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保存期的测定

合集下载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是由鸭传染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鸭子和鹅的幼年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鸭病毒性肝炎对我国的家禽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对该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的研究,对降低家禽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1. 病原学检测:通过病毒学方法,如电镜检测、PCR技术、鸭传染性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等,检测患鸭的病原体,并进行鉴别诊断。

2. 流行病学调查:对饲养环境、饲养管理、食物、饮水等因素进行调查,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流行规律及危害程度,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3. 临床诊断:通过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对鸭病毒性肝炎进行诊断,以明确疾病的发病情况。

防控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理饲舍,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减少鸭只间的接触,降低传染风险。

2. 强化免疫措施:选用健康种鸭养殖、定期接种疫苗、加强免疫制度,提高鸭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传播。

3. 严格禁止携带病死鸭只流通:对于已发生病疫的场所,尽快淘汰和处理病死鸭只,并对保健鸭进行隔离观察,减少疫情的扩散。

4. 科学使用药物:如果已经发生疾病,应及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并避免滥用药物,以免导致药物残留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的传染病,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的研究对于减少疫情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我国相关机构和科研人员能够加强对该病的研究,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为保障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禽类动物,尤其是鸭子。

在鸭子养殖业中,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对鸭子的生产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为了及时诊断和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实验室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鸭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病毒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1. 病毒检测:主要采用病毒分离和鉴定的方法。

通过采集病鸭的肝脏组织或者血液样本,在细胞培养物中进行病毒分离,并观察是否形成病毒性病变。

然后通过电镜观察病毒的形态特征,或者进行病毒核酸的检测和测序来鉴定病毒菌株的类型。

2. 血清学检测:通过血清中抗体的检测来诊断鸭病毒性肝炎。

常用的方法有:(1) 中和试验:采集疑似病鸭的血清,与已知含有鸭病毒性肝炎抗体的血清混合。

观察混合液在细胞培养上的效应,如有中和效应,则说明该病鸭体内存在鸭病毒性肝炎抗体。

(3) ELISA检测:通过人工合成的鸭病毒性肝炎抗原来检测血清中的鸭病毒性肝炎抗体。

ELISA检测方法简单、快速,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

在防控鸭病毒性肝炎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 隔离病鸭:发现病鸭后,及时将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避免病鸭与健康鸭接触,防止病毒的传播。

2. 确保饮水和环境的清洁:及时清理饮水设施和鸭舍,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3.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整饲养密度,加强营养管理,提高鸭群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发病率。

4. 进行疫苗接种:根据病情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提高鸭群对鸭病毒性肝炎的抵抗能力。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维护鸭子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鸭肉”小知识

“鸭肉”小知识

Poultry Science药物中毒鸭,死亡快,数量多,解剖时肝脏大部分有淤血,肠粘膜充血、出血,但一般肝表面没有出 血点和出血斑;特别是,药物中毒的鸭一般都有某 些中毒药物的用药史。

4防治措施4.1治疗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

下列方法可以试用。

4.1.1高免血清治疗利用当地本病康复鸭的特异性高免血清,给每只鸭肌注0.5~1.0mL,重病鸭 间隔12~36h 重复注射1次,可获得较高的有效保 护率。

4.1.2卵黄控制疫情 取免疫母鸭新产的蛋,无菌室内操作,取出蛋黄,加入10倍生理盐水进行 稀释、搅拌,每毫升稀释蛋黄中加入青霉素、链霉 素各looo ru,搅拌均匀,给每只患病雏鸭肌注1.5~2.0mL,对初发病鸭群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重病鸭间隔12~36h 也可重复注射1次。

4.1.3鸭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AV2111-30株)皮下或肌内注射。

感染发病的雏鸭,每只4.1.4中药控制疫情 中药黄苓、黄连、黄白、连翘、金银花、茵陈、枳壳、甘草各20g ;或用大青叶、 板蓝根、黄苓、黄柏、茵陈、梔子、龙胆草、大黄、香壽各20g ;也可用大青叶、板蓝根、紫草、枯矶、葛 根、木贼草各20g 、朱砂5g 、甘草20g 。

