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非洲独立浪草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导学案川教版07
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 教案(川教版九年级下)

第17课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教案(川教版九年级下)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了解埃及“七月革命”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情况;记住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胜利、“非洲独立年”和纳米比亚独立的时间;了解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斗争的基本情况;理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释读本节教材中的历史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思考和认识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亚非拉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经济振兴而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爱国精神;认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崩溃、第三世界的崛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团结斗争是亚非拉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保证。
重点和难点重点:埃及“七月革命”、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
难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课型新课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了解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非洲的历史以及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历史;制作历史事件、人物如卡斯特罗资料卡片。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对非洲、拉丁美洲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起了示范作用,非洲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迅速发展。
二、学习新课(一)非洲独立浪潮师:非洲资源丰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非洲漫长的殖民灾难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此后,可恶的欧洲殖民强盗在非洲从事过哪些令人发指的罪恶活动?(由几位学生以非洲土著居民的身份讲述非洲遭受侵略和奴役的历史,并向世人控诉殖民强盗的罪恶行径:非洲是一块饱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践踏、蹂躏的大陆;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国家开始了在非洲的殖民活动;从17世纪起,黑奴贸易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非洲的重要手段之一;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到20世纪初,整个非洲几乎全部沦为殖民地;二战结束时,非洲政治版图上只有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三个形式上独立的国家,其余92%以上的地区仍是英法等殖民者统治的地区。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 纳赛尔素材 川教版

纳赛尔
纳赛尔(1918—1970)曾任埃及总统(1956~1970),是阿拉伯民族主义政治家。
中学时代曾组织和领导学生反英示威,数次入狱,在狱中曾参加青年埃及党。
1938年毕业于开罗皇帝军事学院,后任该学院教官。
40年代中秘密筹建“自由军官组织”,1950年任该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
1952年,领导该组织推翻了埃及法鲁克封建王朝,赢得了“七月革命”的胜利。
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时,任政府副总理,次年任总理。
从1956年到1970年去世前一直担任埃及总统。
1956年7月26日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10月,英国、法国、以色列联合进攻埃及,苏伊士运河战争全面爆发。
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英勇打击侵略者,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同时,纳赛尔本人也获得了阿拉伯世界广大人民的一致爱戴,被人们尊称为“雄狮”、“新萨拉丁”(注:萨拉丁,是中世纪埃及、叙利亚、也门和巴勒斯坦的素丹,阿尤布王朝的开国君主,最著名的穆斯林英雄。
)。
纳赛尔还是著名的国际政治活动家。
50年代中期,他参加了万隆亚非会议,并和铁托、尼赫鲁一起发起不结盟运动。
他为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和亚非人民团结反帝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17课《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学案2

第17课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学习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埃及纳赛尔领导的“七月革命”和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记住“非洲独立年”和纳木比亚独立的时间,了解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的胜利和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理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二、能力与方法
1、识读本节教材的历史插图和地图,学习获取图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的能力;
2、分析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发展与第三世界兴起的关系,学习概括历史问题,建立知识结构网络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亚非拉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经济振兴而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爱国精神;
2、初步认识第三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认识民主、平等、发展是世界的进步潮流,殖民主义和强权政治必将遭到唾弃。
【重点难点】
重点:埃及“七月革命”和古巴革命。
难点:帝国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学法指导】
1、认真预习课文,用红笔勾画本课的基本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成学案。
2、针对导学案交流与自纠,记忆基础知识,针对导学案上的重难点小组讨论,并展示质疑。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巴拿马运河区》图文素材 川教版

《巴拿马运河区》图文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蜂腰地带,纵贯巴拿马地峡。
全长约81千米,宽152~304米,最高处高出海面25米。
有船闸6座。
运河使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航程缩短1万多千米。
可通5万吨海轮。
通过运河需要8~9个小时,平均每天有40多艘船只通过。
1903年美巴签订《巴美条约》,美国获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运河及运河区的权利。
1904年美国开凿运河,1914年完工,1920年正式开放。
运河区对宽16.1千米,在美国的控制下成为“国中之国”。
60余年间,美国共获利450多亿美元,而巴拿马仅得11亿美元。
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及运河区主权进行了长期斗争。
经过谈判,1977年9月巴美双方签署条约,废除旧《巴美条约》,巴拿马逐步收回运河区主权。
至1999年年底,巴拿马已完全收回运河区的主权。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非洲独立运动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导学案

