现方式与威尼斯画派及鲁本斯在色彩上所表现的X力形成了鲜明对照.新古典主义仍然没有摆脱对素描的依赖.他们的作品普遍具有结构精准、造型完整的特性,而素描训练正好能够达到这种要求.因此,他们把素描的作用放在了首位,认为素描中包含着艺术的尽善尽美.在新古典主义者的理念中,素描甚至被认为是绘画的最高成就.从新古典主义者的标志性口号"只有素描才是真正的艺术"就可以看出他们对素描的认识和推崇.无论是大卫还是安格尔,均为美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素描大师.大卫强调古典艺术特有的准确性和表现力,偏爱雕刻般的造型感觉,追求素描关系下的简洁、质朴和庄严感,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他把素描光影技巧在画面上运用得十分娴熟.大卫虽然对素描推崇备至,但他也十分清楚,素描技巧只是表达情感的一个媒介.在强调素描的前提下,大卫还十分注重对人物精神世界的表现,在作品的素描稿阶段就要求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大卫的一幅鸿篇巨作,整个画面场面恢宏,人物虽多达百人,但大卫通过高超的素描造型能力,把每个人物形象都描绘得惟妙惟肖,将庄严和恢宏的气氛把握得非常准确.作为大卫的弟子,安格尔对于素描的重视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的造型手法与大卫有所不同.大卫注重古典艺术形式下素描的完整性,以及人物雕刻般的造型.新古典主义在居室设计方面的特点形散神聚是新古典的主要特点.在注重装饰效果的同时,用现代的手法和材质还原古典气质,新古典具备了古典与现代的双重审美效果,完美的结合也让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2、讲求风格,在造型设计的不是仿古,也不是复古而是追求神似.3、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式样的大致轮廓特点.4、注重装饰效果,用谁内陈设品来增强历史文脉特色,往往会照搬古典设施、家具及陈设品来烘托室内环境气氛.5、白色、金色、黄色、暗红色是欧式风格中常见的主色调,少量白色糅合,使色彩看起来明亮.新古典主义建筑创造了一种与现代主义建筑不同的人性化空间,从而在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改善建筑的亲合性方面,为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建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一味追求高大的体量、宽广的空间、无装饰的整一化的外形,是现代主义建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这从经济和空间的使用角度来看,也许有其合理性.但是,建筑从根本上说,毕竟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不是人类为建筑服务.因此,作为为人类提供工作、休息、娱乐和活动场所的建筑来说,它应该也必须表现出与人性相关的因素.把建筑从一种冷冰冰的物,变为一种富有人情的空间;把与社会和自然相隔绝的空间,变为一种同社会和自然展开对话的空间.这正是新古典主义建筑为新时代提供的一种新价值,一种最有价值的价值.新古典主义装修风格是指什么?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其实就是经过改良的古典主义风格.一方面保留了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仍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新古典主义的灯具那么将古典的繁复雕饰经过简化,并与现代的材质相结合,呈现出古典而简约的新风貌. 在造型语言上,常选用羊皮或带有蕾丝花边的灯罩,铁艺或天然石磨制的灯座,古罗马卷草纹样和人造水晶珠串也是常用的视觉符号.新古典主义的灯具在与其它家居元素的组合搭配上也有文章.在卧室里,可以将新古典主义的灯具配以洛可可式的梳妆台,古典床头蕾丝垂幔,再摆上一两件古典样式的装饰品如:小爱神像——丘比特像或挂一幅巴洛克时期的油画,让人们体会到古典的优雅与雍荣.现在,也有人将欧式古典家具和中式古典家具摆放在一起,中西合璧,使东方的内敛与西方的浪漫相融合,也别有一番尊贵的感觉. 新古典主义风格,更像是一种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相结合,兼容华贵典雅与时尚现代,反映出后工业时代个性化的美学观点和文化品位.新古典风格的"神"在于比例优雅到位.只要比例控制好了,材质较好,做工精细,是很容易打造一个高级的社区.事半功倍,少花钱多办事,鉴于符合目标客户群体的审美取向,销售根本不用担心,屡试不爽.。
时间文化与人类的第二次文艺复兴

时间文化与人类的第二次文艺复兴
刘长林
【期刊名称】《科学与社会》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中国大陆近二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强劲,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强国。
