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基本使用教程
sai教程

sai教程Sai教程 - 针对初学者的简明指南在本篇教程中,我们将向您介绍Sai绘画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无需担心,即使您从未使用过类似软件,我们也会从头开始,逐步指导您熟悉Sai的使用。
1. 下载和安装Sai首先,您需要下载Sai软件并安装到您的计算机上。
您可以从官方网站或其他可信来源获取安装文件。
安装程序通常很简单,您只需按照指示点击“下一步”即可完成安装。
2. 探索界面一旦安装完成,启动Sai软件。
您将进入主界面,这是您开始绘画之旅的起点。
界面通常被分为多个窗口和工具栏。
您可以拖动它们来自定义界面以适应您的喜好。
3. 创建新画布在Sai中,您可以通过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选项来创建新画布。
在这个窗口中,您可以设置画布的尺寸和分辨率。
选择适合您绘画需求的参数后,点击“确定”即可创建新的画布。
4. 使用工具Sai提供了各种绘画工具,例如铅笔、刷子、橡皮擦等。
您可以在工具栏中找到它们。
通过选择适当的工具,您可以开始绘制和涂鸦。
试验不同的工具和笔触,熟悉它们的特点和用法。
5. 调整画笔设置Sai允许您调整画笔的不同参数,如颜色、大小和透明度。
您可以使用下方的工具设置面板进行微调。
尝试改变不同的设置,看看它们对绘画效果的影响。
6. 使用图层图层是Sai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允许您在绘画中创建独立的可调整的元素。
您可以在“图层”窗口中添加新图层、调整它们的顺序、合并它们等等。
合理使用图层可以大大简化编辑和修改工作。
7. 保存和导出作品一旦您完成了绘画或涂鸦,别忘了保存您的作品。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选项,将您的作品保存在您选择的位置。
您还可以选择“导出”选项,将作品以其他格式保存,如JPEG或PNG。
这是一个简要的Sai教程,旨在为初学者提供基本的入门指导。
希望这些简单的步骤能帮助您开始探索和使用Sai绘画软件。
祝您绘画愉快!。
SAI 上色教程 しめ子的上色方式

1.画草稿.....................................................................点击查看完整图片新建文件后,在背景图层上画上草稿。
因为表情与外形是可以边画边修改的,轻松愉快地就画好了。
2.铺上整体颜色.....................................................................点击查看完整图片为了能好好掌握完成后整体的感觉,先铺上全体的颜色。
3.修改外形.....................................................................点击查看完整图片感觉整体铺上大片的颜色后映像能够稳定下来,就开始修改吧。
使用滴管工具一边汲取周围的颜色,一边使用喷枪工具在画面上慢慢修改。
不断重复这一步骤,就离完成后的感觉越来越接近了。
基本上我不使用图层,直接在同一图层上上色的。
4.画上细节部分.....................................................................点击查看完整图片一边观察整体的平衡感,一边加上细节部分。
5.画上眼瞳.....................................................................点击查看完整图片画上眼睛。
使用滴管工具与喷枪工具制作一个由浓紫色~黄色的渐变效果。
将喷枪工具的模式设置为“正片叠底”后仔细地绘制眼睛,瞳孔画成细长的样子后,猫咪的眼睛就完成了。
6.补上皮肤、脸颊边的红晕与高光.....................................................................点击查看完整图片在这里要加上皮肤与脸颊的颜色。
将喷枪工具工具设置为“正片叠底”的模式后,在整体上铺上黄色、脸颊涂上粉红色。
sai绘画的整个步骤

