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疲劳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7-抗疲劳肽的研究现状

第26卷 第6期2006年12月湛江海洋大学学报Journal of Zhanjiang Ocean U niversit yV ol 26N o 6Dec 2006抗疲劳肽的研究现状杨少玲1,2, 李来好2(1.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湛江524025;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510300)收稿日期:2006 03 21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C20323);国家 863 项目(2001AA620503)作者简介:杨少玲(1979-),女,硕士研究生,从事海洋活性物质的研究,E mail:shaoling278@163 com 。
通迅作者:李来好,研究员,E mail:Laih aoli@163 com关键词:抗疲劳;生物活性肽中图分类号:T S2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995(2006)06-0077-06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肽具有比游离氨基酸吸收快、吸收率好、生物效价高等特点,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
其中,抗疲劳肽具有明显提高人体工作能力,增强肌肉含量和力量,维持或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并且快速消除疲劳,迅速恢复和增强体力[1~3]等功效,有助于在运动环境下维持人体健康。
因此,抗疲劳肽成为从事体力、脑力、体育运动等人群的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食品基料。
20世纪40至6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就用生物法对大豆多肽进行了研究,于是活性肽的生理功能被发现,并逐步被人们所重视,这极大地推动了对活性肽的研究[4]。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活性肽已成为蛋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崭新领域[5]。
在过去,对活性肽多从药用方面予以研究,现在转向为药、食两用的保健品研究,并以生物活性肽功能性食品开发为先导。
属于食品基料的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降血压,调节免疫力、促进矿物质吸收肽等[6]。
天然生物活性肽由于其高效的生物活性及无残留性,近年来倍受研究者的关注。
2024年缓解疲劳保健品市场发展现状

缓解疲劳保健品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着各种工作和生活压力,容易感到身心疲惫。
为了缓解疲劳,许多人开始关注并购买疲劳缓解保健品。
本文将探讨缓解疲劳保健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概述缓解疲劳保健品市场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
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全球缓解疲劳保健品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增强意识,以及对疲劳缓解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市场驱动因素缓解疲劳保健品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1. 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逐渐增强,追求身心健康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缓解疲劳保健品作为一种健康产品,符合人们的需求,因此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2. 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加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缓解疲劳保健品可以有效减轻疲劳感,提高工作和生活品质,因此备受追捧。
3. 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缓解疲劳保健品可以增加人们的精力和活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市场挑战缓解疲劳保健品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1. 市场竞争激烈缓解疲劳保健品市场竞争激烈,有众多的品牌和产品。
消费者往往难以选择,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功效存在疑虑,这给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 产品监管不完善一些缓解疲劳保健品市场存在着监管不完善的情况。
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对消费者造成危害,这影响了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度。
3. 缺乏科学依据一些缓解疲劳保健品缺乏科学依据,其功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这不仅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和认可度。
市场前景虽然缓解疲劳保健品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缓解疲劳保健品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对缓解疲劳保健品有一定需求,这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抗疲劳材料研究及其应用

