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表 精品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表

应到人数
全体数学教师,35人
实到 人 数
35人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追求真实、有效的学习过程——评课之座谈
主要内容
一、评课
1、上周四全体数学教师聆听了三节不同领域的数学课。
2、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和谈体会。
(1)蒋敏杰 (2)李静 (3)陈佳
二、盛宝良:追求真实有效的学习过程。
1、评课,抓住课堂现象,边听边想。
赛课
主持人
章玲
参加人员
一年级
谭青萍、周源、李红、孙宇、丁小燕、窦春珍
二年级
曾亚红、陈佳、钱莉、周春梅、徐蓉、仲金莲
三年级
李堰、耿英志、曹树凤、张俊芬
四年级
陆敏、周蕊、赵琴、陆燕、李静、吕震波、金松武
五年级
李芬、张波、蔡黎、彭华、蒋敏杰
六年级
蒋丹枫、周平、裴建玉、秦卫萍、王雪芳、章玲、杜小娜
参加对象及
参加对象及
应到人数
全体数学教师,35人
实到 人 数
35人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关于教师专业业务、素养(内涵)与设计(外显)问题的研讨
主要内容
一、教师专业业务、素养(内涵)与设计(外显)的讲座。
素养:教育(学)、学科
二、学科素养
1、知识:要素的相互联系(知识结构)
2、能力:获取和应用知识的思想、策略以及方法(知识的上位——认知)
有了高级知识的人,对能力的体验深刻。因此对知识中能力的提炼,要落实在教师的基本功中。
对于这次活动,很多老师的感受是我们要站得更高更远。每个教师应当迫切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了解每个知识背后的知识,有意识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将来学生的学习服务。
研究性学习课程课题组活动情况记录表

主题名称
我们身边的水
课题名称
保护水资源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目的
制定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组长
活动次数
成员姓名
分工情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XXX负责收集新县水资源保护的资料
2、XXX\XXX设计研究方案,确定合理计划
活动预定目标
(一切顺利可达到什么结果、遇到一些问题可达到什么结果、一切都不顺利,预计达到什么结果)
还算顺利,过程中设计计划引起了争论,但最终成功制定
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活动形式
(小组讨论、查阅资料、调查整理资料等)
小组讨论及查阅资料
活动的详
细过程记录
上午:余崇文向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抄写重要文字记载
下午:张艺、邱梦媛在班组展开小组计论,最终确立全面性的研究方案
活动结果
(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到了什么结论、取得了什么成果等)
解决了课题研究的方案问题,寻找了一条合理的道路去进行探究课题
预定目标完成情况
(理想、比较理想、差或未成原因是什么)
比较理想,成员之间的想互配合、积极努力的工作。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一)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一)时间2015.3.8 地点办公室参加对象及应到人数全体课题组成员实到人数2人主持人杨妮妮活动形集中学习研究的目的(范围、方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主要内容重视习惯培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呢?1、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
教师应该讲究所布置作业的质量,把与所学内容知识有关系的,能培养学生技能的题目列为作业,而不能让学生反复做一些机械性作业,要让学生把作业看成高层次的练习,要体现知识的巩固性、系统性,使学生经过积极的思考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能使学生认为作业是一种负担,敷衍了事。
2、有明确的作业要求。
教师一接手新的班,就应该对学生的作业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他们认识到教师对作业的重视,从而引起学生们的重视。
例如:认真审题、书写端正、独立完成、及时订正。
在提高学生认识的同时,必须着重花大力气引导、督促学生去自觉地实践。
例如班里有位男生头脑聪明、反应敏捷,可就是字写得很潦草。
刚开始每次作业之前,我都会提醒他,注意把字写端正。
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再做,既节省了时间,又训练了他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慢慢地,我发现就算没有老师的提醒,他也能自觉的把作业完成,而且字迹端正、美观。
可见好习惯地养成一定是在外力的作用和内因的需求中逐渐形成的。
这个外力来自于教师的严格要求,而这个内因则来自于学生自身。
3、养成自我检查作业的习惯。
教师明确要求学生做完作业以后,要认真仔细地检查,看看有没有写错字、抄错题之类的,这些都属于不仔细,这些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要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这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例如每次做完作业之后,我要求学生分三步检查:(1)审题是否有错:如题意是否理解错,数据是否看错等。