《非洲独立运动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导学案课标内容: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学习纲要一、非洲的独立运动1.埃及自由军官组织的政变2.纳赛尔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斗争3.非洲殖民统治的结束二、拉美国家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1.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的斗争3.“二战”后拉丁美洲的工业化学习重点1.非洲独立运动2.拉丁美洲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习难点“二战”后拉丁美洲的工业化课时安排:一课时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
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梳理)学习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迅速,到90年代初,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结束。
战后,拉丁美洲的古巴、巴拿马等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的背景下,亚非拉的一些民族和国家间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并发生了地区性战争。
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学习重点应从阐述独立前的解放斗争转到独立后的民族振兴上来。
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
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自己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提高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1.“二战”后,非洲的独立浪潮首先兴起于北非。
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英国控制的傀儡政权,建立了埃及共和国。
1956年,纳赛尔总统宣布从英、法殖民者手中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1962年,阿尔及利亚赶走法国殖民者,赢得独立。
2.在北非独立运动的影响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独立运动逐渐高涨。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随后,非洲国家纷纷独立。
90年代前期,纳米比亚获得独立,南非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
3.非洲的独立运动改变了非洲的面貌,也使非洲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学习主题 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导学

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一、学习目标1.了解埃及纳赛尔领导的“七月革命”和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了解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的胜利和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2.记住“非洲独立年”和纳木比亚独立的时间;3.理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自习阅读教材第17课《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P113~119,完成下列内容的学习: ①埃及独立:1952年,纳赛尔发动“ ”,1956年 对埃及的殖民统治结束,埃及收回 。
②1962年, 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了 130多年的殖民统治。
③“非洲独立年”(1960):这一年, 、 、 、 等17国获得独立。
④1990年, 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古巴:1959年, 起义军进入首都 推翻了亲美独裁政权,坚持走 道路,进行以 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改革。
巴拿马:受 革命的影响,1977年,巴、美双方签订了关于 的新约,并于1999年前将运河区全部归还巴拿马。
“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此目属选学内容,由同学们自学。
自测1、下列年份中,被称为“非洲独立年”的是( )A .1947年B .1959年C .1960年D .1990年2、埃及“七月革命”的领导人是( )A .凯末尔B .苏加诺C .真纳D .纳赛尔3、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赢得民族独立的北非国家是( )A .阿尔及利亚B .突尼斯C .埃及D .苏丹4、在拉丁美洲,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A .巴拿马B .古巴C .海地D .巴西5、1990年,哪一个国家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A .塞内加尔B .纳米比亚C .尼日利亚D .刚果6、1962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7、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个共有多少个国家独立?( )A .13B .15C .17D .198、1959年,领导古巴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人物是( )A .卡斯特罗B .苏加诺C .真纳D .纳赛尔9、为拉丁美洲各国民族自强和经济振兴树立了榜样的国家是( )A .新加坡B .古巴C .巴拿马D .巴西10、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时间是( )A .1947年B .1959年C .1990年D .1999年11、下列国家与其领导人的连线有错误的一项是( )非洲 独立 浪潮 拉美 维护主权斗争A、埃及——纳赛尔B、巴基斯坦——真纳C、印度——苏加诺D、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12、二战后亚非拉各国在维护民族主权斗争中,收回运河主权的是( )①埃及②印度③巴拿马④古巴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3、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A.非洲独立年 B.埃及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阿尔及利亚独立。
(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课件

“第三世界” 毛泽东在70年代提出:苏联、美国两个超级大国是第 一世界,亚、非、拉美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 界,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
课堂小结
非洲独立浪潮
拉丁美洲国家维 护主权的斗争
亚非会议和不结 盟运动பைடு நூலகம்兴起
1. 埃及 “七月革命” 与共和国的成立 2.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3. 黑非洲最早独立的国家 4. 1960年被称为 “非洲独立年” 5.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的标志 1. 古巴革命的胜利 2. 古巴的社会改革 3. 巴拿马人民要求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争 1. 亚非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2. “万隆精神” 3.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 4. 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的诞生,标志着 第三世界的崛起
巴拿马
建设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
建设中的巴拿马运河(1910年)
美国发行的巴拿马 运河邮票
美国1903年取得单独开凿运河的权力和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在美国控制 运河的60余年间,美国共获利450亿美元,而巴拿马仅得11亿美元。1999年底, 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图为航行在巴拿马运河上的船只。
埃及、苏伊士运河卫星图
苏伊士运河首航情景
埃及国旗
埃及国徽
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狂热的群众爬上总统府的阳台拥抱纳赛尔
纳赛尔在人民的欢呼声中
纳赛尔获得了埃及人民和阿拉伯世界广大人民的一致爱戴,被尊称为“雄狮”。
阿尔及利亚独立
1958年底,阿尔及利亚解放军发展到13万人,解放了全 国 2/3的国土。图为游击队进攻法军据点。
世界现代史 第五学习主题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 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 随堂演练

