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相技术课程论文--谢硕

合集下载

锁相技术课程论文设计模版

锁相技术课程论文设计模版

目次1 引言 (1)2.原理分析 (2)2.1 鉴频 (4)2.2锁相环的工作原理 (5)2.3锁相鉴频器的工作原理 (6)3.systemview仿真过程 (7)3.1 建立仿真模型 (8)3.2 仿真结果分析 (9)4.结论 (10)5.参考文献 (11)1 引言鉴频器使输出电压和输入信号频率相对应的电路。

按用途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用于调频信号的解调。

常见的有斜率鉴频器、相位鉴频器、比例鉴频器等,对这类电路的要求主要是非线性失真小,噪声门限低。

第二类用于频率误差测量,如用在自动频率控制环路中产生误差信号的鉴频器。

对这类电路的零点漂移限制较严,对非线性失真和噪声门限则要求不高。

实现调频信号解调的鉴频电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调频 -- 调幅调频变换型。

这种类型是先通过线性网络把等幅调频波变换成振幅与调频波瞬时频率成正比的调幅调频波,然后用振幅检波器进行振幅检波。

第二类是相移乘法鉴频型。

这种类型是将调频波经过移相电路变成调相调频波,其相位的变化正好与调频波瞬时频率的变化成线性关系,然后将调相调频波与原调频波进行相位比较,通过低通滤波器取出解调信号。

因为相位比较器通常用乘法器组成,所以称为相移乘法鉴频。

第三类是脉冲均值型。

这种类型是把调频信号通过过零比较器变换成重复频率与调频信号瞬时频率相同的单极性等幅脉冲序列,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取出脉冲序列的平均值,这就恢复出与瞬时频率变化成正比的信号。

2原理分析2.1鉴频调频波(FM)解调称为频率检波,简称鉴频。

实现调频波解调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方法有:a.斜率鉴频、相位鉴频、比例鉴频,这些鉴频器电路需要大量的电阻电容等元件,电路形式比较复杂不易于集成;b.移相乘积鉴频、脉冲均值鉴频,这些鉴频器易于集成,但移相乘积鉴频器内部噪声较大,脉冲均值鉴频器线性好、频带宽,但中心频率范围较低;c.锁相环鉴频,它是利用现代锁相技术来实现鉴频的方法,具有工作稳定、失真小、信噪比高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在通信电路系统中。

锁相技术研究论文

锁相技术研究论文

锁相技术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数字锁相技术研究专业:信息类班级:信息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魏平俊201年5月数字锁相技术研究摘要随着光电技术和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经常遇到微弱信号被淹没在强噪声背景中的问题。

运用锁相放大器能够测量到传统方法无法测量的微弱量。

它是利用噪声与参考信号不相关,而被噪声淹没的被测信号与参考信号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的原理设计出来的。

根据相敏检波器的实现方式不同,锁相放大器可以分为模拟锁相放大器及数字锁相放大器,后者较之前者,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本课题研制了一种宽频带的数字锁相放大器,可以完成自动增益和相位可调整,最长积分时间为100s,适合于频率从10Hz 到10kHz,幅值从100nV到10mV 的微弱正弦信号检测。

测量结果表明,当采样点数N 大于8192 时,结果接近理论值。

数字锁相放大器是检测淹没在强噪声背景中微弱信号的仪器,市面上也有相关产品。

本课题中设计的能够测量nV级微弱信号的数字锁相放大器,测量精度高、方法灵活,此产品的研制成功,将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关键词:锁相放大器;微弱信号;相关解调;TMS320VC54161-1课题背景科学技术发展到现阶段,极端条件下的物理实验已经成为深化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这些现象的精密测量以及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弱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引起了科学的重大革新。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于众多的弱物理量,如弱光,小位移,微温差,小电容,微电导,弱磁,弱声及微振动等,一般均可通过各种传感器完成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但由于弱物理量本身的不稳定,传感器的本底与测量仪器引入的噪声影响,不可避免会造成有用电信号被噪声淹没的不良结果。

