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品德教学设计爷爷奶奶,你们好_科教版-2019年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2019年二年级品德下册 爷爷奶奶,你们好教案1 科教版

2019年二年级品德下册 爷爷奶奶,你们好教案1 科教版

2019年二年级品德下册爷爷奶奶,你们好教案1 科教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懂得尊重并帮助老人。

2、情感目标:理解老人”的快乐之情;“孝敬老人”的自豪之情。

3、行为目标:以实际行动热爱、关心老人、培养爱心、孝心,做文明有礼、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4、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调查、访问和考察,获取研究资料和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设计思路:针对“做爷爷的小拐杖”主题,采用的活动形式,将“我对老人知多少——了解老人”“我为老人做多少——孝敬老人”两个基本活动环节串联起来开展活动。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多媒体 2、“孝心”调查表3、“小灵通”“心连心”“孝心”奖章学生准备:1、爷爷、奶奶的资料、照片的搜集 2、填写调查表教学流程:一、问题激趣,引路入题。

1、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是爷爷的小拐杖”,齐读课题。

2、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说我是爷爷的小拐杖?——怎样做爷爷的小拐杖呢?……3、入题:今天,我们一同走近爷爷、奶奶:去了解老人,学会孝敬老人。

二、结合故事、学文明理。

1、教师讲故事,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课件1)2、想象说话:我是怎样教爷爷走路的?3、儿歌朗诵:“我是爷爷的小拐杖”。

(课件2)4、小结:做爷爷的小拐杖是对爷爷爱的表现。

作为小学生,应该学会向周围的老人表达你的爱。

三、开展活动,指导行为。

导入:今天的活动共分为两块——“我对老人知多少”“我为老人做多少”。

活动(一):我对老人知多少——了解老人1、谈话:要做爷爷的小拐杖,首先要了解老人,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困难。

请你把课前获取的信息和伙伴们交流。

我们将会评选“小灵通”奖章。

2、学生交流对老人的了解情况:兴趣、爱好、困难、生日……(展示调查表)4、小结: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都是合格的“小记者”,你们已经试着在了解身边的老人。

活动(二):我为老人做多少——孝敬老人1、师: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你有爱心,老人们都会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二年级下品德教案-活动主题:爷爷奶奶,你们好_科教版

二年级下品德教案-活动主题:爷爷奶奶,你们好_科教版

二年级下品德教案-活动主题:爷爷奶奶,你们好_科教版【教材分析】本主题活动内容为“尊老爱老”,由“我是爷爷的小拐杖”和“为老奶奶打伞”两部分内容组成。

安排本主题的目的是让小孩在学会感激,关爱他人的基础上,明白要关爱家人,为家人做点事,要关爱老人,尽自己的努力关心需要关心的老人,明白“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具备的一项品德。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在生活中学会尊重并关心老人;⑵培养爱心、孝心,做文明有礼、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形,联系实际。

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情感调动,行动感染,领会人间真情,激发爱心奉献。

通过指导学生调查、访问和考察,猎取研究资料和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爱好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源:Zxxk]内化为发自内心的真情和行动,学会尊重并关心老人。

明白得老人”的欢乐之情;“孝敬老人”的自豪之情。

【教学重难点】1.学会尊重并关心老人,培养爱心、孝心。

2.做文明有礼、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活动预备】教师预备:1.多媒体课件;2.“孝心”调查表。

学生预备.学生预备:1.爷爷、奶奶的资料、照片的搜集;2.回家后把“我爱你”说给爷爷奶奶听,陪老人谈天,看看他们会如何样?【教学措施】1.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了解迈入老年人的疾病和生活,需要更多的关爱;2.通过了解老人在家庭和社会曾经做出的奉献,明白他们是家庭中最可爱的人:3.通过交流和演练,初步明白家庭中是如何孝敬自己家的老人的方式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引路入题。

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是爷爷的小拐杖”,(齐读课题)。

1.什么缘故说我是爷爷的小拐杖?如何样做爷爷的小拐杖?2.提问:看到那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3.今天,我们一同走近爷爷、奶奶:去了解老人,学会孝敬老人。