第一步新建图像推荐分辨率300,这样能够达到精稿的效果……当然如果纯粹只是涂鸦为主的话可以选择用默认的72分辨率什么的…有关分辨率的详细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我说不清的,一定要去看高人的教程解说才行…(望天✲✲✲第二步绘制草稿把自己大致的设想画出来,不需要画的很精细,自己看得懂就好↑(真的是自己才看得懂)另外也要在这一步调整好构图什么的,这样到后期就不用在构图方面纠结问题了在这里我是把画布给裁*小了一点…*在SAI中的裁剪方法和PS不一样在SAI中的裁剪步骤如下:1 点击选择工具2 以本图为例,框选要留下的部分(没有被框选中的区域则是要裁剪掉的)3 图像→以选区的尺寸裁剪(T)4 结束。
很简单吧XD✲✲✲第三步进一步绘制草稿在原先的草稿(构图)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绘制这时应该大致能看出画的内容了人物上不断调整结构让它看的更顺眼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是个结构废…不管怎么调整结构都是有问题的(你)✲✲✲第四步描线把草稿所在的图层的不透明度调整到50%左右,当然数值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更改就可以了,没有定值然后新建一个图层在草稿图层的上方,进行描线这里我描线用的笔是SAI里默认的【笔】,同时运用了材质使线条显得更自然一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描线用的笔刷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快速作画的话,可以选择把脸部的五官单独分出来在一个新的图层画这样为之后的铺色步骤可以多出很多时间大致完成后就是上图的场景随后去掉或者隐藏草稿图层后只留下线稿图层就是下图的场景✲✲✲第五步铺色块把线稿的图层置于最上边,然后在这之下新建图层进行铺色块的环节这一步主要是用来确定整体色调和各个部位的颜色说白了就是选色环节如果为了修改方便可以像我这样把每个部位的色块都分在不同的图层里如下图如果嫌麻烦的话用一个图层解决当然也可以然后这里是写给像我这样的选色废看的如果在自己铺完色块后怎么看那颜色都不顺眼,就可以利用调整色相/饱和度来修改颜色下图就是在修改完后的最终定色…✲✲✲第六步上阴影根据个人习惯来决定顺序我一般都是从皮肤开始入手的在画阴影的时候也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①新建一个图层置于皮肤色块图层的上方鼠标选中该新建的图层,然后勾选←这里的第二项剪贴图层蒙版然后就会有这样的效果↓②不新建图层直接选中皮肤色块图层然后勾选←这里的第一项保护不透明度然后在这个图层上直接上阴影用任何两个方法中的一种都可以这样再新建的图层上面无论怎么画都不会有画出去的问题了可以放心大胆的画作者在这里用的是第一种方法,为了方便修改用上述方法进行阴影上色,最后可以达到下图的效果*这里还是写给同为选色废的同胞们的话(´∀`*)关于阴影选不来色的问题在一个个部分分开画阴影之后时常会碰到画面色调不统一或者看不顺眼的问题那么这里有个技巧①首先如果是按照我那样把所有色块都分在不同的图层的孩子们先请新建一个图层组然后把所有的色块图层都移到这个图层组里如果是所有色块都在一个图层上的孩子就不用这个繁杂的步骤了②新建图层,勾选剪贴图层蒙版,置于色块图层(组)的上方,混合模式改为正片叠底③选一个灰色,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来选如果是暖色调的图可以用偏暖的灰色,如果是冷色调的则相反在新建的图层上画阴影,这样所有的部分都能上到就不用担心画面不整体的问题了当然,这个方法挺偷懒的但很实用✲✲✲第七步休息一会上上P站聊聊天打打游戏喝喝茶上上厕所吃吃点心看看小说随便你爱干嘛干嘛✲✲✲第八步眼睛上色这里推荐放大画…这样能更加精细一点①上眼白②涂上眼睛内部(你跳的是不是太快点了)高光可以新开一个图层建在线稿上面画这样就可以覆盖住眼睛上的线条了③加工新建一个图层,勾选剪贴图层模板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滤色或者是发光,然后涂上亮色,觉得边缘太实可以用模糊笔刷模糊一下边缘这样眼睛就看起来有神了很多了XD✲✲✲第九步整体加工这一步我也不一定能讲清楚……大家能看懂就看懂吧……①首先先对皮肤进行加工在皮肤原有的图层上再次新建图层,勾选剪贴XXXX(懒得说全名了大家都懂的……混合模式改为正片叠底然后用水彩笔或者喷枪笔刷轻轻地在两颊上刷上红色,如果刷的太深也没关系,只要用模糊笔刷慢慢磨几下让它显得自然点就可以了另外想要让皮肤显得饱和一点,可以用滴管选曲皮肤本身的颜色,在刚才抹红晕的图层(或者再新开一个正片叠底的图层)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渲染这里就是不断的润色不断地用模糊工具磨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②头发加工在原本的头发图层上面新建图层,勾选剪XXXXX…混合模式正片叠底然后用偏红或者偏蓝的颜色刷上去,可以把头发看做一个球体那样做出过渡的效果这样头就圆起来了(?)