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语文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松树》优质课教案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松树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松树》教案教学设计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松树》教案教学设计2、小松树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双横线中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采用插图及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并用形式多样的朗读贯穿于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理解“只有长得高,长能看得远”的道理。
感受小松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能把握住小松树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教学用具:磁带一盒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歌曲《小松树》,“小松树,快长大,快快长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韦苇写的这篇散文〈小松树〉,看看小松树怎样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
二、检查生字,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
2、与同桌一起朗读课文一遍,注意纠正字音错误。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疑难词语。
4、小组合作互助释疑。
(可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5、体交流反馈。
6、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7、自由读课文,说说小松树是一棵怎样的松树三、深入学习课文:学习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1、在一座古老的森林里,悄悄地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松树。
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棵小小的松树呢?出示句子“他是那么嫩,那么矮,就连龙骨草也长得比它高得多。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试着用“那么……那么……,就连……”说一句话。
2、理解“寻思”,指导朗读,读出好奇的语气。
3、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小松树想长高的愿望。
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松树》教案教学设计2、小松树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双横线中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采用插图及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并用形式多样的朗读贯穿于教学活动。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小松树》教案鄂教版

2.小松树
教课目的:
1.会认四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
教课重难点:
懂得“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
教课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课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课过程:
一.导入:
师简笔划出一棵小松树,发问:你们知道松树的哪些特色吗?二.认识自学状况:
1.小组生字红绿灯(检查生字学习状况)
2.指名读课文。
3.默读,归纳课文粗心。
三.怀疑问难。
四.指导学习书写生字。
1.察看字形,沟通记忆方法。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教课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师生互动:
1.自由读,画出中心句。
2.“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是什么意思?联合生活实质说一说。
3.小松树是怎么理解这个道理的?读课文,思虑。
三.生自学课文,看看小松树的成长共分为几个阶段,每次成长的动力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四.全班沟通。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六.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
2.小松树
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松树2鄂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松树2 鄂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课后6个生字,会认4个字,学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得“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含义。
3、让学生明白得追求是前进的动力,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
过程与方法:小松树的成长书上以文字表述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是递进的关系,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明白追求是前进的动力,要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成就的人一辈子道理。
教学重点:感受小松树四次生长的时期性,领会文字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明白得文章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2自然段,明白得小松树第一次长高的动力是什么?教学重点:明白得文段含义,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教学难点:明白得小松树第一次长高的动力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1、松树是大伙儿常见的树木,通常会长得专门高,有的甚至高耸入云,是什么促使小松树越长越高,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一棵小松树的成长历程。
2、初读课文自学摸索(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2)摸索:这篇课文要紧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3)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
二、灵动生成明确问题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重点指导字形:矮越反馈资料查找:龙骨草、蕨菜、蘑菇2、这篇课文要紧写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归纳的?(段意归并法:从小松树的4次生长过程去归纳。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小松树教案 鄂教版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小松树教案鄂教版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双横线中的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采用插图及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并用形式多样的朗读贯穿于教学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理解“只有长得高,长能看得远”的道理。
感受小松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能把握住小松树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教学用具:磁带一盒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播放歌曲《小松树》,“小松树,快长大,快快长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韦苇写的这篇散文〈小松树〉,看看小松树怎样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
二、检查生字,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
2、与同桌一起朗读课文一遍,注意纠正字音错误。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疑难词语。
4、小组合作互助释疑。
(可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5、体交流反馈。
6、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7、自由读课文,说说小松树是一棵怎样的松树三、深入学习课文:学习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1、在一座古老的森林里,悄悄地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松树。
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棵小小的松树呢?出示句子“他是那么嫩,那么矮,就连龙骨草也长得比它高得多。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试着用“那么……那么……,就连……”说一句话。
2、理解“寻思”,指导朗读,读出好奇的语气。
3、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小松树想长高的愿望。
第二课时一、导回顾课文。
1、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2、一个月,两个月,他看哪,想啊,长啊,终于长高了许多。
小松树看到了什么呢?二、学习新课:学习第二段(三—六自然段)1、默读,找出这段中的过渡句。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小松树看到了些什么?请划出有关词句。
3、指名读出有关句子。
4、齐读五六自然段,用“虽然……但……”说一句话。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松树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松树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松树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对自然界植物的观察能力。
2.掌握描述小松树的词汇和句型。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描述小松树的词汇和句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小松树的认识。
2. 观察小松树(10分钟)•学生带领着老师来到学校或附近的小松树旁,观察小松树的外貌特征。
