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4个并发症有哪些
原发性肝癌疾病研究报告

原发性肝癌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所属部位:腹部就诊科室:肿瘤科,肝病病症体征:乏力,肝肿大,消瘦,腹胀,食欲减退,肝区痛疾病介绍:什么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结合超声显像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使肝癌在亚临床阶段即可和出诊断,早期切除的远期效果尤为显著,加之积极综合治疗,已便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应以预防为主,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素可诱发肝癌,而黄曲霉素在发霉的花生和玉米中含量最高,因此,不要食用发霉的花生和玉米,临床证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密切,因此,患病毒性肝炎的病人应及时正确治疗,防止转变为肝硬化,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为防止酒精性肝硬化发生,不应暴饮酒,出现右上腹不适,疼痛或包块者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明显延长病人生命期,肝癌的疗效取决于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小肝癌外科治疗5年生存率达70%左右,故患者不要丧失信心,一旦患病,要尽早到医院治疗症状体征:原发性肝癌有哪些症状?以下就是有关原发性肝癌症状的介绍:起病常隐匿,多在肝病随访中或体检普查中应用AFP及B型超检查偶然发现肝癌,此时病人既无症状,体格检查亦缺乏肿瘤本身的体征,此期称之为亚临床肝癌。
一旦出现症状而来就诊者其病程大多已进入中晚期。
不同阶段的肝癌,其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
(一)肝癌的症状肝痛、乏力、纳差、消瘦是最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1、肝区疼痛:最常见,间歇持续性,钝痛或胀痛,由癌迅速生长使肝包膜绷紧所致。
肿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
向右后生长的肿瘤可致右腰疼痛。
突然发一在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提示癌结节包膜下出血或向腹腔破溃。
2、消化道症状:胃纳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因缺乏性特异性而易被忽视。
原发性肝癌有哪些并发症

原发性肝癌有哪些并发症*导读:我们知道,肝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肝癌往往是由某些其他疾病,如乙肝等导致的肝癌,患者最后会死于原发……我们知道,肝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肝癌往往是由某些其他疾病,如乙肝等导致的肝癌,患者最后会死于原发病或者并发症。
而原发性肝癌是肝脏原发的癌症,患者通常也会死于肝脏的损害和一些并发症,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原发性肝癌的一些常见并发症。
*1.癌结节破裂出血肝癌可因肿瘤发展、坏死软化而自行破裂,也可因外力、腹内压增高(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或在体检后发生破裂。
巨块型肝癌发生破裂的机会较结节型多见。
当肝癌破裂后,患者有剧烈腹痛、腹胀及出冷汗,严重时可发生休克。
肝癌因破裂小所致的内出血量少,往往可被大网膜黏着而自行止血,3~5天后症状即能自行缓解。
体检时可发现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重者脉搏细速、血压低、腹部膨胀、有移动性浊音等。
肝癌破裂引起的大出血可在短期内导致患者死亡。
如手术止血,部分患者可延长生命。
也有早期小癌结节破裂经手术切除而长期生存者。
*2.肝性脑病通常为肝癌终末期的并发症,这是由于肝癌或同时合并的肝硬化导致肝实质广泛的严重破坏所致。
肝癌出现肝性脑病,其预后远较其他肝病并发的肝性脑病为严重。
损害肝脏的药物、出血、感染、电解质紊乱、大量利尿药的应用或放腹水等常为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
*3.消化道出血大多数因肝硬化或癌栓导致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出血。
患者常因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而死亡。
此外晚期肝癌患者亦可因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加上凝血功能障碍而引起广泛渗血等现象。
*4.其他并发症原发性肝癌因长期消耗,机体抵抗力减弱或长期卧床等而易并发各种感染,尤其在化疗或放疗所致白细胞降低的情况下,更易出现肺炎、败血症、肠道及真菌感染等并发症。
靠近膈面的肝癌可直接浸润,或通过淋巴路、血路转移引起血性胸腔积液。
也可因癌破裂或直接向腹腔浸润、播散而出现血性腹水。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诊治经验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诊治经验原发性肝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也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肝癌类型之一。
当发现原发性肝癌后,介入手术通常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然而,介入手术也可能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感染、肝功能损害等等。
下面介绍一下我在临床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经验。
首先是术后出血。
这种情况非常危急,需要尽快采取措施。
经验上来说,当发现术后出血时,需要立即对患者进行输血和升压处理。
如果出血量较大,手术麻醉师还需立即停用麻醉并开始进行血管栓塞治疗。
同时,如果情况非常严重,还需要进行手术止血。
其次是感染问题。
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的免疫抵抗力通常较弱,容易感染。
治疗感染需要根据病原微生物做相应的药敏试验,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包括输液、营养支持等等。
再来是肝脏功能损害。
介入手术过程中,可能会破坏部分肝组织或肝血管,从而引起肝脏功能的损伤。
治疗肝脏功能损害通常需要通过营养支持和对肝细胞的修复促进治疗。
对于这种情况,我建议在术后及时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计划,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
最后一个并发症是血栓形成。
介入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血管内置管和血管栓塞术来阻塞血液流向肿瘤的血管,避免肿瘤发生继续扩散的情况。
这些操作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
当发生血栓时,需要尽快进行抗凝治疗,以消除血栓并防止发生血栓再次形成和肺栓塞的情况。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在医生严密的监控和关注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关键是尽量避免发生各种并发症,在介入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及时进行联系沟通,准确地评估患者情况,加强术前准备,确保术后治疗的顺利进行。
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 系统 恶性 肿瘤 , 其发病 率和病死率均位居首位 , 成 为严重威胁 人类健康 的重 大疾病
之 一 。处 于 中 晚期 的 患者 多 难 以 通 过 手 术 根 治 。 随 着 介 入 技术 的发 展 , 肝动脉化疗栓 塞 ( T A C E ) 已 成 为 此 类 患 者 的 首 选 治 疗 手 段 … 。笔 者 采 用 T A C E治 疗 8 7例 中 晚 期 原 发 性 肝
T AC E治疗总有效率为 7 4 . 7 %; 随访 1年 、 2年 、 3年 的生 存率分别为 7 0 . 1 %、 4 0 . 2 % T A C E治疗 中晚
和1 3 . 8 %; T AC E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恶心 、 呕吐 、 发热 、 肝区疼痛等 , 绝大多数患者对并发症 可耐受 , 且经治疗症状缓解 。结论 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 , 术后并发症经对症处理 未影响后续治疗 ,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 关键 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癌 ; 中晚期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 7 3 5 . 7 [ 文献标志码 ] B [ 文章编号] 1 6 7 2— 2 8 7 6 ( 2 0 1 3 ) 0 5— 0 4 3 0— 0 2
3 讨 论
对 于中晚期原 发性肝 癌患者 , 手 术根 治的可 能性不 大 , 预后欠佳 , 大 多采 取 化疗 、 放疗、 射 频 消 融 等治 疗 手 段 J 。 T A C E通过注入药物于瘤体血管 , 有效栓塞血管 , 阻断瘤体 的 血供 , 达到治疗 目的 , 且化疗药物注射于肝 动脉 , 药 物浓度大 幅提高 , 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 。
2 . 1 近期 疗效
所 有患 者均 完 成 T A C E治疗 , 其中C R 1 2
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