之后如果觉得太过死板的话可以像我这样做出反光的效果步骤如下在线稿上面新建一个图层,混合模式滤色然后用皮肤的颜色去轻轻地刷在发梢的位置就会做出上图的效果了如果觉得太亮可以调整滤色图层的不透明度最后加上高光,头发部分就完成了③衣服加工步骤雷同于上面给皮肤和头发加工的步骤还是在所有衣服的图层上面新建图层勾选XXXXXX混合正片叠底然后抹上颜色就好了…= =(喂✲✲✲第十步最后调整①制作背景因为主色调已经定下来是暖色了所以背景选择用粉红色首先先拖入素材,进行大小调整让它和背景一样大,顺手调整一下色调然后混合模式改成正片叠底让它和原来的背景颜色合在一起背景就很简单的完成了o(* ̄▽ ̄*)ゞ②调整色调看着上图就会有种人物和背景不合的感觉为了去掉这种不和谐感,就在人物所有图层之上新建一个图层,勾选XXXXXX,混合模式滤色然后刷上和背景邻近的颜色,调整图层的不透明度,用模糊笔刷磨一磨就是下图这个效果了←去掉背景的话就是这个感觉*这张是后来最后检查的时候存的所以脸上的字已经写上去了噗别在意别在意③忘说了一步,这里补上……就是如果觉得黑色的线条很死板的话,可以修改线条的颜色,让它偏红或者偏蓝这样就会显得自然一些,具体方法就不再这里说了,大家应该都会吧?④PS加工存成PSD格式的文件后*打开PS开始进行最后的加工修改*大家一定要注意在画的过程中就要随时保存啊…不随时保存的后果你们都懂的。
sai怎么创建浮动参考图?sai把参考图放旁边的技巧

sai怎么创建浮动参考图?sai把参考图放旁边的技巧
sai中想要导⼊图⽚,该怎么导⼊移动的参考图呢?进⼊sai软件中,导⼊需要作为参考的图⽚,选择视图,新建浮动视图,可以将参考图放旁边。
⼀、导⼊浮动参考图
点击视图。
进⼊主界⾯,导⼊图⽚,点击视图。
点击新建浮动视图。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新建浮动视图。
移动参考图。
这时候可以看到参考图已经放置在旁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移动参考图。
⼆、导⼊图⽚
点击左上⾓⽂件。
点击打开。
点击筛选旁边的下拉栏,选择最上⾯的图像⽂件。
点击选择⾃⼰想描的图后点击右下⾓ok,即可将图⽚导⼊sai。
点击左边透明度,将导⼊图⽚的透明度调低。
点击新建⼀个图层,之后就可以在新建的图层上描图了,新图层上的涂改不会影响到导⼊图⽚的图层。
以上就是sai把参考图放旁边的技巧,希望⼤家喜欢,请继续关注。
SAI的绘画技法(图文并茂)很不错哦 免费的

转载]SAI绘图教程~起(2009-09-15 20:15:53)先介绍一下我最先制作好的画面分辨率是1024X768注:(←RGB滑触↑用这里进行改制便签工具↑手颤的修正)颜色用RGB滑触制作,将经常使用的颜色放进便签里手颤修正设为13.这个数值越大线条的越不显得颤动画面可以用window进行改制,所以大家就以自己能更方便地绘图为方向来改变看看吧我的情况是把layer相关的panel放在右边让Status bar不显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绘制关键的画吧■粗略地画出一张图■这次我们不使用Scanner而从最初开始就用SAI进行绘制【文件】→【新画板】打开500×650的画板把自己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东西画出来最初没有考虑到背景,想着「过会儿再说吧」(笑)我觉得使用接近黑色的颜色比较能不违和地画出来还有,这个粗图的阶段如果画太复杂的话下笔的时候会搞不清楚要将线条牵到哪里所以请大家整理到自己能弄清楚的程度画好粗图后就把这个layer选为保留不透明度*注:(保留不透明度用下面的layer进行clipping在范围检验中指定)这样一来就只有线条有着色了*注:(保留不透明度用下面的layer进行clipping在范围检验中指定)这样一来就只有线条有着色了要改变线条的颜色还有其他的方法,总而言之能做成这样的浅色彩就OK 然后,现在要改变画板的大小虽然如果最初就用大画板画的话就没问题,但画都画了也没办法【画板】→【变更画板的分辨率】设为200%(2倍)这时检查一下【纵横比固定】吧*注:(横像素数200纵像素数200幅度1000高度1300纵横比固定纵横像素数固定)基本上用大尺寸画最后缩小的话看起来会更漂亮那么接下来从上方开始画白描■線画(白描)■(这个图上的文字我都翻过就跳过了)在粗图上方制作白描用的layer还有我想让粗图看起来更薄一点所以就把透明度设置成30%了画白描需要使用到工具【笔】我用的6px但好像更细一点也没关系。