(2)解题过程中运用概念和公式是否正确,答案是否遗漏等。
(3)解题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步骤是否完备,书写是否有错等。
评价通过交流讨论,课题组成员明白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的有效方法并准备加以实践。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录表7

2008年7月பைடு நூலகம்8日
本组课题名称
玄武湖水体污染的调查研究
记录者
姚新阳
课题所属主题
环境污染与生活
班级
高二(12)班
活动形式
实验分析
活动时间
2008-7-28
活动
地点
十三中
生物实验室
活动成员
姚新阳、季翔宇、张传晖
郑嘉琪、蔡越
指导教师
高学林
活动内容
目的
分析重金属污染对水中鱼类生存的影响
一段时间后,观察各烧杯中金鱼的生存状况。得出结论并做出分析。
问题
及办法
实验材料较多,收集起来有困难。
解决办法:分头收集,一部分收集生物材料,一部分配制化学材料。
收获
及感受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锻炼了自己设计试验,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的能力,让我们对生物课程中“控制变量法”这一重要的实验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过程记录
取烧杯4个,编号为1、2、3、4。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等量的清洁河水、水草等鱼类生存必需的物质,同时取8只长势相似的金鱼,平均放入4个烧杯中,共同置于同一窗台上。
给烧杯中加入不同的物质:1号烧杯,滴入2ml蒸馏水;2号烧杯,滴入2ml5%PbsSO4溶液;3号烧杯,滴入2ml5%CuSO4溶液;4号烧杯,滴入2ml5%HgSO4溶液.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表

情境的教学要注意哪些?
活动的得与失
通过本次活动,让全体数学教师对“新基础”教育研究有可进一步的认识。在这次活》一课,将理论转变成了实践,虽然有些细节方面还不够细致,但给我们的启发是巨大的。全体数学教师一致认为,只有继续研读“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并将理论用与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加对象及
应到人数
全体数学教师以及全市新基础教育研究人员
实到人数
约60人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通过上课—评课—专家研讨,促进全体数学教师对新基础的进一步的了解。
主要内容
一、钱莉执教《两位数乘一位数》。
陈佳执教《分数的认识》。
二、钱莉、陈佳说课。
三、评课:
1、曾亚红:对资源的处理还需要耐心
2、周源:整节课运用了转化的思想
3、章玲:根据吴亚萍的重建来上的这节《分数的认识》,还觉得十
分成功。
4、蒋玉琴:关于笔算与口算的关系,如何才能处理好?
已有的基础还存在问题?还是资源的处理不够好?
如何带着问题去互动?机智地处理各种资源。
5、外校教师评课
四、吴亚萍作评课
1、评第二节课: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与以往的教学方式很不一样,
令人眼前一亮。但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要有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表
时间
2008.5.20
地点
四楼演播室
活动形式
沙龙、研讨
主持人
章玲
参加人员
一年级
刘露、印宝、周蕊、钱莉、金琦
二年级
谭青萍、周源、丁小燕、李静、窦春珍、李红
三年级
曾亚红、陈佳、徐蓉、吕震波、周春梅
四年级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一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二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三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四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五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六
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课题研究情况记录表

课题研究情况记录表课题编号: ________研究时间: ________研究人员: ________摘要:本文旨在记录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包括课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结论及未来展望等方面的内容。
1. 课题背景介绍研究课题的背景信息,指出该课题的重要性、研究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阐明研究该课题的意义,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2. 研究目的明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列举具体的研究问题,并阐述研究的动机和目标,以及期望达到的研究成果。