这些噪声来自很多方面,如系统内部的白噪声、电子倍增噪声、表面态引起的闪烁噪声以及光的量子噪声,系统外部的温度涨落、地线污染、机械振动等环境噪声。

有时这些噪声的电平甚至远远大于被测信号电平[1]。

锁相技术论文、

锁相技术论文、

2013年5月15日数字锁相技术的广泛应用摘要:锁相技术在调制和解调、锁相技术在调制和解调、频率合成电路等很多领域应用极其广泛,频率合成电路等很多领域应用极其广泛,频率合成电路等很多领域应用极其广泛,随着技术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种高动态数字锁相环的设计方法。

采用EDA EDA 技术,技术,结合结合FPGA FPGA FPGA 芯片特点,运用硬件描述语言对数字锁相环进行了优化设计,这使得锁相技术的芯片特点,运用硬件描述语言对数字锁相环进行了优化设计,这使得锁相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

采用数字化锁相技术、RC 低通滤波和谐波补偿处理等方法,可以实现交流电压信号的准确与快速的实时采集,电压信号的准确与快速的实时采集,为应急电源的正确、为应急电源的正确、为应急电源的正确、快速切换控制奠定了基础。

快速切换控制奠定了基础。

快速切换控制奠定了基础。

面对面对单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 )电路电流畸变的问题,利用数字锁相环技术可以解决电流过零点以及峰值畸变的问题。

针对并网电流和电网电压的相位偏差做主动相位调整功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两者相位偏差的进行主动相位调整的新型数字锁相环技术,在实践中证明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字锁相技术,应急电源,电压采样,光伏并网逆变器1.引言锁相环锁相环( ( phase phase -- locked loop) loop) 技术在调制和解调、调频和解调、频率合成电路和时技术在调制和解调、调频和解调、频率合成电路和时钟同步等很多领域应用极其广泛。

以前的锁相环通常采用模拟锁相环设计,由于容易受到电路物理特性影响等原因,路物理特性影响等原因,导致故障率相对较多,导致故障率相对较多,导致故障率相对较多,逐渐被数字锁相环技术取代,逐渐被数字锁相环技术取代,逐渐被数字锁相环技术取代,同时随着集成同时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电路技术的发展,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 FPGA(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Array) 设计数字系设计数字系统,把整个数字系统的功能集成到一款芯片实现系统把整个数字系统的功能集成到一款芯片实现系统SOC SOC SOC 已变得越来越普及。

将计算机引人“锁相技术”课程教学的尝试

将计算机引人“锁相技术”课程教学的尝试

将计算机引人“锁相技术”课程教学的尝试
孙娇燕
【期刊名称】《交通高教研究》
【年(卷),期】1993(000)003
【摘要】“锁相技术”是工科电子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硬件实验教学为辅,这对于大多数情况来说,是可以满足要求的。

但对于某些环路性能,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往往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环路捕捉过程的讨论,
【总页数】5页(P55-59)
【作者】孙娇燕
【作者单位】大连海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如何将计算机考证融入高职学生的课程教学 [J], 杨洁
2.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数学实验相结合的尝试 [J], 汤路金
3.探讨将计算机技术融合到安全生产中 [J], 尹璐琳
4.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高等数学教学中 [J], 刘迪
5.浅谈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学科有机融合 [J], 李佳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锁相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锁相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锁相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一、前言锁相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通信、测量、控制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课程旨在介绍锁相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实现方法等内容,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锁相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提高其综合能力。

二、课程大纲1. 锁相技术基础•锁相环的基本原理•锁相环的组成和功能•锁相环的稳态和暂态分析2. 锁相技术应用•频率合成器的实现与应用•相位比较器的实现与应用•时序恢复器的实现与应用•噪声抑制器的实现与应用3. 锁相环性能分析•相位噪声和抖动分析•动态响应和稳态误差分析•锁定时间和稳定性分析4. 实验设计•锁相环稳态分析实验•锁相环暂态响应实验•锁相环应用实验三、学习要求1.学生需要具备电路分析、信号处理、数字电路等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2.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傅里叶变换等相关知识;3.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能够使用Matlab等软件实现锁相环相关实验设计和仿真;4.学生需要熟悉使用锁相环芯片和相关测试仪器,了解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理论部分:通过课堂讲授、PPT演示和问题解答等方式,让学生全面理解锁相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实验部分: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锁相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性能分析;3.课程设计:通过开设锁相技术相关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锁相技术及其相关知识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阶段性考核和综合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1.阶段性考核:每学期将定期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核,考查学生的基本理解和实践能力;2.综合性考核:课程设计及论文,考查学生的锁相技术应用和发展能力以及综合素养。