二、结合故事、学文明理。

1.学生带着问题读P22文字。

说一说“我”是如何样做爷爷的小拐杖的。

品德与生活教育科学二年级下册《爷爷奶奶,你们好》教案1

品德与生活教育科学二年级下册《爷爷奶奶,你们好》教案1
1、悉心地去爱身边的老人,你做到了吗?
2、回忆一下自己为老人做过的事情。
3、师小结:(针对孩子们的说话作相应的评价)
说说自己身边有什么样的老人,自己是怎样爱他们的。
把经过和感想说给大家听。
议一议
我们来讨论一下,对于需要帮助的老人,他们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呢?社会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学生为“帮助老人”出金点子。
如“老人商店”“老人医院”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你们知道老人有什么特点?在众多的人群中,你是怎么认出他们来的?
回忆老人的举动,了解老人的特点。
学一学
1、读P25主题文《送伞》。
2、引导学生看P25下面的三图中,想一想谁对老人好?他们是怎样做的?
学生齐读。
看P25下面的三图中,这样做
学生带着问题读P22文字。
说一说“我”是怎样做爷爷的小拐杖的。
我的爷爷奶奶
1、看P23图,小伙伴们是怎样夸自己的爷爷奶奶的?
2、像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有那么多了不起的地方,值不值得我们去爱呢?
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爱自己的外婆的。
把自己的爱说出来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听。
自由看书。学习介绍爷爷奶奶。
学生相互介绍自己的爷爷奶奶。
看书,学习表达的方法。
表达自己的爱。
我的行动
引:我们不能光说,还得落到行动上。怎样用自己的行动来爱自己的长辈呢?看P24图文。
说一说:
自己的家里有老人吗?你为他们做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文。
说说自己在家里的表现。
总结
只要我们从小事着手,从身边着手,就能给老人带来无穷的快乐。
为老奶奶打伞
《爷爷奶奶,你们好》教案

二年级下册品德教案2.爷爷奶奶,你们好 教学设计 (4)_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品德教案2.爷爷奶奶,你们好 教学设计 (4)_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品德教案2.爷爷奶奶,你们好教学设计(4)_教科版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尊重并关心老人,用自己的言行去关爱老人。

做文明有礼、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情感目标】[来源:]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领悟人间真情,激发爱心奉献,领略爱的幸福。

【行为目标】在交流合作中演一演,实现情感调动,培养爱心、孝心,并帮助老人的思想品质。

2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与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他们有充分的实践生活经历,有自己亲身的感受。

因此, 在教学前就让学生完成一份<<爱心调查表>>,让学生真正去关爱身边的老人。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爷爷奶奶的爱,懂得如何去关爱老人。

【教学难点】愿意并乐于尽自己的能力去关爱老人。

4教学过程[来源:学#科#网Z#X#X#K]活动1【导入】活动一:有你们我们真幸福1.谈话引入:孩子们,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我们也在一天天长大,你们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当你们变老了,会是什么样的?谁来说一说。

(学生假想交流。

)2.师:孩子们,确实是这样的。

(课件出示:老人的图片)当我们老去的时候,也许乌黑的秀发已白发苍苍:也许光滑的脸蛋已是满脸皱纹:也许明亮的双眼已变得模糊不清:也许强而有力的双脚已行走不便。

3.师:孩子们,看到这个画面,你们会想到了谁?(学生交流。

)4.揭示活动主题:爷爷奶奶,你们好5.交流: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曾经共渡了哪些快乐的时光?(先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再全班分享。

)6.师小结:同学们说的这些事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呀!活动2【活动】活动二:夸一夸爷爷奶奶[来源:学&科&网]1.师:小朋友请看这幅图(课件出示图片),这位奶奶打腰鼓多精神呀。

瞧,老爷爷钓起一条大鱼,那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有些什么本领呢?(课件出示:说一说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有些什么本领呢?)(先同桌相互夸一夸, 再全班分享。

)2. 小组交流爱心调查。

(课件出示)关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我知道: 爱心调查a、我的----。

爷爷奶奶你们好(教案)

爷爷奶奶你们好(教案)

爷爷奶奶你们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尊重爷爷奶奶这一代人的生活和经历。

2.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增强家庭观念。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与长辈沟通。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爷爷奶奶的生活方式和经历,学会尊敬长辈。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长辈的关爱和尊重。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课堂氛围。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与爷爷奶奶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3. 准备相关词汇和句型,方便学生表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爷爷奶奶这一代人的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爷爷奶奶的生活方式和经历,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付出和奉献。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围绕家庭和亲人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长辈的感激之情。

4. 情景模拟:设计情景,让学生模拟与长辈沟通的场景,练习表达敬意和关爱。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爷爷奶奶问好,并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尊敬和关爱。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和亲人的认识。

2. 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检测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长辈的尊敬程度。

3. 收集学生作业,检查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是否需要调整。

2. 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

3. 考虑如何持续激发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关注,培养他们的家庭观念。

八、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访问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爷爷奶奶的生活,增进亲情。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孩子的家庭观念和尊敬长辈的意识。