抗疲劳材料研究及其应用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疲劳。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研发出一种具有抗疲劳特性的材料,无疑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和舒适。
抗疲劳材料指的是能够减轻或消除人体疲劳损伤的材料。
近年来,科研人员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抗疲劳特性的材料,并将它们应用到各个领域。
首先,抗疲劳材料在运动器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代运动器材的发展趋势是轻量化和高强度化,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竞争力,抗疲劳材料的应用不可或缺。
一种常见的抗疲劳材料是碳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它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耐疲劳性能。
通过将碳纤维强化复合材料应用于跑鞋的制造中,可以有效减轻跑者在运动过程中的肌肉疲劳,提高跑步效率。
同时,抗疲劳材料也可以用于制造体育器械,如抗疲劳篮球、抗疲劳网球拍等,既能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又提高了他们的竞技水平。
其次,抗疲劳材料在家居用品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家具、床上用品等家居用品的舒适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抗疲劳材料的应用可以使家具更加舒适、耐用。
例如,在床垫制造中使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可以减轻睡眠时对身体的压迫,提高睡眠质量。
此外,抗疲劳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沙发、躺椅等家具,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休息和放松的体验。
另外,抗疲劳材料在交通工具领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时间的驾驶或乘坐交通工具给人体带来了很大的疲劳感,甚至可能导致危险事件的发生。
因此,研发出能够减轻交通工具使用者疲劳感的材料对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利用具有减振功能的材料制造汽车座椅,可以减少驾驶人长时间驾驶后的腰背酸痛感,提高驾驶安全和舒适度。
最后,抗疲劳材料在医疗保健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人容易出现肌肉酸痛和疲劳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研究出一种特殊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弹性,能够减少人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带来的不适感。
2023年抗疲劳地垫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抗疲劳地垫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抗疲劳地垫是一种新兴的健康产品,近年来在全球市场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抗疲劳地垫行业的市场分析进行现状的1500字分析。
首先,抗疲劳地垫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现代人工作压力的增加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减轻疲劳、缓解工作压力和改善工作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
抗疲劳地垫可以有效地减少站立时对脚部和脊椎的压力,提供舒适的支撑和缓冲,减轻脚部和腰椎的疲劳感,受到了各个行业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其次,抗疲劳地垫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抗疲劳地垫的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抗疲劳地垫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2.3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6.4亿美元,并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将保持平均年增长率超过5%,达到20亿美元以上。
目前,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地是抗疲劳地垫的主要市场,其中,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占有较大比例,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再次,抗疲劳地垫行业的产品创新持续推进。
为了满足不同行业和消费者的需求,抗疲劳地垫的产品不断创新。
传统的抗疲劳地垫主要是以橡胶和泡沫材料为主,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被应用于抗疲劳地垫的制造中,如凝胶、矽胶、气垫、磁场等。
同时,抗疲劳地垫的功能也增加了,除了提供舒适的支撑和缓冲外,还可以防滑、防静电、防疲劳等,满足了不同行业和环境的需求。
最后,抗疲劳地垫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抗疲劳地垫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技术,降低成本。
其次,行业标准不统一,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和标准制定。
最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了解还比较有限,需要加大市场宣传和教育。
然而,抗疲劳地垫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市场覆盖面。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提供了更多创新和发展的机会,如智能化、定制化等。
活塞抗疲劳研究现状及展望

更 高 的要 求 。所 以 在 原 有 传 统 铝 活 塞 的基 础 上 , 通 过 寻 找 替 代 材 料 、改 进结 构 及 工 艺 等 抗 疲 劳 设
它 的工 作 情 况 直 接 关 系 到 内燃 机 的工 作 可 靠 性 和
使 用 耐久 性 ,同时 直接影 响到 内燃 机 的排 放性 能 。 近年 来 ,发 动 机 强 化 程 度不 断提 高 ,排 放 要 求 也 日益 严 格 , 别 当发 动 机 爆 发 压 力 超 过 2 MP 特 0 a时 , 铝 活 塞 已不 能满 足 发动 机 的可 靠性 要 求 。鉴 于此 , 许 多公 司在 多 年 前 已纷 纷 投 入 活塞 的基 础 性 研 究 工作 ,试 图寻 找 一 种 性 能 更 高 、工 作 更 稳 定 、生 产 过 程 更 为 环 保 、废 气 排放 更 低 、可 靠 性 更 高 的 替 代 产 品 ,这 就 对 内 燃 机 活塞 的设 计 开 发 提 出 了
吕 良恺
苏铁 熊
杨
琪
( 中北 大学)
[ 要 ] 动机 活塞 疲 劳强度 的提 升 一直是发 动机技 术研 究 的重 点 , 摘 发 主要 介 绍 了发 动机 活塞抗
疲 劳 的研 究进展 , 活塞材 料 、 艺及 结构 方 面的改进 进 行 了总结 , 其 未来 的发展做 了展 望并提 从 工 对 出了一些建议 。
[ 键词 ] 塞 关 活
疲 劳强度
材料 工 艺 结构
抗疲劳制造原理与技术

抗疲劳制造原理与技术一、概述疲劳是材料在循环应力或应变下逐渐损伤至断裂的过程。
抗疲劳制造是一种通过优化产品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和环境控制等方面,以提高产品抗疲劳性能的制造方法。
了解抗疲劳制造原理与技术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抗疲劳制造原理1. 材料选择材料选择是抗疲劳制造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材料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疲劳性能等指标。
一些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材料,如高强度合金钢、钛合金、复合材料等,已被广泛应用于抗疲劳制造中。
2. 结构设计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抗疲劳性能。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应力集中、应力分布、结构尺寸、连接方式等因素,以优化结构形式,减少应力集中,改善应力分布,降低局部应力,从而提高结构的抗疲劳性能。
3. 热处理与表面处理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提高材料抗疲劳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表面处理技术如渗碳、渗氮、离子注入等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腐蚀性,从而提高产品的抗疲劳性能。
4. 制造工艺优化制造工艺的优化是实现抗疲劳制造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工艺安排、精确的加工参数控制和严格的检测手段,可以减小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裂纹等缺陷,提高产品的抗疲劳性能。
5. 载荷与环境控制载荷与环境是影响产品抗疲劳性能的重要因素。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应合理控制载荷的大小和频率,避免过载和频繁的应力循环对产品造成损伤。
此外,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腐蚀介质等也会对产品的抗疲劳性能产生影响。
通过对环境因素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抗疲劳性能。
航空航天材料抗疲劳研究