分别加水500mL ,煎熬到200mL ,可供40-50只病鸭灌服,每天1次,连用3~5d,也能起到控制疫情的作用。

4.2预防4.2,1平时免疫 雏鸭在1~3日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活疫苗(CH60株),按瓶签注明羽份,用生理盐水稀释,1~7日龄雏鸭腿部肌肉注射0.25mL(1羽份)(有母源抗体的雏鸭,最佳免疫时间为1日龄),3~5d 产生部分免疫力,7d 产生良好免疫力,免疫期为1个月以上;22~24周龄种鸭(产蛋 前1周),腿部肌内注射lmL (l 羽份),注射后14d其子代雏鸭可获得良好被动免疫保护,成年种鸭 免疫期为6个月。

4.2.2紧急免疫预防鸭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AV2111-30株)皮下或肌内注射(口服无效),1 日龄雏鸭,每只0.5mL ;2~5日龄雏鸭,每只0.5~0.8mL o 注射本品后免疫保护期为5~7d,肉鸭可连续应用2~3次。

鸭病毒性肝炎精致高免抗体不同时间治疗试验

鸭病毒性肝炎精致高免抗体不同时间治疗试验


雏 鸭 数 量 攻 毒剂
治疗 前 治 疗数 存 活 死亡 治愈 % 日龄 ( 只) 量( ) 死 亡( m1 只) 量( 只) ( ) ( 率 r 只 只)
lo o 10 0
从表 1 以看 出 ,在人 工用 强毒攻击4日龄易感 雏鸭 可 后 1h 2 ,雏鸭采食 、饮 水和精神状况 良好 ,无 任何反应; 在 攻毒 后 1h 8 ,个别 雏 鸭 出现 精 神不 振 ,厌 食 ,行动 迟 缓 ;在 攻毒后2 h 4 ,雏鸭呆滞 ,站立 不稳 ,出现腹泻 ,排 浅 灰色 粪便 .个 别 出现神 经症 状 ,死亡2 ;在攻 毒后 只 3 ~ 6 死亡 出现 高峰 ,之 后逐渐 降低 ,雏鸭 1/0 0 3h 8 死亡 , 2
刷 状 坏 死 、 出血 ; 肠 道 有 较 多 环状 坏 死 。 1 细菌分 离 取 麻鸭的肝组织在无菌 环境下接种于L . 2 B
1 小鼠致死实验 . 5
待检菌株用L 平板3  ̄ B 7C培养2 h 4 ,在
基 金项 目:扬州 大学 高层 次人 才科研 启动 基金 ;扬 州大 学大 学生 科技 创新 基金 。
试验研究
麻 鸭 源 性鲍 氏不 动杆 菌 的分 离 与鉴 定
吴 白 刘丹丹 陈 玉 王彦红 刘文博 ( 扬州大学动物医院 江苏 扬州 250) 209
摘 要 在 麻 鸭肝 脏 内分 离到一 株革 兰 氏 阴性 杆 菌 ,应 用 1 S r A基 因测序 法检 测 ,结果显 示 与鲍 氏不 动杆 菌 6 DN
从表4 以看 出 ,在 注射 攻毒 后2 h 可 4 ,用 鸭病毒 性肝 炎精致 高免抗体( 中和 效价 1 1) : 2注射治疗 ,存 活率7 .% 5 7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鸭病毒性肝炎冻干蛋黄抗体的两种效力检验方法的对比

