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改善程序
BMTC-EI-WI-012人体工程学改善程序

1.目的:为了保证公司员工的工作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从而进一步维护本公司员工的合法权利,特制订本改善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
3.职责:由人事部具体执行和落实工作。
4.内容和改善方案4.1原则人体工程学重视以人为本,讲求一切为人服务;为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科学的方法;强调工作时在以人健康为主体的前提下考虑其他因素。
4.2内容4.2.1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4.2.2肺部高度:指从地面到人的前臂与上臂接合处可弯曲部分的距离。
4.2.3挺直坐高:是指人挺直坐着时,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4.2.4构造尺寸:是指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状态下测量的。
4.2.5功能尺寸:是指动态的人体尺寸,是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他是动态的人体状态下测得。
是由关节的活动、转动所产生的角度与肢体的长度协调产生的范围尺寸,他对于解决许多带有空间范围、位置的问题是很有用的。
4.2.6种族差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遗传特质的不同,人体尺寸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4.2.7百分位: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4.2.8正态分布:大部分属于中间值,只有一小部分属于过大和过小的值,他们分布在范围的两端。
4.2.9身高:指人体直立、眼镜向前平视时从地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4.2.10正常坐高:是指人放松坐着时,从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4.2.11眼高(站立):是指人体直立、眼镜向前平视时从地面到内眼角的垂直距离。
4.2.12眼高:是指人的内眼角到座椅表面的垂直距离。
4.2.13肩高:是指两个三角肌外侧的最大水平距离。
4.2.14两肘宽:是指两肋屈曲、自然靠近身体、前臂平伸时两肋外侧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人体工程学控制程序

人体工程学控制程序1、目的保护员工远离工作场所中的生物力学压力,减少和控制由于工作场所引起的职业肌骨和累积损伤疾病;减少和控制可能引起的与此类疾病有关的赔偿费用。
2、范围公司所有可能引起人体工程学相关的累积损伤和职业疾病的操作都必须按照本规程进行人体工程学评估,寻找解决办法来减轻和控制此类疾病的发生,建立和谐的人机环境。
3、职责3.1行政部负责建立和实施有效的人体工程学程序。
协调人体工程学程序,负责召开会议,指导各部门正确识别各类潜在危险,与小组中的成员联系并将小组活动和进展告知管理层。
保证所有办公家具和设备的标准符合良好的人体工程学原则或对该类采购提出建议。
3.2部门经理和主管负责识别工作场所中的人体工程学危害并将其报告给人体工程学小组、并负责保证工作站,任务,设备和工具管理良好並且按照良好的人体工程学原则进行操作。
3.3工程人员负责使用已知的人体工程学原则进行工作站操作和工艺的设计。
保证新工具和新设备符合该原则。
建议并完成对现存危害的改进工作和评估。
3.4员工按照相关规程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报告相关的人体工程学危害,参加必要的培训。
4、定义人体工程学:是研究员工和他/她的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目的是通过对工作站,设备,工艺和活动的设计,从而优化人,人使用的工具和他们作用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或称人机工程人体工程学危险因素:导致员工生物力学压力的工作状况。
例如提升,降低,推,拉或负重。
危险因素还包括尴尬姿势,过度用力,手和手腕的重复性工作,地面湿滑,拥挤,照明不足,过热,过冷或湿度太大等工作环境等。
人体工程学疾病:员工在长期处于存在人体工程学危险因素的环境下工作而造成的疾病,包括背部、肩部、颈部受伤,腕关综合症,累积损伤紊乱,DeQuervain's症Raynaud's综合症、腱炎、腱鞘滑膜炎,扳机指等。
工程控制:控制上述危害的物理方法。
例如:机器设备的设计和重新设计(如:机械防护)工作环境的改造(如:通风,照明)或改变日常操作程序等。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一、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与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二、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 ,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
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
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与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这一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
二战以前,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要是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装备。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首先在军事领域开始了与设计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应用 ,使人适应机器转入到使机器适应人的新阶段 。
汽车总装过程人因工程优化研究