10 其 他
多发性神经病变、溶血性贫血、肥大性骨关节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亦有少数报道。
综上所述,PHC伴癌综合征是患者全身的特殊临床表现,其意义在于,某些表现有时发生在肝癌局部症状出现之前成为首发症状。如临床医生对其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则可提供PHC 早期诊断线索;对某些症状及时处理,就能减轻疾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对某些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则能估计病情变化、评价治疗效果。
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
更新日期: 01-02 潘兴源
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目前尚无统一的名称,又称“傍癌综合征”或“副癌综合征”。系指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肿产生的一些物质进入血流并作用于远处组织,对机体发生各种影响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它有时可在肝癌局部症状出现之前发生而成为首发症状。人们对肝癌的典型临床表现较为熟悉,但对伴癌综合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因此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据文献报道,PHC伴癌综合征已达数10种,现将主要几种的表现综述如下。
1 低血糖症[1~4]
低血糖症是PHC最常见的伴癌综合征。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10%~30%,国内林正理等报道的一组发生率为19.8%。主要症状为头昏、心悸、出汗、 乏力、皮肤苍白湿冷,重者意识不清、昏迷。血糖<2.8mmol/L。张景顺报道8例PHC患者以低血糖脑病为首发表现。McFadzean将低血糖症分为两型:A型-肝癌细胞分化程度差,生长迅速。低血糖发生在疾病最后数周,常伴迅速消耗和严重消瘦,以中度血糖降低为特征,易于控制,临床症状不明显。B型-肝癌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以严重低血糖为特征,见于疾病早期,不易控制。PHC伴低血糖症发生机制主要有:①肝癌组织糖原酵解增强,对葡萄糖利用或消耗过多;②残留肝组织的糖原储备不足,不能满足迅速生长的肿瘤和机体需要;③肿瘤产生和分泌胰岛素、类胰岛素样物质;④肿瘤组织中葡萄糖-6-磷酸酶合成减少或缺乏,使糖原异生、分解发生障碍;⑤色氨酸部分分解为烟酸,抑制脂肪分解,减少脂肪能量来源,使葡萄糖利用过多;⑥癌瘤压迫腹膜未知感受器,阻止交感神经对肝脏之兴奋,不能激活糖原和有效的缓冲血糖水平。
原发性肝癌健康宣教