鸭病毒性肝炎冻干蛋黄抗体的两种效力检验方法的对比

养 管理 措施 ,才 能获得 预期 的效 果 。
2 . 2 . 1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应保证仔猪吃足初乳,仔猪初次哺 乳前应挤掉几滴乳汁 。应采用人工辅助的方法,在仔猪生后2 ~3
d 天 内固定乳 头 吸乳 。固定乳 头 的原则 是将 弱小 的仔猪 固定在 前边 的几对 乳 头 ,将初 生 重较 大 的仔 猪 固定在 后 面 的几对 乳头 。通过
哺乳培育仔猪,实行早期断乳 ,则一头母猪一年可以产3 胎。如果 避 免母 猪 踩死 、压死 仔猪 。应 及 时进 行 寄养 或并 窝 。实行 寄 养 或 后 备母 猪 在6 8 月龄 配种 ,则 1 0 1 2 月 龄产 仔 ,当年 留种 ,当年 并 窝 时 ,仔 猪 的出 生 日期 应 尽 量接 近 ,间 隔不 要 超 过 3 d ;被 寄 产 仔 ,世代 间隔很 短 。 养 的 仔猪 一定 要 吃到 初乳 ,否则 不易 成活 ;养母 猪必 须是 泌 乳 量 1 . 2 生 长 迅 速 ,饲 料 报 酬 高 高 、哺育 能 力强 、性 情 温顺 的母 猪 ;并 应 在仔 猪 生后 3— 4 d 、通
k g 体重一般只需3 ~ 4 k g 精料 ,甚至更少。
注射1 ml 。从生后3 d 起为仔猪提供清洁的饮水。补水 的最好方式 1 . 3 屠宰率高 ,肉脂品质好 是 设 置 自动饮 水 碗 ,且应 注 意水 压适 宜 ;也 可用 水槽 补水 ,但 应 猪 的屠 宰 率 因 品种 、体重 、膘情 不 同而 有差 别 ,一 般 可 以达 保 持水 槽卫 生 ,冬季 应供 给温水 。应在 仔猪 生后 7 d E 右开 始训 练
到6 5 % ~8 0 %。猪 的骨 骼 细 ,肌 肉 丰满 ,皮下 沉 积脂 肪 多 ,肉脂 仔 猪 吃料 ,以刺激 仔 猪消 化 道 的发育 。教 槽 料 ( 开食 料 ) 应 营养 比例大 。 丰 富 、适 口性 好 、容 易消 化 。要保 证 仔猪 在 2 8 日龄断 奶前 至 少 吃 入5 0 o g 教槽 料 。 1 . 4 猪 属 于 杂 食动 物 ,饲 料 来 源 广 泛 猪 胃具 有 杂 食 性 ,既 能 吃 植 物 性 饲 料 ,又 能 采 食 动 物 性 饲 2 . 2 . 2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应在仔猪转入前对保育猪舍及饲养 用 具 等进 行彻 底 的清 洗 、消毒 、干燥 。仔 猪 断乳 后应 继续 饲 喂教 料 ,采食 的饲 料种 类 多 ,来 源广 泛 。 1 . 5 感 觉 灵敏 ,适 应性 广 泛 。 槽料1 — 2 周 , 以避 免 换料 应激 ,并设 法提 高 仔猪 的采 食量 。断乳 猪 的 听 觉 相 当发 达 ,能 迅 速 辨 别 声 源 方 向 和 认 识 不 同 音 1 — 2 周 后 逐渐 过 渡到 饲喂 保育 仔 猪料 , 自由采 食 。要 保证 供 给充 频 和音 波 ;嗅 觉 很 发 达 ,能 嗅 出 同群 内 的个 体 和 地 里 埋 藏 的 食 足 的 清洁 饮水 。要 保 证保 育仔 猪 舍温 度和 湿 度适 宜 ,控 制 刚转入 物 。同时 ,猪 的饲 养方 式 多样 ,对环 境 要求 亦 不高 ,最 适温 度 为 仔猪的保育舍温度为2 5 ℃ 一2 7 ℃,以后每周降低1℃,保证保育 1 5 % ~I 8 ℃ ,相对 湿 度 为6 0 % 一8 0 %,在 高湿 而低 温 时 ,将 妨 碍 舍 清洁 、空气 清新 。 2 . 2 . 3 生长 育肥猪 的饲 养 管理 应 在猪 只转入 前对 生长 肥育 猪舍 及 饲 养用具 等进 行 彻 底 的清洗 、消毒 、干 燥 。应 按体 重 、性 别进 2 养殖技术要点