3. 研究方法介绍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可以包括实验设计、样本选择、数据采集方式、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等。
对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合理性进行说明。
4. 数据分析与结果概述研究所采集的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的过程。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展示研究结果,并对重要的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研究结果,提高对研究成果的信度和可靠性。
5. 结论与讨论总结本次研究的主要发现,回答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并指出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进一步针对研究结果展开讨论,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6. 未来展望对未来相关研究方向和可能的研究价值进行展望。
明确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总结:本文记录了课题研究的情况和进展,包括课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结论及未来展望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该课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改进研究方法,以期获得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研究结果。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录表(精编文档).doc

二、活动形式:
讨论、查阅资料(图书、网站或其它),形成书面材料。
三、活动过程:
1.确定研究内容
(1)通过注意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促使教师重视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从而灵活的开展教学活动;
(3)为小学低段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邵晓东.《陕西教育》7-8期.陕西教育报刊社有限公司出版.2013.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录表(二)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活动时间
2015.03.20
主持人杨莉活动次数来自第2次活动地点
会议室
记录人
王先斌
参加对象
课题研究组成员及低年级任课教师
研究主题
确定研究内容
活动过程及主要内容记录
1、活动目的: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录表(一)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活动时间
2015.12.11
主持人
杨莉
活动
次数
第1次
活动地点
会议室
记录人
王先斌
参加对象
课题研究组成员及低年级科任教师
研究主题
调查摸底,提出实施方案
活动过程及主要内容记录
一、活动目的:
研讨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课题研究,调查摸底,提出实施方案。
二、活动形式:
讨论、展示,形成书面材料。
三、活动过程:
1.完成结题报告
2.形成研究结果(论文)
3、完成结题准备工作
活动成效
实现了预期目标
主要学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到人数
全体数学教师,35人
实到人数
35人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第十二届秋白杯赛课(一)
主要内容
课堂教学评比
10月12日(第七周星期四)(1——3年级组)
节次
参赛人员
上午
第一节
丁小燕
第二节
徐蓉
第三节
张俊芬
下午
第四节
周源
第五节
孙宇
第六节
李堰
活动的得与失
通过本次活动,全体教师都受益匪浅。大赛真实有效地展现了青年教师的风采,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模式。对于这次活动,很多老师的感受是我们要站得更高更远。每个教师应当迫切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将来学生的学习服务。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表
时间
9.21
地点
四楼会议室
活动形式
沙龙
主持人
蒋敏杰
参加人员
一年级
谭青萍、周源、李红、孙宇、丁小燕、窦春珍
二年级
曾亚红、陈佳、钱莉、周春梅、徐蓉、仲金莲
三年级
李堰、耿英志、曹树凤、张俊芬
四年级
陆敏、周蕊、赵琴、陆燕、李静、吕震波、金松武
五年级
李芬、张波、蔡黎、彭华、蒋敏杰
六年级
蒋丹枫、周平、裴建玉、秦卫萍、王雪芳、章玲、杜小娜
注意点:(1)评课不同于写论文和说课,把理论用于分析案例中。
(2)分析教者在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是否关注学生。设计体现学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如何体现思想?
(3)事实要充分。
(4)从评课的表述形式。
标题产生的作用,反映现象深度。
(5)要做PPT
2、练习设计
(1)认知目标要正确(2)算法多样化(3)和新授是否相匹配。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表
时间
10.12
地点
四楼会议室
