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置管区域性栓塞化疗导管并发症_附152例分析_

合集下载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目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原发性肝癌(PHC)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

随着TACE临床广泛应用,其并发症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现对空军总医院院2021年6月~2021年12月198例PHC患者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98例,男136例,女62例。

中位年龄54.5(36-84)岁,全部病例均通过超声、CT、MRI、PET结合AFP等临床化验证实,部分患者经穿刺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肝癌。

198例患者先后进行TACE 术共423次,平均2.14次。

结合患者化验指标,化疗药选用5-氟尿嘧啶250-1000mg,丝裂霉素0-20mg,表阿霉素10-40mg。

应用的栓塞剂为进口超液化碘化油,部分病灶較大者加用适量明胶海绵或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

1.2 TACE方法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先行腹腔动脉造影,明确肿瘤部位、大小、供血血管等情况,再在影像指导下将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注入上述化疗药及碘油乳剂进行化疗灌注和碘化油栓塞。

超化碘油用量依据患者肝功能分级、肿瘤大小、供血多少及术中碘油沉积情况,大致1-40ml不等。

合并肝动-静脉瘘、动-门静脉瘘者,在灌注化疗及栓塞前,注入无水乙醇、明胶海绵或钢圈栓堵。

栓塞后再次造影,了解栓塞情况。

1.3 并发症观察观察患者TACE术中及术后病情变化,针对其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相应的影像学及化验检查,积极治疗。

2 结果198例PHC患者术后出现TACE栓塞后综合征126例;肝功衰竭8例,其中肝功能A级2例,B级6例,经保肝治疗后7例肝功能逐渐恢复,1例急性肝衰竭治疗无效死亡;肝内胆管损伤致胆汁瘤3例;肺栓塞2例;栓塞后急性胆囊炎16例。

3讨论3.1 TACE栓塞后综合征TACE术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给予解热镇痛、止吐等对症治疗后2~5d可逐渐缓解。

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分析研究

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分析研究

2012年1月第19卷第3期·影像与介入·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原发性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1]。

介入治疗常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及肿瘤的栓塞处理,虽然一般痛苦轻微,创伤很小,但也有一定风险,在术中或术后都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l-3]。

作者收集围术期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2例,对于并发症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找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6月原发性肝癌接受介入性治疗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2例。

男16例,女6例,年龄29~66岁,平均53.5岁,根据其临床表现、A-FP、B超、CT和血管造影确立诊断。

均经过介入性治疗处理原发性肝癌病灶。

有肝炎病史者14例,主要症状有肝区疼痛12例,黄疸6例。

18例B超、CT提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6例伴有腹水,门静脉左、右分支阻塞8例,门静脉主干内有瘤栓形成2例。

肿块直径大于10cm以上者10例,肿块体积超过肝脏体积2/3以上者6例。

食道钡餐检查食管胃底静脉严重曲张4例。

全部22例术前检查大便隐血试验阴性。

实验室检查HBsAg阳性16例,肝功能异常8例,其中sGPT值大于正常值4倍以上者6例。

1.2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一侧股动脉穿刺,选择腹腔动脉或超选择肝动脉插管,导管到达肝固有动脉以远直接进行栓塞治疗12例;导管未能到达肝固有动脉,则先用大块明胶海绵或不锈钢圈闭塞胃十二指肠动脉开口处后再行栓塞治疗者6例;使用微导管栓塞4例。

抗肿瘤药物有阿霉素30~60mg,丝裂霉素C12~16mg、氟尿嘧啶1~1.25g、羟基喜树碱20~30mg,两联或三联用药。

用于栓塞肿瘤的主要栓塞材料,采用碘化油12例,明胶微球4例,明胶海绵4例,不锈钢圈2例。

仔细观察、分析此22例在介入性治疗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2结果观察、分析后发现与介入性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及其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分析研究曹强1荣阳21.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辽宁辽阳111000;2.中国医科大学辽阳中心医院放射科,辽宁辽阳111000[摘要]目的对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产生的机制及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力求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预防并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一例肺癌放化疗中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伴隧道感染的护理体会