与此同时,如果海峡局势平稳,台湾的经济实力也有希望快速增长,再次令世界刮目。
【总页数】5页(P50-54)
【作者】刘长林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
【相关文献】
1.互联网: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文化革命 [J], 许纪霖
2.学森与第二次文艺复兴 [J], 苗东升
3.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主要特征探究 [J], 杨永忠;;
4.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主要特征探究 [J], 杨永忠
5.探究人类先进文化发展历程的重要成果——《欧洲文艺复兴史》简评 [J], 朱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5以来,遥感信息科学,数学、物理、地理交叉研究; 1990以来,地理科学,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 2008以来,地理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多学科交叉。
1第二次的文艺复兴 2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3社会主义总体设计 4天地人机信息网络 5数字图像信息模型 6大成智慧教育方案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phere in Social System
人 人物关系 人 人 自然力 1-1 物质 物质 人 热能 信息 人 电能 信息 4-1 物质 电气化
社会系统中经济圈层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规律 (1)一般性
21世纪下半叶
6 生物工程技术 人体科学技术 基因解密 人机关系 人
外化物质,外化精神 实证科学,宗教信仰 还原论为主 追求物质生活,追求宗教信仰 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 适者生存
价值观
人类群体在劳动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与人之间在“交流”中发展思维。
原始社会 – 肢体语言 – 语言 – ……
分异
社会思维
经验思维 共识认知思维 公理思维 情感思维 共有情意思维 意志思维 创造性思维
前551年~前479年 孔子
前372年-前289年 孟子
前571年~前471年 老子
前369年~前286年 庄子
前469年-前399年 苏格拉底
前427年-前347年 柏拉图
公元前384 - 公元前322 亚里斯多德 理论的科学 实践的科学 创造的科学
农业社会 向 工业社会 过渡期
封建主义社会 向 资本主义社会 过渡期
A
矛盾论
量
自 然 辩 证 法
智
认 识 论 人 天 观
性
军 事 哲 学
人 学
智
唯 物 史 观
数 学 哲 学
系 统 论
地 理 哲 学
建 筑 哲 学
美 学 文 艺 文 理 艺 论 活 动
B C D
础 技 术 工 程 前 科 学
实
自 然
社
数
系
思
人 体 科
军
理论 地理 行 科学 建
会
科 学
学
科 学
统
科 学
工业革命 -体力劳动解放
19世纪下半叶
信息革命 - 脑力劳动解放 20世纪下半叶 RS&GIS, PKU
生产关系发展规律 (2)复杂化
பைடு நூலகம்19世纪
自然农业 机械工业
公仆
公众
20世纪
电气工业
21世纪
信息产业
22世纪
基因产业
2-1
农业机械化
3-1
4-1
5-1
6-1
光能信息
+
2-2
工业化 工业电气化
+
3-2
基础科学
产业 创业
1980-90 信息产业
电子工业
技术科学
资产阶级政权
工程科学 经济系统
政体 改革
2000 电子政务 信息(CIO)革命
政治系统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力
自然科学
少数人
意识 改变
信息社会
意识系统
多数人
生产力发展 与 信息社会
Prof. Ma Ainai Email:ainaima@ RS&GIS, PKU
雇员 电能 信息 4-1 物质 电气化
电脑
光脑 核能 信息 光能 6-1 物质 基因化 第五产业 基因经济 心灵文明
1-1 物质 物质
2-1
物质 第一产业 农业经济 农业文明
3-1
物质 工业化
5-1
物质 信息化 第四产业 知识经济 信息-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社会
原始经济 采集渔猎
第二产业 工业经济
工业文明
+
2-4 精准农业
太阳能与地球内能利用-热能, 电能(纳米技术) 国民经济信息化 提高植被太阳能利用率(基因技术)
节流:
信息流替代部分物流, 能流, 人流(航天与计算机信息技术)
人地协调理念 (污染物资源化)
NBIC
2002, 03,04
RS&GIS, PKU
* 欧洲: 2050s 年, 相当1990s 年代生活水准, 消耗资源, 能源仅 1/10
西方文化特点
一义序 是,非;真,假;对立,相反 形式逻辑为主-抽象思维 演绎逻辑、归纳逻辑,理性
中国文化特点
二极序 阴,阳;生,克;互补,相成 辩证逻辑为主-形象思维 类比逻辑、辩证逻辑,悟性
波为主
主客二分论
物质第一(唯物),精神第一(唯心)