3. 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关爱家人。

二年级下品德教学设计爷爷奶奶,你们好_科教版

二年级下品德教学设计爷爷奶奶,你们好_科教版

二年级下品德教学设计爷爷奶奶,你们好_科教版教学分析:《爷爷奶奶,你们好》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献出我们的爱”中的第二个话题,它表达了课程标准中,“爱自己的家,能用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

”的内容。

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学会尊重并关心老人,培养爱心、孝心,向长辈表达爱并进一步将爱落到实处。

做文明有礼、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关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做到尊老,敬老。

明白什么缘故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

我们该为老人做些什么。

教学媒体的运用:我利用多媒体2021 powerpoint幻灯片将课前从远程教育资源网上搜集的文字、图片、FLASH作品、录像等资料整合在一起,充实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恰当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用逼确实动画(《我的眼睛比针尖》、《让座》)和生活场景录像片段(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敬老院看望老人》)等创设情境,烘托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制造思维。

以其精美的画面,摆脱时空的局限,让学生在生动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

以其优美的音乐(歌曲《常回家看看》《最美只是夕阳红》),激起学生的共鸣,制造出高尚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得到启发,升华认知。

教学过程:一、假想导入:师:同学们,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我们也在一天天长大。

你们想过没有,有一天,当你们变老了,会是什么模样呢?(指生回答)师:的确是如此。

同学们,当我们老了的时候,也许腿脚失去活力,也许脸上布满皱纹,也许眼睛失去光荣,也许白发苍苍。

(课件出示:老人图片)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想到了谁?生(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师:我也跟大伙儿一样,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让我们一起深情地问候一声:爷爷奶奶,你们好!二、感受真爱1、夸赞爷爷奶奶师:同学们,尽管爷爷奶奶现在差不多老了,然而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过,努力过,可能干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好好夸夸他们吧!(学生带着照片,上台夸爷爷奶奶)师小结: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轻的时候,从事的工作尽管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奉献。

【公开课】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爷爷奶奶,你们好》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爷爷奶奶,你们好》教学设计

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爷爷奶奶,你们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学会尊重并帮助老人,培养爱心、孝心,做文明有礼、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学生状况及学校分析:学生们对《品德与生活》课兴趣浓厚,他们喜欢和同伴合作交流,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在活动中展示自己。

我班的孩子都来自农村,与爷爷奶奶居住在一起,并且左邻右舍老人很多,他们有充分的实践生活经历,有自己亲身的感受。

学校电教设施齐全,网络已进入学校的各个教室和办公室。

实物投影有很大的利用率。

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1.以联系实际活动贯穿全课。

使学生在活动中领悟人间真情,激发爱心奉献,领略爱的幸福。

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把课堂创设成自己的家。

创设各种情景,如同回到自家实际生活,用行动感染,从内心真正体验。

3.在交流合作中演一演,实现情感调动,培养孝敬老人、帮助老人的思想品质。

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游戏活动所需的照片、杯子、针线、伞等。

2.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3.活动涉及的相关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1.师:小朋友们,从你灿烂的笑脸上老师知道你很幸福快乐,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2.学生交流:(因为我每天和老师同学一起学习,所以我很幸福快乐;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妈妈非常疼爱我,我很幸福快乐;因为爷爷奶奶、姥娘姥爷疼爱我,所以我很幸福……)3.师:你从小长这么大,有谁在照顾你,疼爱你,你能把他们介绍给大家吗?4.学生看着他们带来的照片,向大家展示出来,夸夸自己爷爷奶奶的长处,怎样疼爱自己的?(学生把自己全家福或老人照片投上屏幕,既自豪又骄傲,因为这是他们最亲最熟悉的人,谈起来就格外有话说,把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调动起来了。

)5.师: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向爷爷奶奶表达爱的,帮他们做过什么?6.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交流。

(我给爷爷奶奶送好吃的。

我帮爷爷奶奶扫地、整理房间。

我还给爷爷讲过故事。

)师结:爷爷奶奶从生活上照顾我们,从内心深爱我们,让我们高声向他们问声好吧!(板书课题:爷爷奶奶,你们好)二、故事明理我们的小伙伴丁丁,给大家带来了他的故事《我是爷爷的小拐杖》1.认真看图听故事,想想他怎样做爷爷的小拐杖呢?出示图画,听录音故事。

二年级下册品德教案-2.爷爷奶奶你们好 教学设计 8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品德教案-2.爷爷奶奶你们好 教学设计 8教科版