一例肺癌放化疗中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伴隧道感染的护理体会

一例肺癌放化疗中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伴隧道感染的护理体会发布时间:2022-12-22T06:13:35.35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5期作者:何冰容[导读] 在肺癌病人的治疗中,放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静脉化疗选择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多,要求护理人员掌握PICC 护理要点,减少相关并发症。

何冰容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在肺癌病人的治疗中,放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静脉化疗选择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多,要求护理人员掌握PICC护理要点,减少相关并发症。

本文以1例PICC导管发生静脉血栓伴隧道感染为例,深入研究其发生的原因,提供护理措施、健康指导、心理干预等措施,预防类似情况的发生,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体现PICC对肿瘤患者放化疗的优势。

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年龄65岁,既往糖尿病史,确诊为:右肺腺癌,2020.12.28经左贵要静脉置入PICC导管,置入长度为52厘米,导管外露5厘米,臂围26cm, 穿刺过程顺利,导管尖端经X线定位为上腔静脉第六后肋,局部采用透明敷贴进行固定。

在2020.12.30 开始培美曲塞二钠+卡铂化疗,每周一、周四定期在院进行规范化中心静脉导管维护,2021.6.22 再次入院时,臂围28cm ,穿刺点局部轻度发红,疼痛明显。

处理方法:暂停PICC导管使用,遵医嘱行超声检查,监测体温及血象,无发热,血象未见明显异常,B超提示: 左肘正中静脉血栓形成,按计划予那曲肝素钙溶栓治疗,导管维护中局部穿刺点较多脓性分泌物,红肿范围较前扩大,经医疗及护理静疗小组会诊后建议拔管。

拔管过程顺利,穿刺点常规消毒待干后涂抹百多邦,予无菌纱布覆盖,每日由静疗小组成员按时换药, 4天后,患者局部红肿消退,穿刺点结痂,未发生全身感染。

2.导管发生血栓和隧道感染的原因 2.1肿瘤患者疾病因素肿瘤本身是PICC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高发的潜在因素。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并发肝脓肿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并发肝脓肿的护理

体 温 4 6次 ,, 其在 寒 战前后 增 加测 体 温 的次数 。 — d尤 在寒 战时 抽血 , 做血 培养及 药 敏试验 , 高细 菌 的检 提 出率 。体温 在 3.℃以下 时 , 取 冰敷 、 85 采 温水 擦 浴等 物 理 降温 ; 温超 过 3 ℃予 药物 降 温 。在 体 温 上升 体 9
流 术具 有操 作 简便 、 手术 创 伤小 、 院 费用 低 、 效 住 疗
肯 定等 优点 。 临床 治疗 肝 脓 肿 的有 效方 法 之 - [ 。 是 引 20 0 8年 8月一2 1 年 7月 . O1 我科 行经导 管肝 动脉 化 疗 栓 塞 术 治 疗 共 4 6例 ( 2 8 1 10例 次 ) 出 现 9例 肝 , 脓肿 。 给予 C T引导 下穿 刺 置 管行脓 肿 引 流 , 现将 护 理 体会 报道 如下 。
( 江 省 肿瘤 医 院 介 人 病 区 , 江 杭 州 3 0 2 ) 浙 浙 10 2

【 要】 摘 总结 9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 并发肝脓肿置管引流的护理经验。 护理重点: 对穿刺点局部体表
及 肝 区或 腹 部 症 状 体 征 的 观察 ; 除做 好 脓 腔 引 流 管 置 管 后 一般 护 理外 , 视 肝 脓 肿 突 破 肝 包 膜 形 成胸 腔 、 腔 脓 肿 的 观 察 : 强 经 重 腹 加
21 0 2年 3月
7 0




Ma c 2 2 r h, 01
第l 9卷 第 3 期 A
Junl f us g C ia ora o ri (hn ) N n
V0.9 No3 11 .A
※介入护 理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并发肝脓肿的护理