六、参考资料1.John F. Kser,。

锁相环论文

锁相环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锁相环设计学生姓名:何宝园学号: 082006008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程伟第1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本次进行研究的课题是全数字锁相环。

锁相环路是一种反馈电路,锁相环的英文全称是Phase-Locked Loop,简称PLL。

其作用是使得电路上的时钟和某一外部时钟的相位同步。

因锁相环可以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所以锁相环通常用于闭环跟踪电路。

锁相环在工作的过程中,当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保持固定的相位差值,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被锁住,这就是锁相环名称的由来。

锁相环在通信、雷达、测量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随着电子技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需要采用数字方式实现信号的锁相处理。

因此,对全数字锁相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传统的数字锁相环系统是希望通过采用具有低通特性的环路滤波器,获得稳定的振荡控制数据。

对于高阶全数字锁相环,其数字滤波器常常采用基于DSP 的运算电路。

这种结构的锁相环,当环路带宽很窄时,环路滤波器的实现将需要很大的电路量,这给专用集成电路的应用和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的设计带来一定困难。

另一种类型的全数字锁相环是采用脉冲序列低通滤波计数电路作为环路滤波器,如随机徘徊序列滤波器、先N 后M 序列滤波器等。

这些电路通过对鉴相模块产生的相位误差脉冲进行计数运算,获得可控振荡器模块的振荡控制参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锁相环技术的产生背景锁相环路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

在40年代开始在电视接收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后空间技术的发展又极大的促进了锁相技术的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的各个领域。

随着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数字锁相环在调制解调、频率合成、FM 立体声解码、彩色副载波同步、图象处理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字锁相环不仅吸收了数字电路可靠性高、体积小、价格低等优点,还解决了模拟锁相环的直流零点漂移、器件饱和及易受电源和环境温度变化等缺点,此外还具有对离散样值的实时处理能力,已成为锁相技术发展的方向。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锁相源的...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锁相源的...

第二章频率合成技术的理论基础‰砷小南№一嘞一+警).南∽。

,墅坠芸幽<1,有‰(,卜M。

(嘲*Ⅳ舢‰(,)∽。

,,+!竺掣1.Ⅳz+s。

,(,)+s。

,(,)。

‘。

’图2—16自由振荡的vc0和PLL锁定后的vc0频谱图由此得出,在环路带宽内,输出信号的相位噪声主要由环路的噪声基底和参考信号的相位噪声决定;在环路带宽外,由vcO的相位噪声决定。

环路可以改善Vco的近端相噪。

图2—16为自由振荡的vcO和PLL锁定后的vcO频谱图,可以看到PLL对vC0近端相噪有明显改善。

.21.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倍频器的测试框图如图3.7所示:图3.7倍频器的测试框图图3.8(a)900MHz信号实测图图3—8(b)加滤波放大之后测试结果表明:300姗z信号三次倍频,倍频损耗为14dBm:从测试图中可以看出,HSMP3822管对倍频的偶次谐波分量很小,由于所采用的倍频管是反向并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对,极大的抑制了倍频器中的偶次谐波分量。

经过滤波放大之后,输出功率为12.5dBm,满足下一级倍频输入的要求.3.2.2C波段倍频此倍频链路的设计与上一级L波段倍频链的优化基本相同,只有选用的倍频器件型号与上一级不同,这里选用HsMs8202肖特基并联二极管对【291。