鸭病毒性肝炎冻干蛋黄抗体的两种效力检验方法的对比

鸭病毒性肝炎冻干蛋黄抗体的两种效力检验方法的对比

【 摘 要】 利用同一批次鸭病毒性肝炎冻干蛋黄抗体产品, 通过两种效价检验方法, 中和试验法和雏 鸭攻毒保 护率检 验法 , 印证 中和试验法所测 的抗体 中和效价是 否与保 护率成正相 关; 中和效价 的质 量
标准是否合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雏鸭的攻毒保护率与中和效价成正相关, 中和效价的合格标准定为
炎症 的,其治疗 方法青霉素 钠 6 4 0 万I u,链霉 素 2 g , ③ 定 时饲 喂,促进母猪 多采食 :随着母猪泌乳量 1 0 %的安钠加 1 0  ̄2 0 m L ,糖盐水 1 5 0  ̄2 0 0 m L ,维生 的增加 ,要达 到 日采 食量 6 k g 是很 困难的 ,因个体不
1 0 %葡萄 糖 5 0 0 m L ,复方 氯化 钠 1 0 0 m L ,维 生 素 C 次数 。分娩后精饲料增加过 快,母猪过食 ,会导致消 2 0 m L静脉注 射 ,连用 3 d 。③ 因分娩舍 ,助产工具消 化道 阻塞性消化不 良,造成 泌乳量减少 ,并可能诱发 毒不严格 ,或助产粗暴 导致产道受伤而引起生殖系统 乳房炎 。
好的效果 。
⑥ 按摩 :试验证明,按摩母猪的乳房可提 高母 猪 的泌乳量。用 手掌前后按摩乳房 ,一侧按摩完 了再 按
摩另一侧 ,也可用湿热毛 巾进行按摩 ,这样还 可 以起 到清洗乳房和乳头 的作用 。
; I 2 0 1 3 。 0 6
畜牧 兽 医
益康沙龙
鸭病毒 性 肝 炎冻干 蛋黄 抗 体 ,是用 I型鸭肝 炎
畜 牧 兽 医
益廉沙 龙
鸭病 毒性 肝 炎 冻 干蛋 黄 抗 体 的 两种 效 力检验 方 法 的对 比

中图分类号 ¥ 8 5 9 . 5
迪 ,刘

Ⅲ型鸭病毒性肝炎蛋黄抗体检测方法 -试行

Ⅲ型鸭病毒性肝炎蛋黄抗体检测方法 -试行

Ⅲ型鸭病毒性肝炎蛋黄抗体检测方法(试行)1 目的建立Ⅲ型鸭病毒性肝炎蛋黄抗体的效力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检验过程,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检测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半成品、成品。

3 试验材料3.1 毒种SDNR-3株(鸭胚毒)本公司种毒室提供。

SDN-3株(雏鸭毒)本公司种毒室提供。

3.2 试验动物易感鸭胚4~7日龄雏鸭购自无鸭病毒性肝炎抗体的鸭场。

3.3 试剂及材料0.85%生理盐水、孵化机、隔离器、照检灯、移液器、枪头、西林瓶及瓶塞、卵锥、恒温箱。

4 试验方法4.1 中和试验将抗体作2倍系列稀释,取合适稀释度分别与鸭肝炎病毒SDNR-3株病毒液(200ELD50/0.1mL)等量混合,置37℃中和1小时,每个稀释度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鸭胚5枚,每胚0.2mL;设病毒对照5枚,每枚接种同条件处理的病毒与生理盐水混合液0.2mL,空白对照5枚,每胚注射生理盐水0.2mL。

置37℃继续孵育,培养观察168小时,记录每组鸭胚死亡情况。

24小时前死亡的鸭胚弃去不计,24~168小时死亡的鸭胚,随时取出,计算其半数保护量(PD50)。

病毒对照组应全部死亡,空白对照组全部健活,能使50%鸭胚保护的最高稀释倍数即为该抗体的中和效价。

4.1.1 高免蛋效价:目前可暂定为每毫升中和抗体效价不低于1:4096。

4.1.2 半成品:目前可暂定为每毫升中和抗体效价不低于1:4096。

4.1.3 成品:目前可暂定为每毫升中和抗体效价不低于1:256。

4.2 攻毒保护试验(成品检测)4.2.1 前处理抗体稀释方法:将鸭病毒性肝炎冻干蛋黄抗体按说明书稀释至1羽份/mL。

病毒稀释方法:将SDN-3株稀释至100LD50/0.2mL。

4.2.2 用4~7日龄健康易感雏鸭30只,随机分成3组,10只/组(见表1)。

第1组为健康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品,单独隔离饲养;第2组为接种抗体组,每只肌肉注射1.0mL (含1羽份),第3组为病毒对照组,每只肌肉注射生理盐水1.0mL。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摘要】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鸭只健康的传染病,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本文通过对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诊断方法、防控措施建议以及防控措施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在实验室诊断方面,建议采用PCR技术和ELISA等方法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防控措施方面建议加强鸭只的免疫防治和定期消毒养殖环境等措施,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

也提出了加强监测和疫苗研发等方面的展望。

鸭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诊断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技术和防控措施的研究,以提高防疫水平,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鸭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防控措施、评估、挑战、展望、重要意义、技术研究、加强、文章。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鸭群中。