微导管肝段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89例临床观察

微导管肝段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89例临床观察

显 提高 。作者对 本 院 8 9例 肝癌 以 同轴 微 导 管技 术
行 肝动脉 分 支 超 选 择 插 管 治 疗 , 析 其 应 用 价 值 。 分 现报 道如下 。
化疗药 物顺铂 3  ̄4 0 0mg、 表阿霉 素 4  ̄5 , 0 0mg 然 后采用 S 3 P F同轴 微 导 管 行 超选 择 性 肝 段 、 亚 段 肝
此, 只有对 肝癌 病 灶 采 取 肝 动 脉 和 门静 脉 的双 重 栓
塞 , 能 彻 底 地 阻 断 肿 瘤 血 供 , 癌 肿 发 毕 缺 血 性 梗 才 使
死 等病 理改 变一 。 。 一
接受 手术 治 疗 的肝癌 病例 , 者认 为 , 取 微 导管 肝 笔 采 段 动脉化 疗 栓塞 术 , 作 简单 、 便 , 选 择 成 功 率 操 方 超
肝 动脉 化疗栓塞 术 ( TAC E)是 目前 治 疗 中晚 期
可能 , 以完 全觅 到 肿 瘤所 有 供 血 来 源 。根 据肿 瘤 大 小 , 瘤血 管多 少及患 者全 身情况 , 肿 先行 经 导管灌 注
肝癌 的有效方 法 。随着肝 动脉插 管技 术 的发展 和 成 熟, 微导 管的应 用 , 中晚期原 发性肝 癌 的治疗 效 果 明
肝 癌 ( 径 < 3 0 c , 行 1 4次 T E。所 有 病 直 . m) 共 3 AC
术 后造 影复 查见 碘 油 沉 积 良好 , 瘤 血 管 和肿 瘤 染 肿 色消失 或 明 显 减 少 ( 图 1 2 。其 中 4 见 ,) 7例 ( 2 5.
8 ) 功 进 行 了肿 瘤 的 亚 段 栓 塞 , 到 了 内 科 性 切 成 达 除 的 效 果 。3 例 肝 癌 接 受 第 2 3次 介 入 治 疗 。 术 2 ~

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分析研究

肝癌介入性化疗栓塞术后严重并发症分析研究
[ 作者简介】 曹强(9 0 , , 17 一)男 副主任医师 , 硕士研究生 , 士在读 。19 博 9 5、
20 0 5年 先 后 毕 业 于 大 连 医科 大 学 临 床 医学 专 业 和 中 国 医 科 大 学 影 像 学
6例 ; 用微 导 管栓 塞 4例 。 使 抗肿 瘤药 物 有阿 霉素 3 ~ 0mg 0 6 ,
C 0Qaf O GY n A i R N a季 n
1 eRa it nDe at n ft eT id P o l s i li io a g C t fLio ig P o ic 1 0 0 . d ai p rme to h h r e p eSHo pt n L a y n i o a n n r vn e Th o a y 1 0 .Chn ;2C i 1 ia .h — n s dc lUnv ri n Lio a gRa ilgc lHo ptl ne n La n n rvn e io a g 1 0 0 Chn e eMe ia ie st i a y n doo ia s ia y Ce tri io i gP o i c ,L a y n 1 0 , ia l
丝裂 霉 素 C 1 ~ 6 m 、 尿 嘧 啶 1 12 、 基 喜 树 碱 2 ~ 2 1 g 氟 ~ .5g 羟 0 3 。 0mg 两联 或三 联用 药 。 用于 栓塞 肿 瘤 的主 要 栓塞 材料 , 采用 碘 化 油 1 2例 . 明胶
专 业 . 任 辽 阳市 第 三 人 民 医 院放 射 介 入 科 主 任 . 要 从 事 医 学 影 像 学 现 主 的 临 床 诊 断 和 放 射 介 入 医 学 的 诊 疗 与 研 究 工 作 。荣 阳(9 6 , , 师 , 1 8一)男 医 大学本科 , 医学 学 士 ,0 0年 7月 毕业 于 辽 宁 医 学 院 医 学影 像 学 专 业 , 21 现 供 职 于 中 国 医科 大 学 辽 阳 中 心 医 院 医 学 影 像 科 , 主要 从 事 放射 医 学 的 临