由于在测试仪器和设计框图上和上一节基本相同,这一节就不再作介绍。

1.c波段滤波器优化这里采用的是平行耦合线滤波器结构,滤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频率范围:4.3GHz4.7GHz通带衰减:≤3dB带外衰减:>40dB(<3.6GHz,>5.4GHz)按此设计第一次加工出来的滤波器频率上偏300MHz,因此重新设计时候将中心频率设定为4.4GHz,频率范围为:4.2GHz ̄4.6GHz,设计出来满足要求。

在ADs2005A里仿真结果如图3—9(a)所示,图3.9(b)为加工后的实物图,图3.9(c)第三章W波段频率源研制为标量网络分析仪的测试结果:=S淞二男蹼掣/l{卜/ll懈.G}证图3.9(a)c波段滤波器仿真结果3—9(b)c波段滤波器实物图图3.9(c)c波段滤波器实测结果测试结果:带内衰减为2.2dB,带外抑制大于40dB:第二次加工的滤波器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没有出现第一次的频率上偏闯题,第一次加工的滤波器中心频率上偏300姗z的问题,可能跟加工误差与加工精度有关系.2.C波段倍频器优化本级倍频链采用A鲫髓l公司的HsMs8202肖特基势垒二极管作为倍频管,在ADS仿真软件中建立电路拓扑结构,倍频器输入输出匹配电路均采用单支节阻抗匹配。

锁相技术

锁相技术

<<频率合成技术>>报告**:***学号:***************:***报告要求:1、锁相技术的发展历史2、频率合成技术的应用3、设计锁相电路一、锁相技术的发展历史频率源是现代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许多电子系统的“心脏”。

在通信、雷达和导航等设备中,它既是发射机的激励信号源,又是接收机的本地振荡器;在电子对抗设备中,它可以作为干扰信号发生器;在测试设备中,它可以作为标准信号源。

随着现代电工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频率源的要求越来越高。

性能卓越的频率源均通过频率合成技术来实现。

频率合成技术,就是将一个(或多个)基准频率变换成一个(或多个)合乎质量要求的所需频率的技术。

频率合成技术的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到现在大概经历了三代的发展过程。

1、第一代一直接模拟频率合成(DAFS)技术直接模拟频率合成(Direct Analog Frequency Synthesis)技术是一种早期的频率合成技术,原理简单,易于实现。

它由模拟振荡器产生参考频率源,再经谐波发生器产生一系列谐波,然后经混频、分频和滤波等处理产生大量的离散频率。

根据所使用的参考频率的数目不同可分为非相关合成方法和相关合成方法两种类型。

非相关合成方法使用多个晶体参考频率源,所需的各种频率分别由这些参考源提供。

它的缺点在于制作具有相同频率稳定性和精度的多个晶体参考频率源既复杂又困难,而且成本很高。

相关合成方法只是用一个晶体参考频率源,所需的各种频率都由它经过分频、混频和倍频后得到,因而合成器输出频率的稳定性和精度与参考源一样。

直接模拟频率合成方法的优点是频率转换时间短、相位噪声低,但由于采用大量的混频、分频、倍频和滤波等模拟硬件设备,使频率合成器的体积大、成本高、结构复杂、容易产生杂散分量,大多数硬件的非线性影响难于抑制。

2、第二代——基于锁相环(PLL)的间接频率合成技术锁相环是间接频率合成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它是一个负反馈环路,是一个实现相位自动锁定的控制系统,其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相位同步,简称PLL(Phase Locked Loo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锁相技术课程论文题目名称:基于FPGA 的全数字锁相环的设计与实现院系名称:电子信息学院班 级:信息082学 号:200800484215学生姓名:谢 硕指导教师:魏平俊2011年5月基于FPGA 的全数字锁相环的设计与实现谢硕河南郑州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Abstract: A nove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to a high-order all DPLL has bee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DPLL a Proportion-Integral (PI)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block was substituted for some conventional digital filter based ones. And it is characteristic of its simple structure, flexible control method, high phase tracking precision, excellent loop performance and easy system integration, etc. At first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principles of the high-order all DPLL are introduced, then relevant theoretic computation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are implemented. At last its FPGA based prototype is developed by using EDA technology. It makes sure from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 that the design method is correct.Key words: all digital phase-locked loop (all DPLL); proportion-integral (PI) control; EDA; computer aided simulation.1 引言锁相环在通信、雷达、测量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已经成为各种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基本部件。