SAI日系插画零基础入门教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SAI日系插画零基础入门教程》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阅读感受
再者,书中的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实践和互动。通过临摹和原创的练习,我开 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想法和感受。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创作 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了我的技巧和认知。
阅读感受
然而,《S日系插画零基础入门教程》并不仅仅限于技术的教授。书中强调了 艺术和生活的,鼓励我们将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融入到创作中。这让我意识到, 插画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解读。
精彩摘录
可以根据发际线和头发轮廓,再次细化头发的各个部分。注意保持细节和整 体的比例一致。
阅读感受
阅读感受
在我踏入插画世界的道路上,我遇到了《S日系插画零基础入门教程》这本书。 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一扇通向日系插画的大门,而且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创作欲望。
阅读感受
这本书的基础知识部分非常详尽,从线条的绘制到颜色的选择,从基本的图 形到复杂的构图,都做了清晰明了的解释。对于零基础的读者,比如我,每一个 章节都让我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我逐渐了解到,插画并非单纯的艺术表现,而 是一种可以用作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
目录分析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其中重点强调了对于零基础 学习者而言,学习SAI软件的使用和掌握日系插画的基本概念是极其重要的。还 介绍了SAI软件的基本界面和一些常用工具,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目录分析
该章节主要讲解了线稿的绘制技巧。从线条的分类、绘制方法到线条的运用 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特别是对于初学者而言,能够迅速掌握不同种类 的线条的绘制方法,从而为后续的上色和细节刻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程|SAI软件应用超详细教学part04

教程|SAI软件应用超详细教学part04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由漫联教育整理的SAI软件教程分享一篇SAI软件应用的超详细教程由于内容太详细了,所以小编会分成几篇来讲解适合各位初学板绘的小白喲~赶紧收藏起来拿回去练习吧~~~~今后我也将为大家带来更多、更好的原创/转载教程。
想了解更多课程及学习方法可以百度搜索:漫联教育这是关于SAI软件应用教学的第四期了,关注公众号可以查找到往期教程本教程使用人群:手绘小白,刚接触板绘和屏会的小伙伴注:由于内容较多教程会分几期分享,方面同学消化和更牢固记住SAI的功能使用好了,往期对SAI的讲解也已经差不多了,最后一期我们来说说SAI顶上的这些。
首先是文件,这个是不管谁在打开sai都会第一个点的东西,像是打开啊保存啊另存为啊那些我想我不用说了吧……这里主要说说新建文件。