活动形式
赛课
主持人
章玲
参加人员
一年级
谭青萍、周源、李红、孙宇、丁小燕、窦春珍
二年级
曾亚红、陈佳、钱莉、周春梅、徐蓉、仲金莲
三年级
李堰、耿英志、曹树凤、张俊芬
四年级
陆敏、周蕊、赵琴、陆燕、李静、吕震波、金松武
五年级
李芬、张波、蔡黎、彭华、蒋敏杰
六年级
蒋丹枫、周平、裴建玉、秦卫萍、王雪芳、章玲、杜小娜
(6)六年级的“正比例”
5具有较高的学科素养。
活动的得与失
有了高级知识的人,对能力的体验深刻。因此对知识中能力的提炼,要落实在教师的基本功中。
对于这次活动,很多老师的感受是我们要站得更高更远。每个教师应当迫切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了解每个知识背后的知识,有意识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将来学生的学习服务。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表
时间
9.28
地点
四楼会议室
活动形式
沙龙研讨
主持人
章玲
参加人员
一年级
谭青萍、周源、李红、孙宇、丁小燕、窦春珍
二年级
曾亚红、陈佳、钱莉、周春梅、徐蓉、仲金莲
三年级
李堰、耿英志、曹树凤、张俊芬
四年级
陆敏、周蕊、赵琴、陆燕、李静、吕震波、金松武
五年级
李芬、张波、蔡黎、彭华、蒋敏杰
六年级
活动的得与失
通过本次活动,使全体数学教师通过案例了解到评课的具体步骤,让教师在今后的听课中抓住课堂现象,边听边思考。抓住教者在运用学习方式的同时,是否关注学生。
在练习设计中,认知目标要正确,适当变式的联系,和新授是否相匹配,这三个要素都值得我们关注。
总之,本次活动数学教师对评课和练习设计有了重新系统的认知。
蒋丹枫、周平、裴建玉、秦卫萍、王雪芳、章玲、杜小娜
参加对象及
应到人数
全体数学教师,35人
实到人数
35人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关于教师专业业务、素养(内涵)与设计(外显)问题的研讨
主要内容
一、教师专业业务、素养(内涵)与设计(外显)的讲座。
素养:教育(学)、学科
二、学科素养
1、知识:要素的相互联系(知识结构)
参加对象及
应到人数
全体数学教师,34人
实到人数
34人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贯彻教科研工作计划
主要内容
一、曾亚红宣读本学期数学教研组教科研工作计划。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标
(1)让教师形成共识,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教学的课堂。
(2)在研究中逐步形成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老师用这样的一个模式来指导自己的课堂实践。
2、能力:获取和应用知识的思想、策略以及方法(知识的上位——认知)
3、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从认知角度来看,能力是知识的上位,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4、级的“一样多吗?”
(2)二年级的“竖式计算“
(3)三年级的“搭配问题“
(4)四年级的“估一估“
(5)五年级的“平均数“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表
时间
10.19
地点
四楼会议室
活动形式
赛课
主持人
章玲
参加人员
一年级
谭青萍、周源、李红、孙宇、丁小燕、窦春珍
二年级
曾亚红、陈佳、钱莉、周春梅、徐蓉、仲金莲
三年级
李堰、耿英志、曹树凤、张俊芬
四年级
陆敏、周蕊、赵琴、陆燕、李静、吕震波、金松武
五年级
李芬、张波、蔡黎、彭华、蒋敏杰
六年级
蒋丹枫、周平、裴建玉、秦卫萍、王雪芳、章玲、杜小娜
二、章玲详细介绍本学期工作计划。
活动的得与失
今年的教科研工作将继续以新的十一五课题——“小学数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重点开展”探究式教与学“的研究,培养教师主动发展的意识,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成长,并以此为基础发掘数学育人的力量和文化,使每一个觅小学生都得到真正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打造觅小数学品牌,建设数学文化的目标。
参加对象及
应到人数
全体数学教师,35人
实到人数
35人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追求真实、有效的学习过程——评课之座谈
主要内容
一、评课
1、上周四全体数学教师聆听了三节不同领域的数学课。
2、对这三节课进行了点评和谈体会。
(1)蒋敏杰(2)李静(3)陈佳
二、盛宝良:追求真实有效的学习过程。
1、评课,抓住课堂现象,边听边想。
3、研究措施
(1)加强学习,为教师主动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聚焦课堂,让课堂成为教学研究的主阵地。
集体备课制度、挂牌上课制度、推门听课制度、设计作业、适当差异补习、推进研究课,适当发挥研究的引领作用、搞如竞赛课,使竞赛课展现觅小特色
(3)开展特色项目,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舞台。
数学校本课程建设、学生活动、数学网站建设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表
时间
9.7
地点
二楼会议室
活动形式
沙龙
主持人
曾亚红
参加人员
一年级
谭青萍、周源、李红、孙宇、丁小燕、窦春珍
二年级
曾亚红、陈佳、钱莉、周春梅、徐蓉、仲金莲
三年级
李堰、耿英志、曹树凤、张俊芬
四年级
陆敏、周蕊、赵琴、陆燕、李静、吕震波、金松武
五年级
李芬、张波、蔡黎、彭华、蒋敏杰
六年级
蒋丹枫、周平、裴建玉、秦卫萍、王雪芳、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