随着电子技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需要采用数字方式实现信号的锁相处理。

因此,对全数字锁相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传统的数字锁相环系统是希望通过采用具有低通特性的环路滤波器,获得稳定的振荡控制数据。

对于高阶全数字锁相环,其数字滤波器常常采用基于 DSP 的运算电路。

这种结构的锁相环,当环路带宽很窄时,环路滤波器的实现将需要很大的电路量,这给专用集成电路的应用和片上系统 SOC(system on chip )的设计带来一定困难。

另一种类型的全数字锁相环是采用脉冲序列低通滤波计数电路作为环路滤波器,如随机徘徊序列滤波器、先 N 后 M 序列滤波器等。

这些电路通过对鉴相模块产生的相位误差脉冲进行计数运算,获得可控振荡器模块的振荡控制参数。

由于脉冲序列低通滤波计数方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非线性处理过程,难以进行线性近似,因此,无法采用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析方法确定锁相环的设计参数。

不能实现对高阶数字锁相环性能指标的解藕控制和分析,无法满足较高的应用需求。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积分(PI )控制算法的高阶全数字锁相环。

给出了该锁相系统的具体结构,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并对其统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

采用 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

应用 EDA 技术设计了该锁相系统,并用 FPGA 予以实现。

2 全数字锁相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基于比例积分控制算法的三阶全数字锁相环的系统结构如图 1 所示。

该系统由数字鉴相器(DPD)、数字环路滤波器(DLF)和数控振荡器(DCO)三个部件组成。

本锁相系统中由于数控振荡器采用累加器的结构,因此,累加器输出的并行码就是数控振荡器的输出相位码 B ,它反映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瞬时相位差。

鉴相器中的寄存器是由一组 D 触发器构成。

DCO的输出相位码B并行送到D触发器的D端,在输入信号的正向过零点对D触发器采样,D触发器组的输出E就表示该采样时刻的瞬时相位差,从而完成了数字鉴相功能。

数字环路滤波器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噪声及高频分量,并且控制着环路相位校正的速度与精度。

为了提高锁相系统的性能,设计了基于PI 控制算法的二阶数字滤波器。

其工作原理是对鉴相器输出的相位误差信号经一阶积分环节、二阶积分环节和比例环节调节后,分别产生积分控制参数 NP1和 NP2,以及比例控制参数NI,然后取这三个控制参数之和作为数控振荡器的控制参数。

为使 DLF输出的控制码组在同一瞬间并行送入 DCO,在这两个环路部件之间接入一缓冲寄存器。

数控振荡器是由全加器和寄存器构成的累加器组成。

若累加器位长为N,则低位输入端NL接DLF 的控制码组G,高位NH 接 DCO自由振荡频率f 0的控制码组 C(该参数可由设计者设定)。

当控制码G均为‘0’时, DCO输出端最高位An 的输出信号的频率便是 DOC的自由振荡频率f 0。

在环路锁定过程中,控制码组G不是全为零,此时累加器的累加结果将进位而改变累加器的分频系数,从而改变 DCO 输出信号的频率,实现比例积分控制参数对本地估算信号的控制作用,最终达到锁相的目的。

3 数字锁相环系统性能的理论分析3.1 锁相环的系统结构若采样周期很短,并且把数字鉴相器、数字环路滤波器和数控振荡器的增益系数归并到环路总增益一起考虑,可画出锁相环在 Z 域的系统结构如图 2 所示。

图 2 中θ(Z) 为锁相环的输入信号;θ (Z) 为锁相环的输出信号;K为环路总增益;Ka 为比例环节系数;Kb为一阶积分环节系数;K c为二阶积分环节系数。

3.2 锁相环系统的稳态分析3.2.1 系统的稳定性由离散系统的奈奎斯特判据可知,环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闭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根必须全部位于Z 平面的单位圆内,只要有一个在单位圆外,系统就不稳定。