第17课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导学提纲一、非洲独立浪潮1. 埃及______年,以___________为首的中下层青年军官发动“____________”,推翻了______庇护的埃及君主统治,并于次年成立了共和国。
1956年,随着最后一批英军撤走,英国对埃及长达70多年的殖民占领结束,埃及宣布收回____________运河主权。
2. 阿尔及利亚______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结束了______国长达130多年的殖民统治。
从此,阿尔及利亚成为一个主权国家,巍然屹立于北非地中海之滨。
3. 非洲独立年1960年,就有塞内加尔、尼日利亚、刚果(利)、马达加斯加等______个国家相继获得独立。
因此,这一年被称为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
4. 纳米比亚_____年3月,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宣告独立,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彻底瓦解。
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1.古巴______年初,以__________________为首的起义军,推翻了亲美独裁政权,古巴革命取得了胜利。
此后,面对______国的长期封锁,古巴一直坚持走__________________道路,并进行了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改革,综合国力有所增强。
2.巴拿马经过长期斗争,最终于________年从______国手中收回了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
三、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亚非会议______年4月,亚非国家在印尼万隆召开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又称为“万隆会议”。
会议反映的____________、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____________”。
2.不结盟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赢得了民族独立的一大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在两极化的“____________”格局中,他们大都愿意保持和平中立,坚持反帝、反霸的立场,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外交政策,掀起了不结盟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 非洲独立浪草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
1.课标要求
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非洲、拉美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进行的斗争。
2.学法指导
(1)通过释读本节教材中的历史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概念解读
“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所体现的团结反殖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
【知识建构】(自主学习,完成填空) 年,纳赛尔发动“ ”,1956年英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结束,埃130多年的殖民统治。
:这一年,塞内加尔、尼日尼亚、刚果、马达加斯加等17国 ,民体系彻底瓦解。
1959年,命胜利。
此后,坚持走道路,进行以 和 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社会年,巴、美双方签订了关于 的新约,并于1999年前将运河区主权和管辖权全部归还 亚非会议:1955年4月,亚非国家在印尼万隆召开了 又 称为“ ”。
会议反映的 、 争取和维护
、增进各国人民之间 的精神,被称为“万 隆精神” 。
不结盟运动:(略)
非洲
独立 浪潮 拉美 维护
主权斗争 亚非会议和不
结盟运
动的兴起
【基础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
1.非洲独立运动最先发生于()
A.东非 B.西非 C.南非 D.北非
2.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灿烂辉煌的古代;非洲的近代,不只书写着屈辱和辛酸,更有不屈不挠的抗争和自强不息的改革;今天,非洲雄狮正在加速奔跑,10多亿非洲人民正致力于现实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
二战以后,非洲大陆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曾在一年里就出现了17个独立国家,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这一年是()
A.1952年 B.1856年 C.1960年 D.1990年
3.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逐步在非洲建立起了殖民体系。
而这一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 A.纳米比亚独立 B.埃及独立 C.非洲独立年 D.古巴独立
4.二战后,巴拿马人民收回了运河
的全部主权和管辖权。
此前掌握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
国家是( )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5.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深入人心。
万隆精神、“非洲独立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冷战”中的对峙
B.动荡的中东
C.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D.亚非拉的奋起
6.某校九年级(1)班举办“领袖风采”手抄报活动,下列摘抄的手抄报内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玻利瓦尔解放了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
B.尼赫鲁为印度首任总理,与周恩来一起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赢得独立,并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
D.卡斯特罗领导巴拿马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思维提升】
二、材料解析题
7.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领导了哪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
(2)图二位于哪一大洲?它是哪国领土?它有何重要战略地位?它所属国家的革命与非洲哪个国家类似?为什么?
(3)图三人物领导了哪国的民族独立运动?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4)图一和图三人物反对的分别是哪国的殖民统治?他们身上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后反思】
我最大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主题概述】
本主题讲述了“冷战”结束后,随着现代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趋势,这有利于世界的发展进步,但也存在着不能忽视的问题。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进入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国际力量对比状况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当前世界形势总体上区域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但是天下并不太平,世界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第17课:【知识建构】七月革命;苏伊士运河;阿尔及利亚;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菲德尔·卡斯特罗;社会主义;国有化;古巴;巴拿马运河;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团结反帝;民族独立;友谊
【基础过关】1.D 2.C 3.A 4.C 5.D 6.D
7.(1)古巴。
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建立了革命政权
(2)拉丁美洲。
巴拿马。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通航运河。
埃及。
都推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从殖民者手中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
(3)印度。
1947年,英国同意印度独立,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4)美国和英国。
为了民族独立锲而不舍、不屈不挠的精神,面对挫折坚持不懈、敢于斗争的精神等。