2.爷爷奶奶,你们好1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学会尊重老人,并帮助老人,培养爱心,孝心,做文明有礼,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2学情分析该年级共96位学生,父母工作,家中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的学生47人,家中没有爷爷奶奶的孩子20人,还有一些孩子的老人在老家。

3重点难点观察老人的生活习惯,了解老人的需要。

体会老人对我们的爱,学会照顾老人。

4.1.2学时重点通过角色模拟,让学生学会打电话的礼节,理解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帮助,学习如何与老人交流,学会关爱,询问,为老人增添生活的快乐。

4.1.3学时难点如何与老人交流,学会关爱,询问,为老人增添生活的快乐。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爷爷奶奶你们好爷爷奶奶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了,让我们用最礼貌的方式向他们说:“爷爷奶奶,我你们好,我愿意做你的小助手。

”活动2【导入】课中体验,深化感悟(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引入话题,唤醒生活1、教师讲故事,学生思考为什么我是爷爷的小拐杖,我是怎样教爷爷走路的?(出示课件)爷爷年纪大了,会走不动路,会忘记很多事情,也会不小心打翻东西,就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当那时,爷爷多么希望你能帮帮他啊,因为你是他最疼爱的孙子孙女,所以当爷爷老的时候我们要多为爷爷着想,关心他的生活,为他做些事。

做爷爷的小拐杖也是对爷爷爱的表现。

而我们不仅有爷爷还有奶奶、外公、外婆,他们都是我们的家人,他们同样需要我们的关爱。

2、你对爷爷奶奶的事知多少?3、活动一:关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知道1、问卷调查例:A、他们的生日是。

知道()不知道()B、他们的兴趣是。

知道()不知道()C、他们爱吃的是。

知道()不知道()D、他们最爱做的是。

知道()不知道()E、他们最喜欢我为他们做。

知道()不知道()2、小结: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都是有心关注老人生活,善于观察老人生活,愿意帮助老人并且有爱心的孩子,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儿歌朗诵:“我是爷爷的小拐杖”。

(出示课件)我扶爷爷街上走,爷爷乐得直点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爷爷奶奶,你们好
教学分析:《爷爷奶奶,你们好》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献出我们的爱”中的第二个话题,它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爱自己的家,能用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

”的内容。

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学会尊重并帮助老人,培养爱心、孝心,向长辈表达爱并进一步将爱落到实处。

做文明有礼、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关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做到尊老,敬老。

明白为什么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

我们该为老人做些什么。

教学媒体的运用:我利用多媒体2019 powerpoint幻灯片将课前从远程教育资源网上搜集的文字、图片、FLASH作品、录像等资料整合在一起,充实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恰当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用逼真的动画(《我的眼睛比针尖》、《让座》)和生活场景录像片段(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敬老院看望老人》)等创设情境,烘托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

以其精美的画面,摆脱时空的局限,让学生在生动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

以其优美的音乐(歌曲《常回家看看》《最美不过夕阳红》),激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高尚的精神氛围,让学生得到启迪,升华认知。

教学过程:
一、假想导入:
师:同学们,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我们也在一天天长大。

你们想过没有,有一天,当你们变老了,会是什么样子呢?(指生回答)
师:的确是这样。

同学们,当我们老了的时候,也许腿脚失去活力,也许脸上布满皱纹,也许眼睛失去光彩,也许白发苍苍。

(课件出示:老人图片)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想到了谁?
生(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师:我也跟大家一样,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奶奶,让我们一起深情地问候一声:爷爷奶奶,你们好!
二、感受真爱
1、夸赞爷爷奶奶
师:同学们,虽然爷爷奶奶现在已经老了,但是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过,努力过,可能干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好好夸夸他们吧!(学生带着照片,上台夸爷爷奶奶)
师小结: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轻的时候,从事的工作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老人们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血汗,付出了青春。

他们的故事说也说不完。

2、体验厚爱
过渡:爷爷奶奶辛苦了一辈子,现在老了,有的已经退休了,本来可以好好休息了,可他们却仍然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爷爷奶奶也一定给了你们很多关心和照顾吧?
现在,先请同桌交流一下,看看你能从哪些小事当中感受到他们的爱。

(同桌自由交)师:刚才,老师走到同学当中,听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现在,谁愿意把这些故事跟大家一起分享?
三、回报真情
1、明白心愿
过渡语:听了这些感人的故事,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有了他们的呵护,我们的童年才充满光彩,充满快乐。