可得环路的特征方程为 :利用朱例(Jury )稳定判据,可以根据系统闭环特性方程的系数来判别特征根是否位于 Z平面的单位圆内,从而判别系统是否稳定。

经分析推导可得,该三阶数字锁相环系统稳定的所有条件为:3.2.2 系统跟踪误差由系统误差传递函数可以计算环路在各种不同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跟踪误差,即:4 锁相系统的设计实现与仿真依据图 1 锁相环系统的结构,利用 Xilinx 公司的 ISE 设计软件,采用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用 VHDL 对全数字锁相环的各个部件分别进行编程设计,然后对该系统做综合设计和仿真。

最后,采用 Xilinx 公司的sparnⅡ系列的FPGA 器件实现了锁相系统的硬件功能。

本锁相系统的设计参数如下:鉴相器中 D 触发器的位长为 16; DLF 内二个积分环节中累加器的位长均为 16;DCO 中累加器的位长为 24,累加器的时钟频率 c l k f 为 8MHz,比例积分控制码组的字长G=14,自由振荡频率 f 0 控制码组的字长 C=10。

选择不同的比例系数 a K 和积分系数 b K、c K,可以改变 1 K、2 K、3 K 的参数值,进而可根据本锁相系统的稳定条件,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根据本系统在 Z域的传递函数和表 2 中的设计参数 1 K、 2 K、 3 K,应用 MATLAB 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三阶全数字锁相环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系统仿真曲线如图 3 所示。

从图 3 中系统仿真曲线可以看出,仿真实验与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调节比例和积分系数不仅能够控制锁相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控制系统的锁相速度。

显然,在保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图 3(d)设计参数所对应的系统锁相速度较快。

根据本系统在Z域的误差传递函数和实际设计参数,可以分别得到系统在相位阶跃、频率阶跃和频率斜升信号作用下的响应曲线如图 4 所示。

从图 4 中可以看到,系统对于上述信号的稳态跟踪误差均为零。

这与理论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一致的。

综合考虑锁相系统的稳定性、稳态相差和锁相速度等性能指标,最终选择设计参数.图 5 给出了采用 EDA 技术设计的三阶全数字锁相环的系统仿真波形,图中in c l k 为系统时钟信号,c l r 为系统复位信号, I u 为输入信号, o u 为输出信号, 1 o u 为二倍频输出信号, 2 o u 为四倍频输出信号。

从图 5 中可见,本锁相系统可以同时得到倍频输出信号。

4 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PI 控制算法的三阶全数字锁相环,采用 EDA 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并用可编程逻辑器件予以实现。

该锁相环具有电路结构简单、控制灵活、跟踪精度高、环路性能好、易于集成的特点。

在锁相速度和稳定性方面优于已有的采用脉冲序列低通滤波计数方法实现的数字锁相系统。

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改变比例积分控制参数,可以很方便地调节锁相系统的锁相速度和稳定性,因而简化了设计过程。

硬件测试结果证实,应用 EDA 技术设计的高阶全数字锁相环能够实现其锁相功能。

该锁相环可作为功能模块嵌入 SoC 内,为各种控制系统提供快速、稳定和高精度的同步信号。

参考文献[1] Dr Best Roland E. Phase-Locked loops: Theory,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M]. New York: Mcgraw-Hill, 1984.[2] 庞浩,俎云霄,王赞基.一种新型的全数字锁相环 [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2): 37-41.[3] 孟宪元.可编程 ASIC 设计及应用 [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4] 薛定宇,陈阳泉.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5] 王福昌,鲁昆生.锁相技术 [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2.[6] 潘松,黄继业,王国栋.现代 DSP 技术 [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7] Lindsey William C, Chie Chak Ming. A survey of digital phase-locked loops [J].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1981, 69(4): 410-431.[8] Walters Stephen M, Troudet Terry. Digital phase-locked loop with jitter bounded [J].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1989, 36(7): 980-986.[9] 胡华春,石玉.数字锁相环原理与应用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