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常识练习

合集下载

【精品解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09 文学文化常识

【精品解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09 文学文化常识

【精品解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09文学文化常识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09 文学文化常识一、单选题1.(2022六上·沭阳期中)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中,外祖父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阿廖沙的心。

B.《小英雄雨来》中的主人公是雨来,他为了掩护交通员被鬼子抓走后机智逃脱了。

C.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原名《心》,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是学生、老师以及学生的父母等平凡的人。

D.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

【答案】A【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解析】【分析】B、C、D表述正确;A表述错误。

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中,外祖母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阿廖沙的心。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

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完成。

2.(2022六上·沭阳期中)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B.《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描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

C.《童年》中阿廖沙虽然有一个苦难的童年,但他有爱他的外祖父,也遇到了“小茨冈"、格里高利等好人,因此他依然对生活充满勇气和信心。

D.胡同是北京的特色,“砖塔胡同”的路牌应该这样拼写:ZHUANTA HUTONG.【答案】C【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B、D正确;C:有误,《童年》中阿廖沙虽然有一个苦难的童年,但他有爱他的外祖母,也遇到了“小茨冈"、格里高利等好人,因此他依然对生活充满勇气和信心。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识、名著、课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小学语文六年级常考文学常识汇总练习(附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常考文学常识汇总练习(附参考答案)

六年级语文常考文学常识汇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各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先秦散文、__________、汉赋、六代骈文、__________、__________、元曲、明清小说。

2.《桃花心木》是我国__________著名作家__________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

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__________,这种写作方法叫__________,以前学过他写的《和时间赛跑》、《鞋匠的儿子》。

3.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__________,相传曾经由__________编选。

4.“__________,__________”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5.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道家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法家的__________。

6.而立(是指__________岁);不惑(是指__________岁);花甲(是指__________岁);期颐(是指__________岁)(二)1.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__________首。

2.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北宋时期“三苏”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父子。

4.“豪放派”代表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婉约派”代表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娘是《__________》中的主要人物,由于她对崔张的结合有很大帮助,后人把她作为“__________”的代称。

6.《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的一篇脍炙人口的__________。

(三)1.《论语》是一部__________的散文集。

这部__________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专项习题:文学常识 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专项习题:文学常识 人教(部编版)(含解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习题文学常识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鲁迅先生的介绍,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

B.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臧克家写的《有的人》。

C. 鲁迅得到过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民族魂”。

D. 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呐喊》《彷徨》等。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课文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的形象。

下面哪件事不是闰土讲述的新鲜事?()A. 雪地捕鸟B. 海边拾贝C. 看瓜刺猹D. 盼望新年3.下列关于演讲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 演讲的观点要鲜明,不能含糊不清。

B. 演讲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真实、有感染力就行。

C. 演讲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引用名言警句等。

D. 一般先根据演讲内容,拟定一个题目,如“坚持锻炼好处多”等。

4.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出自列夫·托尔斯泰?()A. 《战争与和平》B. 《安娜·卡列尼娜》C. 《复活》D. 《三作家》5.《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A. 柳公权B. 颜真卿C. 欧阳询D. 王羲之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盼》中“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句话通过描写“我”的心理,表现“我”喜爱雨衣及盼望下雨的急迫心情。

B. 写倡议书时,要注意格式:标题鲜明且要写在正中央,称呼语写在标题下方左边顶格处,署名和日期与书信格式一样。

C. 写文章时必须先确立中心,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这样可以使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D. “好的故事”指的是鲁迅先生在文中描绘的美丽、幽雅的图画,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对理想的追求。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的两个“为”读音相同。

B. 《书戴嵩画牛》最后引用“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说明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

【小升初必考】六年级语文《文学常识》重点知识100题(含答案)

【小升初必考】六年级语文《文学常识》重点知识100题(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文学常识》重点知识100题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鲁智深,“豹子头”指的是林冲;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15、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6、康熙皇帝的庙号是(圣祖)。

1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吐鲁番盆地)。

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出自古诗《小池》。

19、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刺配)。

20、“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西湖歌舞几时休)。

21、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与美神)。

22、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山东)。

23、“死去元知万事空”下一句是(但悲不见九洲同)。

24、普利策奖是(新闻、文化)方面的大奖。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3日积月累、文言文及运用(知识盘点与试题)练习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3日积月累、文言文及运用(知识盘点与试题)练习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专题3 日积月累、文言文及运用一、全册日积月累、文言文盘点。

1.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释义】出自《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释义】出自《白马篇》:“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归:回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了解除国难而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李纲【释义】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4)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释义】出自《病起书怀》:“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位卑:地位卑微。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