3.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记录下小松树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 呈现学生观察结果(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介绍并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5. 关键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描述小松树的相关词汇,如高大、叶子、枝干等,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6. 课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词汇,描述自己曾观察过的一种植物。
7.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描述植物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对上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复习,可以进行口头提问或示意图。
2.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再次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该植物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
3. 学生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介绍所选植物的观察结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4. 句型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描述植物的句子,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回答。
5. 情景对话(15分钟)•在教室里设计一个情景,模拟学生与小松树进行对话的场景。
让学生根据所学句型和词汇进行角色扮演。
6.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描述植物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观察小松树的能力:学生能够准确观察小松树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
2.描述植物的能力:学生能够使用合适的词汇和句型描述植物的外貌特征。
《小松树》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小松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小松树的特征,了解它的生长环境。
2. 掌握小松树的繁殖方法和养护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松树的样本、图片或幻灯片、幼苗种植工具、播种土壤、水壶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浇水壶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棵小松树的图片或样本,引起学生对小松树的兴趣。
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见过小松树?小松树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学习小松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通过幻灯片或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小松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如树形、叶子、树干等特征以及喜阳光、喜寒冷等生长环境。
3. 学习小松树的繁殖方法向学生讲解小松树的繁殖方法,包括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详细说明每种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操作。
4. 学习小松树的养护技巧通过幻灯片或讲解,向学生介绍小松树的养护技巧,如浇水、施肥、修剪等。
强调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对小松树的生长至关重要。
并和学生一起观察和比较不同养护方法的效果。
5.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予一盆小松树的幼苗和养护工具。
让学生按照所学的方法进行小松树的繁殖和养护。
6. 总结引导学生讨论小松树的繁殖和养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小松树的观察作业,让他们在家中养护小松树,并记录生长的变化。
2.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或花卉展览,加深他们对小松树的了解和兴趣。
3. 鼓励学生进行小松树的创意造景,培养他们的园艺设计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繁殖和养护的过程是否正确、是否能够解决问题等。
2.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对小松树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在实践操作中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优质】最新语文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小松树》公开课教案

鄂教版四下2 小松树Array【教学目标】1.学会7个字,会认4个字。
23【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素材】1. 整理描写松树的诗歌(古今中外)2. 经典儿歌《小松树》视频。
3. 有关松树的图片。
4. 王之涣的诗歌《登鹳雀楼》。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 2课时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小松树》视频,“小松树,快长大,快快长大……”。
学生齐唱。
(课件出示歌曲《小松树》视频)思考: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出示课题:小松树(课件出示松树图片和课题)师:古今中外歌颂松树的诗歌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陈毅赞美松树的诗歌《青松》吧!(课件出示《青松》)师:相信这首诗歌一定激发了大家对青松的喜爱、敬仰之情。
现在我们再学习作家韦苇写的这篇散文《小松树》,看看小松树是怎样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的。
二、初读感知课文12.与同桌一起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疑难词语。
4.小组合作互助释疑。
(可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5.集体交流反馈。
6.指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7.自由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再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课件出示问题)8.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按小松树的成长过程将课文分为四部分。
(按时间顺序写的。
第一部分是1——2自然段,第二部分是3——6自然段,第三部分是7——10自然段,第四部分是11自然段。
)三、学习生字生词(课件分别出示一、二类生字)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生词。
2.指名读生字、生词,纠正字音。
3.开火车读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4.去掉拼音分小组、男女生读生字、生词,比比谁读得好。
5.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生字,观察结构,师生共同分析字形,比较异同。
(2)自己想办法识记生字。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书空。
(4)指导书写容易出错的生字。
矮:左右结构,共13画,左边的“矢”部最后一笔“捺”变化为“点”,右边的“委”要写得舒展、略长点。
2023年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松树》教学设计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松树》教学设计整理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松树》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凹凸的关键所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松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音的凹凸学问2.力量目标:表演蒙古舞的力量3.情感目标:民族团结的教育教学重难点:1.音的凹凸2.精确演唱、表演蒙古歌舞教具学具:录音机、课本、琴、乐器教学过程: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组织教学二、复习1.复习演唱《草原就是我的家》2.加表演演唱歌曲三、观赏《我是人民小骑兵》1.初听《我是人民小骑兵》录音机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倾听。
提示:A这首木琴曲表现了哪些内容? B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争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小骑兵的故事。
3.再听录音机要求:同学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
4.留意音乐采纳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小骑兵由远至近?让同学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
5.选择打击乐器进行参加或伴奏。
四、学唱《小松树》1.听录音的范唱录音机让同学完整地感受歌曲。
讲了什么?2.老师的范唱让同学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3.轻声有感情地随着音乐读歌词。
4.听着老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老师留意发觉问题,订正演唱中的错误。
5.合着录音伴奏,正确地演唱。
6.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老师鼓舞同学发挥各自的想像力,编创自己独特的动作表演。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教后记:我课的一开头,我请同学说说小松树,并渲染它的四季常青,以及坚毅不拔的性格,使同学都特别喜爱小松树的品行,并崇敬它,形成想向它学习的`愿望。
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再演唱歌曲时同学的爱好就有了。
音乐性的难点在其次和第四乐句中间的后八分音符同学往往要漏掉,我就用范唱和画旋律线(加小尾巴)的方式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四下
2 小松树Array【教学目标】
1.学会7个字,会认4个字。
2
3
【教学重点】
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素材】
1. 整理描写松树的诗歌(古今中外)
2. 经典儿歌《小松树》视频。
3. 有关松树的图片。
4. 王之涣的诗歌《登鹳雀楼》。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松树》视频,“小松树,快长大,快快长大……”。
学生齐唱。
(课件出示歌曲《小松树》视频)思考:这首歌表达了什么
思想感情?