航空航天材料抗疲劳研究航空航天材料的抗疲劳性能是保障飞机、航天器等航空航天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
抗疲劳性能指材料在长期的疲劳加载下不断循环应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本文将探讨航空航天材料抗疲劳研究的重要性、研究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
1. 抗疲劳研究的重要性航空航天材料极端复杂的使用环境以及长期的工作加载会导致材料疲劳破坏,从而引发重大事故。
例如,航空器快速爆炸、坠毁等事件,部分原因可以归因于材料的疲劳破坏。
因此,航空航天材料抗疲劳研究是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一环。
2. 抗疲劳研究的方法(1)实验研究:在实际工作环境下,进行模拟加载实验,通过检测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研究。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应力应变曲线,研究试验中材料的损伤规律,从而得出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2)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模拟航空航天材料在不断应力加载下的疲劳行为。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应力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材料的疲劳行为并优化材料的设计。
(3)微观结构分析:利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航空航天材料的微观结构,揭示材料的微观疲劳机制。
通过观察和分析材料的晶粒大小、晶界性质、孔洞等特征,可以得出影响航空航天材料抗疲劳性能的关键因素。
3. 研究成果在航空航天材料抗疲劳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材料的改进以及新材料的开发。
(1)材料改进:研究人员通过改变航空航天材料的成分比例、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等方式,提高材料的抗疲劳性能。
例如,钛合金和铝合金等常见航空航天材料,通过合金元素的添加和优化热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提高其抗疲劳性能。
(2)新材料开发:研究人员不断寻找新的航空航天材料,以满足越来越高的抗疲劳性能要求。
例如,复合材料、高温合金、纳米材料等材料被广泛研究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具有更佳的抗疲劳性能和优异的力学性能。
4.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航空航天材料抗疲劳研究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1)多尺度分析:继续深入研究航空航天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微观疲劳机制,实现多尺度的分析和建模,从而更准确地预测和优化材料的疲劳性能。
疲劳试验机发展现状