【适当补充】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2.了解并积累传统文化常识。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种元素)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种谷物)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个音阶)五彩:黄、青、赤、白、黑 (泛指各种颜色)【适当补充】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常:仁、礼、信、义、智3.了解并积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小学语文S版六上文学常识含答案

小学语文S版六上文学常识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文学常识第一单元一、积少成多自相矛盾刻舟求剑坐井观天滥竽充数亡羊补牢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邯郸学步画蛇添足叶公好龙对牛弹琴囫囵吞枣二、课文知识1、《稻草人》的作者是(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著名(作家)、(教育家 )编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童话集有《稻草人》、《叶圣陶童话选》等.文章采用(拟人)写法。

文中的稻草人非常( 尽职尽责),也非常(爱他的主人).2、(1)《自相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选自( 《韩非子・难一》)作者(韩非),(战国)时期思想家。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前后抵触的道理。

(2)“自相矛盾”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3)《画蛇添足》这个寓言故事选自《战国策•齐策》,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凡事适可而止,自作聪明做出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糟的道理。

(4)“画蛇添足”比喻自作聪明,反而把事情办糟。

3、《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作者是(丹麦 )(国家)(安徒生)(作者名).他的作品还有《海的女儿》、《丑小鸭》、《拇指姑娘》、《野天鹅》、《皇帝的新装》、《小锡兵》等。

小女孩儿共(五)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鸭)、(美丽的圣诞树)、(死去的奶奶)每一次小女孩儿的想法都不同,这几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景物,是因为她都分别渴望(温暖)、(食物)、(节日的快乐)、(有人疼爱)。

最后她( 冻死了)。

4、《刺猬汉斯》是(德)国作家( 格林兄弟)写的。

(童话故事)(体裁)。

我还读过他的其他的童话有《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青蛙王子》等。

课文中的刺猬汉斯遇见了(两)个国王,第一个国王是(言而无信),第二个国王是(言而有信).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写的一篇童话,尼尔斯以自己的(勇敢)、(善良)和(乐于助人)赢得了野鹅们的信任.第二单元一、积少成多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六年级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答案及解析

六年级语文文学常识试题答案及解析1.综合运用(19分)(1)补充下列歇后语,并选用一个造句。

(2分)芝麻开花——()十五个吊桶打水——()造句:(2)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极其珍贵的,请写出一句有关俗语(3)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请你写一句环保标语(4) “”,虽相隔万水千山,但友谊的纽带把我们紧紧联在一起。

(填诗句)(5)我国古代有句名言,“”就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小就不做,再大的好事都是从点滴开始的。

(6)焦裕禄心里装着三十万兰考人民,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局面,他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诸葛亮语)。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在当今广为传诵,人们常引用来表达之间的怀念之情。

(8)草的生命力极其顽强,我们曾学过白居易的诗,其中“,。

”就高度赞美小草的生命力。

(9)《》这部作品中有“赤兔马”、“单刀会”、“败走麦城”,相应的人物是。

(10)每当我来到学校门口我就会看见“,。

”标语。

(11) “,。

”这个谚语常用来比喻当事人认识不客观,反而不及旁观之人看得清楚。

(12)这本书我找得好苦,差不多把整个房间都找遍了,也没找到,没想到却在桌子下找到了,真是,。

(填谚语)(1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当我荡舟西湖是就会想起苏轼“,。

”的诗句;当我手抚长城联想到孟姜女盼丈夫归来,哭倒长城的凄惨故事,诗人王昌龄《出塞》中“,。

”的诗句再次跃然眼前。

(14)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可他谦虚地说:“。

”(15)即将离开母校,你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

(3分)想对母校说:想对老师说:想对同学说:【解析】略2.结合课内外积累填空(15分)(1)我在课内学习中,认识了许多人物,《“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巧舌如簧的王熙凤,《草船借箭》中神机妙算的;的鲁迅先生;的居里夫人等。

我在课外喜欢阅读,其中《》(哪本书或哪个故事)中的(谁)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

(6分)(2)我用心感悟佳作美文,积累语言。

六年级上语文第四课《花之歌》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上语文第四课《花之歌》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上语文第四课《花之歌》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像诗一样抒发感情,又像散文一样描写某一形象,记叙事件。

散文诗篇幅短小,具有音韵美和节奏感。

二、作者简介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

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叛逆的灵魂》,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散文诗集《先知》《沙与沫》《泪与笑》等。

三、多音字冠guān:桂冠guàn:冠军四、词语解释旖旎:柔和美好。

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

孤芳自赏: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五、教材解读:1.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我”是花的?从“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等句子中推断“我”是花。

2.文章的题目是《花之歌》,作者歌唱花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表面上是写花,实际上是写人,诗人正是利用花来寄托自己伟大的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六、主旨归纳诗人通过描写花的特点与理想,构建了一幅活生生的大自然图画,向我们揭示了要像花儿一样快乐生活的哲理。

