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组集体备课清单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

第八周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资料《过秦论》一、《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
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了解学生不少学生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
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之所以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把历史与文学很好地融合了起来,给我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边缘艺术境界。
我们把司马迁的文章既可以当作历史著作来读,又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读。
读史,使我们在形象、具体的文学氛围里感受到了历史的苍凉与凄美;读文,又使我们在抽象、概括的历史王国里感受到了文学的严肃与深沉。
这种二元化的收获,不正是未来的教育趋势吗?所以,历史教学理应融入文学、哲学、美学等多元因素,使历史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使学生在文学的形象中认识历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集体备课计划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集体备课计划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每个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知识点;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第一单元《应用文》1.1 课文内容:通过学习应用文的特点和写作要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应用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教学安排:引导学生了解应用文的基本定义和功能,分析各类应用文的常见结构和语言特点,并通过阅读和写作应用文来巩固和实践所学知识。
1.3 教学重点:了解应用文的写作结构和语言特点。
1.4 教学难点:掌握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和实际应用能力。
2. 第二单元《古文》2.1 课文内容:通过学习古文的理解与鉴赏,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理解和古文欣赏能力。
2.2 教学安排:导读古文经典名篇,让学生深入理解古文的内涵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古文欣赏能力。
2.3 教学重点:分析古文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4 教学难点:理解古文的辞章藻鉴和文化内涵。
3. 第三单元《现代文学经典》3.1 课文内容:通过学习现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文学写作能力。
3.2 教学安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3.3 教学重点: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手法。
3.4 教学难点: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4. 第四单元《文化交流与传媒》4.1 课文内容:通过学习文化交流与传媒的现象和问题,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媒体素养。
4.2 教学安排: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交流和传媒在当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分析媒体报道和文化传媒现象的特点。
4.3 教学重点:理解媒体报道和文化交流的目的和方式。
4.4 教学难点:分析媒体报道和文化传媒现象的利弊和影响。
5. 第五单元《高中议论文写作》5.1 课文内容:通过学习高中议论文的写作要点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模板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感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清思路
一导入:鲁迅的小说中有三个人物最为出名——孔已己、阿Q、祥林嫂,孔已己是有姓无名;阿Q是有名无姓;祥林嫂是既无名也无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个既无名也无姓的人物——祥林嫂。
C 临死前:肖像: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
眼睛: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2 分析人物语言描写;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的矛盾心理;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对话--精神压抑、陷入恐惧
3 阅读课文,写出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情节提纲;
四 整体感知:
1 阅读全文,按故事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把全文分为六部分;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采用这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情节——内容——顺序
序幕 祝福景象与书房
结局 祥林嫂凄然死去倒叙(板书)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作用 :1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2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分析祥林嫂人物形象;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塑造人物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我们忘不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站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里,手握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剌去,他是谁?他是少年闰土。可惜二十年后的他却变得迟钝麻木。那手捂碟子,说着“多乎哉?不多也,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是谁?是孔乙己。善良的孔乙己却不明不白地从这个世界消失。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计划集体备课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也是学习洋思有效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