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 40 例的临床观察

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 40 例的临床观察
徐芄 毳
云南 省普 洱市人 民医院放射科 , 云南普 洱 6 6 5 0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 T A C E治疗原发性 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2 0 0 7年 7月一2 o 1 3年 7月于普洱市人 民医 院接受 T A C E治 疗的 4 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 随访资料进行 回顾分析 。结果 该组选取病例 中治疗 后 3个月死亡 3例 , 占7 . 5 %,
门随访的方式 , 对预后加 以观察 。
1 . 3 统 计 方 法
响, 原发性 肝癌病发率在近年来显著升高 , 对公众身心 健康及生 活质量造成 了严重威胁 。虽在 目前 医疗科 技取得 巨大 成就的大 环境下 , 先 进手术器械不断投入使用 , 各界对原发性肝 癌解剖 的 认识和手术方式 的改进 不断深入 。明显提高 了原发性 肝癌手术 成功率 。但 中、 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 中 , 仍有部分 不具 备手术条 件, 需 采取 T A C E治疗 , 以提高生存质量。 为探讨 T A C E治疗 原发 性肝 癌 的临床 疗效 , 该 研 究共 选取 肝 癌 患者 4 0例 , 均为 该 院 2 0 0 7年 7月一2 O 1 3 年 7月收治采用 T A C E治疗患者 , 回顾临床资
消化 道出血死亡 2例 . C h i l d — P u g h C级 4例。肿瘤在治疗 后缩小 2 5例 , 占6 2 . 5 %, 肿瘤 缩小后 均采用手 术切除治 疗 , 其 中肿 瘤组 织经病理检查 完全坏死 1 0例 , 占2 5 . O %。术后 4 — 5周行腹部 C T
检查 , 依据瘤内碘油分布按 4型划分 : I 型1 5 例, 占3 7 . 5 %, 即完 全型 : Ⅱ型 1 2例 , 占3 0 . 0 %, 属缺损 型 ; m型 7例 , 占1 7 . 5 %, 属坏 死型或簇 集型 ; Ⅳ型 6例 , 占1 5 . 0 %, 属稀少或稀 疏型 ; 生存 时 间

老年人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并发症125例分析

老年人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并发症125例分析
机 体 功 能 恢 复 慢 所 致 ] 3。 2 老 年 人 化 疗 栓 塞 并 发 症 原 因 和 处 理 原 则 : 组 并 发 . 本
d 持 续 2—4d左 右 , , 给予 吸 氧 、 肉注 射 胃复 安 1 症 状 肌 0mg
可 以 缓 解 或 消 失 。 右 上 腹 疼 痛 19例 ( 9 % ) 术 中 立 即 1 占 5 , 或 术 后 1 2h出 现 , 常 持 续 2 5d 早 期 疼 痛 剧 烈 时 , 通 , 给 予 杜 冷 丁 10m 0 g肌 肉 注 射 可 缓 解 。发 热 12例 ( 9 % ) 2 占 8 , 术 后 1 2d出 现 , 续 1周 , 温 3 .℃ 以 上 者 给 予 口 服 消 持 体 85 炎 痛 2 , 温 超 过 3 ℃ 者 给 予 地 塞 米 松 1 5mg 体 9 0mg静 脉 点
和血 管造 影确 诊 。诊 断根 据原 发性 肝 癌诊 疗规 范 J l。
2 方法 : . 采用 Sligr 做腹 腔 动 脉 造影 , 察 肿 瘤 类 e ne 法 d 观 型和 血供情 况 , 后尽 量 靠 近肿 瘤 供 血肝 动 脉 插 管 。化疗 然
药 物 : 阿 霉 素 3 6 g 丝 裂 霉 素 2 —4 g5氟 尿 嘧 啶 表 0 0m 、 0 0 m 、一
5 0 1 0 g 栓塞 剂 : %碘油 1 0 0m ; 0 0 4 0—1 、 水酒 精 6 0 5ml 无 —1
ml明 胶 海 绵 颗 粒 2 4 、 0 0粒 。2次 栓 塞 间 隔 1 —2个 月 。
二 、 果 结
出现 腹 痛是 肝脏 缺 血刺 激 肝 包 膜 而 引 起 的 , 吐是 药 物 毒 呕
酶降至 正 常 , 症状 消 失 ; 8 麻 痹 性 肠 梗 阻 1例 , () 术后 2d出 现腹 痛 、 吐 , 排 便 及 排 气 , 蠕 动 音 消 失 , 呕 无 肠 x线 平 片 示 胃、 小肠 和 大肠 中度 扩 大 , 体 较 多 , 胃肠 减 压 和 应 用 胃 气 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王峰,郎志谨,翟仁友,等.暂时阻断肝静脉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
术治疗肝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4732
475.
10汤钊猷.加强对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的意义,中国实用外科杂
志,1997,17:122.
(收稿:1998209228)
肝癌置管区域性栓塞化疗导管
并发症(附152例分析)
李明信 郝春志 马建青
作者单位:510010 广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一外科
肝癌置管区域性化疗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广泛用于临床,对其药物、技巧及疗效的研究甚多;导管的准确性与合并症研究甚少,它同样直接影响
肝癌治疗的疗效、预后〔1〕。