2.出示课题:小松树(课件出示松树图片和课题)
师:古今中外歌颂松树的诗歌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陈毅赞美松树的诗歌《青松》吧!(课件出示《青松》)
师:相信这首诗歌一定激发了大家对青松的喜爱、敬仰之情。
现在我们再学习作家韦苇写的这篇散文《小松树》,看看小松树是怎样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的。
二、初读感知课文
1
2.与同桌一起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疑难词语。
4.小组合作互助释疑。
(可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
5.集体交流反馈。
6.指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7.自由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再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课件出示问题)
8.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按小松树的成长过程将课文分为四部分。
(按时间顺序写的。
第一部分是1——2自然段,第二部分是3——
6自然段,第三部分是7——10自然段,第四部分是11自然段。
)
三、学习生字生词(课件分别出示一、二类生字)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生词。
2.指名读生字、生词,纠正字音。
3.开火车读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4.去掉拼音分小组、男女生读生字、生词,比比谁读得好。
5.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观察结构,师生共同分析字形,比较异同。
(2)自己想办法识记生字。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书空。
(4)指导书写容易出错的生字。
矮:左右结构,共13画,左边的“矢”部最后一笔“捺”变化为“点”,右边的“委”要写得舒展、略长点。
蘑:上下结构,共19画,上边的“艹”要写窄小点,下部分“磨”写紧凑些整个字才会更美观。
越:共12画,“走”部。
左边的“走”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大方些,“戉”写在“走”里边,整个字形才显得漂亮些。
(5)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四、深入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
章是怎样描写这棵小小的松树呢?(课件出示问题)
(1
得多。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句子)
(2)试着用“那么……那么……,就连……”说一句话。
出示关联词)
2.出示句子,理解“寻思”,(课件出示句子,“寻思”指导朗读,要读出好奇的语气。
3.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小松树想长高的愿望。
自
然段内容)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读?(课件出示第一、二自然段内容)
.填
写表
格
(课
件出
示表
格)
五
、布
置课
外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摘抄优美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
件
出示问题)
(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小松树不断长高,所看见的事物越来越多,
越来越越远的经历。
)
3.
长
高了许多。
小松树看到了什么呢?我们继续学课文吧——
二、引导研读课文
1.学习第二部分(三—六自然段)
(1)默读,找出这部分中的过渡句。
(2
句。
(课件出示第四、五自然段内容)
(3)指名读出有关句子。
(4
(5)引导比较“长高!”与“长得更高更高!
不
同。
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七—十自然段)
学习方法:(1)读课文,勾画重点词句。
(2)组内比赛有感情朗读,互读互评。
(3
段
的“望”能不能调换?说出你的理由。
全班反馈。
3.学习第四段(第十一自然段)
(1)读课文,小松树已经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了。
想
象一下,这时小松树望见了什么?
(2)“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这句话在文章最后起什么
作用?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写下来。
(起到了点明中心的作用。
)
三、填表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填写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3. 读句子,比较小松树的变化(课件出示句子)
4. 深入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义(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
(我们只有不断进取、积极向上,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
5.尝试用“只有……才……”说一句话
四、拓展阅读思考
师:同学们,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想吧。
1.朗读《登鹳雀楼》(课件出示《登鹳雀楼》)
2.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指导完成作业
1.用关联词“只有……才……”造句。
2.长成大树的小松树还会看到什么呢?接着续写课文示
问题)
【板书设计】
2、小松树
(龙骨草)后面有什么呢?长高了许多
(树)后面又有些什么呢?长得更快了
(森林)后面还有什么呢?不停地往上长
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教学反思】
《小松树》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按时间顺序写出了小松树不断长
高,所见越远的经历。
课文中的小松树总想知道“后面有些什么?”总
是“巴不得一下子长得更高”,这是小松树能“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
一棵树”的原因。
小松树就像生活中那些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人。
“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章的落脚点。
教学中我采用了学生自己探究的方式。
小
松树的生长过程分成四个部分。
每一个部分,
上,
向上的精神。
这也为理解“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
”奠定了基础,让后面的学习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