高三复习第二轮的集体备课内容已发至“高中语文”教研博客的“集体备课”栏目当中,有关集体备课的要求、做法等也发在同一栏目中,各成员要积极浏览博客,明确各自的任务,做到“早知道、早准备、早研究、早研讨”,高考备考不打无准备的仗。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计划一、意义和目的教师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和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资源共享合作互动的有效途径。
为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集体备课制度。
二、集体备课责任人:备课组长。
三、集体备课程序1、集体备课前:各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先转眼教材进行自备,写出简案,为集体备课交流做好准备。
2、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长首先检查个人备课的情况,然后按课时由主备教师主讲,一项一项的研究,也可以指名发言,其他老师再讨论补充。
3、集体备课后:主讲教师负责写成详案、制作课件,其他教师协助整理打印课堂训练题。
教案中不要老师抄题,更不要教师解答,但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要详细。
主备教师要负责吧打印好的教案分发到每位教师手中,电子课件要与其他老师分享,并把电子教案、课件上传到备课组的博客上同时链接到海桂教研网中。
各任课教师拿到电子教案、课件后腰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再做整改,整理出适合本教学班的教案和课件。
四、集体备课的要求1、重点研讨以下问题:(1)钻研教材时碰到的疑难问题;(2)如何引导学生自学;(3)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什么问题;(4)如何针对问题点拨、归纳。
2、在讨论的基础上,备课组长总结,尽可能做到六个统一:(1)统一划分课时;(2)统一确定没课时的学习目标;(3)统一自学指导,包括自学思考题和检测题;(4)统一学习自学后可能出现的疑问问题及解决方法;(5)统一课堂作业;(6)统一日日清,周周清验收作业。
3、实行“教案送审制”。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计划高中语文集体备课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从语文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特征出发,紧紧抓住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完成必修上课程的学习。
共计8个单元及四首古诗词背诵。
三、情况分析高一上半学期是初高中衔接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整套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
“人文主题”的设计充分考虑新时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长的需要,涉及面宽,主要聚焦在三方面:“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
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都会突出其中某一方面。
学习任务群”是单元组织的另一条线索,每个单元都设计有若干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保证语文工具性的落实。
四、工作重点:1、抓好常规,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让集体备课落得更实。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
2、以“学习任务”来整合单元教学,突出完整性,打破单篇阅读精讲细析的藩篱,让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建构“语文核心素养”。
某个单元或者某一课主要学会哪些基本知识和关键能力,有哪些“干货”,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有助于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
这种形式有意识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多让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看问题学习,拓展阅读面,提高阅读量,让学习过程充满思考与探究,领悟与创造,也有助于解决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读书少”的问题。
3、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继续探索“群文教学”“比较教学”教学新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4、从教材的“活动”设计出发,更加注意学习主体往学生转,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不能把“活动”简单理解为课外“活动”,更不要安排那些和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活动”,还是读书。
落实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理解与探究语文“活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以及学习任务群的组合等整体设计学习活动,实现学习任务群对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效应。
高三语文组集体备课周计划表

3、作文训练
10月24日
~10月30日
每周三第七节
衣守平
衣守平
10月6日
~10月9日
每周三第七节
李林
李林
1、《讲义·古诗文·文言虚词》
2、课后练习:《6+1》第十二练、第十三练
10月10日
~10月16日
每周三第七节
张海峰
张海峰
1、《讲义·古诗文·分析综合》
2、《讲义·古诗文·翻译句子》
10月17日
~10月23日
每周三第七节
张丽丽
张丽丽
1、《古诗文·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
9月5日
~9月11日
每周三第七节
张丽丽
张丽丽