汽车总装过程人因工程优化研究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与解析汽车总装过程中的人因工程优化问题,旨在揭示其在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确保员工健康与安全以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技术革新,汽车总装作为制造流程中的核心环节,其效率与质量直接关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而人因工程,作为一门关注人在工作系统中的行为、能力、局限性及其与工作环境、工具、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优化汽车总装过程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本研究首先将系统梳理汽车总装流程,详述各阶段的主要作业内容、工艺特点及现存问题,特别关注其中涉及的人力操作环节,识别可能影响工作效率、诱发错误或导致职业伤害的人因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运用人因工程原理与方法,包括任务分析、工效学评价、人机交互设计等,对关键工序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人因问题的根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与优化措施。
(1)作业流程优化:通过对现有总装流程的梳理与模拟,识别冗余、瓶颈与非增值活动,提出基于人因特性的流程再造与重组建议,旨在减少无效劳动,提高作业流畅度,实现时间与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
(2)工作环境改善:评估现有工作环境对人体工效的影响,包括光照、噪声、温湿度、空气质量、工作台面布局等因素,提出合理的环境调控与设施改进建议,以降低员工疲劳,提升作业舒适度,进而增强工作专注力与生产效率。
(3)工具设备与工装夹具设计:审视现有工具设备与工装夹具在人因适应性方面的表现,如操作便利性、负荷分配、视觉反馈、防错机制等,提出人性化的设计改进与新型工装研发思路,旨在减轻操作员体力负荷,减少误操作,提升装配精度。
(4)作业标准与培训体系构建:基于人因工程原则,制定科学、易执行的作业指导书与标准操作程序(SOP),并配套设计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与持续教育方案,旨在强化员工技能,规范作业行为,预防工作相关伤害,同时提升员工对新工艺、新技术的适应能力。
(5)人机协作与智能化应用:探讨新兴技术如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在汽车总装中的人因优化潜力,研究人机协作模式的合理配置与智能辅助系统的集成应用,旨在平衡自动化与人工操作的优势,提升整体系统的灵活性与响应速度,同时为员工创造更具价值的工作角色。
人体工学识别与评估控制程序

5.1.1人体工学识别的范围
识别的范围涉及公司员工进行技术研发、管理、设备维修和生产活动的所有场所,包括所有相关的设施、设备、用具、防护措施,以及作业环境(照度、温度、湿度、噪声、空气质量)、作业姿势(站、坐、蹲、弯腰、后仰、低头、扭曲)、设备操作(频率、安全性)、物料重量等等。
人体工学体力识别评估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CYX-SAP-39
版次:A/0
页数:共3页
制订部门:
制订人:
制订日期:2016-08-01
核准/日期
审核/日期
文件发行章
2016
2016
文件修改记录
序号
修改版次
修改页数
修改内容描述
修改人
核准人
生效日期
1
A/0
ALL
新版制订
JHK
JHHJ
2016-8-01
2
3
4
5.2.1.2对评估出的重要人体工学因素,管理部需与相关部门一起制定后续的改善措施,以确保该因素对工作效率及人体健康的有益性
5.2.1.3各部门在日常检查、监测与测量中,一旦发现人体工程学不利因素,应及时填写《人体工学因素识别及评估表》,经管理部负责人确认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5.2.1.4对危害性严重的人体工学相关因素,如评估改善过程涉及投入巨大资金的,或短期内无法改善的,管理部应及时以书面材料向公司领导汇报。
5.1.2识别的依据
应以人体工学科学理论为依据,并进行充分的调查、测量、分析和研究
5.1.3识别的周期
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全面的人体工学体力风险评估
5.2人体工学相关因素的评估与控制
5.2.1人体工学相关因素的评估过程和方法
人体工程学改善程序

人体工程学改善程序编号:QT-1-014-2010 生效日期:2010-8-25 版本/次:A/0一、目的为了保证公司员工的工作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从而进一步维护本公司员工的合法权利,特制订本改善程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三、职责由人事部具体执行和落实工作。
四、内容和改善方案(一)原则人体工程学重视以人为本,讲求一切为人服务;为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科学的方法;强调工作时在以人健康为主体的前提下考虑其他因素。
(二)内容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1肺部高度:指从地面到人的前臂与上臂接合处可弯曲部分的距离2挺直坐高:是指人挺直坐着时,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3构造尺寸:是指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状态下测量的4功能尺寸:是指动态的人体尺寸,是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他是动态的人体状态下测得。
是由关节的活动、转动所产生的角度与肢体的长度协调产生的范围尺寸,他对于解决许多带有空间范围、位置的问题是很有用5种族差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遗传特质的不同,人体尺寸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6百分位: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7 正态分布:大部分属于中间值,只有一小部分属于过大和过小的值,他们分布在范围的两端8身高:指人体直立、眼镜向前平视时从地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9正常坐高:是指人放松坐着时,从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10眼高(站立):是指人体直立、眼镜向前平视时从地面到内眼角的垂直距离11眼高:是指人的内眼角到座椅表面的垂直距离12肩高:是指两个三角肌外侧的最大水平距离13两肘宽:是指两肋屈曲、自然靠近身体、前臂平伸时两肋外侧面之间的水平距离14肘高:是指从座椅表面到肘部尖端的垂直距离15大腿厚度:是指从座椅表面到大腿与腹部交接处的大腿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16膝盖高度:是指从地面到膝盖骨中点的垂直距离17膝腘高度:是指人挺直身体坐着时,从地面到膝盖背后(腿弯)的垂直距离。
生产车间的人体工学改善方案