什么是微波消融?
放射性核素微球平均直径22微米,经动脉进入肿瘤后对肿瘤有栓塞治疗的作用
核素发出的的射线在组织中的穿透距离约1cm ,在肿瘤内可杀伤肿瘤细胞,而对肿瘤外的正常肝组织的照射量很低
什么是放射治疗?
什么是靶向治疗?
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以后特异性地选择与这些致癌位点相结合并发生作用,导致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殃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治疗作用
TACE 示意图
导管
股动脉
腹主动脉 腹腔干
肝癌
导管
腹主动脉 腹腔干
肝癌
股动脉
导管
腹主动脉 腹腔干
肝癌
HCC 处理需要多学科团队
放疗科 Radiation Oncology
病理科
肿瘤内科
放射科/介入
肝外科Hepatobiliary Surgery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第二步“三早”机制: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慢性肝病患者定期进行甲胎蛋白和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至少每半年一次。
肝癌的预防措施
肝癌的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一旦确诊,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有无肝内外转移及病人全身情况选择合理的肝癌治疗方案
肝癌的预防
被黄曲霉菌污染产生的霉玉米和霉花生等能致肝癌,这是因为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B1(AF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不能吃发霉的的食物,比如:花生酱、玉米、花生和花生油等是容易发霉的食物,这些食物要注意保管。
01
肝脏的特点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

中晚期肝癌有 着重要 的实际意义 。
l 资 料 与 方 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持续 7~1 .其 中最 长者 持续 发热 5 不 超 过 该 动 脉 ,化 学 治 疗 栓 塞 时 的化 疗 4d 5 d 体温 常可 至 3 , 8—3 ℃ , 生 素 效 果 不 药 物 及 栓 塞 剂 或 多 或 少 会 进 入 该 动 脉 引 9 抗
选 择性肝 动脉插 管行 D A,根据肿 瘤 的 加 明胶 海 绵 栓 塞组 为 10 3 1 3 1 。 S 0 %(0 / 0 ) 曲 张 和 术 后 出 现 恶 心 及 剧 烈 呕 吐 ,防 治 分 期 、 级 、 龄 、 养 状 况 和 D A 反 映 21 胆 囊 炎 发 生 率 92 ( 8 5 2 要 点 为 术 前 完 善 检 查 . 了 解 有 无 食 管 胃 分 年 营 S .. 4 .% 4 / 2 )
岁,平均 4 5岁。所有病例经临床 、 F A P测 9 .%(0/ 2 ) 2 69 5 6 5 2 。5 2例 介入 术 后 1 复 剂 时速度 不宜太 快 , 周 术后予 抗炎 、 解痉 及
定 、 、T或 MR 证 实 为原 发 性肝 癌 。 B超 C I 查 肝 功 能 有 单 项 或 多项 指 标 升 高 , 中单 利 胆 等 治 疗 。 消 化 道 出血 是肝 癌介 入 其 :上 1 方 法 在 SM N . 2 I E S大 型 D Af 0 纯 化疗 灌 注 组 为 2 % (/ 5 , 油 乳 剂 栓 治 疗 后 的严 重 并 发 症 之 一 .其 主 要 原 因 S 10 0 0 94 )碘 m 10k 监 视 下 , 用 Sligr 术 塞 组 为 9 .%(5 / 7 ) A、5 V) 采 e ne 技 d 03 19 16 ,碘 油 乳 刹 栓 塞 有 肝 硬 化 门 脉 高 压 所 致 的 食 管 胃 底 静 脉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进展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进展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等多种
方式。
介入治疗中,经皮肝动脉栓塞和射频消融是常用的方法,而TACE(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一种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
TACE治疗是通过导管将药物和栓塞物注入肝动脉,达到肝癌局部化疗栓塞的效果,同时减少了肝癌细胞对血液和养分的供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然而,在TACE治疗后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1.肝功能损伤:TACE治疗对肝脏会有一定的损伤,导致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
在TACE治疗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根据情况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肝功能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2.腹痛和发热:在TACE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和发热,这是由于治疗过程中肝癌细胞死亡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引发炎症反应所致。
在治疗期间,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护,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肝内血栓形成:TACE治疗后,可能会引起肝内血栓的形成,影响肝脏的功能,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
为了预防肝内血栓的形成,可以采用肝素等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
维持肝脏的正常功能。
4.肝肾综合征:在TACE治疗后,可能会引起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导致血肌酐增高、尿量减少等症状。
为了预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需要对患者的血容量进行调节,注意补液,
并正确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控制血压。
因此,在进行TACE治疗时,除了正确选择患者和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检测和监护,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肝癌的4个并发症有哪些
1、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过去称肝昏迷,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肝性脑病通常是原发性肝癌终末期的并发症,约1/3的患者死于此症。
2、肝癌结节破裂出血
肿瘤逐渐增大、坏死或液化时可自发破裂,受到外界刺激时也会发生破裂,如破裂局限在包膜内,则产生明显的局部疼痛,如穿透包膜则可引起腹膜刺激征,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或死亡,约1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死于结节破裂出血。
3、上消化道出血
原发性肝癌患者常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血管静脉曲张、小肠静脉淤血等一系列变化,血管容易破裂出血,患者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另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肝功能障碍致凝血功能异常而广泛出血,约15%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死于出血。
4、继发感染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晚期患者消耗严重,加之放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抵抗力微弱,容易并发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