作者对152例进行了分析。

临床资料
本组152例,均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其中男127例,女25例,平均年龄5012岁;其中剖腹肝动脉或(和)门静脉置管区域性栓塞化疗126例,26例经左锁骨下动脉穿刺肝动脉置管区域性化疗;动脉导管152条,静脉导管110条,随访2个月25年。

结 果
本组肝癌置管区域性化疗152例,动脉导管术
后并发症3612%(55Π152),静脉导管并发症1010%(11Π110),其术后并发症有:导管不通,肝动脉2胆管瘘、导管移位、药囊破裂与药液外漏、药囊皮瓣坏死与感染及右上腹(药囊部)疼痛等(表1)。

表1 术后导管并发症
并发症动脉导管例数百分比(%)
静脉导管例数百分比(%)
导管不通
123
7195
415导管移位
1912153
217
肝动脉2胆管瘘12719ΠΠ药囊破裂33119Π
Π药液外漏331191
019药囊皮瓣坏死23113ΠΠ药囊皮瓣感染13017Π
Π药囊部疼痛
3
119
2
118
 3示有部分相互间重叠
讨 论
1.导管不通:本组17例,其中动脉导管12例,
静脉导管5例。

4例为近药囊处导管折角,2例为原因不明堵塞,插入硬膜外导丝后通畅,1例注入自身血LAK 细胞后堵塞,其余原因不明未作处理。

分析
其原因为:(1)近药囊或出腹壁肌肉时导管折角;(2)堵塞:如血凝块等;(3)导管处血管机化闭塞等。

其防治:①术中注意防止导管折角,尤其是出腹壁肌肉及与药囊相接处,固定药囊后应检查有无折角、扭曲;②导管内定期注入肝素盐水,尤其是每次注药后及无抗返流装置导管;③发生导管不通,首先查明原因,如为折角予以矫正,如为堵塞可用肝素盐水用力推注,部分可加用链(或尿)激酶,可部分通畅,如仍不通畅,可用硬膜外导丝插入导管,排除异物,恢复通畅。

2.导管移位:本组22例,动脉导管移位19例,
静脉导管脱出血管外3例(因本组门脉仅作灌注化疗,一般移位未作统计)。

动脉导管移位的类型有:腹腔动脉(8例)、胃左动脉(2例)、腹主动脉(1例)、肝总动脉(2例)、脾动脉(3例)、胃十二指肠动脉(2例)及动脉导管尖损伤内膜入肝实质(1例)等,其中以腹腔动脉最多。

分析原因:(1)肠胃蠕动,本组大部分动脉导管经胃网膜右动脉插入;(2)导管固定不牢,尤其静脉导管前端无抗返流装置的膨大部分,本组体外引流管固定法运用于腹内动静脉导管固定后无一例门脉导管脱出血管外;(3)导管置入过浅或置入过深尖端损伤内膜入肝实质;(4)血流动力学影响及人体活动等。

其预防措施:①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肝动脉门静脉导管置入不宜过浅,但也不宜太深;②导管固定牢靠,加用体外引流管固定法;③导
管在腹内留有一定长度、活动度;④不宜大范围、大运动量活动等。

其诊断较易,经药囊导管造影即可明确诊断。

肝动脉导管尖损伤内膜入肝实质造影表现为肝实质团块状显影;导管脱出血管外为造影剂不进入血管而呈团块影,而且临床表现为注入化疗药物后剧烈疼痛,停止注药后渐缓解。

处理:(1)停用,如导管脱出血管外等;(2)再调整:可在DS A监控下调整至最佳位置;(3)改变用途:如移位至肝总动脉可作灌注化疗但不栓塞,移位至脾动脉可作为门脉化疗等。