1、《讲义》第二章第3、4节《仿用句式》《选用、变换句式》
2、课后练习:《6+1》第五练、第六练
3、《6+1》第二周测试
9月12日
~9月18日
每周三第七节
衣守平
衣守平
1、《讲义》第二章第5、6节《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课后练习:《6+1》第七练、第八练
高三语文组集体备课周计划表
备课内容
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主备人
先行课人
1、《讲义》第一章第二节《辨析并修改病》
2、作文训练
3、课后练习:《6﹢1》第一练、第二练
8月29日
~9月4日
每周三第七节
张海峰
张海峰
1、《讲义》第二章第1、2节《扩展语句》《压缩语句》
2、6﹢1》第一周测试
3、课后练习:《6﹢1》第三练、第四练
作文训练
9月19日
~9月25日
高二语文组下学期集体备课教案七

集体备课教案之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高三备课组成员:李胜生桂和清邓中华周小芹罗裕华于振海丁晓华朱卫萍陈花教学目标:1、认识汉语的同音字词现象,了解同音字词的成因何类型。
2、分析同音字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树立规范用字意识。
3、与高考复习接轨,做好复习工作。
教学重点:树立规范用字意识。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一、导入纪晓岚与和珅的故事:•和珅:纪侍郎,纪大人,这是何物?是狼是狗?•纪晓岚:和尚书和大人,这好办,看尾巴尖呀,下垂是狼,上竖是狗,记住了。
•(尚书是狗。
)•旁一御史:巧言舌辩!狼吃肉,狗吃粪,它吃肉,是狼是狗毫无疑问!•纪晓岚:狼性固然吃肉,狗也不是不吃,它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
•(御史吃屎!)问:这是什么语言现象?明确:同音现象。
二、概念明晰:同音字:有相同语音的字。
同音词: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声母、韵母、声韵都相同。
)谐音:字词的声韵相同或相近。
三、认识同音现象,树立规范用字意识1、同音字多么?游戏:同音接龙(给出四个拼音,分组,要求尽可能多的写出读这个音的汉字)jīzhùbìdiàn明确:平均每个音节承载8.3个汉字。
同音现象很普遍。
2、同音词多么?游戏:同音造句(给出四组同音词,要求造四句话,每句话中都必须出现一组同音词,且意思可以区分)工夫--功夫公式--攻势申冤--深渊无谓--无畏--无味明确:同音词汇占汉语词汇量的十分之一。
3、汉语对同音现象的创造性应用以上都是同音现象对我们平时生活的干扰,事实上我们的先民不但没有忽视而是正视了这个问题,而且对它加以了创造性运用,利用这个特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
Eg:同音字词的妙用:1、“福”字倒着贴,有何用意?你还能想到哪些“吉祥话”和“禁忌话”呢?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3、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4、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游戏:歇后语大比拼(给出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根据谐音的特点推测后半部分。
高一年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高一年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备课时间:2010.3.7.备课地点:高一年段室主持人:王永心参加人员:柯丽卿、吴小真、陈书凤记录人:吴小真研究课题:《祝福》的教法探讨永心:一、关于教材《祝福》是必修3的第二课。
也是本学期小说教学的重点。
小说通过《祝福》中祥林嫂这一悲剧人物的刻画,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二、教学指导思想教会学生阅读《小说》是重点。
本课的教学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鲁迅小说《孔已己》入手,自主阅读《祝福》并初步掌握、理解小说的情节(这一要求安排在课外进行),课内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开展讨论、探讨,达到对主要人物性格的理解,掌握读懂小说,总结主旨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教学目标根据课本中的单元提示:教学要点是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
因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①知识目标:掌握小说的基本要素;理解一些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甚相同的词语(如“决计”、“肯依”等)的词义。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重点是学会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③情感目标: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如何分析小说人物性格——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再具体的说,就是通过引导学生着重从具体事件(细节)中去分析祥林嫂的性格特征,从而掌握人物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鲁迅小说主题深刻性(鲁迅小说解剖、抨击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性格方面形成的种种病态,针眨国民的卑怯性。
)环境描写的作用四、教法与学法1、主要学法与教法(1)主要学法:A、预习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强调预习,培养阅读的自觉性。
B、对比阅读法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在课堂开始时有必要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弄清。
可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
进行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组集体备课清单
爱我班级
一、集体研讨(各组必须完成)
1、传达各级文件精神
2、本周授课内容的“新课标”学习
3、说课:编写人说学案使用思路、本周授课内容教学重难点如何去处理;
(1)中心发言人:课题:《沁园春·长沙》
(2)中心发言人:课题:《百合花》
(3)中心发言人:课题:作文教学
(4)中心发言人:课题:尖子生培养
4、下周导学案安排:备课组长组织学习研讨新教材与下周学案编写
重点编、审人:课题:高一作文教学如何有效开展
5、反思:备课组长组织评、完善已使用的学案或反馈上周教学中的问题;
6、青年教师疑难问题提问及交流
二、教育教学文章及外出学习内容交流:
领学人:
内容:外地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