他们的笑容里有种阳光的味道,暖暖的。

可在生活中,面对他们,我们有时不够耐心,有时不够关心,常常在不经意之间伤害着他们。

让我们一起来看个生活片段
演示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

看完短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学生谈)我很伤心……我很难过……我很惭愧……
师:是啊,老人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饭菜,我们不是嫌汤咸了,就是嫌菜酸了,却没有看到老人满面的笑容僵在了脸上;老人们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着无聊的电视,直到屏幕上布满雪花,心却还等待着……
过渡:当我们这些小生命正在蓬勃生长的时候,他们却一天天地老去了。

真希望他们每一天都能过得快乐些,舒心些。

让我们想一想,爷爷奶奶最需要什么?(学生自由谈)
师:有一首歌唱出了爷爷奶奶最大的心愿,一起欣赏:(出示课件:歌曲,《常回家看看》)
是啊,爷爷奶奶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和儿孙们一起欢聚一堂,共享一次温馨的晚餐;儿孙们为他们抚去头上的银丝,给他们捶捶背,和他们聊聊天;儿孙们送上一句贴心的问候,这就是爷爷奶奶最大的快乐。

这些,虽然平凡,虽然简单,可这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做。

2、请让我来帮助你
过渡:老人们不但在心灵上需要我们经常安慰,在生活上需要我们多多帮助
课件出示儿歌:《我的眼睛比针尖》。

师:知道奶奶为什么会穿不上针吗?
生:奶奶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

师:是呀,小时候,是老人抱着我们,牵着我们。

现在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他们生活上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你平时帮助过爷爷奶奶吗?
A、学生回答。

B、出示童谣:《爷爷奶奶笑哈哈》:
爷爷奶奶年纪大,驼背弯腰眼睛花。

我给爷爷捶捶背,我给奶奶倒杯茶。

我给爷爷读读报,我给奶奶唱首歌。

爷爷奶奶笑哈哈,都夸我是好娃娃。

四、延续真爱
师:同学们明白了在家要关爱爷爷奶奶,在外面、在公共场所我们不认识的爷爷奶奶就不需要帮助了吗?。

有幼儿园的小朋友看望了敬老院的老人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播放:敬老院录像)
A、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真有爱心,这么小,就懂得关爱老人)
B、在公共场所,还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场景。

这个小姑娘是怎样做的?课件出示《让座》师:同学们,只要每一个人,都从孝敬自己的爷爷奶奶做起,关爱身边的每一个老人,他
们的生活一定会像这夕阳一样灿烂美好。

有一首歌就赞美了老人,也描绘了老人在亲人、在
社会的关爱下,幸福生活的画面。

请欣赏歌曲:
(课件:播放《最美不过夕阳红》,老人幸福生活画面)
五、真情祝福送给您
师:所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了不起!他们含辛茹苦地培育了我们的爸爸妈妈,给我们
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他们勤勤恳恳地工作,使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强大。

千般感动,万
般感激,都化成了一个心愿,那就是:我们都希望爷爷奶奶们能过得幸福美满。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爷爷奶奶或身边的老人说些什么呢?说说你们的祝福吧。

让我们一起祝愿:(课件:全天下的老人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师也祝愿同学们做个爱心小天使,从小事做起,把爱心送给我们可亲可敬的老人们!
教学反思:
新课程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
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在教学中,我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体验,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
尝试,从而达到德育内化的效果。

1、根据学生实际,重组教材。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我灵活地处理教材,把多种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如F
LASH《我的眼睛比针尖》和《让座》、《敬老院看望老人》录像、《常回家看看》公益广告等。

通过重组教材,多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2、创设充满渲染力的情境。

为了唤醒、培养学生关爱老人的情感,我联系实际,创设贴近生活的充满渲染力的教学
情境,充分运用歌曲、录像、多媒体等手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
动参与学习。

利用歌曲《常回家看看》《夕阳红》等渲染气氛,激起学生的共鸣,创造出高
尚的精神氛围,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得到升华。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情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体验和一次又一次的感悟中不断发展深化的,他们在体验
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我和孩子们一起回味老人们对孩子的关爱和一生的辛劳与付出,体
现人生的伟大与沧桑,从而体会老人对自己的付出,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明白老人需要我们的关爱。

无论是了解贡献到看录像谈感受,再到参与活动,整个过程我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只有努力将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情感的激荡,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新课程所倡导的品德教育要回归儿童的生活。

本课的教学设计完全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生活化的课堂。

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让他们在亲情对话、自主感悟中自育自悟,使三维目标得以有机地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