生产车间的人体工学改善方案1、目的,建立和谐的人机环境。
3、职责3.1行政部负责建立和实施有效的人体工程学程序。
协调人体工程学程序,负责召开会议,指导各部门正确识别各类潜在危险,与小组中的成员联系并将小组活动和进展告知管理层。
保证所有办公家具和设备的标准符合良好的人体工程学原则或对该类采购提出建议。
3.2部门经理和主管负责识别工作场所中的人体工程学危害并将其报告给人体工程学小组、并负责保证工作站,任务,设备和工具管理良好並且按照良好的人体工程学原则进行操作。
3.3工程人员负责使用已知的人体工程学原则进行工作站操作和工艺的设计。
保证新工具和新设备符合该原则。
建议并完成对现存危害的改进工作和评估。
3.4员工按照相关规程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报告相关的人体工程学危害,参加必要的培训。
4、定义人体工程学:是研究员工和他/她的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目的是通过对工作站,设备,工艺和活动的设计,从而优化人,人使用的工具和他们作用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或称人机工程人体工程学危险因素:导致员工生物力学压力的工作状况。
例如提升,降低,推,拉或负重。
危险因素还包括尴尬姿势,过度用力,手和手腕的重复性工作,地面湿滑,拥挤,照明不足,过热,过冷或湿度太大等工作环境等。
人体工程学疾病:员工在长期处于存在人体工程学危险因素的环境下工作而造成的疾病,包括背部、肩部、颈部受伤,腕关综合症,累积损伤紊乱,DeQuervain's症Raynaud's综合症、腱炎、腱鞘滑膜炎,扳机指等。
工程控制:控制上述危害的物理方法。
例如:机器设备的设计和重新设计(如:机械防护)工作环境的改造(如:通风,照明)或改变日常操作程序等。
5、危害识别和工作分析依据控制程序EHS002《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辨识识别活动内容。
5.1工作应考虑识别:人体搬运(推、拉、提升、降低、搬运),静力负重;尴尬姿势和拥挤区域,手部和手腕的重复性工作等。
2-人体工程学控制程序(2)