波为主
主客一元论 天人合一(心物辩证) 内化气功 手工业,不语乱、力、神、怪 整体论为主 来自自然,回归自然 己所勿欲,勿施与人 和谐社会(螺旋上升)
人
电脑
光脑
核能 信息
光能 6-1
2-1
物质
3-1
物质 工业化 第二产业 工业经济 工业文明 M
5-1
物质 信息化 第四产业 知识经济 生态文明
采集渔猎 第一产业 原始经济 农业经济 农业文明
第三产业 服务经济
后工业文明
物质 基因化 第五产业 基因经济 心灵文明
L
U
信息革命 - 脑力劳动解放 20世纪下半叶 RS&GIS, PKU
第二次 文艺复兴 (文明复兴)
社会系统中经济圈层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规律
长者 公务员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phere in Social System 6 生物工程技术 人体科学技术 基因解密
人
公众
奴隶主
人物关系 奴隶
地主
资本家
雇主
人机关系
农民 自然力
工人 热能 信息
+
3-2
自动服务
+
4-2
光能信息
+
5-2
+
2-3
电气化 精准农业 数控工业
+
3-3
智能服务
+
4-3
+
2-4
信息化 基因农业
光控工业
+
3-4
+
2-5
基因化
Prof.Ma Ainai Email:ainaima@
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
5-1 信息产业
开源:
+
4 -2 智能服务业
+
3-3 数控工业
社会系统中经济圈层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规律
长者 公务员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phere in Social System 6 生物工程技术 人体科学技术 基因解密
人
公众
奴隶主
人物关系 奴隶
地主
资本家
雇主
人机关系
农民 自然力
工人 热能 信息
雇员 电能 信息 4-1 物质 电气化
自动服务
+
4-2 5-2 4-3
+
农业电气化
+
数控工业
地主
农民
2-3
电气化
3-3
智能服务
+
精准农业
资本家
工人
2-4
信息化
光控工业
3-4
雇主
雇员
基因农业
2-5
基因化
Prof.Ma Ainai Email:ainaima@
公务员
公众
文明的发展
Prof. Ma Ainai Email:ainaima@ RS&GIS, PKU
文艺复兴 (文明复兴)
达芬奇自画像
蒙娜丽莎
岩间圣母
14-15世纪 多才多艺的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日心说
Mikolaj Kopernik (1473 - 1543)
英国牛津大学
牛顿桥
1643-1727 牛顿 数学家 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
1646 - 1716 德国著名的 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
2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钱学森研究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近20年; 10册手写书信集,发表了3000余封信; 向各类专家请教、讨论、指出问题; 先后组织了几十人、10多人的研究组; 6人的研究组,定期讨论与研究。
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哲 学 桥 梁 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认识客观与主观世界的科学
公务员 Social System
21世纪下半叶
6 生物工程技术 人体科学技术 基因解密 公仆 光脑 核能 信息 光能 6-1 物质 基因化 第五产业 基因经济 心灵文明
人
公众
奴隶主
人物关系 奴隶
地主
资本家
雇主
人机关系
农民 自然力
工人 热能 信息
雇员 电能 信息 4-1 物质 电气化
电脑
1-1 物质 物质
1879-1955 爱因斯坦 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科学家
工业社会 向 信息社会 过渡期
资本主义社会 向 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期
1948 申农(Shannon)提出信息概念 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发展 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发展 2006年,联合国提出信息社会日(5.17) 美国、欧盟、日本相继提出“信息计划” 中国2006提出 《2006 – 2020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封建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革命 -体力劳动解放
信息革命 - 脑力劳动解放 RS&GIS, P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