选择新建文件就会出现这么一个东西,那两个方框里面是你即将创建的画布的长和宽,也就是大小。
但是SAI非常人性化的准备了许多预设大小,像是A4纸啊,几种比较常见的屏幕分辨率之类的大小都会有,需要特定的大小的时候可以直接在里面选择。
在右边有四个单位,由上至下的分别是【像素】【英寸】【厘米】【毫米】,对于楼主来说最容易最常用的就是【像素】,这个最容易把握大小。
不过注意,SAI的画布创建时有限制的,假如太大是无法创建的,而且小编提醒一下(注意这很重要)配置一般或者是比较低的电脑不要选择太大了,要不然后来图层一多工程文件为很大,而且有很高的几率会卡死或者是再也无法打开这个文件然后是打开文件,这里其实不用太多讲。
这些是SAI能打开的文件的格式,除了SAI和PSD以外其他都是一些图像文件。
而这个另存为也是这些是可以另存为的格式,SAI和PSD都可以保存图层结构,但是不能被类似于美图看看之类的东西打开。
(至少SAI不行)接下来就是保存这些东西【图层】而这个PSD可以被PS读取【就是PS的保存格式】所以说有了这个可以实现PS和sai的结合,就可以使用PS做sai的后期啦!(或者是一起用)然后就是第二个选项编辑了,这个没用,全部都可以用键盘实现,所以说无视它也可以的。
插画教程用SAI

一、底色根据哪里该有阴影,要运用怎样的颜色的感觉将底色涂好。
·大多数是将暗的部分用青色系,明亮的部分用黄色系涂抹。
·由于这是完全凭借感觉的作业,所以不用考虑得太深,凭借感觉粗略的涂上。
·免费公布的一些笔刷之中有些很有意思,非常推荐大家利用。
三、人物现在先将人物的颜色涂好。
----------------------------------------------------------------------------------1,肌肤·在底色图层上创建一个肌肤图层,然后将肌肤涂上淡淡的肤色。
·将不透明度保护勾选,不要将颜色涂抹出界。
·用稍微浓一点的颜色将阴影部分涂好。
·将【笔】的最小尺寸设定在50%左右,由浓渐淡的涂色。
·对于要上鲜明对比的阴影部分用小尺寸的笔刷涂抹。
·用稍微带点红色的浓色重叠在阴影上。
·头发的阴影、鼻子、眼角、嘴角等的影子要特别浓。
手臂之类的也同样的方式涂抹,这样肌肤部分就暂且完成了。
----------------------------------------------------------------------------------2,明亮部分的上色·在一定会有亮光的部分涂上色。
·就这样与底色图层的颜色重叠。
·【笔】用的是普通笔和圆形。
·虽说是靠感觉的作业,不过请根据下面所说的基本原则涂色。
想要耀眼的部位→用底色的互补色涂抹/与底色形成明度差不想要耀眼的部分→用与底色相近的颜色涂抹/用水彩弄淡----------------------------------------------------------------------------------3,眼睛·在肌肤图层上进行涂抹。
·不使用纯白色,而使用肌肤的高光程度的灰色进行涂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I基本使用教程
嘛~SAI是个不错的东西,好像这里用的人不太多也不太熟悉,这里就普及下吧~
只是软件的使用技巧而已,绘画咱还在缓慢的爬行中~
开篇前先说一句:没有最好的软件,只有最好的绘师.
以下来源于网络,自己整理了下:
一、工具与界面
从上往下依次说起:
1、“旋转和放大缩小”以及“翻转”控制画布。
对于我等右撇子来说右上角往左下角的线条绘画最稳定,旋转画布就顺手一些。
另外大部分人画图会有不对称的问题,隔一段时间将画布水平翻转可以消除不对称以及视觉疲劳等问题。
2、“铅笔”用来画草稿和线稿,我用的是默认硬度设置(那四个黑块右端最硬左端最柔,默认最硬)。
“画笔”主要是上色用,不习惯它变色的人可以把混色、水分量、色延伸这三项都关掉,还是不能适应可以用软头铅笔代替它。
画笔的起笔压力可以调,默认是50%。
“橡皮”用来擦掉错误的或者画多了的部分。
橡皮没有压力变化,这让我有点不满,擦细处请换用小橡皮。
3、“图层”是数码绘画基本概念,所有软件里都是一样用,高处的遮盖低处的。
如果是带有白色背景的线稿可以放置在顶端把属性设置为正片叠底,别的属性倒是没什么用。
“钢笔图层”是SAI的特色之一,本图层中的钢笔工具可以和铅笔一样直接画,可以调节锚点和线条粗细。
不过较长的线条中曲线工具比钢笔工具更好用。
4、这个橡皮擦清除当前层上选区内全部的内容,没有选区的情况会清除当前层所有内容。
要清理画糟糕的草稿请用此项目,而不是按DELETE或者扔进旁边的垃圾桶……(快捷键D,作用:清除当前层所有内容.