该病主要通过经口途径传播,感染后可导致鸭类的急性肝病或严重肝功能损伤,严重影响鸭的生长和生产性能。

随着鸭养殖业的发展,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目前对于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仍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实验室诊断方法,并提出防控措施建议,以期为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防控鸭病毒性肝炎这一严重传染病,减少鸭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鸭类的养殖效益和生产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鸭群健康的传染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鸭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系统性研究,为提高鸭群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其传播规律和危害程度,为病毒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2.总结和比较目前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病毒的早期筛查和确诊提供技术支持;3.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建议,包括加强鸭群的生物安全管理、疫苗接种和药物防治等方面,为疫情的有效控制提供方向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踊跃投稿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编辑部 二oo九年一月二十六日
100%
80%O% 80%()%
收稿日期:2009—04—14
・42・
试验研究
表2 保存时间050l批


鸭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保存期的测定一史大庆,等
2~8℃条件下保存期及攻毒保护试验结果 一一一
一0502批——堕塑坠 (月)1琢啜而]甄丽丽广’积矿1丽啜而]甄甄阿广1丽嘲■1涕陬而确聚伊—可丽
2009“永顺杯"优秀论文评选启事
为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活跃学术气氛,将畜牧兽医科技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本刊决定评 选2009年度“永顺杯”优秀论文。本刊将组织评委会专家进行评审,对获奖的优秀论文作者颁发证书 及奖金。评选结果将于本刊2010年第l期公布。 1、评选范围:本刊2009年度1-6期发表的文章。 2、评选数量:优秀论文数篇,分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以学术研究类为主,兼顾综述类与实用技术类。 3、奖金来源:奖金20000元,由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赞助。
品,对于实际的生产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3保存期测定过程中,0502批的抗体中和效价 均首先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其原始的抗体中和效价 为l:612,低于0501批(1:680)、0503批(1:652)原 始抗体中和效价,在相同的保存条件下,其原始抗 体中和效价越高,保存期是否越长,保存时问与抗 体中和效价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 3.4鸭病毒性肝炎的中和抗体效价随着保存时间 的延长,抗体效价逐步降低,其保存温度、保存时间 与抗体中和效价之问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鸭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保存期的测定
史大庆,陈君彦,刘海霞,齐冬梅,张毓金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 1356)
摘要:将3批(0501、0502、0503)鸭病毒瞄忏炎精制蛋黄抗体,置于不同温度条件"F/果存-,间隔一 定的时间抽取样品,测定样品的中和抗体效价和攻毒保护率。结果表明:3批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在
[1]于洪勋.鸡源抗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蛋黄抗体液的制备和应用 试验[J].畜牧兽医杂志。2004,23(6):12—14. [2]r{1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Is].2001年版.北 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3小结与讨论
3.1我们通常确定抗体中和效价达到l:256,攻毒 保护达到80%以上认为产品合格。根据这一标准, 鸭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在一20℃保存24个 月,2—8℃保存18个月,25℃保存6个月,其抗体中 和效价和攻毒保护都可以达到规定标准的要求。 3-2根据生物制品的特性,通常保存条件在 -20℃、2~8℃,而室温保存的比较少,室温下保存 期的测定只作为参考意义。但是一20℃保存对于 一般用户比较困难,所以一般选择2~8。C保存制
2.3
肝炎病毒GD株:由本公司分离、鉴定。③鸭病毒性
肝炎抗体阴性鸭、10日龄易感鸭胚:由本公司动
物场提供。④鸭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中和抗体效
价测定:按文献[23附录(315页)进行。 1.2试验方法将三批(0501、0502、0503)鸭病 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分别放于一20℃、2~8℃、 25℃条件下保存,每隔一定的时间随即抽样,分别 测定抗体中和效价,并在负压隔离器进行攻毒保
一20"C/黼24个月,在2—8℃保存18个月,25"C/采存-6个月,均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
关键词:鸭病毒f生肝炎;蛋黄抗体;保存期
中图分类号:S85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567(2009)05-0041—02
广东地处亚热带,海岸线长、水网面积大,其水 禽的养殖量在全国处于前列。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养 殖模式改变,饲养密度的进一步加大,鸭病发生的 形式和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鸭I型肝炎 病毒引起的雏鸭病毒性肝炎,也从以前的散养零星
1材料与方法
1.1
鸭仍有80%以上保护,对照鸭100%死亡(见表1)。
2.2
试验材料①鸭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
2~8℃条件下保存结果在2~8℃保存24个
3批鸭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批号分别为: 0501、0502和0503,用于保存期试验。②鸭病毒性
月,每隔一定的时间(见表2)抽取样品测定其中 和效价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2~8℃条件下 保存18个月,其抗体中和效价仍然达到规定的要 求;至24个月时0502批抗体中和效价达不到规定 的要求;攻毒保护结果表明,2~8℃条件下保存24 个月,对雏鸭有80%以上保护,对照鸭lOo%死亡。
0 6 0 2
4 6
2 O
7 6 8