3.肝动脉2胆管瘘:本组12例(719%),均发生于剖腹肝动脉门静脉置管栓塞化疗(915%,12Π126),其中4例术前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肝动脉栓塞化疗(122)次,8例肝固有动脉或肝右动脉结扎,肝动脉栓塞化疗次数平均217次。

分析发生原因:(1)胆管血供受累:肝内外胆管不同节段有不同的主要供血动脉,肝内胆管和肝门区胆管均直接由左右肝动脉分支供血,阻断肝动脉血流或肝动脉灌注硬化剂都可使相应胆管受累,致胆管壁缺血、坏死使胆管纤维化、穿孔和动脉2胆管瘘。

①肝动脉栓塞尤其是反复栓塞使胆管反复血供受累致相应胆管壁缺血、坏死甚至穿孔发生肝动脉2胆管瘘;②肝动脉主干或左、右分支结扎,血流阻断使相应胆管血供受累;③肝动脉或胆管血供动脉阻塞:术中创伤损伤内膜、置管及化疗药物的刺激等使血管血栓形成,管壁纤维化而致血管腔完全或不完全阻塞,使相应胆管血供受累。

本组1例改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肝动脉造影发现原肝固有动脉不通,两支侧支循环,未见侧支血管2胆管瘘。

(2)肿瘤位置:栓塞化疗后肿瘤坏死液化,尤其是肿瘤临近或累及胆管时,致肿瘤与胆管相通,形成肝动脉2肝内胆管瘘;同时本组均发生于肝右叶肿瘤,其中2例行左、右肝动脉门静脉置管化疗,肝左动脉药囊造影无异常,肝右动脉药囊造影发现右肝动脉2肝内胆管瘘,分析可能与肝右叶胆管血管解剖有关:(3)门脉化疗:本组均经2次以上门脉化疗,门脉化疗置管可使门脉血管硬化阻塞使相应胆管门脉回流受累,促进胆管壁缺血、纤维化甚至坏死、穿孔。

其诊断较易,经药囊肝动脉造影发现肝内外胆管或(和)十二指肠显影,即可诊断。

本组12例均经药囊肝动脉造影发现8例肝内外胆管显影,2例肝内外胆管及十二指肠显影,2例十二指肠显影。

确诊后应立即停止使用,否则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硬化性胆管炎、胆道出血等,但本组无一例发生胆道出血,原因尚不清楚。

4.药囊破裂与药液外漏:本组4例,动脉导管3例,静脉导管1例。

2例为动脉导管扭曲成角,注药后药囊外盖外翻,药液外漏,1例为药囊内膜脱出,药液外漏;静脉导管1例药囊与导管相接处外漏。

原因与防治:(1)导管不宜成角、扭曲;(2)术中药囊与导管相接处应连结牢固;(3)推注药物时压力不宜过大;(4)可能与药囊质量有关。

5.药囊皮瓣坏死与感染:本组2例药囊皮瓣坏死,其中1例合并感染。

分析原因:(1)无菌条件不严致感染;(2)药囊部皮肤张力过高,致血运差(病人逐渐消瘦,皮下脂肪消失)及局部摩擦。

处理:①抗感染及局部换药;②更换药囊或更换药囊留置部位,本组1例更换药囊留置部位后创面愈合;③移去药囊,本组1例自腹膜外将导管剪断连同药囊移除创面愈合。

6.右上腹(药囊部)疼痛:本组5例,2例为随着肝脏增大,两药囊(门静脉与肝动脉药囊)相互碰撞,直立或弯腹及活动时疼痛;1例原因不明(肝动脉药囊),局麻下去除药囊后缓解。

其防治:(1)两药囊最好分别置入左右中上腹皮下;(2)对于难以忍受的药囊或失去作用的药囊可在局麻下将其去除。

参 考 文 献
1郝春志,王伟中,杨星,等.DS A监控植入式导管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中华医学杂志,1992,72(12):7541
(收稿:19982122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