疲劳试验机发展现状
近年来,疲劳试验机在工程材料、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疲劳试验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功能化:传统的疲劳试验机仅能进行单一的疲劳试验,而现代疲劳试验机通过改进设计和增加功能,可以同时进行多种疲劳试验,如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
这种多功能化设计大大提高了试验机的实用性和效率。
2. 自动化控制: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控制在疲劳试验机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采用电动伺服控制系统和先进的传感器,对试验过程进行精确的控制。
自动化控制不仅提高了疲劳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还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3. 多参数监测:疲劳试验机不仅可以对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评估,还可以对其它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如载荷、位移、应变等。
这些参数的监测可以提供全面的试验数据,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提供基础。
4. 高频疲劳试验:传统的疲劳试验机主要用于低频疲劳试验,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高频疲劳试验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现代疲劳试验机通过结构优化和先进的控制算法,可以进行更高频率的疲劳试验,满足复杂材料的需求。
5. 多轴联动试验:在一些特殊领域,如航空航天和汽车工程中,
材料同时受到多个方向的载荷作用。
因此,多轴联动试验成为了疲劳试验机发展的新方向。
通过多个试验机的联动控制,可以模拟出真实工况下的复杂载荷情况,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总的来说,疲劳试验机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试验机的功能和控制方式上,还涉及到试验范围的拓展和试验数据的全面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预计疲劳试验机的发展还会继续推动工程材料和相关领域的进步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抗疲 劳制造技术分类
在 目前 曲 生 产实 践 中 .肯 关抗 疲 劳 制 造 的 方法 多 种 多 样
本文从 物理、 化学 、 机械和高能束 处理p十 而对其进行舒 l 耳
如图 1 示 。 所
劳要求很高的部门 , 抗疲劳制造理
疲 劳是一千 非常 复杂的过程 ,疲劳 寿命受许 多固素的 影
: [brt ri bf Bohrahndd mn 口 nn— ̄ Imnac Asa ] 叫 r y面 t eca vpe f t ji aC ^ tc : e i e n e sr. deo t ini l t“ l f e g :
;t ho g to e n r dhi i t a tse nl yim k g r t r r3nt ol adi÷ e nl y m d b a. d a d h th c o g ai e o e ewr . n c o ah a a o n c e t ith o s n g ap g si h d s
【 摘要】 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抗疲劳制造技 术方面的研 究和进展作 了综述 , 分析 了各种抗疲劳制造
技 术 的特 点及 适 用 范 围, 出 了抗疲 劳制 造技 术在现代 工业制 造技 术 中的 重要 作 用 , 对今后 抗 疲 劳 ; 措 并 制造技 术研 究的重 点提 出 了见解 。
关 键 词 : 疲 劳 造 抗 制 i
张 明 王 珉 左敦 稳 ( 京航空航 天 大学 . 南京 2 0 1 ) 南 1 0 6
Re e e e l m e n a i f tg a f c ur t ntd v o p nti nt — a iue m nu a t e ZH ANG i g W A NG i , ZUO Du —Wel M n, M n n l
( o e eo Me h & Ee .N ni nv f eo a t s A t n ui . aj g 2 0 1. h l} C l g f l c lc aj gU i.o rnui & s a t s N ni 10 6 C ha n A c o r c n
● t ● ● ● ● ● t ● ● ● ● ● ●
维普资讯
一
一
帅L 械设计 与制造》 A r 02 N . M cl ' p 0 o 2 2 a h ̄ r
文 章编 号 :0 39 (0 2 0 — 10— 2 10 9 7 2 0 ) 1— O — _ 0 0
抗 疲 劳 制 造 技 术 的研 究 现 状 与 发 展 趋 势
:Ⅱ e prnpromd dsy auc rthog.hr ticada lal ru : v i oata oe i urmn ou c lyCa crt n pc iy v is y r m t tf m n t f tee n o ae i ss p ibi o ao tf
响 , 中包括零件表面残余应 力、 面显微组织 、 其 表 映口效应 、 尺
寸效应 、 表面效应 、 材料静强度 及腐蚀环境 等多种因素。一些
对材料或构件 的静态特性影 响很小的因素 ,如构件和结构 的表 面状态 、 口形式等 , 缺 在疲 劳现象 中却起到非常显著 的作用 。
因此, 提高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应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 : {) 1 合理选材 , 注意零件 的细节设计 , 提高加工精度 和降低 表 面粗糙度 , 尽量减少形 成应力集 中的各种因素。 ( )在金属 材料 表层 ,特男 是局部应力集中的薄弱部位弓 2 l
:
・
中 图分类 号 :H 8 T 6
文 献标 识码 : A
在现代工业各个领域 中 大约有 5 9 % 上的结构强度 0— 0
破坏都是 由于疲劳破坏造质的 , 如轴 、 曲轴 、 连杆 、 轮、 齿 弹簧 、
螺栓 、 压力容 器、 海洋平 台、 汽轮 机叶片 和焊接结构等 , 很多机 械 零部件 的结构件 的主要 破坏方式都是 疲 劳 ,而且遍布 在工 业、 交通 、 军事等要害部门 , 给航空 、 造船、 交通 运输 、 动力机 械 、 化工机 械 、 工程机 械等 工业造成严重威胁 【 ~ 1 l 2 。因此 . 认识疲 劳.了解疲劳破坏的机理 ,探求抗疲劳制造 的方法并去指导现 代工业技术的发展 , 已经成 为现代工业生产 中的重要课题。 抗疲 劳制造 技术是指 在不改变 零件材 料 和截面 尺寸 的前 提下 ,通过在翩 造工艺过程 中改变材料的组织及应 力分布状态 来提高零部 件疲劳寿命 的制 造技术 [ 】 3 。这种技术一个突出的 特点是 不改变零 件的结构 和材料 、不增加重 量 ,但能大幅度提 高零件的疲 劳寿命 , 对于像航空航天 、 铁路运输 、 棱工业等对疲
: M Ads g tn nuh e ci l ge ge o of e r ahs s i n u s n r s r ao v i e m
Ke rs Ani ft u n fc r ;o r lnao ;As lt ame t ywod : t— ai ema ua t e Inil a ttn II " r l n g u tp e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