1.目的:为了让工作更符合人体运行规律,防止伤害员工长时间站立及坐姿不正确,特此指定此程序2.范围:适用于全厂所有员工3.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个组织中健康和安全的关键因素。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为自己的预防那些重复性劳损造成的伤害。
4.职责:4.1行政部增加工作的舒适度和满意度4.2生产部提高工作生产力和公司凝聚力5.作业程序:•对所有员工(包括经理,主管,员工)进行人体工程学基本原理及危害报告程序的培训。
•识别危害和如何报告它们。
•有效的伤害管理和恢复工作方案。
•访问(例如,护士,人体工程学专家,职业治疗师等)培训专家•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备(例如,人体工程学鼠标,键盘,腕护垫,显示器支架)。
•对人体工程学方案过程的进行评估办公室人员的小提示如何布置工作台面?怎么坐导致了多数人员面临着身体受伤。
当今市场上的椅子您可以调整座椅高度和深度。
你需要调节座椅高度和深度以确保你是舒适的。
当第一次使用一张椅子,请尝试至少3至4天。
确保你的椅子是调整适当的,这样你才尽可能舒适。
以下是几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椅子高度不当调整你的椅子的高度,大约是站立时膝盖的高度。
坐在椅子的后部,并确保你的脚平放于地面。
•椅子深度不当当你坐在椅子背部时,你的双腿后部与椅子前面应刚好容下两到三个手指•坐姿不正确一个稍微倾斜的位置可以减轻你的下背部的紧张局势。
调整椅子倾斜度,将其固定。
坐在椅子后部,确保背部弯曲处有依靠。
调整您的扶手到让手臂放松的位置。
带打字的间隙使用扶手,而不是打字时使用。
•缺少坐垫添加或更换您的坐垫,让您足够舒适。
•长时间久坐在工作日,抽时间喝杯咖啡,短暂休息下,活动一下身体。
•桌面或键盘太高提高你的座椅高度。
确保你的脚在地板上或脚踏上。
用可调节的键盘托盘,让你的肩膀可以放松•扶手太高调整您的扶手’的高度。
如果他们不可调,删除它们。
•键盘,鼠标不在同一水平面请确保您的鼠标与您的键盘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把他们两个都放在键盘托盘上)•不断来回看显示器及文件尝试复制/文件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工程学改善程序
一、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员工的工作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从而进一步维护本公司员工的合法权利,特制订本改善程序。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
三、职责
由人事部具体执行和落实工作。
四、内容和改善方案
(一)原则
人体工程学重视以人为本,讲求一切为人服务;为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科学的方法;强调工作时在以人健康为主体的前提下考虑其他因素。
(二)内容
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1肺部高度:指从地面到人的前臂与上臂接合处可弯曲部分的距离
2挺直坐高:是指人挺直坐着时,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3构造尺寸:是指静态的人体尺寸,它是人体处于固定的标准状态下测量的
4功能尺寸:是指动态的人体尺寸,是人在进行某种功能活动时肢体所能达到的空间范围。
他是动态的人体状态下测得。
是由关节的活动、转动
所产生的角度与肢体的长度协调产生的范围尺寸,他对于解决许多带有空间范围、位置的问题是很有用
5种族差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遗传特质的不同,人体尺寸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
6百分位:百分位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7 正态分布:大部分属于中间值,只有一小部分属于过大和过小的值,他
们分布在范围的两端
8身高:指人体直立、眼镜向前平视时从地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9正常坐高:是指人放松坐着时,从座椅表面到头顶的垂直距离
10眼高(站立):是指人体直立、眼镜向前平视时从地面到内眼角的垂直距离
11眼高:是指人的内眼角到座椅表面的垂直距离
12肩高:是指两个三角肌外侧的最大水平距离
13两肘宽:是指两肋屈曲、自然靠近身体、前臂平伸时两肋外侧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14肘高:是指从座椅表面到肘部尖端的垂直距离
15大腿厚度:是指从座椅表面到大腿与腹部交接处的大腿端部之间的垂直距离
16膝盖高度:是指从地面到膝盖骨中点的垂直距离
17膝腘高度:是指人挺直身体坐着时,从地面到膝盖背后(腿弯)的垂直距离。
测量时膝盖与髁骨垂直方向对正,赤裸的大腿地面与膝盖背面(腿弯)接触座椅表面
18臀部-膝腿部长度:是由臀部最后面到小腿背面的水平距离
19臀部-膝盖长度:是从臀部最后面到膝盖骨前面的水平距离
20臀部-足尖长度:是从臀部最后面到脚趾尖端的水平距离
21垂直手握高度:是指人站立、手握横杆、然后使横杆上升到不使人感到不舒服或拉得过紧的限度为止,此时从地面到横杆顶部的垂直距离
22侧向手握距离:是指人直立、右手侧向平伸握住横杆。
一直伸展到没有感到不舒服或拉得过紧的位置,这时从人体中线到横杆外侧面的水平距离23向前手握距离:这个距离是指人肩膀靠背直立,手臂向前平伸,食指与拇指尖接粗,这时从背到拇指梢的水平距离
24 肢体活动范围:肢体的活动空间实际上它也就是人在某种姿态下肢体所
能触及的空间范围。
因为这一概念也常常被用来解决人们在工作各种作业环境的问题,所以也成为“作业域”
25作业域:人们在工作各种作业环境中在某种姿态下肢体所能触及的空间范围
26人体活动空间:现实生活中人们并非总是保持一种姿态不变,人们总是在变换着姿势,并且人体本身也随着活动的需要而移动位置,这种姿势的变换和人体移动所占用的空间构成了人体活动空间
27姿态变换:姿态的变换集中于正立姿态与其他可能姿态之间的变幻,姿态的变换所占用的空间并不一定等于变换前的姿态和变换后的姿态占用空间的重叠
(三)改善方案
人体工程学是对员工和工作表现两者关系的研究,在人体工程学这门学科
的研究过程中,存在许多复杂的因素和变量,人体工程学的目标是使员工的生产力在预防过度疲劳,受伤,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的前提下满足生产需要,一项成功的人体工程学方案需要管理层,主管人员和员工整个团队的努力并且注意潜在的危险
1、缝纫机——调节到使工人不必整天弯腰操作,如果工人抱怨或者正承
受着脖子和肩膀疲劳,那么哪些机器应该增加高度。
2、人体工程学座椅——公司配套靠背椅,椅子比较舒服,员工可以得到
有效的休息。
3、脚垫——减少那些需要长期站立工种的疲劳。
4、其它涉及内容不断改进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