同步练习一、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音节。

冠.冕(ɡuàn ɡuān)送行.(xínɡ hánɡ)朝.露(zhāo cháo)琼浆.(jiànɡ jiānɡ)婆娑.(suō shā)旖.旎(yí yǐ)二、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分辩明朗茫茫骏马B.疾弛坐车点缀潇洒C.分辨伏案萤白点缀D.笨茁坠落徘徊心驰神往三、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老舍,现代著名作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上)语文常识练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看报刊、采访、上网、参观。

3、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做摘抄笔记、拍照片、编辑剪报、制作资料卡片。

1、我们爱你啊,中国1、《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全诗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

2、全诗分为三部分,开头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部分从从五个方面赞美了祖国,即(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民族多样,历史悠久,民族精神伟大)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学了课文,我想用这些成语来赞美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美不胜收、锦绣中华、气壮山河。

2、郑成功1、《郑成功》是一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2、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民族英雄:文天祥、岳飞、郑成功、林则徐、张自忠、戚继光、霍去病、郑和、史可法、刘仁轨。

当代民族英雄:鲁迅、钱学森、邓稼先、许海峰、邓小平。

3、郑成功是中国明清之际军事家、民族英雄。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

4、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

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

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了。

郑成功建设台湾的两件实事是:发展生产,兴办教育。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作用。

5、载歌载舞:载:又、且。

负隅顽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6、背诵第5、9两小节。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1、《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

2、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作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

3、中外爱国音乐家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

4、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5、课后第4题: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邦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

6、悲愤欲绝:欲,将要。

绝,气息终止,指死亡。

与世长辞:辞,告别。

4、古诗两首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欣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中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我自横刃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爱国诗篇: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背诵全诗及诗意。

4、带点字:△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随意胡乱。

△青春:明丽的春天△漫卷:随意地卷起来。

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示:告诉◇元:同“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但:只。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

◇九州:指中原。

◇同:全国统一。

◇定:平定,收复。

◇:家祭:祭祀祖先。

◇:无:同“勿”,不要。

◇乃:你(们)的。

◇翁:父亲。

5、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

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的陪伴,我也好回我的故乡。

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等到宋朝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6、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归心似箭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练习11、《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的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及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如蒙古族(那达慕)、回族(开斋节、圣经节)、藏族(沐浴节)、维吾尔族(内孜节、库尔班节)、苗族(龙船节)、彝族(火把节)、壮族(三月三)、傣族(泼水节)、满族、朝鲜族、侗族(斗牛节)3、轻声:老子、地道、照应、东西、兄弟、对头、妻子、运气、孙子、大意、大爷、自然。

5、负荆请罪1、《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

剧本共分为两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蔺相如,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廉颇。

剧本开头先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

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罚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的可贵精神。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表示真心诚意地向人认错赔罪。

负:背着,荆:荆条2、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3、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廉颇:光明磊落知错就改6、船长1、《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

这篇小说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课文作者是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

3、课后第4题句子的含义:(1)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品德所感动,没有一个人再违反他的命令,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有秩序地开展自救。

这句话蕴含着对船长忠于职宇、舍己救人崇高品格的讴歌与赞美。

(2)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面对死亡的威胁,哈尔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又一次表现他的高尚品格。

4、背诵25-30自然段。

5、做人之道: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敬长辈、宽容大度。

7、爱之链1、《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作者是美国作家杰尼•巴尼特、罗依•李。

课文叙写了乔依不计报酬帮助老妇人修车,老妇人资助女店主,女店主与丈夫乔依相互关爱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爱的链条,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2、课文为何用“爱之链”作题目:课文中写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

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着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爱之链。

3、乔依: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练习21、《我不期望回报》作者汪国真,他的诗集和小说集,多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

诗中表达的深刻哲理:尽量多地、不求索取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事情,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充实、美丽。

2、学了课文《爱之链》,使我们想起了汪国真写的《我不期望回报》这首诗中的一句话: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

也使我们想到了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3、采访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较高层次的互动活动。

采访的注意点:(1)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明确需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

(2)确定好采访的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

(4)记录重要的内容。

8、小草和大树1、《小草和大树》课文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

当她满怀希望想得到大诗人指点时,却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但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从羞惭与痛苦中昂起头来,与两个妹妹一起发奋努力,改变方向,继续写作,三姐妹终于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这个故事折射出夏洛蒂•勃朗特和两个妹妹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她们在保守观念与陈腐偏见盛行的年代,敢于冲破旧势力的勇气与胆识。

2、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安恩•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3、课文为何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夏洛蒂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的抗争精神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让我们感受并领悟到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4、课后第3题句子的含义:(1)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作者将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仙人掌花”,突出她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的生命力。

(2)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