5、笔刷大小,铅笔常用的是起草稿的1像素,描线的9像素,画笔常用的是大色调50像素及以上,细部20像素及以下。
二、起稿阶段
构图中如果有超出画布的部位,可以用“图像”-“画布大小”暂时扩大画布,把多余的地方画出来,如下图:
较重的线是修改后的草稿,较浅的线是最初的草稿,大家可以看到大腿这里做了较大的改动,是将画布向下扩大一倍后校正的结果。
三、线稿的清理
描线前在工具栏的“图像”-“图像大小”中对草稿进行放大。
先把分辨率改成300,再把宽度设置为cm后调节为需要的尺寸,确定。
A4纸的话宽可以是15~18cm。
这张图展现了铅笔工具的具体使用,鼠标党请跳过此步看下一张。
SAI的9像素铅笔弹性范围很大,不要下手过重。
以前在PS中描线用5像素画笔。
使用板子绘图不像纸笔那样灵活,手很难控制长线条的位置。
在草稿时尽量不要一口气画长线,清理线稿的时候也一样。
我们可以采用接续的方法,草稿可以短线密集反复(如上半张),线稿则要注意收笔起笔让线看起来完整,特别长的线可以用钢笔层的曲线工具来处理。
建立钢笔图层,选择曲线工具(3~5像素宽度)连续点出锚点,双击结束,然后使用笔压工具调节锚点处的粗细。
SAI的曲线工具和oekaki涂鸦板中的曲线工具类似,在锚点之间会自动生成弧度,习惯后即使是鼠标党也能非常有效率(还是要小心鼠标手啊)。
PS:钢笔工具是SAI的特色之一,它不同于PS钢笔的选区作用,更多的是作为一条可以调整的线
来使用,可以通过钢笔工具画出很漂亮干净的线条,通过钢笔工具的笔压调整可以调整出起笔落笔的那种线条渐变感(当然,如果你对你在板子上力道控制有自信的话直接就能画出来..囧~
PS2:喜欢厚涂风格或者水彩风的童鞋可以使用笔(v)这个工具,和PS的涂抹工具比较像但是又优于PS的涂抹,可以去尝试下.
下面是笔刷做法:
笔刷形状自制:
blotmap内是笔刷纹理效果的素材,对应设置文件是brushform.conf
格式是:
1,blotmap\扩散.bmp
1,blotmap\扩散和噪点.bmp
elemap内是笔刷的形状,对应的设置文件也是brushform.conf
格式:
2,elemap\圆笔.bmp
2,elemap\平笔.bmp
brushtex内的是笔刷材质,对应设置文件brushtex.conf
格式:
1,brushtex\画布.bmp
1,brushtex\画用纸.bmp
papertex内的是画纸质感,对应设置文件papertex.conf
格式:
1,papertex\水彩1.bmp
1,papertex\水彩2.bmp
blotmap、brushtex、papertex均只支持8bit颜色的BMP文件,仅支持256×256和512×512两种尺寸。
因为三者的材质可以共通,各位认为那张材质适合用在什么地方的话就自行更改。
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文件复制过去另一个目录并按照格式修改.conf文件。
例如不能在brushtex.conf内指定blotmap文件夹内的文件。
elemap内则只支持颜色24bit、尺寸63×63的BMP文件。
其他文件夹里的东西不用管他,我们只要更改笔刷形状就可以了.
预设文件咱已经给亲准备好了,形状大小都是符合要求的,大家只要在那个圆圈里画出你需要的笔尖形状然后保存就可以了.那个圆圈和十字线就相当于笔尖,有自己做过PS笔刷的亲们应该会很快上手.(PS:跟PS的自定义笔刷一样)
之后把做好的BPM文件放回elemap文件夹,然后在brushform.conf(用记事本打开)里写上2,elemap\xxx(笔刷名称).bmp就可以了.之后打开SAI,在笔刷形状下拉菜单里就能找到了...当然,材质和质感也可以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