8心蝎谗孔
船∞鹃钉铊踮拍 8
姒埘Ⅲ∞眦∞∞帆 嘶粥嘶隅瑚
表3
帆帆帆嗍嗍帆%
叭弱∞跖∞纺坫 3
㈣㈣姗㈣㈣涨觥嘣吣嘶隅 嗍溉隅
帆嘶嘶嘶帆眠蹶
娩弛∞鲋盯∞船
㈣ ㈣差喜慨涨%嘶㈣糯瑚慨%隅
嘶嘶慨傩吣帆伽
25℃条件下保存期及攻毒保护试验结果
对照组
保存时问0501批0502批0503批 (月) 对照组 币和效价攻盔佩护 对照组 l|I和效价攻击保护 11T和教价攻t轻保护
O 2

0 0
2 5
h h k h k
2 2 4 6
6 8
4 8

m屹
鹋叭∞泓心∞∞ 8
擞薹奏嚣黜 吣%%帆瑚溉
嗍鲫嘶嘶嘶叫嘶
k●
呲眦似{罨黜姗川8;
㈣㈣黜㈣涨耄耄黜眺嗍吣%瑚 隅
雠嗍嘶晚帆帆%
眈∞m印拍跖;呈
㈨ⅢⅢ∞鲫Ⅲ∞嘶帆%瞒溉吣隅
嘶帆吣眺帆慨慨
至8个月时0502批抗体中和效价降低到1:238, 低于标准规定的最低值。攻毒保护结果表明,25℃ 保存10个月,对雏鸭有80%以上保护,对照鸭100% 死亡。0501批、0502批到12个月时攻毒保护率下 降到60%、50%,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见表3)。
结果
—20℃条件下保存结果三批样品在-20℃
条件下保存36个月,分别在6、12、18、24、30、36个
月时抽取样品测定其中和效价和攻毒保护试验。
结果表明,其在-20℃保存至24个月时,中和抗体 效价仍然符合规定要求,而保存至30个月时抗体 水平下降,0502批抗体中和效价已达不到规定要 求;攻毒保护结果表明,-20℃保存36个月,对雏
0%
(月)1丽聂而1蹑孺护—丙丽1丽聂而1髓磊浮r司丽1币两万1霜磊驴—司丽
l:652 1:564 1:580 1:487 l:356 1:256 1:147 100% 100% 80% 80% 100% 80% 100% O% o% O% o% o% O%
0%
100%(糯 80% 80% O% o% o%
护试验。攻毒方法:取7~14日龄的易感雏鸭10
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试验组先胸
部肌肉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精制蛋黄抗体0.5 mL/ 只,注射6 h后连同对照组全部攻击鸭肝炎GD株 强毒(注射100 LD√只),注射后观察记录结果。

2.1
发病转为集中爆发。它具有传染快、感染性强、死亡
率高的特点,成为养鸭业的莺要传染病之一。 参照相关文献[1】,并对鸭病毒性肝炎抗体的生 产工艺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解决了蛋黄液本身带 菌带毒的一系列问题,成功研制了鸭病毒性肝炎 精制蛋黄抗体。生产了三批样品,对其在不同温度 条件下的保存效果进行了测定,为制定合理的保 存条件和保存期提供技术数据。测定结果如下:
表1
25℃条件下保存结果三批样品在25℃条件
下保存12个月,每隔2个月抽取样品测定其中和 效价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在25℃保存6个 月,三批精制蛋黄抗体中和效价均达到规定要求,
—20℃条件下保存期及攻毒保护试验结果
保存时间050 l批0502批0503批
0 6 12 18 24 30 36 1:680 1:632 1:650 l:550 1:434 1:280 1:187 100% 0% 1:612 1:506 1:512 l:424 1:308 1:247 l:155 100% 80% 100% 100% 80% 80% 80% 0% 0% 0% o% 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